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明珠城,四季花园城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

海滨明珠城,四季花园城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

一、海滨明珠城 四季花园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论文文献综述)

林明太[1](2011)在《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 ——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型海岛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海岛,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海岛旅游地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尤其在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旅游型海岛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开发者与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众所周知,旅游型海岛建设成败与否和开发者与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很大关系,其中特别有关旅游型海岛的生态建设问题尤其显得重要,这是旅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问题。本文就是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围绕旅游型海岛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受自然和人为干扰后,景观生态系统受损或退化,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时,该如何运用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园林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构建模型进行景观生态健康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分析,研究旅游型海岛从大尺度、中尺度及小尺度角度该运用怎样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进行生态修复与优化,实现构建一个和谐的、绿色的、优美的、有人文底蕴的旅游型海岛。接着从实践上,以全国首家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国家4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妈祖文化发源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依托地——湄洲岛为案例,详细分析湄洲岛的自然社会概况、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前面理论研究结果,进行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依据分析结论,探索研究大尺度角度的湄洲岛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生态修复与优化的具体措施与方法,研究中小尺度角度的湄洲岛岛陆植被景观、岛陆水体景观、岛陆裸岩景观、潮间带沙滩景观、潮间带泥滩景观、近海湿地景观、岛陆建设景观、妈祖文化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全文共分四部分九章,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第2-5章,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包括第6-8章,第四部分为第9章结论与展望,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确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诠释研究所依托的主要基础理论。第二部分:首先,在分析海岛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型海岛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旅游型海岛的类型和特征,总结了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在分析生态恢复与生态修复概念、分析景观概念、景观特征及景观优化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概念。进行了国内外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的研究综述和国内外旅游发展对海岛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其次,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的概念、格局、尺度、功能,提出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征,分析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所受到的自然与人为方面的主要干扰。再次,在分析国内外景观生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模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探讨评价结果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据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分别从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的角度探索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湄洲岛自然社会概况,分析了湄洲岛旅游开发现状。其次,利用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对湄洲岛进行了评价,分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健康总体态势,及压力、状态、响应方面状况、分析了景观生态健康各影响因子的具体受损或退化情况。最后,依据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原理与方法,分别从大尺度角度提出了湄洲岛如何进行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从中小尺度角度提出了湄洲岛如何通过系统、具体的措施方法对不同类型景观进行生态修复与优化,实现湄洲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和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的目标。第四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获得的结论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有待深入或继续研究的地方。本论文创新之处为:(1)界定了旅游型海岛的概念、类型,分析了其特征和分布。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和景观优化的概念。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概念、尺度、格局、功能、组成、特征和面临的主要干扰。(2)参考已有的景观健康评价方法,大RS与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旅游型海岛实际情况选择了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定了评价等级。(3)借鉴已有方法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索了旅游刑海岛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不同范畴的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具体研究了旅游型海岛景观格局及包含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生产功能、发展功能等的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与方法;研究了旅游型海岛岛陆部分的旅游景观、人居景观、背景景观和潮间带部分的沙滩景观、泥滩景观、岩礁景观及近海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4)将湄洲岛作为案例,计算其景观生态健康综合及压力、状态、响应的指数,详细分析指数所反映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依据,结合上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具体研究了湄洲岛大尺度角度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研究了湄洲岛中小尺度角度自然环境中的岛陆植被景观、岛陆水体景观、岛陆裸岩景观、潮间带沙滩景观、潮间带泥滩景观、近海湿地景观和人文环境中的建设景观、妈祖文化景观、旅游氛围具体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与方法,为湄洲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和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建喜[2](2010)在《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有漫长的海岸线、高质量的海滩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有众多适合发展度假旅游的山川、温泉和历史文化遗址,为度假房地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市场条件也趋于成熟。我国目前有各类度假区近200个,度假房地产的开发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各种类型的度假酒店(村)、度假别墅、度假公寓也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中国入世以后,国内的度假市场业逐步国际化,国外着名的度假酒店和度假村集团,开始在中国独资或合资建设或托管各类度假项目。然而,我国的度假房地产开发却存在着局部开发过热、圈地、侵占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发等不和谐现象,迫切需要政府对度假房地产业发展加以规制,以期保护土地资源、景观生态资源,规范开发和经营行为,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围绕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问题,对度假房产开发中的若干重要内容展开深入的研究。借助政府规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度假房地产开发展开探讨,引入SCP范式对我国度假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分析,度假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是基础,度假房地产开发行为分析是手段,改善和提高度假房地产市场绩效是目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动态结合。在借鉴国外度假房地产规制的基础上,对度假房地产开发政府规制的必要性、规制的制度供给、度假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和政府协调、开发行为的规制、规制优化和政府自身的规制等多方面展开了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度假房地产的基本概念,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包括度假房地产的概念和基本类型,分析了度假房地产的产业特性。构建度假房地产开发与政府规制框架,阐述了政府与市场、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度假房地产的SCP范式。重点对我国度假房地产市场结构的特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度假房地产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在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准入和退出壁垒等几个方面,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以开发商行为、政府行为为主导,市场结构和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主要体现在度假房地产开发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个方面,反过来市场绩效又会直接反作用于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三者等影响是双向的。开发所产生的绩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受益程度有较大差异,从而产生利益分配冲突。通过对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益冲突的几个表现及其原因,提出利益冲突的衡平机制和政府协调建议,以寻求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性。在政府规制方面,借鉴了海外度假房地产的开发与规制经验,分别阐述了美国、欧盟、印度尼西亚、中东的迪拜等地在度假房地产规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度假房地产业发展和政府规制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据此提出政府规制产业发展方面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房地产业规制在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寻求度假房地产开发政府规制体系的构建。最后以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开发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理论探讨、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度假房地产行业的自身特性,行业的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开发周期长、资金沉淀量大,对开发的专业性和物业的持续经营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度假房产商须自持部分物业,由于资产专用性强,一旦开发不成功或后续经营失败,开发商大量的沉淀资本无法收回,行业的退出壁垒仍然很高。(2)从全国范围来看,度假房地产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但是从具体的地区来说,还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开发商与当地政府的合谋以及开发企业间的价格串谋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度假房地产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在社会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具有滞后性,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在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开发所产生负面的效应比较普遍,正面效应发挥的不够,政府应重点着力于改善环境绩效。(3)房地产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是保持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居民的利益保护是利益冲突的核心。政府必须维护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防止公众资源私有化,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责任。(4)度假房地产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稀缺的景观资源,所以度假房产的供给并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留下空间。政府应加强度假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和行业市场秩序的规范,制止不正当竞争,制造公平市场交易环境。产业政策能够使消费者和经营者减少或避免信息不对称,起到监管、促进和协调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创建和维持市场的灵活性,促进产业创新。度假产业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其具有一定公益性,产业规制的导向应转向国民素质提高和提升生活品质。(5)政府规制的目标是通过市场结构优化和市场行为规范来改进市场绩效,维护景观资源、生态资源的公共属性,保护环境资源、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可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控制度假用地的供给、进行规划控制是政府规制度假房地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环境绩效是政府需要强化监管的最重要方面,减低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政府的职责。经济绩效、社会文化绩效和环境绩效三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度假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政府应加强度假房地产项目的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的引导,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对绿色节能住宅的研发投入,制定绿色节能住宅的国家标准。

宋凤[3](2010)在《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园林发展史表明:具有旺盛生命力或深刻影响力的园林作品,大多根植于本土环境,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鲜活个性。然而,在当前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园林这一特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齐鲁文化核心地带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在本土环境熏陶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园林特色,而且历史上代有名园出,但因种种缘故,幸存者寥寥可数。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南早期兴建的几处公园基本上囊括了幸存的历史名园,并将其作为园林建设蓝本,济南园林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特色和鲜活个性得以继承和发扬,几处公园亦成为济南城市园林的代表。然而遗憾的是:济南城市园林的相关史料一直没有系统的整编,园林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找不到根基。尤其近年来,由于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地方特色的深刻了解和把握,在新一轮的更新发展中,南向上海、广州、深圳学,北向北京、天津学……,甚至向国际化大都市学习,足下文化被真正的忽略了,曾经特色鲜明的城市名园逐渐陷入混沌状态,在面向文化危机、生态危机、民众休闲需求的次次提升和改造中,济南城市名园所固有的地方特色正在被蚕食。“历史是根,文化是脉”。“如何为济南城市名园的发展‘把好脉、留住根’”,是济南城市名园立足之本,也是本文研究初衷。基于上述,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本土环境,对济南城市名园的生成环境(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概括总结,并首次按断代的方式对济南城市名园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对城市名园的沉浮兴衰之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济南当前具有代表性的8处城市名园(6处公园型名园和9处历史名园,其中7处历史名园在公园型名园内)进行实地调查,建立起系统研究的背景平台。第二部分,从历史继承特色(古城的山水空间格局、历史古迹)、社会文化特色(包括公园型城市名园的社会承载意义和城市名园的文化特征)以及园林艺术特色(含空间布局、掇山理水、园林建筑以及园林植物等主要造园要素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入手,系统全面的探讨济南城市名园特色。第三部分,结论,笔者认为济南城市名园是济南园林地方特色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在当前背景下,其更新与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环境,关注足下文化,才不至于丧失个性,从而避免国际化、现代化浪潮下的趋同化命运。

张俊峰[4](2001)在《海滨明珠城 四季花园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文中研究表明 北海珠城,三面环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广西唯一的海滨城市,我国少数民族唯一的沿海聚居市。它位于广西最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濒越南,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是大西南便捷的出海通道。北部湾海域是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四大渔场之一。北海银滩被誉为“天下第一滩”,与居“南珠”之首的“合浦珍珠”驰名中外。市区人口规模处于最佳的45.5万人,陆、海、空

二、海滨明珠城 四季花园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滨明珠城 四季花园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 ——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海岛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1.1.2 旅游开发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
        1.1.3 海岛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比较欠缺
        1.1.4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有自身特色
    1.2 选题意义
        1.2.1 完善生态修复研究的理论体系
        1.2.2 丰富海岛生态系统建设的研究
        1.2.3 指导旅游型海岛的景观生态建设
        1.2.4 提高妈祖圣地湄洲岛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基础理论
        1.4.1 恢复生态学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生态园林理论
        1.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旅游型海岛概念、特征、类型及分布
        2.1.1 旅游型海岛概念
        2.1.2 旅游型海岛特征
        2.1.3 旅游型海岛类型
        2.1.4 旅游型海岛分布
    2.2 生态修复概念界定
        2.2.1 生态恢复和生态修复
        2.2.2 其它相关概念
    2.3 景观优化概念界定
        2.3.1 景观概念及特征
        2.3.2 景观优化概念界定
    2.4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界定
        2.4.1 旅游型海岛的景观生态修复
        2.4.2 旅游型海岛的景观优化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5.1 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2.5.2 国内外旅游对海岛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3章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及其主要干扰
    3.1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的概念、尺度、格局及功能
        3.1.1 概念
        3.1.2 尺度
        3.1.3 格局
        3.1.4 功能
    3.2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组成
        3.2.1 海岛人类社会子系统
        3.2.2 海岛物质环境子系统
    3.3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3.3.1 具有海陆二相性
        3.3.2 具有独立完整性
        3.3.3 具有独特多样性
        3.3.4 具有脆弱变化性
        3.3.5 具有旅游生态协调性
    3.4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干扰
        3.4.1 自然方面的干扰
        3.4.2 人为方面的干扰
第4章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概念
        4.1.1 景观生态健康
        4.1.2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
    4.2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2.1 评价模型
        4.2.2 评价指标及标准
        4.2.3 评价方法
        4.2.4 评价等级
        4.2.5 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 旅游型海岛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1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原则
        5.1.1 遵循生态学规律原则
        5.1.2 旅游最大化原则
        5.1.3 整体设计原则
        5.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5 个性特征突出原则
        5.1.6 社区参与原则
    5.2 旅游型海岛大尺度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5.2.1 旅游型海岛景观格局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2.2 旅游型海岛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3 旅游型海岛中尺度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5.3.1 岛陆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3.2 潮间带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3.3 近海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4 旅游型海岛小尺度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第6章 湄洲岛概况及旅游开发现状
    6.1 湄洲岛概况
        6.1.1 自然条件
        6.1.2 社会经济条件
    6.2 湄洲岛旅游开发现状
        6.2.1 湄洲岛旅游景观
        6.2.2 旅游发展规模
第7章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7.1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计算
        7.1.1 景观格局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7.1.2 景观类型划分
        7.1.3 景观格局指标体系的建立
        7.1.4 湄洲岛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7.1.5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理想状态的确定
        7.1.6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值计算
        7.1.7 湄洲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7.1.8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指数的计算
        7.1.9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等级的划分
    7.2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7.2.1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态势
        7.2.2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压力-状态-响应机制分析
        7.2.3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第8章 湄洲岛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1 湄洲岛景观大尺度宏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8.1.1 湄洲岛景观格局上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1.2 湄洲岛景观功能上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 湄洲岛景观中小尺度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8.2.1 湄洲岛岛陆植被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2 湄洲岛岛陆水体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3 湄洲岛岛陆裸岩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4 湄洲岛潮间带沙滩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5 湄洲岛潮间带泥滩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6 湄洲岛近海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7 湄洲岛建设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8 湄洲岛妈祖文化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论文创新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度假房地产开发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度假房地产相关概念
    2.2 度假房地产的特性
    2.3 度假房地产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政府规制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发展的历史演进
    3.1 我国度假房地产发展的历史演进
        3.1.1 起步阶段(1949——1978)
        3.1.2 停滞徘徊阶段(1979——1991)
        3.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现在)
    3.2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区域分布状况
    3.3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开发形态
        3.3.1 海滨度假房地产
        3.3.2 高尔夫度假房地产
        3.3.3 湖滨度假房地产
        3.3.4 温泉度假房地产
        3.3.5 乡村度假房地产
    3.4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分析框架
    4.1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
        4.1.1 政府与市场
        4.1.2 市场失灵
    4.2 SCP范式
        4.2.1 SCP范式的产生
        4.2.2 SCP分析框架
    4.3 度假房地产开发SCP分析
    4.4 基于市场绩效的改进——政府规制
        4.4.1 政府规制的目标
        4.4.2 政府规制方式
第5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结构分析
    5.1 市场集中度
    5.2 进入壁垒分析
    5.3 我国度假房地产产品差异化
    5.4 度假房地产的投资结构
    5.5 度假用地开发结构
        5.5.1 政府垄断度假用地开发
        5.5.2 政府主导的度假用地开发
        5.5.3 市场主导的度假用地开发
    5.6 度假房产开发主体结构
        5.6.1 开发商的类型
        5.6.2 开发关联企业
    5.7 小结
第6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行为分析
    6.1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6.1.1 利益相关者
        6.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社会责任
    6.2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行为
        6.2.1 开发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6.2.2 度假企业的行为失范
    6.3 度假房地产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6.3.1 地方政府在开发中的行为
        6.3.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6.4 市场开发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绩效分析
    7.1 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作用下的产业绩效
        7.1.1 寡头垄断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7.1.2 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7.2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影响
    7.3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
    7.4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环境影响
    7.5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利益冲突
        7.5.1 产业链条的利益矛盾
        7.5.2 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
        7.5.3 度假房产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
        7.5.4 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企业的目标冲突
        7.5.5 开发企业和业主的利益冲突
    7.6 度假房地产开发利益衡平
        7.6.1 建立多方协商合作制度
        7.6.2 社区参与机制
        7.6.3 开发监控机制
    7.7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绩效改进
    7.8 小结
第8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开发规制
    8.1 我国度假房地产规制制度构建
        8.1.1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产业政策
        8.1.2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相关立法
    8.2 我国度假房地产规制的主要内容
        8.2.1 土地规制
        8.2.2 金融与税收规制
        8.2.3 环境规制
        8.2.4 度假房产交易规制
    8.3 国外度假房地产的规制借鉴
        8.3.1 美国
        8.3.2 欧盟
        8.3.3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8.3.4 阿联酋——迪拜
        8.3.5 国外度假房地产的规制借鉴
    8.4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规制优化
        8.4.1 我国度假房地产规制存在问题分析
        8.4.2 规制优化
    8.5 小结
第9章 国内度假房地产开发实证研究——以千岛湖为例
    9.1 千岛湖度假资源概况
    9.2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开发SCP分析
        9.2.1 千岛湖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
        9.2.2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市场行为分析
        9.2.3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市场绩效分析
    9.3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开发中的政府规制
        9.3.1 规划控制
        9.3.2 政府的扶持政策
        9.3.3 土地利用规制
        9.3.4 环境保护规制
        9.3.5 政府规制存在的不足
        9.3.6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10章 研究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建议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 参加的项目
    (二) 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3)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对象范围
    1.6 主要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济南城市名园生成环境
    2.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2.1.1 地理区位
        2.1.2 济南气候特征
        2.1.3 济南地理风貌
        2.1.4 济南自然资源
    2.2 济南城市社会环境
        2.2.1 济南历史沿革
        2.2.2 济南城址变迁
        2.2.3 济南地方文化
        2.2.4 济南商贸经济
    2.3 济南古城山水特色
        2.3.1 山·水交融的城市基址
        2.3.2 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3.3 水利工程·山水文化之结合
    2.4 本章小结
3 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
    3.1 古代城市名园·传统山水园发展期
        3.1.1 魏晋时期
        3.1.2 隋唐时期
        3.1.3 宋、金、元三代
        3.1.4 明至清中叶
        3.1.5 古代城市名园遗存状况
        3.1.6 古代济南城市名园营建特征
    3.2 近代城市名园·传统山水园嬗变期
        3.2.1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环境
        3.2.1.1 城市社会变革
        3.2.1.2 城市格局转变
        3.2.2 近代城市名园概况
        3.2.2.1 近代城市名园统计
        3.2.2.2 近代城市名园遗存状况
        3.2.2.3 近代主要城市名园概况
        3.2.3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特征
        3.2.3.1 近代城市名园类型
        3.2.3.2 近代城市名园择址
        3.2.3.3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风格
        3.2.3.4 近代城市名园其它特色
    3.3 当代城市名园·城市公园建设期
        3.3.1 当代城市公园发展
        3.3.1.1 快速发展期
        3.3.1.2 建设倒退期
        3.3.1.3 蓬勃发展与更新期
        3.3.2 当代城市公园概况
        3.3.2.1 千佛山公园
        3.3.2.2 趵突泉公园
        3.3.2.3 大明湖公园
        3.3.2.4 五龙潭公园
        3.3.2.5 环城公园
    3.4 济南城市名园兴衰之因
        3.4.1 社会变革与战乱祸事
        3.4.2 城市扩张与缺乏保护
        3.4.3 足下文化认识之缺失
        3.4.4 彻头彻尾的创新举措
    3.5 本章小结
4 济南城市名园历史继承特色
    4.1 继承济南古城山水空间格局
        4.1.1 泉之源-山地名园
        4.1.2 泉之邻-泉景名园
        4.1.3 泉之末-湖景名园
    4.2 容纳济南众多历史古迹
        4.2.1 城市名泉集中之地
        4.2.2 历史名园荟萃之所
        4.2.3 历史建筑密布之场
        4.2.4 碑碣等文物小品云集
        4.2.5 城市古树集中场所
    4.3 本章小结
5 济南城市名园社会文化特色
    5.1 城市名园之社会承载意义
        5.1.1 社会活动的载体
        5.1.1.1 济南商埠公园社会活动
        5.1.1.2 其它城市名园社会活动
        5.1.2 政治教化的媒介
        5.1.2.1 强化政府意识形态
        5.1.2.2 宣传民族主义
        5.1.2.3 开展民众教育
    5.2 济南城市名园文化特色
        5.2.1 儒家审美思想:影响至深
        5.2.1.1 孔子的审美思想和准则
        5.2.1.2 "中和之美"准则之体现
        5.2.1.3 "尽善尽美"准则之体现
        5.2.2 泉水文化:名园之灵魂
        5.2.2.1 因泉成园,以园纳泉
        5.2.2.2 因泉成景,以景彰泉
        5.2.2.3 泉成园趣,泉成文趣
        5.2.3 名士文化:名园之内涵
        5.2.3.1 因纪念名士建屋筑园以成园景
        5.2.3.2 以诗词墨迹状景抒情增加景意
        5.2.4 舜文化:名园特色旋律(1)
        5.2.4.1 舜文化在趵突泉公园的表达
        5.2.4.2 舜文化在千佛山公园的表达
        5.2.5 宗教文化:名园特色旋律(2)
        5.2.5.1 依托宗教古迹建设景点
        5.2.5.2 以宗教文化为主辟建名园
        5.2.6 民俗文化:名园个性所在
        5.2.6.1 民居文化在城市名园中的表达
        5.2.6.2 民俗活动在城市名园中的体现
    5.3 本章小结
6 济南城市名园园林艺术特色
    6.1 空间布局特色
        6.1.1 公园型名园空间布局特色
        6.1.1.1 集锦式"园中园"布局
        6.1.1.1.1 景点环湖均布,竖向新旧对比强烈
        6.1.1.1.2 左水集中右岗疏朗,竖向平和舒缓
        6.1.1.1.3 泉溪潆绕景点散布,竖向南凹北凸
        6.1.1.1.4 以河为导向线状布局,内向空间
        6.1.1.1.5 沿山体主线片状布局,外向空间
        6.1.1.2 自然式布局:功能明确,山水相映
        6.1.2 历史名园空间布局特色
        6.1.2.1 布局规整,手法自然
        6.1.2.2 视线通透,多用对景
        6.1.2.3 泉溪环绕,映带左右
    6.2 掇山理水特色
        6.2.1 假山:就地取材,兼具南北形态
        6.2.1.1 以掇山为主,多土石混合山体
        6.2.1.2 布局相地成山,组合丰富多样
        6.2.2 置石:材质单一,手法简洁为主
        6.2.2.1 置石材质单一,湖石类为主
        6.2.2.2 置石方式以特置、散置为主
        6.2.2.3 多见墙壁置石与山石花台(池)
        6.2.3 理水:泉水为主,多见规整形态
        6.2.3.1 水体动静结合,变化丰富
        6.2.3.2 水岸规整为主,自然为辅
        6.2.3.3 湖面方岛点缀,多见水庭
    6.3 园林建筑特色
        6.3.1 园林建筑整体风格融南贯北
        6.3.1.1 整体形态:稳重不失轻巧
        6.3.1.2 装饰色彩:北色为主,南调为辅
        6.3.1.3 装饰图案:崇儒务实,中规中矩
        6.3.1.4 装饰工艺:木、石、砖雕与彩绘
        6.3.1.5 匾额、楹联与碑文:淡雅朴实
        6.3.2 院落组合严谨活泼,空间景效丰富
        6.3.2.1 强调轴线,布局严谨
        6.3.2.2 因地制宜,布景活泼
        6.3.2.3 组景灵活,景效多样
        6.3.2.4 小院理景简洁、朴素
        6.3.3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各有所长
        6.3.3.1 厅堂类建筑
        6.3.3.2 楼阁类建筑
        6.3.3.3 舫榭类建筑
        6.3.3.4 园亭
        6.3.3.5 园廊
        6.3.3.6 园桥
        6.3.3.7 墙上乾坤
        6.3.3.7.1 墙
        6.3.3.7.2 漏窗
        6.3.3.7.3 洞门与空窗
        6.3.3.8 名园主门
        6.3.3.9 园路铺地
        6.3.3.10 其它建筑
    6.4 园林植物特色
        6.4.1 种类选择
        6.4.1.1 乡土树种构建基调,季相特征明显
        6.4.1.2 引进品种增添风韵,物种丰富多样
        6.4.1.3 园中古树品种丰富,姿态苍劲挺拔
        6.4.2 各园特色
        6.4.2.1 公园型名园植物运用各有所长
        6.4.2.2 历史名园及院落植物具传统韵味
        6.4.3 配置形式
        6.4.3.1 植株姿态自然为主,常见整形修剪
        6.4.3.2 种植形式依据植物特性各有侧重
        6.4.4 特色植物
        6.4.4.1 桧柏(Sabina chinensis)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6.4.4.2 垂柳(Salix babylonica)
        6.4.4.3 荷花(Nelumbo nucifera)
        6.4.4.4 淡竹(Phyllostach-s glauca)
        6.4.4.5 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6.4.4.6 石榴(Punica granatum var.plentiflora)
    6.5 本章小结
7 济南城市名园特色传承之建议
    7.1 特色传承之现实意义
        7.1.1 增强济南市民地域归属感
        7.1.2 保护济南历史古迹与史料
        7.1.3 延续济南地方文脉
        7.1.4 打造济南特色旅游
        7.1.5 丰富园林景观内容
    7.2 特色传承面临的问题
        7.2.1 城市角度:外部冲突不断
        7.2.1.1 园城相互依存关系被撕裂
        7.2.1.2 周边历史环境遭受侵蚀破坏
        7.2.2 自身特性:内部矛盾重重
        7.2.2.1 地方特色把握不足
        7.2.2.2 场地肌理认识不清
        7.2.2.3 古迹保护力度不足
        7.2.2.4 历史资料管理缺乏
    7.3 特色传承之建议
        7.3.1 关注足下文化,尊重地方特色
        7.3.1.1 尊重济南自然环境特色
        7.3.1.2 尊重济南地方文化特色
        7.3.1.3 尊重济南园林艺术特色
        7.3.2 协调整体,彰显特质
        7.3.2.1 协调整体
        7.3.2.1.1 "名园-环境"整合
        7.3.2.1.2 城市规划层面整合
        7.3.2.1.3 与周边环境的整合
        7.3.2.2 彰显特质
        7.3.2.2.1 尊重名园肌理
        7.3.2.2.2 发扬名园气质
        7.3.3 保护古迹,尊重历史
        7.3.3.1 本文"保护"的含义
        7.3.3.2 国际古迹保护经验借鉴
        7.3.3.3 园中古迹保护基本原则
        7.3.3.4 一般性保护策略建议
        7.3.3.5 专项古迹保护策略建议
        7.3.3.5.1 历史名泉保护建议
        7.3.3.5.2 历史名园保护建议
        7.3.3.5.3 对已泯灭景观建议
        7.3.3.5.4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
        7.3.4 顺应时代,适度创新
        7.3.4.1 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
        7.3.4.2 具时代意义的特色传承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海滨明珠城 四季花园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 ——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D]. 林明太.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2]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D]. 王建喜.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3]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D]. 宋凤.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4]海滨明珠城 四季花园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J]. 张俊峰. 小城镇建设, 2001(01)

标签:;  ;  ;  ;  ;  

海滨明珠城,四季花园城市——广西北海小城镇建设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