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价昂贵:精算师(论文文献综述)
吴翔[1](2019)在《YG保险公司臻欣重疾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品质的健康生活愈发受人关注。近年来,在工业发展引致的环境污染、医药食品安全隐患、中青年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重大疾病患病人群数量显着上升。为此,国家政府加大了对商业健康保险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商业健康险成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重要的补充组成部分,作用越来越大。国民对于重疾险的概念愈发清晰,保障意识不断强化。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重疾险产品市场仍然有待开拓。目前,人均保费少,人均理赔额低,产品单一,百姓对健康险的庞大需求和重疾险产品供给不相匹配,商业健康险发展空间巨大。YG保险公司成立至今已有14年发展历史,各项业务整体发展良好,针对广阔的重疾险市场,YG保险公司推出重磅产品——臻欣重疾产品,优势十分明显,得到了内外勤员工的一致认同。但该产品的营销策略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销售渠道局限、促销手段陈旧、目标市场不清晰、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据YG保险公司内部统计数据显示,臻欣重疾产品占所销售产品中比例仅为36.24%,远远未实现YG保险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基于此,本文将在深入研究YG保险的臻欣重疾险产品既有营销策略现状、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根据经典市场营销理论,重点研究臻欣重疾产品的营销策略优化方案,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价值。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案,为本次研究提供资料、数据、案例等方面的支撑。利用4P、4C、STP理论,从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在产品营销方面的经验入手,重点阐述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结合YG保险公司在臻欣重疾产品营销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出优化方案。利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两种分析法,分析市场营销环境,重点研究当前臻欣重疾产品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第一章展开研究背景及意义,确定本次研究的目的;第二章阐述研究的基础理论基础,后期的策略优化也是根据理论基础得到启发;第三章对YG保险公司臻欣重疾产品当下营销过程中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找出问题及成因;第四章提出针对当前策略的优化建议;第五章提出为了保证策略优化建议的顺利实施,有几项保障举措,建议与保障举措双管齐下,确保营销策略在日后经营活动中得以落实;第六章是对本次研究的结论、局限之处以及未来展望做总结。通过对臻欣重疾产品的营销策略优化研究,通过建立多层次的促销体系、多维度的销售渠道以及基础的品质管理,同时对国内其他保险公司起到借鉴作用,也希望本文能为YG保险臻欣重疾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王钶媃(Ong Ke Rou)[2](2019)在《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是人类学与社会学传统且经典的研究课题,但以传播学的视角进行相关研究,尤其重视媒介化社会下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族际交往的研究却并不多。严格来说,马来西亚马来人与华人的族群关系是一种共生状态,即冲突又和谐。外界认为的族群团结一致,其实对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笔者而言是一种客气却不敢逾越的互动关系。这引发了本研究对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的一系列思考:何为冲突与和谐并存的族群共生状态?其上层建构与日常互动中的族际交往又有何规律与区别?民间族际互动如何解构族群冲突走向共生关系?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紧密围绕“马来西亚马来人与华人的族际交往如何达到共生关系”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是一项质性研究,笔者用了两年的时间进入田野调查,在学校、职场、网络等多个社区进行、实地观察,同时也选择了 80位不同年龄与性别等特征的马来人与华人,来作为主要的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两族之间的接触、互动、交往与矛盾关系,具体考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族群认知与偏见、交往模式和规律,以及互动关系中和谐与冲突的动因和过程,通过对日常与网络社会的族际交往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深入观察,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内在关系逻辑。本项研究意欲回答两个主要的关键问题,其一是日常互动中族群间的隔阂与客气交往是何以造成与建立的?上层建构的族群关系如何影响日常族际交往?两族间存在一条不容挑战也不可逾越的线又怎样解释?其二是马来人和华人之间很有默契地不去挑战这条线,到底这条线是什么?其深层内容与交往规律为何?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条线?日常生活的这条线又如何对应上层建构的族群关系?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本研究将从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是民间叙述中日常语态的族际交往是怎样的关系过程,其上层建构的矛盾冲突如何透过日常族际交往得到消解与重构?接着是媒介化社会语境下代际差异的族际交往有何异同,这变迁的族群关系如何走向阈限性族际边界与族别认同?最后则阐释族群间复杂而动态的共生关系如何形成并影响族群冲突的产生、建构、转换、消解与重构?研究发现,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族群冲突关系,是被上层政治精英作为阶级集团利益共同体所建构的,事实上日常互动中两族的交往模式消解了冲突并达成“互不侵犯”的相处之道。与此同时,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关系是嵌入与脱嵌于日常和网络社会的双重交往,即日常族际交往中是嵌入心理而行为脱嵌,而网络中的族群互动则是行为嵌入而心理脱嵌的。此外,从日常场域转向网络社会的族群交往将因时空压缩和时空延伸而得以消解上层建构的族群偏见,并将其重新编码让新一代马来人与华人的族群关系趋向融合。这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为何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更多呈现出是一种“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总是保持着安全距离的共生关系?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容易在日常互动中被解构,但即便物理距离接近,心理距离上仍遥不可及,双方都不愿意跨过界限,就像彼此之间有一道墙,或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线,谁都不会轻易挑战这条线。研究分析认为,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族群隔阂,这条所谓的不可逾越的线,实际上就是一条族群交往中“隐形的安全线”。上层建构的是安全“虚线”,间歇性发生且影响力不足,而日常互动中的族群交往也消解了被建构的冲突关系。“虚线”虚无而虚假,但日常互动中的安全“实线”则实在而真实。实线与虚线相互交叠,显示出族群共生关系,马来人与华人之间体现出一种不愿主动挑战“安全线”的共处状态、相处之道与交往规范。“隐形的安全线”具有根本性、复杂性与流动性。其根本性在于上层建构了“他族寄生于我族”的优越感与认知偏差、我族因沉默的螺旋而产生了外显与内隐的族群尊严,以及媒介尤其媒体因“把关人”的议程和情绪设置,而将族群关系导向冲突或和谐。其二,安全线的复杂性体现在“离心与向心双倾向”相互牵制,及其因程度长短与选择高低而产生的四种交往维度。最后,安全线的流动性是基于族群交往转向网络社会时,其缺场交往的时空属性赋予了阈限身份,即随时切换族群身份与国族认同的可能性。于此同时,马来人与华人在族群认知中出现了传播断层,过去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将因受众的自主选择,而陷入失衡的螺旋,导致新生代一旦接触有别于既定印象的他族认知,则将产生传播休克。这种短暂的文化休克将出现四种反应:惊讶、不接受、努力接触与最终快速适应。研究分析也认为,安全线之所以流动性高,是因符号延异过程中漂浮的能指的任意性,尤其语言成了两族深交与绝交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安全线的根本性保证了两族之间的安全距离,而其复杂性与流动性导致共生状态得以长久延续。但这条安全线必须是隐形的,因为只有隐形才安全,才能消解上层刻意建构的族群矛盾,同时,隐形的安全线是日常互动中一种仪式化交往的社会规范。“隐形的安全线”虽然是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中的本土化概念,但却也在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中尝试打破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补充族群边界理论的内涵,重视交往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双重性”,以及高语境化的时空属性。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传播赋予了文化体之间更多碰撞与交流,而交往中“隐形的安全线”解释了多个文化体之间在日常与网络社会的不同互动,安全线虚实交叠恰恰体现上层与民间的跨文化对话,其复杂性与边界的流动性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流与适应过程。
陈雨田[3](2018)在《论我国执行豁免制度的完善 ——以人身保险为切入点》文中研究指明强制执行乃法律的终局及果实,自罗马法中就有关于债权人扣押债务人以实现其债权的规定。而对于被执行人所持有的人身保险产品,由于人身保险的特殊性,针对人身保险产品的强制执行在学界存在较大争议。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已经通过自由财产法确立了对于人身保险产品“慷慨”的豁免。意大利亦在原则上否定债权人对债务人所有的人身保险产品的干涉权。日本学界在上世纪末针对人身保险的强制执行问题掀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通过受益人介入权制度平衡人身保险合同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报告》,2013年至2015年,全国共有超过一千万件执行案件在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其中民商事执行案件783万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占40%左右。自2013到2016年间,共有289.25万自然人被执行人纳入到最高法院公布的失信人员名单中。据此可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投融资及借贷行为带来的财产关系纠纷及相应产生的强制执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于人身保险是否可以强制执行,我国法律由于缺乏明文规定,法院为避免激化矛盾,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多以调解为原则解决相应司法实践问题。2015年3月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对被执行人拥有的人身保险产品财产利益执行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人身保险的财产利益属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责任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执行。人民法院可以冻结查询、冻结、处置被执行人拥有的人身保险产品财产利益且保险公司具有协助义务。为我国针对人身保险的强制执行提供了依据。学界对人身保险的可执行性亦多持肯定态度。然而现代执行法理论已经从以往的单独维护债权人的权益发展为在债权人、债务人及公共利益之间求得平衡,维护多方的利益。对债务人的部分财产利益设置执行之限制及权利之保护成为各国执行法中的重要内容。就人身保险而言,具备可执行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执行。本文以人身保险产品的可执行性与可豁免性为起点,探析我国执行豁免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人身保险产品属于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可以适用强制执行。论述了执行豁免的内涵及外延与人身保险产品适用执行豁免理论上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可供执行豁免制度依仗的经济社会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执行豁免制度的立法规定,通过对我国执行豁免制度现行法律规范的整合与分析,得出我国执行豁免制度存在立法理念落后且不成体系、内容原则、条纹简陋;忽视被执行人具有精神利益的财产及从事劳动、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财产的豁免;程序缺位等诸多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域外值得借鉴的执行豁免制度立法规定。第四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关于我国执行豁免制度的完善建议。其中包括明确执行豁免制度的目的,确立诚信原则。完善执行豁免财产范围。引入依照财产类型和财产价值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豁免财产数量的制度,引入针对一定现金价值与保险金额以下的人身保险进行豁免的制度及豁免财产申报程序。
黄亚南[4](2016)在《我国电影保险发展研究 ——以《速度与激情7》主人公去世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民族电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市场逐渐成熟,产业发展的方向逐渐明确,接连几年全国总票房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后续电影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可见一斑。然而,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其生产制作、发行、放映和后产品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如何利用风险管理的办法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而在所有的风险管理办法中,保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电影保险制度,讨论我国根据自身情况,应如何建立电影保险,以及,我国现阶段建立电影保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美国的电影保险,为电影制作者,提供着一系列的保障,不仅包括制片人员,主要演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为电影制作者获得融资提供保障,进而有效地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建立电影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好莱坞电影保险的发展经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选取了发生在2013年的《速度与激情7》因演员去世停拍这一典型案例,通过介绍完片担保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探讨我国加快建立电影保险的必要性,并通过进一步介绍美国电影保险机制形成的原因和基础,为我国的电影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曹东[5](2015)在《深圳市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深圳市宝安区是深圳市起步较早、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强劲的工业大区,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较早的地区。但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宝安区基本以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等“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为主,对高层次产业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弱,导致长期以来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够重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人才成为了发展的瓶颈,使宝安区产业转型陷入了结构性困境。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为背景,将关注点放在人才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上,以大量数据统计为基础,以实地调研资料为补充,分析宝安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引进、培育等政策上所面临的问题,尝试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人才政策的优化措施和意见建议。本文的逻辑结构,除去绪论,正文共分为六章,包括:1、制定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必要性;2、’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的举措及成效;3、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4、发达国家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经验及启示;5、优化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对策建议;6、结语。本文先列出了宝安区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理论依据和现丈需要;再依据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宝之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才政策现状,找出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然后列举了美国、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政策,总结其经验和对宝安区人才政策的启示,最后提出相应优化对策,促进,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环境的发展。
张辉锋,李甜露[6](2013)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完片风险及控制机制——基于投资方的角度》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影完片风险包括五方面因素:合同、预算、安全、技术和审查。控制机制应从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与损失控制四个维度共同构建,风险回避如回避完片环节、不回避完片环节但回避具体风险操作等,风险转移有商业保险、融资方资产抵押等,风险自留有自留后内部控制或不控制只进行损失弥补等,损失控制可采取多项目打包放款、扣罚责任人酬金等。
刘利霞[7](2011)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起步较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65.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574亿元,平均增速达27.3%;产品种类丰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健康保险产品过千种;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寿险公司、财险公司、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都可以经营健康保险业务,外资保险公司也不断进入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多元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很旺盛,但是有效供给不足,产品种类丰富,但同质率较高,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2009年颁布的“新医改”,提出了全民医保的战略目标,并且提倡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让商业保险机构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在“新医改”的政策支持下,各商业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大力发展基本医疗保障补充保险”,“积极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新医改”为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肯定了其在国民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较大,但有效供给不足,主要原因就是不同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不清,在进行产品开发时没有很好的进行健康保险市场的细分,对消费者需求的认识不够,导致开发出的产品同质性较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商业保险机构要抓住如此难得的发展机遇,就必须认识到健康保险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健康保险市场的细分研究,加大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根据公司的市场定位,寻找合适的产品开发策略,开发出能满足消费者差异性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试图运用文献报告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公开信息研究法、图表分析法、单变量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当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对健康保险市场进行细分、增加对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了解、寻找合适的产品开发策略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本文共分五章,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另外,还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健康保险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等。第二章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需分析”。本章首先介绍国内学者及机构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研究,得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旺盛的结论。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供给现状及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产品种类丰富,但同质性较强;需求旺盛的健康保险产品供给较少;产品的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保险公司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不够,导致开发出的产品缺乏创新、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产品的有效供给就不足。最后提出解决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对健康保险市场进行细分,增加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根据公司定位寻找合适的产品开发策略。第三章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细分”。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是以目标客户群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要确定目标客户群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在本章,笔者对个险市场和团险市场分别进行了细分分析。在个险市场的细分中,笔者利用了单变量区隔和多变量聚类两种分析方法,年龄、学历、家庭收入、城市级别、区域、购买属性等单变量和金融观念/风险态度、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入、婚姻状况/人生阶段、拥有的保险/打算购买的保险、可支付的保费水平等多变量是本章分析的重点,通过市场细分,可以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征和价值;团险市场的细分主要是利用团体规模、性质、行业、区域等团体特征进行区隔。通常市场细分,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同质风险,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的风险不同,市场细分为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为“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健康保险市场为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因此,社保对商业健康保险具有重大影响,2009年的“新医改”又为健康保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笔者在考虑了社保因素后对四川省健康保险市场进行了调研,利用调研数据对四川省健康保险市场的需求特征及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的建议”。对健康保险市场进行细分之后,理论上,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征和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开发设计健康保险产品,但由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主体具有多元性,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应该首先进行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之后才能进行产品开发。在我国,寿险公司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可以经营所有的健康保险业务,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应该体现出专业化特色,而财险公司只能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因此,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是不同的,同一类型保险公司因发展战略不同,期望占领的细分市场也是不同的。在“新医改”下,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策略应该更灵活,主要包括:产品创新、产品组合、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参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等,不同保险公司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开发战略进行产品开发。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如下:1.目前国内关于“新医改”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健康保险产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产品开发的建议。2.本文将保险营销中常用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应用到了产品开发中,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是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3.本文以四川省健康保险市场调研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1.本文所作的四川省健康保险需求调查,没有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选取的样本仅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而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2.由于笔者的理论功底有限,并且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分析的深度可能不够,笔者今后将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徐秀发[8](2009)在《我国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是社会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关系到广大退休职工能否安享晚年,因此对企业年金的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规定了企业和职工作为委托人需要将年金基金资产委托给受托人,这构成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然后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作为委托人,分别与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及托管人订立代理合约,由他们具体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营运,这构成了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在双层多个委托代理关系下,必然存在委托代理风险,具体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本文试图从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现状出发,理清企业年金中各当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委托代理风险,寻找产生该风险的原因,最终借鉴国外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风险治理经验,提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应该从设计激励机制、监管与约束机制两个方面来解决委托代理风险。
陈岱宜,农建,李晓丹[9](2009)在《欢迎来到全球教育超市》文中认为历史被之乎者也浸淫过的中国人,从来就认可教育有"百年树人"的功力,也认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经历了金融海啸之后,股票、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统统都不再可以依靠,唯有更坚定地认清一个事实——投资自己,才是一门永远不会亏本的买卖,而教育目前看起来是进行投资自己最快的途径。这就是即使全球共此冷热,唯有教育超市里生意红火的最大秘密。就像超市从问世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改变人类的消费习惯,而教育超市的出现则成为现代人生活
樊蓓姣[10](2008)在《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管的绩效表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激励高管采取使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成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激励理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重点分析了高管激励问题的一般规律,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搭建了商业银行高管显性激励模型、隐性激励模型和高管人员之间的博弈模型,作为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商业银行为例,深入研究了国际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的做法与经验,追述了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的演变过程,并以上市银行为例,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的现状,剖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环境建设、高管选聘机制、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体系的政策建议。
二、身价昂贵:精算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身价昂贵:精算师(论文提纲范文)
(1)YG保险公司臻欣重疾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重要概念 |
2.1.1 重疾险 |
2.1.2 市场营销 |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2.1 4P理论 |
2.2.2 4C理论 |
2.2.3 STP理论 |
2.3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模型 |
2.3.2 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
第3章 YG保险臻欣重疾产品营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YG保险公司简介 |
3.1.1 YG保险公司发展历程 |
3.1.2 YG保险公司臻欣重疾产品概述 |
3.2 中国重疾险市场环境分析 |
3.2.1 我国保险市场现状 |
3.2.2 我国健康险市场现状 |
3.2.3 宏观环境分析 |
3.2.4 消费者的需求分析 |
3.2.5 同业竞争对手分析 |
3.2.6 潜在竞争者分析 |
3.3 YG保险公司臻欣重疾产品既有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1 销售渠道单一 |
3.3.2 促销手段陈旧 |
3.3.3 目标市场不清晰 |
3.3.4 服务水平不高 |
第4章 YG保险臻欣重疾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化 |
4.1 营销策略优化方案设计原则 |
4.2 营销策略优化方案总体结构 |
4.3 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实施路径 |
4.3.1 放大渠道效应 |
4.3.2 丰富促销方式 |
4.3.3 明确目标市场 |
4.3.4 完善服务管理 |
第5章 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
5.2 大数据后台支撑 |
5.2.1 建立产品数据库 |
5.2.2 建立数据分析系统 |
5.3 强化服务意识 |
5.3.1 产品服务创新 |
5.3.2 提升员工满意度 |
5.4 加强风险管控 |
5.4.1 管控措施 |
5.4.2 严守合规底线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回到历史:一种建构的族群刻板印象 |
一、游戏开局:族群关系的历史与变迁 |
1. 幕后玩家:族群身份意识与冲突的开端 |
2. 在线玩家:同一条宪法有两种社会契约 |
二、制定规则:上层建构族群认知偏差 |
1. 513族群冲突:50年前后的族群禁忌 |
2. 族群政策NEP:既定印象与交往距离 |
第三章 语言交流:族群互动中的符号延异 |
一、深交与绝交:日常交往中的语言 |
1. 巴刹语言:跟马来人深交的秘诀 |
2. 符号缩写:隔绝华人的族群边界 |
二、禁忌与学习:跨出舒适圈的语言 |
1. 语义差异:语言误解的交往禁忌 |
2. 学习中文:多语优势与跨族情谊 |
第四章 饮食习惯:文化图腾的自我与他者 |
一、认识他者的族群饮食 |
1. 海南鸡趴的单向交流 |
2. 海南面的演化与想象 |
二、自我隐喻的改良饮食 |
1. 椰浆饭的重新诠释 |
2. 华人糕饼的清真化 |
第五章 学习教育:交往规范中的敏感底线 |
一、华人社群的内卷化:学习中的自强不息或自困围城 |
1. 独中即是天井:失异族相处机会 |
2. 师长惊弓之鸟:族群间的不信任 |
二、马来社群的封闭性:教育中的扶弱政策或扶持拐杖 |
1. 马来文国语:不容挑战的族群尊严 |
2. 伊斯兰官教:贯彻生活的族群精神 |
第六章 职场交际:制度化关系中的相处惯性 |
一、基于生计的职场族群关系 |
1. 能量的资本计算:工作需求的交往 |
2. 人数多寡即权力:谁人多谁是老大 |
二、利益导向的职场族群关系 |
1. 政府构建公司“圆形监狱” |
2. 自我审视的狱卒“把关人” |
第七章 政治参与:族群边界安全距离的延续 |
一、意见表达:维持族群边界的交往方式 |
1. 全国大选的族群政治诉求 |
2. 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模式 |
二、社会运动:打破族群边界的交往困境 |
1. 底层知识鸿沟:语言障碍限制沟通 |
2. 民间弱性参与:年轻人难动员参与 |
第八章 仪式互动:时空阈限下的身份转换 |
一、共此时:族群仪式互动中的情感体验 |
1. 文化共融:双佳节期间创新青包 |
2. 国族认同:球场飞扬的团结符号 |
二、过日子:亲密圈身份过渡的相处之道 |
1. 宗教适应:难懂的《可兰经》 |
2. 婆媳问题:学懂礼仪与饮食 |
第九章 虚拟交往:互联网时代族群关系的重构 |
一、网络社区中的缺场交往 |
1. 多语言论坛:志同道合却难以深交 |
2. 面子书使用:反哺建构新族群认知 |
二、空间流动中的亲密内爆 |
1. 媒介化社会中的身份转换 |
2. 身体不在场的选择性表露 |
第十章 隐形的安全线:一个概念的提出及其分析框架 |
一、一个本土化概念的提出 |
1. 虚实之间:建构的虚线与日常的实线 |
2. 似近若远:时空维度下族群双重交往 |
二、分析框架与进一步思考 |
1. 区别认知与关系的安全线 |
2. 分析代际间新旧的安全线 |
第十一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对象一览表 |
附录二: 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论我国执行豁免制度的完善 ——以人身保险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问题及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执行豁免制度应用于人身保险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案例导入 |
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2015)石执审字第00070号案 |
二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2015)鲁执复字第107号案 |
三 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NO.07-15626 案 |
第二节 人身保险的权利属性 |
一 人身保险的权利属性 |
二 人身保险的现金价值 |
三 生存保险金与保单红利 |
小结 |
第三节 人身保险执行豁免的理论基础 |
一 执行豁免的概念 |
二 人身保险适用执行豁免的社会背景 |
三 公共福利视角下风险分担机制 |
四 人身保险需求的“刚性” |
五 债权人债权与公共福利的利益平衡 |
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执行豁免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
第一节 我国关于执行豁免的立法规定 |
第二节 现行制度的缺陷分析 |
一 立法理念落后、体系化缺失 |
二 执行豁免制度内容不明确 |
三 缺乏对执行程序的规定 |
第三章 域外执行豁免相关制度考察 |
第一节 域外相关制度的立法规定 |
一 执行豁免制度 |
二 自由财产制度 |
第二节 对域外执行豁免制度的总结 |
一 相关概念问题的说明 |
二 重视对被执行人宗教信仰及具有精神利益的保护 |
三 重视对被执行人继续从事职业或生产经营能力的保护 |
四 设立因不同债权性质而限制豁免的变通机制 |
小结 |
第四章 制度立法建议 |
第一节 总则 |
一 立法目的 |
二 确立诚信原则 |
第二节 执行豁免的内容及程序 |
一 执行豁免的主体 |
二 豁免财产的范围 |
三 执行豁免的申请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我国电影保险发展研究 ——以《速度与激情7》主人公去世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电影保险以及完片担保的定义 |
0.2.1 电影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普通保险 |
0.2.2 完片担保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 案例介绍与分析 |
1.1 案例介绍 |
1.2 案例分析 |
2 我国电影保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2.1 我国电影保险发展现状 |
2.2 我国电影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1 电影保险产品缺乏 |
2.2.2 电影制作方购买保险意识不强 |
2.3 我国电影保险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2.3.1 我国电影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
2.3.2 我国电影产业体系不成熟 |
2.3.3 低成本电影比重较大 |
2.3.4 专业化的人才资源缺乏 |
2.3.5 我国电影制片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
2.3.6 我国电影发行及放映的盗版风险 |
3 美国电影保险的发展及经验借鉴 |
3.1 美国电影保险发展现状 |
3.2 国外电影保险发展对我国的启发 |
3.2.1 完善电影保险产品种类 |
3.2.2 完善立法,建立健全的制度环境 |
3.2.3 培养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
3.2.4 加强交流,推动电影保险规范化发展 |
4 现阶段我国建立电影保险的对策 |
4.1 我国发展电影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4.1.1 政策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2 对我国如何发展电影保险提出的建议 |
4.2.1 加快电影保险相关的立法建设 |
4.2.2 丰富电影保险产品类型 |
4.2.3 提高相关人员的保险意识 |
4.2.4 培养专业人才 |
4.2.5 争取在“完片担保”上有所突破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深圳市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 访谈法 |
2. 数据分析法 |
3. 文献研究法 |
4. 历史分析法 |
5. 归纳分析法 |
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 |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人才的概念 |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概念 |
(二)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理论依据 |
1. 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存量理论 |
2. 人才聚集效应理论 |
3. 人才结构及其偏离度理论 |
(三)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现实必要性 |
1. 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
2. 留才困难,人才流失问题口益显现 |
3. 人才培养能力弱,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
4. 人才环境问题凸显 |
三、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的举措及成效 |
(一) 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
1. 政策体系日渐完善 |
2. 产业成长环境大幅优化 |
3. 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
4. 新型载体建设加快 |
(二) 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基本内容 |
1. 深圳高层次专业人才“1+6”政策主要内容 |
2. “孔雀计划”政策主要内容 |
3. “凤凰工程”政策主要内容 |
(三) 宝安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成效 |
1. 人才数量快速增长 |
2. 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
3. 人才分布趋于合理 |
4. 政策实施机制体制逐步形成 |
四、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
(一) 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
1. 政策吸引力呈现弱化苗头 |
2. 人才结构性失衡改善缓慢 |
3. 政策偏向引进而轻视培养 |
4. 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不理想 |
5. 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
(二) 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
1. 政策措施有偏差 |
2. 收入水平比较优势下降严重 |
3. 生产生活成本增长过快 |
4. 产业发展放缓,创业空间受限 |
5. 人才成长有其客观的规律 |
6. 整体配套有待进一步强化 |
五、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
(一) 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的人才政策 |
1. 职业移民政策 |
2. H-1B签证计划 |
3. 富布赖特计划 |
(二) 日本发展新兴产业的人才政策 |
1. 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制度 |
2. 21世纪COE计划 |
3. 留学生30万计划 |
(三) 香港发展新兴产业的人才政策 |
1. 专才计划 |
2. 优才计划 |
3. 一般就业政策 |
(四)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对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启示 |
六、提升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
(一) 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 |
1. 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的主体作用 |
2. 加强调研,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
3. 优先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住房问题 |
(二) 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的长效机制 |
1. 确保政策能够长期贯彻执行 |
2. 做好人才规划,突出政策的前瞻性 |
3. 建立人才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
4. 以企业为导向充分发展市场作用 |
(三)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1. 加强人才培养阵地建设 |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3. 注重激发介业自主培养人才的活力 |
(四) 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
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2. 加强人才载体建设 |
3.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五) 尽快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绩效评估体系 |
1. 在思想上重视人才政策绩效评估工作 |
2. 建立统一多元的人才政策绩效评估机制 |
3. 加强对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结果的成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电影产业的完片风险及控制机制——基于投资方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完片风险 |
(一) 合同因素 |
(二) 预算因素 |
(三) 安全因素 |
(四) 技术因素 |
(五) 审查因素 |
二、中国电影产业投资方对完片风险的控制机制 |
(一) 风险回避 |
(二) 风险转移 |
1.一般商业保险 |
2.融资方财产抵押 |
3.完片保证 |
(三) 风险自留 |
1.加入融资企业董事会 |
2.设立贷款监管账户 |
3.制片审核会议 |
(四) 损失控制 |
1.多项目打包放款 |
2.扣罚责任人酬金 |
三、结语 |
(7)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文献综述 |
2.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供需分析 |
2.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需求分析 |
2.1.1 需求调查报告 |
2.1.2 结论 |
2.2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分析 |
2.2.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现状 |
2.2.3 结论 |
2.3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需矛盾分析 |
2.3.1 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
2.3.2 解决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需矛盾的方法 |
3.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细分 |
3.1 个险市场的细分 |
3.1.1 按单变量区隔个险市场 |
3.1.2 按多变量聚类细分个险市场 |
3.2 团险市场的细分 |
3.2.1 按团体规模细分 |
3.2.2 按团体的性质细分 |
3.2.3 按团体的行业细分 |
3.2.4 按团体所在的经济区域细分 |
4. 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健康保险市场为例 |
4.1 四川省健康保险市场需求的实证分析 |
4.1.1 居民对健康保险的潜在需求 |
4.1.2 居民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态度 |
4.1.3 居民对不同险种的需求偏好 |
4.2 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分析 |
4.2.1 全部居民群体 |
4.2.2 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群体 |
4.2.3 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群体 |
5.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的建议 |
5.1 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
5.1.1 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
5.1.2 财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
5.1.3 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
5.2 "新医改"下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的策略 |
5.2.1 进行产品创新,加快开发消费者需求较大的产品 |
5.2.2 将现有产品进行组合,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和多元化需求 |
5.2.3 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提高健康保险产品的内涵价值 |
5.2.4 参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开发提供各种管理服务的产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8)我国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2.1 委托代理关系 |
2.2 委托代理风险 |
2.2.1 逆向选择 |
2.2.2 道德风险 |
2.3 委托代理风险的治理机制 |
第3章 我国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3.1 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 |
3.2 我国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3.2.1 我国企业年金中各当事主体及其职责 |
3.2.2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营模式 |
3.2.3 各类企业年金基金运营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特点 |
3.2.4 案例分析:联想企业年金计划 |
第4章 我国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
4.1 我国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 |
4.1.1 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风险 |
4.1.2 受托人与投资管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风险 |
4.1.3 受托人与托管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风险 |
4.1.4 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风险 |
4.2 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
4.2.1 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
4.2.2 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约束与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美国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风险的治理经验 |
5.1 强调受托者的信托责任 |
5.2 适合本国国情的监管模式 |
5.3 注重资产配置安全 |
5.4 投资管理人选择的多样化 |
5.5 严格的信息批露机制 |
第6章 我国企业年金的委托代理风险治理机制 |
6.1 建立有效的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激励机制 |
6.1.1 建立有效的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显性激励机制 |
6.1.2 建立有效的年金基金管理机构隐性激励机制 |
6.2 强化对企业年金基金运作的监管与约束 |
6.2.1 加快监督机构的建设,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作用 |
6.2.2 促进机制建设,从制度上提高监管与约束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商业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安全与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
1.1.2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机制的紧迫性 |
1.1.3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问题的特殊性 |
1.2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高管激励约束的理论基础 |
1.2.2 对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现状和问题的剖析 |
1.2.3 对高管激励约束行为的博弈分析 |
1.2.4 对商业银行高管激励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1.2.5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具体建议 |
1.2.6 对当前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问题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对象、方法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及结构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2 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激励约束的产生 |
2.1.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契约理论 |
2.1.4 人力资本理论 |
2.2 激励约束的必要性 |
2.2.1 激励约束冲突 |
2.2.2 信息不对称 |
2.3 激励约束的方式及评价 |
2.3.1 绩效管理 |
2.3.2 薪酬管理 |
2.3.3 高管人员需求分析 |
2.4 激励约束的过程及作用机制 |
2.4.1 需要层次论 |
2.4.2 双因素理论 |
2.4.3 成就需要理论 |
2.4.4 期望理论 |
2.4.5 公平理论 |
2.4.6 归因理论 |
2.4.7 激励约束的过程 |
3 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3.1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
3.1.1 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
3.1.2 以薪酬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 |
3.1.3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挑战 |
3.2 德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
3.2.1 德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
3.2.2 德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特点 |
3.2.3 德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挑战 |
3.3 日本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
3.3.1 日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
3.3.2 以事业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 |
3.3.3 日本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挑战 |
3.4 美、德、日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比较 |
3.4.1 高管人员选聘机制比较 |
3.4.2 非物质激励机制比较 |
3.4.3 薪酬激励机制比较 |
3.5 几点启示及结论 |
4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的现状分析 |
4.1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的发展沿革 |
4.1.1 国有专业银行阶段(1979-1992) |
4.1.2 商业银行体制初建阶段(1993-1998) |
4.1.3 商业银行改革阶段(1999年至今) |
4.2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制度现状 |
4.2.1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主要方式 |
4.2.2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状况的主要特点—基于上市银行的数据分析 |
4.3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挑战 |
4.3.1 产权缺陷导致激励机制弱化 |
4.3.2 "内部人控制"问题 |
4.3.3 行政激励与市场激励的矛盾 |
4.3.4 短期激励为主,长期激励不足 |
4.3.5 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
5 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约束的博弈分析:激励理论模型 |
5.1 分析理论及假设前提 |
5.1.1 分析的主要问题 |
5.1.2 分析的假设前提 |
5.2 股东与高管人员的显性激励—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求解 |
5.2.3 一个分析示例 |
5.2.4 分析结论及局限性 |
5.3 市场对高管人员的隐性激励—基于"声誉模型"的分析 |
5.3.1 模型的建立 |
5.3.2 模型的求解及结论 |
5.3.3 模型的拓展 |
5.4 高管人员之间的博弈—囚徒困境与声誉效应 |
5.4.1 高管之间博弈的囚徒困境 |
5.4.2 声誉效应-重复博弈的作用 |
5.4.3 一般性结论 |
6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实证分析:高管人员薪酬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 |
6.1 研究样本及变量指标的选择 |
6.1.1 分析样本及数据选择 |
6.1.2 分析指标的选择及计算方法 |
6.1.3 样本统计特征分析 |
6.2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的相关性分析—基于会计业绩的分析 |
6.2.1 部分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变动趋势分析 |
6.2.2 从行业的角度分析高管人员薪酬与商业银行绩效的相关性 |
6.2.3 区分国有与非国有银行分析高管人员薪酬与商业银行绩效的相关性 |
6.2.4 浦发银行与招商银行高管人员薪酬与商业银行绩效的相关性 |
6.2.5 几点结论 |
6.3 高管人员薪酬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回归分析 |
6.3.1 回归函数的构造 |
6.3.2 无哑变量时的回归方程及分析 |
6.3.3 有哑变量时的回归方程及分析 |
6.3.4 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回归方程及分析 |
6.3.5 几点结论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几点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
7.2.2 完善高管激励机制的环境建设 |
7.2.3 建立以领导力模型为基础的高管选聘机制 |
7.2.4 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绩效考核 |
7.2.5 建立以绩效薪酬为主导的高管激励机制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中国证监会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 |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2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四、身价昂贵:精算师(论文参考文献)
- [1]YG保险公司臻欣重疾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吴翔. 江苏大学, 2019(05)
- [2]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D]. 王钶媃(Ong Ke Rou). 南京大学, 2019(02)
- [3]论我国执行豁免制度的完善 ——以人身保险为切入点[D]. 陈雨田. 郑州大学, 2018(12)
- [4]我国电影保险发展研究 ——以《速度与激情7》主人公去世事件为例[D]. 黄亚南. 辽宁大学, 2016(02)
- [5]深圳市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曹东.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 [6]中国电影产业的完片风险及控制机制——基于投资方的角度[J]. 张辉锋,李甜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08)
- [7]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研究[D]. 刘利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8]我国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研究[D]. 徐秀发. 苏州大学, 2009(10)
- [9]欢迎来到全球教育超市[J]. 陈岱宜,农建,李晓丹. 商务旅行, 2009(03)
- [10]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 樊蓓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