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证倒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晨[1](2018)在《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医疗资源有限,卫生投入巨大,但过度医疗造成的严重浪费却同时存在。其中,过度检查尤其是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的不适宜检验(inappropriate request,IR)国内外都具有普遍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医疗,从而更合理地使用宝贵的医疗经费,遂成为各国医疗改革的重点,中国也不例外。本文以肺部疾病TM检测为研究对象,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AE)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lung cancer,PLC)两个病种为例,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上海市三家综合性医院的入院诊断为AE-COPD和PLC的4191份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这两种疾病TM检测的最优策略,作为TM检测适宜与否的判断标准。然后对三家医院肺部疾病TMIR的现况进行了评价,并初步探讨了临床路径干预对肺部疾病TM检测适宜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临床医生IR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深入剖析临床医生肺部疾病TMIR的原因,进而提出降低临床IR的可行干预路径,为改善肺部疾病TMIR现况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CEA+CYFRA 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CEA+CYFRA 21-1+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组合,可作为AE-COPD和PLC的TM检测最优策略。若以该策略作为两种肺部疾病TM检测申请适宜与否的判断标准,被调查的三家医院中,97.0%的患者存在TMIR现象,可见肺部疾病TMIR具有普遍性。此外,临床路径干预对肺部疾病TM检测的适宜性影响效果显示,临床路径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对COPD患者还能改善疗效。而通过三家医院临床医生深度访谈,以及以北京和上海为主的各级医院有处方权的224位临床医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在近一个月的肺部疾病TM检测方案的适宜概率未超过50%,且对问卷中两个病例所作TM检测方案的适宜率也仅39.7%,进一步印证了肺病疾病TMIR现象的严峻性。不适宜检验的产生,既有临床医生保护自身利益、避免医疗纠纷以及缺乏主动学习卫生经济学知识的动力对其医疗行为的间接原因,也有医务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不高和医患沟通能力不强等直接原因。而疾病既往信息的完整性、疾病的复杂性、患者经济条件的好坏、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意愿或依从性、对病情的焦虑程度、以及临床医生所处的医院、政策和社会环境因素,均增加了临床医生的执业压力,使其在与患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更多地选择了不适宜的TM检测方案。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通过对肺部疾病的TMIR现象的揭示,反映了目前临床诊疗中过度医疗的普遍存在;AE-COPD和PLC的TM临床检测最优策略,既符合专家共识,也得到了调查数据的验证;临床路径是控制IR的有效途径;支付类型差异和病情轻重不同是导致IR的重要影响因素;IR原因分析表明,医疗体制、医院运行和医生教育的改善是形成最佳诊断治疗决策的关键。本文创新点主要为以下两方面:第一,正确区分适宜和不适宜检验,是对IR现象进行有效干预的第一步。然而,迄今有关检验适宜性的判断标准,多基于临床指南、行业规范和诊疗习惯,常局限于某些医疗机构和某些特定项目,结论也多是定性的,不同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大规模定量的令人信服的临床研究。本文以AE-COPD和PLC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咨询,结合临床数据论证,最终获得了两种疾病诊断最优TM检测策略,为判断这两种疾病的TM检测行为是否适宜奠定了基础;第二,本论文聚焦临床检验的关键决策人——有处方权的医生,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肺部疾病TM检测方案制定时所受到的来自医院、政策、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临床医生自身在肺部疾病TM检测动机和行为技巧方面的表现,并进一步借助经济学、管理学、行为干预理论中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IMB)模型,对临床医生肺部疾病TMIR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和实证验证,从而为有效干预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赵洁,陈质雅[2](2014)在《举证倒置对解决护理行为中存在法律问题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举证倒置作为解决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其司法解释和实质性影响,以规范自身护理行为,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降低风险。
戴月[3](2014)在《关于高护生对医疗事故及举证倒置的认知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本校高护生对医疗事故及举证倒置等医疗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及现状,提高护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护意识。方法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学相关知识设计调查问卷,针对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成在校高护生组及临床实习护生组各50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高护生在医疗法律知识答对率、对医疗事故概念及举证倒置实行时间等法律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校实习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的认知比在校护生强,但仍有部分护生相关认识匮乏,需要加强。
唐佳其[4](2012)在《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又能使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在我国现阶段,举证责任倒置有其存在必要性的情况下,医疗机构要主动适应这一规则,政策制定者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才能使其有效实施。
王仕贤[5](2012)在《30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30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护理记录内容简单,流于形式,未能体现护理程序;字迹潦草、模糊、涂改,存在医护记录不符的现象。认为要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就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病历书写质量评估,实行三级质控;加强医护沟通,避免记录分离。
梁梅菊[6](2012)在《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方法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306份护理记录单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为: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内容缺乏连续性;重点不突出;代签名;未使用医学术语等。结论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对提高护理质量、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提高护理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佳[7](2011)在《问题管理模式在ICU护理记录书写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在ICU护理记录中的运用。方法通过自查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科存档的病历护理书写,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绩效改进的过程进行实施。结果经过2年的问题管理模式护士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护理书写问题的病历份数减少,护理问题项减少,护理书写合格率达100%。结论问题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ICU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以适应举证倒置的需要,满足人们增长的健康的需求。
邓洁英[8](2010)在《探讨护理记录对举证倒置的影响及干预》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作用及其干预措施,为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客观、真实证据。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书写中常见的问题,找出防范的应对措施。结果客观、真实、连贯、完整、及时的动态护理记录可为医疗举证倒置提供有利的证据。结论医疗举证倒置的出台,明确了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及事故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韩宝茹,王玉芝,张春英,赵红霞,张欣,田爱华[9](2009)在《临床护士对医疗事故举证倒置制度了解程度的调查》文中指出随着医疗市场的日益规范,患者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不断发生,患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为了区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责任,我国2002年4月1日实行举证倒置制度。"举证倒置"就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
张华[10](2009)在《论举证倒置与护理文书》文中指出 在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要通过举证来证明自己无医疗过错。在护理方面,护士要证明发生的护理行为合法,护理文书是其主要依据。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认识护理文书在举证倒置中的法律责任,规范病
二、“举证倒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举证倒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导言 |
2.2 不适宜检验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1 过度医疗 |
2.2.2 过度治疗 |
2.2.3 不适宜检验的定义 |
2.2.4 不适宜检验的标准研究 |
2.2.5 不适宜检验的不良后果 |
2.2.7 不适宜检验的干预 |
2.2.8 临床路径的干预 |
2.3 不适宜检验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1 过度医疗 |
2.3.2 过度治疗 |
2.3.3 不适宜检验的定义 |
2.3.4 不适宜检验的标准研究 |
2.3.5 不适宜检验的影响因素 |
2.4 国内外不适宜检验研究的不足与困惑 |
2.5 肿瘤标志物的不适宜检验 |
2.5.1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
2.5.2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
2.5.3 肿瘤标志物的不适宜检验 |
2.5.4 肿瘤标志物不适宜检验的标准研究 |
2.6 肿瘤标志物临床适宜检验方案的评价与判断 |
2.6.1 肿瘤标志物诊断价值的评价指标 |
2.6.2 肿瘤标志物临床适宜检验方案的获得路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床肿瘤标志物不适宜检验的现状研究与优化策略 |
3.1 导言 |
3.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3.2.1 临床数据采集 |
3.2.2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方案的获得 |
3.2.3 医疗机构肿瘤标志物不适宜检验的实证研究 |
3.3 TM临床检验适宜方案 |
3.3.1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
3.3.2 单项肿瘤标志物指标诊断价值测算 |
3.3.3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判定 |
3.4 医疗机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现状 |
3.4.1 医疗机构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分布 |
3.4.2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人群差异 |
3.4.3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费用分布情况 |
3.4.4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转归差异 |
3.4.5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费用分析 |
3.5 基于PLC预测模型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优化策略 |
3.5.1 临床数据采集 |
3.5.2 基于PLC预测模型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优化策略获得 |
3.5.3 基于PLC预测模型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优化策略优势 |
3.6 临床路径实施的疾病和费用情况 |
3.6.1 COPD和 PLC的比较 |
3.6.2 按肿瘤类型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3.7.1 针对COPD和 PLC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检验方案的适宜性 |
3.7.2 医疗机构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的现状分析 |
3.7.3 对策与建议 |
第四章 临床不适宜检验影响因素研究 |
4.1 导言 |
4.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样本选择 |
4.2.3 数据来源 |
4.2.4 主要研究指标及研究假设 |
4.2.5 主要研究指标的测量工具 |
4.3 主要研究结果 |
4.3.1 样本纳入情况 |
4.3.2 临床医生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
4.3.3 主要研究指标的信效度分析 |
4.3.4 主要研究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4.3.5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各主要研究指标的简单效应 |
4.3.6 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原因分析 |
5.1 导言 |
5.2 相关理论基础 |
5.2.1 委托代理理论 |
5.2.2 供给诱导需求理论 |
5.2.3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
5.3 基于IMB模型的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传导通路分析 |
5.3.1 信息因素、动机因素对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作用分析 |
5.3.2 行为技巧对信息因素、动机因素在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作用中的中介作用 |
5.3.3 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IMB理论模型的提出 |
5.4 临床医生肺部疾病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IMB模型验证分析 |
5.4.1 IMB模型的验证方法 |
5.4.2 变量设置 |
5.4.3 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降低临床不适宜检验的讨论与建议 |
6.1 当前的问题与挑战 |
6.1.1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医患博弈现状 |
6.1.2 绩效支付带来医务人员的行为倾向 |
6.1.3 临床数据缺乏统一管理 |
6.2 进一步避免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建议 |
6.2.1 以卫生决策数据分析为基础构建临床路径 |
6.2.2 加强检验临床合作,控制不适宜检验 |
6.2.3 加强医患沟通,避免医患不当博弈 |
6.2.4 促进医生绩效模式的改变,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 |
6.2.5 改革支付制度,促进医疗模式转变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临床不适宜检验普遍存在 |
7.1.2 不适宜检验的标准制定 |
7.1.3 临床路径是控制不适宜检验的有效途径 |
7.1.4 支付类型和临床病情是临床不适宜检验的重要影响因素 |
7.1.5 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原因分析表明,医疗体制、医院运行和医生教育的改善是形成最佳诊断治疗决策的关键 |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展望 |
7.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7.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一:肺部疾病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案影响因素调研工具 |
附二:信息因素的得分统计 |
附三:动机因素的得分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举证倒置对解决护理行为中存在法律问题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举证倒置的司法解释 |
2 护理行为存在的法律问题 |
3 举证倒置对护理行为存在法律问题的影响 |
3.1良好影响 |
3.2不良影响 |
4 相应对策 |
5 讨论 |
(3)关于高护生对医疗事故及举证倒置的认知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答对率的比较 |
2.2 两组高护生有关医疗事故及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
2.3 两组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需求情况的比较 |
2.4 护生获得医疗法律知识的渠道 |
3 讨论 |
3.1 相当部分高护生的医疗法律知识薄弱及意识欠缺与高校护理教育有关 |
3.2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护生医疗法律知识教育的可行性 |
3.3 实习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的总体了解程度较在校高护生好 |
(4)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费用上涨的控制作用 |
1.1 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数量 |
1.2 举证责任倒置可以促使医生采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2 举证责任倒置会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 |
2.1 举证责任倒置可导致防御性医疗 |
2.1.1 医生可能会为患者多做检查, 减少经验的应用 |
2.1.2 医生可能会拒收危重病人 |
2.2 媒体报道的偏好会促使医务人员更多采取防御性医疗 |
3 讨论与建议 |
(5)30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质控标准 |
1.3 质控方法 |
2 结果 |
2.1 300份护理记录终末质控结果情况, 见表1。 |
2.2 |
3 存在的缺陷 |
3.1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 |
3.2 护理文件记录内容简单, 流于形式, 未能体现护理程序 |
3.3 字迹潦草、模糊、涂改, 存在医护记录不符的现象 |
4 对策 |
4.1 加大普法力度,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
4.2 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提高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 |
4.3 定期开展病历书写质量评估, 实行三级质控 |
4.4 加强医护沟通, 避免记录分离 |
(6)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原因分析 |
3.1.1 导致护理缺陷的主观原因有 |
3.1.2 导致护理缺陷的客观原因有 |
3.2 对策 |
3.2.1 提高工作责任心 |
3.2.2 加强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
3.2.3 督促护士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
3.2.4 加强支持系统 |
3.2.5 完善护理文件的质控体系 |
四、“举证倒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海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2]举证倒置对解决护理行为中存在法律问题的影响及对策[J]. 赵洁,陈质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7)
- [3]关于高护生对医疗事故及举证倒置的认知调查分析[J]. 戴月. 中国当代医药, 2014(08)
- [4]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J]. 唐佳其.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05)
- [5]30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 王仕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02)
- [6]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分析及对策[J]. 梁梅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01)
- [7]问题管理模式在ICU护理记录书写中的运用[J]. 胡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20)
- [8]探讨护理记录对举证倒置的影响及干预[J]. 邓洁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0(30)
- [9]临床护士对医疗事故举证倒置制度了解程度的调查[J]. 韩宝茹,王玉芝,张春英,赵红霞,张欣,田爱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19)
- [10]论举证倒置与护理文书[J]. 张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