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首次现代物流业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波,苟宁[1](2021)在《百年风华 “流”金岁月——记录中国物流业100个“第一”(上)》文中指出中国物流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物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采取文献综述形式梳理与记录物流业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100个"第一"。
张锦[2](2020)在《海安市冷链物流政府配套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冷链物流以冷冻学科作为应用基础、将现代制冷技术融入到具体运输环节,从而在冷链物流的整个环节中确保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冷链物流损耗的复杂过程。冷链物流配套政策则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冷链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和规划,对其制定的标准化规定,对冷链物流行业提出未来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推动的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的指导原则和相关措施。为了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冷链物流业的掌控,从国家到地方纷纷针对冷链物流业发展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本文主要对海安市围绕冷链物流出台的政策规划进行了全面梳理,从政策预期目标、政策执行效果等方面分析指出海安市冷链物流政府配套政策的存在问题及原因。通过发放问卷、访谈企业等调研方式,结合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国家或地区的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有益经验。从“政策以提高当地冷链物流业竞争力为第一目标”;“明确具体政府部门职能、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冷链物流管理量化标准政策体系”;“依靠政策推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政策以全面系统的保障体系为支撑”;“有序调整冷链物流配套政策”六个方面,为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未来的规划提出了改善策略。使海安充分发挥现有的公路、铁路运输网络,利用节点城市优势,为沿海、内陆地区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贡献力量。对海安市冷链物流业更好地服务本地区居民消费需求、拓展海安市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研究江苏省县域城市的冷链物流配套政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崔忠付[3](2017)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6年主要工作 2017年工作思路》文中提出一、2016年的主要工作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
王蕾[4](2014)在《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以棉花供应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产品物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物流现在已被认为是除了降低物质资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有效解决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之间的矛盾,以及农产品区域结构与全国消费之间的矛盾。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现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疆是以农业为主的资源省区,农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产品种类丰富,畅销国内外。农产品物流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列入新疆十二五规划中。北疆地区工业和物流业发展远超于南疆地区,北疆农业发展也超于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基本能反映整个新疆物流发展平均水平。近年来北疆地区农产品不断的增长,但是横亘在农产品产地与销地之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北疆农产品的“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为了提升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效率和效益,本文对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分析,并且对新疆北疆特色农产品棉花供应链的物流体系进行详细剖析,并以棉花供应链物流体系为例进行物流体系的优化。本文借鉴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物流、供应链的前沿理论,对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DEA分析法对北疆8个地区2006年~2012年的物流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物流业运行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物流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北疆8个地区中,2个地区的物流效率相对有效,6个地区物流效率相对无效,并且物流效率相对无效的6个地区差距比较大。表现出对物流业投入的资源没有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的投入没有转化为有效的产出。公共环境和社会保障投资和物流业产值是对北疆地区物流业发展中投入、产出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2、通过构建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分析法对2012年新疆北疆8个地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通过加权处理将两种评价结果结合,最终得出北疆8个地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差异是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物流企业发展较为规范,物流设备较为齐全,加上便利的交通要道,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这些区域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较好。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对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投入较少,从而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较低。3、纵向来看,当前北疆农产品物流已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工业品物流比较,由于其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专业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较少,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农产品物流体系功能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物流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没有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联盟;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同时北疆地区还存在许多影响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物流观念和政策法规、供应链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平台搭建以及人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制约。4、在对北疆农产品物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北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的优化思路。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主体优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功能优化(物流运输优化)和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平台优化(物流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三个方面对北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进行优化。最后以棉花供应链为例,对棉花物流体系进行优化。5、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对策建议。通过前文的研究,显示出北疆供应链物流体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设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完善现代物流人才的运用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健全法律法规,从而改变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不利局面,最终推动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日后的发展。
顾声乐[5](2013)在《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服务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方面,人们十分高兴地享受着现代物流业带来的快捷简便的服务,另一方面,人们又对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服务粗放等问题进行诟病。物流业究竟怎么了?从一些主要国家物流业发展的经验看,物流业发展都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日本1992年颁布了《中小物流企业集约化促进法》(常被称着《物流促进法》;美国1996年提出了《美国运输部1997年——2002年财政年度战略规划》;欧盟各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邮政民营化改革中,各国在为现代物流业制订相当严格的作业和服务规范的同时,也制订了一些放松管制促进其发展的公共政策。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晚,现代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物流公共政策支持不到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比如:物流成本过高,与道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度与经营收费制度是分不开的;物流服务粗放,与我国物流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缓慢是分不开的;物流效率低下,与我国物流信息化工作和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低下是分不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实际反映出了我们物流公共政策跟不上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公共政策跟不上,利益协调不好,物流业发展呢?当然就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受到社会广泛诟病。本文试图站在经济学视角,从现代物流产业属性及公共政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入手,结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政策情况展开讨论。借鉴西方公共政策选择学派和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物流公共政策机制中,应该以实现物流公共福利为目标,应该引入相关利益主体进行政策博弈,应该通过民主选择机制按机制设计要求形成物流公共政策。本论文第一章作为导论,仅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本论文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是能总结他国的发展经验,利用公共政策引导本国各新兴产业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少走弯路。发展中国家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公共政策的支持,金融业如此,信息产业如此,现代物流业也如此。本文第二章,着重介绍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及公共政策需求。现代物流业有着相当高的社会化程度,现代的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有着十分复杂的主体关系,从物流方案的制订到物流方案实施、从物流活动中的承保承运承贮到物流速递配送、从物流活动的卖方起点到买方终点,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交织,这些利益关系的协调需要有相应的物流公共政策引导。同时,现代物流业已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商业和储运业务的物流传统特征,深深地渗透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很多政府文件都将现代物流业列入新兴服务业,这也需要有相应的公共政策支持。再者,现代物流业与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相似,它们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不是象产业经济学所描绘的前向后向或旁侧的简单的联系,而类似于经济纽带、粘合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因为现代物流业与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在物资与资金、信息方面的高渗透性,国民经济不再是一堆马铃薯似的产业联系,而是钢筋混泥土似的产业联系。要确保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着很强协同性的整体,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一样,都需要有强有力的公共政策体系支持。本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物流公共政策经济分析的基础与理论框架。在这一章中,引入了公共福利函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学术成果,对物流公共政策分析建立起了理论框架。物流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社会的物流效用与物流福利函数的提升,必须适应社会物流公共偏好;物流公共政策不应该是物流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者的游戏,而应该引入各物流关系主体进行充分博弈,并在博弈均衡的基础上进行公共选择;在形成物流公共政策时,还要按照机制设机的一般原理,实现激励相容、显示偏好和贝叶斯均衡。福利函数与博弈论、公共选择、机制设计等,是西方经济学贡献给人类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物流公共政策机制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帮助,现代物流业的利益主体关系相当复杂,涉及的现代物流活动的环节也相当复杂,充分利用好西方经济学相关学术成果,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制订着能充分满足社会需要的物流公共政策。本文第四章,主要是介绍物流及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现代物流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整合社会物流相关资源,在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上,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从政策内容上看,现行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大体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的公共政策;二是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中的公共政策;三是物流信息化的公共政策;四是政府的物流企业政策。现行的物流政策涉及的行业和部门都很多,而各行业和部门政策在形成时,并没有充分反映物流公共政策效用与偏好,也没有进行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与公共选择,更没有按公共政策机制设计要求,实现激励相容与显示偏好、贝叶斯均衡。现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体现相当不充分,主要还是过去行政主导经济时期的行政指令在充当着公共政策。这样的物流公共政策反映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意志多,反映社会物流公共偏好少;维护相关部门利益多,平衡协调物流各主体利益关系少。这导致现在的物流过程中,矛盾重重、协调性相当差,与物流发展中对公共政策的需求有相当大差距。本文第五章,主要是介绍物流公共体系及构建设想。首先,必须要走出官僚行政部门的狭窄视野,按公共性原则构建来物流公共政策体系。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包括物流公共政策的目标体系、物流利益主体关系、物流主体利益博弈机制、物流公共政策选择抉择机制和物流公共政策工具体系。物流公共政策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体现出公共性来,这不是对物流公共政策的理想主义的期望,而是物流公共政策实践中的现实要求。我们不能再继续行政官员制订行政性物流政策的模式了,行政性政策指令只适应于计划经济,而唯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只能是反映物流公共效用及偏好的公共政策、只能是经过充分利益博弈和经过公共选择程序的公共政策、只能是满足激励相容、显示偏好和贝叶斯均衡物流主体能自原遵从的公共政策。从西方经济学视角看,我们构建物流公共政策机制,需要利用好现行的部际联系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各级物流协会的民意反馈机制,在公共物流政策形成过程中,反复征求意见,建立必要的公共政策表决形成机制,并在公共政策形成时建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及演示,能在获得政策实践时的反馈信息而及时得到调整。本论文第一章导论确立选题;第二章分析现代物流产业特征和公共政策需求;第三章介绍有助于公共政策形成的西方主要经济学原理,确立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现代的物流公共政策及缺陷:第五章提出构建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和物流公共政策机制的政策建议。全部五章内容,希望能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物流公共政策及形成机制,并有助于提升我国物流公共政策公共性和公共政策水平。让人们能更高兴地享受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快捷简便的服务,这实际上是现代物流业为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贡献的福利,也反映了建立良好的物流公共政策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愿景。而人们对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服务粗放、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的严厉诟病,却反映了现行物流业发展的不足,反映了现行物流公共政策并没有协调好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反映出我们现代的物流公共政策公共性并不充分。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物流公共政策努力要实现的目标与方向。
刘曙华[6](2012)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形态开始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由此导致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之中,全球经济形态也逐步由商品生产向服务生产转变,人类逐渐步入“服务社会”时代。在“服务社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着,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系统理解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并需要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对其作用的方式、机制和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这个领域,还缺乏一种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据此,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不但在学术上可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及其述评。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的创新之处及其存在不足进行了说明;然后在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古典区位理论、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等视角,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别加以述评。第二部分(第三、四章)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首先通过在全球、区域、城市三个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七个驱动因素和五个集聚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四大作用途径,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第三部分(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出发,着重就三个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探讨其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分析了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因素;其次分析了这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主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及其演化模式;其次探讨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最后分析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结构形态、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城市的集聚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传导路径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构作用,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跃升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遵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2)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存在异同,但总体上遵循服务行业集聚——服务行业集聚区——空间结构重构的作用路径。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集聚的差异,促使行业集聚区的表现形态和空间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产业空间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可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是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区域层面是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城市层面则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各类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了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等因素,也包括了地区人力资本、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等驱动因子。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可形成核心区、集聚区、功能区和发展轴带等多种布局形态;而在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政府驱动式等五大模式,不同集聚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采取的集聚方式有所不同。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具体为: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和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等。其作用的机理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集聚区的空间演进和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等,由此导致两个地域层面表现形态的差异。也即,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区域层面服务城市的区域化与城市等级新体系的形成。7)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整个产业的分析,基于整体的个案(行业)分析也十分重要。8)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演化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功能分化和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等模式。而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遵循了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效应、区域效应和全球效应等三大效应。9)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城市群的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区域一体化的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在空间形态发展上体现为产业业态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层级性、企业之间和集聚区之间以及集聚城市之间的网络性以及产业空间发展的一体化。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是市场和政府共同驱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优化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发展,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扶持手段才能充分实现,并以此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应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也即,既要结合自身产业特性,又要区分行业各自特性。据此,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具体战略选择必须加以统筹考虑,有调控引导战略、分工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发展战略、功能提升发展战略、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空间研究视角的确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把着眼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空间分析重视明显不够。本论文把着眼点重点放在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上,以此确立了空间研究的新视角。2)研究尺度的动态变化和范式转换。为了能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动态变化,本论文采用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类型、竞争方式、市场范围及其空间效应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功能等作了详细探讨,以此区别于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静态方法。而在空间维度上,从微观到宏观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个层次,进行了分层论证和综合分析,做到统分结合,由此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3)在文献调查、案例剖析、理论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本规律的详细分析,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演化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
邓良[7](2012)在《“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成就瞩目,物流总额逐年增加,物流成本占GDP比例逐步减少,物流业在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物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更加重要。现在和今后很长时期内,物流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那么,物流业的发展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战略?这是个有价值和深刻的课题。同时,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发挥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然而制造业大而不强,通过加强制造业物流能力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势在必行。所以,本博士论文选取基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视角来研究物流业的发展战略这一研究课题,具备的学术和实际指导意义。基于“双业联动”视角的物流业发展战略,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就是本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必须研究清楚几个问题: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双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呈现出怎么样的发展趋势等,之后再进行基于“双业联动”视角的发展战略探讨,最后是案例研究的支撑。所以本论文按照“理论梳理——现状与问题分析——战略设计——案例支撑”的技术路线,分为11章来撰写,其中战略设计是重中之重,基本遵循“宏观——中观——微观”的思路展开论述。通过进行较为系统研究,文章提出具备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结论。从论文可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发展宏观面良好:总额迅速增加、增加值稳步上升、行业整体效益明显上升、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与战略性合作加强,等。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社会物流需求不足,物流费用仍然偏高;物流服务主体功能的欠缺制约着经营服务专业化发展,导致专业化物流供应不足:相关要素发展不平衡影响着物流服务运作集约化和一体化,等。作为中国支柱性产业的制造业,也取得长足的发展。产值高速增长,总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利用外资更加注重质量,逐渐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等;但也存在产业低端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物流业与制造业是两个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各种阻碍因素,目前我国的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处于联动协调发展的状态,只是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基于“双业联动”的物流业发展战略,是关键所在。论文在一系列的现状、问题和联动机理的分析之后,再探讨战略的实现途径。通过论证表明,首先可以从“国家竞争优势”的视角,通过建立“双业联动”的“钻石模型”来探讨物流业发展的策略:需要巩固物流现有生产要素,发展物流业高级生产要素;扩大制造业物流需求;逐步构建和完善制造业物流价值链,促进物流产业链的横纵向一体化发展;组建战略联盟联动合作形式等。接着从合作博弈论的视角建立“两业联动”的合作模型。通过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与验证,并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一些策略结论: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整合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共享与标准对接: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任机制:建立双业联动过程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机制;在加强企业合作创新理念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委托——代理”机制,等。此外,协同物流是双业联动的一个较新的发展思路,论文通过分析得出“双业联动”应该立足于打造战略重塑与体系重塑模型的协同物流模式。具体到企业的层面发展协同物流,要实现物流服务的制造业价值链嵌入与实现协同演进。协同物流发展的实际操作层次是供应链的协同,由于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其协同发展具有推广价值。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协同模式和运作方式,获取多方共赢。双业联动发展在实践方面也开始出现成效,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范围,涉及到了制造业的各种行业,联动发展的模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逐渐向着深度和广度纵横发展,一些战略实践的案例为我国“双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总之,本毕业论文对“双业联动发展”的研究,相对系统也具备自己的相对创新性,然而由于各种局限因素导致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研究展望,大有文章可做,任重而道远。
赵娜,戚方亮,周昌林,戴东生[8](2011)在《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物流先行,现代物流发展对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和港口吞吐量两个方面增长速度的定量分析,可以说明该区域现代物流迅猛发展的概况;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大致为:区域物流一体化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物流服务范围拓展、高端服务能力增强等五个方面。建议可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港航体系推进,信息化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环境完善等五个方面入手继续推进该区域现代物流发展。
孙晓飞[9](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三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三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范晓林[10](2011)在《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物流需求及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为推进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合理的综合服务,从而对西部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优势依托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大的物流需求。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和煤炭、电力、绒毛、稀土、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源,借助西部地区一批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竞争与合作,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的持续高涨带动了消费品流通市场的大发展和逐年庞大的外需贸易,形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由于外生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使得企业对物流环境的改善变得尤为迫切,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提上议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己是其必然选择,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加入WTO为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发展规则。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使通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外资的渠道也逐步拓宽。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建设了若于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目前,中国学界对国内物流业研究较多,成果也很多。特别是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把物流业列入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后,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对中国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理论与应用研究必须有新突破和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历史、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市场发育程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现代物流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零散,对西部区域物流研究成果也较为鲜见。本论文研究将弥补学界对西部地区物流研究之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本论文从区域物流视角切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精益物流和准时制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为基础,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劣势条件及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及西部大开发新10年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原则、战略定位及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和政策体系。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基础系统完整;二是目标定位明确,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三是物流架构体系比较独特;四是论文部分内容在相关研究领域属首次提出。论文的不足体现在:一是对现代物流的相关政策解读不够,导致论文中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二是第一手实证资料较少,文献资料较多,故使该论文对整个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微观研究不够;三是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在中国尚属初阶段,论文有些观点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我国首次现代物流业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首次现代物流业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海安市冷链物流政府配套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的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定性分析研究法 |
四、访谈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文章的创新之处及研究困难 |
一、研究角度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困难之处 |
第一章 冷链物流配套政策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冷链物流配套政策概述 |
一、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定义 |
二、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相关理论 |
一、公共政策理论 |
二、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理论 |
三、现代物流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发展及分析 |
第一节 日本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发展过程及启示 |
第二节 北京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发展过程及启示 |
第三节 台湾省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发展过程及启示 |
第四节 南通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发展过程及启示 |
第三章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分析 |
第一节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海安市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优势 |
二、依靠政策推动海安市冷链物流业发展 |
第二节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类型分类 |
一、物流园区规划类政策 |
二、企业运营审批政策 |
三、优惠扶持类政策 |
四、交通运输政策 |
五、政府信息平台类政策 |
第三节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制定预期目标分析 |
一、政策制定的预期目标 |
二、海安市制定冷链物流配套政策预期目标的必要性 |
第四节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实际实施效果 |
一、政策的享受范围 |
二、政策的扶持方式 |
三、冷链物流企业及社会群体对政策的满意度 |
四、政策对于冷链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政策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四章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存在问题 |
一、政府配套政策不健全,目标不明确 |
二、政府部门职能不明确 |
三、缺乏对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的引导政策 |
四、缺乏专门的冷链物流人才和技术引进政策 |
五、地方监管力度不够,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二节 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冷链物流配套政策层面 |
二、地方政府层面 |
三、冷链物流企业层面 |
第五章 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政策以提高冷链物流业竞争力为第一目标 |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策目标 |
二、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政府管理效能 |
第二节 明确政府部门职能,建立协调机制 |
一、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冷链物流管理体制 |
二、建立冷链物流行业政府工作小组 |
第三节 建立冷链物流管理量化标准政策体系 |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政策的可控性和权威性 |
二、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打造政策宣传平台 |
第四节 依靠政策推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
一、打造“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政策推动方式 |
二、制定冷链物流人才和培养政策 |
三、打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
第五节政策以全面系统的保障体系为支撑 |
一、多主体建设冷链物流配套政策保障体系 |
二、对政策实施情况追踪调查,及时调整政策 |
三、建立相关监管政策体系 |
第六节 有序调整冷链物流配套政策 |
一、建立海安市冷链物流配套政策框架 |
二、动态调整政策内容,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
三、重视政策的时效性、系统性和配套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海安市冷链物流政策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海安市冷链物流政策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6年主要工作 2017年工作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年的主要工作 |
(一)建言献策有新突破 |
(二)行业服务有新进展 |
(三)品牌活动有新亮点 |
(四)会员服务有新特色 |
(五)国际交流有新成绩 |
(六)组织建设有新进步 |
二、2017年的工作思路 |
(4)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以棉花供应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物流相关研究 |
1.2.2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供应链相关内容 |
2.1.1 供应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3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2 物流及农产品物流 |
2.2.1 物流相关内容 |
2.2.2 农产品物流体系介绍 |
2.3 供应链与物流的关系分析 |
2.3.1 供应链与物流的异同 |
2.3.2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主要功能 |
2.4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理论框架 |
第3章 新疆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农产品种植情况 |
3.1.1 地理与资源环境 |
3.1.2 新疆农业及农产品发展分析 |
3.1.3 新疆棉花发展现状 |
3.2 新疆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分析 |
3.2.1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历程 |
3.2.2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经济环境 |
3.2.3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基础条件 |
3.2.4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 |
3.3.1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现状 |
3.3.2 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分析 |
3.4 新疆农产品物流体系分析——以棉花为例 |
3.4.1 棉花物流的内涵及必要性 |
3.4.2 北疆地区棉花物流分析 |
3.4.3 北疆棉花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
3.4.4 棉花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4章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实证分析 |
4.1 北疆地区物流效率分析 |
4.1.1 物流效率的内涵及特点 |
4.1.2 北疆地区宏观物流效率分析 |
4.1.3 物流效率评价方法选择和介绍 |
4.1.4 北疆地区物流效率评价 |
4.2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分析 |
4.2.1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FAM-TOPSIS 方法介绍 |
4.2.3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5章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5.1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专业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较少,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
5.1.2 农产品物流体系功能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 |
5.1.3 物流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没有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联盟 |
5.1.4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
5.2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1 物流观念和政策法规方面 |
5.2.2 供应链构建方面 |
5.2.3 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平台搭建 |
5.2.4 人才因素 |
第6章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设计 |
6.1 基于供应链的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 |
6.1.1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的动因与障碍因素分析 |
6.1.2 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优化原则 |
6.1.3 北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优化的目标 |
6.2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主体优化 |
6.2.1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主体优化的必要性 |
6.2.2 分散农户以农业合作组织形式参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 |
6.3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物流功能优化 |
6.3.1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功能优化思路 |
6.3.2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运输优化 |
6.4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平台优化 |
6.4.1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中心平台优化 |
6.4.2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优化 |
第7章 北疆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以棉花供应链为例 |
7.1 棉花供应链物流组织机制优化 |
7.1.1 “订单农业”模式 |
7.1.2 棉花专业合作社模式 |
7.1.3 棉花专业协会模式 |
7.2 棉花供应链物流运输优化 |
7.2.1 运输线路优化 |
7.2.2 优化车型,提高运输工具装载率、实载率 |
7.3 棉花供应链物流体系平台优化 |
7.3.1 棉花物流中心布局优化 |
7.3.2 棉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
第8章 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对策建议 |
8.1 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 |
8.1.1 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推动农产品物流组织建设 |
8.1.2 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 |
8.2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设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 |
8.3 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8.4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完善现代物流人才的运用机制 |
8.5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健全法律法规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成果 |
导师评阅表 |
(5)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
1.2.1 国内外物流公共政策现状及研究成果比较 |
1.2.2 国内物流公共政策研究存在问题 |
1.3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逻辑与技术路线图示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2. 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及公共政策需求 |
2.1 物流相关概念及物流活动主体分析 |
2.1.1 物流相关概念形成与发展 |
2.1.2 物流活动主体分析 |
2.2 物流业新兴服务业的产业性质及特征分析 |
2.2.1 关于物流业是新兴服务业的战略定位 |
2.2.2 现代物流业新兴产业特征 |
2.2.3 物流业纽带经济特征 |
2.2.4 物流业战略性产业特征 |
2.3 现代物流业对公共政策的强烈需求 |
2.3.1 物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需求 |
2.3.2 物流公共政策效应 |
2.3.3 物流公共政策供应不足及其他问题 |
2.4 泛在时代物流与物流U战略 |
3. 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
3.1 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关于公共政策本质内涵的认识 |
3.1.2 公共政策与公共福利函数 |
3.1.3 公共政策与公共选择问题 |
3.1.4 公共政策与机制设计理论 |
3.1.5 总结现代西方先进学术成果对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 |
3.2 物流公共偏好与物流公共福利函数 |
3.2.1 物流效用 |
3.2.2 物流福利函数 |
3.2.3 物流公共福利函数与物流公共偏好 |
3.3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与政策选择模型分析 |
3.3.1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与政策选择模型的一般说明 |
3.3.2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仲裁型博弈模型分析 |
3.3.3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战略型博弈模型分析 |
3.3.4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环境型与补贴型政策博弈模型分析 |
3.4. 机制设计理论与物流公共政策分析 |
3.4.1 引入机制设计理论的博弈分析 |
3.4.2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激励相容 |
3.4.3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显示原理 |
3.4.4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执行原理 |
4. 物流及相关领域公共政策 |
4.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的公共政策 |
4.1.1 物流基础设施及其产品特征 |
4.1.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运营模式 |
4.1.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政策分析 |
4.2 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中的公共政策 |
4.2.1 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的公共性 |
4.2.2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公共政策 |
4.2.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公共政策分析 |
4.3 物流信息化的公共政策分析 |
4.3.1 物流信息化及混合产品性质 |
4.3.2 我国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公共政策 |
4.3.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信息化公共政策分析 |
4.4 政府的物流企业政策 |
5. 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及建议 |
5.1 按公共性原则构建物流公共政策体系 |
5.1.1 物流公共政策目标体系 |
5.1.2 物流公共政策主体关系 |
5.1.3 物流公共政策利益博弈机制 |
5.1.4 物流公共政策选择机制 |
5.1.5 物流公共政策工具体系 |
5.2 物流公共政策必须体现公共性 |
5.3 对我国建立物流公共政策机制的设想 |
5.3.1 现行的部际会议机制与物流采购联合会 |
5.3.2 物流统计调查工作体系 |
5.3.3 政策草案与征求意见渠道 |
5.3.4 物流公共政策的表决机制 |
5.3.5 物流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及演示 |
5.3.6 邮电民营化改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栏 图栏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 主要内容 |
2. 基本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 创新之处 |
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概念、理论及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 集聚与集群 |
2. 地区与区域 |
3. 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
4.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
5.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 |
6. 空间结构重组与区域空间重构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 |
1. 古典区位理论 |
2. 产业区理论 |
3. 竞争经济理论 |
4. 空间经济理论 |
5. 集聚经济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
1. 增长极理论 |
2. 点——轴理论 |
3. 核心——边缘理论 |
4. 梯度推移理论 |
5. 圈层结构理论 |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进展 |
2.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 |
1. 全球层面: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 |
2. 区域层面: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 |
3. 城市层面: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 |
1. 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
2. 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
3. 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 |
4. 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 |
5. 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 |
6. 地区人力资本 |
7. 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模式 |
1. 轴轮集聚模式 |
2. 多核集聚模式 |
3. 网状集聚模式 |
4. 混合集聚模式 |
5. 政府驱动集聚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
1. 重构产业空间布局 |
2. 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 |
3. 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 |
4. 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
1. 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 |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 |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 |
1. 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 |
2. 区域层面:城市服务的区域化与城市新等级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分析 |
第一节 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
1. 金融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
2. 金融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
3. 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
第二节 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
1. 物流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
2. 物流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
3. 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
第三节 研发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
1. 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
2. 研发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
3. 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
第四节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对比分析 |
1. 相同之处 |
2. 不同之处 第六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概况 |
1. 地域范围 |
2. 经济发展概况 |
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 |
1.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
2.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
3.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模式 |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 |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功能分化 |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 |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
1. 产业功能空间优化和空间集聚互动化 |
2. 就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空间分布层次化 |
3. 交通设施空间调整和运输设施枢纽化 |
4.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转型和土地利用差异化 |
第五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传导路径 |
1. 企业之间的传导路径 |
2. 集聚区之间的传导路径 |
3. 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 |
第六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效应分析 |
1. 产业集聚的城市效应 |
2. 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 |
3. 产业集聚的全球效应 第七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 |
1. 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 |
2. 城市群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 |
3. 区域一体化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 |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形态 |
1. 层级性 |
2. 网络性 |
3. 空间一体化 |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 |
1. 市场驱动 |
2. 政府驱动 |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选择 |
1. 调控引导战略:总体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共进 |
2. 分工发展战略:产业分工与城市分工协同 |
3. 融合互动发展战略:产业融合与城市互动 |
4. 功能提升发展战略:城市服务功能扩展与服务网络构建 |
5. 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精专生产管理与专业功能区建设 |
6. 集群发展战略:集聚区配套改革及其网络式发展 |
7. 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价值链重序与附加值提升 |
8. 重点扶持发展战略:龙头服务企业发展及其服务范围扩张 |
9. 相关制度安排:机制体制建设与良好发展环境塑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和模式 |
2. 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的差异 |
3.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 |
4.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 |
5.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和战略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的研究 |
2. 空间集聚与行业功能差异的研究 |
3. 微观层面服务企业的空间决策的研究 附件: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全局主成分和分层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7)“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3.1 论文框架图 |
1.3.2 论文的内容安排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物流的研究 |
2.2 关于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2.1 关于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2.2 关于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3 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3.1 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4 物流业与制造业关系以及“双业联动”问题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本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础 |
3.1 社会分工与委托代理理论 |
3.1.1 社会分工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
3.1.2 社会分工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双业联动”的关系 |
3.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3.2.1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
3.2.2 价值链与钻石模型理论 |
3.3 合作博弈理论 |
3.3.1 合作博弈的内涵 |
3.3.2 合作博弈的特征 |
3.3.3 合作博弈的形式 |
3.3.4 合作博弈的应用领域 |
3.4 协同物流理论 |
3.4.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3.4.2 协同物流的内容 |
3.4.3 协同物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
4.1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中国物流业发展历程 |
4.1.2 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分析 |
4.1.3 物流市场需求发展状况 |
4.1.4 物流市场供给状况与特征 |
4.1.5 物流企业结构分析 |
4.1.6 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分析 |
4.1.7 我国物流业区域发展分析 |
4.2 “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发展预测 |
4.2.1 “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物流总额规模预测 |
4.2.2 “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增加值预测 |
4.2.3 “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物流费用规模预测 |
4.3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
5.1 中国制造业的分类 |
5.2 中国制造业总体状况 |
5.3 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6.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协调度以及“双业联动”的机理分析 |
6.1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
6.1.1 灰色关联模型测算过程 |
6.1.2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关联度与协调度分析 |
6.2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阻碍因素与趋势分析 |
6.2.1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阻碍因素 |
6.2.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
6.3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 |
6.3.1 企业交易成本的视角 |
6.3.2 资源融合内生机理的视角 |
6.3.3 制造业的“微笑曲线”的视角 |
6.3.4 经济群落的视角 |
6.4 本章小结 |
7. 宏观层面:“双业联动”钻石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7.1 “双业联动”钻石模型的建立 |
7.2 “双业联动”钻石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策略思考 |
7.2.1 物流生产要素 |
7.2.2 物流需求条件 |
7.2.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行业 |
7.2.4 企业结构模式与同业竞争 |
7.2.5 发展机遇 |
7.2.6 政府行为 |
7.3 本章小结 |
8. 中观层面:“双业联动”合作博弈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8.1 博弈模型的建立 |
8.1.1 信息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 |
8.1.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 |
8.2 模型检验与分析 |
8.2.1 信息对称情况下,“两业联动”物流供需双方合作博弈模型分析 |
8.2.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合作创新博弈模型分析 |
8.3 战略启示 |
8.3.1 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
8.3.2 整合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 |
8.3.3 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共享、标准对接 |
8.3.4 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任机制 |
8.3.5 建立双业联动过程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机制 |
8.3.6 在加强企业合作创新理念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委托——代理”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微观层面:“双业联动”之协同物流与供应链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9.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9.1.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9.1.2 协同物流的概念模型 |
9.2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物流模式的四大类型 |
9.2.1 体系支持模式 |
9.2.2 战略支持模式 |
9.2.3 战略重塑模式 |
9.2.4 体系重塑模式 |
9.2.5 四种协同模式特征比较 |
9.3 协同物流与供应链模型下的物流业发展战略思考 |
9.3.1 物流服务的制造业价值链嵌入与协同演进 |
9.3.2 制造业协同物流的运行——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
9.4 本章小结 |
10. “双业联动”战略实践的案例研究 |
10.1 物流业与汽车制造业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1.1 联动背景 |
10.1.2 联动案例梳理 |
10.1.3 案例启示 |
10.2 物流业与饮料食品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案例研究 |
10.2.1 联动背景 |
10.2.2 中铁快运与西藏冰川5100矿泉水的联动案例 |
10.2.3 案例启示 |
10.3 物流业与日化行业联动发展的案例研究 |
10.3.1 联动背景 |
10.3.2 上海惠尔物流与上海家化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3.3 案例启示 |
10.4 物流业与电器制造业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4.1 联动背景 |
10.4.2 格力物流案例分析 |
10.4.3 案例启发 |
10.5 本章小结 |
11. 研究总结 |
11.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1.2 论文的创新点 |
11.3 论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8)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概况 |
(一)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 |
(二) 港口吞吐量 |
二、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特点 |
(一) 区域物流一体化持续推进 |
(二)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成果不断涌现 |
(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格局基本形成 |
(四) 物流服务辐射范围不断拓展 |
(五) 物流高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三、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展望 |
(一) 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二) 大力推进港航体系发展 |
(三) 注重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
(四) 注重物流发展方式转变 |
(五) 注重物流发展环境完善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公路运输历史沿革概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回顾(1978年以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政策(1912-1949) |
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公路运输政策的构成 |
(一) 由宽趋严的市场准入 |
(二) 以兴办公路联运为特点的运输组织政策 |
(三) 市场监管政策由缺失到初步规范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78)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65) |
(一) 影响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
(二) 建国初期运力的恢复及企业管理的加强 |
(三) 运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调整 |
(四) 逐步封闭的市场准入 |
(五) 运输结构的重新构建 |
(六) 市场监管的推陈出新 |
二、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僵化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66-1978年) |
(一) 特殊社会因素对政策的不利影响 |
(二) 运力结构的顾此失彼 |
(三) 市场监管机制由破坏到有限恢复 |
第二章 初步市场化进程中的公路运输政策(1979-1991) |
第一节 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 |
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二、国家对发展交通的高度重视 |
三、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到逐步分离的适时转变 |
第二节 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 |
一、客货运市场对各种经济成分全面放开 |
二、相关业务市场实行开放 |
第三节 运输企业的全面改革 |
一、实行放权减税让利 |
二、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三、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积极推进市场培育 |
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
二、运力结构的优化 |
三、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
四、运输组织的合理化 |
五、站场加大建设力度及向社会全面开放 |
第五节 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 |
一、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运价管理 |
二、面向全行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
三、由多头管理到分工管理的安全监管 |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 |
五、以管理和技术性节能为主,结构性节能为辅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92-2002)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 |
一、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定 |
二、公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 |
三、行业管理理念及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二节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 |
一、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权 |
二、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市场准入的从严 |
一、客运市场的严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探索 |
二、加强规范的货运市场准入 |
三、引进外资由侧重立项审批到规范外资经营的转变 |
第四节 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 |
一、推进运输主体的规模化 |
二、引导运力结构调整 |
三、促进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推动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重视站场投资、布局及经营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全方位的市场监管 |
一、积极适应市场规律的运价管理 |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
三、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的体制机制 |
四、开始建立从业资格制度 |
五、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 |
六、侧重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及产品监测认证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2003-) |
第一节 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 |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
二、法制建设的深入 |
三、交通体制的重大改革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 |
一、加快线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二、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及经营期限 |
三、规范外资引进 |
四、积极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第三节 运输结构的全方位、深层次调整 |
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二、实行多样化的运力结构调整 |
三、进一步细化经营方式的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重视合理化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加大站场投资力度,重视布局规划 |
第四节 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 |
一、市场整顿长效机制的建立 |
二、紧密联系成品油价的运价管理 |
三、以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为重点的技术管理 |
四、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强化 |
五、逐步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 |
六、加快构建职业资格体系 |
七、结构、技术、管理并重,节能与减排结合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经验教训及建议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 |
一、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 |
二、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 |
三、公路运输政策教训及不足分析 |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主要政策走向建议 |
一、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
三、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
四、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体系 |
五、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
六、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
七、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8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表 |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
附录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大事记要(2003.1-2009.7) |
后记 |
(10)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现代物流发展理论 |
第一节 现代物流概述 |
一、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
二、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发达国家物流理论 |
二、中国的现代物流理论 |
第二章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演进历程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物流业发展概况 |
一、中国物流业演进历程 |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与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宏观性问题 |
一、政府关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念问题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问题 |
三、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问题 |
四、现代物流市场行为规范性问题 |
五、宏观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 |
六、现代技术支撑与人才支撑方面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现有基础优势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
四、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地缘优势与亲缘优势 |
五、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
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
七、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凸显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 |
二、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展政策资源的稀缺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整体落后 |
五、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体制不健全 |
六、西部地区物流业人力资源匮乏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保障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三、经济全球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国际视野 |
四、国家物流发展规划及省级物流发展规划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依据 |
五、扩大内需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
六、"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物流业发展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挑战因素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挑战因素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挑战因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一、现代物流业的功能定位 |
二、影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
一、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
一、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 |
二、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 |
三、第三阶段:"十四五"期间(2020-2025年) |
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 |
一、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二、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三、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衔接带 |
第二节 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改善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二、增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微观条件 |
三、构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我国首次现代物流业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风华 “流”金岁月——记录中国物流业100个“第一”(上)[J]. 王波,苟宁. 物流研究, 2021(02)
- [2]海安市冷链物流政府配套政策研究[D]. 张锦. 苏州大学, 2020(03)
-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6年主要工作 2017年工作思路[N]. 崔忠付. 现代物流报, 2017
- [4]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以棉花供应链为例[D]. 王蕾.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5]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D]. 顾声乐.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邓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9)
- [8]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J]. 赵娜,戚方亮,周昌林,戴东生.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1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10]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范晓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