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小区系统资源预留切换策略分析

分层小区系统资源预留切换策略分析

一、分层小区系统中预留资源的切换策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宁磊[1](2016)在《异构蜂窝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高性能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以及针对移动设备优化的在线资源的逐渐丰富开启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新纪元。同时,移动数据业务占全球移动业务总流量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其中大部分的业务请求发起于室内、商业中心和体育场等人口密集区域,统称为热点地区。为了解决由于热点地区复杂的信道环境和密集的业务请求而导致的用户服务体验下降问题,在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基础上,一种增加热点地区覆盖深度的异构蜂窝网络(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HCN)技术被提出。HCN在LTE宏蜂窝中大规模同频部署小蜂窝;小蜂窝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但是其覆盖范围较小且回程链路带宽受限。所以,HCN需要更加灵活、高效的无线资源配置,而作为无线资源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方法是支持移动终端能够在HCN中不间断获取服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研究面向HCN的MM方法,为提高热点地区网络容量提供技术支撑。MM是针对HCN覆盖下用户移动行为特点设计的,其管理效果和服务性能紧密地依赖于用户移动行为。热点地区环境具有密集的建筑结构和复杂的道路拓扑,所以需要分析热点地区的用户移动特征从而辅助MM方法设计。本文采用隐式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进行用户移动特征分析,给出该场景下用户轨迹的移动频率、自相似性和长尾效应,为后续针对这些特征设计的MM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方向。此外,MM算法评估需要关注多用户和多小区下的系统性能,为了更加有效地衡量MM算法,给出了HCN动态系统级仿真流程与相关参数。MM涉及用户搜索网络、网络寻呼用户和用户在不同小区间游走三个管理过程,分别对应本文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物理小区识别(Physical Cell Identification, PCI)方法、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 TA)优化调整方法以及切换管理方法。用户在开机或者掉线后需要进行网络搜索,小蜂窝的大规模部署使得用户在小区搜索过程中有限的PCI号难以保障完全区分相邻的小区。所以,针对PCI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糊分层的小区识别方法,优先分配PCI给用户活跃程度较高的小区。针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PCI冲突与混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活动状态的PCI邻区调整方法,优先调整热点区域的PCI冲突与混淆。仿真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在PCI冲突与混淆负载率、系统切换失败概率和系统利用率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用户在接入网络后,当有业务到达时,网络需要在多个小区中寻找用户。系统的最大寻呼负荷限制了TA内的小区数,所以小蜂窝较小的覆盖半径减少了TA范围,增加了用户位置更新信令开销。针对TA优化调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团检测的位置管理方法,将属于同一社团的小区划分为同一跟踪区域。仿真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在位置更新率、小蜂窝利用率、系统新呼叫阻塞率和利用率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当用户和网络处于业务连接状态时,不可避免地在不同小区间游走,此时用户需要请求接入其他小区以保持网络连接状态。小蜂窝的同频部署和较小的覆盖范围可能使得用户游走时小区信号质量急剧下降而产生业务中断,或者快速频繁地在两个小区间进行切换。针对切换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行为感知的切换管理方法。该方法利用HMM学习用户移动轨迹,预测用户下一个路径点,进而给出切换决策方案。针对热点地区用户存在群体移动的特点,根据多用户业务请求与网络之间的匹配度,提出一种面向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群组切换方法。仿真结果说明所提方法降低了切换失败概率和乒乓效应,提高了小蜂窝利用率和系统利用率。

易鹏飞[2](2016)在《LTE分层小区架构中绿色节能算法研究和平台搭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十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区基站的个数从几万个激增到上百万个,如此多的基站导致释放更多温室气体,同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去维护。此外,3G和4G频谱普遍存在较高频率的频段,信号的穿透损耗比较严重,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通信需求运营商不得不部署更多地低功率节点,这进一步增加了整个通信系统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行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研究绿色节能策略,降低蜂窝网络能量消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此外,移动互联网业务飞速发展,数据业务在整个系统业务比重越来越大。而绝大数的数据业务都发生在室内,采用传统的蜂窝网络架构受限于较大的穿透损耗和选址困难等问题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为了解决室内热点覆盖的问题,异构网络因为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灵活部署、高能效等优点被提出来。由于高密度组网,异构网络往往会大大增加系统的能量消耗,因此,采用合适的节能策略很有必要。然而,直接将传统蜂窝网络中的节能技术直接引入到异构网络中节能效率往往无法到达预期。本文考虑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分层小区架构下用户业务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结合基站休眠策略和小区缩放策略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式基站休眠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此外,本文还搭建了基于网络仿真器(Network Simulator 3,NS-3)的LTE分层小区架构系统级仿真平台,对LTE切换模块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本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首先,对LTE系统架构进行了概述,详细地探讨了 LTE分层小区架构下系统的节能策略。归纳了基站节能的度量指标,并根据建模需要选择了适合的指标。另外,还对常见的基站节能策略进行分类介绍,并分别总结出了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其次,针对LTE分层小区架构下业务量在时域和空间域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的基站休眠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步,第一步,在第一个时隙通过获取网络全局信息,根据基站利用率使部分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第二步,在剩下的时隙根据UE上报的导频信号提取本地信道状况信息以调整基站发射功率。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策略在保证用户QoS性能的前提下,能有效地降低系统能量消耗和中断率。最后,基于NS-3软件搭建了 LTE分层小区架构系统级仿真平台,实现了接入服务(Access Service,AS)内基于X2切换、跨AS基于X2的切换和跨AS无X2的切换。主要工作包括:修改了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odeB)RRC 层、移动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层,业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层源代码;增加接入控制(Access Server,AS)模块,核心控制(Core Network Control Function,Ccf)模块。

廖海帆[3](2015)在《LTE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研究及NS-3仿真平台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种类型无线应用的蓬勃发展,无线通信系统也呈现出宽带化及移动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形势下,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项目在第三代移动通信(The3rd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3G)基础上提出,它对3G的空中接入技术进行了改进,在满足更高频谱效率、更小时延和更高传输速率要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需求。LTE提出了一系列领先的技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传统宏蜂窝小区基础上,引入了不同种类低功率节点(Low Power Nodes, LPN)所构成的微蜂窝小区,包括家庭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中继和分布式天线系统等。这种架构能够提高系统覆盖范围和容量,也为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资源调度算法都是基于宏小区的,没有考虑到宏小区、LPN共存时资源分配可能带来的不公平性,小区重叠密集覆盖所可能带来的干扰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考虑了LTE分层小区架构的特点,结合干扰协调和自适应资源预留的思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数比例公平资源调度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此外,还参与搭建了基于网络仿真器(Network Simulator3, NS-3)的LTE系统级仿真平台,对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 RLC)层进行了完善,还搭建了信道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首先对LTE系统架构进行了概述,详细地探讨了LTE系统的资源调度。本文归纳了资源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LTE系统资源调度存在的实际限制,并且根据是否考虑信道和QoS,将资源调度算法进行了分类,另外还对分层小区架构下资源调度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数比例公平资源调度算法。针对LTE系统中的宏小区-毫微微小区分层网络架构,采用了双排楼层仿真场景,同时考虑层间和层内的干扰协调策略,提出了基于时域和频域的自适应资源预留算法,保证宏小区用户的公平性,最终提出了考虑多种业务流的资源调度策略,可以对不同业务流的优先级进行区分。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传统资源调度算法,所提算法在保证所有用户公平性的前提下,QoS性能和系统吞吐量也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基于NS-3软件搭建了LTE系统级仿真平台,并且在仿真平台已有各层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为了使仿真平台能够应对恶劣的信道状况,修改了RLC层,增加了其数据包重传的功能来减小误码率和丢包率。还根据协议和场景需求,搭建了完整的信道模型,修改了大尺度衰落模型,增加了小尺度衰落模型,完善了对于无线传输环境的模拟仿真。

陈立明[4](2014)在《星地一体化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及其应用多元化的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呈爆炸性增长,移动卫星网络(MSS, Mobile Satellite System)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为用户提供高带宽连接的挑战。卫星通信依赖于视距(LOS, Line of Sight)连接,在有遮挡的环境下信号强度将大幅衰减,因此,利用地面网络的覆盖特性对卫星覆盖进行补充,将二者融合,构建星地一体化网络,实现高速移动宽带网络的全天候以及全地域无缝覆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星地一体化网络从本质上来说是异构的无线网络,从拓扑结构来看,包括天基网络与地基网络两部分:天基网络为位于不同轨道的移动卫星或星座,地基网络为基于地面无线标准部署的蜂窝网络,二者由移动卫星网络统一管理,构成一体化的网络。星地一体化网络的特点是,移动卫星网络通过在地面部署基于MSS频段的地面蜂窝网络,改善传统卫星信号遭阻挡区域的覆盖,能够带来系统用户数的提升以及网络资源的更充分利用。此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在一体化网络架构下对系统频率、功率、带宽、接入权限等资源进行高效分配与管理,克服两种网络在传输机制、接入技术、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为用户提供无缝透明的服务质量。因此,本文给出面向未来移动通信需求的星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对无线资源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方法和结论。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给出星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无线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从技术及应用层面出发,部署集中式架构的地基蜂窝网络,并与天基移动卫星网络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高带宽与全球无缝的覆盖。基于此框架,深入分析了星地一体化网络分层小区间的干扰对系统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以及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的影响,为后续星地一体化网络能量高效的分层干扰管理奠定理论基础;给出一个通用的公平QoS映射方法,利用多媒体业务的自适应带宽调整特性ABA(Adaptive Bandwidth Adaptation),在移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之间非对称地调整业务的服务等级,为后续的呼叫接入控制提供接入用户数增益;给出了支持卫星接口的媒质无关切换(MIH,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机制,为后续的垂直切换提供底层消息传输支持。其次,由于星地一体化网络利用卫星波束小区、宏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来灵活地实现对热点区域、非热点区域以及零星业务区域的无缝覆盖,导致分层小区间存在干扰。目前对这种分层干扰的管理一般通过在卫星波束小区与地面小区间复用频率以实现干扰避免,在地面小区间进行干扰协调。本文提出了能量高效的干扰协调策略IC-LC,针对由于卫星摄动或运动对地面小区产生干扰的情况,利用矩阵带状化MR(Matrix Relaxation)算法和流功率分配SPA(Stream Power Allocation)算法进行波束赋形与发射功率分配,以较低的运算复杂度对地面小区间的干扰进行协调,有效抑制小区间的干扰。通过建立模块化的能耗模型,验证了IC-LC的低运算复杂度可降低处理中心的处理能耗,实现对系统能量效率的优化。再次,呼叫接入控制CAC(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负责调度星地一体化网络中用户的呼叫请求,并为其分配资源进行准入控制。由于星地一体化网络中存在不同覆盖区的新呼叫以及切换呼叫(包括水平切换与垂直切换),需要根据呼叫的特性以及网络状况确定调度与准入控制准则。本文将接入调度转换为带优先级的多服务队列调度MSQS(Multi-Server Queue Scheduling)问题,基于系统状态的遍历性以及平稳状态的存在性,提出了N-非强占优先排队准则N-NPPQ(N-Non Preemptive Priority Queue),利用N-队列动态调度新呼叫与切换呼叫;并进一步针对垂直切换与水平切换呼叫提出基于资源预留的准入控制准则,利用卫星波束小区稳定状态的准可逆性,将波束小区进行虚拟窗划分并计算切换概率来建立动态的预留池,有效平衡了垂直切换与水平切换呼叫之间的接入矛盾。接入调度以及准入控制共同完成呼叫接入控制,有效降低了由于系统资源调配不均所导致的呼叫阻塞率,优化了预留资源的利用率。最后,垂直切换使星地一体化网络中的用户能够在移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间无缝漫游,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以及网络状态使用户始终连接到最佳的网络。垂直切换包括网络发现、切换触发与切换判决、切换执行等步骤,其中切换触发与切换判决用于确定是否触发垂直切换并确定切换目标网络,是实现无缝垂直切换的重要前提及保障。鉴于不必要的切换触发将产生不必要的信令开销及资源浪费,同时导致失败切换与不必要切换,本文提出基于多阈值的切换触发算法,通过预测用户在地面蜂窝小区中的滞留时间及信道占用时间,计算得到多个切换阈值来触发用户由移动卫星网络到地面网络的垂直切换,降低了已有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以及速率感知的切换触发策略存在的失败切换与不必要切换数。鉴于星地一体化网络中移动卫星网络时延较长,垂直切换判决需要尽快完成,提出了基于信用评价的切换判决算法,利用用户对网络的评价作为垂直切换判决的参考,避免传统的多属性切换判决算法在星地一体化网络中所需的参数收集、计算以及长判决时延。

胡海龙,邱倩琳[5](2012)在《立体多层网络架构在CBD覆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从组网结构、切换策略、频率规划、天线布局和设备选型5个方面探讨了基于"立体多层网络架构"的WCDMA网络CBD场景覆盖方案,并结合HSPA+技术演进、UMTS与WLAN鼬合提出了CBD区域移动通信网络扩容演进的建议。

唐良瑞,杨安坤,杨雪[6](2011)在《基于信道预留和强占优先的接力切换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移动通信系统综合业务(语音/数据)的接力切换策略.该策略为语音切换预留信道,根据语音用户属性设置不同切换优先级,赋予语音切换和语音新呼叫对数据服务信道的强占优先权.仿真表明,当系统语音呼叫强度较大时,该策略使高优先级的VIP、高速语音切换阻塞率减小了至少50%;当系统数据呼叫强度较大时,该策略降低了数据呼叫阻塞率和排队队长,并使传输时延减小了近0.01s,整体上提高了系统的QoS(Quality of Service).

郑宏东,周亚枫,毛敏[7](2010)在《TD-SCDMA基于UE移动速度的小区切换算法》文中认为首先介绍TD-SCDMA系统中切换的基本概念。在当前交通工具多样化、无线通信环境复杂化的背景下,引出分层小区结构(HCS)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TD-SCDMA基于UE移动速度的切换算法及其流程。最后给出切换成功后的防乒乓机制及切换失败的惩罚机制。

王希栋[8](2010)在《基于虚拟分层小区结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文中研究说明长期演进计划(LTE)是3GPP组织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化演进计划。目前,LTE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OFDMA)和多入多出技术(MIMO)以消除多径衰落和干扰造成的影响。由于在OFDMA技术中,用户信息由不同的子载波承载,因此用户受到的小区内干扰大大减弱,用户受到的干扰主要来自邻小区。而且,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将受到更为恶劣的邻小区干扰。在同频布网时,小区间干扰将严重降低小区的吞吐量尤其是边缘区域的吞吐量,并将导致边缘用户通信质量的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3GPP LTE组织提出了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对小区的某些频率资源进行某种限制,减少本小区对相邻小区在该频率上的干扰,从而抑制小区间同频干扰,提高相邻小区在这些频率资源上的载干比以及小区的边缘数据速率和覆盖。但是,现有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存在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低和对高速移动用户支持性差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小区分层结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该方案将小区结构虚拟为两层,分别为高速用户和低速用户服务。该方案实现了在小区边界负载不均匀和用户高速移动的情况下,提高边缘小区的频谱利用率并且支持小区用户的高移动性。本文设计并实现了LTE系统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仿真平台。通过该平台,新方案的性能得以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新的方案可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用户的资源重分配频率,提升了用户通信质量和LTE系统的整体性能。

吴欢[9](2010)在《3G系统下多业务用户切换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以其特有的灵活和便捷的优点符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切换技术已经成为追求最大系统容量和提高质量的关键技术。软切换使得移动台进行切换时,在中断与旧基站的连接之前,采用先连后断策略,实现移动过程中的无缝通信,它具有降低通话中断率、获得分集增益、增加系统容量等优点。本文重点研究3G系统软切换算法的研究。在以往对软切换技术的研究中,大多数针对参数设置和资源分配问题,而对于软切换的判决准则问题则研究的非常少,而且也只是针对单业务而言。例如,在传统软切换算法中,当链路质量变差需要切换时,由于相邻小区存在同频的情况,移动台可以通过多条无线链路与网络进行通信,通过比较,选取导频信号最强的一个作为目的小区。而导频信号最强的基站也就是路径损耗最小(即路径增益最大)的基站。传统切换判决算法只是单纯考虑了路径损耗,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中业务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而在切换请求发生时,基站当前负载对于切换能否成功、系统资源的分配利用以及系统性能都非常重要。未来无线通信系统要求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种的通信业务,同时不同业务有着不同的服务质量要求。为了更好的利用无线网络特征,在充分利用无线系统有限带宽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用户数据的传输质量,需要对无线系统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分配。因此在选择移动台切换的目的小区时,应该将小区的负载也考虑进去,综合考虑路径损耗和小区负载两个因素。本文在多业务的基础上,针对传统软切换算法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系统容量估算的软切换算法和基于多业务的软切换优化算法。优化算法不是简单的将满足切换条件的候选基站中导频信号强度最大的基站加入激活集,而是在考虑了业务的传播损耗与业务本身不同的优先级,兼顾小区负载平衡,达到各小区之间负载平衡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软切换优化算法显着降低了切换中断率,提高了系统性能,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刘莉[10](2008)在《分层蜂窝小区系统无线资源管理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移动用户提供多种信息业务是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发展方向。本论文从提供业务的角度出发,通过无线多业务网络的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及解决方案,包括单层蜂窝网的接入控制、带宽分配等,和双层蜂窝网的业务建模、动态资源分配策略及其层选策略等问题,主要的工作及创新点在于:针对无线网络的多媒体业务,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优化算法(CAC-RA),此算法通过采用马尔科夫方法,排队论和非线性规划模型,同时解决呼叫允许控制和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提出的利益函数考虑了最大利用资源,同时满足无线网络各类用户的QOS要求。引用等效带宽的思想得出CDMA系统容量,将提出的CAC-RA算法应用于CDMA系统。针对单业务分层蜂窝网,提出一种层间联合的业务模型(Layer-united)和一种用户分类建模分析方法(User-classified),研究双向溢出策略的双层蜂窝网结构,用户根据其移动速度进行接入层选择。两种模型将宏小区和微小区相互结合,考虑上下层的相关性,因此提高了准确度。研究一种支持多种业务(语音对话业务和数据流业务)的分层蜂窝网,在动态资源分配策略下的网络性能。此动态资源分配策略根据当前的业务负载情况动态分配数据流业务带宽,并通过双阈值带宽预留(DTBR)来保证不同业务的质量要求(QoS)。分析网络性能时使用用户分类分析思想生成两个二维马尔可夫调制的泊松过程(MMPP)来描述快速用户业务模型和慢速用户业务模型。研究应用动态资源分配策略的多业务分层蜂窝网,在信道共享和信道分割两种资源分配策略下的网络性能。微小区层作为“热点”小区层嵌入宏小区层中。使用用户分类分析思想分析多业务蜂窝网的网络性能,生成0类用户模型和1类用户模型。提出了两种分层小区系统的多业务公平速率分配和层选策略。两种速率分配策略(公平速率分配和比例公平速率分配)综合考虑了信道质量和传输功率条件和接收台的最小信噪比等。两种速率分配策略考虑到与基站不同距离的移动台间的公平性的同时最大利用系统资源,提高吞吐量。基于对上下链路的速率分配策略,相应的提出了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的层选策略,使分层小区的总吞吐量达到最大。除用户速度外,层选策略考虑的因素还有宏小区和微小区的资源情况。在蜂窝ad hoc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层蜂窝ad hoc网结构(HCA),它融合了分层蜂窝网络(HCS)和移动ad hoc网络(MANET)两种网络结构。通过马尔科夫模型对此网络业务量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用户的选择策略,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网络容量并达到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分层小区系统中预留资源的切换策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层小区系统中预留资源的切换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异构蜂窝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蜂窝的商业部署与关键技术发展
        1.2.2 小蜂窝移动性管理技术的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移动性管理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移动性管理系统模型
    2.3 热点地区用户移动特征分析
        2.3.1 移动模型的作用
        2.3.2 偏好路径移动建模与特征分析
    2.4 动态系统级仿真与参数设定
        2.4.1 蜂窝部署
        2.4.2 链路预算
        2.4.3 业务模型与调度方法
        2.4.4 网络接口协议与帧结构设计
        2.4.5 联合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动态模糊分层的小区识别方法
    3.1 引言
    3.2 物理小区识别过程
    3.3 小区识别号动态分配方法
        3.3.1 PCI分配问题描述与建模
        3.3.2 基于模糊聚类的PCI分配方法
        3.3.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3.4 基于用户活动状态的PCI邻区调整方法
        3.4.1 移动数据特征简析
        3.4.2 基于HMM的用户活动状态建模与解码
        3.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社团检测的位置管理方法
    4.1 引言
    4.2 位置管理流程分析
        4.2.1 寻呼过程
        4.2.2 跟踪区域更新流程
        4.2.3 跟踪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
    4.3 跟踪区域快速规划方法
        4.3.1 跟踪区域规划问题描述与建模
        4.3.2 基于协作博弈的快速TA规划方法
    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4.1 仿真参数与评价指标
        4.4.2 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行为感知和用户QoS的切换管理方法
    5.1 引言
    5.2 切换管理流程分析
        5.2.1 切换测量与决策
        5.2.2 切换准备与执行
        5.2.3 小区范围扩展与近空白子帧
    5.3 基于个体用户行为感知的切换方法
        5.3.1 移动数据特征简析
        5.3.2 用户行为预测切换方法
        5.3.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5.4 面向群体移动用户QoS的切换方法
        5.4.1 用户群体移动的确定
        5.4.2 面向用户QoS的群组切换决策
        5.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LTE分层小区架构中绿色节能算法研究和平台搭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绿色节能策略概述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LTE分层小区架构中的节能策略
    2.1 LTE分层小区架构概述
        2.1.1 LTE系统简介
        2.1.2 分层小区架构
    2.2 绿色蜂窝网络度量指标
    2.3 分层小区架构中的节能策略
        2.3.1 基于功率控制的节能策略
        2.3.2 基于传输设置的节能策略
        2.3.3 基于基站休眠的节能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TE分层小区架构中的节能算法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及系统建模
        3.2.1 信道模型
        3.2.2 基站利用率
        3.2.3 能量消耗模型
        3.2.4 问题建模
    3.3 基于功率可变的基站休眠机制
        3.3.1 基站休眠策略
        3.3.2 基站侧功率控制策略
    3.4 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TE分层小区架构仿真平台搭建
    4.1 引言
    4.2 NS-3仿真平台介绍
        4.2.1 NS-3软件介绍
        4.2.2 LTE模块介绍
    4.3 LTE分层小区架构仿真平台设计
        4.3.1 分层小区架构设计
        4.3.2 分层小区架构下的移动性管理设计
    4.4 LTE分层小区架构仿真平台实现
        4.4.1 AS内基于X2切换的实现
        4.4.2 跨AS基于X2切换的实现
        4.4.3 跨AS无X2切换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LTE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研究及NS-3仿真平台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LTE系统的无线资源调度
    2.1 LTE系统概述
        2.1.1 LTE系统架构
        2.1.2 LTE协议栈
    2.2 LTE系统资源调度
        2.2.1 资源调度影响因素
        2.2.2 资源调度算法总结
        2.2.3 持续和半持续调度
    2.3 LTE分层小区架构资源调度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TE分层小区架构的无线资源调度算法
    3.1 前言
    3.2 系统架构及场景模型
    3.3 基于分层小区的无线资源调度算法
        3.3.1 干扰协调策略
        3.3.2 自适应资源预留算法
        3.3.3 改进的指数比例公平资源调度算法
    3.4 仿真及性能分析
        3.4.1 仿真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TE系统级仿真平台搭建
    4.1 NS-3仿真平台概述
        4.1.1 NS-3仿真软件概述
        4.1.2 LTE模型概述
    4.2 RLC层修改
        4.2.1 修改方案设计
        4.2.2 修改实现过程
    4.3 信道模型搭建
        4.3.1 信道仿真流程概述
        4.3.2 信道仿真实现步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星地一体化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卫星与地面网络发展现状
        1.2.2 星地一体化网络研究现状
        1.2.3 无线资源管理关键问题
    1.3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目标
    1.4 本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星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覆盖分析
    2.1 引言
    2.2 网络架构
        2.2.1 地面网络
        2.2.2 卫星网络
        2.2.3 无线资源管理RRM
    2.3 分层干扰分析
        2.3.1 分层干扰特性
        2.3.2 性能参数优化分析
    2.4 呼叫接入控制分析
        2.4.1 带宽自适应特性
        2.4.2 接入用户数增益分析
    2.5 垂直切换架构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量高效的分层干扰管理
    3.1 引言
    3.2 分层干扰分析
        3.2.1 干扰场景
        3.2.2 P-ZFBF迫零波束赋形
    3.3 小区间干扰协调
        3.3.1 矩阵带状化MR
        3.3.2 流功率分配SPA
        3.3.3 模块化能耗模型
    3.4 仿真与验证
        3.4.1 仿真场景
        3.4.2 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队列调度与资源预留的接入控制
    4.1 引言
    4.2 呼叫接入控制场景
    4.3 接入选择
    4.4 多服务队列MSQS接入调度
        4.4.1 优先级分析
        4.4.2 N-NPPQ调度准则
    4.5 基于预留池的准入控制
        4.5.1 模型参数求解
        4.5.2 准可逆性证明
        4.5.3 预留池构建
    4.6 仿真与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阈值触发的快速垂直切换判决
    5.1 引言
    5.2 垂直切换架构与流程
    5.3 多阈值垂直切换触发
        5.3.1 模型参数求解
        5.3.2 切换失败阈值计算
        5.3.3 不必要切换阈值计算
    5.4 基于信用的垂直切换判决
        5.4.1 信用体系
        5.4.2 切换判决
    5.5 仿真与验证
        5.5.1 仿真场景
        5.5.2 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信道预留和强占优先的接力切换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策略描述
3 系统分析建模
    (1) 信道占用时间
    (2) 呼叫到达强度
4 性能指标分析
    (1) 系统状态转移
    (2) 系统性能参数
5 仿真结果与分析
6 结束语

(7)TD-SCDMA基于UE移动速度的小区切换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TD-SCDMA系统的小区切换
2 HCS分层小区结构
3 基于UE速度的切换
4 防乒乓切换与失败惩罚机制
5 结束语

(8)基于虚拟分层小区结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3GPP LTE系统概述
        1.1.1 LTE系统发展背景
        1.1.2 LTE技术目标
    1.2 干扰信号的类型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LTE系统关键技术
    2.1 LTE系统帧结构
    2.2 LTE系统物理信道
    2.3 LTE系统物理层工作过程
    2.4 LTE系统多址接入技术
        2.4.1 LTE系统上行多址技术
        2.4.2 LTE系统下行多址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虚拟分层小区结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3.1 LTE系统小区间干扰
    3.2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
        3.2.1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技术
        3.2.2 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
        3.2.3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3.3 两种典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3.3.1 软频率复用方案
        3.3.2 部分频率复用方案
    3.4 现有方案的不足
        3.4.1 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
        3.4.2 小区用户资源重分配问题
    3.5 基于虚拟分层小区结构的ICIC技术
        3.5.1 小区可用频谱资源分配
        3.5.2 低速用户干扰协调方案
        3.5.3 高速用户干扰协调方案
        3.5.4 V-HCS方案的边缘频谱效率和资源重分配次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设计与验证分析
    4.1 仿真设计基础
        4.1.1 系统级仿真技术
        4.1.2 仿真工具
    4.2 仿真模型设计
        4.2.1 系统建模
        4.2.2 LTE系统ICIC仿真平台
        4.2.3 平台主要参数和主要模块
    4.3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3G系统下多业务用户切换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的专业术语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CDMA系统中软切换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1.3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技术
    2.1 切换技术概述
        2.1.1 硬切换
        2.1.2 软切换
        2.1.3 更软切换
    2.2 切换的判决条件
    2.3 切换控制方式
    2.4 软切换技术
        2.4.1 软切换过程
        2.4.2 CDMA2000中的软切换
        2.4.3 WCDMA中的软切换算法
    2.5 切换性能的衡量标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系统中的软切换算法
    3.1 无优先权的切换策略
    3.2 基于信道预留切换策略
        3.2.1 静态信道预留策略
        3.2.2 动态信道预留策略
    3.3 基于请求排队的切换策略
    3.4 分层小区的切换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MA系统模型
    4.1 系统模型
    4.2 系统的传播模型
    4.3 多媒体业务模型
        4.3.1 语音业务
        4.3.2 视频流业务[32]
        4.3.3 数据业务模型
        4.3.4 HTTP业务
    4.4 蜂窝小区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新的基于CDMA体制下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软切换算法
    5.1 多媒体业务的分类
    5.2 基于系统容量估算的软切换算法
        5.2.1 信道估计
        5.2.2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定
        5.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软切换算法
        5.3.1 切换算法流程
        5.3.2 系统模型及参数设置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10)分层蜂窝小区系统无线资源管理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1.1.1 呼叫接纳控制
        1.1.2 信道分配策略
        1.1.3 切换控制
        1.1.4 功率控制
        1.1.5 容量分析
        1.1.6 负荷控制
        1.1.7 分层蜂窝小区系统
    1.2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2 单层蜂窝小区系统接入允许控制和资源分配
    2.1 引言
        2.1.1 资源分配算法
    2.2 一种优化无线多媒体业务接入允许控制和资源分配算法(CAC-RA)
        2.2.1 CAC-RA算法中的实时业务模型
        2.2.2 CAC-RA算法中的非实时数据业务模型
        2.2.3 CAC-RA算法的最终合成
    2.3 一种 CDMA网络多业务的呼叫允许控制算法
        2.3.1 等效带宽思想
        2.3.2 仿真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分层蜂窝网络业务建模与性能分析
    3.1 引言
        3.1.1 系统模型
    3.2 层间联合建模的业务模型
        3.2.1 微小区业务模型分析
        3.2.2 宏小区业务模型分析
        3.2.3 迭代算法求解微小区和宏小区业务模型的稳态概率
        3.2.4 仿真与结果分析
    3.3 一种分层蜂窝网中基于用户分类的建模分析方法
        3.3.1 分层蜂窝网的分析和建模
        3.3.2 试验仿真和数据分析
    3.4 多业务分层蜂窝网中的动态资源分配策略性能分析
        3.4.1 快速用户业务的分析建模
        3.4.2 慢速用户业务的分析建模
        3.4.3 迭代算法求解快速用户和慢速用户业务模型稳态概率
        3.4.4 试验仿真和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多业务分层网络信道资源分配策略及速率分配和层选策略
    4.1 引言
    4.2 多业务分层网络信道资源分配策略分析
        4.2.1 分层网络容量分析
        4.2.2 网络模型描述
        4.2.3 试验仿真和数据分析
    4.3 分层小区系统的公平速率分配和比例公平速率分配策略
        4.3.1 公平速率分配
        4.3.2 比例公平速率分配策略
        4.3.3 层选策略
        4.3.4 基于公平/比例公平速率分配的层选策略
        4.3.5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分层蜂窝Ad Hoc网
    5.1 引言
        5.1.1 蜂窝ad hoc网络结构
        5.1.2 本章主要工作
    5.2 分层蜂窝ad hoc网(HCA)的网络性能
        5.2.1 HCA网的容量分析
        5.2.2 HCA网业务的分析建模
        5.2.3 仿真试验和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附录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四、分层小区系统中预留资源的切换策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异构蜂窝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法研究[D]. 宁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2]LTE分层小区架构中绿色节能算法研究和平台搭建[D]. 易鹏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3]LTE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研究及NS-3仿真平台实现[D]. 廖海帆.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 [4]星地一体化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 陈立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5]立体多层网络架构在CBD覆盖中的应用[A]. 胡海龙,邱倩琳. 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 2012
  • [6]基于信道预留和强占优先的接力切换策略[J]. 唐良瑞,杨安坤,杨雪. 电子学报, 2011(06)
  • [7]TD-SCDMA基于UE移动速度的小区切换算法[J]. 郑宏东,周亚枫,毛敏.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0(06)
  • [8]基于虚拟分层小区结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D]. 王希栋.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3G系统下多业务用户切换系统的研究[D]. 吴欢.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10]分层蜂窝小区系统无线资源管理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 刘莉.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分层小区系统资源预留切换策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