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经济时代:知识替代汗水(论文文献综述)
骆晓波[1](2020)在《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容百科技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家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我国独角兽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对我国前沿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服务能力,促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国正式设立了科创板。科创板的成立为独角兽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的一条重要途径,将成为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助推器。科创板首次实行注册制,同时提供了不同市值范围的上市标准,且在投资环境上也会有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合理的企业价值评估对于独角兽企业登陆科创板、进行首发定价的确定以及投资者进行投资判断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独角兽企业自身存在着成立时间较短、无形资产占比较大、高风险与高收益等特性,因此传统的评估方法对于科创板独角兽企业在未来潜在价值评估与参数确定方面具有一定的不适用性。本文从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构成与评估特点入手,分析各评估方法对其的适用性,提出采用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评估企业价值。实物期权理论在处理企业不确定性的价值上,弥补了现金流折现法的缺陷,为实务中对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科创板独角兽的价值评估特征说明实物期权理论运用于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估值的合理性,进而引入基于Schwartz-Moon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实物期权法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运用MATLAB软件和蒙特卡罗模拟法模拟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化情况,通过动态的变化过程来反映企业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本文选择了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将评估得出的企业每股理论价值与传统方法评估结果以及企业首发定价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此外,本文通过敏感性检验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找出对评估结果影响较显着的参数。最后,本文总结了文章研究过程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本文以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作为研究视角,探究了适合科创板独角兽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为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丰富了实物期权法及蒙特卡洛模拟的应用范围,对科创板独角兽企业融资上市与强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薛艳[2](2019)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统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管理国际化的推进,社会财富呈几何级数增长。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的粗放式消耗、生态环境的灭绝式破坏、地区经济的非平衡发展,信息网络的两极式分化。在可持续发展压力严峻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席卷全球,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经济体和社会组织的关注和重视,也对我国企业的持续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2006年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元年”,自此之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逐步形成基本共识,在行为管理、企业实践、推进方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增速却有所下降,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包括管理者将社会责任投入与企业的短期绩效挂钩,当短期内回报达不到预想,甚至无回报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只会增加运行成本,影响利润创造,因而放弃或拒绝履行社会责任。但也有学者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纳入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树立积极健康的企业形象,获得顾客的支持与信赖,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提高企业绩效,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关于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在此背景下,探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关系,不仅可以指导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持续成长,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问题的治理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成长的基本理论出发,首先界定两者的基本内涵,理论上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在传统价值链和新经济时代价值网中的作用,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两者关系的概念模型,以考察不同所有制性质、上市时间、所属行业以及所属区域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差异,及其与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一方面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提出本文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契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提出一方面,无论是在传统企业价值链传递,亦或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网形成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的集合体,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获得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创造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的成长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的持续成长,使其有意愿有能力进行社会责任投资,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循环过程。在剖析两者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二、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现状与差异比较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差异导致企业成长表现不同。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员工、政府和社会七个方面选择相关指标对不同性质、不同上市时间、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连续十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后续各章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上市时间、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A股企业之间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国有企业中较好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比例较高,而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效果更好;上市时间较长的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强,上市时间较短的企业社会责任平均履行效果较好;制造企业相较非制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较好的企业占比更多,非制造业平均履行效果较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高。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作用路径分析为了考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作用关系,本文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从空间维度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成长三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时间维度上采用了自回归交叉滞后模型开展自回归、前因、后果和相互作用模型分析。根据时空两个维度的分析,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研究发现:截面路径分析模型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路径系数为0.60,三类模型中系数最大,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关系显着;企业成长对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的路径系数较小,且均不显着。纵向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成长的预测变量,企业当年承担社会责任,对当年及下一年的企业成长有正向的影响,且跨期的预测效应不变;企业成长并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预测变量。四、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的动态影响分析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发展变化随时间推移存在显着不同的群体异质性。本文首先探讨企业成长轨迹的变化过程,采用增长混合模型(GMM)将企业成长轨迹分成不同的潜类别,然后以潜在类别分类结果作为因变量,继而引入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规模等协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成长轨迹存在三个显着不同类别,分别是“缓慢上升成长”、“缓慢下降衰退”和“高速上升成长”组。样本资料中约有81.4%的上市公司样本属于“缓慢下降衰退”组,说明我国上市企业的成长情况不容乐观。以“缓慢下降衰退”组为参照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规模对高速上升成长组的正向影响更加显着;产权性质、企业年龄和行业特征变量对缓慢上升组的影响显着高于高速上升成长组;所属区域对高速上升成长组的影响高于缓慢上升成长组,但差异效应并不显着。五、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倾向值匹配分析为了消除异质性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本文运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分析法(PSM),将产权性质、企业年龄、企业规模、所属区域等因素进行了相对评分,实现相似条件下的匹配,从而分离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将企业成长表现的差异仅归结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不同,而不是企业规模、产权性质等其他混杂变量。这不仅为研究企业成长的差异提供直接的依据,同时为制定差异化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导。研究发现:排除其他因素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考察期内处理组企业成长在第1、2年与控制组相比,差异并不显着,到第3、4年处理组企业的成长显着高于匹配后的控制组企业。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弥补现有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的不足;第二,比较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差异,丰富已有研究成果;第三,从时空两个维度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因果关系,所得结论更可靠;第四,构建增长混合模型,更好地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动态效应;第五,计算出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净效应,研究结论更具实际意义。总之,本文立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成长理论,全面分析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韦卫平[3](2019)在《基于品牌生态系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研究 ——以北汽新能源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公司间的竞争,或者说是知名品牌之间的竞争。经济学家们觉得,品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最为关键且可以为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一种投资,品牌的成功对于企业资产的积累与增值是至关重要的。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经济市场下的竞争日益加剧,想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状态下获得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各大公司也逐渐意识到了建立品牌的重要性,品牌时代即将到来。国外品牌专家们通过生物隐喻的手段,把品牌视为一个“繁琐的生物体系”,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基于品牌生态学理论的前提下展开探讨与分析,是21世纪品牌研究的全新内容。品牌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它作为一种繁琐的生物,和其它生命体并无太大差异,都与自身所在的生态环境一起组成了品牌生态体系。基于整体生态体系的层面对品牌的发展状况展开深入剖析会更加地全面客观,进而不断促进公司的品牌建设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作为研究对象,从品牌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北汽新能源的品牌战略进行研究。想要更为高效地阐述本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本文把隐喻研究法与系统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手段与模式进行结合。不仅如此,还基于品牌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对北汽新能源的品牌建设进行专项探讨分析。本文对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品牌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对北汽新能源品牌具体的内部生态系统、外部微观生态系统以及外部宏观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对北汽新能源品牌生态系统目前运营的瓶颈问题加以剖析,并基于此深入分析这一业务怎样摆脱困境,并建立在内、外部生态体系的层面深入探究问题的优化与创新。研究发现,就外部因素而言,北汽新能源在当下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借势于政策支持及行业竞合趋势升级的背景下,提升自身的发展与竞争实力。具体举措包括关注政府补贴退坡后的商业模式创新;加强生态圈建设,构建产业联盟;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将先发优势快速转化为领先优势。就企业自身而言,北汽新能源应当进一步明确新时代环境下谋求发展的新品牌建设。在品牌定位方面,准确提炼品牌核心价值与话语体系;在品牌识别领域,强化品牌正面形象认知;在品牌模式方面,聚焦于打造核心三大类品牌;在中长期的品牌管理层面,不断强化对品牌品质及品牌传播网络的管理。
陈丽伟,何建明,陈福民,李掖平,李西岳,闫立飞,宁雨,郑旺盛,戴荣里,毅剑,马涌[4](2018)在《新时代,文学何为?——关于中国新经济文学的理论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2017年12月28日。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603会议室。陈丽伟: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40年来的文学创作,我们发现少有正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的精品力作,也少有来自文学理论方面的明确引导。正是基于这一方面的缺失,在多年前就提出了中国新经济文学这一概念并努力进行了理论构建。中国新经济文学,是指反映当代中国新经济生活现实的文学,其初步定义为:"以改革开放
周雯[5](2016)在《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型企业是当代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而企业的知识水平更是关系到一个企业在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是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还是被时代所淘汰。而今,人力资源在知识型企业中的作用也不止于对人才的挑选,他们往往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安排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并在其工作中帮其调整心态,对员工的技能进行培训考察,使每一位员工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益。本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1章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架构。第2章对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并说明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所拥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突破的主动性、以脑力劳动实现创造发明、独特的个性特质、高度的人员流动性这四个特质。第3章对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当前存在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人力资源部门职能被弱化、对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并预测了人力资源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第4章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要求人力资源在“人本回归”、“全球化和融合性”、“科学化”这几点上深入分析,以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接着深入分析了人才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分别应如何创新,最后从人员培训、绩效管理、人力资源保养与维护、管理方法等多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创新。最后1章为结论与展望。知识型企业改变了以往“大锅饭”的薪酬标准,他们根据员工的智能素质、工作成果、工作态度、所处职位来灵活制定其薪酬,对乐于创新,勇于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给予最高嘉奖,这种多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人力资源在薪酬管理方面有很强的灵活性。除了工资所反映的物质奖励,人力资源还能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精神奖励,以荣誉证书的方式表彰和肯定员工的工作,并以此在企业内部树立榜样,或者赋予员工更多的管理权限,使员工感受到自己被企业认可,被领导重视,并主动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人力资源的策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关乎到企业的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方式,充分激发人才潜力,达到人才需求与企业发展的最大融合。
黄斯琦[6](2016)在《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我国的社会整体进展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高等院校是重要的主体,同时它也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进行创新的主体和动力源头。当前的国际竞争逐渐炽热,中国要建设数个与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学校相等能力的大学,才可以在这个世界拥有一片天地,同时还要有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力的学科以及高能力、高素质的创新才人。近年来高校人才不断流动造成了我国发展困难,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大量往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有人认为培养高校教师的基地是地方高校,故地方高校应该快速处理如何将人才进行鼓励并留住的难题,此外,高等教育在我国成长许久,目前地方高校正处于人才急剧流失的时代。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有其发展目标,我国教育部颁布规则中,要求高等教育学校要把锻炼高品德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发展学校的主要目标,高等院校的人才竞争也在逐渐增加压力。人才是当前高校的主要竞争目标,特别是是高能力,高层次的具有创造力的人物,这些人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增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故高校之间多数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地方高校担任着锻炼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承担着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因此发生人才流失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带来麻烦,另外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不利于科学研究和教师教育,负面作用较强。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实现人才的最大价值,这样才能实现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举的局面。地方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受到固有管理体制影响较小,更容易进行改革与创新。地方院校要充分地发挥其固有模式少的优势,对学校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地方高校要学会将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的潜能,制定出适宜地方高校长远发展的方案。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以此分析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从湖北工程学院人才流失基本情况、湖北工程学院人才流失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湖北工程学院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以及特征。同时,从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提出对该问题的合理对策。
翁卫国[7](2016)在《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增长开始转向依靠居民消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个背景下,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互联网企业借助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交易环境,既降低了商品价格又降低了交易成本,还孵化出新型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的特征是“网络效应+双边市场效应”。另一方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互联网企业实施的某些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例如,在“3Q大战”事件中,掌握市场领先优势的腾讯公司在即时通讯服务市场上,强迫QQ用户卸载奇虎公司360杀毒软件而安装其提供的配套电脑软件,对继续使用360杀毒软件的QQ用户将不再得到公司的技术支持。腾讯公司采取的“二选一”行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对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福利造成了不良影响。考虑到互联网企业滥用支配地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互联网企业具有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和双边市场效应,或将成为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辩护理由。再考虑到各国反垄断法的条条款款对互联网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及滥用支配地位的认定较为模糊,缺少具体的量化标准,故而互联网企业滥用支配地位行为容易逃脱反垄断法的规制。依据法经济学理论的预测,互联网企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后,如果不受到反垄断法有效规制,他们将采取排除或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以攫取超额利润。因而,在看到互联网企业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民生的同时,不能忽视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已经产生或者将要产生的实质性损害。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经济学研究,既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相关市场界定和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又要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研究滥用价格行为和滥用非价格行为的认定,既要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危害性,又要从法学的视角研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违法性。具言之,互联网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如果有悖于完全竞争理论和科斯定理,对市场公平竞争、资源配置效率、产品及技术创新、社会福利造成实质性损害,它将成为反垄断语境中的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继而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严厉规制。反之,互联网企业实施的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时应当持谨慎或宽容的态度。基于这样的研究逻辑,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内在差异,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和危害,法律界普遍采用的反垄断规制原则,将成为本文首先要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接着,论文阐述用于分析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经济学理论如完全竞争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芝加哥学派的反垄断理论等。继而,文章从反垄断法律的条文出发,考察互联网企业相关市场界定和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从法经济学角度研究互联网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对市场竞争、交易成本、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反垄断规制选择。最后,文章提出有效规制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改革建议。全文共约13万余字。除引言外,正文共包括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基本问题。本章研究的几个基础问题分别是互联网及互联网企业的内涵、互联网企业日新月异的创新行为、用于规制互联网企业滥用行为的基本原则。经过系统梳理,本章认为互联网企业是指借助互联网经营平台、以提供电子信息和数据服务为主营业务,以互联网交易为主营收入的轻资产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产品服务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在现阶段,规制互联网企业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原则主要适用于行为合理原则。第二章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经济学理论。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是规制互联网企业滥用行为的最终目标。而新兴互联网企业得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两者的交集为完全竞争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反垄断理论。这三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互联互通,如果互联网企业的行为满足完全竞争理论的内在要求,它既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又不违背反垄断法的禁止性规定,反之则反是。第三章互联网企业的相关市场界定和支配地位认定。相关市场界定包括相关商品市场界定、相关地域市场界定,在反垄断研究中界定相关市场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本章以“3q大战”案件为例,详细阐述替代分析法和假定垄断者测试法,在互联网企业零价格营销模式下替代分析法更具适用性。经研究后发现,互联网企业相关市场界定具有很大争议,不同法院的认定范围存在明显差异。本章还论述了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以及认定结果的合理性。虽然市场份额推定分析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不应否定它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中的基础作用,就算互联网企业的市场份额出现剧烈变化也是如此。第四章互联网企业滥用价格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本章首先从反垄断法的角度考察垄断定价、价格歧视和掠夺性定价三种滥用行为的法律认定,以及它们是否对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经济效率及社会福利产生实质性损害。接着再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这三种滥用价格行为对市场公平竞争、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应该对它们进行反垄断规制。经过研究,本章发现对垄断定价、掠夺定价的反垄断规制存在一定争议,对价格歧视的反垄断规制态度较为一致。第五章互联网企业滥用非价格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本章首先从反垄断法的角度考察搭配销售、拒绝交易和限定交易三种非滥用行为的法律认定,以及它们是否对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实质性损害。接着再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这三种滥用非价格行为对竞争秩序和交易成本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应该对它们进行反垄断规制。经过研究,本章发现对搭售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对拒绝交易和限定交易的反垄断规制态度较为统一。第六章有效规制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改革建议。本章围绕相关市场准入条件和滥用行为的反垄断规制,详细阐述有效规制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措施。大幅增加同类经营者的数量,可以从根源上预防和制止互联网企业滥用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因而应该推行互联网相关商品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相关地域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为了有效推行反垄断执法工作,应当建立反垄断法律案例指导制度、完善三大反垄断机构出台的规章制度,修订《反垄断法》司法解释及相关律制度。
左琳[8](2012)在《我国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应用服务的逐渐平民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在老牌B2C网站占领大半电子商务市场的形势下,许多新兴的B2C网站也在通过自己的各种创新策略也在快速地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格局。面对网络经济时代的新特点,网络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电子商务市场的性质和企业经营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务作为产品的价值外延已经成为了众多电子商务企业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成为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经营活动,探索更加有效的服务创新以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和老牌B2C网站一较高下,成为新兴B2C网站当前迫切需求研究的问题。然而针对服务创新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服务创新的研究也很少,这就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服务创新的理论体系和我国新兴B2C企业的阐述,结合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对我国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进行分析。依据我国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的经济背景和发展特征,总结出其服务创新的核心理念应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这一创新思想,并据此分析其目标客户群体的个性需求。然后从模式上、网络平台上、品牌上、交易方式上和技术上等五个方面对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案例进行了说明。通过对新兴B2C网站具体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力争建立一个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更具解释力的研究框架,以求对新兴电子商务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有所帮助。对我国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进行研究发现,从本质上而言是隶属于服务差异化战略的,但其核心理念则是“以客户为中心”。围绕这一理念,深入分析我国新兴B2C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的潜在需求,满足并引导客户独特的个性需求,提升目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逐步建立企业品牌,增强客户对于品牌的黏性和依赖,在网络购物市场中稳固并扩展企业份额,这才是我国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所在。另外,新兴B2C企业在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时,还应着重考虑企业自身的适应性问题,因为不同的电子商务企业采取着重点不同的服务创新的市场反应和运营效果是不同的,要根据企业品牌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以及自身产品和服务所处的市场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服务创新,这样才能将服务创新发挥到极致,无愧于“以客户为中心”这一战略理念。希望能通过本文对未来新兴B2C企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饶爱民[9](2010)在《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作为促进创新的两种政策工具,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的意义尤其重大。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行使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对于经济活力的影响重大,而且也引发了许多重要的法律问题。在专利权与反垄断法关系上,一个特有的挑战是:专利联营被诸多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并有可能带来反竞争的效果,反垄断法应如何对此类知识产权联合许可行为进行有效规制。专利联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权人通过某一实体组织将其组合专利相互许可或共同许可给第三方的协议。根据不同的标准,专利联营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专利联营具有不同的竞争效果。在150多年的历史中,反垄断法成为影响专利联营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专利联营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以有助于了解专利联营正当性的理论基础。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专利联营与反垄断法关系的正确认识。专利联营具有促进竞争和损害竞争的双重效应,两种效应的复杂交织历来成为各国公共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一方面,专利联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技术的利用和传播,通过分散研发风险激励了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及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从而产生了促进竞争的重大效率;另一方面,专利联营也具有反竞争的效果,如协助或固定价格、阻碍创新、排斥竞争性技术、或者造成市场进入的障碍等。民法上的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专利法上的利益平衡原则、经济法上的效率原则向我们提供了规制这种负面竞争效应的法理依据。从规制方式上看,对专利联营的法律规制既有来自专利法内部的限制,也有来自民法和反垄断法等外部的限制。反垄断法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它是规制专利联营最重要的工具。从规制模式上看,对专利联营的法律规制存在单一式和混合式之分。尽管规制的方式和模式可能不同,但规制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其正面效应,抑制其消极影响。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运用反垄断法规制专利联营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国家或地区法律规制路径的演变。在美国,专利联营的反垄断规制经历了一个由基本豁免——本身违法为主——合理原则为主的演进过程。在欧盟,专利联营曾在很长时间内被排斥在集体豁免之外,但随着个别豁免的终止以及2004年指南的出台,附条件的集体豁免开始走上了欧盟历史的舞台。日本对专利联营从严格管制到积极扶持的态度,体现了一个技术落后国家成长为技术先进国家的反垄断政策的演变,而台湾地区的反垄断规制则提出了更多的现实层面问题。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反垄断法如何规制专利联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近年来,专利联营已经成为我国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在过去,人们过多关注的是专利联营的反竞争效果,如DVD专利联营、MPEG-2专利联营、ATSC专利联营等收取的垄断性高价和歧视性待遇等。但近来,人们开始日益重视专利联营促进竞争的效果,国内企业组建专利联营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信息技术领域和其他领域,都出现了专利联营的身影,其中,AVS专利联营由于较好地兼顾了许可人、被许可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堪称我国专利联营当中的典范。尽管我国专利联营在抵制跨国专利联营过高收费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在组建和运作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反垄断法为主的法律规制制度,但由于这些法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从体系上加以协调。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后,如何运用反垄断法来分析专利联营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的充分保护和对滥用行为的有效规制同等重要,这方面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将专利联营的合法行为与限制竞争的非法行为区分开来。只有当知识产权持有人行使这些权利时超出法律的范围,反垄断法才应当限制他们的行为,这就要求反垄断法应当谨慎以防止限制知识产权的合法行使。对反垄断法来说,专利联营本身并不违法,专利联营不应被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力,衡量合法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技术的传播和利用。在进行具体分析时,相关市场的确定意义重大,它是反垄断分析的起点。联营专利的性质、许可协议的条款以及联营的管理都可能会引发特定的竞争问题,这也决定了它们都是反垄断分析的基本要素。对我国来说,对专利联营涉及的主要反竞争行为进行分析尤其意义重大,这可以给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沈阅[10](2006)在《动态激励—关于职业经理人有效激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论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方面,还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职业经理人的有效激励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这是由职业经理人在现代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经理人的激励,较之企业一般员工的激励,具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多样的形式和更复杂的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不在于尽可能广泛地覆盖激励研究的成果,而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职业经理人的有效激励方式,并试图能从新的角度对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问题做一简要分析,因而我尽可能地采用简单的模型以解释动态激励的核心思想。本文依托国内外有关职业经理人激励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一次系统性地引入了激励问题研究领域内的一个前沿工具——动态激励。本文首先结合目前国内外有关职业经理人激励的研究现状及职业经理人的特质,在对职业经理人概念、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职业经理人激励与需要的特殊性。其次,本文从分析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入手,阐述了西方国家及我国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的现状,并运用模型分析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下的激励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动态激励的科学原理和运行机制,在对动态激励模型研究和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动态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工具,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时,本文结合动态激励的实践分析,探讨了动态激励法的局限性。最后,本文结合个人的实习经验,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为例,搭建了符合实际运行的动态激励体系。全文围绕着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展开,运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建议、设计方案及分析模型阐述了动态激励的核心思想。
二、新经济时代:知识替代汗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经济时代:知识替代汗水(论文提纲范文)
(1)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容百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研究 |
1.2.2 独角兽及其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研究 |
1.2.3 科创板及其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科创板独角兽相关概念 |
2.1.1 科创板 |
2.1.2 独角兽企业及其特征 |
2.1.3 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特征 |
2.1.4 科创板及其独角兽企业发展历程 |
2.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2.2.1 成本法 |
2.2.2 市场法 |
2.2.3 收益法 |
2.2.4 实物期权法 |
2.2.5 Schwartz-Moon模型 |
2.3 理论基础 |
2.3.1 效用价值理论 |
2.3.2 实物期权理论 |
2.3.3 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构成及评估方法选择 |
3.1 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构成与评估特征 |
3.1.1 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构成 |
3.1.2 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特征 |
3.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科创板独角兽企业应用的适用性分析 |
3.2.1 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
3.2.2 市场法的适用性分析 |
3.2.3 收益法的适用性分析 |
3.2.4 实物期权法的适用性分析 |
3.3 Schwartz-Moon模型的适用性及评估优势分析 |
3.3.1 Schwartz-Moon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3.2 Schwartz-Moon模型评估优势分析 |
3.4 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Schwartz-Moon模型 |
3.4.1 Schwartz-Moon模型的构造 |
3.4.2 Schwartz-Moon模型的估计参数及获取方法 |
3.4.3 Schwartz-Moon模型评估流程 |
第4章 基于Schwartz-Moon模型的容百科技企业价值评估 |
4.1 案例企业概况 |
4.1.1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
4.1.2 案例企业选取原因 |
4.2 Schwartz-Moon模型评估过程 |
4.2.1 评估假设条件 |
4.2.2 模型参数取值 |
4.2.3 蒙特卡洛模拟 |
4.2.4 评估结果分析 |
4.3 敏感性分析 |
4.4 案例研究结论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问题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二节 企业成长研究的文献回顾 |
一、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二、企业成长的评价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概念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作用机理 |
一、价值链形成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二、价值网创造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三节 概念模型的提出 |
一、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二、企业成长对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 |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差异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指标的选择 |
一、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
二、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 |
三、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 |
四、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
五、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
六、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
七、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与差异性检验 |
一、样本选取 |
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性检验 |
第三节 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与比较 |
一、评价模型 |
二、数据的预处理 |
三、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
二、研究变量的设计 |
第二节 研究模型介绍与数据预处理 |
一、截面路径分析模型 |
二、纵向路径分析模型 |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路径分析 |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截面路径分析 |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纵向路径分析 |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的动态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增长混合模型介绍 |
一、增长混合模型概述 |
二、增长混合模型的形成原理 |
第二节 增长混合模型的建模过程 |
一、提出研究假设 |
二、模型参数估计 |
三、模型类别数确定与评价 |
四、模型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倾向值匹配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介绍 |
二、研究变量设计 |
三、模型设定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影响的净效应 |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统计数据 |
二、计算程序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主持)的科研课题 |
三、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3)基于品牌生态系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研究 ——以北汽新能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评述 |
2.2 品牌生态系统理论 |
2.2.1 品牌生态系统的内涵 |
2.2.2 品牌生态理论的结构 |
2.2.3 品牌生态理论的运行机制 |
2.2.4 品牌生态理论的特征 |
第3章 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及其品牌生态系统现状 |
3.1 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简介 |
3.2 北汽新能源品牌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
3.3 北汽新能源品牌内部生态系统分析 |
3.3.1 北汽新能源品牌内部生态系统要素 |
3.3.2 北汽新能源品牌内部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
3.4 北汽新能源品牌外部微观生态系统 |
3.4.1 北汽新能源品牌外部微观生态系统要素 |
3.4.2 北汽新能源品牌外部微观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
3.5 北汽新能源品牌外部宏观生态系统 |
3.5.1 北汽新能源品牌外部宏观生态系统要素 |
3.5.2 北汽新能源品牌外部宏观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
第4章 北汽新能源品牌生态系统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北汽新能源外部品牌生态系统问题 |
4.1.1 过度依赖政策支持 |
4.1.2 行业竞争不断升级 |
4.1.3 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
4.2 北汽新能源内部品牌生态系统问题 |
4.2.1 品牌定位价值不清 |
4.2.2 品牌识别形象模糊 |
4.2.3 品牌模式集而不团 |
4.2.4 品牌管理明显不足 |
第5章 完善北汽新能源品牌建设的建议 |
5.1 基于外部品牌生态系统的改进方法 |
5.1.1 开展商业模式创新 |
5.1.2 建设生态圈和产业联盟 |
5.1.3 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
5.2 基于内部品牌生态系统的战略优化建议 |
5.2.1 提炼品牌核心价值提高传播精准度 |
5.2.2 遵循品牌向上战略加强正面品牌形象认知 |
5.2.3 聚焦品牌资源全力打造优势品牌 |
5.2.4 提升品牌品质强化品牌传播网络管理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1.1 北汽新能源的品牌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
6.1.2 对于北汽新能源品牌建设调整的建议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3.2 国外的研究状况 |
1.4 研究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架构 |
第2章 知识型企业的基本理论 |
2.1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
2.1.1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 |
2.1.2 知识型企业的特点 |
2.2 知识型企业员工具有的特点 |
2.2.1 自我发展和自我突破的主动性 |
2.2.2 以脑力劳动实现创造发明 |
2.2.3 独特的个性特质 |
第3章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应该具备的特点 |
3.1.1 围绕“以人为本”,实现员工自身价值 |
3.1.2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
3.1.3 正确认识相对较高的人员流动性 |
3.1.4 满足员工需求的多元化 |
3.2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方式 |
3.2.2 对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 |
3.2.3 人力资源部门职能被弱化 |
3.2.4 对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重视 |
3.2.5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科学性缺失 |
3.3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
3.3.1 人力资源各项制度的趋于完善 |
3.3.2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 |
3.3.3 信息管理手段的网络和和虚拟化 |
第4章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4.1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
4.1.1 人本主义回归 |
4.1.2 构建“全球化”和“融合性” |
4.1.3 创新性企业组织理论 |
4.1.4 多学科相结合 |
4.1.5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
4.2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
4.2.1 人才机制的创新 |
4.2.2 约束机制的创新 |
4.2.3 激励机制的创新 |
4.2.4 竞争机制的创新 |
4.3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 |
4.3.1 人员培训手段的创新 |
4.3.2 绩效管理创新 |
4.3.3 人力资源保养与维护创新 |
4.3.4 管理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内文献综述 |
2. 国外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二、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
(一) 湖北工程学院人才流失基本情况 |
1. 湖北工程学院人才流失严重 |
2. 湖北工程学院人才流失特征 |
(二) 湖北工程学院人才流失的影响 |
1. 对湖北工程学院发展的影响 |
2. 人才流失产生的影响 |
三、地方高校人才流失成因分析 |
(一) 地方高校人才流失外部环境因素 |
1. 地方高校人才流失国际环境因素 |
2. 地方高校人才流失国内环境因素 |
(二) 地方高校人才流失内部因素 |
1. 地方高校管理机制问题 |
2. 地方高校人文环境问题 |
3. 人才自身因素 |
四、地方高校人才流失解决对策 |
(一) 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管理理念 |
1. 改变思想,树立学校敬人观 |
2. 尊重人才,树立学校靠人观 |
3. 贯彻理念,树立学校为人观 |
(二) 切实推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
1. 重视地方高校管理和改革工作 |
2.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 |
3. 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 |
4. 注重校友资源的持续发展 |
(三) 构建和谐地方院校 |
1. 给予教师人文关怀,留住人才 |
2. 进一步解放思想,挽留人才 |
(四) 建立内部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
1. 建立人才流失档案,实施人才契约管理 |
2. 建立风险约束机制,推行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互联网企业的范畴 |
一、互联网企业的内涵和特征 |
二、互联网企业和非互联网企业 |
第二节 互联网企业的创新 |
一、产品及服务的创新 |
二、经营模式的创新 |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和危害 |
一、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
二、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危害 |
第四节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原则 |
一、本身违法原则 |
二、行为合理原则 |
小结 |
第二章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经济学理论 |
第一节 有关竞争的法经济学理论 |
一、完全竞争理论 |
二、不完全竞争理论 |
第二节 有关交易成本的法经济学理论 |
一、交易成本与科斯定理 |
二、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有关反垄断的法经济学理论 |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理论 |
二、芝加哥学派的效率主义理论 |
三、后芝加哥学派的消费者保护理论 |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企业的相关市场界定和支配地位认定 |
第一节 互联网企业相关商品市场的界定 |
一、相关商品市场界定的方法 |
二、相关商品市场界定的实践 |
第二节 互联网企业相关地域市场的界定 |
一、国外相关地域市场的界定 |
二、国内相关地域市场的界定 |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一、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影响因素 |
二、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方法 |
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企业滥用价格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企业滥用价格行为的认定 |
一、垄断定价行为的认定 |
二、价格歧视行为的认定 |
三、掠夺定价行为的认定 |
第二节 互联网企业垄断定价和价格歧视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垄断定价对市场竞争和资源配资效率的影响 |
二、价格歧视对市场竞争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
三、垄断定价和价格歧视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掠夺性定价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
二、掠夺性定价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
三、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法规制 |
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企业滥用非价格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企业滥用非价格行为的认定 |
一、搭售行为的认定 |
二、拒绝交易行为的认定 |
三、限定交易行为的认定 |
第二节 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搭售行为对市场竞争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
二、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拒绝交易和限定交易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拒绝交易和限定交易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
二、拒绝交易和限定交易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
三、拒绝交易和限定交易的反垄断法规制 |
小结 |
第六章 有效规制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改革建议 |
第一节 建立互联网企业相关市场准入制度 |
一、推行互联网企业相关商品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 |
二、推行互联网企业相关地域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 |
第二节 完善互联网企业滥用行为反垄断规制的相关法律制度 |
一、建立互联网企业反垄断规制的案例指导制度 |
二、完善三大反垄断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 |
三、完善《反垄断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我国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组织及结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创新对我国 B2C 企业发展的意义 |
1.5.2 “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对新兴 B2C 企业的发展意义 |
第二章 服务创新的理论体系 |
2.1 创新与服务创新 |
2.2 服务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 我国 B2C 企业的服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
2.3.1 以柔性创新为主要方式 |
2.3.2 以市场创新为主要方向 |
2.3.3 以合作创新为主要模式 |
2.3.4 以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 |
2.3.5 以管理创新为主要手段 |
第三章 我国新兴 B2C 企业的创新发展及分析 |
3.1 我国 B2C 企业的发展演变和环境分析 |
3.2 新兴 B2C 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新经济背景 |
3.2.1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 |
3.2.2 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 |
3.2.3 科学技术的更新 |
3.2.4 网络市场的激烈竞争 |
3.3 新兴 B2C 企业的服务创新的发展特征 |
3.3.1 重视体验个性服务 |
3.3.2 准确定位打造品牌 |
3.3.3 多样模式延伸价值 |
3.3.4 线上线下灵活交易 |
3.4 新兴 B2C 企业的服务创新的核心理念 |
3.4.1 深入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调查 |
3.4.2 “以客户为中心”创新理念的价值意义 |
第四章 我国新兴 B2C 企业的服务创新的具体探索 |
4.1 电子商务的多模式创新探索 |
4.1.1 个性化定制的 C2B 模式 |
4.1.2 体验分享的 B2S 模式 |
4.2 网络平台的多融合创新探索 |
4.2.1 以 SNS 为基础的电子商务 |
4.2.2 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 SNS |
4.3 品牌定位的多角度创新探索 |
4.3.1 消费知识型的互动体验 |
4.3.2 文化时尚型的传播普及 |
4.4 交易方式的多渠道创新探索 |
4.4.1 线上线下的无障碍连通 |
4.4.2 支付手段的多种选择 |
4.5 信息技术的多感官创新探索 |
4.5.1 移动通信的网络购物体验 |
4.5.2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感官体验 |
4.6 我国新兴 B2C 企业的服务创新的推广意义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观点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及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
(一) 国外研究的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展望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专利联营的一般分析 |
一、专利联营的概念与基本形态 |
(一) 专利联营概念的考察与界定 |
(二) 专利联营的基本形态 |
二、专利联营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
(一) 专利联营的历史演进 |
(二) 专利联营的发展趋势 |
三、专利联营的组建与运作 |
(一) 组建与运作的基本程序 |
(二) 专利联营组建和运作中产生的法律问题 |
四、专利联营的经济学分析 |
(一) 垄断经济学的分析 |
(二) 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 |
(三)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
第二章 专利联营的竞争效应和法律规制 |
一、专利联营的正面竞争效应 |
(一)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许可效率 |
(二) 突破"专利丛林"难题,促进技术传播和利用 |
(三) 分散研发风险,激励创新 |
(四) 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规模经济形成 |
二、专利联营的消极影响 |
(一) 促进横向联合,封锁相关市场竞争 |
(二) 减少研发动力,抑制技术创新 |
(三) 形成市场进入壁垒,妨碍国际贸易 |
三、专利联营的法律规制 |
(一) 专利联营法律规制的法理分析 |
(二) 专利联营的法律规制方式 |
(三) 专利联营的法律规制模式 |
第三章 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的比较考察 |
一、美国反垄断法对专利联营的规制 |
(一) 美国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的历史考察 |
(二) 美国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路径的演变 |
(三) 美国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的发展趋势 |
二、欧盟反垄断法对专利联营的规制 |
(一) 欧盟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的历史考察 |
(二) 欧盟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路径的演进 |
(三) 欧盟对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的发展趋势 |
三、日本反垄断法对专利联营的规制 |
(一) 日本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的历史考察 |
(二) 日本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路径的演变 |
四、我国台湾地区反垄断法对专利联营的规制 |
(一) 台湾地区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的历史考察 |
(二) 台湾地区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路径的演变 |
五、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
(一) 健全反垄断法规 |
(二) 掌握规制的"度" |
(三) 立足国情,加强交流 |
第四章 我国专利联营的现状与法律规制 |
一、我国专利联营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专利联营的现状 |
(二) 我国专利联营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专利联营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专利联营法律规制的现状 |
(二) 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 |
三、我国专利联营法律规制模式的选择 |
第五章 我国专利联营反垄断分析的基本框架 |
一、专利联营适用反垄断法的一般原则 |
(一) 专利联营设立本身并不必然违法 |
(二) 专利联营不应被假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力 |
(三) 专利联营的反垄断规制应有利于技术的传播和利用 |
二、专利联营反垄断分析的起点 |
(一) 商品市场 |
(二) 地域市场 |
三、专利联营反垄断分析的基本要素 |
(一) 联营专利的性质 |
(二) 专利联营协议 |
(三) 专利联营管理活动 |
四、专利联营主要反竞争行为的具体分析 |
(一) 固定价格 |
(二) 分割市场 |
(三) 拒绝许可 |
(四) 排他性许可 |
(五) 搭售 |
(六) 垄断性高价 |
(七) 歧视性待遇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动态激励—关于职业经理人有效激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激励理论综述 |
1.1.1 管理激励理论述评 |
1.1.2 现代经济学对激励问题的研究 |
1.1.3 国内有关激励理论研究展望及启示 |
1.2 相关理论回顾 |
1.2.1 基于心理、行为研究的理论 |
1.2.2 职业生涯理论 |
1.2.3 关于“委托-代理”的激励理论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职业经理人、需要与激励概述 |
1.4.1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
1.4.2 职业经理人需要与激励的特殊性 |
第2章 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问题 |
2.1 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分析 |
2.1.1 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的建立原则与基本模式 |
2.1.2 职业经理人“收入”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 |
2.2 约束机制及其机理分析 |
2.2.1 外部约束 |
2.2.2 自我约束 |
2.3 西方国家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 |
2.3.1 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市场激励、约束 |
2.3.2 管理举措 |
2.4 我国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 |
2.4.1 我国职业经理人现状 |
2.4.2 我国企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 |
2.4.3 职业经理人市场化运作机制 |
第3章 逆向选择的激励 |
3.1 激励相容约束 |
3.1.1 激励相容约束的含义及存在问题 |
3.1.2 构建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
3.2 转移支付的约束 |
3.2.1 转移支付的约束机制 |
3.2.2 逆向选择模型 |
第4章 道德风险下的激励 |
4.1 道德风险的产生 |
4.1.1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
4.1.2 道德风险模型 |
4.1.3 防范道德风险的一般对策 |
4.2 契约理论 |
4.2.1 契约理论的演进与局限性 |
4.2.2 道德风险下的契约理论 |
4.3 建立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 |
第5章 动态激励研究 |
5.1 动态激励理论研究 |
5.1.1 动态激励的产生 |
5.1.2 动态激励体系的构成 |
5.1.3 动态激励理论综述 |
5.2 动态激励模型 |
5.2.1 动态博弈分析 |
5.2.2 两阶段的动态报酬契约模型 |
5.2.3 两阶段的有效激励模型 |
5.3 动态激励效果评价 |
5.3.1 动态激励有效性及扩展 |
5.3.2 动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6章 动态激励机制 |
6.1 企业动态激励机制设计 |
6.1.1 企业动态激励机制设计思路 |
6.1.2 企业动态激励机制 |
6.2 动态的物质激励法设计 |
6.2.1 动态薪酬 |
6.2.2 弹性自助福利计划 |
6.2.3 股票激励与股票期权激励 |
6.2.4 其他动态物质激励模式 |
6.3 动态的精神激励法设计 |
6.3.1 声誉激励 |
6.3.2 丰富工作内容 |
6.3.3 进行职务雕塑 |
6.3.4 其他动态精神激励模式 |
6.4 动态激励的实践分析 |
6.5 动态激励法的局限性 |
6.5.1 现实运行中的局限性 |
6.5.2 动态激励机制设计的复杂性 |
第7章 动态激励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 |
7.1 人力资本 |
7.1.1 人力资本理论 |
7.1.2 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 |
7.2 新经济时代 |
7.3 动态激励——留住企业关键人才 |
第8章 动态激励应用研究 |
8.1 动态激励的产生背景 |
8.2 动态激励的主要内容与做法 |
8.3 实施动态激励的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主要课题 |
四、新经济时代:知识替代汗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创板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容百科技为例[D]. 骆晓波.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2]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 薛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基于品牌生态系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研究 ——以北汽新能源为例[D]. 韦卫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4]新时代,文学何为?——关于中国新经济文学的理论探讨[J]. 陈丽伟,何建明,陈福民,李掖平,李西岳,闫立飞,宁雨,郑旺盛,戴荣里,毅剑,马涌. 百家评论, 2018(01)
- [5]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性研究[D]. 周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斯琦. 湖北大学, 2016(05)
- [7]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经济学研究[D]. 翁卫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8]我国新兴B2C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 左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9]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研究[D]. 饶爱民. 安徽大学, 2010(10)
- [10]动态激励—关于职业经理人有效激励的研究[D]. 沈阅. 天津理工大学, 2006(03)
标签: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社会责任标准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联营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