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坛新锐周杰伦风暴(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孙佳路[2](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指出《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孟琪[3](2020)在《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文中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相互角逐下的台湾青春电影,于2000年之后以极具本土特质的小清新风格成为台湾地区电影创作的“强心剂”,积极适应台湾电影在新世纪之交因多重困境而不得以形成的“零散型产业模式”,进而通过小成本的制作模式、定向化的美学程式以及易宣发的青春标识等特质,逐渐将青春片带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类型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青春影片既有跨界人才的参与,也有跨地域整合的特点。其不仅在类型模式上通过相对统一的主题、定型角色的塑造以及标志性元素的展现等方面形成了台湾青春片的类型雏形,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向亚类型以及复合类型的实践中迈进,以或杂糅或反类型的样态,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之后台湾青春电影的多元面貌。更深层次的转变发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阈中,台湾地区身处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以及西方欧美文化的交汇之处。从华语电影甚至世界电影的青春片创作中反观台湾地区的作品,显而易见,其既有对新世纪之前台湾青春影片的美学传承,也在叙事、风格以及青春议题等方面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地区的创作展开良性互动,更在世界范围内与日本青春片的“纯爱”风格、韩国青春片的“极致化”呈现以及美国青春片的类型建构方面有所亲近。即使当前的台湾青春片在美学创作、类型的建构与拓展等方面仍旧存在同质化和固化的倾向,但无可厚非,台湾青春片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传承与割舍、创新与停滞的过程中,才逐渐建立起创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观众、创作者与市场等关系的动态性认知,也因此,台湾青春片,未来可期!
荀洁[4](2017)在《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文化批判视角对网络女性形象展开研究,既缘于完善“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动机,也缘于面对网络文化失范现象,尤其是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所产生的困惑与忧思。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开始,国内“媒介女性形象”研究引发了学界较广泛的关注,曾一度掀起研究高潮。但之后,研究经历了“降温”的低落期,成为“尴尬”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为议题的重要性与相对较少的高质量研究力作,以及结合现实语境的整体性研究之间的反差。在网络文化实践方面,处于商业化发展快轨之上的中国互联网,在当下消费性文化市场的恶性膨胀中,其文化热点和中心表现出了向趋乐避苦、纵欲狂欢的价值取向演进的态势,充斥美女视像和色情文字,亟待管理遏制。本研究鉴于上述研究和实践中的缺憾,力图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中国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书写的研究。第一,结合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更迭历程,考察网络文化热点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问题。自1995年开启商业化探索之路后,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的时代更迭,女性形象伴随各个阶段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化热点陆续出场。1995年初至1996年初,互联网在中国尚处于边建设边开发的“草莽期”,上网还没有形成气候,谈及“网络文化”和“网络热点”为时尚早,也还没有出现引发广泛关注的女性形象。在1997年至2002年的Web1.0阶段,“网络文学”的勃兴成为当时中国网络文化的热点,网络写手们借助都市爱情小说,展示了处于爱情萌发期的年轻人面对爱情时的幻想、憧憬与颓靡,有着较多描绘男女亲昵欢爱、风花雪月的图景,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纷纷出场。在2003年至2009年的Web2.0阶段,女性经由博客、论坛等涌入网络社区,扑面而来、不设门槛的话语权像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女性借此书写欲望、聚拢人气。在2010年至今的Web3.0阶段,微博、微视的“助阵”更是令女性形象五花八门的欲望书写甚嚣尘上,女性更多地被作为物和情欲对象展示,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二,在筛选整合网络文化热点与出场女性的基础上,归纳出女性形象的不同类型与特征。依据网络女性形象引发关注的不同特质,可以将她们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突出表现为对自身的官能美所产生的快感的追求,以及依靠裸露身体来赚取钱财和释放个性。第二种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处在主动出卖自己或被他人出卖的位置,这些出卖行为以追名逐利为目的,女性的情绪情感、容貌身姿和巧言偏辞等被作为卖点凸现出来,网民则以“凝视”的方式进行消费。第三种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在网络恶搞、人肉搜索和网络发帖等形式的话语狂欢中,表现出了集体欢腾的狂欢特征,形成了搞笑逗乐或讥笑嘲讽的效果,在狂欢至死的信条下还常常引发理性失范和网络暴力。第三,在与现实语境的互动关联中,剖析女性形象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文化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价值观进行总结与反思。所以,在对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还需从意识和精神层面对文本进行反思与批判,解读其中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揭示文本背后话语权力的运行机制。概而言之,网络女性形象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是趋乐避苦的“纵欲”思想,即在欲望的满足中“寻欢作乐”。欲望具有“无限性”,网络女性形象所书写的欲望突出表现为“现世收益的欲望”、“张扬自我的欲望”、“广场狂欢的欲望”、“物质消费的欲望”和“身体消费的欲望”,意图在放纵这些欲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一文化价值观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体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合力。第四,在盘根错节的话语权力中,反思生成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社会背景。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大众教育水平的提升、社会思潮的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等紧密相关,经历了历史文化的“雕塑”和时代精神的“捆绑”,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回望传统文化和环顾当下社会文化后可以发现,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突出地表现为“欢场”遗风、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消费社会、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的影响,同时还与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脱不了干系。第五,在解读与反思的基础上,探寻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面对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映射文化价值观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我们既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也要从寻求舆论共识上下功夫,根据传播学规律,充分发挥舆论领袖在影响网民态度方面的作用。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引导互联网监管走上多元合作治理的道路来完善网络文化治理,通过健全网络文化立法、建立多元参与的监督机制,来健全网络文化监管的法制,同时还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发挥精英文化的引导作用、推广性别平等教育和抢占先进性别话语的主动权方式,来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田博文[5](2017)在《寰亚电影公司影片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经过八十年代井喷式的发展,开始放缓步伐,逐渐告别了昔日的辉煌盛景,走向滑坡。在此背景下,内地市场越来越为香港电影所倚重。除了要坚守本土电影的拍摄以外,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公司选择北上与内地合作拍片,这其中就包括了成立于1994年的香港寰亚电影有限公司。本论文由绪论、四章正文及结语六部分组成,主要论述在上述背景下,香港寰亚电影公司自1994年创办以来至今的美学嬗变。其中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并对上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聚变中“寰亚”的建立进行阐述。正文第一、二、三章以时间发展为主线分别分析了寰亚电影公司的文本创作嬗变,并对各个阶段的电影类型及美学特征进行评述,由此把握寰亚电影公司文本创作上的艺术特色。正文第四章总结了寰亚电影公司多年来的美学流变,尝试对寰亚电影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结语部分以寰亚电影公司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管窥香港电影北上的美学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寰亚电影公司的合拍历程给香港电影北上及台湾电影进入大陆所带来的启示。
吴文瀚[6](2015)在《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就广告而言,消费、艺术与媒介的嵌合性动态发展是造成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作为过程研究,本论文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三十余年的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广告艺术形态视域的关照。认为中国广告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迅速成熟,其发展经历了从再现商品、表现消费到表征文化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广告发展的接轨与同步,而其自身也因之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文由绪论、正文与趋势分析三部分构成。绪论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时空压缩背景;作为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复合体的艺术形态与广告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再现理论、表现理论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表征理论的结合作为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与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文本综述,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在广告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得以呈现,其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如何建构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流变研究作为历时性研究,首先是分期的问题,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时间节点表达引入到消费、艺术与媒介三者共同构建的嵌合式互动的关系逻辑中,结合中国广告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经历了1982-1992的社会文化复苏期、1993-2000的商品化表现期、2001-2007的符号化表达期与2008后的文化表征期的四个时期。第三、四、五章,就1982至2007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表达进行分析。在前文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引入关系研究的方法,结合编年记叙,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进行共时性比照,将艺术的再现理论与表现理论作为创作机制引入到对不同时期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分析中,寻找广告在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作用与广告自身艺术形态流变的表达规律。2008后,中国社会的新全面转型使得广告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广告的艺术再现与表现功能逐步被广告的文化表征功能超越。正文第六章,首先结合场域理论,从消费、文化与传播的三维关系构建入手,对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符号化表征的心理生成机制——记忆的再造:包括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图像化拟真下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空间拼贴中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与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等。最后,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重归于艺术形态文本研究之中,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主体在经历了从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到语态文本的流变后,情态文本伴随着公益广告的勃兴重新回归,但其回归的依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大国视角下文化力的重新构建。结论部分,提出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与发展构想。认为未来中国广告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体现出包容性、贴合性与敏感性的新特征;在内容表达上将表现为理念先于产品的趋势;在广告艺术创作领域将呈现为体验与联动的结合;在广告价值核心方面,将呈现从人性化到人格化的转变;在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方面,将呈现从仿真到拟真的趋势。作为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物质的依赖,向更加纯粹的精神层面跃升。
周晓燕[7](2013)在《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流行音乐的复苏与兴盛推助了社会文明范式和文化生态的变更,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主流音乐。本研究属于文化研究范畴,既关注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内在价值,也爬梳了其在生产与消费关系中的诸多“事实与论争”,分别从消费、技术、意识形态、审美这四方面展现中国流行音乐的现代性特征,力图勾勒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第一章以“上海老歌”的“出场”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生与发展研究的起点,通过论述相关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文化身份、民族风、中国风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上海老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中国流行音乐从边缘走向了文化的中心地带,审美工具论范式淡出;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陆流行音乐逐步回归其商业性本质,迎来了“以人带歌”的偶像时代;1994年两岸三地流行音乐进入同步发展时期,提供专供流行的中国风和民族风,获得了主导意识形态和精英意识形态的认可;2000年以后,华语乐坛呈现出与传统迥异的瞬间性、流动性、眩惑性等后现代性症候。第二章以中国流行音乐传播媒介及其隐喻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与阐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关于大众的身份、技术与人文精神、流行音乐文化与传媒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开始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通俗娱乐审美范式兴盛;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日渐成为解放大众的媒介,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现代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主导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还处在仅以高雅和民族素材做点缀的“文化粘贴”阶段;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复杂交错,两者之间既有矛盾紧张的一面,也有关联甚至合谋的一面。第三章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意识形态策略研究,通过论述流行音乐文化审美意识形态性、摇滚主流化、网络歌曲低俗化等论争,得出如下结论:流行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公共领域逐步形成,审美批判范式初步发展;汪峰成为走在意识形态平衡木上的成功者,把中国摇滚推向了主流市场;不健康的网络歌曲被误认为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观赏对象,其实质是美学的堕落。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发展问题,从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因切入,厘清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审美经验,在2000年以后走向了极端,煽欲之风此起彼伏,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张力逐日减小;影响很大的周杰伦的合作者方文山的“中国风”词作是启蒙现代性方案被扭曲、异化以及审美现代性被恶搞的典型;民歌流行化是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实践的重要内容;艺术自律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创造性突破的前提条件。总之,虽然中国流行音乐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刺激下觉醒起来的,但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现代性之路表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自身社会现代性的反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审美范式和价值规范的区别,是其作为现代性文化的特点。本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流行音乐表达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文化自觉,培育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知名流行音乐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其独有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满足中国“文化大发展”这一现代性诉求。
孟岩[8](2013)在《1987~2012台湾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2年至1987年的“新电影”运动在台湾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使台湾电影在艺术美学和内在文化品格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对于其后台湾电影的文化意蕴、艺术追求和风格样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新电影”运动之后的台湾电影在顷刻间陷入黑暗的困守期。一面是对“新电影”时期创作精神和作品风格的自觉沿承,一面又要面对死寂的台湾电影市场的种种考验。在传承与变革、迷失与困惑中,台湾电影人走过了二十年艰难的复苏摸索之路,直到2008年终于开始有所转机。本论文研究的时间范围锁定在“新电影”运动结束的1987年至2012年。从对这25年台湾拍摄影片的系统分析中可以发现,在电影的文化基础、美学观念以及电影语言等方面,既有对“新电影”的传承,也有发展和突破,而总体表现为电影人作为艺术工作者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电影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照。这是有别于“新电影”之前以政治宣导为大的最根本改变。“新电影”是台湾电影的一个分水岭,尽管短暂,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电影”之后的台湾电影作为一个被许多学者和电影人在心底判了死刑的地区电影,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等待烈火焚烧过后的重生。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从电影史的角度将1987到2012年的台湾电影分为转折期、衰落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概述各阶段的发展历程。由于“新电影”之后台湾电影的主要创作人员仍然是“新电影”时期的导演以及他们的后辈、学徒,加之“新电影”在台湾电影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因此这一阶段台湾电影的发展与“新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主要从对其沿承与变革入手分阶段进行梳理。接下来的三章选取三个方面对1987年之后台湾电影的特点进行归纳论述,希望给出这一阶段台湾电影的总体印象。第二章从文化的角度分述自然地理、民俗信仰以及性格特点对于台湾电影的影响以及电影中如何表现其地域特色。第三章从美学的角度阐述台湾电影中的三种人文视角:自我关注,对他者的思考以及用儿童的特殊视角观看社会人生。第四章将论述集中于电影的镜头语言,解读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对台湾电影的作用,并对台湾摄影师提出的追求“影像的气味”的观点予以关注。结语在对整体论述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展望台湾电影今后的发展,对台湾电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马静[9](2011)在《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文中提出台湾与大陆同用汉语,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影响,两岸的一部分词语出现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人民的交流。本文以台湾《醒报》新闻网“今日必读”栏目的新闻稿作为语料进行词汇考察与研究,对这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梳理和观察,形成了《醒报》词表,并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作对比。根据所选语料和词表,从词形的角度进行考察。在两岸用词有差别的部分中,大陆和台湾的词汇在词形上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同,即,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台湾特有词、台湾保存下来的旧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分析产生差异的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子,得出了结论,产生差异的词主要存在于外来词和新兴事物造词方面;在两岸用词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历史传承词和行业词,以及部分词形一致的外来词上。根据所选语料,并对照词表,在对比台湾与大陆词汇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后,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台湾与大陆社会生活的不同。再结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一部分词汇会在两岸交流密切的领域得到融合,消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杨玲[10](2009)在《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节目曾在2005年掀起了一场全民娱乐风暴,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娱乐工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大量来自不同阶层、职业和年龄段的超女粉丝,不仅为他们喜爱的超女选手提供了全方位的热情支持,还利用新媒介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粉丝文化。在本论文中,我将以一个“学者粉”(aca-fan)的身份,论述我个人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亲身参与、观察到的超女粉丝文化。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超女粉丝社群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更活跃、更自主、更富参与性的大众文化消费模式正在中国逐渐成形。这种消费模式以愉悦、认同和想像为核心,以新媒介的生产和消费为主要活动,以粉丝网络社群为平台,以粉丝文化制成品为标志。它打破了生产和消费的传统二元对立,改变了媒介娱乐工业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权力关系,并涉及性别政治、阶级认同和道德观念等重要社会问题。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提出了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我首先概述了西方的三种主要消费理论,以及英美粉丝研究中对粉丝与消费关系的论述。粉丝作为过度的、完美的和积极的消费者,表明消费其实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活动。为此,我对文化消费进行了重新界定,把文化和消费都视作消费者制造意义和建构认同的过程。超女粉丝的文化消费就是围绕意义、认同、社群和文化参与等要素展开的。在本章的第三节,我分析了现有超女粉丝研究中的不足,并试图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和学者粉的主体立场来弥补这些缺失。第二章论述了粉丝文化消费模式的心理根源:粉丝认同。认同是围绕明星建立起来的粉丝文化的一个关键维度,粉丝对于特定明星的喜爱和依恋主要是基于对该明星的认同。认同既是粉丝消费和文化参与的基石,也是粉丝社群凝聚力的源泉。在借鉴西方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我根据超女粉丝社群的实际情况,把超女粉丝与偶像的认同划分为认同话语、认同实践和认同仪式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并对这三个层面进行了逐一阐释。本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是:超女粉丝究竟是如何与偶像建立认同的?这种认同是通过哪些形式和实践展演的,蕴含了怎样的社会、道德和审美理想?第三章讨论的是粉丝文化消费模式的第二个面向:新媒介和参与性文化。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粉丝“产消者”的出现。超女粉丝不仅是过度的消费者,同时还是不知疲倦的偶像推广者和媒介生产者。他们利用新媒介技术开展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草根宣传,为娱乐公司节省了大量的宣传费用。本章首先分析了流行音乐工业的发展变迁和大陆偶像经济的出现,然后论述了玉米的产消实践,揭示了粉丝产消者出现的制度、技术和社会语境。本章结尾还讨论了粉丝与娱乐公司的合作和冲突,粉丝产消者与工业生产者之间的权力博弈。第四章将研究重心从粉丝产消者转移到了粉丝生产者,以超女粉丝小说为例,探讨了粉丝社群的文化生产。本章讨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超女粉丝小说:一个是百度“小葱的图书馆”吧发表的以李宇春为原型的玉米原创小说,另一个是百度“绯色超女”吧发表的以06超女为原型的超女同人文。我分别从创作动机、主题、惯例和主要代表作等方面对这两个亚文类进行了论述。我认为,与流行的商业言情小说相比,超女粉丝小说更真实、更大胆地反映了女性的幻想和欲望,其中一部分文本还蕴含了激进的性别政治。在结语中,我提出粉丝文化是一种超越了旧有理论范式的新型大众文化。研究粉丝文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大众”、“大众文化”、“消费”等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术语,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混杂性和矛盾性。
二、歌坛新锐周杰伦风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坛新锐周杰伦风暴(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概述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创作语境 |
第一节 新世纪初台湾青春片的兴起背景 |
一、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语境 |
二、电影产业的低迷 |
三、新导演的涌现 |
第二节 商业意识下台湾青春片的跨界资源整合 |
一、本土的跨界资源整合 |
二、跨地域的合拍互动 |
三、台湾流行文化的特殊影响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共通性类型呈现 |
第一节 相对统一的青春主题 |
一、爱情与性别的探讨 |
二、困惑与成长的表达 |
三、迷失与反叛的表现 |
第二节 定型的角色塑造 |
一、多元的青春个体 |
二、失职、缺席的父亲和温情的长者 |
三、独有的教官形象 |
第三节 标志性的影像元素及其文化意义 |
一、台湾地区的环境风貌 |
二、台湾地区的城与乡 |
三、台湾校园及其他 |
第四节 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 |
一、校园青春的唯美与伤感 |
二、都市青春的浪漫与梦幻 |
三、写实青春的残酷与迷茫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创新与华语圈影响 |
第一节 青春影像的类型杂糅 |
一、“青春+爱情”模式 |
二、“青春+喜剧”模式 |
三、其他模式 |
第二节 反类型的探索尝试 |
一、作者电影视域下的反类型 |
二、有悖于青春认知的类型表现 |
第三节 华语电影视阈中的台湾青春片 |
一、“小清新”风格的映射 |
二、青春议题的关注 |
三、叙事层面的整合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传承、互动及启示 |
第一节 续写青春的美学传承 |
一、琼瑶电影的创作引导 |
二、学生电影的美学开创 |
三、“新电影”创作群体的个人经验和美学影响 |
第二节 日韩及美国青春片对台湾青春片的影响 |
一、对日本青春片中的“纯爱”表达借鉴 |
二、韩国青春片中的“极致化”在台湾青春片中的呈现 |
三、美国成长电影对台湾青春片的影响 |
第三节 台湾青春片的局限与启示 |
一、创作层面的同质化与真空化倾向 |
二、类型演变的固化与停滞 |
三、台湾青春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对台湾电影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局限 |
二、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视角、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络应用的演变与女性形象的出场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出场的网络发展基础 |
一、Web服务:奠定网络应用的基石 |
二、商业化发展:推广网络应用的驱动力 |
三、网络文化热点:透视女性形象的重要窗口 |
第二节 网络女性形象的出场脉络 |
一、女性形象酝酿待出 |
二、女性形象经由网络文学出场 |
三、女性形象经由网络社区出场 |
四、女性形象藉多元应用出场 |
第二章 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仙女”形象:激发官能美的快感 |
二、“裸女”形象:凸现视觉冲击的愉悦 |
第二节 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自傲者”形象:以巧言偏辞为卖点 |
二、“自恋者”形象:以容貌身姿为卖点 |
三、“多情者”形象:以情绪情感为卖点 |
第三节 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小丑”形象:网络恶搞的滑稽与颠覆 |
二、“弱者”形象:人肉搜索的集权与异化 |
三、“自由人”形象:网络发帖的张扬与快意 |
第三章 文化批判视角下网络女性形象的意义解读 |
第一节 现世的欢愉体验与名利收益 |
一、追求即刻的欢愉 |
二、兑现现世的名利 |
三、超越性精神的沦落 |
四、精神收益的货币化 |
第二节 张扬的“差异哲学”与小我情感 |
一、推崇个性化标记 |
二、标准化伪个人策略的宰制 |
三、释放小我情感 |
四、非理性的病态自恋 |
第三节 感官的狂欢与理性的脱冕 |
一、熙攘围观放纵感官享受 |
二、彰显日常生活的消遣属性 |
三、消解神圣的精神启蒙 |
四、引发非理性的破毁 |
五、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 |
第四节 倡导物欲消费与时尚消费 |
一、倡导宣泄物欲的物质消费 |
二、“消费性偶像”取代“生产性偶像” |
三、倡导炫耀奢华的时尚消费 |
四、消费异化 |
第五节 消费女性的身体景观 |
一、消费的“命令”为女性身体赋值 |
二、女性身体的“美丽意涵” |
三、女性身体的“色情意涵” |
四、引发“身体化”的危机 |
第四章 形象建构与价值观书写的文化语境反思 |
第一节 互联网承袭“欢场”遗风 |
一、“欢场”释义及社会功能 |
二、“欢场文化”的遗风余俗 |
三、欢场文化习惯的延续 |
第二节 消费女性成时代风尚 |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 |
二、消费社会境遇 |
三、美女经济与丑女风潮 |
第三节 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 |
一、网络空间价值理性式微 |
二、网络文化规范不健全 |
三、网络文化欠缺“以文化人”的担当 |
四、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 |
第五章 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完善网络文化治理体系 |
一、互联网实践催生监管变革 |
二、建构网络文化的多元治理 |
第二节 健全网络文化监管规范 |
一、完善网络文化法制 |
二、建立多元网络文化监督 |
第三节 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
一、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
二、发挥精英文化的引领作用 |
三、推广性别平等教育 |
四、抢占性别话语的主动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寰亚电影公司影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寰亚电影公司前期的影片创作(1994-2002) |
第一节“寰亚”本土影片的“港味美学”延续 |
一“寰亚”本土电影中的港式人文理念 |
二“寰亚”本土电影中的类型和明星 |
三“寰亚”本土电影从内容到形式的极致表达 |
四“寰亚”本土电影对细节和桥段的关注 |
第二节“寰亚”与内地合拍片的文艺气质 |
一 两地合拍背景下的“寰亚” |
二 壮美秀丽的大陆风情 |
三 生动细腻的情感表达 |
四 商业类型元素的有机融入 |
第二章 寰亚电影公司“前CEPA”时期的文本创作嬗变(2003-2009) |
第一节“寰亚”出品中类型的延续与拓展 |
一“寰亚”在“前CEPA时期”的创作概述 |
二“寰亚”对香港本土影片类型的延续及创新 |
三“寰亚”与内地合拍片类型的拓展 |
第二节“寰亚”对华语大片品牌及两地电影融合的助推 |
一 华语大片“品牌”的美学要素 |
二“寰亚”大片对华语大片的美学贡献 |
三“寰亚”大片对两地电影的融合的助推 |
第三章“寰亚”于后融合时期的电影创作(2010-2016) |
第一节 延续经典之下的怀旧 |
一 香港经典类型的延续 |
二 浓郁的香港情怀 |
第二节 观念和类型的创新 |
一 趋于内地化的创作 |
二“港式人文理念”的内地化置换 |
三 动作、灾难等类型的创新 |
第四章“寰亚”电影的美学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从“寰亚”电影的嬗变看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 |
一 对香港影人北上的启示 |
二 香港电影在两地合拍片中的定位 |
第二节“寰亚”电影对华语电影及融合的启示 |
一 对内地电影的启示 |
二 对台湾电影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呈现 |
1.1.1 时空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特殊场域 |
1.1.2 艺术形态: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的复合体 |
1.1.3 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指向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综述 |
1.3.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综述 |
1.3.2 再现、表现与表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构建 |
1.3.3 从关系研究到文本研究,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主体路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动因与分期 |
2.1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 |
2.1.1 作为广告目的的消费 |
2.1.2 作为广告外化媒介的艺术 |
2.1.3 作为广告话语权利工具的媒介 |
2.2 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内在依据 |
2.2.1 温饱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实用化 |
2.2.2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复合化 |
2.2.3 全面小康型消费初期模式——消费的符号化 |
2.2.4 全面小康型消费发展期模式——消费的表征化 |
2.3 社会文化艺术变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外部动因 |
2.3.1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萌芽与复苏 |
2.3.2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转向 |
2.3.3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勃兴 |
2.3.4 大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群体话语与个体话语表达的交混 |
2.4 媒介转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形式依托 |
2.4.1 传统媒体的混合应用 |
2.4.2 城市化背景下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网络媒介的初步 |
2.4.3 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探索 |
2.4.4 移动终端下的个体化表达 |
2.5 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2.5.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1992、2000与2007 |
2.5.2 广告史视域下的中国广告发展 |
2.5.3 消费、艺术与媒介共同作用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3 现实商品的图景再现:中国社会文化复苏期的广告艺术形态呈现(1982-1992) |
3.1 广告的复苏:反思与柔化中的热情1982-1985 |
3.1.1 文化的反思与情感的柔化,1982 |
3.1.2 思索与融汇之初,1983 |
3.1.3 热情与理想的实践,1984 |
3.1.4 反叛与西化的暗流,1985 |
3.2 图景再现:“西北风”的谢幕与商品文化的“一把火”1986-1989 |
3.2.1 在现实与魔幻中的“一无所有”,1986 |
3.2.2 平和中的沉郁与轻薄,1987 |
3.2.3 孤独城市中的明星闪烁,1988 |
3.2.4 “感觉”的没落与底层关注,1989 |
3.3 广告内涵的扩展:抚慰与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0-1992 |
3.3.1 渴望的抚慰与台湾之潮,1990 |
3.3.2 小人物的喜乐与逐渐远去的乡村,1991 |
3.3.3 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2 |
4 表现消费:商品化初期社会情感的广告的艺术形态表达(1993-2000) |
4.1 商品光环下社会情感的广告艺术表现1993-1996 |
4.1.1 缠绵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1993 |
4.1.2 失衡的抚慰与喧闹的物质,1994 |
4.1.3 都市的欲望与传统的回归,1995 |
4.1.4 价值观的博弈与民族自觉的复现,1996 |
4.2 大时代与小个体的广告艺术表现1997-2000 |
4.2.1 回归的东方之珠:现实与回忆交织,1997 |
4.2.2 群体的远去与大时代下小个体的自我重塑,1998 |
4.2.3 世纪末的温情与娱乐的“穿越”,1999 |
4.2.4 网络的新世纪:娱乐与青春的“革命”交织,2000 |
5 消费符号的博弈:消费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2001-2007) |
5.1 消费文化的符号生成:接轨、全球化与娱乐化2001-2003 |
5.1.1 全球化的魅影与广告的先知,2001 |
5.1.2 数字、影像与文化身份的再造,2002 |
5.1.3 膨胀的城市中伤痛的抚慰与娱乐化的陶醉,2003 |
5.2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融合的尝试与草根崛起2004-2007 |
5.2.1 网络虚拟与生态现实的联合表达,2004 |
5.2.2 媒介融合的尝试与商品文化解构下的韩流汹涌,2005 |
5.2.3 城市化中无望的传统文化与草根自觉,2006 |
5.2.4 自我意识移动表达的初步与家国民族的再确立,2007 |
6 表征文化:新全面转型背景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文本指向(2008后) |
6.1 新全面转型: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发生机制 |
6.1.1 经济与消费的双重转型——从工业投资到消费拉动 |
6.1.2 文化转型——大国气质中社会文化心理的重塑 |
6.1.3 传播方式转型——移动终端背景下传播方式的个体化与个性化凸显 |
6.2 记忆的再造: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符号化表征 |
6.2.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 |
6.2.2 图像化拟真: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 |
6.2.3 从现实环境到数字虚拟的空间拼贴: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 |
6.2.4 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艺术形态表征 |
6.3 从情态文本到语态文本:中国广告长城奖与黄河奖的文本指向 |
6.3.1 文化传统的广告情感再现——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情态文本指向 |
6.3.2 城市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放大——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意态文本指向 |
6.3.3 草根的反抗——中国广告长城奖的语态文本指向 |
6.3.4 回归情感——中国广告黄河奖的情态文本新指向 |
7 结语:中国广告艺术表达的趋向与构想 |
7.1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 |
7.1.1 广告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新特征 |
7.1.2 理念先用产品:广告艺术内容表达的趋势 |
7.1.3 体验与联动:广告艺术创作的趋势 |
7.1.4 从人性化到人格化:广告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 |
7.1.5 从仿真到拟真: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的趋势 |
7.2 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形态表达构想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7)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从边缘到中心: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上海老歌”的出场与中国流行音乐萌芽 |
一、上海老歌: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
二、海派风情:肉眼看不到的现代化工程 |
三、浅唱低吟:岂止怀了十里洋场的旧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与社会的互动 |
一、半明半昧 1978-1985:邓丽君、李谷一、许冠杰 |
二、全面发轫 1986-1988:西北风、苏芮、罗大佑 |
三、从谷至峰 1989-1994:摇滚、卡拉 OK、94 新生代 |
四、偶像时代 1995-2012:周杰伦、选秀、神曲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流变及其文化身份战略 |
一、祛魅与赋魅:“流行音乐”界定与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流变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特殊功能:解放文学的一种力量 |
三、专供流行的“中国风”、“民族风”:一种文化身份战略 |
第二章 从艺术到技术:中国流行音乐传播媒介及其隐喻功能 |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物质技术的演进 |
一、黑胶唱片和卡带时代: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
二、CD 与数位下载并存时期:音乐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 |
三、彩铃单曲时代:大众迎合论盛行 |
第二节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媒介的隐喻功能 |
一、卡拉 OK:一种改变了亚洲夜晚的影子音乐 |
二、MTV:把身体消费推向极致 |
三、Ipod:作为艺术品潜入了大众日常生活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与传媒的互动 |
一、新闻报道的反智倾向:流行音乐流行的不是音乐 |
二、选秀:布道场、名利场、公共领域的纠葛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中的“无法传播”现象 |
第三章 从先锋到媚俗:中国流行音乐意识形态策略及其解码 |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声音共同体的建构 |
一、流行音乐意识形态性及其公共议程设置功能 |
二、流行音乐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
三、苏皖民歌《茉莉花》兴盛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政治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摇滚的意识形态角力 |
一、崔健:1980 年代中国摇滚乐的标志人物 |
二、汪峰:走在意识形态平衡木上的摇滚歌手 |
三、旭日阳刚:中国摇滚与社会的互动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网络歌曲的意识形态策略解码 |
一、网络歌曲:后工业背景下的城市民谣 |
二、网络歌词:大众文化花园里“一条不要名分的蛇” |
三、“十大坏文本”的意识形态策略解码 |
第四章 从同途到歧路: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 |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演变与大众审美的崛起 |
一、古典美学思想的突破: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演变 |
二、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成因探寻 |
三、西方审美情感范式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影响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困境及其审美现代性实践 |
一、深情冷眼: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后现代境遇 |
二、“中国风”词作: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冲突的重要产物 |
三、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化 |
第三节 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合谋 |
一、民歌流行化: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内容 |
二、艺术自律:中国流行音乐审美创造性突破的基础 |
三、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追求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1987~2012台湾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电影”以降台湾电影发展概况 |
第一节 转折期(1987—1993) |
一、 “新电影”对台湾电影的影响——沿承与困惑 |
二、 台湾电影衰落的表现与原因 |
第二节 衰落期(1994—2007) |
一、 “新电影”导演继续梦想 |
二、 新晋导演对“新电影”的承袭和变革 |
三、 朱延平:商业电影的挣扎 |
第三节 复苏期(2008——2012) |
一、 《海角七号》——重燃台湾电影梦 |
二、 复苏期的电影特色 |
第二章 文化基础:“天地与我并生” |
第一节 地理文化:寓情于景的根源 |
一、 寓情于景的原因 |
二、 寓情于景的表现 |
第二节 田野印记与海洋意象 |
一、 田野印记 |
二、 海洋意象 |
第三节 民俗文化:多信仰景观的呈现 |
一、 对逝者的祭奠 |
二、 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 |
三、 少数民族独有风情 |
第四节 宗教偶像的意象 |
一、 宗教信仰作为电影的思想基础 |
二、 宗教偶像在电影中的表现 |
第五节 从性格文化看电影中的暴力 |
一、 台湾式暴力——刚柔并济 |
二、 “新电影”以降台湾电影中的暴力 |
第三章 美学意蕴:三种观察视角 |
第一节 自我关注 |
一、 “我”的角色 |
二、 “我”的身份 |
第二节 对他者的思考 |
一、 现实生活与情感投射 |
二、 对边缘人群的关注 |
第三节 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
一、单纯地关注真善美,屏蔽成人世界的纷繁复杂。 |
二、 反映少年成长的烦恼 |
三、 展现儿童对世界的想象 |
四、 动画元素为影片增添童趣 |
五、 童话导演李芸婵 |
第四章 电影语言:人文精神的诗性体现 |
第一节 长镜头中的场面调度 |
一、 固定长镜头中的场面调度 |
二、 运动长镜头中的场面调度 |
第二节 用“光影”写作 |
一、 日本浮世绘造型艺术的影响 |
二、 镜头语言参与叙事 |
三、 “空镜头”不空 |
第三节 静默:灵魂对话的另一种方式 |
第四节 摄影师的追寻:影像的气味 |
结语 |
主要台湾电影片目、导演(1987——2012)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导演作品 |
致谢 |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醒报》词汇统计与分析 |
2.1 《醒报》词表 |
2.1.1 《醒报》词表的获取 |
2.1.2 《醒报》词表分析 |
2.2 《醒报》词表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对比分析 |
2.2.1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存在差异的部分 |
2.2.2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相同的部分 |
第3章 《醒报》与大陆存有差异的词汇的分析 |
3.1 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 |
3.1.1 使用范围有大小之别 |
3.1.2 所指对象有别 |
3.1.3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3.1.4 由缩略语产生的词形相同的词 |
3.2 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的词语 |
3.2.1 外来词的差异 |
3.2.2 词序相反 |
3.2.3 语素相近 |
3.2.4 新兴事物命名不同造成词形不同 |
3.2.5 由于缩略造成的词形略有不同 |
3.3 台湾特有词 |
3.3.1 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的特有词 |
3.3.2 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产生的特有词 |
3.4 台湾保留下来的旧词语 |
第4章 《醒报》新闻用词中与大陆普通话用词的相同部分 |
4.1 历史传承词 |
4.2 使用一致的外来词 |
4.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4.2.2 来源于日语的词 |
4.3 行业词采用一致的用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超女粉丝与文化消费:理论和方法的探寻 |
第一节 粉丝与消费 |
第二节 超女粉丝的文化消费模式 |
第三节 一个学者粉的告白:研究身份与方法 |
第二章 粉丝认同的形成与表达 |
第一节 明星与粉丝认同 |
第二节 玉米的认同话语 |
第三节 玉米的认同实践 |
第四节 玉米的认同仪式 |
第三章 粉丝产消者的浮现 |
第一节 流行音乐工业与偶像经济 |
第二节 玉米的产消实践 |
第三节 玉米产消者出现的制度和社会语境 |
第四节 玉米与公司的博弈 |
第四章 超女粉丝小说 |
第一节 粉丝小说和同人文 |
第二节 玉米原创小说 |
第三节 超女同人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歌坛新锐周杰伦风暴(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D]. 孟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4]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D]. 荀洁. 苏州大学, 2017(04)
- [5]寰亚电影公司影片研究[D]. 田博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6]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D]. 吴文瀚. 武汉大学, 2015(01)
- [7]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 周晓燕. 苏州大学, 2013(09)
- [8]1987~2012台湾电影研究[D]. 孟岩. 上海戏剧学院, 2013(09)
-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1(11)
- [10]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 杨玲.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