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冬季暴雨天气分析

舟山市冬季暴雨天气分析

一、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喜乐,康伯乾,吴斯敏[1](2019)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江门市气候变化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对江门市6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2—2016年近55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1962—2016年发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江门市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年来江门市的年降水量和气温都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对江门市的年降水量、暴雨日数都有增多的作用,但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份增大幅度较大;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江门市气温总体是略偏低的;在总体气候处于暖期,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江门市的气温是偏高的,且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强,年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越大。

雷正翠,钱玮,夏瑛,陆琳,李进喜[2](2010)在《2010年2月常州罕见暴雨成因分析》文中认为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是其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主要发生在夏季,其次是初秋和晚春季节,冬季暴雨则非常少见,2月份出现暴雨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所未见的。气象工作者们对暴雨尤其是夏季暴雨的发生、发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秋季、春季和冬季暴雨也有一些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江苏地区冬季暴雨的研究还未见。2010年2月10日夜里到11日常州市普降中到大雨,新北区出现了暴雨,全区有记录的34个站共有6个站出现了暴雨,其中最大的为茅麓站,雨量为81.2毫米;龙湖塘观测站为54.5毫米,其中10日夜里20时至11日02时6小时降水量为44.5毫米,01-02时1小时雨量达19.1毫米,这次暴雨实属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所罕见的暴雨,而且在这这一天中出现了雷暴、暴雨、阵雨、轻雾、雨夹雪、冰粒、雪等七种天气现象。因此,本文利用实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2月10日夜里-11日江苏沿江地区的罕见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冬季暴雨的预报提供一定的预报依据。结果表明:(1)本次暴雨过程由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与从东路南下的冷空气在本地交汇造成。(2)切变线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3)发展强盛的西南急流(暴雨过程出现时常州市北部位于急流出口区左侧)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4)850hPa西南低涡的东移对冷空气的南下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也使得本地附近的辐合明显加强,交汇时间延长,对暴雨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5)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本次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垂直运动条件。(6)强的散度柱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7)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对暴雨的产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8)湿螺旋度大值区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9)当西南暖湿气流强劲发展,遇冷空气南下时,即使气温在3oC以下也会出现雷暴天气,今后应加以注意。

殷海涛,杨晓君[3](2007)在《2007年5月17日天津地区大风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2007年5月17日天津地区大风天气过程的地面、高空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冷涡是本次大风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500hpa高空环流为近于南北向的经向环流,高空冷涡携带的冷空气受脊前偏北大风引导爆发性快速南下,导致了本次大风天气的发生。(2)地面锋面过境和天津上游气压梯度加大后天津地区开始出现大风,当天津本站的气压陡增后(冷高压南下控制天津),大风天气结束。大风出现在冷锋后正负变压区之间正变压区的边缘。通过对本次大风天气过程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大风天气从低层冷平流中心控制天津的时候开始,在冷平流中心南下离开天津的时候结束,低层冷平流中心的位置对本次大风起止时间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2)本次过程天津地区位于地面低压后部,以西北风为主,不利于底层水汽输送;高空的水汽条件也不是很好,除700hpa以外整层都很干;导致本次低涡过程对天津的影响主要是大风,无强降水。(3)本次过程中天津上空700hpa高度上一直处于-10~-20hpa/h的上升运动区,说明本次过程中大气层结并不稳定,空气的动力下传较强,有利于地面大风的形成。

王亦平[4](2007)在《台风外围强暴雨的发生发展及其增强和维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2000年12号台风(Prapiroon)影响期间,其外围对淮河流域东北部造成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本文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ARPS(V5.2),使用1°×1°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ADAS三维同化系统对雷达回波、红外云图进行了同化,然后进行了48小时数值模拟,并设计了四个敏感性试验。通过对几种不稳定、CVV、水平垂直环流与中尺度深湿对流系统之间关系的诊断分析,揭示了本次台风外围异常暴雨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对流云团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30日01~12时、30日13~23时、31日00~06时。四条对流带在响水交汇,一是高空槽前的对流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二是沿西南低空急流方向的西南.东北对流带;三是响水偏南方向生成的对流带;四是响水东南方向沿海地区生成向西北移动的对流带。(2)中低层对流不稳定是深湿对流系统发生的先决条件,深湿对流系统的中低层还是斜压不稳定、条件对称不稳定,而对应中高层必须有斜压不稳定和条件对称不稳定。由于低层存在辐合,使得周围湿空气向暴雨区集中,对流单体在响水汇聚,且发生合并增强,从台风左前方向响水输送对流不稳定能量,是暴雨区对流不稳定重新建立和加强的重要机制。(3)深湿对流系统的高层西(北)侧为负MPV2柱,东(南)侧为正MPV2柱。深对流系统中惯性不稳定柱总是伴随强的惯性稳定柱,且惯性不稳定与惯性稳定相间分布。深湿对流系统西(南)侧为负CVV柱,而东(北)侧为正CVV柱,负CVV柱对深湿对流单体起激发作用。(4)四个敏感性试验分别揭示了潜热加热、台风、高空槽、副高使对流不稳定区范围扩大,并使对流不稳定的高度升高,加强了台风向暴雨中心输送的高能舌,向暴雨中心输送更多的不稳定能量;增加大气中高层斜压性,使对称不稳定加大;加强低层辐合和低层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并增强对流单体上升运动;增加水平θe梯度和风垂直切变,产生深的负CVV柱。(5)潜热加热能够引起热成风调整,并驱动中尺度环流,产生中尺度辐合线和β中尺度涡旋。台风、高空槽、副高等天气系统对中尺度辐合线和β中尺度涡旋的激发也有显着的影响,对对流单体起组织和加强的作用;促使暴雨中心附近垂直方向顺切变环流的生成,补充对流单体加强和发展所需的干冷气流,增强高低空急流及非地转性,使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加强,从而加大风垂直切变,增加高层惯性不稳定,加大低层惯性稳定,导致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均加强,并产生正涡度柱,形成散度与涡度相互耦合的动力机制。

张伟红[5](2006)在《舟山市一次冬季暴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文中提出应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及T213数值分析产品,分析了2004年12月35日发生在浙江东部地区的暴雨和舟山市沿海的大风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天气过程是由台风倒槽和冷空气及深厚的高空槽共同作用引起的;台风环流引起的东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冷空气的侵入加上深厚的高空槽引起的低空辐合、中高层辐散,促使了东海低压的剧烈发展,产生了猛烈的大风。

张伟红[6](2005)在《舟山市一次冬季暴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及T213数值分析产品,分析了2004年12月3日-5日发生在浙江东部地区的暴雨和舟山市沿海的大风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由台风倒槽和冷空气、深厚的高空槽共同作用引起的;台风环流引起的东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冷空气的侵入加上深厚的高空槽引起的低空辐合、中高层辐散,促使了东海低压的剧烈发展,产生了猛烈的大风。

王坚侃[7](2005)在《一次由冬季台风倒槽引发的暴雨过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及T213数值分析产品对2004年12月3 日-4日发生在浙江东部地区大范围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由台风倒槽和冷空气共同作用而引起东海低压的发展,从而引发大暴雨;冬季暴雨明显特征是持续性降水,而维持时间长是由于低层东南气流的阻碍作用以及双低压的牵制作用;台风环流引起的东南低空气流为暴雨区输送了持续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

张伟红[8](2005)在《舟山市一次冬季暴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及T213数值分析产品,分析了2004年12月3日—5日发生在浙江东部地区的暴雨和舟山市沿海的大风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由台风倒槽和冷空气、深厚的高空槽共同作用引起的;台风环流引起的东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冷空气的侵入加上深厚的高空槽引起的低空辐合、中高层辐散,促使了东海低压的剧烈发展,产生了猛烈的大风。

王雷[9](2004)在《舟山冬季暴雨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分析了冬季暴雨发生时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分布特征,揭示了冬季暴雨的发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着一定的相关。同时,分析了单站要素的变化,为以后的冬季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王雷,龚夭龙[10](2000)在《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 ,揭示了冬季暴雨的发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着明显的相关 ,指出了厄尔尼诺年冬季暴雨发生时的大尺度环流形势 ,并结合个例分析 ,研究了冬季暴雨发生时的物理量场分布特征 ,为以后的冬季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二、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江门市气候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2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
3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江门市降水变化的关系
    3.1 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3.2 与汛期降水量的关系
    3.3 与暴雨的关系
4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江门市气温的关系
    4.1 与年平均气温的关系
    4.2 与高温天气的关系
5 结论

(4)台风外围强暴雨的发生发展及其增强和维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台风、暴雨的研究现状回顾
        1.2.1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研究进展
        1.2.2 中尺度数值模式和台风动力学的研究
        1.2.3 资料同化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案
    1.4 本文的研究基础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000830"特大暴雨中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特大暴雨发生的实况和天气形势分析
    2.3 GMS-5红外卫星云图、雷达反演图像的分析
        2.3.1 卫星云图、数字化雷达资料反演的原理和方法
        2.3.2 卫星云图、数字化反演图像的分析
    2.4 高低空急流与台风环流耦合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Ⅰ
    3.1 引言
    3.2 模式和资料介绍
    3.3 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分析
        3.3.1 环流背景模拟结果的检验
        3.3.2 降水量的检验
        3.3.3 雷达回波检验
        3.3.4 T-logP图的检验
    3.4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Ⅱ
    4.1 引言
    4.2 不稳定条件分析
        4.2.1 对流不稳定分析
        4.2.2 条件对称不稳定分析
        4.2.3 惯性不稳定
    4.3 CVV分析
    4.4 不稳定的增强和维持机制分析
        4.4.1 水平环流的作用
        4.4.2 垂直环流的作用
        4.4.3 动力耦合的作用
    4.5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潜热加热在"000830"特大暴雨中作用的敏感性试验
    5.1 引言
    5.2 潜热加热对降水的影响
    5.3 潜热加热对中尺度对流单体的影响
    5.4 潜热加热对不稳定条件的影响
        5.4.1 潜热加热对对流不稳定的影响
        5.4.2 潜热加热对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影响
        5.4.3 潜热加热对惯性不稳定的影响
    5.5 潜热加热对CVV的影响
    5.6 潜热加热对暴雨区中尺度系统的影响
        5.6.1 潜热加热对水平环流的影响
        5.6.2 潜热加热对垂直环流的影响
    5.7 潜热加热对动力耦合的影响
    5.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台风在"000830"特大暴雨中作用的敏感性试验
    6.1 引言
    6.2 台风对降水的影响
    6.3 台风对中尺度对流单体的影响
    6.4 台风对不稳定条件的影响
        6.4.1 台风对对流不稳定的影响
        6.4.2 台风对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影响
        6.4.3 台风对惯性不稳定的影响
    6.5 台风对CVV的影响
    6.6 台风对暴雨区中尺度系统的影响
        6.6.1 台风对水平环流的影响
        6.6.2 台风对垂直环流的影响
    6.7 台风对动力耦合的影响
    6.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高空槽在"000830"特大暴雨中作用的敏感性试验
    7.1 引言
    7.2 高空槽对降水的影响
    7.3 高空槽对中尺度对流单体的影响
    7.4 高空槽对不稳定条件的影响
        7.4.1 高空槽对对流不稳定的影响
        7.4.2 高空槽对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影响
        7.4.3 高空槽对惯性不稳定的影响
    7.5 高空槽对CVV的影响
    7.6 高空槽对暴雨区中尺度系统的影响
        7.6.1 高空槽对水平环流的影响
        7.6.2 高空槽对垂直环流的影响
    7.7 高空槽对动力耦合的影响
    7.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副高在"000830"特大暴雨中作用的敏感性试验
    8.1 引言
    8.2 副高对降水的影响
    8.3 副高对中尺度对流单体的影响
    8.4 副高对不稳定条件的影响
        8.4.1 副高对对流不稳定的影响
        8.4.2 副高对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影响
        8.4.3 副高对惯性不稳定的影响
    8.5 副高对CVV的影响
    8.6 副高对垂直环流的影响
    8.7 副高对动力耦合的影响
    8.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全文总结及存在问题
    9.1 全文总结
    9.2 问题和展望
致谢

(10)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冬季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2 冬季暴雨与厄尔尼诺
    2.1 冬季暴雨与厄尔尼诺年的相关性
    2.2 厄尔尼诺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
3 厄尔尼诺年冬季暴雨的天气形势特点
    1)高空低槽,低层切变型
    2)高、低空低槽型
    3)高、低空暖切型
4 物理量的诊断分析
    4.1 水汽条件
    4.2 垂直运动条件分析
    4.3 稳定度条件
5 讨论

四、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江门市气候变化的影响[J]. 郭喜乐,康伯乾,吴斯敏. 广东气象, 2019(04)
  • [2]2010年2月常州罕见暴雨成因分析[A]. 雷正翠,钱玮,夏瑛,陆琳,李进喜.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 2010
  • [3]2007年5月17日天津地区大风天气过程分析[A]. 殷海涛,杨晓君.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 2007
  • [4]台风外围强暴雨的发生发展及其增强和维持机制研究[D]. 王亦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06)
  • [5]舟山市一次冬季暴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J]. 张伟红. 海洋预报, 2006(S1)
  • [6]舟山市一次冬季暴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A]. 张伟红. 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5
  • [7]一次由冬季台风倒槽引发的暴雨过程分析[A]. 王坚侃. 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5
  • [8]舟山市一次冬季暴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A]. 张伟红. 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2005
  • [9]舟山冬季暴雨的特征[J]. 王雷. 海洋预报, 2004(03)
  • [10]舟山市冬季暴雨的分析[J]. 王雷,龚夭龙. 浙江气象科技, 2000(04)

标签:;  ;  ;  ;  ;  

舟山市冬季暴雨天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