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中草药水芹现代研究的若干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倬卉[1](2021)在《草果生态适宜性区划及产地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草果,本研究针对草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确定资源分布、生长环境与栽培模式,探究影响其分布的气候因子,揭示潜在分布区域。基于调查基础,分析各资源表型变异特征,并筛选优质种源,测定其化学成分。对影响草果品质成分挥发油含量的相关生态因子和土壤因素进行研究,并阐明果实不同采收期和干燥程度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确定合适的采收时间和干燥程度。旨在解决草果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草果资源的深入挖掘和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2019年对云南、广西6个产地进行资源调查,基于物种分布信息,结合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适宜产区,同时对57份种质资源的15个果实及果穗性状进行评价;筛选优质资源,利用GC-MS测定优质产区化学成分;提取采样点的气候信息,根据国家土壤标准测定样地土壤p H值、有机质、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挥发油含量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利用GC-MS测定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干燥程度的果实样品,分析其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异同。结果:(1)最大熵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草果的地理分布范围99.1-112.8°E、20.5-30.4°N,高度适生区面积为48.14×104km2;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及广西西部;各气候因子中,6月份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年平均温度、10月份太阳辐射、最干月降水量对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影响较大;资源调查发现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区,产地包括滇东南、滇西北和滇西;产地间生境差异大,形成多种草果种植模式:⑴旱冬瓜林+草果;⑵杉木林+草果;⑶核桃林、漆树林或喜树林+草果;⑷混合原生林+草果;(2)草果表型数据分析显示,其表型变异式样丰富,各资源间变异系数均在45%以上,挥发油得率的变异系数最大(53.54%)。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果穗等性状间相关性较强,单穗果实个数与单穗总重、穗重、单穗果实重量、穗长和穗宽呈极显着正相关,单个鲜果重与果壳的厚度及重量、种仁重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基于性状的聚类分析显示,57份资源可分为7类,其中Ⅰ类、Ⅲ类和Ⅴ类包含不同的产地;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可解释15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80.53%,依据57份样品的性状综合得分(F),取F>1作为优质性状资源,共筛选出18份优质资源,主要集中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优质资源的果型有长果、卵圆型和球形,单穗果实个数21~55,结果较多,挥发油含量较高。各优质产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有差异,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相似,如(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橙花叔醇2等;(3)挥发油含量与其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挥发油含量与6月份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全氮和水解氮呈显着正相关、与p H呈显着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挥发油含量的主要因子;(4)不同发育阶段,8月至11月分别检测出17、26、24、19种化合物。主要包含醚1种、烯烃类7种、醛类6种、醇类6种、芳香类2种;在干燥过程中果实果皮厚度及重量呈下降趋势,12-24 h下降最明显,种仁重量变化较平稳;种仁挥发油得率呈线性升高,至48 h时,挥发油得率最高为2.72%m L/g;种仁中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在0-48 h五个时间段分别检测出26、23、21、22、26种成分;主要包含烯烃16种、醛7种、芳香烃3种、醚1种、醇11种;干燥程度不同导致(1R)-(+)-α-蒎烯等化合物含量减少至未检测出;1,8-桉叶素等有效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α-水芹烯的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峰值出现在48 h(4.71%);正新醛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基本保持不变。以上研究结果为揭示草果地理分布特征、合理规划种植区、筛选优质草果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草果采收和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刘萌芝[2](2021)在《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在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陕北黄土丘陵区两个代表区县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当地药用植物区系特征、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和药用植物药用特征,并结合Arc GIS分析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为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研究区内共有野生药用植物82科242属351种,其中被子植物78科236属345种,单子叶植物12科37属50种,双子叶植物66科199属295种;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真菌1科1属1种。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其中含1属的科、含2~9属的科和含1种的属的野生药用植物数量多,所占比例大,尤其是寡种属和单种属比例高、数量多,体现了该植物区系起源的古老性。研究区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都表现为草本层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规律不一致,且各植被类型在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无明显规律。说明各个植被层,四种植被类型异质性较高。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和根及根状茎入药的最多。该区丰富的草本类野生药用植物决定了其入药部位更多以全草为主,以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地柏枝(Selaginella sinensis)、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为代表。部分以根和根茎类入药,以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为代表。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的药味以味甘和味苦类最多,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代表。药性以寒性和温性居多,以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艾草(Artemisia argyi)为代表。药效清热类的最多,以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紫穗槐(Amorpha ornicula)为代表。该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梯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抛物线模型关系。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科、属、种的物种丰富度在海拔900-1200m之间达到最大值。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都出现在西南方向。影响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9月最高温度(Tmax9)、9月最低温度(Tmin9)、年平均温度(Bio1)、季节性温度(Bio4)和9月平均温度(Tavg9)等。可以进一步预测百里香在当前时期和未来的适生分布区,建立百里香仿野生栽培区,有助于提高百里香的产量和品质,缓解野生资源不足与市场需求量大的矛盾,助推黄土高原地区药用植物产业发展。综上,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研究区内共有野生药用植物82科242属351种,其中含1属的科、含2~9属的科和含1种的属的野生药用植物数量多。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都表现为草本层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规律不一致,且各植被类型在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无明显规律。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根及根状茎入药的最多,药味以味甘和味苦类最多,药性以寒性和温性居多,药效清热类的最多。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梯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抛物线模型关系,科、属、种的丰富度指数在海拔900-1200m之间达到最大值,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都出现在西南方向。影响百里香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9月最高温度(Tmax9)、9月最低温度(Tmin9)、年平均温度(Bio1)、季节性温度(Bio4)和9月平均温度(Tavg9)等。
马亚男[3](2021)在《木香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及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木香挥发油工艺。(2)探究木香及其炮制品的成分和药效差异,以期扩大木香临床用药种。(3)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中药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分析机制,为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和结果:(1)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木香挥发油,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以木香挥发油得油率为评价指标,最后确定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1,温度50℃,时间36 min。经过对最佳工艺进行试验验证,得到挥发油平均得油率为5.60%(RSD为1.17%),与理论预测值5.70%无显着差异,说明响应面法能够准确筛选出超声辅助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参数。(2)按药典方法测定木香不同炮制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木香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高低排序均为生品>纸煨品>麸炒品>清炒品>麸煨品。木香炮制后,与生品木香相比较,其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都有所降低,但不同的炮制方式其含量降低的程度有所差异。(3)采用顶空进样技术结合GC-MS法对木香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生品木香挥发性成分48种,占总检出物的94.67%;炒木香52种,占93.98%;麸炒木香41种,占96.42%;麸煨木香37种,占96.00%;纸煨木香46种,占94.26%。这表明木香经过炮制后,其挥发性成分种类产生变化。其中它们共有的成分仅有16个,包括β-榄香烯、α-紫罗酮、α-姜黄烯、β-紫罗酮、糠醛、环己烯、1-十五烯、等成分,但它们相对质量分数大小不一,这表明这些成分的含量在等量样品的情况下有所变化或减少或增加。采用GC-MS分析木香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生品木香有35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3.58%;清炒木香40种,占94.64%;麸炒木香34种,占93.38%;麸煨木香41种,占95.48%;纸煨木香31种,占85.31%。木香及其炮制品有17个共有化学成分,包括β-榄香烯、7,8-二氢紫罗兰酮、反式石竹烯、α-紫罗酮、香叶基丙酮、α-姜黄烯、榄香醇、石竹素、桉叶-4,11-二烯、β-桉叶醇、去氢木香内酯和木香烃内酯等成分。木香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去氢木香内酯和木香烃内酯,四个炮制品中去氢木香内酯成分含量相比生品都有所降低,不同炮制品降低程度不同;木香烃内酯含量相比生品都有所减少,其清炒品减少较多。综合看来,木香不同炮制方法对木香的挥发性成分是有一定影响,对揭示炮制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4)以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作为指标,考察木香不同炮制品对小鼠不同状态下胃肠运动的作用。在给以木香不同炮制品治疗后,在正常状态下,清炒品、麸炒品对小鼠胃排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它炮制品则没有显着作用;生品、清炒品、麸炒品能促进小鼠小肠推进。采用阿托品致小鼠抑制状态下胃肠运动模型,除清炒品外,其余木香生品和其炮制品均有拮抗阿托品抑制胃排空的作用。除麸炒品外,其余木香生品和其炮制品均能拮抗阿托品抑制小肠推进的作用。采用新斯的明致小鼠兴奋状态下胃肠运动,木香各炮制品都有拮抗新斯的明的兴奋胃肠运动的作用,但作用差异大,在相同剂量下,生品木香的胃残留率最大,小肠推进率最小,这表明与其炮制品相比,木香生品的拮抗新斯的明的兴奋胃肠运动的作用较强。(5)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潜在机制,结果筛得到2,4-Hexadiene,3,4-dimethyl-,(E,Z)-、Ambrosin和Methyl betulinate等97个化学成分是木香的作用活性成分;得到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关键作用靶点185个,其中包含AKT1、ALB、IL6、CASP3、SRC、TNF、MAPK1、CXCL8、HRAS、PTGS2、JUN、MMP9、IL1B、ESR1、HSP90AA1、TLR4、KDR、MTOR、APP、MMP2和IL2等21个核心关键靶点。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涉及到包括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调节细胞增殖、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在内的10个生物过程,核、细胞外空间、高尔基体和膜筏4个细胞组分,血红素结合和激酶活性2个分子功能。涉及到的KEGG通路有雌激素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癌症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69条KEGG通路,其中涉及的22条相关疾病通路。结论:(1)超声辅助法可适用提取木香挥发油,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超声提取木香挥发油具有一定价值。(2)木香经过犯火炮制后,使其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发生变化,或减少或增加,这导致木香生品和炮制品不同的药效物质基础;但在抑制和兴奋状态下的胃肠运动,生品木香的作用效果更好些。(3)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多个中药木香的化学成分共同作用,多个作用靶点、多个生物过程和多个通路共同起作用。体现了中药及其复方治疗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
江瑜[4](2021)在《基于“生熟异治”质量标志物的干姜、炮姜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茎,干姜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证。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其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之虚寒性出血证。在中医临床用药中,干姜和炮姜用来治疗不同的疾病,是“生熟异治”的中药品种之一。《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干姜饮片中6-姜酚的含量不得少于0.60%,炮姜饮片中6-姜酚的含量不得少于0.30%,二者只以6-姜酚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质量不合格的干姜就可以达到炮姜含量测定的标准,现有标准缺乏整体性和专属性质量评价,导致干姜、炮姜的质量无法区分。目的为了提高干姜、炮姜“生熟异治”饮片的质量评价标准,本课题将分析干姜、炮姜中化学成分“质”和“量”的差异并建立UPLC指纹图谱;检测体外凝血活性以比较干姜、炮姜在止血方面的药效差异,并通过中药谱-效学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其体现“生熟异治”的差异性成分。以期筛选出体现干姜、炮姜“生熟异治”的质量标志物,为制定“生熟异治”饮片整体性和专属性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借鉴。方法1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炮姜炮制工艺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以炒制时间、炒制温度、砂子倍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酚酸、姜酮、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的含量及干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炮姜的炮制工艺。2干姜、炮姜化学成分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定性分析干姜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再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变量重要性投影(VIP)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干姜、炮姜的差异性成分;比较干姜、炮姜UPLC指纹图谱并对干姜炮制前后7种姜酚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3干姜、炮姜体外止血活性及谱效相关性研究采用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时间(试管法和凝血板法)三项指标来评价干姜炮制前后体外止血活性,将止血药效与UPLC指纹图谱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止血相关的药效成分,并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最终筛选出区分干姜、炮姜的质量标志物。结果1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炮姜炮制工艺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以炒制时间、炒制温度、砂子倍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酚酸、姜酮、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的含量及干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208℃、炒制时间7min、砂子用量10倍。2干姜、炮姜化学成分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在干姜、炮姜中共鉴定出49个化学成分,其中差异性成分有27个,14个成分炮制后含量升高,13个成分炮制后含量显着降低。建立了干姜、炮姜的UPLC指纹图谱,干姜标定22个共有峰,炮姜标定23个共有峰,干姜、炮姜的指纹图谱比较显示,炮制后有色谱峰消失也有新色谱峰的生成。7种姜酚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姜酮为炮姜新生成的成分,6-姜烯酚、8-姜烯酚、10-姜烯酚炮制后含量显着升高,6-姜酚、8-姜酚、10-姜酚炮制后含量显着降低。3干姜、炮姜体外止血活性比较及谱效相关性研究体外凝血活性结果表明炮姜具有显着的促凝血作用,而干姜没有明显的凝血活性甚至表现出活血作用。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凝血有显着相关性的有11个峰,其中峰1、3、4、6、15、23为正相关,有凝血作用,峰2、5、7、8为负相关,有活血作用。与对照品比对可以确定峰6为姜酮,峰15为6-姜烯酚,峰23为10-姜烯酚,且分子对接验证试验也表明这三种成分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的Src受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因此,将姜酮、6-姜烯酚、10-姜烯酚这三种成分和饮片中含量最高的6-姜酚筛选为区分干姜、炮姜的质量标志物。结论本课题优选出的炮姜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炮姜炮制工艺的建立提供参考。明确了干姜、炮姜的化学成分差异,建立了干姜、炮姜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筛选出来6-姜酚、姜酮、6-姜烯酚、10-姜烯酚可作为体现干姜、炮姜“生熟异治”的质量标志物,可为制定“生熟异治”饮片整体性和专属性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借鉴。
徐媛,丁峰,江解增[5](2021)在《氮钾调控对水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明不同氮钾条件下水芹的生长及品质差异,为提高蔬菜产品器官营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湿栽水芹G0601为试验材料,通过基础营养液栽培进行氮钾营养调控,比较不同氮钾水平[(营养液N浓度4.5mmol/L(N4.5)、9mmol/L(CK1,N9)和18mmol/L(N18),K浓度3mmol/L(K3)、6mmol/L(CK2,K6)和12mmol/L(K12)]湿栽水芹产品器官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水芹产量随营养液N浓度增加而提高,随K浓度增加而降低;水芹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随N浓度增加而增加,随K浓度变化无明显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随N浓度增加而提高,随K浓度增加而降低;可溶性糖、甘露醇含量均以对照(N9与K6处理)最高;总酚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N浓度增加而提高,随K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及抗氧化活性因素,保持基础营养液中其他成分浓度不变,N、K浓度分别设置为18mmol/L和6mmol/L,可作为湿栽水芹的最优营养液配方。
银赟[6](2020)在《《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阐明《金匮要略》(简称《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及“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简称食忌篇)中有歧义或医理不明的条文。(2)归纳食忌篇食禁原则并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3)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4)梳理食忌篇源流,为考证其作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与步骤: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校勘法、训诂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逐条阐释食禁条文,总结食禁原则,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同时,从中医医理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讨论有关的药理学机制。最后应用比较法,对宋以前10部与食忌篇流传相关的重要医籍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与研究,将相关条文进行逐条逐字对比,梳理食忌篇源流情况并探究作者信息。结果:(1)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食忌篇191条原文中的181条。(2)校注了有歧义的字词12处。(3)解释了篇中古今用途有别的9种食品名称。(4)解释了30个医学名词。(5)介绍了“葵菜”、“苋菜”等28种古时常见植物性食物。(6)确定了55种食物的食性。结论:(1)食忌篇食禁原则是“饮食有节”,其构建的理论基础为食性理论。此外,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还与饮食卫生观、“同气相求”、“外象内感”、“物性相克”观念等哲学思维和“取象思维”有关,也受风俗文化和儒、道、佛学说和生活实践的影响。(2)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有祛除食毒包括发汗排毒、泻下排毒、利尿排毒、涌吐排毒及苦寒药清热毒和运用“解毒”药解毒,其药理机制与大多数药物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部分药物的保肝、保肾作用有关。(3)食忌篇成书可能参考过某部着作,且在不同时代均有流传。结合马继兴对《神农黄帝食禁》的研究结论,该着作是《神农黄帝食禁》。本文倾向于食忌篇是仲景参考《神农黄帝食禁》所作的结论。具体到条文,今本食忌篇可能有7条是后人所附。有39条是《神农黄帝食禁》的佚文。其中,有11条《外台》王焘注文有“谨按仲景方云”、4条有“仲景同”字样。25篇60条和24篇101条可能是葛洪所着《金匮玉函经》佚文。据梁永宣研究结论,有17条可能也是该书佚文。
丁艳[7](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刘丹[8](2019)在《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研究》文中提出药名诗是我国古代一种与中药密切联系的诗,诗中的中药名很有特点。本文对唐宋时期889首药名诗中的208味中药名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文章共分为四章,采用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药名诗中的中药名从4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进行界定和分类。首先对药名诗中的208味中药从药名诗的入诗原则、作诗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医学典籍和医学词典均有明确记载,这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再按照传统的本草分类原则,以《本草纲目》中的分类方式为参考,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将208味中药分为14部。第二章分析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命名理据。将中药名的命名理据分为6大类:以功效命名、以音命名、以义命名、以形态特征命名、以生长习性命名和产地命名以及以典故、人物传说命名。其中以特征和形态命名的中药名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形象思维对先民认识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词义及特点。其内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词义,二是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词义特点。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词义有:只出现本义的中药、出现双关义的中药、出现比喻义的中药、出现借代义的中药和出现典故义的中药。中药词义具有一词多义和双关义多两个典型特点。第四章分析唐宋药名诗中的药名文化。药名诗中药名体现了健康长寿和药食同源思想以及文学娱乐与欣赏及欣赏等多种文化。其中健康长寿是指得道成仙以求延年和归耕农田寻求长久的心理藉慰。文学娱乐与欣赏是指药名诗的创作方式使药名在药名诗中所体现的娱乐性。具体有双关、离合和省字。
徐璐,夏国华,徐黎明,蒋亚萍,朱孝雷,魏渊,武谦虎[9](2017)在《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含量测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和料-液比(D)为影响因素,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液(A)、料-液比(1∶30)(D)、提取2次(C)和提取时间0.5 h(B),干燥水芹中平均含0.034 5 g总黄酮/g。结论:黄酮是水芹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且不同地区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具有差别。
侯顺超[10](2017)在《水芹多酚生物活性及其微胶囊制备》文中研究表明水芹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药食同源蔬菜,具有清热解毒、降压降糖等功能。研究发现水芹中功效成分是多酚物质。本课题研究水芹多酚的提取、组分、抗氧化性和对糖尿病的特异抑制活性,最后开发水芹多酚产品,重点在能使其功效放大化的多酚微胶囊,以期为水芹的功能研究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1)超声辅助优化水芹多酚和黄酮提取工艺:本实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水芹多酚与黄酮工艺。所建响应面分析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得出水芹叶片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1(g/mL)、超声时间为51 min、提取温度为62 ℃、乙醇体积分数为80%,在此条件下,水芹叶片多酚提取量为0.961 g/100g FW,水芹茎秆多酚提取量为0.242 g/100gFW。水芹叶片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8(g/mL)、超声时间为62 min、提取温度为69 ℃、乙醇体积分数为80%,在此条件下,水芹叶片黄酮提取量为0.820 g/100g FW,水芹茎秆黄酮提取量为0.098 g/100g FW。(2)HPLC-MS/MS法水芹多酚成分分析:本实验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鲜样、鼓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水芹茎杆和叶片中的多酚物质,并采用HPLC-MS/MS分离分析,该方法成功检测出经过不同方式干燥的水芹中金丝桃苷、异鼠李素、阿魏酸、山奈酚、香芹酚、咖啡酸、槲皮素、芹菜素、芦丁、木犀草素、没食子酸的含量,发现这11种多酚活性成分的含量在不同样品中存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干燥和鼓风干燥会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芹中的多酚类物质,冷冻干燥对水芹中多酚类物质破坏最小,说明鲜样水芹更适合冷冻干燥的干燥加工方式,而HPLC-MS/MS方法可为水芹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分析手段。(3)水芹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本实验测定鲜样和不同方式干燥水芹的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四种水芹提取物对各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为鲜样水芹>冷冻干燥水芹>真空干燥水芹>鼓风干燥水芹。最后将新鲜和不同方式干燥后水芹多酚提取物中11种活性成分分布及含量规律和其抗氧化特性结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主效成分,结果说明水芹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芹菜素、没食子酸、金丝桃苷、槲皮素、芦丁和咖啡酸这几种成分密切相关。(4)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作用研究:本实验直接从新鲜水芹提取多酚物质,考察了其对糖尿病关键酶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新鲜水芹多酚提取物对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大小分别为1.000、3.024和7.910 mg/mL,说明水芹多酚提取物对三种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后分别考察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这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说明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α-淀粉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最高达到80.34%,山奈酚对葡萄糖苷酶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达到82.27%,三种单体化合物对蔗糖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都低于50%。(5)水芹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本实验主要研究了水芹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芹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壁材配方:芯壁比为1:6,β-环糊精和CMC的比例为1:4,单甘酯的用量为8%。稳定性测试表明制备出的水芹多酚微胶囊具有一定的抗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体外释放实验发现水芹多酚微胶囊在人造胃液中100 min后释放率达到最大;而在人造肠液中60 min后释放率达到最大。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水芹多酚微胶囊大部分保持良好状态,保证了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该配方与工艺简单实用,可作为一种制备水芹多酚微胶囊的有效方法。
二、有关中草药水芹现代研究的若干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中草药水芹现代研究的若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草果生态适宜性区划及产地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草果资源调查与潜在分布区预测 |
第一节 草果资源的调查 |
1 调查时间及地点 |
2 调查内容 |
3 调查方法 |
3.1 调查前期准备 |
3.2 调查工具 |
3.3 具体调查方法 |
3.3.1 踏查 |
3.3.2 样地调查 |
4 调查结果 |
4.1 植株性状特征 |
4.2 草果地理分布特征 |
4.3 栽培现状 |
5 讨论 |
第二节 预测草果潜在分布区 |
1.建立最大熵模型 |
1.1 收集草果分布点信息 |
1.2 提取气候因子 |
1.3 建立模型 |
2 结果 |
2.1 模型准确性 |
2.2 影响草果生长的气候因子 |
2.3 草果潜在分布区的适宜性划分 |
3 讨论 |
第二章 不同产地草果的表型性状与化学成分 |
第一节 不同地区草果表型性状 |
1.材料 |
1.1 实验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表型性状测定方法 |
2.2 提取果实挥发油 |
2.3 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 表型性状与变异性分析 |
3.2 相关性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3.4 主成分分析 |
3.5 综合评价 |
4 讨论 |
第二节 优质资源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 |
1.1 实验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GC-MS分析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草果挥发油含量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草果挥发油含量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样品 |
1.2 采集点气候因子的提取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挥发油提取方法 |
2.2 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草果各地的气候因子与挥发油得率信息 |
3.2 气候因子与挥发油得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草果挥发油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土壤样品 |
1.2 草果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所用试剂 |
2 方法 |
2.1 土壤成分测定 |
2.2 挥发油提取 |
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采集地挥发油含量分析 |
3.2 各地土壤因子差异与养分含量分析 |
3.3 土壤因子与挥发油得率相关性分析 |
3.4 土壤因子与挥发油含量逐步回归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初探草果干燥过程及采收期挥发油的变化规律 |
第一节 草果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变化规律 |
1 材料 |
1.1 实验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挥发油的提取 |
2.2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采收阶段的草果挥发油得率 |
3.2 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化学成分 |
3.3 发育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4 讨论 |
第二节 不同干燥程度草果果实形态及种仁挥发油的变化规律 |
1 材料 |
1.1 实验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干燥 |
2.2 测量草果各时间段形态数据 |
2.3 挥发油的提取 |
2.4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草果干燥过程中果实形态及挥发油得率的变化 |
3.2 草果烘干过程中化学成分分析 |
3.3 从草果中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合物 |
3.4 种仁挥发性成分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
4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 草果简介 |
1.1 本草考证 |
1.2 草果地理分布 |
1.3 草果外观形态 |
1.3.1 草果形态 |
1.3.2 草果的显微结构 |
2 中药资源调查意义 |
3 药用植物道地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
3.1 药用植物道地性 |
3.2 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的生长的影响 |
4 草果化学成分 |
4.1 萜类化合物 |
4.2 芳香族化合物 |
4.3 脂肪族化合物 |
4.4 酚酸类以及其他芳香酸类化合物 |
5 药理作用 |
5.1 对胃肠的作用 |
5.2 抗炎作用 |
5.3 抗辐射诱变作用 |
5.4 抑菌、抗病毒作用 |
5.5 降脂、降糖作用 |
5.6 抗氧化作用 |
5.7 抗癫痫作用 |
5.8 抗癌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2)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 |
1.2 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1.3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研究 |
1.4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3.1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 |
2.3.2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2.3.3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研究 |
2.3.4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研究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2.5.1 文献查阅 |
2.5.2 样地设置及其调查 |
2.5.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 |
3.1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分析 |
3.2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属的组成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4.1 结果分析 |
4.1.1 米脂县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4.1.2 宝塔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研究 |
5.1 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
5.2 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性味分析 |
5.3 野生药用植物药用功效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研究 |
6.1 海拔、坡向对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6.2 气候因子对研究区百里香分布的影响 |
6.2.1 研究区百里香分布情况及特征 |
6.2.2 主导环境因子分析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物种组成特征 |
7.2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
7.3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 |
7.4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 B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及性味、功效 |
附录 C 陕北黄土丘陵区民间中医药传统知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木香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及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木香的现代研究 |
1.1 木香的品种概述 |
1.2 木香挥发油提取工艺 |
1.2.1 水蒸气蒸馏法 |
1.2.2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 |
1.2.3 溶剂回流提取法 |
1.2.4 其它提取方法 |
1.3 木香的化学成分 |
1.4 药理作用 |
1.4.1 抗炎作用 |
1.4.2 抗肿瘤作用 |
1.4.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1.4.4 解痉镇痛作用 |
1.4.5 抗变异链球菌作用 |
1.4.6 其它药理作用 |
1.5 讨论 |
2 中药木香炮制方法文献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2.1 木香古代炮制方法论述 |
2.2.2 现代木香炮制方法概述 |
2.2.3 木香炮制注意事项 |
2.3 讨论 |
3 木香挥发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木香挥发油的提取 |
3.2.2 得油率的计算 |
3.2.3 单因素分析 |
3.2.4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分析 |
3.3.2 Box-Behnken试验设计 |
3.4 讨论 |
4 木香及其炮制品初步比较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木香及其炮制品制备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1 薄层鉴别研究 |
4.2.2 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
4.3 讨论 |
5 木香及其炮制品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制备 |
5.2.2 顶空GC-MS分析 |
5.3 结果 |
5.3.1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
5.3.2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 |
5.4 讨论 |
第二节 木香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分析研究 |
5.5 实验材料 |
5.6 实验方法 |
5.6.1 木香及其炮制品制备 |
5.6.2 木香及其炮制品挥发油提取 |
5.6.3 挥发油成分分析 |
5.7 结果 |
5.8 讨论 |
6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小鼠不同状态下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动物 |
6.1.2 木香及其炮制品制备 |
6.1.3 实验药物及试剂 |
6.1.4 实验仪器 |
6.1.5 营养性半固体糊的制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2.2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阿托品抑制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2.3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新斯的明兴奋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2.4 统计学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3.2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阿托品抑制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3.3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新斯的明兴奋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4 讨论 |
7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机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木香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获取 |
7.1.2 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对应的靶点 |
7.1.3 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关键靶点的获取 |
7.1.4 构建木香-成分-关键靶点-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网络图 |
7.1.5 Gene ontology(GO)生物功能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 |
7.2 结果 |
7.2.1 木香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获取 |
7.2.2 DGIM对应的靶点的获取 |
7.2.3 木香-成分-关键靶点-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网络图 |
7.2.4 Gene ontology(GO)生物功能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 |
7.3 讨论 |
结论 |
文献 |
个人简介 |
(4)基于“生熟异治”质量标志物的干姜、炮姜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前言 |
第一章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炮姜炮制工艺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五种姜酚类成分含量测定 |
2.1.1 炮姜的制备 |
2.1.2 色谱条件 |
2.1.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5 线性关系考察 |
2.1.6 精密度考察 |
2.1.7 稳定性考察 |
2.1.8 重复性考察 |
2.1.9 加样回收率实验 |
2.2 总酚酸含量测定 |
2.3 干浸膏得率测定 |
2.4 单因素实验 |
2.4.1 炒制温度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
2.4.2 炒制时间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
2.4.3 砂子倍量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
2.5 响应面法优选炮制工艺 |
2.5.1 实验设计与结果 |
2.5.2 模型拟合与方差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干姜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UPLC-Q/TOF-MS分析干姜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1.1 液相色谱条件 |
2.1.2 质谱条件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炮姜的制备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数据分析 |
2.3.1 成分鉴定 |
2.3.2 差异性化学成分的筛选与鉴定 |
3 结果 |
3.1 成分鉴定 |
3.2 差异性化学成分的筛选与鉴定 |
4 讨论 |
第二节 不同产地干姜炮制前后指纹图谱比较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干姜、炮姜指纹图谱的建立 |
2.2 干姜、炮姜中7种成分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溶液的制备 |
2.2.3 线性关系考察 |
2.2.4 精密度试验 |
2.2.5 稳定性试验 |
2.2.6 重复性试验 |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2.8 样品含量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干姜、炮姜体外止血活性比较及谱效相关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炮制品的制备 |
2.2 干姜、炮姜体外止血活性检测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 阳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3 M/40 CaCl_2溶液 |
2.2.4 体外血浆复钙时间的测定 |
2.2.5 体外凝血时间的测定(凝血板法) |
2.2.6 体外凝血时间的测定(试管法) |
2.3 干姜、炮姜指纹图谱的建立 |
2.4 谱-效相关性分析 |
2.5 分子对接验证 |
3 结果 |
3.1 干姜炮制前后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
3.2 谱-效相关性研究 |
3.3 分子对接验证 |
4 讨论与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干姜炮制历史沿革、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氮钾调控对水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种植管理 |
1.2.3 测定指标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营养液不同氮钾水平水芹的生长指标 |
2.1.1 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 |
2.1.2 产量 |
2.2 营养液不同氮钾水平水芹的营养成分 |
2.2.1可溶性蛋白含量 |
2.2.2 可溶性糖与甘露醇含量 |
2.3 营养液不同氮钾水平水芹的功能性营养指标 |
2.3.1 粗纤维含量 |
2.3.2 黄酮含量 |
2.3.3 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6)《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禁条文归类辑释 |
一、饮食清洁卫生类 |
(一)禁食腐败变质的食物 |
(二)禁食病死、生病的动物及病变内脏 |
(三)禁食被动物触碰或食用的食物 |
二、饮食有节类 |
(一)节制食物寒热偏性 |
1.注意进食形式 |
2.不多食、久食极寒极热的单个食物 |
3.不合食极寒极热的同性食物 |
4.注意进食时间 |
(二)节制食物五味属性 |
1.不合食同味食物 |
2.注意进食时间 |
(三)节制食物偏性 |
(四)慎食毒性食物 |
三、生活实践的食禁 |
四、病后及特殊人群的食禁 |
五、佛、道、儒学说影响的食禁 |
六、风俗文化影响的食禁 |
(一)源自民间信仰的食禁 |
(二)因“禁忌”形成的食禁 |
(三)源自民间故事的食禁 |
(四)嗜酒有关的食禁 |
七、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食禁 |
(一)外象内感 |
(二)同气相求 |
八、取象思维推演的食禁 |
九、其余条文 |
第二部分 饮食中毒治疗方法探讨 |
一、饮食中毒的症状 |
二、食毒致病特点 |
三、饮食中毒治疗方法 |
(一)祛除食毒 |
(二)寒药清热毒 |
(三)“解毒”药解毒 |
1.甘味药解毒 |
2.灵物药解毒 |
3.巫药残余思维影响使用解毒药 |
4.类比思维指导使用解毒药 |
5.“物性相克”观念使用解毒药 |
第三部分 源流梳理与作者信息探讨 |
一、文献选择 |
二、梳理经过 |
(一)《千金方》“黄帝云”引文与《金匮》食忌篇 |
(二)《肘后方》与《金匮》食忌篇 |
(三)《养生要集》与《金匮》食忌篇 |
(四)陶弘景着作与《金匮》食忌篇 |
1.《本草经集注》与《金匮》食忌篇 |
2.《养性延命录》与《金匮》食忌篇 |
(五)《七卷食经》《食经》和《崔禹锡食经》与《金匮》食忌篇 |
(六)《诸病源候论》与《金匮》食忌篇 |
(七)《千金方·食治》与《金匮》食忌篇 |
(八)《外台秘要》与《金匮》食忌篇 |
三、结论 |
(一)食忌篇作者 |
(二)食忌篇源流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有助科学认识食禁理论 |
(二)全面反映仲景学说 |
(三)为其它学科的文献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二、食禁内容传承创新思考 |
(一)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传承食禁原则与内容 |
1.澄清不符合现代科学理论的条文 |
2.不宜继续宣传的条文 |
3.加强研究的条文 |
4.传承节制食物性味的食禁原则 |
(二)创新食禁理论 |
三、研究结论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食忌篇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现状 |
0.1.1 药名诗及中药名的定义 |
0.1.2 中药名的研究现状 |
0.1.3 药名诗及唐宋药名诗的研究现状 |
0.2 研究对象 |
0.3 语料来源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价值 |
第1章 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概况 |
1.1 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界定 |
1.2 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类别 |
第2章 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命名理据 |
2.1 以功效命名 |
2.2 以语音命名 |
2.3 以意义命名 |
2.4 以形态特征命名 |
2.5 以生长习性和产地命名 |
2.6 以历史典故、人物传说命名 |
第3章 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词义及特点 |
3.1 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词义 |
3.1.1 只出现本义的中药名 |
3.1.2 出现双关义的中药名 |
3.1.3 出现比喻义的中药名 |
3.1.4 出现借代义的中药名 |
3.1.5 出现典故义的中药名 |
3.2 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词义特点 |
3.2.1 一词多义 |
3.2.2 双关义多 |
第4章 唐宋药名诗中的药名文化 |
4.1 健康长寿 |
4.2 药食同源 |
4.3 文学娱乐与欣赏 |
4.3.1 双关 |
4.3.2 离合 |
4.3.3 省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
2.5.1 提取溶剂的考察 |
2.5.2 提取时间的考察 |
2.5.3 提取次数的考察 |
2.5.4 料-液比的考察 |
2.6 方法学考察 |
2.6.1 精密度试验 |
2.6.2 稳定性试验 |
2.6.3 重复性试验 |
2.6.4 加样回收试验 |
2.7 水芹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3 讨论 |
(10)水芹多酚生物活性及其微胶囊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芹的研究概况 |
1.1.1 水芹的理化特性 |
1.1.2 水芹的生理活性 |
1.2 多酚的研究概述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
1.4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 |
1.4.1 溶剂提取法 |
1.4.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4.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4.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
1.5 液质连用技术 |
1.6 抗氧化能力体外评价方法 |
1.7 植物多酚类抑制糖尿病关键酶作用 |
1.7.1 植物多酚降血糖的研究现状 |
1.7.2 植物多酚降血糖的机理 |
1.8 微胶囊技术 |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0 研究内容 |
1.10.1 超声辅助优化水芹多酚提取工艺 |
1.10.2 HPLC-MS/MS法测定水芹组分分析 |
1.10.3 水芹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
1.10.4 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活性作用 |
1.10.5 水芹多酚微胶囊的制备 |
第二章 超声辅助优化水芹多酚和黄酮提取工艺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芹多酚和黄酮提取工艺 |
2.2.2 多酚和黄酮含量测定 |
2.2.3 单因素实验 |
2.2.4 响应面优化设计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超声波辅助优化水芹黄酮提取 |
2.3.2 超声波辅助优化水芹多酚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燥方式对水芹多酚组分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HPLC-MS测定条件 |
3.2.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芹处理组多酚提取物的HPLC-MS定性分析 |
3.3.2 水芹处理组多酚提取物的HPLC-MS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芹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和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3 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4 还原力的测定 |
4.2.5 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水芹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
4.3.2 水芹多酚组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3.3 水芹多酚组分与抗氧化能力的主成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试剂和材料 |
5.1.2 仪器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水芹多酚的提取制备 |
5.2.2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5.2.3 水芹多酚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5.2.4 水芹多酚对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5.2.5 水芹多酚对蔗糖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5.2.6 数据分析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水芹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
5.3.2 三种多酚单体对糖尿病关键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
5.3.3 各抑制剂对糖尿病关键酶抑制作用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芹多酚微胶囊制备 |
6.1 材料和仪器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水芹多酚微胶囊制备工艺 |
6.2.2 水芹多酚微胶囊化最佳条件的确定 |
6.2.3 水芹多酚微胶囊稳定性实验 |
6.2.4 水芹多酚微胶囊体外释放实验 |
6.2.5 水芹多酚微胶囊电镜扫描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水芹多酚微胶囊制备单因素实验 |
6.3.2 水芹多酚微胶囊稳定性实验 |
6.3.3 水芹多酚微胶囊的体外释放实验 |
6.3.4 水芹多酚微胶囊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有关中草药水芹现代研究的若干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草果生态适宜性区划及产地评价研究[D]. 许倬卉.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D]. 刘萌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木香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及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D]. 马亚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生熟异治”质量标志物的干姜、炮姜质量控制研究[D]. 江瑜.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氮钾调控对水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徐媛,丁峰,江解增. 贵州农业科学, 2021(01)
- [6]《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D]. 银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8]唐宋药名诗中的中药名研究[D]. 刘丹. 湘潭大学, 2019(02)
- [9]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含量测定[J]. 徐璐,夏国华,徐黎明,蒋亚萍,朱孝雷,魏渊,武谦虎. 抗感染药学, 2017(09)
- [10]水芹多酚生物活性及其微胶囊制备[D]. 侯顺超. 扬州大学, 2017(01)
标签:药用植物论文; 草果论文; 挥发油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木香的作用与功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