一、江苏省现有大地基准精度及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波,高建东,张兴福[1](2020)在《江苏地区组合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及适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江苏地区GNSS/水准数据,在分析EGM2008、EIGEN-6C4及GECO 3个超高阶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精度基础上,实验GOCO05S、GIF48、GGM05C、ITGGRACE2010S、GOCONSGCF2DIRR6、GOCONSGCF2TIMR6、GOCONSGCF2SPWR5等7个重力场模型与3个超高阶重力场模型在不同阶次组合的精度,从而得到可靠的截断阶次来确定组合重力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各模型表示的似大地水准面与该地区大地水准面之间存在19 cm左右的系统偏差;3个超高阶重力场模型中EIGEN-6C4高程异常精度最高,达到0.080 m;3个超高阶重力场模型各自对应的组合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精度最优分别达0.076 m、0.075 m和0.074m,相较于超高阶重力场模型,精度分别提高46%、6%和13%,因此,不同模型之间的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重力场模型确定高程异常的精度;江苏地区GECO/GOCONSGCF2DIRR6组合模型精度最优,EIGEN-6C4/GOCONSGCF2TIMR6组合模型精度次之,上述2种组合模型可作为江苏地区似大地水准面优化的参考重力场首选模型。
陈浩[2](2020)在《CGCS2000坐标稳健转换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维坐标转换的实质是利用公共点在源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下的两套坐标,以及其他非公共点的在源坐标系下坐标信息,推估出其他非公共点在目标坐标系下的坐标。传统的七参数转换模型,公共点在目标坐标系下的坐标误差和非公共点坐标误差都被忽略,这就导致采用传统布尔莎7参数模型计算得到的7参数不准确,当公共点较少或者分布不均匀时,或者公共点区域以外的非公共点坐标进行坐标转换时坐标结果存在跳跃,在求取7参数的公共点区域内外存在间隙。在实际解算过程中,源坐标系的公共点和非公共点作为已知量除存在坐标误差之外,还存在粗差,传统的最小二乘方法在观测值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时是最优解,但当观测值存在系统误差或粗差时,最小二乘方法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论述,综合分析国内外坐标转换技术的研究情况和不足,在介绍1949年建国以来沿用的坐标系的基础上,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应用为契机,探索CGCS2000坐标稳健转换的方法,给出相同椭球基准下不同坐标系的相互转换模型和不同椭球基准下三维坐标转换模型,将稳健估计思想应用到三维坐标转换中,并着重研究三维坐标转换模型中法方程的抗病态和抗差性能,提高三维坐标转换模型抗病态和抗差性能,实现抗差坐标转换以改进布尔莎七参数模型;同时顾及所有点位误差及转换参数求解时的系数矩阵随机误差,将三维空间坐标转换参数和预测联合处理,实现稳健三维坐标转换应用;针对跨区坐标转换在边缘处的精度较差,转换坐标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坐标转换方法,并编制相应的软件,处理一些示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当观测值含有粗差时,顾及粗差和误差相关性的稳健估计方法表现更好,获取转换七参数精度更高,采用稳健坐标估计方法获得的转换后目标坐标点位精度更高,抗差性能更好。该论文有图22幅,表10个,参考文献100篇。
王海东[3](2020)在《融合前后视三角高程/陀螺定向的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受矿山内部地形、煤层地质结构、开采方案及进度控制、煤炭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矿山巷道设计成倾斜巷道。不同于典型的垂直和水平类型的巷道,倾斜巷道主要用于矿井水平间煤炭、矸石、材料、设备和人员的提升运输。斜巷运输系统由绞车、轨道、提升钢丝绳、串车组、斜巷安全设施及信号系统等组成。斜巷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连接装置断裂、矿车和皮带运输设备的频繁磨损等“跑车”事故都与前期倾斜巷道坡度设计以及贯通测量的精度和工艺有着必然的联系。倾斜巷道的精密、准确、高质量的贯通测量对矿区的安全、高效、节能等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倾斜巷道的贯通测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高精度GNSS控制网构建方法、井下陀螺精准定向方法和特殊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探讨主要的误差来源于改正方法,采取分布平差与整体平差相结合的方法,减弱误差对导线边最弱点的影响,最终达到巷道贯通测量的精度规范。进而提高该矿区的倾斜巷道贯通的精度水平,保障矿区生产的安全性,提高矿区后续建设及维护的可持续性及能源利用节约性。针对山西中煤集团安太堡露天矿倾斜巷道贯通测量与开采的特殊情况,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1)地面控制点与国家坐标系不统一,以及前期开采地表沉陷引起的破坏问题。(2)井下倾斜巷道距离较长,遇到特殊类型的倾斜巷道,比如急倾斜巷道,依靠传统的全站仪联系测量手段难以保障最终的贯通精度。与传统井下贯通测量相比,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在地表GNSS控制网建设过程中,提出基于穷举法和投票法的矿山控制点粗差探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探测出被移动或者被破坏的地面控制点,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纠正。(2)在井下三角高程测量过程中的急倾斜和阶梯形地段,提出一种前后视的三角高程测量模式,可以有效消除全站仪测距的固定误差,同时还可以消除全站仪仪器高i的量取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在井下导线测量过程中,引入陀螺定向方案提高井下长导线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安太堡煤矿二号井运输巷道开展了基于陀螺定向提高井下导线控制精度的实验项目。在此项目中,除了计划中的陀螺定向技术之外,尝试利用本文研究的地面控制点粗差探测方法、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一步提升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精度。验证过程主要采用三种方法:○1全站仪+水准仪;○2全站仪+水准仪+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3全站仪+水准仪+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陀螺仪定向。在贯通点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全站仪+水准仪的测量方法,巷道贯通点存在超出限差的风险。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平面和高程贯通精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
胡超[4](2020)在《BDS-2/BDS-3卫星观测数据联合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凭借其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连续服务的特点,全球用户可实现三维、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PNT),其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等诸多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北斗系统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正按“三步走”策略建设推进,即北斗导航试验系统(BDS-1)、北斗区域服务系统(BDS-2)、北斗全球服务系统(BDS-3)。高质量卫星观测数据以及高精度轨道钟差等产品作为全球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核心,其对整个系统的服务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由于发展历程的局限性,BDS相较于GPS等其它成熟系统仍存在明显的差距。本文针对BDS-2/BDS-3卫星观测数据联合处理中的空间构型、快速与高精度处理、轨道钟差精化以及观测数据偏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系统研究,重点涵盖了定轨测站筛选、测站分布算法优化、超快速轨道修正及模型优选、BDS-2/BDS-3卫星钟差预报模型精化、BDS-2/BDS-3联合定轨系统偏差参数估计与建模、北斗观测数据伪距偏差与多路径延迟建模等几个方面。围绕BDS-2/BDS-3卫星观测数据联合处理关键技术的主要研究如下:(1)针对分析中心快速、超快速轨道产品精度及时效性等指标和全球跟踪站分布不均匀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定轨观测方程精度几何衰减因子(GDOP)的全球跟踪站优选策略。从理论上推导出精密定轨地面最小与最优跟踪站数;以观测方程GDOP值最小为准则,通过全球网格划分,筛选最小跟踪站全球位置,逐步累加确定全球跟踪站最优分布。实验表明通过筛选的测站列表可获得与所有测站整体解算轨道参数精度的90%,而时效性提高了约50%,间接满足了顾及定轨精度与时效性的参数处理需求。(2)为进一步提高定轨地面跟踪站筛选效率,提出了利用全球格网放缩与遗传算法的最优站点位置解算策略;定义了一种顾及轨道与ERP等参数精度的OEDOP因子,分析了OEDOP与轨道、ERP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套分析中心多系统轨道、ERP产品解算的空间几何构型优化方法,实现了综合跟踪站属性与参数精度的多系统全球测站分布快速确定。基于设置的5%、10%、15%与20%OEDOP阈值,在轨道与极移测定精度分别损失0.33~9.92cm与5.77~41.53uas的前提下,参数处理效率分别提高了1.96、3.32、5.27和6.17倍;对比分析了i GMAS全球跟踪站布设方案,实验表明在增加3个新站点情况下,本文策略较穷举法效率提高了68倍。(3)针对超快速轨道观测部分后期精度降低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定轨参数精度衰减因子(DOP)的轨道精化模型。利用赤池信息准则构建与优选了DOP值预报模型,建立了以DOP值为自变量的轨道状态参数修正函数,实现了超快速观测轨道后期的精度改进;探讨了星地观测数据弧段长度与函数模型对轨道修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轨道修正策略可实现超快速观测轨道后3小时精度12.35~22.02%的提升。(4)针对北斗超快速预报钟差产品精度较低问题,改进了BDS-2/BDS-3超快速卫星钟差预报模型;提出了一种组合钟差序列频率数据与Baarda算法的钟差预处理策略,并基于Tikhonov正则化算法实现了钟差序列降噪处理,分别提升了BDS-2与BDS-3钟差预报精度1.0%~15.2%与23.2%~31.9%;为实现BDS-2/BDS-3卫星联合处理中的相互增强作用,提取了BDS-2/BDS-3星间相关性系数,精化了预报钟差随机模型;针对钟差模型残差序列,利用PLS+BPNN算法实现了模型残差提取与预报。钟差预报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可实现BDS-2与BDS-3卫星18小时预报精度分别30.7%~47.3%与49.9%~59.3%的提升。为克服北斗超快速卫星轨道精度较差问题,研究了基于钟差约束的BDS-2/BDS-3超快速轨道定轨策略,构建了超快速预报轨道初始状态解算的最优观测弧长合并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分析中心轨道钟差产品精度。(5)为提高BDS-2/BDS-3卫星观测数据兼容性,研究了BDS-2/BDS-3卫星联合精密定轨中系统偏差参数(ISB)估计、分析与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联合定轨系统偏差估计模型,提高了系统偏差参数解算精度与可靠性;分析了BDS-2/BDS-3联合定轨中系统偏差参数时变特性,并基于定轨法方程计算了系统偏差与轨道参数之间相关性;构建了系统偏差时间序列短期预报模型,实现了超快速精密定轨中引入系统偏差约束的定轨策略,削弱了BDS-2/BDS-3星地观测数据之间偏差。实验表明,通过对ISB时间序列建立短期预报模型,并将预报值作为约束条件引入超快速定轨中,可分别改善BDS-2与BDS-3轨道18小时重叠弧段精度-0.4~1.0cm与0.8~4.1cm。(6)针对BDS-2/BDS-3联合处理中观测数据的差异,改进了北斗观测数据伪距偏差修正模型。分析了BDS-2/BDS-3观测数据中多路径延迟量,为克服传统的“先多路径后伪距偏差”的建模与消除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LS+AR模型的BDS-2/BDS-3卫星联合处理的伪距偏差与多路径延迟一步建模的策略;考虑BDS-2/BDS-3星间相关性与降噪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北斗伪距偏差与多路径延迟建模能力。基于BDS-2/BDS-3单频PPP实验表明,改进的策略可以分别提升B1I频率E、N、U三个方向定位精度2.9%~31.6%,3.3%~21.4%和0.2%~69.2%,提升B3I频率E、N、U三个方向2.8%~14.3%,0.0%~20.9%和1.5%~15.3%。该论文有图101幅,表44个,参考文献213篇。
邢璐[5](2020)在《基于微观轨迹数据的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高速公路主要事故黑点,收费站的交通安全问题已备受关注。尤其在收费站上游道路的车辆分流区域,有限的道路空间、复杂的车道配置以及不同的收费类型给驾驶员正常行驶提升了难度,也使得车辆在此区域的事故风险显着提升。虽然,交通管理部门已于近年开始重视上述问题,并从收费方式着手解决收费站对高速公路发展及车辆正常运行的限制,但由于收费站发展处于过渡阶段,实施的措施对车辆安全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收费站的更新换代也导致已有安全评估系统的失效,亟需修正已有事故风险评估模型,保证收费站分流区安全预警系统能够适应快速更新的交通环境。因此,有效合理地评估车辆在分流区内的安全,明晰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构建适用性广泛的收费站安全评价体系对收费站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混合收费站运行安全和效率影响机理与多领域协同分析设计研究》(51778141)以及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基于交通冲突的混合型收费站前广场交通安全影响研究》(KYCX17_0148),以南京混合型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为例,探究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特征以及事故影响机理,改善分流区交通安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对混合型主线收费站分流区进行重新定义,将收费站车辆分流行为的传统研究范围拓展到车辆实施预备分流的主线道路,并从理论角度概括车辆在收费站分流区的行驶过程、换道及速度特征。其次,从系统框架和功能、目标检测、目标跟踪、误差消除以及坐标系转换等方面深入介绍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车辆轨迹自动识别系统,以及获取完整车辆轨迹和提高车辆轨迹精度的过程,强调了高精度视频识别对复杂道路节点中转向或变道车辆跟踪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以沪蓉高速南京收费站分流区为例,从车辆类型、行驶时间、行驶速度、速度变化、车道选择等方面探究收费站分流区的交通流特征。第二,详细阐述了交通冲突技术以及交通冲突判别指标,重点讨论传统指标适用场景的局限,提出适用于无约束车辆运动交通冲突计算的安全替代指标(拓展距离碰撞时间,ETTC)及其计算方法,弥补传统指标的局限性。进一步明确收费站分流区车辆运动的无约束特征,定义分流区交通冲突并分类,详细介绍了分流区交通冲突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车辆微观轨迹数据和ETTC,提取车辆在收费站分流区内交通冲突并判别安全状态,详细刻画交通冲突特征,对比车辆事故风险的差异性。第三,基于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微观轨迹和交通冲突估计结果,构建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Logistic回归,LR)和五种非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K邻近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对比六种模型对分流区车辆事故预测的精度和模型结果的解释能力,优选适用于收费站分流区的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摆脱IIA假设约束并且有效捕捉解释变量未被观测到的异质性。探究车辆类型、收费通道选择、行驶速度、行驶位置以周边车流与车辆安全之间的关系,对分流区车辆事故影响机理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解读。研究成果为交通安全管理者理解分流区交通事故影响机理、有效预测分流区车辆事故、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指导。第四,通过探究车辆分流行为的连续性动态变化,发掘车辆事故风险具有的时空动态差异,提出车辆在分流区内的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对事故风险影响的重要性。基于随机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进一步引入车辆分流行为的连续动态特征,提出了基于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的随机参数事故风险模型,探索车辆安全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动态变化,以及各影响因素与车辆安全内在联系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基础模型、时变模型和空间变化模型的评估效果对比,证实考虑时空动态变化的有效性。此外,将收费站分流区混行车辆划分为四种混行类别,对比不同混行类别的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影响机理,捕捉不同混行类别的车辆安全差异性,证实车辆混行对分流区交通安全的危害,为收费站收费方式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最后,研究基于对离线静态估计在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局限性以及滞后性的探讨,以六种数据采样方法模拟数据离散特征,采用贝叶斯动态LR理论构建能够随着数据更新实现自适应修正的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了模型自适应修正和动态估计的有效性。在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动态更新的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安全预警系统。同时,采用灰度聚类评价方法,构建分流区车辆安全预分级模型,将车辆自身安全性能划分为四个等级,并优化四类安全级别车辆的ETTC阈值和事故概率阈值。基于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动态更新以及车辆安全预分级,构建同时具有动态更新和细分车辆安全等级功能的分流区车辆安全预警系统,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安全管理实践。在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安全行驶诱导、安全状态监控、高危状态急救以及危险行为干预的车辆安全改善思路以及多种安全管控措施,实现研究结果和工程实践的有效结合,同时将收费站安全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类似的复杂道路节点中,为道路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和借鉴。
刘鑫[6](2020)在《基于扩展ADOP的多系统GNSS快速可靠精密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实时差分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自动及测站间无需通视等优点,其在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无人技术发展、动动定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上述应用均需高精度、高成功率和可靠的实时快速定位,其关键在于模糊度的快速正确固定。因模糊度精度因子(Ambiguity Dilution of Precision,ADOP)是衡量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标量因子,论文重点基于ADOP理论研究基于多系统GNSS的快速可靠精密定位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涵盖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理论分析、复杂环境下具有可控成功率的快速精密定位、多系统GNSS模糊度解算的可靠性理论分析及开阔条件下快速可靠精密定位,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单历元ADOP公式较复杂,不利于理论分析的弊端,基于ADOP理论,通过定义权的和与权的积之比(Summation-Multiplication Ratio of Weight,SMRW),分析了SMRW性质,推导了单历元扩展ADOP(Extended ADOP,EADOP)公式、多历元E-ADOP均值公式及添加卫星后E-ADOP均值下限公式,形成了E-ADOP理论。基于该理论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影响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基于GNSS的单频单历元定位成功率方面,多系统优于单系统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较多的可见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优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主要原因在于BDS中较多的高高度角可见卫星。(2)考虑到目前选星算法无法获得稳定、较高的成功率且随卫星数量增加较为耗时的缺陷,将ADOP因子引入选星算法,提出了基于E-ADOP的自适应截止高度角快速选星算法,其具有较高的ADOP可控成功率且适用于不同复杂观测条件。在该算法中,研究了移除低或高高度角卫星对ADOP的影响,证明了少量高高度角卫星可获得高成功率;确定了快速选取卫星子集的阈值因子及其理论和实际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根据给定ADOP快速选取卫星的步骤。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具有稳定、较高成功率的快速定位,且具有较高平面定位精度。(3)单频单系统GNSS定位、基于多系统GNSS的选星算法和部分模糊度解算(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PAR)算法虽均可实现快速定位,但由于其理论基础不同,上述算法的可靠性尚需充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推导了添加基于卫星的观测量前后基线和原模糊度向量浮点解精度的严密变化公式;推导了添加观测量前后原模糊度及整体模糊度向量的ADOP关系;分析了添加观测量前后原模糊度向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整数最小二乘归整域及基于R-ratio检验的整数孔径归整域的变化规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模糊度浮点解精度、固定成功率和可靠性方面,基于多系统GNSS的PAR算法为最优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三个方面,基于BDS的单历元单频定位和PAR算法均优于GPS。(4)在多系统GNSS单历元定位中,针对现有PAR算法面临如何快速选取最优模糊度子集以实现高成功率、高精度快速定位的问题,提出了同时顾及定位精度和成功率的基于E-ADOP和凸包选星的PAR算法。在该算法中,分析了ADOP作为阈值因子在模糊度降相关前选取模糊度子集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凸包选星的模糊度选择法,即基于凸包的等分旋转法和多边形最小内切圆最大半径法,以快速选取与均匀分布的低高度角卫星对应的所需模糊度;提出了基于EADOP自适应截止高度角选星的模糊度选择法,以根据与低高度角卫星对应的已选模糊度及给定的ADOP值快速选取与高高度角卫星对应的模糊度。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实现高精度、高成功率和可靠的快速定位的同时亦可弥补(2)中算法因所选卫星均为高高度角卫星所导致竖直方向定位精度不高的缺陷。该论文有图80幅,表25个,参考文献193篇。
曹相[7](2020)在《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文中提出计量关系到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效益,在GNSS产品计量方面,随着各种GNSS接收机定位终端市场比重的快速增长,其规范性和合格率检测是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新兴行业(如无人车、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机等)的发展,对高精度GNSS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实时性、动态性、连续性等指标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GNSS产品的检测主要采用基线场法,常规静态基线场检测方法的弊端是不能准确地评定GNSS终端各状态下的技术指标;此外,相对于静态场景,GNSS动态定位的瞬时性和空间变化特征显着,定位误差内部产生机制与外部环境影响更加复杂。如何有效评价动态条件下的GNSS定位性能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GNSS定位终端静态和动态工作能力的准确检测是保证GNSS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上述需求,本文围绕高精度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的建立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涉及GNSS定位模型研究、空间检测基准的构建、网络RTK静态检测参考标准方法的研究、GNSS终端动态检测技术及系统建设、GNSS动态检测规范研制几个部分。通过相关定位模型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建立了综合多系统GNSS数据、CORS技术和INS技术的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提升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研究了多频多模GNSS融合定位模型相对于单系统GNSS,多系统数据能够提高模型强度,进而提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本文分别对多系统GNSS系统内差分模型(松组合模型)和系统间差分模型(紧组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两种模型定位性能进行验证。在松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阐述了多系统GNSS伪距单点定位模型和差分相对定位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GPS单系统定位,多系统GNSS定位精度显着提高。其中平面方向定位精度提高58.4%,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提高46.7%。在紧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针对GPS/BDS伪距紧组合定位模型,提出了BDS-3/GPS/GALILEO三系统实时估计系统间偏差(DISB)参数的紧组合定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伪距DISB参数稳定,在紧组合定位中可以提前校正。对紧组合模型在不同观测卫星数模拟环境的定位结果显示,紧组合模型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在观测卫星数少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当观测卫星数在5颗时,精度提升幅度达到25%以上。2、构建了GNSS/INS融合的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阐述了多系统GNSS的CORS基准建立方法和虚拟观测值的生成算法。分别从CORS系统建立目标、各子系统的建立方法和测试方法等部分说明用于动态基准获取的CORS系统构建过程。建成国内首个计量检测行业多系统多频CORS系统,是国内首个为GNSS定位终端提供基准数据的检测基站。对CORS系统性能测试表明,在数据连接方面,系统24小时可用性为100%,数据丢包率小于0.01%,流动站接入初始化时间小于30s,通讯平均数据延迟小于10ms。在定位精度方面,测试点内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2.96cm,平均值最大值为1.50cm,内符合中误差最大值为1.65cm。外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3.54cm,平均值最大值为2.40cm,中误差最大值为2.60cm。提出了INS增强GNSS技术的动态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构建方法。分别包含INS结合GNSS技术高精度基准建立过程中误差来源、误差测定和误差溯源问题,详细阐述了INS增强GNSS的基准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定位测试表明,融合系统定位内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36cm,0.51cm,1.12cm,外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80cm,0.97cm,1.51cm。3、提出了网络RTK接收机静态检测标准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基线法检测接收机的弊端,建立了完善的网络RTK接收机检测参数指标体系。一方面从单点、浮点、固定解三阶段对接收机各指标进行量化,综合评定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搭建零基线测试环境,采用单差滤波模型方法固定单差模糊度,通过对固定残差的粗差分析及精度统计,实现待检接收机的粗差检测及观测值精度评定。4、研制了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导航计量检测系统并起草了检测规范在INS增强的GNSS基准建立基础上,通过CORS和高精度车载动态导航检测系统的无缝对接,集成一个车载检测基准系统、监控显示系统、GNSS信号转发系统、待检设备测量单元、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于一体的计量检测系统。该计量检测系统稳定性强、可靠度高,可实时输出位置、姿态、速度、差分龄期、卫星观测能力等检测信息。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各功能满足要求,在位置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平面0.4cm,高程0.8cm;在姿态精度方面,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分别为0.002°,0.002°以及0.008°;在速度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水平0.2cm/s,高程0.3cm/s;达到毫米级定位精度。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卫星失锁10s和60s时的定位精度、姿态精度和速度精度的指标,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面向高精度GNSS设备动态检测的需求,在研制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计量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起草了“高精度北斗/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规范(备案稿)”,该规范规定了车载高精度卫星导航动态检测系统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终端设备的动态性能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评价标准等,为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动态定位计量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王炼[8](2020)在《基于机载LiDAR的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与滩涂DEM构建》文中认为滩涂地形测量和海岸带土地使用类型调查对于了解海岸带地形地貌动态变化、合理开发滩涂资源和滨海湿地保护意义深远,其中道路、建筑物、植被的开发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机载LiDAR系统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做到快速获取地表三维空间信息。与其余常规测量手段相比,机载LiDAR技术在滩涂地形测量和海岸带土地使用类型调查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但是国内有关LiDAR点云数据处理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数据滤波、数据内插算法各有优缺点,任何一种算法难以做到适应所有地形,基于机载LiDAR生成滩涂DEM并提取典型的海岸带地物缺少系统的方法流程,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开展的有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地区为研究区,采集点云原始数据等基础数据,针对点云数据处理环节中的粗差处理、数据滤波、数据内插和二次分类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验,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机载LiDAR系统的组成、原理和点云的数据格式等,并将该技术与机载In SAR技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2)通过原始点云晕渲图和剖面图辅助分析,采用高程统计直方图剔除粗差点,为后续点云数据处理提供基础;(3)通过实现数学形态学、点云法向量聚类法和不规则三角网TIN三种滤波算法,依次对研究区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并分析其滤波结果,对比三种算法的滤波精度;(4)采用反距离加权、克里金和自然邻近点插值方法对滤波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内插生成滩涂DEM,利用研究区实测检查点定性定量评价各方法内插结果;(5)基于Terra Scan软件系统性提出海岸带典型地物(道路、植被和建筑物)的提取方法,并进一步分析提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机载LiDAR获取的滩涂区点云粗差点数量较少,能够很好地被剔除。不规则三角网滤波算法对滩涂地形适应性更好,经滤波处理和人工编辑后,三种内插方法生成的滩涂DEM精度均较高,自然邻近点插值法有较高的内插效率和高程精度。基于遥感影像和Terra Scan软件提取道路、植被和建筑物三种典型海岸带地物的结果总体较好。
李航[9](2020)在《基于无缝分区技术的高程异常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卫星定位技术以其效率高、精度高、实时性强等诸多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然而要想使GNSS高程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必须精确测定似大地水准面的位置。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对于改变传统的大地测量模式,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这一课题展开研究,重点介绍了小波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在高程异常拟合中的应用,并针对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分区拟合方法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了无缝分区技术。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常用方法,并对几何法、重力场模型法、组合法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围绕无重力数据情况下,采用几何法如何更高精度的建立似大地水准模型展开研究。(2)采用小波基Morlet函数作为神经网络隐含层的激活函数构建的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高程异常拟合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通过某工程实例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二次曲面模型的拟合中误差为±23.1cm,而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达到±11.6cm,比二次曲面模型精度提升49.8%。(3)二次曲面模型直观具体且结果唯一,而小波神经网络虽然有较好的拟合精度但无法用直观公式表示。于是本文综合利用二次曲面模型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精度达到±8.6cm,比二次曲面模型精度提升了62.8%。(4)针对分区拟合法的不足,提出了无缝分区的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无缝分区技术用于高程异常拟合使拟合精度达±6.9cm,相较于二次曲面模型精度提升70.1%。无缝分区技术与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均表现出较好的精度,可以相互补充,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杨旭[10](2019)在《多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模型与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Real 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RT-PPP)是当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GNSS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围绕RT-PPP数据处理模型精化与方法优化问题,重点开展了RT-PPP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实时卫星钟差估计与预报模型、区域对流层与电离层误差实时估计与建模方法研究,并研制了一套以RT-PPP为核心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RT-PPP中周跳探测与修复的主要难点,即电离层延迟具有时变特性,导致电离层延迟活跃条件下,窄巷观测值的周跳较难修复。对此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历元间电离层延迟(DID)在线建模与预测方法,通过DID预测值辅助进行周跳探测与修复。利用该方法对双/三频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周跳探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GF与MW周跳探测方法,利用预测的DID值可有效辅助小周跳、大周跳、连续周跳和不敏感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尤其是对窄巷观测值的周跳修复效果更加显着。2)考虑地面监测站(分布与数量)对GNSS卫星超快速轨道确定和实时钟差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论文基于选站构型优劣评价指标,利用格网控制理论与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站空间构型的随机优化选站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几何分布和测站质量均占优的测站列表快速自动选取。利用201个IGS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较传统格网法可平均提高GPS超快速观测、预报轨道以及实时钟差精度17.15%、19.30%与31.55%;同时,在随机抽样实验次数设置为100000的条件下,当测站数分别为10、50、90个时,相应的选站耗时低于2.22、6.65、14.15min。3)针对RT-PPP中实时数据流存在中断、延迟等问题,提出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钟差预报超短期/短期模型;同时,顾及卫星钟差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发展了一种利用星间相关性的Kalman钟差预报策略。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连续27天GBM事后和CLK93实时钟差产品进行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顾及卫星钟差间相关性,在事后钟差预报中可获得较优的结果,如:预报6小时北斗卫星钟差,较传统方法(顾及周期项与趋势项)精度可提高约50.00%。由于实时钟差中卫星间相关性较弱,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钟差预报模型在实时钟差预报中性能更优,实时预报1分钟的北斗卫星钟差,较传统Kalman滤波预报精度可提升11.19%。4)针对RT-PPP中天顶对流层延迟(ZTD)参数估计易受水汽变化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来提高实时ZTD估计精度。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北斗分析中心(CUM)平台,利用实时估计的北斗/GPS钟差产品进行了ZTD解算实验,结果表明:(1)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可动态调整ZTD参数估计中的随机模型,实现待估参数误差的自适应修正;(2)针对对流层延迟变化较快的情况,可抑制异常值的硬性,改善了ZTD估计精度,在实时ZTD解算中更加显着;(3)较传统ZTD估计方法,论文所提方法可提升实时ZTD精度20.7%(GC)、20.2%(G),事后ZTD精度22.1%(GRCE)、21.9%(GRC),18.4%(GR),15.9%(GC),15.2%(GE),12.1%(G)。5)为实现ZTD实时建模,基于上述方法实时估计的ZTD产品,论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区域实时ZTD建模。利用香港CORS网连续5天北斗/GPS观测数据,构建了该区域实时ZTD模型。以四参数模型为参考对构建的ZTD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可实现与四参数模型相当的ZTD建模效果(mm级);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四参数模型建模的平均偏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25mm与9.17mm;对于处于测区平均高程面站点的建模,支持向量机法较四参数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6)针对RT-PPP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建模问题,本文基于球谐函数模型构建了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误差模型,分析了时间分辨率为5min、15min、30min、1h、2h的小区域(经度差5°、纬度差2.5°)实时电离层变化特征。实验结果显示:电离层在纬度方向上的变化大于经度上的变化;时间分辨率成增倍数增大时,电离层变化量呈相同趋势。同时,为了提高实时电离层延迟误差提取精度,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的载波平滑技术与RT-PPP技术,并利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了区域电离层延迟误差实时建模。利用香港CORS网连续5天GPS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电离层建模实验,结果表明:RT-PPP技术较载波平滑技术在提取实时电离层延迟误差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且人工智能技术在实时电离层建模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7)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RT-PPP数据处理模型和方法,基于CUM平台,设计研制了一套以RT-PPP为核心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原型系统。利用i GMAS、MGEX/IGS观测数据实时流,CUM、CNES实时精密产品数据流,对系统的实时位置、大气误差增强服务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模型与算法,运行稳定、可靠。该论文有图114幅图,表37个,参考文献224篇。
二、江苏省现有大地基准精度及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现有大地基准精度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CGCS2000坐标稳健转换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CGCS2000坐标系转换相关理论 |
2.1 坐标系统定义与分类 |
2.2 坐标转换 |
3 CGCS2000坐标稳健转换方法 |
3.1 顾及所有点位误差的三维坐标转换 |
3.2 基于稳健估计思想的三维坐标转换 |
3.3 跨区域接边处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
4 坐标转换程序设计及实验评估 |
4.1 程序界面及功能模块设计 |
4.2 CGCS2000与其他坐标系的稳健转换 |
5 结论 |
5.1 所做的工作和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坐标转换部分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融合前后视三角高程/陀螺定向的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流程 |
2 高精度地面控制网的构建方法 |
2.1 地面高精度平面控制网的构建方法 |
2.2 基于穷举法和投票法的矿山控制点粗差探测 |
2.3 矿区地表高水准高程控制网的构建方法 |
3 倾斜巷道贯通测量的方法 |
3.1 平面导线控制网布设 |
3.2 陀螺定向 |
3.3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
3.4 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法 |
4 安太堡煤矿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案例 |
4.1 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路线 |
4.2 地表GNSS控制网 |
4.3 地表高程控制网 |
4.4 井下导线及高程测量 |
4.5 贯通测量精度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BDS-2/BDS-3卫星观测数据联合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2 北斗/GNSS卫星精密定轨基础 |
2.1 北斗/GNSS卫星精密定轨方法 |
2.2 BDS-3卫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
2.3 BDS-3s定轨实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北斗卫星精密定轨地面跟踪站分布优化 |
3.1 基于观测方程GDOP值的优化选站模型 |
3.2 基于格网放缩与遗传算法的测站分布快速确定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超快速精密轨道参数空间几何构型优化 |
4.1 基于OEDOP的 Multi-GNSS超快速轨道与ERP解算分析 |
4.2 最简基准站列表选取方法 |
4.3 实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DOP值的超快速轨道精化处理策略 |
5.1 GNSS超快速观测轨道精度分析 |
5.2 基于DOP值的超快速轨道修正方法 |
5.3 基于DOP值轨道修正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北斗卫星超快速钟差预报模型精化 |
6.1 改进的北斗超快速预报钟差模型 |
6.2 基于钟差约束的BDS-2/BDS-3 超快速轨道解算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BDS-2/BDS-3 观测数据联合处理中偏差参数分析 |
7.1 BDS-2/BDS-3 联合精密定轨系统偏差分析 |
7.2 BDS-2/BDS-3 联合数据处理伪距偏差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微观轨迹数据的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收费站交通特性及安全研究 |
1.2.2 车辆事故风险建模研究 |
1.2.3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交通冲突研究 |
1.2.4 研究概况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收费站分流区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 |
2.1 收费站概述 |
2.1.1 道路收费方式 |
2.1.2 收费站类型和基本组成 |
2.2 混合型主线收费站分流区定义 |
2.2.1 分流区定义 |
2.2.2 分流区车辆行驶特征 |
2.3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车辆轨迹自动识别系统 |
2.3.1 系统框架 |
2.3.2 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方法 |
2.3.3 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验证 |
2.3.4 误差消除 |
2.3.5 坐标系转换 |
2.4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微观轨迹提取 |
2.4.1 数据采集 |
2.4.2 轨迹提取与数据处理 |
2.5 基于车辆微观轨迹数据的收费站分流区交通流特征研究 |
2.5.1 车辆类型特征 |
2.5.2 车辆行驶时间特征 |
2.5.3 车辆速度特征 |
2.5.4 车辆车道选择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收费站分流区无约束车辆运动的交通冲突研究 |
3.1 交通冲突技术 |
3.1.1 交通冲突定义和分类 |
3.1.2 交通冲突判别 |
3.2 无约束车辆运动的交通冲突估计 |
3.2.1 传统距离碰撞时间 |
3.2.2 无约束车辆运动的拓展距离碰撞时间 |
3.3 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机理研究 |
3.3.1 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定义及分类 |
3.3.2 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
3.4 基于拓展距离碰撞时间的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特征 |
3.4.1 基于车辆微观轨迹的交通冲突识别 |
3.4.2 交通冲突空间分布特征 |
3.4.3 交通冲突严重性特征 |
3.4.4 交通冲突与车道选择的关系 |
3.4.5 交通冲突与行驶速度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收费站分流区的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4.1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优选 |
4.1.1 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1.2 非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1.3 车辆事故风险建模与优选 |
4.2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随机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2.1 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 |
4.2.2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模型参数估计 |
4.3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评估与分析 |
4.3.1 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
4.3.2 模型结果 |
4.3.3 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 |
4.3.4 车辆事故风险弹性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时空动态变化的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5.2.1 车辆行驶时间特征 |
5.2.2 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特征 |
5.2.3 车辆事故风险空间变化动态特征 |
5.3 基于时空动态变化的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5.3.1 基于行驶时间变化的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 |
5.3.2 基于行驶距离变化的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 |
5.3.3 考虑时空动态变化的事故风险建模 |
5.4 基于行驶时间变化的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 |
5.4.1 本车特征对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影响 |
5.4.2 前车特征对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影响 |
5.4.3 交通流特征对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影响 |
5.5 基于行驶距离变化的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 |
5.6 车辆混行对车辆事故风险的影响 |
5.6.1 车辆混行分类及安全性分析 |
5.6.2 车辆混行对事故风险的时变动态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离散数据更新的收费站分流区事故风险评估与安全管控研究 |
6.1 面向离散数据更新的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自适应修正研究 |
6.1.1 贝叶斯动态Logistic回归模型 |
6.1.2 数据采样 |
6.1.3 事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评估准则 |
6.1.4 模型结果分析 |
6.1.5 遗忘参数敏感性分析 |
6.1.6 模型应用 |
6.2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安全预分级 |
6.2.1 车辆安全评价模型 |
6.2.2 灰度聚类评价 |
6.2.3 车辆安全预分级模型构建 |
6.2.4 车辆安全预分级结果 |
6.2.5 车辆安全预警阈值选取 |
6.3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安全管控 |
6.3.1 考虑车辆安全预分级的安全预警系统 |
6.3.2 面向车辆的安全管控思路 |
6.3.3 面向车辆的安全管控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基于扩展ADOP的多系统GNSS快速可靠精密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GNSS高精度相对定位理论 |
2.1 GNSS定位双差函数模型 |
2.2 GNSS高精度定位误差源 |
2.3 GNSS定位随机模型 |
2.4 GNSS整数模糊度估计 |
2.5 基于R-ratio检验的模糊度确认 |
2.6 本章小结 |
3 扩展ADOP理论及其在模糊度成功率分析中的应用 |
3.1 BDS/GPS单频单历元数学模型 |
3.2 短基线单频单历元ADOP理论 |
3.3 短基线扩展单频单历元ADOP |
3.4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E-ADOP的自适应截止高度角快速选星算法 |
4.1 BDS/GPS/Galileo单频单历元数学模型 |
4.2 基于E-ADOP的自适应选星算法 |
4.3 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系统GNSS对部分模糊度估计及其R-ratio检验优化的理论分析 |
5.1 广义GNSS双差数学模型 |
5.2 增加观测量对原参数估计的影响 |
5.3 增加观测量对ADOP的影响 |
5.4 增加观测量对R-ratio检验的影响 |
5.5 实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E-ADOP和凸包选星的PAR算法 |
6.1 GNSS部分模糊度解算理论 |
6.2 精度衰减因子及2维凸包理论 |
6.3 基于E-ADOP和凸包选星的PAR算法 |
6.4 实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定位终端计量检测的现状 |
1.2.2 GNSS发展现状 |
1.2.3 多系统GNSS数据融合方法 |
1.2.4 动态检测基准构建方法 |
1.2.5 动态定位性能评估数据处理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模GNSS定位终端计量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GNSS时空统一理论 |
2.2.1 GNSS坐标系统与坐标统一 |
2.2.2 GNSS时间系统与时间统一 |
2.3 GNSS组合定位模型及参数估计 |
2.3.1 GNSS松组合定位模型 |
2.3.2 GNSS紧组合定位模型 |
2.3.3 参数估计方法 |
2.4 多模GNSS组合定位实验验证 |
2.4.1 松组合模型定位效果分析 |
2.4.2 GPS/BDS伪距DISB参数应用研究 |
2.4.3 BDS-3/GPS/GALILEO重叠频率观测值紧组合定位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检测基准定位算法 |
3.2.1 基于CORS精准计量的GNSS高精度算法 |
3.2.2 GNSS/INS松组合原理 |
3.2.3 GNSS/INS紧组合原理 |
3.3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建设 |
3.3.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建设 |
3.3.2 INS增强动态检测基准系统的建设 |
3.4 INS/多系统GNSS融合终端空间检测基准测试 |
3.4.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测试 |
3.4.2 融合多系统GNSS的检测基准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高精度GNSS静态检测的参考标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GNSS接收机检测误差理论 |
4.2.1 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其分类 |
4.2.2 测量结果质量评定方式 |
4.3 常规GNSS网络差分接收机静态检测方法 |
4.3.1 测量型GNSS接收机的检测方法和内容 |
4.3.2 导航型GPS接收机的定位误差表述 |
4.4 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整体检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1 单机状态检测(单点) |
4.4.2 联网状态检测(浮点/差分) |
4.4.3 联网状态检测(固定) |
4.5 差分接收机各单项检测量化方法 |
4.5.1 单机检测方法 |
4.5.2 联网检测方法 |
4.6 零基线GPS/北斗快速模糊度固定及残差评测 |
4.6.1 单差零基线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
4.6.2 基于零基线结果的精度统计及指标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精度GNSS导航终端动态检测系统 |
5.1 引言 |
5.2 系统总体组成与检测流程 |
5.2.1 系统总体组成 |
5.2.2 数据传输和检测流程的设计 |
5.3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3.1 车载检测基准系统性能测试 |
5.3.2 车载检测平台系统测试 |
5.3.3 测试小结 |
5.4 高精度BDS/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标准规范的研制 |
5.4.1 标准研制总体设计思路 |
5.4.2 各项标准具体内容 |
5.4.3 技术指标的标准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基于机载LiDAR的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与滩涂DEM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滩涂地形测量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地物识别与DEM构建技术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采集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3 开发活动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5 基础数据的采集 |
2.5.1 激光雷达测量作业 |
2.5.2 检查点数据采集 |
第3章 机载LiDAR系统概述与数据预处理 |
3.1 LiDAR系统构成与测量原理 |
3.1.1 LiDAR系统构成 |
3.1.2 LiDAR测量原理 |
3.2 LiDAR数据分析 |
3.2.1 LiDAR数据特点 |
3.2.2 LiDAR点云数据格式 |
3.3 机载LiDAR技术与机载In SAR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的对比 |
3.3.1 机载LiDAR技术与机载In SAR技术的对比 |
3.3.2 机载LiDAR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的对比 |
3.4 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粗差处理 |
3.4.1 粗差来源与分类 |
3.4.2 基于高程统计直方图的点云数据粗差剔除 |
3.4.3 粗差处理 |
第4章 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方法分析 |
4.1 引言 |
4.2 滤波算法分析 |
4.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LiDAR点云数据滤波算法 |
4.3.1 数学形态学原理 |
4.3.2 滤波参数设置 |
4.3.3 算法流程 |
4.3.4 实验结果 |
4.4 基于点云法向量聚类法的LiDAR点云数据滤波算法 |
4.4.1 基本原理和流程 |
4.4.2 实验结果 |
4.5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 LiDAR点云数据滤波算法 |
4.5.1 三角网滤波原理 |
4.5.2 算法流程 |
4.5.3 滤波参数设置 |
4.5.4 实验结果 |
4.6 滤波精度评价 |
4.6.1 精度评价指标 |
4.6.2 结果分析 |
第5章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内插和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 |
5.1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内插 |
5.1.1 LiDAR点云数据内插方法 |
5.1.2 滩涂DEM构建与精度评价 |
5.2 基于Terra Scan的海岸带典型地物分类 |
5.2.1 Terra Scan分类原理 |
5.2.2 Terra Scan的分类流程 |
5.2.3 分类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无缝分区技术的高程异常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理论 |
2.1 三大高程系统 |
2.1.1 大地高、正高和正常高 |
2.1.2 高程系统间的转换 |
2.2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方法 |
2.2.1 几何方法 |
2.2.2 重力学方法 |
2.2.3 组合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高程异常模型 |
3.1 理论基础 |
3.1.1 小波分析 |
3.1.2 人工神经网络 |
3.2 小波神经网络 |
3.2.1 小波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3.2.2 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
3.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高程异常拟合模型 |
3.3.1 高程异常数据预处理 |
3.3.2 网络参数初始化 |
3.3.3 网络计算流程图 |
3.4 实验分析 |
3.4.1 数据预处理 |
3.4.2 二次曲面模型 |
3.4.3 BP神经网络模型 |
3.4.4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
3.4.5 改进小波神经网络 |
3.4.6 模型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无缝分区的高程异常模型 |
4.1 分区拟合法 |
4.2 无缝分区方法 |
4.2.1 格网模型的建立 |
4.2.2 高程异常插值 |
4.3 实验分析 |
4.3.1 格网建模 |
4.3.2 拟合结果 |
4.3.3 精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多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模型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实时非差周跳探测与修复模型 |
2.1 引言 |
2.2 基于Kalman滤波的预测电离层辅助双/三频周跳修复模型 |
2.3 Kalman滤波法相同采样间隔下双/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
2.4 Kalman滤波法不同采样间隔下双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
2.5 小结和讨论 |
3 基于全球地面监测站网随机优化方法的GNSS卫星超快速轨道确定与实时钟差估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概率方法的最小GDOP求解 |
3.3 基于SDOP的离散/连续随机优化构型 |
3.4 基于SDOP的随机优化选站算法设计 |
3.5 基于随机优化算法的超快速轨道确定与实时钟差估计 |
3.6 小结和讨论 |
4 顾及相关性的卡尔曼滤波实时钟差短期预报 |
4.1 引言 |
4.2 卫星钟差预报的Kalman算法模型 |
4.3 顾及卫星间相关性的Kalman滤波实时钟差短期预报模型 |
4.4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实时钟差短期预报模型 |
4.5 CNES多系统实时完整率与精度分析 |
4.6 CNES多系统实时钟差频率稳定性与周期特性分析 |
4.7 多系统实时/事后钟差短期预报分析 |
4.8 小结和讨论 |
5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实时对流层延迟解算 |
5.1 引言 |
5.2 多系统实时PPP解算模型 |
5.3 基于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ZTD解算模型 |
5.4 CUM多系统实时钟差解算分析 |
5.5 多系统实时ZTD解算与PPP定位精度整体分析 |
5.6 ZTD噪声水平分析 |
5.7 多系统实时ZTD解算与PPP定位精度部分测站分析 |
5.8 小结和讨论 |
6 区域大气误差实时建模 |
6.1 引言 |
6.2 区域实时对流层延迟建模原理 |
6.3 区域实时/事后对流层延迟FP/BP/SVM建模对比分析 |
6.4 全球/区域实时电离层延迟建模原理 |
6.5 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建模时空分析 |
6.6 区域实时/事后电离层延迟TP/BP/SVM对比建模分析 |
6.7 小结和讨论 |
7 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 |
7.1 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结构 |
7.2 系统数据传输 |
7.3 实时服务系统服务实现 |
7.4 小结和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江苏省现有大地基准精度及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地区组合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及适用性分析[A]. 吴波,高建东,张兴福. 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2 导航与位置服务, 2020
- [2]CGCS2000坐标稳健转换及其应用[D]. 陈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融合前后视三角高程/陀螺定向的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研究[D]. 王海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BDS-2/BDS-3卫星观测数据联合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胡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基于微观轨迹数据的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邢璐. 东南大学, 2020
- [6]基于扩展ADOP的多系统GNSS快速可靠精密定位方法研究[D]. 刘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D]. 曹相.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机载LiDAR的海岸带典型地物识别与滩涂DEM构建[D]. 王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基于无缝分区技术的高程异常模型研究[D]. 李航. 东南大学, 2020(01)
- [10]多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模型与方法[D]. 杨旭.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