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改革发展第二次飞跃——集约经营适度规模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左洋洋[1](2021)在《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试点探索逐步过渡到全面展开,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赋活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其发展壮大不仅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必然选择,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内循环的重要引擎。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遵循“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历史沿革-现实背景-发展现状-成因分析-解决对策”的基本思路,对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一定研究。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指明产权关系明晰与股份合作是其核心特征。其次,分析了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及现实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夯实了发展的理论根基;曲折探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构成了发展三阶段;助推经济内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二次飞跃”则是发展的重要现实背景。再次,归纳分析了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及成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实现形式日趋多元、发展模式日趋多样,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尚未突破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组织运营水平低、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运行管理不规范、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有针对性提出了包括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完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发展保障路径在内的相应对策。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多主体、多要素等的协同发力。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制度、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农村的倾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以最终实现业兴民富村美。
武玉环[2](2020)在《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蛋鸡养殖历史悠久,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散户养殖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村闲散资金及劳动力,极大提高了鸡蛋产量,有效满足了国内鸡蛋需求。随着蛋鸡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突发性疫情疫病时有发生、环保规制日趋严格等问题的出现,散户养殖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已不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为此,如何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效能,是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首要目标和必经之路。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蛋鸡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八省实地调研数据,为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及适度规模构建较为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经济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详细分析蛋鸡养殖过程中生产要素变化及其对规模的影响,并从利润最大化、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要素禀赋等多个层面测算不同规模及不同区域农户养殖的适度规模,揭示蛋鸡产业发展路径,厘清要素禀赋变迁对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影响,为蛋鸡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聚集、效率提升、区域合理布局以及农户增收等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如下:第一,要素结构、要素替代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之间的关系。利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根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估计结果,构造最优生产模型,利润最大化模型测算农户蛋鸡养殖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在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约为实际养殖规模的4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还存在较大扩展空间;(2)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将成为农户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实现路径。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推动农户使用机械实现对劳动力的替代,规模化蛋鸡养殖户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蛋鸡产业规模养殖与机械化协调并进的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机械化养殖将成为我国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的发展方向;(3)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对不同规模分布下的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存在差异。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可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农户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下农户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出机械化养殖是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1万只以上存栏量的规模化蛋鸡养殖户是未来蛋鸡产业发展的主体。第二,要素生产率、前沿成本、效率损失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关系。同样使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将农户按不同规模区间及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对农户蛋鸡养殖的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农户前沿成本及成本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从要素生产率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将朝着1万只以上发展;蛋鸡产业区域布局相对稳定,东部地区仍然是蛋鸡养殖的优势区域,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由于机械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农户蛋鸡养殖在劳动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存在优势,西部地区成本效率损失较小,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东部地区为主,但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2)从前沿成本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的成本效率与养殖规模呈现倒U型分布,即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成本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当养殖规模超过17405只时,成本效率开始下降,养殖规模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成本效率的提升,蛋鸡适度规模养殖是产业成本效率提升的关键。第三,要素禀赋对蛋鸡产业及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影响。该部分结合蛋鸡产业发展面临的要素禀赋变迁历程,实证分析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蛋鸡养殖呈现明显的诱致性偏向,产业增长路径朝着“资金密集型”发展。机械作为典型的“劳动节约型”生产要素,农户蛋鸡养殖的机械投入逐年增加,蛋鸡产业发展正在突破“过密化”困境,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产业增长动力也从传统的依靠劳动动力转变为依靠资金、技术等要素上来,产业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2)资金禀赋是影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扩大的关键在于突破资金约束,实现蛋鸡养殖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蛋鸡适度规模养殖。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提出了要素投入视角下实现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政策建议:提高蛋鸡养殖机械化水平;完善发展农业信贷政策,为农户规模化养殖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发展蛋鸡产业要素市场供应机制,稳定要素价格,降低养殖成本;规范简化养殖用地审批程序,合理布局蛋鸡养殖区域;培育新型生产经营服务组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陈克[3](2020)在《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比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则比较缓慢,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程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我们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习近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和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本文在内容上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对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提出进行了分析,从思想来源和现实社会背景以及习近平的从政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思想来源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研究了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找准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定位,以此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此为指导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农业发展的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一体化反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补足“四化同步”的短板;以生态制度规范农业生产;发挥好政策扶持和乡村治理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保障。第四部分研究了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坚持结合时代发展新要求,以创新发展为基本条件、以为民情怀为内在要求、以统筹规划为必要条件、以真抓实干为保障。第五部分研究了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继承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指导,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姜军[4](2019)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最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邓小平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在“两个飞跃”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农业顺利实现“第一个飞跃”,正逐步向“第二个飞跃”迈进。当前,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为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政策背景和实践发展,对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及其内在逻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重点分析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过程。“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断地深化,分别经历了孕育萌发、基本形成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着重阐述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丰富内涵。“第一个飞跃”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废除人民公社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必然要求,二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第一个飞跃”的核心内容,三是依靠政策和科学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现实路径,四是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制度基础;“第二个飞跃”的内涵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是“第二个飞跃”的目标指向,二是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是“第二个飞跃”的核心内容,三是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是实现“第二个飞跃”的主要途径,四是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是客观要求。第三部分深入探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内在逻辑。二者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必要基础,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二是“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两方面;三是要在“第一个飞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促成“第二个飞跃”,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阳斌[5](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徐田[6](2019)在《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研究(1978—2017)》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释放我国农业农村生产新动能,不断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贯穿始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情与农情,将马克思主义农业改造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本文所谓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本文研究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是由五个特征——中国农业改革的思想保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相统一、继承创新马克思主义农业改造基本理论、群众路线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一个与时俱进和变革发展的“动态概念”——相互渗透而共同构成的思想整体,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力解放,实现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现代化发展,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社情农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民族复兴道路的基本理论依据。本文侧重从历史发展层面与理论创新层面,对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核、基本内涵及实践创新开展探究。历史发展层面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为主要线索,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探索阶段,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及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中,农业家庭经营经历了“保留——落寂——撤销”的历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改革创举阶段,以新的政治性体制为起点,逐渐替代人民公社经营方式;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市场化衔接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发挥农业生产经营中统与分相结合的作用,实现农户与市场多元化需求主体有机联结;从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大,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三农”导向阶段,通过取消农业税费等措施为亿万农民群众减负增收,不断拓展农业家庭经营的发展目标;从党的十八大至今,为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变革阶段,在“三权分置”改革推动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借助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外部性支撑作用,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不断得以丰富与完善。本文关于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丰富内涵及理论创新层面的论述,共三章内容,主要阐释了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四个经验”、“三重内涵”与“三点创新”。“四个经验”包括: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与农民群众首创相结合;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赋予农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两项权利;注重党和政府、农民与市场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三重内涵”包括: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自我管理、自愿劳动与自主经营“三重职责”;政治作用、社会作用与经济作用“三效合一”。“三点创新”包括:培育农业家庭经营多元化主体;增强农业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化体系。最后,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理论价值进行了探索,即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重要构成要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
袁绍光[7](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杨勇[8](2018)在《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新时期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开端和突破口,由农村经济改革引发和带来的改革潮流使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显着的变化。农村经济改革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开创的新鲜经验和非凡成就为邓小平改革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及理论来源。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邓小平对农村经济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本文通过回顾和追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把握其发展脉络,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本研究重在从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中汲取经验,寻求推进改革发展的动力因素,无论是对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是对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显着的当代价值。本文主要以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理论基础为起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基本内容及特点、价值取向、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作了深入的论述。文章在具体内容上包括导论和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研究缘由、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状况、研究重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在国内外研究动态上,着重从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性质、特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和价值取向以及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等几方面作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解读。通过对研究现状的解析,分析存在的不足,指出研究的方向。第一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形成背景、条件。在对国际背景和国内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村经济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经济改革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以及毛泽东对农村经济改革探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些构成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来源。第二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本章通过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分析,阐述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所坚持的原则,即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把握制度相对稳定与体制变革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强调“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协调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和特点。本章详细阐述了邓小平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的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在农村开展的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改革兴办以及科教兴农的改革措施等,这些构成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第四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价值取向。本章围绕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体现的价值指向,从三个方面作了充分的阐释。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体现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引,体现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选择,体现了确立发展农民、富裕农民的价值主体。第五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本章是以前几章为基础,阐明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同时,列举出当前社会上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提出的质疑观点及面临的挑战,进而,答复和回应了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产生的质疑、误解误读等,最后阐释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对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意义,彰显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张雅君[9](2017)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邓小平农业生产第二个飞跃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未来,农业也是影响中国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学界和民间商讨研究的重要对象。近年来,政府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可见农业地位之重、农业问题之艰、农业改革之切。在《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正确而伟大的决策。它为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拉开了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之一,已经被学界关注和研究的深入透彻,但是对于第二次飞跃——发展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研究,虽有积累,但没有深入。农业规模经营。为各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此时展开对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研究,不仅能够分析当前各地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而且能够验证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的正确性。还能为各地实践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使其更好发展。因此,本文以农业规模经营为研究对象,以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为理论工具,重点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的当前实践,包括地方实践、难点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选题缘由、进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综述述评、本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实践与特点、难点与反思、建议和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第二章中,分析了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背景和依据、两者的必要性和关系;第三章分析了当前国内的地方实践,以及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同时,总结了农业规模经营的特点: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第四章分析了农业规模经营的争议与质疑,以及在困境中继续实践的必要性和条件;第五章从抓好适度、效益和放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农业规模经营的建议和对策。第三部分是最后总结一章,对前文进行总结。
郭栋[10](2017)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经营权制度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这项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原则进行的。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学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相比,本文的特色在于,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国有化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地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对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进行的产生、经验与不足等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土地流转模式治理的底线、目标、方式。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分析了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背景,论证了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土地流转研究的现状,阐释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理论基础。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毛泽东的集体所有制理论,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需要遵循的“三权分置”原则。第三部分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兴起。主要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所面临的比较收益下降以及它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即短缺经济的终结,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兴起的制度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同时,从“种粮大户”、国营农场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伊始自发进行土地流转的实践,论证了土地流转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是模式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本部分从农民、政府两个角度,将现行的土地流转模式分为一般(或者说普遍)与典型(或者说特殊)两种模式。首先,站在农民的角度,梳理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一般或者说普遍模式——出租与反租倒包,转让或者转包,互换,入股与股份,信托等。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一般或者说普遍土地流转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农民自发搞的、自愿实行的。当然,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改变农地用途。其次,站在农村基层政府参与的视角,笔者从现行土地流转模式中梳理出三个最具典型特征的模式——以政府主导的陕西杨凌土地流转模式、以政府引导的湖南益阳土地流转模式和以集体主导的山东安村土地流转模式。在实地调研和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切身感受到,这三个土地流转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参与其中并发挥了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农民增收并不明显、稳定。第五部分是土地流转模式的治理。依据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不足或者说局限性,本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流转模式治理的基本举措。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治理要坚守“四个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坚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要坚持“三个目标”——坚持三农现代化、坚持乡村治理创新、坚持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等治理目标;要运用“三个方式”——政府引导、因地制宜、企业经营。
二、农业改革发展第二次飞跃——集约经营适度规模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改革发展第二次飞跃——集约经营适度规模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农村集体经济 |
1.3.2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 |
1.3.3 新时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1.3.4 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
2.1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互助合作思想 |
2.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
2.2.1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8 年) |
2.2.2 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阶段(1978-2012 年) |
2.2.3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阶段(2012-至今) |
2.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 |
2.3.1 助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引擎 |
2.3.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
2.3.3 实现农业“二次飞跃”的基本要求 |
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3.1.1 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 |
3.1.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日趋多元 |
3.1.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显着增强 |
3.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 |
3.2.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水平较低 |
3.2.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盈利能力不强 |
3.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
3.3.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不规范 |
3.3.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 |
4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4.1 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
4.1.1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
4.1.2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
4.1.3 深入开展群众宣传动员工作 |
4.1.4 充分挖掘自身发展基础优势 |
4.2 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
4.2.1 建立健全组织发展相关法律 |
4.2.2 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 |
4.2.3 健全集体“三资”监管机制 |
4.2.4 优化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 |
4.3 优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路径 |
4.3.1 强化地方部门统筹规划保障 |
4.3.2 健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度 |
4.3.3 强化财税金融多元政策支撑 |
4.3.4 多措并举优化农村人才队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 |
1.2.2 农户要素投入与生产规模的研究 |
1.2.3 我国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养殖的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2.1.2 农业生产要素 |
2.1.3 蛋鸡规模养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最优化农户理论 |
2.2.3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
2.3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的分析框架 |
2.4 总结 |
第三章 我国蛋鸡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共性与特性 |
3.1.1 畜禽规模化养殖的一般特征 |
3.1.2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特性 |
3.1.3 农户蛋鸡养殖的经济学属性 |
3.2 我国蛋鸡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 |
3.2.1 蛋鸡养殖规模的变化 |
3.2.2 蛋鸡养殖区域布局 |
3.2.3 规模化蛋鸡养殖现状 |
3.2.4 蛋鸡养殖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3.3 我国农户蛋鸡规模化养殖特征 |
3.3.1 调研户区域分布 |
3.3.2 调研户养殖规模分布 |
3.3.3 调研户养殖基本情况 |
3.3.4 调研户投入及产出基本情况 |
3.4 简要结论 |
第四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与适度规模分析 |
4.1 分析框架 |
4.2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产出弹性 |
4.2.1 理论模型 |
4.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2.3 基于要素产出弹性的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 |
4.3 农户蛋鸡养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
4.4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调整 |
4.5 简要结论 |
第五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规模的影响分析 |
5.1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养殖规模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2.1 农户蛋鸡养殖的直接替代弹性 |
5.2.2 要素价格与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3 要素替代弹性对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5.4 简要结论 |
第六章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1 生产效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机理 |
6.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与适度规模 |
6.3 农户蛋鸡养殖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4 简要结论 |
第七章 要素禀赋变迁与蛋鸡养殖适度规模发展 |
7.1 分析框架 |
7.2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2.1 非农就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7.2.2 饲料产业发展 |
7.2.3 机械化养殖 |
7.2.4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3 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7.3.1 劳动力禀赋 |
7.3.2 资金禀赋 |
7.3.3 社会资源禀赋 |
7.3.4 实证分析 |
7.4 简要结论 |
第八章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分析 |
8.1 分析框架 |
8.2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1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及影响因素 |
8.2.2 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风险认知 |
8.3 农户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8.3.1 模型构建 |
8.3.2 变量选取 |
8.3.3 结果分析 |
8.4 简要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 |
1.5.1 农业现代化 |
2 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 现实依据 |
2.2.1 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新机遇 |
2.2.2 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新挑战 |
2.3 习近平的实践经验 |
3 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找准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定位 |
3.1.1 农业现代化是粮食安全的保障 |
3.1.2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
3.1.3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
3.2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
3.2.1 以创新推进农业升级转型 |
3.2.2 以协调推进农业均衡发展 |
3.2.3 以绿色理念推进可持续发展 |
3.2.4 以开放推进农业对外合作 |
3.2.5 以共享促进农民致富 |
3.3 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抓手 |
3.3.1 以融合发展构建产业体系 |
3.3.2 以科学发展升级生产体系 |
3.3.3 以创新改革完善经营体系 |
3.4 以体制机制的完善为保障 |
3.4.1 以四化同步反哺农业发展 |
3.4.2 以生态制度规范农业生产 |
3.4.3 以政策创造良好务农条件 |
3.4.4 以乡村治理推动农业发展 |
3.5 以人才振兴为动力 |
3.5.1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3.5.2 农业人才下乡 |
4 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特点 |
4.1 以创新发展为基本条件 |
4.2 以为民情怀为内在要求 |
4.3 以统筹规划为必要条件 |
4.4 以真抓实干为重要保障 |
5 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思想 |
5.1.2 丰富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
5.2 实践意义 |
5.2.1 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 |
5.2.2 有利于推进全面现代化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第一个飞跃”的形成过程 |
(一)孕育萌发阶段 |
(二)基本形成阶段 |
(三)发展成熟阶段 |
二、“第二个飞跃”的形成过程 |
(一)孕育萌发阶段 |
(二)基本形成阶段 |
(三)发展成熟阶段 |
第二章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丰富内涵 |
一、“第一个飞跃”的丰富内涵 |
(一)废除人民公社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必然要求 |
(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第一个飞跃”的核心内容 |
(三)依靠政策和科学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现实路径 |
(四)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制度基础 |
二、“第二个飞跃”的丰富内涵 |
(一)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是“第二个飞跃”的目标指向 |
(二)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是“第二个飞跃”的核心内容 |
(三)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是实现“第二个飞跃”的主要途径 |
(四)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是客观要求 |
第三章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必要基础 |
(一)“第一个飞跃”为“第二个飞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
(二)“第一个飞跃”为“第二个飞跃”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 |
二、“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一)“第二个飞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第二个飞跃”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 |
三、在“第一个飞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促成“第二个飞跃” |
(一)促成“第二个飞跃”要加强党的领导 |
(二)促成“第二个飞跃”要坚持解放思想 |
(三)促成“第二个飞跃”要做到实事求是 |
(四)促成“第二个飞跃”要依靠科教兴农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研究(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结论与思考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业 |
1.4.2 农业家庭经营 |
1.4.3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改造与农业经营的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小生产方式改造的论述 |
2.1.2 考茨基关于农业改造、农业生产与家庭经济密切关联问题的论述 |
2.1.3 列宁关于俄国化的小农改造以及农业经营的论述 |
2.2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两个层面 |
2.2.1 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集体化合作化论述层面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合作化理论的自主创新层面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历史发展 |
3.1 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业家庭经营 |
3.1.1 土地改革运动下农业家庭经营的保留 |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家庭经营的落寂 |
3.1.3 人民公社化时期农业家庭经营的撤销 |
3.2 改革创举:以农业生产责任制为特征的农业家庭经营的重新确立 |
3.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业家庭经营奠定体制性起点 |
3.2.2 以农业家庭经营替代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式的经营 |
3.2.3 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业家庭经营的活力释放 |
3.3 市场衔接:农业家庭经营的转型升级 |
3.3.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农业家庭经营提出新课题 |
3.3.2 农户经营主体与市场需求主体相衔接是农业家庭经营的新方向 |
3.4 三农导向: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新目标 |
3.4.1 农民减负增收成为农业家庭经营需要突破的难题 |
3.4.2 取消农业税后农业家庭经营的新变革 |
3.4.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和创新农业家庭经营方式 |
3.4.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丰富农业家庭经营的新内涵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理论内核 |
4.1 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与农民群众首创相结合 |
4.1.1 党的核心领导为农业家庭经营提供组织基础 |
4.1.2 农民群众首创为农业家庭经营提供实践路径 |
4.2 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
4.2.1 农业家庭经营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变革与创新 |
4.2.2 农业家庭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力解放与发展 |
4.3 赋予农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两项权利 |
4.3.1 农业家庭经营激活农民的农业生产自主权 |
4.3.2 农业家庭经营盘活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
4.4 注重党和政府、农民与市场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
4.4.1 农业家庭经营注重党和政府主导性作用的体现 |
4.4.2 农业家庭经营注重农民主体性活力的释放 |
4.4.3 农业家庭经营注重市场导向性作用的发挥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基本内涵 |
5.1 内涵一: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 |
5.1.1 稳定集体所有权是农业家庭经营的根本 |
5.1.2 落实承包权是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 |
5.1.3 激活经营权是农业家庭经营的保障 |
5.2 内涵二:自我管理、自愿劳动与自主经营“三重职责” |
5.2.1 自我管理增强农业家庭经营主体的责任感 |
5.2.2 自愿劳动调动农业家庭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
5.2.3 自主经营提高农业家庭经营主体的决策力 |
5.3 内涵三:政治作用、社会作用与经济作用“三效合一” |
5.3.1 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治作用 |
5.3.2 维护城乡稳定的社会作用 |
5.3.3 繁荣市场经济的经济作用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家庭经营的实践探索与思想创新特征 |
6.1 培育农业家庭经营多元化主体 |
6.1.1 规模适度农业家庭农场的新发展 |
6.1.2 多功能性庭院经济的新探索 |
6.2 增强农业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 |
6.2.1 农业家庭经营纵向一体化生产性服务 |
6.2.2 农业家庭经营横向多元化经营性服务 |
6.3 完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化体系 |
6.3.1 构建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化体系 |
6.3.2 健全农业有效供给的制度化体系 |
6.3.3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化体系 |
6.4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创新特征 |
结束语:在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促进农业家庭经营思想新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8)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1.1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1.1.1 经济不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困境 |
1.1.2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农业严峻挑战 |
1.1.3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竞争 |
1.2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1.2.1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序幕 |
1.2.2 对“左”倾错误路线的反思 |
1.2.3 农村面临的困境亟待突破 |
1.3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 |
1.3.2 列宁关于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论述 |
1.3.3 毛泽东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认识 |
第二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 |
2.1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 |
2.1.1 尊重客观规律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 |
2.1.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创造性 |
2.1.3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 |
2.2 把握制度相对稳定与体制变革发展的辩证统一 |
2.2.1 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
2.2.2 激发体制改革的探索创新性 |
2.2.3 把握制度稳定与体制创新的辩证统一 |
2.3 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 |
2.3.1 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发展 |
2.3.2 农民发展有助农村经济发展 |
2.3.3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 |
2.4 强调“先富”与“共富”的协调统一 |
2.4.1 “先富”的含义与合理性 |
2.4.2 “先富”、“后富”及“共富”的相互关系 |
2.4.3 “先富”与“共富”的协调统一 |
第三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及特点 |
3.1 肯定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
3.1.1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分设 |
3.1.2 明确家庭承包经营的合法性 |
3.1.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3.2 主张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
3.2.1 开展农村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 |
3.2.2 倡导农产品购销体制方面的改革 |
3.2.3 提出加快推进多种经营改革 |
3.3 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改革发展 |
3.3.1 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
3.3.2 支持农民发展乡镇企业 |
3.3.3 鼓励乡镇企业大发展 |
3.4 倡导科教兴农的思想 |
3.4.1 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
3.4.2 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推广农业科技 |
3.4.3 努力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
3.5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特点 |
3.5.1 以思想解放为改革先导 |
3.5.2 以农村实际为改革基础 |
3.5.3 以农民利益为改革核心 |
3.5.4 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改革突破口 |
第四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价值取向 |
4.1 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引 |
4.1.1 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 |
4.1.2 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 |
4.1.3 高扬的集体主义原则 |
4.2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选择 |
4.2.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时代定位 |
4.2.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战略抉择 |
4.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践要旨 |
4.3 确立农民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 |
4.3.1 农民是创造主体,改革要依靠农民 |
4.3.2 农民是价值主体,改革要富裕农民 |
第五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5.1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发展思想 |
5.1.2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
5.1.3 提供了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选择 |
5.1.4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
5.2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现实挑战 |
5.2.1 家庭承包制与现代农业是否相容 |
5.2.2 “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效应如何评价 |
5.2.3 “农村集体经济”怎样巩固壮大 |
5.2.4 “小岗模式”的典型意义怎样界定 |
5.3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
5.3.1 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
5.3.2 “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唯物主义理念 |
5.3.3 突破陈规的改革创新精神 |
5.3.4 广阔深邃的开放发展视野 |
5.3.5 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邓小平农业生产第二个飞跃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 |
1.4.1 两个飞跃 |
1.4.2 农业规模经营 |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两个飞跃理论 |
2.1 两个飞跃理论提出及基础 |
2.1.1 提出 |
2.1.2 依据 |
2.2 两个飞跃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1 第一个飞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2.2 第二个飞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
2.3 两个飞跃理论的关系 |
2.3.1 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基础 |
2.3.2 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三章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践与特点 |
3.1 国内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践 |
3.1.1 国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践 |
3.1.2 国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践 |
3.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特点 |
3.2.1 主体多元化 |
3.2.1.1 家庭农场 |
3.2.1.2 龙头企业 |
3.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3.2.2 形式多样化 |
3.2.2.1 土地流转 |
3.2.2.2 股份制 |
第四章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难点与坚持 |
4.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质疑 |
4.2 坚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4.2.1 必要性 |
4.2.2 坚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 |
第五章 推广适度农业规模经营的对策与建议 |
5.1 抓好“适度” |
5.2 抓好“放活” |
5.3 抓好“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模式 |
2.1.2 农村土地流转 |
2.1.3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2.1.4 治理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土地制度基本思想 |
2.2.1 地租理论 |
2.2.2 所有权理论 |
2.2.3 土地国有化理论 |
2.3 集体所有制理论 |
2.3.1 集体所有制的提出 |
2.3.2 集体所有制的内涵 |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 |
2.4.1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4.2 中国农业发展和改革的“两个飞跃” |
2.4.3 农村土地流转的“三权分置”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兴起 |
3.1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的问题 |
3.1.1 农业比较收益下降 |
3.1.2 短缺经济的终结 |
3.1.3 不少农民放弃农地经营 |
3.2 土地流转的由来 |
3.2.1 家庭承包责任制推进中的“种粮大户” |
3.2.2 国营农场中的“家庭农场” |
3.3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
3.3.1 流转速度加快,但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还是承包农户 |
3.3.2 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是主要模式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
4.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普遍模式分析 |
4.1.1 土地流转的普遍模式 |
4.1.2 各种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4.2 典型的土地流转模式分析 |
4.2.1 以政府主导的杨凌土地流转模式 |
4.2.2 以政府引导的益阳土地流转模式 |
4.2.3 以集体主导的山东安村土地流转模式 |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治理 |
5.1 治理底线 |
5.1.1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5.1.2 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
5.1.3 坚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
5.1.4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
5.2 治理目标 |
5.2.1 坚持农业现代化目标 |
5.2.2 坚持乡村治理创新目标 |
5.2.3 坚持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
5.3 治理方式 |
5.3.1 政府引导 |
5.3.2 因地制宜 |
5.3.3 企业经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农业改革发展第二次飞跃——集约经营适度规模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左洋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D]. 武玉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研究[D]. 陈克. 西华大学, 2020(01)
- [4]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研究[D]. 姜军. 西南大学, 2019(12)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研究(1978—2017)[D]. 徐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8]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D]. 杨勇. 山西大学, 2018(04)
- [9]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邓小平农业生产第二个飞跃理论与实践[D]. 张雅君.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 郭栋. 山西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