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桥隧道富水砂岩防坍塌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渊[1](2020)在《金属矿复杂采空区探测及空间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采空区稳定性是矿山回采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金属矿山有着多种开采方式,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结合空场法与充填采矿法的一种联合采矿方法,具有采矿贫化率低、矿石回收率较高、通风效果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山的回采中。但是该种采矿方式在回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采空区,其稳定性是矿山的安全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开采的进行,地应力变化较大,易造成周围巷道的片帮、冒顶,导致采空区失稳,威胁到采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分析采空区的稳定性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论文将以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吴集铁矿(北段)为背景,采用现场调查、三维探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400m中段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且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采空区充填及矿山开采动态全过程,从应力、位移、塑性区等方面分析评估采空区的空间稳定性,分析采空区对整个矿区的稳定性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收集矿山基本资料,了解矿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周边环境、采场设计和充填参数等实际状况,同时总结影响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和采空区常见灾害,由力学平衡法分析采空区空间失稳机理;(2)根据吴集铁矿(北段)采矿设计、中段水平图、纵剖面图和采空区充填台账等资料,并利用C-ALS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吴集铁矿-400m中段采空区进行实地探测,得到采空区点云数据,并通过探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后处理建立包含地表、矿体和采空区的整体三维可视化模型;(3)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及充填工况,对吴集铁矿(北段)采空区地表和井下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从应力分析、位移分析、塑性区分析等方面分析开采过程采空区所产生的地应力变化以及对矿区的影响;(4)对矿区内以及周界布设位移监测点的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地表拟建场地评价标准对开采完成后地表建筑物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张镇国[2](2019)在《广州太和隧道下穿北二环项目风险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管控是铁路隧道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复杂工程中尤其重要。本文以新建广州铁路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下穿北二环高速公路太和枢纽为例,对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风险分析评价和动态风险管理方法及平台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依据相关规程和指南,对依托工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在工程重难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源分析、检查和致险因子辨识。(2)针对依托工程面临的重大风险事故,详细分析和评估了隧道工程坍塌、渗水和洞口失稳等重大事故风险,提出了重大风险控制对策和施工管控策略。(3)结合依托工程制定了工程建设动态风险管控方案,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和设备,指导开发了工程建设动态风险管理系统。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验证,保障了太和隧道下穿北二环高速的施工安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宋国壮[3](2019)在《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南等地区岩溶发育广泛,地下水长期作用使下卧基岩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极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甚至坍陷,严重威胁高速铁路上部结构的施工与运营安全。因此,对岩溶地基进行强化加固与变形控制显得至关重要。注浆技术既可以封堵地下水又能对破碎岩体进行充填加固,在地下工程灾害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受限于注浆工程的隐蔽性与被注岩土介质的各向异性,针对复杂岩溶发育地基的注浆材料、加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仍不够完善,相关注浆设计和施工方案亟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为满足列车运行的高标准,对于岩溶地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新建黔张常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强化注浆关键技术为研究背景,针对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工程稳定性及其对注浆加固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对新型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材料(Modified Polymers-Cement,MPC)展开了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探究了地下水作用下水泥复合浆液岩溶裂隙注浆扩散规律与堵水机理。结合注浆治理现场试验,提出了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关键技术。最后,分别对路堤填筑荷载和列车动力荷载作用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与路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构建了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变形控制与路基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开展了新型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Modified Polymers-Cement,MPC)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强化加固的不同可泵期材料最佳组分及掺量。MPC浆液具有泵送性能可控、体积稳定性与后期强度高于传统注浆材料等方面的性能优越性。从硬化浆体流变-水化进程、孔隙结构等角度深入探究并揭示了聚合外加剂对水泥基注浆材料的物理-化学效应和性能调控机理。28d龄期下硬化MPC浆体孔径分布特征与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相一致,揭示了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组构间存在着本质关联。(2)建立了基于广义宾汉流体的黏度时变性MPC浆液岩溶裂隙注浆扩散理论模型,对地下水作用、浆液性能、裂隙发育特征以及注浆参数等因素影响下浆液扩散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揭示了水泥基复合浆液对岩溶导水裂隙的分区(留核沉积区、分层沉积区、动水绕流区)扩散封堵机理。(3)通过开展黔张常铁路岩溶地基强化注浆现场试验,提出了群孔多序帷幕注浆钻孔设计、多种注浆材料复合应用、托底-渗透复合注浆模式、复合注浆监测与效果检验的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关键技术体系。注浆强化后浅层富水裂隙与深部溶洞得到有效充填,岩溶地基整体性和稳定性显着增强。(4)结合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路堤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覆盖型岩溶地基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强度折减原理,对路堤填筑高度、覆盖层工程特性、溶洞发育特征等显着性因素影响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展开了系统研究。以地基变形系数K(地基最大侧向变形与竖向沉降比值)和稳定安全系数Fs作为控制性参数,构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兼顾工程稳定性与变形限制的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双参数控制体系,并提出了应用与验证该体系的“加筋支挡结构+注浆充填”联合加固措施。(5)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ABAQUS)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岩溶路基空间一体化耦合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列车运行速度、地基岩溶化程度、溶洞发育特征和注浆强化加固措施等显着性因素对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特性与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彭宝富,贺雄飞[4](2018)在《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专用碴土改良剂的研制及应用》文中提出针对砂卵石地层黏聚力小、内摩擦角大、渗透系数大、流动性和稳定性差等特性所导致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易发生掌子面坍塌、喷涌等难题,研制富水砂卵石地层专用聚合型泡沫剂PSA,并在全断面富水砂卵石地层进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聚合型泡沫剂PSA在全断面富水砂卵石地层的碴土改良效果与现场使用的进口泡沫剂相当,明显优于国产其他品牌的泡沫剂改良效果,满足全断面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对碴土改良的要求。使用聚合型泡沫剂PSA每环可节约9. 5%左右的材料用量,经济优势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朱俊霖[5](2018)在《近水平向充泥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岩溶地区开展隧道工程建设,遇到塌陷、涌水、突泥、岩溶等地下地质灾害属于大概率事件,若不处理好这些地质灾害,会给隧道的施工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后续安全运营带来一定威胁。由于勘察、设计阶段的方法技术限制,在隧道施工前很难精准发现这些地下灾害,如何有效的发现并有效处治这些地下灾害成为施工技术人员关心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以连乐铁路东岳观隧道典型岩溶洞段为研究对象,在水文环境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水平向充泥型溶洞的调查和探测方法,并采用FLAC3D与ANSYS数值模拟分析软件,模拟了近水平向充泥型溶洞的尺寸大小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形状的钢管混凝土桩对充泥型溶洞的处治效果。主要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对于岩溶地区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以水文地质背景为基础,在查清岩溶体系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物探方法进行探测。在临近水平向充泥型溶洞时,应采用地质调查法、电磁波探测法和红外探水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测。对于存在岩溶破碎带的溶洞,应注意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岩溶、掌子面夹杂充泥条带、围岩出现渗水等征兆,对于未揭露隐伏溶洞需要借助地质雷达、红外探水等方法,在相应特征中需要注意岩溶体的边界、振幅和填充物质中的衰减。由于水平向岩溶往往导致围岩地下水的改变,本文还根据渗水的GPR响应特征,推测地质体中的渗水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根据典型工程条件,利用FLAC3D软件研究隧道中10种不同尺寸充泥型溶洞开挖后对隧道围岩的影响。数值模拟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充泥型溶洞的宽度、厚度越大,洞壁、洞底变形越大,且充泥型溶洞的宽度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相比厚度更加明显,其中,对隧道洞壁下方竖直方向位移影响的宽厚指标比达到7.64,对隧道洞壁水平位移影响的宽厚指标比达到5.42,对隧道底板中部竖直方向位移影响的宽厚指标比达到1.40;当溶洞宽度超过一定数值(2倍隧道高度)后,隧道洞壁的水平位移会与普通受力位移方向反向位移;当溶洞厚度超过一定数值(2倍洞径)后,隧道洞壁的水平位移达到最大值。(3)采用微积分思想,将密布的螺旋箍筋无限缩小并紧密接连布置,将螺旋箍筋钢筋混凝土桩近似等效为钢管混凝土桩。再基于螺旋钢筋混凝土桩承载力公式,推导出了正三角形钢管混凝土桩荷载计算公式,并与实际试验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误差为3%。(4)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正常列车载荷下,相同周长的方形钢管混凝土桩、正三角形钢管混凝土桩、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在充泥型溶洞中作为桩基础的处治效果。数值结果显示,在相同钢材消耗的条件下,不考虑施工因素,上部混凝土板的变形,圆形桩的位移最小、方形桩结构承受的应力最小、应变也最小。在桩与混凝土板连接区域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应该注意接头部分的配筋。最后得出,从地基位移变化量值上来看,圆形钢管混凝土桩的位移最小。其中,方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位移量比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位移量大140%;正三角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位移量比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位移量大675%。方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应变比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应变小73.47%;正三角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应变比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应变小55.1%。方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最大应力比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最大应力小71.56%;正三角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最大应力比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地基最大应力小19.79%。方形钢管混凝土桩与正三角形钢管混凝土桩的位移分布相有规律性;方形钢管混凝土桩的应力分布相对均匀,没有应力异化;圆形钢管混凝土桩的应变分布相对均匀。在桩基与面板接头处,圆形钢管混凝土桩各项指标远小于其余两种混凝土桩。综上所述,当钢管表面积相等时,采用圆形钢管混凝土桩作为充泥型溶洞的加固桩基础最为科学合理。
孟庆鑫[6](2017)在《雅康高速飞仙关红层隧道特大涌突水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隧道越来越多。隧道涌水常发生在施工的意料之外,往往造成巨大损失。正是由于涌水灾害的危害性和突然性,因此,加强隧道涌水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型隧道涌水常发生于岩溶发育的地区,在红层地区隧道涌水量较小,然而雅康高速飞仙关红层隧道发生特大涌突水,涌水量达15万m3/d,非常罕见。且对于红层隧道的研究非常稀少,特别是对特大涌水红层隧道的研究几乎没有,并且隧道所在向斜构造特殊地质条件就有典型性,对飞仙关隧道的研究可在填补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空白。因此首先采用水温、水化学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判断表层地下水与隧道涌水不是同一水力系统,推断隧道涌水与地表水系存在联系。进而采用水化学示踪分析法,对隧道涌水、地表河流、各水文单元典型泉点进行重金属水化学相关性分析,得出隧道涌水与地表河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隧道涌水与地表河流具有相同重金属离子,确定隧道涌水与地表河流存在水力联系。通过理论分析,隧道涌水主要是通过层间错动带的强透水层得到补给,补给来源为荥经河与始阳河,存在顺层顺轴与顺层绕轴两种渗流模式。隧道涌突水开始时出现的瞬时高压,是始阳河一侧高水头造成。为了验证隧道涌水的分析结果,研究隧道在顺轴、绕轴两种渗流模式下的水文地质特征,将顺轴、绕轴两种涌突水模式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隧道涌突水来源及其机理。物理模拟试验中,将隧道涌水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逐一模拟,通过各试验组涌水量衰减方程与隧道实际涌水量衰减方程拟合相关性,探讨隧道涌水在这一过程特征。研究飞仙关隧道,对飞仙关隧道涌突水来源及机理进行探讨,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根据水温、水化学及系统聚类分析,确定隧道涌水主要水源地表河流。(2)研究区内地质构造复杂,产生大量的裂隙、缝隙,形成复杂的多层(砂岩层)裂隙储水、导水网络。(3)物理模拟试验与实际地质体之间有很好的吻合,对地质体进行了真实的再现与模拟,物理模拟试验过程真实可信,所得数据真实可靠。(4)飞仙关隧道涌水过程中存在顺轴、绕轴两种涌突水模式,并存在层间错动带。(5)水流主要通过层间错动带向隧道排泄,为隧道涌水主要通道,隧道涌水存在优势通道,与地表河流存在水力联系。(6)飞仙关隧道涌水初期主要涌水来源来自于地质体中地下水静储量,随着静储量的排泄,隧道涌水逐渐以地表河流为主要来源。荥经河为主要涌水来源,始阳河为次要涌水来源。(7)初始高压是来自于始阳河一侧的高水头,在隧道施工揭露基岩主干网络的瞬间产生涌水,使得岩体中水体差生压差,将向斜NW翼由始阳河入渗的水量以倒虹吸的形式贯通,造成瞬时高压涌出的现象,而后水压迅速释放。(8)红层地区隧道在某些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大规模涌突水,并非传统上认为的红层地区及是贫水区。并且红层隧道涌水也有自身特点,与传统岩溶等易发大型涌突水隧道有显着不同。
张永锋[7](2016)在《黔张常二标的地质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黔张常高速铁路地质条件复杂,尤其QZCZQ-2标穿越岩溶极度发育的地区。文章对该标段地质情况进行了综述,揭示了不良地质及对工程的潜在影响,为该标段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严锋[8](2014)在《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 ——以湖南桑植至张家界高速公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实力的提高,高等级公路建设不断向地质环境复杂的山区大量延伸,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影响,有效减少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工程地质条件与环境的分析评价与比选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在总结国内外山区公路常见地质灾害、表现形式与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公路沿线可能出现的路基、隧道、桥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根据其病害表现形式、成因机制,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查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点。以湖南桑植至张家界拟建高速公路为例,结合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判别方法,对路线拟通过地段的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遵循道路设计新理念,提出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选线原则:1)越岭路段地质选线。应先选垭口,次定标高,最后研究两侧的展线,避免将线位选择在区域性大断裂或挤压带通过的地段,应尽可能选择在岩层倾向山体、地质构造不发育、地形坡度较缓、病害较少的区段。2)沿溪路段地质选线。宜选择在地质病害不发育且谷坡平缓的一岸;当有河流阶地可利用时,应尽可能顺阶地布设路线;两岸堆积层发育的路段,路线尽可能选择在地形平缓、堆积层厚度不大,且上方汇水区较小的地段。3)滑坡路段地质选线。线路通过的滑坡地段以力求不恶化滑坡的稳定性为原则,尤其选择有利于滑坡的稳定和路线安全的地段通过。根据路线所在滑坡地段相对位置的高低选择布线位置,即通过滑坡上缘地段时,以挖方路基为宜,以减轻滑体重量;通过下缘地段时,以路堤为宜,以增加其抗滑力。4)崩塌岩堆路段地质选线。如地形条件允许,路线宜在岩堆坡脚外适当距离以路堤通过;如受地形限制,必需通过时,应避免大填大挖,力求不破坏岩堆自身的稳定性,可考虑以低路堤或浅路堑通过。5)泥石流路段地质选线。路线不宜布设在处于发育阶段的泥石流堆积区;当流通区有狭窄稳定的沟床能利用时,可考虑提前抬高线位,设桥跨越;如不具备建桥条件,可考虑以隧道或明洞渡槽方案通过;路线应避免在洪积扇上设置路堑,设置的桥涵不得压缩沟床断面,沟床的纵坡应满足泥石流的排泄要求。6)岩溶区路段地质选线。尽可能避开岩溶强烈发育的地段,将路线布设在溶蚀程度低,岩溶不发育的部位通过;若绕避有困难,尽可能使路线与其正交或斜交,并选择最窄,最易于采取工程措施的部位通过;注意将线路选择在高程高于岩溶水的最高洪水位的洼地和谷地边缘通过。7)采空区路段地质选线。在经专项勘察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矿层薄、埋深大、倾角缓和垂直于矿层走向等的有利部位,并对采空区进行必要的填灌处理。8)需以桥梁及隧道通过的路段地质选线。需在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安全的基础上,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好的路段设置构造物。结合以湖南省桑植至张家界拟建高速公路为对象,开展了山区高速公路的地质选线研究实践,并结合工程量、造价、社会长期效益等因素,做了选线方案的综合比较,评选出最佳路线方案。最后对所选路线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安全性评价工程建议。
李国建[9](2013)在《构造应力型矿山空区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矿山通常伴有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当构造应力大于自重应力时,构造应力在控制顶板岩层移动方面起主导作用,随着资源回收转向深部,其构造应力作用更趋明显。然而,针对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岩移规律研究,尚处探索阶段,这已成为制约矿山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生产的技术瓶颈之一,因此,对构造应力作用下地下开采引起的顶板岩层移动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以典型的构造应力型矿山—龙桥铁矿作为工程研究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高构造应力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采空区顶板岩层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调研矿区的地质背景、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地应力状况等的基础上,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平台,对比分析了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两种背景下空区顶板岩层的应力及位移演变规律,揭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空区顶板岩层移动特征。研究发现,与自重应力型矿山相比,构造应力作用引起采空区顶板一定区域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随着空区跨度增加和开采深度的延伸,应力集中区沿着地表方位移动,空区顶板岩层完整性遭受严重破坏。2、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自重应力型矿山顶板岩层整体下沉变形特征相比,采空区顶板岩层变形区域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顶板岩层呈现下沉变形和上升变形区域;在矿体开采的初期,临近空区的顶板岩层下沉变形区域在垂直地表方位分布较小,且其下沉量小于自重应力场下的对应值,而采空区对应的地表及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呈现上升变形分布区域;随着空区跨度的增大,顶板岩层对应的下沉变形区域沿地表方位扩展,下沉变形量大于自重应力场下的对应值,同时顶板岩层对应的上升变形范围逐步减小,但其上升变形量逐步增大。3、采用了先进的三维激光探测系统C-ALS对空区进行了无损探测,并借助Surpac矿业软件建立了空区的三维实体模型,将获取实际的空区高度与采矿设计空区的理论高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空区顶板岩层冒落情况;同时采用钻孔观测仪宏观观测了空区顶板的冒落情况,获取了空区岩层冒落宏观显现特征,探讨了空区顶板岩层冒落状况与采矿活动时间之间的关系。4、应用结构力学理论,建立了采空区顶板岩层物理力学分析模型,在考虑水平构造应力的条件下,对顶板岩层的变形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龙桥铁矿采空区顶板岩层破坏冒落的临界跨度。
屈俊涛,李辉[10](2011)在《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文中研究指明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环节,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也是突出的,物的状态、特性又决定了危险源存在的不可抗性,因此,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龙桥隧道富水砂岩防坍塌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桥隧道富水砂岩防坍塌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矿复杂采空区探测及空间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 |
1.2.2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1.2.3 采空区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吴集铁矿矿区概况及采空区空间失稳机理分析 |
2.1 矿区工程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情况 |
2.1.3 水文地质情况 |
2.1.4 矿山开采现状 |
2.2 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 |
2.3 采空区空间失稳机理 |
2.3.1 顶板失稳机理 |
2.3.2 矿柱失稳机理 |
2.4 采空区常见灾害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采空区激光三维探测及可视化模型 |
3.1 空区三维激光扫描系统(C-ALS) |
3.1.1 硬件系统 |
3.1.2 软件系统 |
3.2 空区三维激光扫描系统(C-ALS)工作原理 |
3.2.1 测量原理 |
3.2.2 探测方法 |
3.3 空区三维激光扫描系统(C-ALS)在矿区的应用 |
3.4 采空区三维可视化模型 |
3.4.1 建模所需资料 |
3.4.2 地表模型 |
3.4.3 矿体及采空区模型 |
3.4.4 整体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空区动态稳定性分析 |
4.1 分析软件FLAC3D介绍 |
4.2 计算条件及模型建立 |
4.2.1 模拟分析方案 |
4.2.2 模拟计算条件及破坏准则 |
4.2.3 模型建立 |
4.3 应力分析 |
4.3.1 初始地应力分析 |
4.3.2 主应力分析 |
4.3.3 剪应力分析 |
4.3.4 正应力分析 |
4.4 位移分析 |
4.4.1 水平位移分析 |
4.4.2 竖向位移分析 |
4.5 塑性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空区地表变形分析及场地稳定性评价 |
5.1 地表变形分析主要方法 |
5.2 地表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
5.2.1 监测点的布置 |
5.2.2 监测结果分析 |
5.2.3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3 地表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
5.3.1 地表变形对建筑物影响 |
5.3.2 评价标准 |
5.3.3 拟建场地范围评价 |
5.3.4 防止地表和建筑物变形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广州太和隧道下穿北二环项目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下穿敏感建构筑物的工程技术 |
1.2.2 隧道下穿敏感建构筑物的风险管理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项目特点与重大风险源的识别 |
2.1 依托项目的概况及重难点 |
2.1.2 施工周边环境 |
2.1.3 项目重难点 |
2.2 依托项目施工方案与措施 |
2.2.1 隧道暗挖施工方案 |
2.2.2 地面改道施工方案 |
2.3 依托项目总体风险分析 |
2.3.1 评估范围 |
2.3.2 评估依据 |
2.3.3 评估方法 |
2.3.4 工序分解 |
2.3.5 风险源普查 |
2.3.6 致险因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大风险源关联分析与管控策略 |
3.1 隧道工程重大风险源辨识与评价 |
3.1.1 坍塌风险源辨识与评估 |
3.1.2 涌水/渗水风险辨识与评估 |
3.1.3 洞口失稳风险源辨识与评估 |
3.2 隧道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建议 |
3.2.1 坍塌事故控制措施 |
3.2.2 涌水/渗水事故控制措施 |
3.2.3 洞口失稳事故控制措施 |
3.2.4 下穿段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
3.3 路堑高边坡重大风险源辨识与评价 |
3.3.1 评估单元工序分解与风险源清单 |
3.3.2 边坡开挖施工事故可能性等级 |
3.4 路堑高边坡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建议 |
3.4.1 边坡开挖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
3.4.2 大变形风险控制措施 |
3.4.3 机械伤害风险控制措施 |
3.4.4 触电风险控制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态风险管理 |
4.1 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
4.1.1 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 |
4.1.2 增强现实技术的原理 |
4.1.3 增强现实技术的关键设备 |
4.1.4 增强现实技术的工程应用 |
4.1.5 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难点 |
4.2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风险动态管控方案 |
4.2.1 动态风险管控的总体思路 |
4.2.2 动态风险管控的工作流程 |
4.2.3 动态风险管控系统的功能设计 |
4.3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风险动态管控平台 |
4.3.1 平台主要文件格式及定义 |
4.3.2 平台主要工作行为 |
4.4 依托工程动态风险管控应用情况 |
4.4.1 下穿段动态风险管控实施情况 |
4.4.2 部分动态风险管控成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材料研究 |
1.2.2 注浆理论研究 |
1.2.3 岩溶地基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
1.2.4 工程荷载作用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 |
2.1 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研发试验设计思路 |
2.1.1 性能控制目标 |
2.1.2 聚合物外加剂体系组分选取 |
2.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原材料 |
2.2.2 试样制备 |
2.2.3 新拌浆液性能测试方法 |
2.2.4 硬化结石体性能测试方法 |
2.3 聚合外加剂对新拌水泥浆液泵送性能的影响研究 |
2.3.1 初凝时间 |
2.3.2 流动性 |
2.3.3 泌水性 |
2.4 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性能控制结果研究 |
2.4.1 泵送性能可控 |
2.4.2 体积稳定性 |
2.4.3 后期力学性能 |
2.5 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机理分析 |
2.5.1 新拌MPC浆液流变演化机理研究 |
2.5.2 新拌MPC浆液水化进程研究 |
2.5.3 硬化MPC浆体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2.5.4 硬化MPC浆体力学性能与孔隙特征的关联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地下水作用下水泥基复合浆液裂隙注浆扩散机理研究 |
3.1 水泥基复合浆液流变特性研究 |
3.1.1 流变参数测试 |
3.1.2 试验结果分析 |
3.1.3 水泥基注浆材料流变特性对比分析 |
3.2 基于广义宾汉流体的MPC浆液流变方程 |
3.2.1 黏度时变函数拟合 |
3.2.2 黏度时变性MPC浆液流变方程的建立 |
3.3 地下水作用下MPC浆液裂隙注浆扩散模型 |
3.3.1 基本假设与理论模型 |
3.3.2 浆液黏度空间分布 |
3.3.3 浆液扩散运动方程 |
3.3.4 扩散半径的推导 |
3.3.5 适用范围 |
3.4 静水条件下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研究 |
3.4.1 数值分析原理 |
3.4.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4.3 浆液性能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4.4 裂隙发育特征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4.5 注浆设计参数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5 动水作用下水泥基复合浆液注浆堵水机理分析 |
3.5.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3.5.3 分区扩散堵水机理 |
3.5.4 注浆设计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简介 |
4.1.2 地质特性 |
4.1.3 水文特征 |
4.1.4 岩溶发育特征 |
4.2 复合注浆强化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4.2.1 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 |
4.2.2 分区注浆加固方案 |
4.2.3 帷幕注浆钻孔设计 |
4.2.4 注浆材料复合应用 |
4.2.5 复合注浆模式分析 |
4.2.6 注浆关键参数设计 |
4.3 注浆过程动态监测研究 |
4.3.1 孔内摄像监测 |
4.3.2 注浆全过程P-Q-t曲线分析 |
4.4 复合注浆强化加固效果分析 |
4.4.1 检查孔压水试验 |
4.4.2 钻孔取芯 |
4.4.3 地质雷达探测 |
4.5 本章小结 |
5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稳定性与变形控制研究 |
5.1 覆盖型岩溶地基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5.1.1 覆盖型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
5.1.2 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 |
5.2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参数与材料属性 |
5.3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
5.3.1 路堤填筑高度的影响 |
5.3.2 软弱覆盖层工程特征的影响 |
5.3.3 溶洞发育特征的影响 |
5.3.4 基岩岩溶化程度的影响 |
5.4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5.4.1 数值分析原理 |
5.4.2 路堤填筑高度的影响 |
5.4.3 覆盖层厚度的影响 |
5.4.4 溶洞发育特征的影响 |
5.4.5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失稳破坏模式 |
5.5 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双参数控制体系研究 |
5.5.1 失稳状态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 |
5.5.2 地基变形系数的提出 |
5.5.3 地基变形系数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关联研究 |
5.5.4 双参数控制体系的建立 |
5.6 基于双参数体系的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措施研究 |
5.6.1 强化加固处理原则 |
5.6.2 联合强化加固措施的提出 |
5.6.3 强化加固效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岩溶路基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1 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6.2.2 动力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6.2.3 计算参数与材料属性 |
6.2.4 动力边界条件 |
6.2.5 模型可靠性验证 |
6.3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振动响应特征研究 |
6.3.1 路基动应力分布特征 |
6.3.2 路基振动加速度分布特征 |
6.3.3 路基动位移分布特征 |
6.4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列车运行速度 |
6.4.2 路堤高度 |
6.4.3 地基岩溶化程度 |
6.4.4 溶洞发育特征 |
6.4.5 注浆强化措施 |
6.5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 |
6.5.1 基于动强度控制的基床换填厚度 |
6.5.2 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岩溶路基累积变形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专用碴土改良剂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聚合型泡沫剂的研制 |
1.1 聚合型泡沫剂的制备 |
1.2 泡沫剂性能测试 |
1.3 室内碴土改良试验 |
1.3.1 试验碴土颗粒级配 |
1.3.2 碴土改良试验 |
2 聚合型泡沫剂现场试验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2 碴土改良系统 |
2.3 现场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采用不同泡沫剂的盾构掘进参数及泡沫剂消耗量对比分析 |
2.3.2 改良后碴土性状对比分析 |
3 结论与建议 |
(5)近水平向充泥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与解译研究现状 |
1.2.2 隧道围岩变形及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2.3 钢管桩加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震动参数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下水分布及其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隧道围岩工程特性 |
3.1 隧道围岩结构特征 |
3.2 东岳观隧道围岩分级 |
3.3 东岳观隧道岩溶发育分布及其特征 |
3.3.1 地表岩溶 |
3.3.2 地下岩溶 |
3.3.3 研究区岩溶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
3.3.4 东岳观隧道岩溶填充物特征分析 |
3.4 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
第4章 水平向充泥型溶洞调查方法 |
4.1 掌子面地质调查与编录 |
4.1.1 地质调查内容 |
4.1.2 岩溶灾害体描述体系及特征 |
4.2 地质雷达调查 |
4.2.1 地质雷达法在东岳观隧道里的应用 |
4.2.2 隧道底板下部充泥型溶洞辨识技术研究 |
4.3 围岩地下水调查 |
4.3.1 红外探测法 |
4.3.2 地质雷达对地下水的探测及开挖验证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不同尺寸近水平向充泥型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影响研究 |
5.1 近水平向充泥型溶洞数值模拟方案 |
5.1.1 实际模型 |
5.1.2 围岩的力学参数 |
5.2 不同尺寸充泥型溶洞变形特征分析 |
5.2.1 各组充泥型溶洞应变分布及位移特征分析 |
5.2.2 等厚度不同宽度的充泥型溶洞段变形特征 |
5.2.3 等宽度不同厚度的充泥型溶洞变形特征 |
5.3 充泥型溶洞对隧道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第6章 隧道底部充泥型溶洞处治研究 |
6.1 岩溶地基处理方案 |
6.2 路基荷载及钢管桩承载力计算 |
6.2.1 路基荷载 |
6.2.2 钢管混凝土桩截面刚度及成本分析 |
6.2.3 基于螺旋钢筋的正三角形钢管混凝土桩承载力计算 |
6.3 不同截面钢管混凝土桩承载力数值模拟 |
6.3.1 模型建立与参数取值 |
6.3.2 模型分析 |
6.4 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雅康高速飞仙关红层隧道特大涌突水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涌水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涌水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飞仙关隧道水文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地表水系 |
2.4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
2.5 补、径、排特征及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5.1 地下水的补给特征 |
2.5.2 地下水的径流特征 |
2.5.3 地下水的排泄特征 |
2.5.4 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 |
第3章 飞仙关隧道红层涌水机理分析 |
3.1 涌水来源分析 |
3.1.1 均衡法分析 |
3.1.2 依据水温的储水条件反分析 |
3.1.3 基于水化学方法的隧道涌水来源分析 |
3.1.4 基于地表-地下水中微量元素的示踪分析 |
3.2 隧道涌水通道模式分析 |
3.2.1 顺层顺轴模式 |
3.2.2 顺层绕轴模式 |
3.3 涌水机理分析 |
3.3.1 隧道突水的灾变特征 |
3.3.2 突水的影响因素 |
3.3.3 水温、水化学分析 |
第4章 物理模拟试验 |
4.1 试验剖面的选取 |
4.2 物理模拟基本原理 |
4.2.1 相似基本定理 |
4.2.2 固流耦合相似理论 |
4.3 试验装置 |
4.3.1 试验模型箱 |
4.3.2 试验信息监测采集系统 |
4.4 试验参数及材料的选取 |
4.4.1 试验参数的选取 |
4.4.2 试验材料的选取 |
4.5 试验方案及试验的实施 |
4.5.1 试验方案 |
4.5.2 物理模型的搭建 |
4.6 隧道涌水试验结果及相关信息分析 |
4.6.1 涌水水压分析 |
4.6.2 涌水通道分析 |
4.6.3 涌水量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黔张常二标的地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地区特征 |
2.1 地形地貌 |
2.1.1 永定2号隧道出口段 |
2.1.2 武陵山隧道 |
2.1.3 武陵山1号隧道 |
2.1.4 武陵山二号隧道 |
2.1.5 文童隧道 |
2.1.6 武陵山三号隧道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永定2号隧道 |
2.2.2 武陵山隧道 |
2.2.3 武陵山1号隧道 |
2.2.4 武陵山2号隧道 |
2.2.5 文童隧道 |
2.2.6 武陵山3号隧道 |
2.3 地质构造 |
2.3.1 永定2号隧道 |
2.3.2 武陵山隧道 |
(1)金珠山—管山溶倒转向斜。 |
(2)沅古坪向斜。 |
(3)段裂构造。 |
2.3.3 武陵山1号隧道 |
2.3.4 武陵山2号隧道 |
2.3.5 文童隧道 |
2.3.6 武陵山3号隧道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永定二号隧道 |
2.4.2 武陵山隧道 |
2.4.3 武陵山1号隧道 |
2.4.4 武陵山2号隧道 |
2.4.5 文童隧道 |
2.4.6 武陵山3号隧道 |
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3.1 武陵山隧道 |
3.1.1 围岩失稳、坍塌 |
3.1.2 突涌水、突泥 |
3.1.3 瓦斯突出 |
3.1.4 高地应力 |
3.2 武陵山1号隧道 |
3.3 武陵山3号隧道 |
(1)特殊岩土。 |
(2)危石、落石。 |
(3)岩溶。 |
(8)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 ——以湖南桑植至张家界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研究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沿线不良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判译 |
2.1 滑坡 |
2.2 崩塌 |
2.3 泥石流 |
2.4 岩溶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选线方法 |
3.1 概述 |
3.2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般要求 |
3.3 路线工程地质选线方法 |
第四章 湖南省桑植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4.3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选线方案的综合分析比选 |
第五章 结论、问题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构造应力型矿山空区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矿山岩移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3 构造应力型矿山岩移规律研究现状 |
1.2.4 采空区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矿山岩层移动规律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山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1.1 矿区构造 |
2.1.2 矿区地层 |
2.1.3 矿区岩浆岩 |
2.2 矿床地质 |
2.2.1 矿床类型与矿体特征 |
2.2.2 矿石特征 |
2.2.3 矿石加工技术性质 |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条件和地表水体 |
2.3.2 含水岩组及其富水程度 |
2.3.3 主要断裂构造及其富水特征 |
2.3.4 各含水岩组间水力联系 |
2.3.5 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
2.4 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
2.4.1 矿体顶底板围岩稳定性评价 |
2.4.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2.5 矿区地应力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空区顶板岩层移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
3.1 FLAC3D软件的介绍 |
3.2 计算模型构建 |
3.2.1 数值模拟的基本假设 |
3.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3 矿岩力学参数的确定 |
3.2.4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
3.2.5 介质力学模型与破坏准则 |
3.3 自重应力背景下顶板岩移计算结果分析 |
3.3.1 空区顶板岩层应力演变规律分析 |
3.3.2 空区顶板岩层变形移动演变规律分析 |
3.4 构造应力背景下顶板岩移计算结果分析 |
3.4.1 空区顶板岩层应力演变规律分析 |
3.4.2 空区顶板岩层变形移动演变规律分析 |
3.5 两种原岩应力条件下顶板岩移特征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区岩层冒落规律现场监测分析 |
4.1 三维激光探测系统 C-ALS 简介及现场探测 |
4.1.1 C-ALS 基本构成 |
4.1.2 C-ALS 主要特点 |
4.1.3 C-ALS 工作原理 |
4.1.4 现场探测方法和内容 |
4.2 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与高度计算 |
4.2.1 空区模型构建 |
4.2.2 空区三维信息获取和分析 |
4.3 空区顶板岩体冒落钻孔监测 |
4.3.1 监测位置及仪器 |
4.3.2 监测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理论分析 |
5.1 顶板岩层破坏形式 |
5.1.1 拉伸破坏 |
5.1.2 剪切破坏 |
5.2 采空区顶板失稳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顶板失稳模式 |
5.2.2 影响因素分析 |
5.3 构造应力作用下采空区顶板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5.3.1 力学模型 |
5.3.2 顶板岩层的弯曲变形分析 |
5.3.3 顶板岩层破坏临界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管理活动中, 人与物的潜在影响 |
2 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
2.1 优化施工计划和实施技术方案 |
2.2 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力度 |
2.3 认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
3 系统危险辨识与安全生产 |
3.1 井下系统危险辨识 |
3.2 井下系统危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 |
3.3 系统危险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4 小结 |
四、龙桥隧道富水砂岩防坍塌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矿复杂采空区探测及空间稳定性分析[D]. 陈子渊. 暨南大学, 2020(04)
- [2]广州太和隧道下穿北二环项目风险管控研究[D]. 张镇国. 河北地质大学, 2019(12)
- [3]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D]. 宋国壮.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专用碴土改良剂的研制及应用[J]. 彭宝富,贺雄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12)
- [5]近水平向充泥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及处治技术研究[D]. 朱俊霖.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6]雅康高速飞仙关红层隧道特大涌突水机理分析[D]. 孟庆鑫.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7]黔张常二标的地质综述[J]. 张永锋. 企业技术开发, 2016(23)
- [8]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 ——以湖南桑植至张家界高速公路为例[D]. 严锋. 长安大学, 2014(04)
- [9]构造应力型矿山空区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研究[D]. 李国建. 江西理工大学, 2013(04)
- [10]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J]. 屈俊涛,李辉. 西部探矿工程,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