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二级市场走势图分析(二)

2003年二级市场走势图分析(二)

一、图表解析2003年二级市场(2)(论文文献综述)

邢振鹏[1](2021)在《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县古城建于辽代,古称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以北约50公里。古城内现存的重要历史建筑遗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与广胜寺塔。40年来的快速城市发展,伴随着商业拆迁,历史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环境被破坏,它们与建筑单体遗产的联系被割断。历史城市的风貌由单体建筑遗产与其周边历史街区共同营造,它们共同组成历史城镇的完整空间形态,传达完整的历史信息。但当下义县古城的普通历史民居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面临着自然衰败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义县古城内约45%的历史街区不仅没有被保护或者修缮,反而被拆除,代之以不协调的多层现代居住建筑,这种趋势正在严重威胁重要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的衰败也是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破坏。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保证建筑遗产的整体性对于义县古城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基于城市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框架,结合当代技术手段,本文对义县古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的历史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形态学分析。本文借鉴城市形态类型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义县古城历史街区的道路、街廓、产权地块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和演变分析,研究成果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在古城历史街区濒危的现状下,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抢救整理义县古城的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遗产,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在传统类型形态学的定性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Grasshopper软件、ladybug插件等当代技术手段在定量研究方面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第2-5章)为古城形态要素研究,包括义县古城自然、经济、文化、历史、城市遗产等总体情况的分析;道路系统的分级、演变与形态、道路密度与步行可达性的分析;街廓的形态类型、街廓内建筑密度、太阳辐射分析;产权地块的形态类型、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院落太阳辐射分析;现存传统民居统计、保存程度分析、整体及细部形态特征、传统院落平面复原等。第三部分(第6章)为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研究,提出历史街区现存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分别对道路、院落、建筑提出形态保护策略,并设计历史街区旅游路线,为古城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古城各层级要素的形态特征:偏心十字街的古城结构;错综复杂但层级明确的道路;方形与横条形为主的街廓;历史院落拆分形成的地块;简洁质朴的传统民居等。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陈秋瑾[3](2021)在《基于微服务架构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无人机知识库系统》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逐年上涨的市场需求,无人机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中信息数据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所需的有效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B/S服务器模式,以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为基础,基于分布式及增量式爬虫技术获取互联网中与无人机等应用领域相关的海量数据,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算法从海量的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中提取挖掘隐含及潜在价值知识,并利用Echarts组件及知识图谱等算法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形成定制化的无人机知识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知识获取及存储技术。系统以Scrapy为爬虫框架,采用分布式结合增量式爬虫技术从互联网中高效地获取无人机行业相关的海量数据;采用Redis高速缓存数据库存储爬取的URL网址,结合My SQL关系型数据库稳定地存储最终得到的结构化数据。(2)系统构建流程及架构设计。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基于分布式服务器与大数据技术搭建系统,采用自底向上为主、自顶向下为辅的方式构建知识库;由于系统爬取任务量的增加及分布式服务器的需求,系统的架构也由最初的SMM单体式架构优化升级为Spring Cloud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及移植性。(3)数据提取及知识抽取技术。采用类机器学习机制半自动化地提取非结构化文本数据,通过构建自定义的规则库训练样本数据,提取出标签以匹配提取出的结构化数据;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算法从获取的文本数据中提取关键句并生成文章的摘要信息;通过知识图谱等算法实现对获取的文本数据的知识抽取,最终抽取出结构化的知识元加入进知识库中,以实现知识库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挖掘功能。(4)知识表示及数据可视化分析。采用知识树形式进行知识表示,并采用Echarts技术、知识图谱等可视化技术对获取及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并以各类统计图表、关键字云图、机构同现及作者同现图等形式展现,直观清晰地展示无人机等行业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琬莹[4](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王童淼子[5](2021)在《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渐增加,人们不只满足于追求物质生活层面的提升,更加开始注重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人们对于日常休闲生活更加注重,而购物中心可以为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休闲空间,因此,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是购物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基于微区位视角,以中心地理论、商圈理论及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在充分梳理购物中心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后,对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特征及满意度评价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西安城市商业现状发展及发展特征,利用Arc Gis软件对空间分析的功能,分析西安三环内城市购物中心整体的空间分布现状及特征,发现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呈“城中集中、外围分散、城南较密、城东稀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与公共交通、道路、商圈和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2)根据扎根理论和微区位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3)结合指标体系,对选取的十二家西安城市购物中心从可达性、可视性、集聚性以及内部特性四个方面进行微区位特征的实证分析,总结出:西安城市购物中心与地铁站点和公交站点之间均存在4种位置关系;与城市道路之间也存在4种位置关系,且多选址于城市主干道两侧,建筑立面多采用大面积的玻璃材质与石材相结合的方式;与二类居住用地、商业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公园和广场用地的集聚程度较高,以及购物中心内部水平交通动线的组织形式分为4种类型,垂直交通动线的组织形式分为2种类型,且购物中心内部业态复合程度大都较高。(4)根据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因子设计调查问卷,让消费者从可达性、可视性、集聚性、内部特性四个方面对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进行评价打分;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消费者性别构成较为均衡,以青年人群为主,学生群体占比较大,收入构成普遍偏低;可达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周边设有公共交通站点,且轨道交通站点与购物中心进出口直接相接的购物中心满意度评价得分较高;可视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大多处于远角区位,且外立面多采用透光、反光材质;集聚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周边用地类型均较为丰富,且除居住用地和商业设施用地外,周边多分布有教育科研用地和公园用地;内部特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内部水平交通动线组织方式多为单环式,垂直交通动线组织方式为平行式,且内部业态分布满足“一站式”消费需求。(5)根据上述满意度评价结果较高的购物中心的微区位特征,结合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发展需求,提出整体优化思路,并分别对已建设区域和待建设区域从可达性、可视性、集聚性和内部特性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许入丹[6](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王思源[7](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张辰[8](2021)在《2012年以来甘肃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文中指出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教育考试规定为依据,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标考试。2013年学业水平考试脱胎于会考制度,正式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的国家考试。随着甘肃进入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共同从属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新高考下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势必呈现另一番景象。针对新旧交替时出现的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甘肃近十年来历史学业水平试题的梳理,明晰甘肃省学业水平考试特点、基本结构、考查内容与方式,探讨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趋势,对甘肃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其变革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研究首先从试题出发,运用量化的方法对试题进行分析,以期明了试题的特点以及结构。对于试题考查的内容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等维度出发,由表及里审视教学与评价中“三维目标”向“历史素养”方面的转变。使用SEC一致性模式分析2003、2017两版课程标准与省内近四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相关性。访谈一线历史教师与学生,了解他们对于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认知与备考,探讨教-学-评一体化。以及通过对命题教师的访谈明晰影响试题命制的诸多因素。通过两种研究路径,对2022年后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予以展望。通过多种视角的分析,发现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紧跟时代命脉,凸显核心价值。它重视对传统必备知识考查的同时,设计新情境重视对关键能力的考查。然而存在试题题型保守,与课标的一致性较低的问题;部分教师轻视课程标准,存在消极备考,盲目应试。鉴于此,提出树立课程标准对试题与教学的权威性,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试题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创新题型,加强综合性、开放性与探讨应用性;统筹两试的实施;改善试题使用及反馈,实现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的互动。

张丹阳[9](2020)在《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铁枢纽具有“巨硕空间”的特征,密集地承载了城市中各类人群的行为活动,构成一个复杂的空间系统,而直接承载这些行为活动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站城一体的视角出发,以系统性的思维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体系化的归纳以及多维度的“公共性”研究,着重强调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同时具有的城市场所价值和交通节点价值,并分析其在高铁客站与周边城市之间如何发挥“粘合剂”的作用,符合高铁枢纽在站城融合过程中的动态发展特征和多主体参与特征,对把握我国站城一体发展过程中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其良性动态发展规律来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研究。在研究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物质层面的基础上加入对其公共性的探索,即是关注城市特色和人的需求,是在以新的思维研究轨道交通的站城一体化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高铁枢纽地区的空间建设累积了诸多问题,从城市设计和场地设计的尺度来看,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高铁枢纽的设计多侧重对机动车进行交通规划,而忽视步行系统对高铁枢纽内外公共空间的串联,造成枢纽与城市之间被高架车行道隔离以及枢纽内外各层次公共空间的碎片化;第二,高铁枢纽内外的公共空间存在空间边缘化、活力不足、可达性不足、场所灵活性不足、管理运营方式落后以及地域性缺失等问题;第三,现状大量高铁枢纽的设计注重“上帝视角”的附加美学价值,忽略了复杂的人群在与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互动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第四,我国对于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研究集中于站前广场和换乘空间,而忽视了以系统整合的方法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整体性的归纳分析。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现状问题总结及原因剖析,聚焦问题的根源在于其缺少系统性、多维度的分析研究框架。进而,以高铁枢纽发展的“站城一体”为远期目标,选定能够多维度判定公共空间价值的“公共性”属性作为研究视角,强调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在“站”与“城”的融合过程中的触媒价值,应用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理论从“城”的视角研究“站”的空间,具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笔者从“站城一体”的视角和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视角,分别进行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研究,其中,从站城一体化视角出发的研究内容包括站城一体化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范围界定、类型分析、类型界定方式总结和模式梳理,为构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从公共空间“公共性”视角出发的研究内容包括东西方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性”理论溯源、“公共性”评价模型及维度的梳理、“公共性”评价维度的归纳总结以及以日本轨道交通百年来的发展为例探究其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笔者基于基础理论研究选取4个日本新干线枢纽和我国高铁枢纽进行实地调研,从枢纽基本情况、空间布局、出入口复合空间、站前复合空间、乘降空间、步行系统以及与步行系统直接接驳的城市公共空间入手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从而构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并分析其特征与问题。其次,笔者以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优化提升为评价目标,以“公共性”评价为研究方法,对评价维度进行释义并分析评价指标的影响要素,尝试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为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笔者选取两个公共空间子体系,对前述4个枢纽案例进行“公共性”多维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持续性更新改造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撑,并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期促进我国高铁枢纽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站城融合。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图表解析2003年二级市场(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表解析2003年二级市场(2)(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内古城保存现状与研究价值
        1.1.3 义县古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1.3.2 城市遗产研究综述
        1.3.3 义县古城研究综述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义县古城:自然、人文与城市遗产
    2.1 辽西要塞
    2.2 义县的自然环境
        2.2.1 地形
        2.2.2 水文
        2.2.3 气候
    2.3 传统的经济模式
        2.3.1 农耕文化
        2.3.2 商业贸易
    2.4 多元的宗教文化
        2.4.1 佛教
        2.4.2 道教
        2.4.3 伊斯兰教
        2.4.4 基督教
    2.5 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构成
    2.6 义县历史:从宜州到义县
        2.6.1 义县的建置沿革
        2.6.2 古城的历史演变
        2.6.3 历史地图的当代转译
    2.7 义县的历史街区与建筑遗产
        2.7.1 濒危的历史街区
        2.7.2 重要的建筑遗产
        2.7.3 义县境内的遗产与旅游现状
    2.8 小结
第3章 义县古城的道路结构
    3.1 道路系统的等级
    3.2 民国到当代的街道历史演变
    3.3 十字结构的道路形态
        3.3.1 道路结构
        3.3.2 比例尺度
        3.3.3 肌理分析
        3.3.4 公共空间
    3.4 历史街区的道路密度分析
        3.4.1 道路密度计算
        3.4.2 道路密度图表
    3.5 历史街区的步行可达性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义县古城的街廓与地块
    4.1 街廓的形态类型
    4.2 街廓建筑密度量化分析
    4.3 院落的分解:产权地块现状调研
    4.4 院落的复原:传统院落边界推测
        4.4.1 现有历史建筑遗存的院落调研
        4.4.2 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
        4.4.3 传统院落形态分析
    4.5 历史街区的太阳辐射量化分析
        4.5.1 街廓太阳辐射量分析
        4.5.2 传统院落太阳辐射量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义县古城的传统建筑
    5.1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5.1.1 传统民居整体特征
        5.1.2 门楼与门洞
        5.1.3 墀头样式
        5.1.4 山墙图案
    5.2 传统民居的保存状态
    5.3 传统院落平面复原推测
    5.4 时代的印记:特色建筑记录
    5.5 小结
第6章 古城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
    6.1 历史街区的问题分析
        6.1.1 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
        6.1.2 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
    6.2 道路形态的保护
        6.2.1 街道景观现状实例分析
        6.2.2 景观视线通廊恢复
        6.2.3 街道形态的保护策略
    6.3 院落形态的保护
        6.3.1 传统院落信息整理
        6.3.2 传统院落的保护策略
    6.4 建筑形态的保护
        6.4.1 建筑院落的保护策略
        6.4.2 可复建的历史建筑
    6.5 形态保护的应用:旅游路线设计
    6.6 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附录 C 道路可达性程序
    附录 D 道路密度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基于微服务架构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无人机知识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专家系统及知识库研究现状
        1.2.2 知识图谱技术研究现状
        1.2.3 Web文本挖掘技术研究现状
        1.2.4 无人机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知识库
        2.2.2 知识发现
        2.2.3 知识图谱
    2.2 知识获取技术
        2.2.1 数据获取技术
        2.2.2 数据去重技术
        2.2.3 数据提取技术
        2.2.4 数据存储技术
    2.3 知识抽取技术
        2.3.1 实体抽取技术
        2.3.2 关系抽取技术
        2.3.3 事件抽取技术
        2.3.4 实体链接与消岐
    2.4 知识表示技术
    2.5 自动文摘技术
        2.5.1 自动文摘生成原理
        2.5.2 TextRank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库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3.1 系统非功能需求
    3.2 系统性能设计
        3.2.1 系统可靠性设计
        3.2.2 系统安全性设计
    3.3 系统架构设计
        3.3.1 整体架构设计
        3.3.2 技术架构设计
        3.3.3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
        3.3.4 Scrapy爬虫框架
        3.3.5 基于Swagger框架管理API
    3.4 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3.4.1 知识库的构建方式
        3.4.2 系统的技术路线
        3.4.3 系统的实施方案
        3.4.4 开发环境与开发语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图谱的实现与应用
    4.1 知识获取
        4.1.1 定制化设置关键字
        4.1.2 定制化爬取专业网站
    4.2 数据提取
        4.2.1 半自动化提取数据
        4.2.2 自动文摘的提取
    4.3 知识抽取
        4.3.1 实体抽取(命名实体识别)
        4.3.2 实体关系抽取
        4.3.3 元事件抽取
        4.3.4 实体发现与链接
    4.4 知识表示
    4.5 文本数据可视化
        4.5.1 数据可视化
        4.5.2 关键字云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5.1 系统整体功能结构
    5.2 系统前端功能实现
        5.2.1 查询信息模块
        5.2.2 台风实况模块
        5.2.3 数据可视化模块
        5.2.4 热门推送模块
        5.2.5 关键期刊模块
    5.3 系统后台功能实现
        5.3.1 用户管理模块
        5.3.2 菜单管理模块
        5.3.3 采集设置模块
        5.3.4 任务管理模块
        5.3.5 专家知识模块
        5.3.6 外部系统模块
        5.3.7 期刊大全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 Swagger在微服务架构上的部署与集成
    附录2 Echarts组件实现折线图/柱状图形式的数据可视化
    附录3 BiLSTM+CRF模型构建过程
    附录4 利用TF-IDF进行实体链接关键代码

(4)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3 景观接受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节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建原则
        3.2.2 期待效应指标
        3.2.3 召唤效应指标
        3.2.4 交流效应指标
        3.2.5 身体效应指标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3.3.1 研究区域分析
        3.3.2 研究对象选取
        3.3.3 评价方法选择
        3.3.4 评价指标赋权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4.1.1 指标来源
        4.1.2 问卷调查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研究步骤
        4.3.3 照片测量方法
        4.3.4 分析评价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概念框架
        5.1.2 研究变量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方法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收集
        5.2.3 正式调查问卷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5 CFA分析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SEM拟合度分析
        5.3.2 SEM路径系数
        5.3.3 SEM模型修正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6.4.1 项目背景
        6.4.2 场地概况
        6.4.3 策略应用
        6.4.4 设计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5)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消费需求多元化转变引领休闲时代的到来
        1.1.2 购物中心建设是完善休闲功能的必然选择
        1.1.3 购物中心所处的区位环境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区位理论相关文献的研究
        1.3.2 国内外微区位相关文献的研究
        1.3.3 国内外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案例解析
    2.1 购物中心
        2.1.1 购物中心定义和分类
        2.1.2 购物中心发展现状
    2.2 基础理论阐释
        2.2.1 微区位理论
        2.2.2 中心地理论
        2.2.3 商圈理论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
    2.3 购物中心的案例解析
        2.3.1 北京国贸商城
        2.3.2 成都远洋太古里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
    3.1 西安城市商业发展现状
        3.1.1 现状格局
        3.1.2 发展特征
    3.2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
        3.2.1 数量及类型分布
        3.2.2 空间分布现状
        3.2.3 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4.1.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4.1.2 评价指标分析说明
    4.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2.1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2.2 因子权重分析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特征的客观实证评价
    5.1 实证分析对象选取
    5.2 微区位特征实证分析
        5.2.0 区位的可达性分析
        5.2.1 区位的可视性分析
        5.2.2 用地的集聚性分析
        5.2.3 购物中心内部特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的行为认知评价
    6.1 问卷设计与发放
    6.2 消费者构成分析
        6.2.1 性别构成较为均衡,以青年人群为主
        6.2.2 学生群体占比较大,收入构成普遍偏低
    6.3 消费者行为偏好分析
        6.3.1 出行方式分析
        6.3.2 选购偏好分析
        6.3.3 消费需求分析
    6.4 微区位满意度评价
        6.4.1 可达性满意度评价
        6.4.2 可视性满意度评价
        6.4.3 集聚性满意度评价
        6.4.4 内部特性满意度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的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布局优化策略
    7.1 布局优化原则
        7.1.1 用地匹配原则
        7.1.2 功能互补原则
        7.1.3 择优配置原则
    7.2 布局优化思路
    7.3 布局优化策略
        7.3.1 基于可达性视角
        7.3.2 基于可视性视角
        7.3.3 基于集聚性视角
        7.3.4 基于内部特性视角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2.1 内容创新
        8.2.2 方法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附录一 西安市三环内购物中心一览表
    附录二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附录三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调查
    附录四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可达性分析图谱
    附录五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可视性分析图谱
    附录六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集聚性分析图谱
    附录七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内部特性分析图谱
致谢

(6)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概念释义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2.1 城镇概况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2.2.1 预定目标
        2.2.2 实施机制
        2.2.3 考核内容
        2.2.4 激励机制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2.4.1 构建思路
        2.4.2 目标体系
        2.4.3 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逻辑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成思考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择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评价因素
        4.3.2 评语等级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4.3.4 计算隶属度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5.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致谢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2012年以来甘肃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综述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维度的分析与统计
    (一)甘肃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考查的维度统计分析
三、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一)基于2017 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二)基于2003 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三)两版课标对试题一致性的影响及原由探寻
四、新高考背景下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困顿与变革
    (一)访问提纲的设计与研究对象选择
    (二)新高考背景下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困顿
    (三)新高考背景下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变革
五、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建议
    (三)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1.内容标准(2003 版课程标准)划分及编码表
附录二 1.2013 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双向细目表
附录三 内容标准(2017 版课程标准)划分及编码
附录四 1.关于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访谈提纲

(9)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关于我国枢纽综合开发的问题
        1.1.2 关于提升客运枢纽旅客出行品质的问题
        1.1.3 关于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的问题
    1.2 研究综述
        1.2.1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价值相关理论
        1.2.2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站城一体化开发相关理论与实践
        2.1.1 概念释义
        2.1.2 相关理论
        2.1.3 开发实践
        2.1.4 发展特征
    2.2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2.2.1 高铁枢纽相关概念辨析
        2.2.2 高铁枢纽地区的空间范围界定
        2.2.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范围界定
    2.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研究和模式梳理
        2.3.1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分析
        2.3.2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界定
        2.3.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模式梳理
    2.4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子体系构建
        2.4.1 构建原则
        2.4.2 体系归纳
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理论研究
    3.1 东西方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性”理论溯源
        3.1.1 西方社会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
        3.1.2 中国社会转型与公共性建构
    3.2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及维度梳理
        3.2.1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梳理
        3.2.2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的维度梳理
    3.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维度构建
        3.3.1 相关评价模型的特征总结
        3.3.2 本文应用的基础评价模型
        3.3.3 本文“公共性”评价维度的构建
    3.4 探究交通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变化——以日本轨道交通枢纽为例
        3.4.1 日本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的发展脉络梳理
        3.4.2 各阶段日本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分析
        3.4.3 分析与小结
4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4.1 调研计划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准备
        4.1.3 调研内容概述
    4.2 日本新干线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探究——以东京站枢纽、品川站枢纽为例
        4.2.1 东京站公共空间调研
        4.2.2 品川站公共空间调研
    4.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探究——以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高铁枢纽为例
        4.3.1 北京南站公共空间调研
        4.3.2 北京西站公共空间调研
    4.4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界定及体系构建——以调研案例为例
        4.4.1 类型界定
        4.4.2 体系构建
        4.4.3 特征分析及问题总结
5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多维度评价研究
    5.1 构建思路
    5.2 构建原则
    5.3 评价维度
        5.3.1 基础维度
        5.3.2 扩展维度
    5.4 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要素
        5.4.1 限定性要素
        5.4.2 激活性要素
        5.4.3 特异性要素
    5.5 指标体系构建
        5.5.1 指标体系
        5.5.2 评价过程
    5.6 案例多维度评价
    5.7 评价结果分析
        5.7.1 东京站
        5.7.2 品川站
        5.7.3 北京南站
        5.7.4 北京西站
    5.8 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以北京南站为例
        5.8.1 站房空间布局
        5.8.2 站前复合空间
        5.8.3 站内乘降空间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框架
        6.1.2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类型界定方式
        6.1.3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所含子体系
        6.1.4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多维度评价体系
        6.1.5 提出了基于多层次分析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视角问题
        6.2.2 研究的量化问题
        6.2.3 研究的本土性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标准
附录B 应用评价体系进行“公共性”多维度的评价表格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图表解析2003年二级市场(2)(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D]. 邢振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微服务架构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无人机知识库系统[D]. 陈秋瑾.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4]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研究[D]. 王童淼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2012年以来甘肃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D]. 张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D]. 张丹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标签:;  ;  ;  ;  ;  

2003年二级市场走势图分析(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