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照明灯具及相关灯具结构的光源放置方法研究

中国古代照明灯具及相关灯具结构的光源放置方法研究

一、中国古代照明灯具光源放置方式及相关灯具构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相日,陈瑾瑜[1](2021)在《百济灯具类型及其使用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济灯具的类型大部分为盏形灯具,其发现主要集中在百济的中心地域,即今韩国忠清南道的扶余地区和全罗北道的益山地区。具体的出土遗址为扶余陵山里寺址与王兴寺址等佛寺遗址,扶余官北里与益山王宫里等王宫官厅遗址,以及推测是贵族居住地的扶余双北里与佳塔里遗址。一般认为,这样的盏形灯具是通过中国与百济的交流而传入朝鲜半岛的。既往研究对灯具形态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类。但是,相比于与燃灯本身关联不大而又五花八门的外部形态而言,需要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具备多种特征的内部形态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型式的分类。根据盏形灯具的内底构造形态,可以将其分为无其他构造物的一般灯盏、带有尖锐灯钎的灯盏以及带有圆柱形灯柱的灯盏三种类型。关于灯具的使用方法,百济灯具的燃料应该主要为来自鹿、牛、苏子、芝麻等动植物的油类。另外,可以通过观察灯具内部残留的黑灰来推测具体的燃烧方法,最为常见的应该是将灯芯搭于口沿的方法。灯钎的用途应是固定动物燃料,而灯柱则可能是用以放置植物燃料的灯芯或者直接放置动物燃料。生活中的灯具为了提高照明效果,通常会置于灯台上进行使用,也可能存在带侧柄的灯具,方便移动时使用。对于灯具的研究可以揭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面貌。

张桓瑜[2](2021)在《节能型隧道侧壁及铺装材料评价指标与技术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隧道行车安全与隧道照明节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隧道侧壁、路面铺装材料与照明系统入手,利用掺入玻璃微珠的防火涂料,废钢化玻璃砂、浅色石料两种明色集料,系统开展隧道侧壁与路面铺装材料组成设计的性能指标与节能效果评价,并提出运用于铺装材料的方案。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学习和试验分析研究。针对侧壁使用防火涂料主要对其耐火性能和粘结性能进行分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涂料隔热填料中配入25%的玻璃微珠后,涂料的耐火时间达到157min,粘结强度为0.81Mpa,满足隧道侧壁对涂料要求的耐火时间和粘结强度要求。在AC-13型SBS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以不同比例和不同粒径的玻璃集料和浅色石料替换对应部分集料嵌入,并研究其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浅色石料的明色化铺装各路用性能优于玻璃集料,玻璃集料掺入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抗滑性和粘结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利用隧道模型对拟定的照明环境下不同铺装材料的亮度、照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其平均亮度、照度及反射系数和换算系数,研究分析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节能效果。计算分析得出,在相同的照明系统条件下,明色化铺装材料的平均亮度和反射系数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平均照度变化幅度较小。路面嵌入玻璃集料的节能效果优于浅色石料,且节能效果显着。本文依托陕西省高速公路集团太凤公路建设管理处科研项目。综合使用的侧壁防火涂料的性能指标和路面的各嵌入方案的路用性能和最终得出的节能效果,拟推荐在侧壁防火涂料中可掺入25%的玻璃微珠作为隔热填料、路面使用SBS沥青混合料中替换对应部分集料嵌入15%、粒径大小为2.36mm~4.75mm的废钢化玻璃砂作为节能型隧道铺装材料,并可以此方案进行隧道节能效果的研究评价。

孙涛[3](2020)在《基于遗迹展示视角的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遗迹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见证,人文历史遗迹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轨迹过程中的重要记忆,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人文历史遗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夜景亮化工程是遗迹景观塑形、保护和展示开发的重要手段,但过度的亮化工程与遗迹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如何在人文历史遗迹保护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合理的开展旅游开发,营造适合本地区遗迹夜景亮化方法,提升人文景观亮化的地域性和实效性,以便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人文历史遗迹这一宝贵财富。本文首先对遗迹保护和遗迹展示开发利用的历程等相关理论概念进行综述,结合近现代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和我国城市夜景亮化发展的模式方法,总结出遗迹夜景亮化展示在遗迹保护中的定位和人文景观中的亮化模式,包括城市设计层面上的要求以及在遗迹保护方面的作用等。其次对适合遗迹保护的夜景亮化做系统分析,总结提炼出遗迹夜景亮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并针对西安市内着名人文历史遗迹夜景亮化现状做出调研分析,提出现阶段人文景观亮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通过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传承着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历史文化遗迹夜景亮化展示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受到国家政策、城市经济基础、保护方法、照明技术和设计技术的影响。历史文化遗迹夜景亮化展示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初步探究西安大明宫历史文化遗迹夜景亮化展示设计,为总结出适合西安的人文景观亮化展示方法,为西安营造历史文化夜景氛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奇锋[4](2020)在《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地铁区间隧道常年需要照明、灯具数量大、能耗巨大,隧道环境恶劣、维护工作量大、维护费用高。本文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和运维需求,从照明设计优化、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软硬件设计和健康状态评价与维护决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地铁区间隧道照明的需求,建立了区间隧道照明Dialux仿真模型,研究了布灯方式、光源功率、灯具安装角度、灯具布设间距对照明指标的影响,灯具功率和灯具布设间距对照度指标影响显着;采用的单侧布灯、12W LED隧道灯、灯具安装角度64°、灯具布设间距10米能较好的满足隧道区间照明要求。针对实时获取照明设备运行状态和进行照明控制的需求,设计了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照明检测控制器,可以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实现光照信息、环境信息和电能信息等的采集与上传以及根据管理平台实现按照回路或灯具进行开关或调光控制。根据地铁区间隧道照明需求,基于物联网体系架构建立了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和运行维护系统架构,分析了的功能需求,讨论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完成了系统各主要功能模块、数据库的设计以及初步的系统实现与部署等内容。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照明灯具多、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确定了照明设备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照明设备健康状态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照明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定量化分析,为合理制定维护计划、降低维护频度、减少维护工作量和维护费用提供了依据。

孙若夕[5](2020)在《浅析艺术照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从人类第一次将火种引入洞穴,光明便照亮了人类的夜晚,光如同一把钥匙缓缓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大门。从原始先民举着石灯火把绘制洞穴壁画到封建社会各类精美的灯具和灯节文化,同时期的西方精美的教堂玻璃画和华丽的洛可可,再到电灯的发明和电光源时代的全片来临。每一次照明方式的进步都推进了艺术历史的发展。现今第三次照明技术的革新给艺术照明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美术馆与博物馆在艺术品呈现上也有了更加专业系统的照明方式,使得各个时期的各类型艺术品都能完美还原,准确呈现出其质感与气质。自然光在人类的历史中与人造光源一直不分伯仲,甚至在火光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光的应用,由此促使了建筑艺术的发展。现今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在绿色照明的要求下,为环保节能降低资源的消耗,对自然光的运用也科学具体起来。

李宇宁[6](2020)在《中国表演用灯与光的史料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灯具的发展为背景,以表演为脉络,结合史料和文物和其他研究成果,试分析在灯具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光与表演之间存在的丝丝缕缕的联系。绪论主要是讲述文章的目的和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述了先秦时期发现的灯光与表演之间的联系。第二章主要概括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灯光与表演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概括隋唐五代时期灯光与表演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概括了明清及之后灯光与表演之间的关系。结语是对此论文写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反思。章节之间的划分以灯光与表演在历史上几个小高峰期为根据,每章有数量不等的小节叙述此背景下典型灯光与表演之间的关系。附录内容有二:灯具文物简略(带图示)、多枝灯出土情况。总体的研究目标是:梳理表演与灯光在历史中的关联,寻找舞台灯具的前身与起源历程,大略描绘灯光在表演中的重要地位。

张书静[7](2020)在《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照明正应用于城市公园夜景亮化设计中,其装饰效果对城市公园夜景的美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装饰角度分析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具体运用,着重分析人工照明的装饰要素、装饰手法、装饰效果及装饰功能,并探讨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二章针对人工照明和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相关情况进行梳理,简述人工照明的发展历程、灯具种类及形式分类,城市公园夜景照明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景观要素照明方式及照明设计原则。第三章分析人工照明的装饰要素,对色彩、造型、材质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归纳了当下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运用的装饰手法。第五章阐明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效果与功能。第六章指出当下公园夜景中人工照明存在的装饰问题,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第七章为毕业设计实践,通过对上述理论与设计案例的分析,进行实际的方案设计。

黄丽莉[8](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美化及亮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晚上有更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因此,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就显的尤为重要。但在寒地城市,因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与吸引力,城市的夜间景观建设则更不容忽视。如果我国寒地城市能够在夜景观设计上打破千篇一律的做法,充分体现其独特的气候因素及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我们就能找到不但能保持自身特色又特点鲜明的夜景观设计方向。在物尽其用来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基于此,本文力求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的寒地城市夜间景观。全文共分四章节。前两章对寒地城市夜景观及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逐一对城市夜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自然气候、经济状况、技术条件、思想观念四方面对目前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以便论题的展开。同时,实现任何艺术创作都与科学技术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第三章便从照明技术和灯光艺术性表现的角度,为设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寒地城市类型空间的夜景观照明环境及应当在设计中遵循的四大原则进行分析。从而对寒地城市夜景观有个整体的认识,为课题下一步的深层次研究作铺垫。第四章为文章的核心。在寒地城市夜景观中强调地域文化性体现是文章的独到之处。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在寒地城市的自然气候、地形风貌、建筑特征和灯具造型四种载体元素上均有体现。并且,重点针对我国寒地城市的文化架构进行彻底地分析。从我国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开始介绍,其中包括自然地理、历史传统、民族民俗、冰雪文化四方面。由于我国寒地城市民族较多,所以深受民族影响。有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并且作为寒地城市,其气候及地理因素特点明显。白山黑水、博大雄浑的地理特点使居住在寒地城市的人民形成淳朴、朴实的性格,同时也孕育出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除此以外,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本文结合了长春市的夜景观亮化工程,对其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最终对我国未来寒地城市夜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详细阐述。一座城市的夜景观不仅能够体现其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是它所处的社会文明积累的直接见证。因此强调只有突出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观才是能够吸引人眼球的优秀夜景观。并提出在进行夜间环境营造时灵活地将照明灯光技术和现代景观元素进行充分地融合,体现寒地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突出主题。进而为我国寒地城市的夜景观研究工作做出一份贡献。

兰凌航[9](2020)在《守护光明 ——宋辽金墓葬中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宋辽金北方地区墓葬中流行的灯檠装饰以及灯檠与侍女组合而成的燃灯侍女图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关图像的空间、视觉、物质等都包含在研究视野之内。在掌握相关考古材料及针对研究对象名称厘定的基础上,本研究以一条层层递进的线索展开。首先,墓葬空间内装饰有灯,而不同的图像组合、空间分布又存在着不同的内在逻辑;其次,墓葬内装饰的灯在艺术手段下“亮”起来,怎样表现、如何表现成为关注的重点,以此探寻多元材质的内涵与主体的审美趣味;最后,墓葬内装饰的灯为何而亮,以此揭示侍女与灯互动关系的本质以及墓葬空间内的燃灯愿望与光明内涵。在明与暗、生与死的交流互动中理解时人的生死观念,感受宋辽金时期人们的自我表达与心灵诉求。

刘珈彤[10](2020)在《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于文体活动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其中,夜间户外活动成为了塑造市民文化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休闲广场作为市民夜间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景观环境的设计关乎市民能否舒适、便利、愉悦地在此开展活动,而这恰恰对广场的照明条件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休闲广场夜间之所以能够吸引活动人群前往,除了自身的景观环境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夜间景观照明的设计,根据活动者对活动场地不同的需求,对景观照明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相应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我国没有相应的休闲广场景观照明照度的具体标准。因此本文意在通过对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的调研,发现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存在的通性问题,根据实测结果及活动人群的主观评价,对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的照度和方式进行一系列的界定,进而对休闲广场的景观照明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根据休闲广场中活动人群的活动需求,采用活动分区法将休闲广场分为开敞型公共空间、半开敞型公共空间以及半封闭型公共空间,对各活动空间的景观照明需求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及实地调研的方式对休闲广场各景观元素的景观照明方式进行了列举和分析,接着通过调研明确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各活动空间的实测照度值,同时通过对广场活动人群的问卷调研取得了活动人群针对景观照明的主观评价值,运用sps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的分析,进而确定了景观照明照度的范围;最后综合分析明确了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的策略,并对沈阳市大东广场进行了夜间景观照明的改造,运用DIALUX光模拟软件对改造后的夜间景观照明进行了展示,验证了上述的观点。

二、中国古代照明灯具光源放置方式及相关灯具构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照明灯具光源放置方式及相关灯具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节能型隧道侧壁及铺装材料评价指标与技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公路隧道侧壁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公路隧道路面材料的研究现状
        1.2.3.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研究现状
        1.2.4.主要研究内容
    1.3.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隧道照明影响因素
    2.1.隧道内表面材料
        2.1.1.隧道顶棚材料
        2.1.2.隧道侧壁材料
        2.1.3.隧道路面材料
    2.2.隧道照明系统
        2.2.1.照明灯具选用
        2.2.2.照明灯具布置形式
    2.3.隧道照明控制方式
        2.3.1.隧道亮度曲线
        2.3.2.照明控制方式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侧壁材料技术性能评价
    3.1.侧壁材料方案设计
        3.1.1.侧壁材料试验原材料
        3.1.2.侧壁材料的配比设计
        3.1.3.侧壁材料性能评价指标
    3.2.侧壁涂料组分对耐火性和粘结性的影响
        3.2.1.隔热填料对耐火性和粘结性的影响
        3.2.2.粘结剂对耐火性和粘结性的影响
    3.3.侧壁材料耐火性和粘结性的技术性能评价
        3.3.1.侧壁材料的配比方案
        3.3.2.侧壁涂料耐火性能评价
        3.3.3.侧壁涂料粘结性能评价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面铺装材料技术性能评价
    4.1.路面材料铺装方案设计
        4.1.1.路面铺装原材料
        4.1.2.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4.1.3.沥青混合料铺装方案研究
        4.1.4.沥青混合料铺装方案设计
        4.1.5.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
    4.2.路面材料路用性能技术性能评价
        4.2.1.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指标
        4.2.2.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评价
        4.2.3.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评价
        4.2.4.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能评价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照明技术性能评价
    5.1.照明评价方法
        5.1.1.照明评价指标
        5.1.2.照明评价指标分析
    5.2.照明试验设计
        5.2.1.照明模型
        5.2.2.照明试验原理
        5.2.3.照明试验测量仪器与测点区域布置
    5.3.节能效果技术性能评价与分析
        5.3.1.照明技术性能指标的测定
        5.3.2.照明节能效果评价与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展望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遗迹展示视角的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1 遗迹保护研究现状
        1.3.2 遗迹亮化展示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遗迹夜景亮化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遗迹保护展示
        2.1.2 夜景亮化
        2.1.3 遗迹保护区夜景亮化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环境心理学
        2.2.2 美学和色彩学
        2.2.3 亮化照明理论
        2.2.4 遗迹亮化理论
    2.3 案例分析
        2.3.1 西安明城墙、唐城墙遗址公园亮化调研分析
        2.3.2 日本京都浅草寺亮化调研分析
第三章 遗迹保护缓冲区夜景亮化设计原则和方法
    3.1 夜景亮化设计原则
        3.1.1 内涵建设与文化挖掘
        3.1.2 亮化的艺术表达
        3.1.3 整体性和文化性原则
    3.2 夜景亮化设计方法
        3.2.1 明确亮化设计主题
        3.2.2 分区亮化与特色营造
        3.2.3 亮化设计方法
        3.2.4 灯具的选取
    3.3 夜景亮化中应避免的光污染
        3.3.1 光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3.3.2 光污染在亮化中的表现
        3.3.3 改善光污染的措施
第四章 西安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
    4.1 西安大明宫概况分析
        4.1.1 演变过程
        4.1.2 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4.1.3 大明宫东缓区周边夜环境现状分析
    4.2 西安大明宫东缓区景观亮化设计
        4.2.1 设计理念
        4.2.2 亮化设计策略
        4.2.3 亮化效果创作
    4.3 灯源和样式的选择
        4.3.1 亮化灯光的表现方式
        4.3.2 亮化灯具的选择
        4.3.3 亮化节能控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技术进展
        1.2.2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技术进展
        1.2.3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技术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2.地铁区间隧道照明工程设计优化
    2.1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工程设计需求分析
        2.1.1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工程设计资料
        2.1.2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工程技术要求
        2.1.3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灯具技术要求
    2.2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设计优化研究
        2.2.1 研究方案设计
        2.2.2 光源功率对区间隧道照明效果影响
        2.2.3 灯具安装角度对对区间隧道照明效果影响
        2.2.4 布灯间距对区间隧道照明效果影响
    2.3 本章小结
3.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检测控制器设计
    3.1 照明检测控制器方案设计
    3.2 照明检测控制器硬件设计
        3.2.1 主控制器单元电路
        3.2.2 电源电路设计
        3.2.3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3.2.4 LED照明控制单元设计
        3.2.5 JTAG调试模块设计
    3.3 照明检测控制器软件设计
        3.3.1 主控程序设计
        3.3.2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3.3.3 Flash读写子程序设计
        3.3.4 Free Modbus协议移植
    3.4 本章小结
4.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功能及结构
        4.1.1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功能需求
        4.1.2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架构
        4.1.3 地铁隧道区间照明运行模式研究
    4.2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总体设计
        4.2.1 架构设计
        4.2.2 功能模块设计
        4.2.3 数据库设计
        4.2.4 界面设计
    4.3 系统实现初步
        4.3.1 软件选型
        4.3.2 前端设计
        4.3.3 系统开发和配置
        4.3.4 部署与配置
    4.4 本章小结
5.地铁区间隧道照明设备维护策略研究
    5.1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设备维护策略分析
    5.2 地铁区间隧道照明设备健康状态评价体系研究
        5.2.1 照明设备健康状态体系建立原则
        5.2.2 照明设备健康状态评价体系构建
        5.2.3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5.3 照明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5.3.1 照明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指标权重
        5.3.2 实例分析计算
    5.4 照明设备健康状态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5.4.1 照明设备健康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5.4.2 照明设备健康状态指标维护等级模型
        5.4.3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浅析艺术照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自然光时期的世界
    1.1 开启光明之门-石器时代的火焰之光与洞穴壁画
    1.2 传说之光-古代西方的墓葬王宫与神庙
    1.3 建筑之光-西方中世纪的教堂玻璃画
    1.4 城市之光-照明发展对西方艺术表现的影响。
2 中国历史之光
    2.1 火炬与青铜灯-夏至晋朝的灯具造型
    2.2 宫灯与灯节-隋至清朝的花灯样式
    2.3 光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3 电光源时代的繁荣
    3.1 火光源灯具形态拾遗
    3.2 电光源绪论
    3.3 电光源类型简述
    3.4 博物馆与美术馆艺术照明方式与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中国表演用灯与光的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 祈神与太阳
    第二节 祭祀与火
    第三节 战争与火炬
第二章 两汉、魏晋和南北朝
    第一节 傩与火把
    第二节 歌舞与多枝灯
    第三节 盒型灯具与百戏娱乐
第三章 隋唐五代至宋朝
    第一节 灯节与乐舞百戏
    第二节 灯影戏
    第三节 反光灯具与赏乐
第四章 明清及之后
    第一节 明朝文集与插图中的表演与灯光
    第二节 清朝文集与插图中的表演与灯光
    第三节 清末、民国之后的表演与灯光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论文框架
2 人工照明与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2.1 人工照明概述
        2.1.1 人工照明的发展历程
        2.1.2 人工照明的室外灯具种类
        2.1.3 人工照明的形式分类
    2.2 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2.2.1 城市公园夜景照明发展历程
        2.2.2 城市公园夜景发展现状
        2.2.3 城市公园景观要素照明方式
        2.2.4 照明原则
3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要素
    3.1 色彩要素
        3.1.1 色彩的冷暖对比
        3.1.2 色彩的明暗变化
    3.2 造型要素
        3.2.1 具象造型
        3.2.2 抽象造型
    3.3 材质要素
        3.3.1 金属材质
        3.3.2 木质材质
        3.3.3 陶瓷材质
        3.3.4 石质材质
        3.3.5 其它材质
4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手法
    4.1 创造光影变化
        4.1.1 明暗对比
        4.1.2 虚实变化
        4.1.3 动静相宜
    4.2 巧妙布局
        4.2.1 单侧布局
        4.2.2 双侧布局
        4.2.3 自由布局
5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效果与功能
    5.1 装饰效果
        5.1.1 色彩鲜明
        5.1.2 造型别致
        5.1.3 意境优美
    5.2 装饰功能
        5.2.1 美化环境
        5.2.2 营造氛围
        5.2.3 突出主题
        5.2.4 彰显风格
6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问题及发展趋势
    6.1 装饰问题
        6.1.1 装饰不当
        6.1.2 创意缺失
    6.2 发展趋势
        6.2.1 照明形式的多样化
        6.2.2 装饰内容的地域化
        6.2.3 呈现方式的智能化
7 毕业设计实践
    7.1 设计概述
    7.2 设计分析
        7.2.1 地理位置
        7.2.2 文化资源
    7.3 设计理念及定位
    7.4 设计呈现
        7.4.1 仿古建筑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4.2 桥体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4.3 木栈道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4.4 道路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4.5 亲水平台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4.6 水幕景墙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4.7 地面互动感应装置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4.8 帆船互动装置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7.5 设计总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
    2.1 寒地城市夜景观相关理论综述
        2.1.1 寒地城市基本概念及范围
        2.1.2 城市夜景观的概念及发展
        2.1.3 视知觉与环境心理学理论
    2.2 城市夜景观基本构成要素
        2.2.1 道路与设施
        2.2.2 建筑与景观
        2.2.3 绿化与植被
        2.2.4 灯光与照明
    2.3 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制约因素
        2.3.1 自然气候因素的制约
        2.3.2 经济状况因素的制约
        2.3.3 技术条件因素的制约
        2.3.4 思想观念因素的制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要素与设计分析
    3.1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的原则
        3.1.1 贯穿以人为本原则
        3.1.2 贯穿生态建设原则
        3.1.3 贯穿鲜明特色原则
        3.1.4 贯穿发展创新原则
    3.2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手法分析
        3.2.1 泛光照明手法
        3.2.2 轮廓照明手法
        3.2.3 内透光照明手法
        3.2.4 下射与上射照明手法
    3.3 寒地城市类型空间夜景观照明设计
        3.3.1 广场
        3.3.2 街道
        3.3.3 庭院
        3.3.4 水体
    3.4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灯光的艺术性照明
        3.4.1 灯光的造型艺术
        3.4.2 灯光的雕塑技术
        3.4.3 灯光的绘画技术
        3.4.4 激光的表演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
    4.1 地域文化的概述
        4.1.1 地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4.1.2 照明中的城市地域文化
        4.1.3 地域文化中元素符号的提取与整理
        4.1.4 地域文化中符号形象的变型与进化
    4.2 寒地城市夜景观中表达地域文化的载体元素
        4.2.1 自然气候
        4.2.2 地形风貌
        4.2.3 建筑特征
        4.2.4 灯具造型
    4.3 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4.3.1 自然地理
        4.3.2 历史传统
        4.3.3 民族民俗
        4.3.4 冰雪文化
    4.4 寒地城市夜景观设计实例分析——长春市为例
        4.4.1 长春概况
        4.4.2 现状分析
        4.4.3 调研方式
        4.4.4 设计建议
    4.5 寒地城市夜景观的未来设计策略
        4.5.1 挖掘自身文化,加强地域特色的营造
        4.5.2 突出季节特色,探索与创新冰雪资源
        4.5.3 加强政府投入,提升后期管理及维护
        4.5.4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众的参与性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长春市夜景观环境质量居民问卷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守护光明 ——宋辽金墓葬中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辽金美术史研究视野中的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墓葬研究回顾
    第二节 燃灯侍女图像名称厘定
    第三节 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考古发现情况
    小结
第二章 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的空间布局与照明功能
    第一节 墓葬装饰与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
    第二节 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的布局与设置
    第三节 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的照明功能
    小结
第三章 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的艺术表现与材质内涵
    第一节 燃灯侍女图像历时性的发展与独立成像
    第二节 侍女与灯烛膏火的艺术表现
    第三节 多元艺术手段与材质的组合表达
    小结
第四章 满室煌煌: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的光明永恒与思想内涵
    第一节 守护永恒的光明
    第二节 多元思想下的光明信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宋辽金北方地区墓葬中装饰的灯檠
附表二、墓葬中的燃灯侍女图像
致谢

(10)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概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休闲广场
        2.1.2 夜间景观
        2.1.3 景观照明
    2.2 休闲广场分区模式探究
        2.2.1 人群活动行为分析
        2.2.2 休闲广场各分区模式及比较
    2.3 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2.3.1 休闲广场景观照明灯具的选择
        2.3.2 休闲广场中活动场地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2.3.3 休闲广场中建筑物的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2.3.4 休闲广场中水体的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2.3.5 休闲广场中小品雕塑的景观照明研究
        2.3.6 休闲广场中植物的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实测及调研分析
    3.1 活动人群的照明需求
        3.1.1 环境的可见度
        3.1.2 有利于社会交往
        3.1.3 创造特定的氛围
        3.1.4 提供审美对象
        3.1.5 提供健康、有安全感的环境
    3.2 休闲广场照明光环境实测调研
        3.2.1 广场照度实测及统计方式
        3.2.2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夜间照度分析
        3.2.3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照明现状的分析
    3.3 光环境评价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
        3.3.1 光环境评价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及内容
        3.3.2 调查对象选择及分析方式
        3.3.3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整体光环境调查问卷解析
    3.4 各活动分区光环境调查结果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4.1 景观照明设计原则
        4.1.1 满足各分区景观照明照度及均匀度原则
        4.1.2 景观照明整体协调性原则
        4.1.3 功能性与装饰性相结合原则
        4.1.4 景观照明绿色节能性原则
    4.2 开敞型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4.2.1 景观照明的照度范围分析
        4.2.2 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4.3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4.3.1 景观照明照度范围分析
        4.3.2 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4.4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4.4.1 景观照明照度范围
        4.4.2 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节
5 沈阳市大东广场夜间景观照明改造设计
    5.1 沈阳市大东广场夜间景观照明设计思路分析
    5.2 大东广场整体夜间景观照明改造设计
        5.2.1 现状分析
        5.2.2 整体景观照明改造
        5.2.3 Dialux照明模拟软件应用分析
    5.3 大东广场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5.3.1 开敞型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5.3.2 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照明改造
        5.3.3 开敞型公共空间照明模拟
    5.4 大东广场半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5.4.1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5.4.2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5.4.3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照明模拟
    5.5 大东广场半封闭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5.5.1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5.5.2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5.5.3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照明模拟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场照明光环境的问卷调查
附录2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照明照度实测数据(列举)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中国古代照明灯具光源放置方式及相关灯具构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百济灯具类型及其使用方法探讨[J]. 李相日,陈瑾瑜. 东亚文明, 2021(00)
  • [2]节能型隧道侧壁及铺装材料评价指标与技术性能研究[D]. 张桓瑜.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遗迹展示视角的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D]. 孙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地铁区间隧道照明控制与运维系统研究与设计[D]. 陈奇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2)
  • [5]浅析艺术照明演变[D]. 孙若夕.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6]中国表演用灯与光的史料研究[D]. 李宇宁. 中国戏曲学院, 2020(12)
  • [7]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表现研究[D]. 张书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 黄丽莉.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9]守护光明 ——宋辽金墓葬中燃灯侍女及相关图像研究[D]. 兰凌航.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10]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研究[D]. 刘珈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中国古代照明灯具及相关灯具结构的光源放置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