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忆:外资并购柳暗花明(论文文献综述)
刘安琪[1](2021)在《阅文集团对新丽传媒并购的绩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玉柱[2](2017)在《矿业企业并购模式经济分析》文中提出中国政府对外提出“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对内采取“供给侧改革”等举措,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试图从矿业企业并购的对策入手,对上述政策和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矿业企业并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及“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通过对企业并购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博弈论的论述,运用经济学方法对矿业企业并购的对策进行研究,推导出矿业企业实施并购过程中的不同模式,进行效率分析,得出矿业企业应当采取的策略。通过论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论述了企业并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认为在并购理论传统分类的基础上,从实务操作视角,应当把股权性并购和债权性并购作为并购的基本种类。股权性并购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进行并购,包括参股、控股等方式;债权性并购通过购买资产或权利的方式进行并购,包括购买目标公司产权和购买目标公司的合同权利等。股权并购和债权并购各有利弊,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或因时制宜进行选择。(2)对博弈论进行论述,运用博弈论对各种并购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敌意并购双方博弈过程和可能的结果。(3)对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遇到各种问题进行了论证和分析,认为矿业企业国外并购应首先选择参股性并购和本地化并购,并配合其他措施,以防范和化解国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和障碍,保障国外并购顺利实施。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将矿业企业并购划分为股权性并购和债权性并购两大基本类型。(2)通过对不同类型矿业公司并购模式的效率分析,认为小型矿业公司应当立足心国内,采取参股性并购方式;中型矿业应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以参股或债权性并购为主;大型矿业公司应积极主动进行海外并购,参与国际矿业并购的竞争。(3)通过对不同类型矿业公司国外并购模式的效率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矿业公司海外并购应优先考虑铁矿及贵金属矿种,优先选择本地化策略,优先选择参股性并购。
谷峰[3](2014)在《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工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石油资源产量已无法满足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石油进口依赖逐年增加,经济发展亦面临巨大风险。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对缓解我国石油供需压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近年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看,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资源类行业的跨国并购都在中国所有跨国并购中位居前茅,因此该行业企业跨国并购成败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安全。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起步较晚,具体针对该类并购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重点探寻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影响其成败的因素,结合相关案例对比应证,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为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全文的五个章节可归纳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研究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动机及成败要素的背景、意义,理清研究思路,搭建研究框架,介绍研究方法;对跨国并购动因及成败影响因素两方面问题,分别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并进行了比较述评。第二部分以跨国并购理论分析为基础,列举国内企业跨国并购一般动因;特别将国内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动因从国家利益和企业自身利益两个视角进行了阐述,并从并购规模、并购主体、并购区域、并购方式和并购支付方式五个方面归纳了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特点。第三部分以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并购案和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并购案为例进行了对比研究。两者均由中海油发起,但结果却截然相反。本文从并购动因、并购过程及成败影响因素三方面出发,探寻归纳导致两次并购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将特殊延伸到一般,将中海油案例扩展至中国石油行业,总结了影响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结果的主要因素,并从政府和企业自身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关于跨国并购的研究开始兴起,但具体针对石油行业的相关文献尚待充实。本文以石油能源企业为落脚点,将其跨国并购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对比形式,以新视角更加直观明了地解读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和成败影响因素。我国石油企业多为国企,跨国并购往往金额高,规模大,以横向并购为主要方式,支付手段单一。其动机除满足企业自身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一体化经营减少上下游成本等原因,有利于提高石油定价议价能力,把握经济危机附带的良好机遇,同时还受到国家政策影响,肩负确保国内资源安全的重任。通过案例分析,认为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成败主要受政治、法律、资金以及并购前的准备和并购后的整合等多方面影响。因此,为应对风险,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我国政府应积极转变角色,做好服务工作,继续加强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同时要加强与东道国政府联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企业应及时转变海外并购思路,树立正确并购动机,选择合适并购目标,做好并购前的尽职调查,以灵活方式进行并购,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并购后的文化整合。由于本文所选尼克森并购案的时间来源较近,存在信息不对称因素和相关披露的滞后,尚无法获取完全资料,因此部分分析可能受限。但随时间窗口进一步拉长,具体资料不断完善,笔者将持续关注相关信息,未来将进一步分析及思考。
简力[4](2013)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的经营情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为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成为学术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企业跨国并购理论,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首先本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和统计,本文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特征,通过这些资料的统计,我们发现,就行业分布来看,能源、资源及制造业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较为集中的行业,但全球跨国并购居主导的行业则是服务业;就并购目标地区来看,北美是我国企业并购投资钟爱的地区;就并购主体来看,大型国企仍然主导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但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日趋活跃;就并购动机来看,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经历了获取资源、获取品牌、获取知识产权的变化。本文借助SPSS17.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3家发生了海外并购事件的中国上市企业的14项财务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考察了各样本企业各年的综合得分,通过差值分析比较了这些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总体而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短期内绩效变化不大,甚至出现了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企业绩效的改善;(2)从分行业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企业的跨国并购在短期内可以有效的改善企业绩效,但在长期中却出现了绩效的下降,反而低于并购前的企业绩效:非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在短期内难以改善企业自身的绩效,反而出现了绩效的下降,但在中长期内,跨国并购可以有效的改善非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绩效;(3)按照被收购企业所属国家和地区来看,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在短期内反而使得并购企业出现了绩效的下降,但中长期内却有助于改善并购企业的绩效;并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并购后的一两年内有利于改善并购企业的整体绩效,但是在并购后的第3年和第4年却出现了企业绩效的下滑,其整体绩效反而低于并购前的并购企业整体绩效;(4)从分企业所有制的角度来看,中央企业在跨国并购后,其整体绩效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跨国并购不利于中央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并购后四五年内出现了企业绩效的下降,但在此之后其整体绩效相比于并购前却有了明显的改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后其绩效变化大体上与地方性国有企业相同。
陈珍波[5](2012)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EVA、MVA分别作为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衡量指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跨国并购后的3年里,跨国并购并没有明显改善中国企业的经营绩效,反而损害了经营绩效;总体而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市场绩效提高了,股东财富有所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并购整合作用的显现,EVA改变与MVA改变之间的正相关性越来越显着。按不同并购类型划分后,电子制造及信息技术类企业、国有控股类企业、协议转让(股权)类企业跨国并购后的经营绩效相对并购前显着下降;横向并购类企业、现金支付类企业和股权支付类企业的经营绩效变化不显着;关联交易类企业跨国并购前后的经营绩效都为正值,并购后第二年最好,而非关联交易类企业的经营绩效并购前为正,并购后就一直为负。总之,国有控股并购使企业的经营绩效先下降,再有所回升;协议转让(股权)并购使企业的经营绩效下降;关联交易并购使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了;而横向并购、现金收购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无影响。跨国并购后企业的MVA改变与企业的资本支出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有增强的趋势,与营运资本、营业利润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以上实证结果证明跨国并购并没有给中国企业带来经营绩效上的提高,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绩效,使股东财富有所增加。同时也论证了并购特征因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价值动因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对策建议。
杨秀[6](2012)在《法治评论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京报》、《法制日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新闻实践来看,法治评论在媒体中已经相当普遍。一方面,媒体评论生产中十分重视从法治的视角来思考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法治立场成为媒体对待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态度。另一方面,法治评论在媒体上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在一些媒体上法治评论达到了评论总数的三分之一,还有媒体提出要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法治媒体之一。总之,法治评论已经介入到法治的理念、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哈贝马斯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中提到了民主商谈对于法治的意义。他认为公共领域与法治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它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领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公共领域的权力化问题。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于第二个问题,即在考察法治评论发展概况的基础之上主要探讨法治评论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这一研究必将深化对法治商谈公共领域与法治建设之间关系的理论认识,也将为媒体的法治评论实践提供一些理论维度的关照和反思。第一章“绪论”。法治评论是指与法治(理念、制度、文化)有关的各种评论文章。法治评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与评论相关的研究,主要是评论政治功能,特别是对评论所构建的公共领域及其作用的研究;第二类是媒体与法治的关系,既有媒体与立法之间的关系,也有媒体与司法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后者是目前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法治评论在法治建设中作用的研究还是非常匮乏的。法治评论是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和特征使其成为媒体作用于法治建设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法治评论与法治建设关系的理论支撑主要来自于市民社会、法的合法性、舆论监督、法的公众认同以及话语民主这五大理论资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选取了《人民日报》、《新京报》、《法制日报》三份有一定代表性的报刊中2006—2010年之间的法治评论文章近三千篇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对于法治评论生产过程和相关的参与者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本文所要论证的最终观点是法治评论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说明这一结论,本文的分析逻辑以及从第二章开始各章的写作思路是:媒体在法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治评论的基本状况,提出法治评论在媒体参与法治建设中具有自己明显的优势,是法治建设中主要的动员者和推动者;法治评论立法中的作用在于立法议程的启动和法案的辩论;法治评论在司法中的作用是对于司法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进行监督。第二章“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媒体角色”。对中国法治建设现状的叙述表明,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有了不少的进步。媒体与法治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互动性增强。主要表现在媒体能够对立法、司法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立法中,媒体的参与影响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利益衡量,从而推动立法民主化目标的实现;司法中,媒体监督司法是对司法正义的有益补充。第三章“法治评论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角色”。法治评论在法治建设中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评论功能发生“大变局”的背景,法治评论也就带有了时评的功能和特征,法治评论因此也就具有了丰富的功能。法治评论的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评论员、编辑,以及外部公众中的法治时评作者。他们对于法治评论功能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对法治评论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法治评论生产机制的探讨表明法治评论代表的是媒体在法治问题上的立场,这也是媒体影响法治事件及其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法治评论的基本状况是其作用产生的外在条件。在此基础上,第四节中进一步指出法治评论在媒体法治建设参与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法治建设中的动员者和推动者。第四章“法治评论在立法参与中的作用”。法治评论在立法中的作用主要是启动立法议程,使得法治评论中的立法议题转变成为制度内立法议程的过程,主要内容是在立法立项和提案的过程中,法治评论对公众立法诉求的表达被正式的制度内程序所吸收,由此实现了立法过程的“问需于民”。“醉驾入刑”即为法治评论启动立法议程的典型案例。法治评论参与立法的第二项重要作用是参与法案的辩论,其内容是法治评论围绕法案起草,以及立法公共征求意见过程中公布的法案展开辩论,从而成为正式制度内立法辩论不足的重要补充,由此实现立法过程的“问计于民”。“拆迁条例”修法是体现法治评论法案辩论作用的代表性案例。第五章“法治评论在司法参与中的作用”。法治评论在司法中的作用是对司法程序和结果的监督,即对司法过程中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两个重要问题的监督。其中法治评论对于程序正义问题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司法的不同阶段程序正义的相关原则和法律是否得到了有效地执行。法治评论对程序正义进行监督的典型案例是杨佳袭警案。另一方面,法治评论对司法实体问题的监督成了法治评论发展中一种新的现象,法治评论对实体问题的监督主要是指审判过程中通过法治评论中法律的辩论对案件定性问题发表看法。法治评论对于司法个案从程序角度的监督效果有时候会非常明显,可以弥补一些司法个案中正义无法实现的问题,对于司法实体正义的监督则孕育着司法制度创新的可能,即有助于司法在吸纳民意方面推进相关制度的建设。总之,法治评论对于司法的监督是一种补救性的,而不是日常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于司法个案正义的实现以及司法制度的完善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结语部分,对于法治评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笔者期待法治评论能够进一步强化其在法治建设当中的作用,并且提出了通过在法治评论发展中倡导一种有利于推动法治建设的价值观、利用好各种外部的资源、培养社会公众的公共精神、完善法治发展过程中与媒体关系的制度建设,以及加强法治评论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来共同推动法治评论作用的更好发挥。
谢宽[7](2011)在《中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系统耦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的趋利性是天然的,作为世界上传媒产业增速最快的中国传媒市场,无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被诸多外资所瞄准。然而,境外资本进入中国传媒业必然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传媒业与发达国家传媒产业相比尚处于幼嫩时期,尤其是在合理利用外资方面更是如此,虽然外资进入难免会对其带来一些问题,但从客观环境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都不能因噎废食,同时只要能对进入的外资进行合理规制,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扬长避短,必将最大化让外资为我所用。本研究以构建“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模式”为主题,通过研究现状考察与相关研究综述后,首先梳理了我国传媒业外资准入历程、传媒业外资进入现状与存在问题;接着通过对发达国家传媒业监管现状的研究,比较分析我国传媒业监管存在的问题;继而借鉴规制经济学、政府监管、金融监管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提出我国传媒业监管的改革路径;最后,本研究试图构建了我国传媒业外资的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与集权监管流程的耦合模式,希望能对进入我国传媒业的外资监管提供有益借鉴。
周婷[8](2011)在《我国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绩效研究》文中认为横向并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有力手段。尽管在理论上横向并购有规模经济作为支撑,但是实践中的结果却并不如人意,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发生横向并购后的绩效,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实证结论提出改进绩效的建议,希望研究的结果和建议能为我国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横向并购的动因虽然复杂多样,各种经济学理论也试图给横向并购一个理想的动因解释,但实际上,每种理论对横向并购动因的解释都归结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势力,而这些特征就是规模经济可以带给企业的收益,我国大多数学者和西方学者都认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是企业进行横向并购的最直接动因。实证分析包括样本总体分析和分行业分析,从样本整体来看,横向并购发生的规模效应虽然存在,但是并不显着;分行业研究中,并购绩效表现比较好的行业多集中在制造业,但显着性也值得探讨,仅部分行业的部分并购年度综合得分差值能够通过显着性检验。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的绩效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不力,导致报表性并购和关联性并购削弱了我国整体的战略性并购绩效;二是我国政府行为的并购较多,多以并购来拯救亏损企业而导致并购企业盈利不佳;三是我国行业集中度较低,并购交易规模也不大,即使取得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也因为企业整合成本和经营扩大产生的管理成本而抵消。但是反过来看,我国企业规模偏小和产业集中度低的事实说明我国企业的并购潜力很大,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借助横向并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六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建议,政府层面的建议包括减少政府市场干预行为和加强产业集中的政策引导、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和培育专业化的中介机构;企业层面的建议包括重视并购后的企业整合、确立正确的并购战略和培育企业竞争力。
林超[9](2010)在《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辅文是出版编辑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目前,它还仍未引起语言学界,特别是俄语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具有语篇性质的辅文种类。在相关语言学、编辑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尝试对俄汉图书辅文进行了对比,探索和归纳了二者之间的异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原因进行了揭示。对比研究主要从语篇的信息、受众、回溯和前瞻、语义独立性及评价五个方面具体展开。论文将语篇的内容视为信息,并分别对俄汉图书辅文中的正文事实信息、敬辞和谦辞、致谢等三类事实内容信息进行了详细对比;辅文中所体现的受众主要包括语篇(辅文)受众和图书受众,前者主要通过人称和语气表达,后者则主要借助于一系列较为固定的词汇表达手段体现;俄、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导致了俄汉辅文中回溯、前瞻触发语表达形式的差异,回溯和前瞻所体现的跨语篇关系也是语篇互文性的具体体现;俄汉图书辅文中的语义独立片段主要体现为题首、自由片段和回忆性片段三种;另外,在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方面对俄汉辅文中的评价意义进行了对比,其中,态度意义的对比涉及隐/显性、肯定/否定、鉴赏和判断等几个方面。
吉海涛[10](2010)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学术界目前对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责任问题的争论早已停息,关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是否相同,企业究竟应该对谁承担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责任的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资源型企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它以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生产方式,以自然资源的拥有或独占为其竞争优势,其投入的原材料和产品都是自然资源,因此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破坏巨大。可见,这一类型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明显异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企业,资源型企业担负着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由于一线员工群体的弱势性及生产环境的高危性,资源型企业对员工的生命健康负有重要责任;由于生产过程对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破坏性,资源型企业对自然环境负有保护和修复责任。但目前在我国,这一类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状况表现得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如矿难事故、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结合资源型企业特殊性,具体探讨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构建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的对策和途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趋势,它能够弥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不足之处,使企业对谁履行责任和为什么要履行责任的问题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强化了人们对于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认识,明确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容;探索了以利益相关者分类为依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优先性进行研究的新思路;提出了以资源依赖理论为依据对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的新角度。研究的现实意义表现在:建立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指导欠缺的问题;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本文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对资源型企业履责情况进行监管和测评,资源型企业自身也可以据此进行社会责任的自评,因而有利于推动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动因,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新拓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现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很难直接用来指导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因此应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为确定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优先性,在对以往利益相关者分类局限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型企业的特点,以资源依赖理论为依据对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进行实证研究,按实证分析的结果将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一般利益相关者,以此作为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优先性的次序,构建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的创新点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现有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开始逐步转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容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关注自然环境和员工的权益维护问题,但仍然存在不足:对不同类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缺少探讨;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层次问题缺少探讨;对于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具体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中研究缺乏探讨。第三章是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原因分析。分析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社会责任的缺失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1)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特殊性,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国家、社会和企业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2)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情况比较突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急需约束和规范;(3)当前缺少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及相应的标准。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是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分类。对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认为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重要性程度会因其所控制的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程度而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应该在企业社会责任上有所体现。因此需要对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研究,以确定其社会责任优先性次序。针对资源型企业的特点,选择资源依赖理论作为分类标准对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进行实证研究。依实证研究的结果将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一般利益相关者。第五章是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优先性及内容。这一章主要是以上文的利益相关者分类为依据,对资源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优先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具体内容。第六章是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进行评析,认为现有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缺少对具体行业的个性化研究,并且没有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优先性差异,因此构建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从对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对一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三个维度设立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研究,并以典型案例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是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从强化资源型企业外部监督机制、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推动方面提出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对策,并研究提出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目标模式:关键利益相关者责任优先模式和利益相关者责任全面推动模式。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切入点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明确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2)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优先性的观点,并以利益相关者分类为依据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优先性进行研究;(3)依据资源型企业的特点,以资源依赖理论为依据对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研究;(4)建立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使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自评和社会监督有据可依。(5)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目标模式,为资源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
二、回忆:外资并购柳暗花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忆:外资并购柳暗花明(论文提纲范文)
(2)矿业企业并购模式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引领资源世界范围内流动和交易 |
1.1.2 矿产资源的资本化趋势 |
1.1.3 中国“走出去”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
1.1.4 矿业寒冬中机遇与风险并存 |
1.1.5 一带一路战略为矿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
1.1.6 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境内并购风生水起 |
1.2 选题意义 |
1.2.1 促进矿业配置效率和产业集聚 |
1.2.2 减少产业内恶性竞争和交易费用 |
1.2.3 驱动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 |
1.2.4 加强国资战略性重组 |
1.2.5 为中国矿业国内外并购活动献言进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矿业并购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矿业并购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径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论文的内容结构 |
1.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 小结 |
第2章 矿业企业并购基础理论评析 |
2.1 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2.1.1 并购的概念 |
2.1.2 并购的动机 |
2.1.3 并购的分类 |
2.1.4 并购的程序 |
2.2 传统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2.1 传统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2.2.2 传统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3 现代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3.1 现代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2.3.2 现代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4 企业并购的评价标准 |
2.4.1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式 |
2.4.2 企业并购成功标准 |
2.5 矿业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5.1 矿业企业并购的意义 |
2.5.2 矿业企业并购的种类 |
2.5.3 矿业企业并购操作程序 |
2.5.4 博弈论在矿业企业并购谈判中的运用 |
2.6 小结 |
第3章 矿业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
3.1 目标公司选择 |
3.1.1 资源分类 |
3.1.2 自然资源分类 |
3.1.3 矿产资源分类 |
3.1.4 中国矿业公司现状 |
3.1.5 矿业企业并购目标公司选择策略 |
3.2 矿业企业并购谈判策略研究 |
3.2.1 矿业企业并购谈判概述 |
3.2.2 矿业企业并购谈判中的策略 |
3.2.3 案例分析 |
3.3 矿业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
3.3.1 矿业企业并购策略概述 |
3.3.2 矿业企业并购种类模式选择 |
3.3.3 矿业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模式选择 |
3.3.4 矿业企业并购国内国外模式选择 |
3.4 矿业企业并购效率的实证分析 |
3.4.1 矿业企业并购效率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3.4.2 矿业企业并购效率单因素模糊评价 |
3.4.3 不同规模矿业企业并购种类效率的模糊评价 |
3.4.4 不同规模矿业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效率的模糊评价 |
3.4.5 不同规模矿业企业国内国外并购效率的模糊评价 |
3.5 小结 |
第4章 矿业企业国外并购模式经济分析 |
4.1 中国国内矿业企业并购趋势研究 |
4.1.1 中国矿产资源依存度研究 |
4.1.2 中国矿业企业并购基本趋势研究 |
4.2 国际矿业企业并购现状研究 |
4.2.1 全球并购浪潮与经济周期对应关系 |
4.2.2 全球矿业企业并购与金属价格指数的关系 |
4.2.3 全球矿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份额分布 |
4.2.4 全球矿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
4.2.5 全球几大矿业公司并购研究 |
4.2.6 全球矿业企业并购数量及金额趋势 |
4.3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现状研究 |
4.3.1 中国进出口规模及增长现状 |
4.3.2 中国外汇储备基本趋势 |
4.3.3 中国对外投资趋势研究 |
4.3.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趋势研究 |
4.3.5 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方式分布 |
4.3.6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地区分布 |
4.3.7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分析 |
4.3.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 |
4.3.9 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年度分布 |
4.4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对策研究 |
4.4.1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矿种选择对策研究 |
4.4.2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本地化选择对策研究 |
4.4.3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参股控股对策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论文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个人简介 |
(3)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
2.1 跨国并购文献综述 |
2.1.1 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文献综述 |
2.1.2 关于跨国并购成败原因的文献综述 |
2.1.3 文献简评 |
2.2 跨国并购理论分析 |
2.2.1 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念 |
2.2.2 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 |
2.2.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分析 |
3.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行业分析 |
3.1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
3.1.1 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3.1.2 国家政策支持 |
3.1.3 企业国际化战略 |
3.1.4 追寻参与定价权 |
3.1.5 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经营 |
3.1.6 经济危机带来机遇 |
3.2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 |
3.2.1 并购规模大、金额高 |
3.2.2 并购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 |
3.2.3 并购方式多为横向并购 |
3.2.4 并购支付方式单一 |
4. 中海油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
4.1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案例描述 |
4.1.1 中海油公司简介 |
4.1.2 优尼科公司简介 |
4.1.3 并购相关过程 |
4.2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案例分析 |
4.2.1 并购动机分析 |
4.2.2 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
4.3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例描述 |
4.3.1 尼克森公司介绍 |
4.3.2 并购相关过程 |
4.4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
4.4.1 并购动机分析 |
4.4.2 并购成功原因分析 |
4.5 案例对比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成败影响因素 |
5.1.1 政治因素 |
5.1.2 法律因素 |
5.1.3 并购前的准备工作 |
5.1.4 资金筹措的压力 |
5.1.5 并购后的整合 |
5.2 石油行业海外并购的相关建议 |
5.2.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5.2.2 我国石油企业自身层面的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4)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思路和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 本文的写作难点 |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跨国并购的定义 |
2.2 并购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3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3.3 LLL分析框架 |
2.3.4 对外投资不平衡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文献 |
2.4.2 国内文献 |
第三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 |
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
3.1.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 |
3.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分布 |
3.1.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所有制分布 |
3.1.4 “弱肉强食”和“蛇吞象”的并购特征并存 |
3.1.5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机的变化 |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方式 |
3.2.1 直接并购 |
3.2.2 组建合资公司并购 |
3.2.3 新设立控股公司并购 |
3.2.4 境外子公司并购 |
3.2.5 换股并购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样本和数据 |
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5 实证分析与结果 |
4.5.1 相关性检验 |
4.5.2 主成分分析 |
4.5.3 综合得分 |
4.5.4 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的分析 |
4.5.5 分行业的研究 |
4.5.6 分地区的研究 |
4.5.7 分所有制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基于政府层面的建议 |
5.2.2 基于企业层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 论文框架 |
2. 文献回顾 |
2.1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综述 |
2.1.1 国外跨国并购理论综述 |
2.1.2 国内跨国并购理论综述 |
2.2 跨国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2.1 跨国并购绩效 |
2.2.2 国内外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综述 |
2.2.3 并购绩效研究方法评价 |
2.3 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 |
2.3.1 经营绩效影响因素 |
2.3.2 市场绩效影响因素 |
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和特征 |
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 |
3.1.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增长情况和规模分析 |
3.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占我国FDI的比重分析 |
3.1.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位分布分析 |
3.1.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产业结构分析 |
3.1.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业分布分析 |
3.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特征 |
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及模型建立 |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获得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样本选取 |
4.3.3 样本描述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样本公司总体经营绩效分析 |
4.4.2 不同并购特征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4.4.3 不同并购特征对EVA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 小结 |
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方法及模型建立 |
5.3 样本描述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市场绩效分析 |
5.4.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企业价值改变与企业价值动因的实证分析 |
5.5 小结 |
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方法及模型建立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和政策建议 |
7.1 总结 |
7.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建议 |
7.2.1 企业对策建议 |
7.2.2 政府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法治评论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京报》、《法制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言部分注释 |
第1章 、绪论 |
第1节、法治评论的概念界定及其研究概况 |
第2节、本研究的主要参考理论 |
第3节、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章注释 |
第2章 、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媒体角色 |
第1节、中国法治及其建设概述 |
第2节、媒体参与立法推动立法民主化目标的实现 |
第3节、媒体监督司法促进司法正义目标的实现 |
第2章注释 |
第3章 、法治评论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角色 |
第1节、法治评论发展概述 |
第2节、法治评论的主体考察 |
第3节、法治评论的生产机制 |
第4节、法治评论在法治建设中的角色 |
第3章注释 |
第4章 、法治评论在立法参与中的作用 |
第1节、法治评论与立法议程启动 |
第2节、法治评论与法案的辩论 |
第4章注释 |
第5章 、法治评论在司法参与中的作用 |
第1节、法治评论对司法中程序正义的监督 |
第2节、法治评论对司法中实体正义的监督 |
第5章注释 |
结语 |
结语部分注释 |
附录一:访谈名录 |
附录二:三份报刊法治评论数量的统计表 |
附录三:主要案例中的代表性法治评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系统耦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本研究中的概念界定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内容框架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4.1 中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研究概况 |
1.4.2 中外对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相关研究 |
1.4.3 文献述评 |
第2章 我国传媒业外资进入现状的分析 |
2.1 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概况 |
2.2 我国传媒业外资准入的历程梳理 |
2.2.1 明令禁止外资进入的时期 |
2.2.2 严格限制外资进入的时期 |
2.3 我国传媒业外资进入的现状 |
2.3.1 外资进入的态势 |
2.3.2 外资进入的方式 |
2.4 我国传媒业外资进入存在问题 |
第3章 中外传媒业监管的比较研究 |
3.1 发达国家传媒业典型监管模式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1.3 新加坡 |
3.2 我国传媒业的监管现状 |
3.2.1 监管机构的现状 |
3.2.2 监管体系的现状 |
第4章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改革路径 |
4.1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改革的理论框架 |
4.2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目标 |
4.2.1 监管目标的理论依据——媒介的双重属性 |
4.2.2 确保我国传媒业的产业安全 |
4.2.3 促进我国传媒产业良性运营与战略发展 |
4.3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改革的路径设计 |
4.3.1 横向路径设计: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 |
4.3.2 纵向路径设计:集权模式与分权模式 |
第5章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系统耦合模式构建 |
5.1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理论基础 |
5.1.1 可竞争市场理论 |
5.1.2 可竞争市场理论与传媒业 |
5.2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不完全集中体制模式构建 |
5.2.1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模式 |
5.2.2 传媒集团双边治理模式 |
5.2.3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体制的模式构建 |
5.3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集权流程模式构建 |
5.3.1 监管流程的理论框架 |
5.3.2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流程的模式构建 |
5.4 我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系统耦合模式构建 |
5.4.1 关于监管对象 |
5.4.2 关于监管模式的运行机制 |
5.4.3 不完全集中、集权监管的系统耦合模式优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与参与获奖课题 |
(8)我国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 中国企业并购的国内外背景分析 |
1.2 并购与横向并购的界定 |
1.3 横向并购研究的必要性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横向并购的经济原理 |
2.1 动因理论对横向并购的解释 |
2.1.2 效率理论 |
2.1.3 增强企业市场势力 |
2.1.4 降低代理成本 |
2.2 中国企业横向并购的动因 |
2.2.1 消除亏损 |
2.2.2 优化资源配置 |
2.2.3 提升企业竞争力 |
2.2.4 提高产业集中度 |
2.2.5 其他原因 |
2.3 横向并购中的规模经济效应 |
2.3.1 规模经济的实现形式与支撑条件 |
2.3.2 横向并购的规模经济动机和效果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绩效研究设计 |
3.1 横向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3.1.1 事件研究法 |
3.1.2 财务指标法 |
3.1.3 本文选用方法 |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 指标选取 |
3.4 实证研究方法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4.1 描述性统计——并购前后对比说明 |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4.1.2 偿债能力分析 |
4.1.3 营运能力分析 |
4.1.4 成长能力分析 |
4.2 因子分析与综合得分 |
4.3 分行业实证研究 |
4.4 实证结论 |
4.4.1 样本总体实证结论 |
4.4.2 分行业实证结论 |
第5章 提高横向并购绩效的建议 |
5.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5.1.1 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1.3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
5.1.4 发展资本市场来培育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
5.2 企业层面的建议 |
5.2.1 高度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
5.2.2 确立正确的并购战略和培育核心竞争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图书辅文 |
二、图书辅文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选题依据 |
四、论文的结构框架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六、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七、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信息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中的信息 |
第二节 语篇的信息性 |
第三节 正文事实信息 |
一、信息种类 |
二、主位推进模式 |
三、小结 |
第四节 敬辞和谦辞 |
一、敬辞 |
二、谦辞 |
三、小结 |
第五节 致谢 |
一、致谢的位置 |
二、致谢对象 |
三、致谢句型 |
四、致谢修饰语 |
五、致谢与事实的顺序 |
六、致谢的主语 |
七、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受众 |
第一节 言语交际的参与主体 |
一、关于交际情境 |
二、言语交际的说话者和受话者 |
第二节 图书辅文的受众 |
第三节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人称指示语 |
一、第一人称指示语 |
二、第二人称指示语 |
三、呼语 |
第四节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语气 |
一、学术界对于语气的研究 |
二、俄汉图书辅文中的陈述语气 |
三、俄汉图书辅文中的疑问语气 |
四、俄汉图书辅文中的祈使语气 |
第五节 俄汉图书受众表达方式 |
一、常用受众表达手段 |
二、复合式表达手段 |
三、其它表达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回溯和前瞻 |
第一节 回溯与前瞻 |
一、回溯 |
二、前瞻 |
第二节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回溯 |
一、辅文内部的回溯 |
二、辅文与辅文之间的回溯 |
三、辅文与正文之间的回溯 |
四、小结 |
第三节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前瞻 |
一、辅文与正文之间的前瞻 |
二、辅文与辅文之间的前瞻 |
三、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语义独立范畴 |
第一节 语篇片段的语义独立性 |
第二节 题首 |
一、语篇节选 |
二、作者话语 |
三、权威人士话语 |
四、小结 |
第三节 自由片段 |
第四节 回忆性片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评价意义 |
第一节 评价研究概述 |
一、俄语语言学中的评价研究 |
二、评价理论 |
第二节 俄汉图书辅文中的评价意义 |
一、态度 |
二、介入 |
三、级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 |
2.1.2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 |
2.1.3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缘起和发展 |
2.2.2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探讨 |
2.2.3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
2.3 文献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
3.1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
3.1.1 资源型企业对国家能源安全责任的特殊性 |
3.1.2 资源型企业对自然环境责任的特殊性 |
3.1.3 资源型企业对员工责任的特殊性 |
3.1.4 资源型企业对政府责任的特殊性 |
3.2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
3.2.1 资源型企业对员工的责任缺失表现 |
3.2.2 资源型企业对自然环境的责任缺失表现 |
3.3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分析 |
3.3.1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度的问卷调查 |
3.3.2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分类 |
4.1 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新视角 |
4.1.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研究 |
4.1.2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
4.2 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标准的选取:资源基础和资源依赖理论 |
4.2.1 资源基础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4.2.2 资源依赖理论与利益相关者分类 |
4.3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理论分析 |
4.3.1 资源型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4.3.2 资源型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模型 |
4.4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实证研究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先性与内容 |
5.1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优先性分析 |
5.1.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责任优先性分析 |
5.1.2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责任优先性分析 |
5.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分析 |
5.2.1 对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
5.2.2 对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
5.2.3 对一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
5.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
6.1 国内外主要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 |
6.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
6.2.2 评价指标的遴选 |
6.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模糊层次评价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模糊综合评价过程分析 |
6.4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例证分析 |
6.4.1 企业概况 |
6.4.2 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
6.4.3 模糊综合评价 |
6.4.4 评价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 |
7.1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 |
7.1.1 政府层面的监督和规范 |
7.1.2 社会层面的监督与引导 |
7.1.3 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与推动 |
7.2 资源型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目标模式的选择 |
7.2.1 关键利益相关者责任优先模式 |
7.2.2 利益相关者责任全面推动模式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局限性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回忆:外资并购柳暗花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阅文集团对新丽传媒并购的绩效问题研究[D]. 刘安琪. 辽宁大学, 2021
- [2]矿业企业并购模式经济分析[D]. 朱玉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3]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案例分析[D]. 谷峰.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4]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研究[D]. 简力. 山东大学, 2013(10)
- [5]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 陈珍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
- [6]法治评论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京报》、《法制日报》为例[D]. 杨秀. 复旦大学, 2012(02)
- [7]中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系统耦合模式研究[D]. 谢宽.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8]我国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绩效研究[D]. 周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9]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 林超.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10]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 吉海涛. 辽宁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