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及预后评估

重症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及预后评估

一、严重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与预后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腾辉[1](2021)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 phalograma,aEEG)对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价,以寻求一种更适合高原地区PICU的脑功能监测手段。方法: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从2019年6月-2020年10月诊治的83例急性脑损伤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符合入选的条件:患儿在入院时考虑为急性脑损伤,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4分;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时限为2-4小时;年龄在入院时>1月;监测前24小时未使用镇静剂者。排除标准:年龄≦28天;干扰伪迹较明显;电极片放置障碍(如外科术后、严重的颅脑创伤);在各种原因的促使下而自动离院或患儿在入院后未满足24小时死亡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之前应用过镇静、止惊的药物,并且未过24小时。入科72小时内记录aEEG,每次监测时长为2-4小时。在振幅整合脑电图开始监测之前或者在入科之后的24小时之内进行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根据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进行分级,可将振幅整合脑电图所呈现的结果大致分为三大级别:I级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所呈现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判界限为振幅整合脑电图的上界定线大于10μV,下界定线大于5μV此脑电图振幅表示正常振幅整合脑电图;II级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所呈现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判界限为振幅整合脑电图的上界定线大于10μV,下界定线小于等于5μV此脑电图振幅表示轻度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或者上界定线小于等于10μV,下界定线大于5μV此脑电图振幅也表示轻度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III级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所呈现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判界限为振幅整合脑电图的上界定线小于10μV,下界定线小于5μV此脑电图振幅表示重度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根据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三种,将评分内容各项与其对应数值累计相加,累计的数值在3-8分为重度;在9-11分为中度;在12-14分为轻度。其预后的随访方式分为两种即电话随访或来院随访,规定出院后3个月为预后的随访的时间段,若在随访的时间段内发生死亡的终止对其随访,随访内容是PCPC内容与其对应项目进行分级,经过PCPC分级后,其中分级在IV-VI级的为预后不良;若在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临床死亡的也为预后不良;分级在I-III的级为预后良好,将预后分为良好组(n=40)和不良组(n=43)。比较aEEG分级与预后之间的关系、aEEG分级与改良GCS之间的关系、改良GCS与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X2检验对预后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探讨aEEG对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价。结果:选入的83例急性脑损伤患儿,急性脑损伤患儿的aEEG正常36例,表现为连续性正常电压30例(83.3%)、表现为持续低电压2例(5.6%)、表现为痫样放电4例(11.1%),其中预后良好32例,预后不良4例,aEEG异常者47例(异常率56.6%),其中轻度异常17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脑出血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细菌性痢疾1例、重症肺炎1例、脓毒性休克3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表现为连续性正常电压2例(11.8%)、表现为持续低电压4例(23.5%)、表现为爆发-抑制5例(29.4%),表现为痫样放电6例(35.3%),预后良好8例,预后不良9例,重度异常30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脑出血7例、脓毒性休克9例、急性白血病4例)表现为持续低电压7例(23.3%)、表现为爆发-抑制6例(20%),表现为痫样放电18例(60%),预后良好0例,预后不良30例。按其改良GCS评分将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患儿分为轻度29例(34.9%),中度24例(28.9%),重度30例(36.2%)。预后良好组患儿与不良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上无差异,经过统计学的卡方检验得出预后良好组患儿与不良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 P=0.941;X2=0.289 P=0.962);aEEG作为一种床旁无创性的监测手段,与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一致性好,经过统计学卡方检验得出aEEG与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91.206 P=0.000)。当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异常脑电背景活动明显升高时,而通过PCPC所评判的预后不良率数值也在不同程度的增加,经过统计学的卡方检验得出aEEG与预后之间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51.796 P=0.000),通过spearman分析,aEEG分级与预后相关数值,r=0.789,P=0.000,即aEEG分级与预后不良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的83例患儿,其中aEEG背景活动重度异常的有30例,预后良好的无、预后不良的30例,其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正常背景脑电图和轻度异常背景脑电图,振幅整合脑电图中有异常放电患儿,其预后不良比例占81%,神经系统发育预后与无异常放电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急性脑损伤越严重,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分值会随着急性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其通过PCPC所评判的预后不良率随之升高,经过统计学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35.586P=0.000)。结论:aEEG作为一种床旁无创性的监测手段,与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一致性好,对于早期评价高原地区儿童急性脑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异常脑电背景活动越高时,而预后不良率数值也就越高,aEEG分级与预后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EG可用于对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价。

柯迪[2](2020)在《颅脑损伤患者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检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血清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探讨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与TBI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凝血功能(coagulation function,CF)及预后的关系,为优化TBI患者救治策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110例汉族成年(1860岁)TBI患者。根据TBI患者血清中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分为CC型组(野生型)、CT型组(杂合突变型)和TT型组(纯合突变型),记录TBI患者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采用已糖氧化酶法(HOM)检测次日FBG,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光学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对TBI患者进行随访,在损伤后第30天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各基因型组FBG、PT、APTT、Fib、PLT、GOS评分的差异。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3分<GOS≤5分)和预后不良组(1分≤GOS≤3分),比较两组FBG、PT、APTT、Fib、PLT、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的差异。将单变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各基因型组与TBI患者预后的独立关联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0例TBI患者。其中CC型组33例(30%),CT型组47例(42.7%),TT型组30例(27.3%)。CC型组、CT型组和TT型组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其中,87例TBI患者为男性,占TBI患者总人数的79.1%。TBI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7±11.4岁,统计分析后示各基因型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患者CC型组、CT型组和TT型组HbA1c、GCS评分、ISS评分、APACHE I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患者CC型组、CT型组、TT型组FBG、PT、APTT、Fib、PLT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患者CC型组、CT型组、TT型组GO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FBG(6.60±1.40mmol/L)、PT(10.74±1.99s)、APTT(36.87±6.37s)、Fib(2.58±0.66g/L)、PLT(112.23±13.31×10^9/L)与预后不良组FBG(8.74±2.39 mmol/L)、PT(16.73±3.74s)、APTT(45.96±7.17s)、Fib(1.67±1.38 g/L)、PLT(95.60±10.95×10^9/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型组与CT型组、CC型组与TT型组、CT型组与TT型组在TBI患者预后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校正,P<0.01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与TBI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与颅脑损伤患者空腹血糖、凝血功能及预后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型的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升高幅度大、凝血功能差、预后不良,但可能并不是影响TB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唐知己[3](2020)在《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持续增长,是外伤性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因创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的损害使得许多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伤后早期一旦出现颅内显着占位性血肿或脑肿胀导致颅压持续性增高甚至脑疝,I期开颅手术并去骨瓣减压(primar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成为了唯一可能挽救其生命的措施。尽管I期DC挽救了很多患者生命,但术后仍居高不下的致死致残率是目前治疗面临的困境。因此I期DC患者不良预后的早期预防和预测至关重要,目前仍缺乏I期DC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目的:本研究回顾性收集I期DC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构建两类早期预测模型:1)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2)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目的在于为TBI患者行I期DC出现不良预后的高危人群提供科学的筛查工具,使得预测模型能简单便捷地直接应用于临床。以期有助于辅助医师和家属做出临床决策,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更加合理的使用医疗资源。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回顾性收集一家医院自2012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结局为术后30天内是否死亡。通过对建模数据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因素。采用R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独立的预测因素建立多个层次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临床有效性等代表模型性能的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价,并进一步构建预测列线图。再使用R语言调用内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内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收集另一家医院2016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使用R语言调用外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外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移植性。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观察结局延长至术后6个月,我们定义术后6个月内GOS评分1-2分为不良预后,通过对建模数据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同样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构建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评价以及内、外部验证。最终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网页模拟预测计算器。结果:(一)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30天死亡率为30.8%。瞳孔(P=0.011),硬膜下血肿(P=0.026)、环池状态(P=0.003)、术前缺氧(P=0.005)、术中低血压(P=0.003)、APTT(P=0.005)、ISS(P=0.019)是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将这些预测因素进行分类组合,利用R语言设计了三种模型,结果发现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联合预测能力最强,C统计量为0.926(95%CI,0.889-0.953),并且其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我们根据临床应用时可能面临的不同情况,基于这三种模型构建了三个预测列线图,通过R语言调用内、外部数据,进行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发现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二)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率为45.6%。我们发现年龄(P=0.001)、GCS(P<0.001)、失血量(P=0.045)、环池状态(P<0.001)、术中低血压(P=0.001)、APTT(P=0.012)是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基于临床特征、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构建了三个预测模型,构建了预测列线图,经内、外部验证,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结论:我们基于术后30天死亡以及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了早期预测模型,模型的内、外部验证结果优良。预测模型以列线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可操作化展示。我们还发布了网页预测工具,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我们创建的I期DC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可以有助于引导医师,协助患者家属做出临床决策,能更加合理的应用医疗资源,也可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卢维新[4](2020)在《基于多模态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头部遭受外力作用,导致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和轴索损伤等颅脑结构和(或)功能损伤性改变。业已公认,TBI是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尽管近3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sTBI的救治仍没有革命性突破,sTBI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35%,它对于整个世界,还是一个有待于急需改进的公共卫生事件。目前颅脑损伤救治的主要焦点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进展,现今对于sTBI救治的最佳理念是多模态监测(Multi-modal Monitoring,MMM),其目标:通过监测反映脑细胞损伤和死亡的生理参数变化,来早期发现继发性脑损伤,并将这些监测到的信息,整合到临床决策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从而有助于在发生不可逆脑损伤前预防和治疗继发性脑损伤。MMM能够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代谢、脑功能等多角度、多层次评估继发性脑损伤程度,量化sTBI后紊乱的颅内参数,用以指导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的救治,以减少、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综上我们通过以下两部分内容,对sTBI患者行MMM,初步探索MMM在sTBI后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第一部分sTBI后动态监测SctO2与ICP、CPP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sTBI后,动态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Cerebr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SctO2)与IC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Score,GCS)、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的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选取伤后24小时内神经外科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sTBI患者33例,动态监测SctO2、ICP、CPP持续7天,每6小时评估并记录1次,同时评估记录入院时GCS及伤后6个月GOS,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BI后,(1)在持续监测的7天内,SctO2趋势变化:从入院时开始,在第3天,SctO2均值达最低,随后逐渐升高。(2)SctO2与ICP、CPP、GCS、GOS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ctO2与ICP呈负相关(P<0.05),SctO2与CPP、GCS、GOS呈正相关(P<0.05);主要损伤侧SctO2与CPP的相关性最好(r=0.941,P=0.000),主要损伤侧SctO2与ICP相关性次之(r=0.935,P=0.000),损伤对侧SctO2与GCS相关性最差(r=0.697,P=0.000);主要损伤侧SctO2与GCS、ICP、CPP的相关性相对于损伤对侧一致性更好。结论:采用SctO2监测sTBI是一种临床可行又准确的的方法,可以对sTBI患者大脑病理生理改变尤其是脑氧代谢的改变做到早期识别。它可能比ICP更早识别出部分继发性脑损伤改变,从而在临床有效的时间窗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第二部分sTBI后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与血清乳酸(Lactic Acid,La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指数在sTBI后评估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动态监测sTBI后24小时内收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及NICU的32例患者,分别收集伤后1、3、7天CSF与血清Lac、NSE及白蛋白,其中同一时间CSF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浓度比值比值为BBB指数,同时持续监测ICP与入院后GCS及伤后6月GOS,并根据GO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BI后,(1)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均较正常范围明显升高(P<0.05);(2)血清Lac与ICP有相关性(P<0.05),CSF Lac、CSF及血清NSE、BBB指数与ICP没有相关性(P>0.05);(3)CSF Lac、CSF与血清NSE、BBB指数与入院时GCS及伤后6月GOS有相关性(P<0.05)。结论:sTBI后,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与ICP基本没有相关性(除血清Lac),但与入院时GCS、伤后6月GOS有相关性(除血清Lac),其中CSF Lac可以准确可靠的预测伤后6月GOS。因此,sTBI后,动态监测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有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的潜力,具有临床意义。

王旭[5](2020)在《局部脑氧饱和度联合相对α变异性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颅脑损伤(TBI)目前仍是导致患者死亡与残疾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的不良神经功能转归患者需要长期的医疗和护理照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传统TBI患者脑功能预后评估方法,如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虽然操作简单,但往往特异性较差。良好的脑功能预后评估方法有助于TBI严重程度的可靠量化与分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现实的决策依据,同时可以告知患者亲属对于目前病情可能出现的预后结果。因此,寻求更加有价值的脑功能预后早期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脑氧合是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监测的重要生理变量,是对颅内压/脑灌注压(ICP/CPP)监测之外的重要补充,通过密切关注和维持脑氧合,可以早期发现脑缺血缺氧,将继发性损伤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能够在损伤早期提供患者脑功能预后评估的参考信息。研究目的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联合相对α变异性(PAV)在早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2例行rScO2及床旁量化脑电图(qEEG)监测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颅脑损伤后72 h内的rScO2、PAV和GCS;主要预后观察指标为颅脑损伤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脑功能预后不良(GOS评分1~3分)与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两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rScO2、PAV和GCS评分与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ScO2、PAV及二者联合对脑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42例颅脑损伤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rScO2≥0.60(Ⅰ级)14例,0.50≤rScO2<0.60(Ⅱ级)16例,rScO2<0.50(Ⅲ级)12例;PAV 3~4分(Ⅰ级)16例,2分(Ⅱ级)17例,1分(Ⅲ级)9例;GCS评分9~14分(Ⅰ级)13例,4-8分(Ⅱ级)23例,3分(Ⅲ级)6例;预后不良18例,预后良好24例。预后不良组rScO2、PAV、GCS评分分级均显着高于预后良好组(rScO2 Ⅲ级:55.6%(10/18)比 8.3%(2/24),PAVⅢ级:38.9%(7/18)比 8.4%(2/24),GCS 评分Ⅲ级:27.7%(5/18)比4.1%(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总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c02和PAV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ScO2:优势比(OR)=4.656,95%可信区间(95%CI)为 1.071~20.233,P=0.040;PAV:OR=3.525,95%CI为 1.044~11.906,P=0.042);ROC 曲线分析显示,rScO2、PAV两个单独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96、0.780,均P<0.01),且rScO2联合PAV较二者单独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851(P<0.01),敏感度94.4%,特异度62.5%。研究结论rScO2和PAV能够早期预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转归,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房玉丽[6](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对其营养状况、机体恢复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STBI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应激等因素,可直接造成其胃肠道的吸收、屏障以及动力功能发生障碍[2-4]。加之救治需要,此类病人临床上常会给予镇痛、镇静、脱水、机械通气等治疗,可进一步影响其胃肠动力或吸收功能,致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严重创伤病人。为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障碍,降低FI发生率,促进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目前,临床上已采取了多种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防治FI发生的治疗与护理策略,虽然已使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调研发现,关于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影响的研究尚十分有限,而关注各项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的措施及其对FI防治效果的对比研究更为少见。为此,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对促进STBI病人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从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着手,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分析目前国内临床FI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优化临床的预防方案奠定基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探析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于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这些措施于FI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国内预防FI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明有效的临床措施,提高STBI病人喂养耐受性,促进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提供研究证据。研究方法: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重症监护系统,采集STBI病人6年的病历资料。选取2013.3-2019.3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治疗的STBI病人324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187例不符合标准的病人后,有13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阶段研究。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发生FI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对15项常用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危险及保护因素。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应用研究一结果中发现的保护因素--促动力药,对137例STBI病人进行分组,排除20例治疗性用促动力药的病例后,以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预防组,以未使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并依据研究一结果中影响病人胃肠功能的其它措施进行组间配对,以减少临床措施对观察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FI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FI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便秘、腹泻、胃潴留、腹胀、呕吐等FI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及大便情况。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利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全国综合ICU/神经外科ICU(NICU)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FI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通过问卷星网站完成问卷录入、发放及数据收集工作。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预防措施临床应用现状。研究结果: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1.1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总体FI发生率为59.9%,其中发生率为前三位的胃肠道症状分别是便秘(35.4%)、腹泻(24.4%)及胃潴留(17.1%);1.2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是否使用促动力药、保留灌肠、抑酸剂、脱水剂、镇痛剂5个因素对FI的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1.3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抑酸剂(OR=4.034,P=0.008,95%CI:1.444-11.268)、镇痛剂(OR=3.976,P=0.005,95%CI:1.516-10.427)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OR=0.202,P=0.000,95%CI:0.089-0.456)是降低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1.4与未应用促动力药组比较,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可显着降低STBI病人FI发生率(P<0.05);改善FI具体症状情况:能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P<0.05),显着增加自行排便次数(P<0.05),未增加腹泻的发生率(P>0.05);胃潴留、腹胀、呕吐的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促动力药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对STBI病人FI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2.1问卷质量与回收情况2.1.1自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査》问卷内容效度为0.92;2.1.2共计调查我国89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996份,有效率89.81%。2.2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况2.2.1医护人员会同时应用量表、病人体症等多种方法判断STBI病人胃肠功能及预测FI的发生;2.2.2医护人员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应用与管理情况: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的占61.45%、首日营养液剂量<500ml为50.00%、肠内营养起始应用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的占65.56%、从鼻胃管摄入营养液占91.16%、营养液采取持续输注为72.89%、肠内营养期间采取抬高病人床头30°-45°达89.46%、以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占93.67%、每4h监测胃残余量占51.51%、营养液温度在38℃-40℃达65.46%;2.2.3临床常用措施应用率依次为:抑酸剂(84.13%)、益生菌(79.01%)、灌肠(73.59%)、促动力药(73.29%)。研究结论:1.STBI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FI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及胃潴留;2.常用治疗措施可影响STBI病人FI的发生,其中促动力药预防性应用是减少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使用抑酸剂、镇痛剂是独立危险因素;3.促动力药能预防STBI病人FI的发生,降低便秘发生率,促进其自主排便功能的恢复;4.目前国内临床采取的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减少FI发生的常用措施为: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首日剂量<500ml、起始给予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鼻胃管摄入营养液、持续泵注输入、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30°-45°、营养液温度在38℃-40℃、应用促动力药、灌肠、益生菌及抑酸剂等。

桂娟[7](2019)在《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疾病,脑损伤和神经发育障碍神经发育与社会心理障碍是先心病重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至今心脏学家和儿科学家对于先心病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的早期预测指标,尚未达成定论和共识。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应用于新生儿危重症病例脑损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先心病新生儿及小婴儿围术期大脑皮层活动状况及中长期神经发育的预后,探索围术期脑损伤和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评估围术期振幅整合脑电图各指标对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NICU住院的确诊CHD且需要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小婴儿(≤月龄),采集围术期及术中管理的特征和变量,持续监测手术前后的aEEG,探究其影响因素。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测试心脏手术后的婴儿12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回顾性分析MDI、PDI的影响因素。前瞻性采集围术期aEEG监测结果,规律随访并获取18个月龄时的MDI、PDI,比较围术期aEGG与18月龄MDI、PD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病例295例。167例完成术前aEEG监测,显示约19.17%(32/167)显示背景模式为轻度异常,34.73%(58/167)的病例SWC不成熟,1.8%(3/167)缺乏SWC,5例(2.99%)患儿术前aEEG显示有惊厥活动,其中4例(2.39%)为频繁惊厥活动。出生胎龄越大,背景模式正常的可能性越高(OR=0.220,95%CI:0.072-0.675),围生期有轻度窒息史病例的SWC异常的可能性更高(OR:6.595,95%CI:2.290-18.996),出生胎龄大于39周的病例SWC异常的可能性更低(OR:0.461,95%CI:0.214-0.992)。5例患儿有惊厥活动,均为发绀型先心病。226例完成术后aEEG监测,约5.75%(13/226)显示背景模式为轻度异常,0.88%(2/226)显示为重度异常,27.43%(62/226)的病例SWC不成熟,3.54%(8/226)缺乏SWC,4.4%(10/226)的患儿术后aEEG显示有惊厥发作。5分钟Apgar评分高于9分者是术后背景模式异常的可能性较低(OR:0.172,95CI:0.030-0.969)。出生有轻度窒息(OR:14.647,95%CI:2.590-82.822)、存在延迟关胸(OR:5.197,95%CI:1.659-16.285)、术后存在神经系统症状中度异常(OR:5.145,95%CI:1.044-25.348)是术后SWC异常的危险因素;出生胎龄大于39周者(OR:0.153,95%CI:0.044-0.538)术后SWC异常可能性更低。103例完成了手术前后aEEG比较,术后存在败血症者SWC变差的可能性更大。共116例 CHD 儿童接受 BSID 评估,MDI(95.38±22.98)和 PDI(87.84±22.57)均显着低于止常人群的均值(100)(p<0.05)。MDI和PDI呈正相关关系。仅PDI是MDI 的影响因素,PDI 越高,MDI 越高(β:0.835,95%CI:0.429-1.241)。MDI、住院天数、体外循环和行为问题是PDI的影响因素。MDI越大,PDI越高(β:0.497,95%CI:0.342-0.652),体外循环手术病例,PDI 较高(β:11.956,95%CI:0.845-23.068);住院天数越长,PDI 越低(β:-0.577,95%CI:-0.874~-0.279);相对无行为问题,有轻微行为问题时PDI较低(β:-10.605,95%CI:-18.546~-2.664)。共有93例患儿完成研究。该组病例18月龄时BSID检测显示MDI平均值为 96.483±21.997,PDI 平均值为 87.763±21.584。MDI 与正常人 MDI(均值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2,P=0.127),PDI低于正常人PDI(均值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7,P<0.001)。其中,A组有45例患儿,在手术前后均接受了 aEEG检查。术后SWC缺失婴儿的MDI(70.00±34.641)低于术后SWC未成熟婴儿的MDI(100.65±19.572)(P=0.09)。术前背景轻度异常的婴儿,其PDI(68.43±19.217)明显低于术前背景模式正常的婴儿(92.97±21.005)(P=0.0064)。术前aEEG显示未成熟SWC的婴儿的PDI(85.08±21.431)明显低于术前正常SWC的婴儿(105.14±21.162)(P=0.037)。术前背景模式和SWC可能可以预测婴儿的长期运动功能。结论:1.围术期aEEG显示大多数婴儿皮层活动正常,SWC相比背景模式和惊厥活动,反映脑损伤更为敏感。出生胎龄和出生缺氧病史是心脏手术前aEEG的影响因素。除了出生胎龄、出生缺氧史,延迟关胸、术后败血症及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是术后aEEG异常的危险因素。围术期极少数病例有惊厥活动,均为复杂型先心,预后不佳。出生胎龄较大、术后存在败血症者术后aEEG较术前更不易改善。2.CHD儿童12月龄时智力发育和精神运动发育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发育水平和运动发育水平正相关。体外循环下手术的病例精神运动发育障碍较轻;住院天数长,存在轻微行为问题,精神运动发育障碍较明显。3.围术期aEEG异常与18月龄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相关。围术期aEEG尤其是背景模式和SWC可能是CHD婴儿中长期神经发育预后的有效预测手段。

钟波[8](2019)在《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目的分析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与常规治疗组在6个月的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开颅手术概率、去骨瓣减压概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同时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神经外科的85例双额叶脑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以脑室型颅内压监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与临床观察联合CT动态复查为导向的传统治疗方案的差别。通过比较两组间的6个月GOS评分、开颅手术率、去骨瓣减压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出血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结果根据术后6个月的GOS预后评分结果提示阴性结局,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治疗组比较,以ICP监测为指导的治疗组保守成功率高(P<0.05),双侧开颅手术比例下降,去骨瓣减压比例下降,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穿刺道出血的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型颅内压探头置入后以颅内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可使双额叶脑挫伤患者获益并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最大限度控制损伤、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第二部分TCD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CD参数与颅内压及灌注压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TCD监测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情况以及预后。方法对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放置脑室型颅内压探头持续监测。术后次日起连续动态TCD监测,主要监测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图像,同时测量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并计算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每日监测ICP值,分析比较患者TCD参数改变情况以及与ICP的关系,伤后6个月评估病人的GOS评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伴随着ICP的改变,TCD参数出现明显改变。本实验研究可以发现,伴随颅内压的逐渐升高,RI增大,PI同样升高并且更加显着,Vd及Vm减小,其中Vd减小更加显着,因此PI、RI与ICP呈正相关,而Vd及Vm与ICP呈负相关。重要的是我们发现CPP与Vs、Vd、Vm均呈正向相关,CPP与RI也呈负相关。其中与P1相关性最大,最有统计价值。Vs和Vd值在颅脑损伤后伴随ICP的变化而逐渐降低至第7d左右降至最低水平,随后缓慢恢复;PI则与脑血流速度负相关。另外本研究中超过30%的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血管痉挛,重度血管痉挛患者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不良预后。结论1.通过TCD动态监测可以明确其参数与颅脑损伤后ICP的关系,初步判断ICP及CPP的变化,同时监测其变化趋势,为TCD进行无创ICP监测提供依据;2.TCD动态监测可以初步判断颅脑损伤患者血管痉挛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初步评估患者预后。第三部分BIS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亚低温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72例就诊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行长程(>7天)亚低温及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其中同时接受24小时动态BIS监测30例,无BIS监测42例。BIS监测组以BIS值为导向给予调整药物控制镇静、镇痛深度;无BIS监测组予以常规镇静、镇痛。通过比较两组间的镇静、镇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凝血异常、电解质紊乱及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行BIS监测初始的BIS值与6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OS)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与无BIS监测治疗组比较,以BIS值为导向的镇静镇痛治疗组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比例明显下降(P<0.05),凝血异常的发生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的控制相对平稳;根据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初始BIS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好,初始BIS值高组预后明显优于初始BIS值低组(P<0.05)。结论:1.BIS监测可调控镇静镇痛的深度,有利于亚低温治疗的管控;2.以BIS监测为导向的镇静镇痛可以降低镇静镇痛并发症的发生率;3.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初始BIS值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BIS值越高预后越好。

张美君[9](2019)在《NTI监测应用于短时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评估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Narcotrend指数(NTI)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短时程机械通气患者浅镇静深度数字化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机械通气12-48小时的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arcotrend指数(NTI)组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组,分别予以Narcotrend指数、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指导浅镇静治疗,比较两组间浅镇静实施效果、机械通气时间、镇静药物用量、不良事件(意外拔管,谵妄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应激反应激素水平(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结果:共8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接受NTI指导镇静评估45例,RASS指导镇静评估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肝功能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中转开腹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镇静治疗过程中,NTI组浅镇静达标后2、4、6 h浅镇静达标率及累计达标时段数(Dt)均高于RASS组[浅镇静达标率:71.1%(32/45)比50.0%(21/42),80.0%(36/45)比54.8%(23/42),88.9%(40/45)比59.5%(25/42);Dt:83.92%(642/765)比62.83%(475/756),均P<0.05];NTI组右美托咪啶用量高于RASS组(ug.kg-1.h-1:0.60±0.10比0.54±0.12,P<0.05),但RASS组有更多患者加用了更大剂量的丙泊酚维持镇静[加用丙泊酚比例:64.3%(27/42)比37.8%(17/45),丙泊酚用量(mg/h):47.82±7.31比30.83±10.35,均P<0.05];NTI组镇静持续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RASS组(h:15.68±2.43比17.29±2.43,16.27±2.42比18.25±2.04,均P<0.05)。两组患者镇静治疗期间高血压、心动过缓、意外拔管及拔管后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ASS组低血压发生率显着高于NTI组[35.7%(15/42)比13.3%(6/45),P<0.05]。与RASS组比较,NTI组浅镇静治疗6 h、拔除气管导管后2 h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RP水平较低[肾上腺素(pg/L):138.35±18.60比157.50±19.91,136.24±40.40比150.46±20.22;去甲肾上腺素(pg/L):347.34±45.46比393.75±49.77,340.59±50.95比376.37±49.70;CRP(μg/L):62.26±18.78比71.31±10.32,53.30±14.47比64.26±14.69,均P<0.05],浅镇静治疗6 h时皮质醇水平低于RASS组(nmol/L:327.03±41.04比358.12±70.01)。结论:应用Narcotrend指数监测指导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短时程机械通气患者浅镇静治疗可更好的实现浅镇静目标的达成。

程峰[10](2019)在《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高渗治疗对颅内压和短期死亡的影响目的:探讨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TS)和甘露醇对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术后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升高的控制作用及短期(两周内)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入住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DC术后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只接受一种高渗剂(3%HTS或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被录入研究。观察指标包括:(1)每日ICP负担(小时/天);(2)对单次大剂量高渗剂的反应;(3)两组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总住院天数;(4)两周内死亡率。结果:30例仅接受3%HTS治疗的患者和30例仅接受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进行近似匹配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可比性,HTS组每日ICP负担明显低于甘露醇组(分别为0.89±1.02小时/天:2.11±2.95小时/天;P=0.038)。HTS组单次给药后ICP降低的程度较甘露醇组更高(P=0.001)。而短期死亡率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2,66.67%[HTS组]:1,33.33%[甘露醇组];P=0.554)。结论:DC术后TBI患者使用等渗剂量高渗剂治疗时,3%HTS的降颅压效果优于20%甘露醇。但这种优势对此亚组患者的短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第二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内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目的:分析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短期死亡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DC术后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伤机制、GCS评分、GCS动作评分、瞳孔反应、术前低氧经历、头部简略损伤评分(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ore of the Head region,HAIS)、收缩压水平、头颅CT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经单因素分析、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用于建立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预测模型。通过验证集数据检验模型并观察模型性能。最后,借助编程技术开发预测工具。结果:337例DC术后TBI患者中,112(33.2%)例发生短期死亡。经单因素分析、FDR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入院GCS评分、瞳孔反应、Marshall CT分级、HAIS和Fg与短期死亡的发生独立相关。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的C统计值为0.930,阈值P为0.359,当P≥0.359时认为发生短期死亡的可能性大。测试集的验证结果显示MMC值为0.799,F-measure值为0.865。结论: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预测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发生,开发的预测工具可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二、严重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与预后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与预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振幅整合脑电图对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颅脑损伤患者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和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和统计方法
        1.5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Nomogram)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行I期DC的TBI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1.5 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的创新之处
综述 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一作者)
致谢

(4)基于多模态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sTBI后动态监测SctO_2与ICP、CPP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1.1 资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sTBI后 CSF与血清Lac、NSE及 BBB指数的临床意义
    2.1 资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局部脑氧饱和度联合相对α变异性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氧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2.1 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结果
        2.1.5 讨论
    2.2 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对象
        2.2.3 研究方法
        2.2.4 研究结果
        2.2.5 讨论
第三部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问卷研制
    3.3 实施调查
    3.4 质量控制
    3.5 调查结果
    3.6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
致谢

(7)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的皮层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脑损伤
        1.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作用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采集
        3.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图像采集
        3.3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结果判读
        3.4 神经影像学检查
        3.5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临床特征分析
        4.2 手术前aEEG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手术后aEEG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4.4 手术前后aEEG变化及影响因素
        4.5 围术期头颅CT/MR的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常用脑功能的监测方法
        5.2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NICU的应用
        5.3 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的皮层活动及影响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神经发育预后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
        1.2 神经发育评估与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采集
        3.2 体格发育评估
        3.3 神经发育评估
        3.4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病例特征分析
        4.2 BSID评估结果
        4.3 MDI和PDI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常用的神经功能的评估量表
        5.2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优势和应用
        5.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
        5.4 先心病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皮层电活动与中长期神经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的神经发育随访
        1.2 缺乏早期预测指标导致随访困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采集
        3.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图像采集
        3.3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结果判读
        3.4 神经影像学检查
        3.5 随访和神经发育评估
        3.6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临床特征分析
        4.2 围术期aEEG监测结果
        4.3 18月龄时BSID评估结果
        4.4 围术期aEEG与18月龄MDI与PDI关联性分析
        4.5 手术前后aEEG变化与18月龄MDI与PDI的关联性分析
        4.6 头颅超声与18月龄MDI与PDI
    第五章 讨论
        5.1 大脑的发育与高危儿神经发育评估
        5.2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脑功能与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性
        5.3 国外现行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神经发育预后的评估与干预指南
        5.4 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神经发育随访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神经发育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CD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IS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多模态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9)NTI监测应用于短时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评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分组与镇静镇痛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一般资料(表1)
    3.2 两组镇静治疗情况比较(表2)
    3.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表3)
    3.4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激素水平比较(表4)
4、讨论
    4.1 不同镇静评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达标率的影响
    4.2 两组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4.3 不同镇静评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高渗治疗对颅内压和短期死亡的影响
    引言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内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引言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颅脑创伤后颅高压的药物治疗比较
    参考文献
综述2 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严重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与预后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振幅整合脑电图对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价[D]. 王腾辉. 西藏大学, 2021(12)
  • [2]颅脑损伤患者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柯迪. 遵义医科大学, 2020
  • [3]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D]. 唐知己.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4]基于多模态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D]. 卢维新. 兰州大学, 2020(01)
  • [5]局部脑氧饱和度联合相对α变异性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D]. 王旭. 郑州大学, 2020(02)
  • [6]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D]. 房玉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7]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D]. 桂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8]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D]. 钟波. 山东大学, 2019(02)
  • [9]NTI监测应用于短时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评估的临床研究[D]. 张美君.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10]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D]. 程峰. 苏州大学, 2019(06)

标签:;  ;  ;  ;  

重症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及预后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