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膜通道与同步辐射(论文文献综述)
葛梦炎[1](2021)在《电磁场调控下神经网络的集体动力学与信号同步性传递》文中研究指明有关脑科学的探索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展开,目前研究的比较成熟的是神经元动力学,它利用数学模型、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来研究生物学上神经元和神经系统中真实的生物物理模型。神经元电活动和信息处理在神经系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神经元放电模式代表着不同编码意义和生物功能。在耦合的神经网络中,神经系统受高频刺激影响所引起的振动共振、触发同步以及弱电信号的传播等现象,都与大脑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电磁场对脑部神经元电活动有调节能力,本文采用几种神经元数学模型来研究电磁驱动下单个神经元、链状神经网络以及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中的集体动力学以及神经系统电信号传播动力学等。下面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改进的电磁驱动下神经元模型,研究了电磁辐射对单个神经元放电模式以及链状网络中集体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将高低频电磁辐射刺激和高斯白噪声考虑到单个神经元上,并通过改变分岔参数来研究神经元的电活动模式的转变,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分岔参数,神经元的电活动模式之间进行了转换。而且在高低频电流刺激和弱电磁驱动下,可以观察到双振动共振现象,而在强电磁驱动下,只有单振动共振现象发生,与不考虑电磁驱动的情况相比,考虑电磁场效应会削弱神经元振动共振,而且还会抑制多重振动共振。此外,研究电磁驱动下链状神经网络中的集体动力学,研究发现,当电磁场耦合强度比较大时,链状神经元网络中的所有神经元都被激发,神经元的尖峰保持同步态,触发率变大。化学自突触为负反馈时,链状网络的波无法从中央神经元传播到链状神经网络的两端,自突触为正反馈时相反。2.构建了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影响神经元触发同步性及弱信号传播能力的因素。在兴奋性和兴奋性抑制性神经网络中,通过讨论噪声和层间突触权重对亚阈值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传播能力影响,研究发现,神经网络中弱信号以最佳的噪声强度值稳定地传播,不同噪声强度会增强或减弱系统输出对弱信号的响应。并且在较大的层间突触权重下,弱信号可以稳定地传输到输出层,但是对于较小的突触权重,弱信号的传播可能不会到达输出层。此外,在合适突触权重和噪声下,输出层的神经元完全同步触发放电。3.考虑由电磁驱动下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研究电磁感应、噪声及突触权重对多层神经网络中的同步触发性和非周期亚阈值电信号传播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最优的噪声强度可使信号传播保持最佳态,但是通过增大电磁驱动会削弱最优传播性。而且与不考虑电磁辐射的情况相比,增加电磁辐射会降低弱信号的传播能力。随着电磁辐射强度的增强,关于弱信号到达输出层所需要的时间变得更长。此外,恒定的输入弱信号与合适的噪声强度相结合,将在适当的电磁场下弱信号稳定地传播到后层。当系统处于强磁场时,由于突触权重小,弱信号传输失败。
张露尹[2](2020)在《HPS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社会对于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素养从内化的科学观念到外化的科学表现均有所要求,基于此教师需要深刻思考,勇于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落实科学素养。但是当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知识本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教育。在此背景下,HPS即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HPS中包含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三方面的内容,其科学教育价值已被当前国际社会所认同,国内外学者认为HPS教育是推进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教师对于HPS材料的讲授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此一来课本中的很多HPS材料不能发挥作用被搁置,如何更好地将HPS教育内容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从而贴合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值得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微课的出现凭借其“微”和“精”两个特点发展势头迅猛,因此本研究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将HPS教育内容和微课进行结合,可以较大程度解决HPS在教学中的问题同时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化的学习需求,还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探索过程的理解,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研究以“HPS教育”、“微课”为核心概念,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教师教的现状和学生学的现状分析了HPS教育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HPS教育微课设计模式从前端分析,教学模式的设计,微课的设计原则三方面进行阐述。前端分析是对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根据前端分析确定微课设计原则。教学模式的确定是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IHVs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从而得到适宜HPS教育教学的微课教学模式。将编制好的微课应用于实践,从实践效果来看,微课可以选择在课前或者课后让学生进行观看。HPS教育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探索和科学事业三方面的认识,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HPS教育微课的实践进而提出HPS微课教学的展望,第一点微课的制作尝试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制作微课,并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成果。第二点学校建立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供师生使用。第三点微课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一套科学的量表来测定学生的认知负荷,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方婷婷[3](2020)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神经网络同步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脑是自然界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复杂器官之一,是哺乳动物进行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以人的大脑为例,其中含有上千亿个神经元和约1014个神经突触,这些神经元细胞组成的神经系统是实现大脑功能的生理基础。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同步行为是大脑功能整合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机制,而影响神经系统同步动力学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研究了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同步行为的影响。在神经元细胞中,带电离子的任何微小空间变化都可能会引起细胞内产生微弱且复杂的电磁场,而该电磁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本文通过使用三次磁控忆阻器模型引入磁通变量,改进了经典神经元模型,以此来表征神经元细胞内离子在膜内外流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作用。本文在研究系统内部电磁辐射对其同步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的同时,也考虑了外部环境中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同步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为了研究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不同区域间的同步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由若干子网络组成的间接耦合网络。研究发现,一方面,在没有考虑电磁辐射的情况下,适当的化学耦合强度可以有效地调节网络的同步行为。另一方面,神经元细胞膜通道中电荷运动产生的电磁场可以使间接耦合网络产生丰富的放电模式(如混沌放电、方波放电和高原放电)和同步行为(如混沌态、奇异态和突发同步态)。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来自系统外部环境的电磁辐射效应。模拟结果发现,适当的外部电磁辐射可以有效地调节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甚至可以让网络达到完全同步的状态。这部分工作已在‘Nonlinear Dynamics’期刊上发表。其次,基于猫脑皮层实验数据给出的连通矩阵,我们考虑了一个局部动力学由Hindmarsh-Rose模型给出的网络,研究了电磁辐射对该网络同步行为的影响。猫的大脑皮层总共有65个皮层区,可以分为视觉、听觉、体感运动和额肢4个认知区。由于连接矩阵的单向连通性,该网络选择化学突触耦合。我们考虑三种情况,一是不考虑电磁辐射,二是将电磁辐射引入整个神经网络,三是将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依次引入到4个不同的认知区域。模拟结果发现,无论将电磁辐射引入到哪个区域,都对该区域的同步行为有很好的调控作用,而对其它区域无明显影响。该部分的模拟结果正在整理投稿。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复杂的电磁感应在调节神经网络的同步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强度和种类的电磁辐射对神经网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该研究可能会对进一步了解与神经系统同步行为有关的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等)的发病机制和进一步抑制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有用的线索。此外,本人在就读研究生期间,同时参与了忆阻突触耦合系统的同步行为的研究。模拟发现忆阻器可以很好的模拟生物神经突触连接性能,证实了忆阻突触的可塑性,该项工作已在‘Nonlinear Dynamics’期刊上发表。接着,考察了忆阻突触对双层忆阻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数据模拟,发现了网络中的奇异态行为,并讨论了奇异态行为的时空演化规律,该项工作也已发表在‘Nonlinear Dynamics’期刊上。
吕彦鹏[4](2019)在《协同脉冲电场增强不可逆电穿孔组织消融疗效的电学机理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脉冲电场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科学家、工程师、医师的广泛关注,其中不可逆电穿孔作为一种非热肿瘤消融的物理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具有以下优势:快捷、可视、可控、微创、选择性和非热机理,因此已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仍存在难点问题亟需解决,目前采用传统脉冲治疗大尺寸肿瘤时,产生的消融区域相对较小,因此在肿瘤治疗时将有可能出现无法完全覆盖其目标组织的情况,导致消融不彻底。上述问题的解决,能够进一步推进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对广大肿瘤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为保证治疗微创性,一般采用针电极传递脉冲,组织中形成的电场可在针电极周围产生消融区域,同时在消融区域外围也会产生可逆电穿孔区域。治疗结束后,可逆电穿孔区域恢复,导致消融区域无法进一步扩大。基于此,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7022)、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cstc2014jcyjjq900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批准号:2018CDPTCG0001/24)的支持下,提出了采用协同脉冲方法扩大组织消融区域,深入研究了协同脉冲参数对电穿孔动态过程的影响规律、扩大组织消融区域的电学机制及剂量学效应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通过脉冲作用期间的细胞响应电流分析电穿孔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此规律研究脉冲参数对动态电穿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电场强度有助于缩短电穿孔集聚初始时间与提高电穿孔密度,低场强的宽脉冲能够有助于维持电穿孔发展,研究结论为协同脉冲中高压窄脉冲与低压宽脉冲组合的特征波形提供理论指导。开展协同脉冲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研究,表明协同脉冲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不同参数的协同脉冲细胞杀伤效果表明,对比传统脉冲,其杀伤效率可显着性增强,为后续研究组织消融效果提供有效的协同脉冲参数范围。(2)构建针电极传递脉冲时的组织电穿孔区域测量平台,研究组织中可逆电穿孔区域与不可逆电穿孔区域变化规律,发现与传统脉冲对比,协同脉冲能够产生宽范围的电穿孔区域(包含可逆与不可逆电穿孔区域),建立多脉冲作用下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不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与脉冲个数的函数关系发现,协同脉冲作用下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与不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的差值较传统脉冲小,表明协同脉冲不仅能够产生宽范围电穿孔区域,而且将可逆电穿孔区域转变为不可逆电穿孔区域的潜在能力更强。(3)基于脉冲消融组织时产生的电解效应,开展协同脉冲扩大组织消融区域的特性研究。首先细胞死亡通路检测结果发现,可逆电穿孔和电解联合作用激活了细胞程序性坏死途径,与不可逆电穿孔诱导细胞死亡途径相同。多脉冲作用下的电解效应研究发现,脉冲产生的电解效应能将可逆电穿孔区域逐步转变为消融区域。协同脉冲产生的宽范围电穿孔区域为电解效应提供了作用区域,因此消融区域进一步扩大。(4)开展新西兰大白兔肝脏组织消融实验,研究协同脉冲扩大组织消融区域的剂量学效应,结果发现单位脉冲剂量下,协同脉冲较传统脉冲具有更高的消融效率,并且消融阈值场强也更低,因此能够产生更广的消融区域;协同脉冲扩大组织消融区域的效率和参数中高压窄脉冲与低压宽脉冲的电压幅值比相关。最后开展荷瘤小鼠实验,论证了协同脉冲能够安全有效的消融肿瘤组织。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了脉冲作用下动态电穿孔变化机制,根据脉冲场强、宽度对电穿孔集聚、发展过程的影响规律,明确协同脉冲特征波形(高压窄脉冲与低压宽脉冲组合),同时研究了协同脉冲增强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的参数范围;随后分析了针电极传递协同脉冲时组织中的电穿孔区域变化规律,建立协同脉冲作用下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不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与脉冲个数间的数学函数关系;依据上述可逆电穿孔与不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变化趋势,通过研究脉冲作用下的电解效应,揭示协同脉冲作用下电穿孔与电解联合扩大生物组织消融区域的电学特性,然后分析协同脉冲剂量与消融区域间的内在联系,初步获取能够扩大组织消融区域的协同脉冲最佳参数组合;最后开展荷瘤小鼠实验,论证了协同脉冲作用下在体肿瘤组织消融的安全有效性。上述研究为协同脉冲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胡帅锋[5](2019)在《内嵌铒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同素异形体如富勒烯、石墨稀、碳纳米管等不断被发现。其中,富勒烯是唯一具有确定分子结构的碳的同素异形体,且能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趣的是,富勒稀的碳笼由于是由五六元环体系所组成,故赋予其表面大量的π电子,从而赋予它各种各样的特殊性质。此外,将一些原子、分子以及团簇等嵌入到富勒烯碳笼内部,能够得到一种新奇的分子—"金属富勒稀"。富勒烯内部嵌入的簇会向碳笼转移电荷,进而使得碳笼具有着新奇的电荷分布,促使其有着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富勒烯碳笼能够给内部嵌入的簇提供独特的化学环境,进而也有助于不同内部簇体系进行的研究。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吸收光谱、核磁共振、透射电镜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分析表征手段,对形形色色的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学证明其中一些实验上或者理论上的结果其实是错误的。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学作为对分子结构表征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获得了学术界以及工业应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认可。本论文对一系列金属富勒烯的晶体结构以及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成功制备两种Er@C82异构体,并且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其结构为Er@C2v(9)-C82和Er@Cs(6)-C82。其中Er@Cs(6)-C82发现为在于卟啉共结晶状态下为二聚体结构,但在相同的结晶条件下Er@C2v(9)-C82并不发生二聚反应,由此表明这一由碳笼对称性诱导的二聚化过程。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主要的未配对自旋位于Er@Cs(6)-C82的特定碳原子上,这导致区域选择性的二聚化过程。Vis-NIR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Er@C82异构体的电子结构是Er3+@C823-,而不是理论上提出的Er2+@C822-。(2)成功制备含铒双金属富勒烯Er2@Cs(6)-C82,Er2@C3v(8)-C82,Er2@C1(12)-C84和Er2@C2v(9)-C86,并表明尽管Er在富勒烯碳笼内存在较多位置无序,但Er-Er距离在3.24-3.76?范围内,对比Er-Er成键范围,说明内部金属形成化学键。此外,理论研究表明三个Er2@C82和Er2@C86异构体中的两个Er原子形成一个两电子两中心的Er-Er单键;Er2@C1(12)-C84中Er-Er距离最长,则表现出单电子两中心Er-Er键特征。因此,Er-Er键合的特征取决于Er-Er距离,此距离与碳笼相关。另外,电化学研究表明Er2@C82-86是良好的电子供体而不是良好的电子受体。(3)成功得到Er3N@Ih(7)-C80、Er3N@D5h(6)-C80、Er3N@C2v(9)-C82、Er3N@Cs(51365)-C84和Er3N@D2(35)-C88系列含铒三金属氮化物的单晶结构。由晶体结构发现嵌入的Er3N以平面形式存在碳笼内部,并且Er-N距离随着碳笼增大而增加,以维持强的金属碳笼相互作用。另外,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发现在Er3N@C2n(2n=80,84,86,88)异构体中,它们的第一还原电位大致相近,而第一氧化电位随着笼子尺寸的增加而向阴极移动,导致相应的电化学带隙减少。此外,Er3N@C2v(9)-C82在Er3N@C80-88系列中表现出最小的电化学带隙,并且其较小的第一氧化电位表明它是良好的电子给体。
黄莉雅[6](2018)在《基于同步辐射定量研究游泳治疗对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对人类尤其是女性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骨质疏松症游泳运动疗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采用。探讨骨质疏松症游泳治疗最适宜的负重强度,可以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游泳运动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本课题以去卵巢大鼠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了不同负重强度的游泳运动,并获得了各组大鼠L4腰椎的同步辐射图像。通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方法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了各组大鼠L4腰椎松质骨的骨结构参数和生物力学特征。结合骨结构参数和生物力学特征,定量研究了不同负重强度的游泳运动治疗对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本课题的实验结果表明,游泳运动能提高腰椎的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组织体积比和骨小梁数量,减小骨小梁分离度,提高压缩刚度、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即游泳运动能使腰椎的骨量增加,骨小梁变粗、变多,骨结构中的孔洞变小、变少,提高腰椎抵抗压缩变形、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的能力。游泳时的负荷量对游泳运动的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游泳运动在中等(6%)负荷强度时的治疗效果最好。本课题寻求了骨质疏松症游泳治疗最适宜的负重强度,从而可以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游泳运动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吕密[7](2017)在《电磁辐射下神经元的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电活动行为依赖于复杂的电生理条件,这表明在神经系统中可以检测到复杂的电磁场分布。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由于神经系统内部生物电的影响,使得每个神经元的电活行为有所改变。所以当神经元出现集体的电活动行为或者信号在大量神经元之间传播时,就应该考虑内部电磁场的波动和穿过细胞膜的磁通的作用。基于传统的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引入一维磁通变量,建立起一个四变量的神经元模型用来描述神经元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在这个新模型中,考虑到了磁通对膜电位的作用,在膜电位变量加上记忆电流项。通过改变初始状态研究改造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可以观察到多模式的放电活动,这表明了神经系统具有记忆效应。其次用改进的神经元模型研究电磁感应对神经元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当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施加在神经元上时,可以检测神经元中电活动的模式转换。改进后的神经元模型具有更多的分岔参数而且电活动的模式可以在很大的参数范围内进行选择。我们发现电磁辐射可以激发静息态的神经元,也可以抑制神经元中的电活动,重要的是发现多模式的电活动可以交替出现,并且这些结果与生物实验一致。基于改进的神经元模型,通过进行磁通耦合,在神经元模型上研究其相位同步。时变电磁场的效应由磁通量来描述,电磁场的耦合也通过磁通量的交换来实现。神经元之间通过磁通耦合可以实现完美的相位同步。通过计算Lyapunov指数和Lyapunov维度来检测混沌时间序列的相位同步。最后基于一个忆阻器网络,研究其网络同步行为。网络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耦合强度达到完全同步。然后改变网络分岔参数,即让网络参数从以前的值切换至另一个值,观测网络同步行为发现:参数的变化使得网络同步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损伤面积的大小依赖于参数损坏和变形程度以及破坏的扩散周期。
高峰,肖德涛[8](2014)在《电离辐射与脑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应用,现代核技术几乎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个方面,核技术已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利用在给人类带来莫大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接触核射线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人类应该在最大限度利用核射线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研究核辐射的生物效应,核辐射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机理。该文主要介绍电离辐射与脑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研究进展。
肖景[9](2013)在《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生虫通过寄生引发人体或者牲畜的各种疾病,有发病潜伏期,感染源多样、发病速度快等特点,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传统杀灭技术效率低,操作复杂且不易推广,开发快速、高效、低毒性、广谱的有效杀虫方式,是全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设计一款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针对寄生虫的重要源头——虫卵进行杀灭,利用电磁波对细胞的非热效原理,使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寄生虫卵,当电磁波频率与细胞固有震荡频率相近时,产生“窗效应”,细胞会对电磁波产生选择性吸收,导致蛋白质和核算变异,引起生物体死亡。论文对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并对信号产生部分的软硬件实现进行重点介绍。论文首先介绍了寄生虫发病原理、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电子杀灭寄生虫卵的生物电磁学原理,国内外技术现状,指出装置设计的关键部分为信号源。然后,介绍了信号产生主流技术、DDS技术的优越性、DDS技术工作原理和信号产生过程;详细介绍了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前后端无线通信的系统结构,通信协议分层设计的原理和帧结构;给出了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的硬件构成方案,并对系统各子模块的硬件电路、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包括前端控制器的电源管理、键盘和显示、控制器、无线通信电路以及后端信号处理部分的各子电路。随后,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给出了软件结构和具体的算法实现,包括无线通信的软件设计及DDS的控制显示模块、累加器模块、ROM查找表模块、波形选择模块等。最后,对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前后端无线通信的可靠性进行测试,对产生的各类信号的输出结果进行时序仿真和ModelSim仿真,并针对其DDS的误差产生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实际测试结果和运行情况表明,本文设计的杀灭寄生虫卵装置无线通信可靠,波形输出平滑,能实现任意波形输出,其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高峰[10](2012)在《伽玛辐射对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应用,现代核技术几乎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个方面,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和农业、医学、航天等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解决了许多其他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核技术已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利用在给人类带来莫大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接触核射线的机会明显增加,特别是长期低剂量照射。因此,人类应该在最大限度利用核射线的同时,深入研究核辐射的生物效应,核辐射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机理。本论文主要针对低剂量伽玛辐射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两项基本内容:(1)低剂量伽玛照射对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损伤研究;(2)低剂量伽玛照射改善动物因应激所致的记忆能力下降研究。理论研究主要依据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基本理论研究伽玛照射对大脑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损伤的物理机理。实验研究采用137Cs作为照射源,照射剂量控制的原则是不损伤组织器官及不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照射方式为体外照射。学习和记忆观测使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新颖物体识别模型,用识别系数描述动物的记忆能力。实验动物采用体重为180-220g的SD雄性大鼠,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12只。实验结果:平均吸收剂量为8.14μG y的全身照射,实验组的平均识别系数为(-0.0408),对照组的平均识别系数为0.3945,相差0.4353;平均吸收剂量为8.12μ Gy的全身照射,实验组的平均识别系数为(-0.1031),对照组的平均识别系数为0.3605,相差0.4636,受照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低于未经照射的大鼠,结果表明低剂量γ射线可以损伤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平均吸收剂量为4.90μG y海马结构定位照射(有受激),两次实验中,实验组的平均识别系数为0.4416,对照组的平均识别系数为0.1849,相差0.2567,受照大鼠的记忆能力明显高于未经照射的大鼠,这说明该剂量的γ辐照能够改善因应激所致的记忆能力下降。为了从理论上解释γ照射对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损伤作用,本文利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理论建立了γ辐射场与脑神经细胞微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微管中量子态的相干特性,定性说明了这种损伤的物理机理,并与非电离辐射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损伤机制是一种人们从未注意到的新的电离辐射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辐射场与脑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而且能为人们更为有效地利用辐射治疗脑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细胞膜通道与同步辐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膜通道与同步辐射(论文提纲范文)
(1)电磁场调控下神经网络的集体动力学与信号同步性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进展 |
1.2.1 神经科学的历史与进展 |
1.2.2 非线性动力学在神经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
1.2.3 神经元放电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4 共振现象的研究进展 |
1.2.5 神经编码的研究进展 |
1.2.6 忆阻器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2.1 神经元系统 |
2.1.1 神经元结构及模型 |
2.1.2 突触及数学模型 |
2.1.3 神经元网络 |
2.2 非线性理论基础分析 |
2.2.1 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
2.2.2 极限环 |
2.2.3 分岔理论研究 |
2.3 神经元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方法 |
2.3.1 放电模式的研究方法 |
2.3.2 振动共振的研究方法 |
2.4 神经网络的集体行为的研究方法 |
2.4.1 同步的研究方法 |
2.4.2 神经元信号传递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电磁场对单个神经元及链状网络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电磁场对单个神经元动力学的影响 |
3.2.1 电磁场下的神经元数学模型 |
3.2.2 神经元电活动模式的转换 |
3.2.3 共振现象 |
3.3 电磁场对链状HR神经元网络的影响 |
3.3.1 电磁场下的链状HR神经元网络的建立 |
3.3.2 波的传播 |
3.3.3 同步现象 |
3.4 电磁场对链状FHN神经元网络的作用 |
3.4.1 电磁场下的链状FHN神经元网络的建立 |
3.4.2 链状网络中神经元动力学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多层前馈网络中的集体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多层前馈HR神经元网络的同步性传播 |
4.2.1 多层前馈HR神经网络的建立 |
4.2.2 连续直流刺激下的信号传递同步性研究 |
4.2.3 短暂的直流刺激下的信号传递同步性研究 |
4.3 多层前馈Izhikevich神经元网络的弱信号传播 |
4.3.1 多层前馈Izhikevich神经元网络的建立 |
4.3.2 高斯白噪声对弱信号传递的影响 |
4.3.3 突触权重对弱信号传递的影响 |
4.3.4 高斯色噪声对弱信号传递的影响 |
4.3.5 高斯白噪声和突触权重对兴奋性抑制网络中弱信号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电磁场对神经元网络中集体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电磁场对HR神经元网络的集体动力学的影响 |
5.2.1 电磁场下的多层前馈HR神经网络的建立 |
5.2.2 电磁场对多层前馈HR神经网络中弱信号传递的影响 |
5.2.3 电磁场对神经元同步性传播的影响 |
5.3 电磁场对Izhikevich神经元网络的集体动力学的影响 |
5.3.1 电磁场下的多层前馈Izhikevich神经网络的建立 |
5.3.2 电磁场对多层前馈Izhikevich神经网络中弱信号传递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HPS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设计 |
四、理论基础 |
五、HPS教育和微课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HPS教学现状分析 |
一、高中生物教师调查研究 |
二、高中学生调查研究 |
第三章 HPS教育微课的设计 |
一、微课的典型设计模式分析 |
二、HPS教育微课设计模式 |
第四章 HPS的微课设计案例 |
一、微课案例设计一 |
二、微课设计案例二 |
三、微课设计案例三 |
第五章 HPS教育微课的教学实践及效果评价 |
一、实验设计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第六章 问题与策略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解决策略 |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电磁辐射作用下神经网络同步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杂网络同步行为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复杂网络简介 |
1.1.2 复杂网络同步行为的研究进展 |
1.1.3 奇异态简介 |
1.2 神经网络系统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神经元模型 |
1.2.2 神经突触 |
1.2.3 神经网络 |
1.3 忆阻器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电磁辐射诱导下神经网络在不同区域间的同步行为 |
2.1 引言 |
2.2 间接耦合网络的构建 |
2.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2.3.1 无电磁场作用时 |
2.3.2 神经系统内部的电磁场 |
2.3.3 外部环境的电磁辐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辐射诱导下猫脑皮层神经网络的同步行为 |
3.1 引言 |
3.2 猫脑皮层神经网络的构建 |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3.3.1 无电磁辐射作用情形 |
3.3.2 电磁辐射作用于整个网络 |
3.3.3 电磁辐射分别作用于各个认知区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学术会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协同脉冲电场增强不可逆电穿孔组织消融疗效的电学机理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不可逆电穿孔治疗肿瘤研究现状 |
1.2.1 脉冲电场疗法原理—电穿孔 |
1.2.2 可逆电穿孔肿瘤疗法发展现状 |
1.2.3 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不可逆电穿孔临床肿瘤治疗面临的难点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2 协同脉冲参数对电穿孔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机理及参数效应 |
2.1 引言 |
2.2 脉冲作用下细胞电穿孔响应电流变化 |
2.2.1 细胞电穿孔实验响应电流测量与模型建立 |
2.2.2 脉冲作用下细胞电穿孔响应电流曲线分析 |
2.3 脉冲参数对电穿孔集聚与发展过程的影响机理 |
2.3.1 脉冲作用期间电穿孔集聚与发展过程分析 |
2.3.2 基于电流响应曲线分析协同脉冲参数对电穿孔过程的影响机制 |
2.4 协同脉冲增强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的参数研究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2 协同脉冲与传统脉冲作用下的细胞杀伤效果对比 |
2.4.3 协同脉冲增强细胞杀伤效应的参数研究 |
2.4.4 协同脉冲增强细胞杀伤效应的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协同脉冲作用下组织可逆与不可逆电穿孔区域变化规律 |
3.1 引言 |
3.2 电穿孔区域与不可逆电穿孔区域测量平台 |
3.2.1 二维肿瘤模拟组织构建 |
3.2.2 电穿孔区域与不可逆电穿孔区域测量方法 |
3.2.3 肿瘤模拟组织的电场仿真模型 |
3.3 脉冲作用下电穿孔区域变化规律 |
3.3.1 协同脉冲与传统脉冲作用下电穿孔区域与不可逆电穿孔区域对比 |
3.3.2 多脉冲作用下可逆电穿孔区域与不可逆电穿孔区域的变化规律 |
3.4 协同脉冲作用下组织可逆与不可逆电穿孔阈值场强函数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协同脉冲作用下扩大组织消融区域的电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穿孔与电解联合作用下诱导细胞死亡机制 |
4.2.1 动物实验材料、步骤及仿真模型建立 |
4.2.2 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过程 |
4.2.3 细胞外基质及DNA的损伤程度 |
4.2.4 细胞死亡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 |
4.3 协同脉冲作用下电穿孔联合电解扩大消融区域的电学特性 |
4.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2 协同脉冲作用下组织消融区域变化规律 |
4.3.3 协同脉冲作用下电解效应变化规律 |
4.3.4 协同脉冲作用下电穿孔联合电解扩大消融区域电学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协同脉冲作用下在体生物组织增强性消融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协同脉冲新西兰大白兔肝脏组织消融效果 |
5.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2 协同脉冲参数扩大组织消融区域的效果及效率 |
5.2.3 协同脉冲的组织消融阈值场强及温升分析 |
5.3 协同脉冲肿瘤组织消融的安全有效性分析 |
5.3.1 小鼠荷瘤模型建立 |
5.3.2 协同脉冲作用下在体肿瘤消融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内嵌铒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分类及研究概况 |
1.2.1 单金属富勒烯 |
1.2.2 双金属及三金属富勒烯 |
1.2.3 内嵌金属化合物原子簇富勒烯 |
1.2.3.1 内嵌金属氮化物簇富勒烯 |
1.2.3.2 内嵌金属碳化物簇富勒烯 |
1.2.3.3 内嵌金属氧化物簇富勒烯 |
1.2.3.4 内嵌金属硫化物簇富勒烯 |
1.2.3.5 内嵌金属氰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簇富勒烯 |
1.3 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合成方法 |
1.4 内嵌富勒烯的提取和分离 |
1.4.1 内嵌富勒烯的提取 |
1.4.2 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分离 |
1.4.2.1 升华法分离 |
1.4.2.2 色谱法分离 |
1.4.2.3 非色谱法分离 |
1.5 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结构表征技术-单晶X射线衍射 |
1.5.1 X射线的产生 |
1.5.2 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分子结构的流程 |
1.6 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应用前景 |
1.6.1 内嵌金属富勒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6.2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
1.6.3 X射线造影剂 |
1.6.4 SC_3N@C80-高分子薄膜的抗菌作用 |
1.6.5 内嵌金属富勒烯在有机光伏领域的应用 |
1.6.6 内嵌金属富勒烯作为PSCS的新型电子受体 |
1.6.7 内嵌金属富勒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内嵌铒单金属富勒烯Er@C_(82)的合成、分离、表征及二聚化反应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Er@C_(82)内嵌金属富勒烯合成及表征 |
2.3.1 Er@C_(82)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纯度表征 |
2.3.2 Er@C_(2v)(9)-C_(82)和Er@C_s(6)-C_(82)的vis-NIR吸收光谱表征 |
2.3.3 Er@C_(2v)(9)-C_(82)和Er@C_s(6)-C_(82)的晶体测试与结构分析 |
2.3.4 Er@C_(2v)(9)-C_(82)和Er@C_s(6)-C_(82)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内嵌双金属富勒烯Er@C_(2n)(2n=82、84、86)的合成、分离、表征以及Er-Er成键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Er_2@C_(2n)(2n=82、84、86)内嵌金属富勒烯合成及表征 |
3.3.1 Er_2@C_(2n)(2n=82、84、86)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纯度表征 |
3.3.2 Er_2@C_(2n)(2n=82、84、86)的vis-NIR吸收光谱表征 |
3.3.3 Er_2@C_(2n)(2n=82、84、86)的晶体测试与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内嵌三金属氮化物富勒烯Er_3N@C_(2n)(2n=82、84、86、88)的合成、分离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3 Er_3N@C_(2n)(2n=82、84、86、88)内嵌金属富勒烯合成及表征 |
4.3.1 Er_3N@C_(2n)(2n=82、84、86、88)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纯度表征 |
4.3.2 Er_3N@C_(80-88)的vis-NIR吸收光谱表征 |
4.3.3 Er_3N@@C_(2n)(2n=80、82、84、88)的晶体测试与结构分析 |
4.3.4 Er_3N@C_(80-88)异构体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论和创新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同步辐射定量研究游泳治疗对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课题的目的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不同运动强度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和同步辐射图像采集处理 |
2.1 不同运动强度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
2.1.1 骨质疏松大鼠活体模型的建立 |
2.1.2 实验分组 |
2.2 同步辐射图像采集处理 |
2.2.1 骨同步辐射图像的采集 |
2.2.2 同步辐射图像的重建 |
2.3 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和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
3.1.1 同步辐射图像后处理 |
3.1.2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
3.1.3 统计学分析 |
3.1.4 实验结果 |
3.2 三维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分析 |
3.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3 有限元力学测试 |
3.2.4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电磁辐射下神经元的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神经元模型简介 |
1.2 神经元动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
1.3 相位同步及网络同步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2章 神经元模型的建立及放电行为分析 |
2.1 引入磁通变量后的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的建立 |
2.2 数值模拟和PSpice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磁辐射下神经元的多模式放电行为 |
3.1 电磁辐射下神经元数学模型的描述 |
3.2 数值结果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通耦合下神经元的相位同步 |
4.1 模型和方法 |
4.2 数值结果和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忆阻器网络的同步崩溃 |
5.1 模型和方法 |
5.2 数值结果及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寄生虫病现状及防治方法 |
1.1.1 寄生虫的病原分析及危害 |
1.1.2 传统寄生虫防治方法与不足 |
1.2 电子杀灭寄生虫技术与应用现状 |
1.2.1 电子杀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1.2.2 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 |
1.3 电子技术杀灭寄生虫卵的机理 |
1.3.1 细胞膜生物结构和电磁特性 |
1.3.2 寄生虫卵电子杀灭原理 |
1.4 寄生虫卵杀灭装置信号源设计要求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信号产生的技术原理 |
2.1 信号产生技术基础 |
2.1.1 频率合成技术原理 |
2.1.2 防电磁辐射技术研究 |
2.2 DDS 技术基础 |
2.3 DDS 工作原理 |
2.4 DDS 频率控制 |
第3章 信号源的无线控制原理 |
3.1 无线控制系统结构 |
3.2 无线通信的总体架构 |
3.3 无线通信的物理层设计 |
3.3.1 RF 射频芯片 CC1101 |
3.3.2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格式 |
3.3.3 数据传输速率与发射功率的配置 |
3.4 数据链路层设计 |
3.4.1 数据链路层节点间的通信方式 |
3.4.2 数据链路层的帧结构 |
第4章 信号源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 硬件系统结构 |
4.2 前端控制器电路 |
4.2.1 电源电路 |
4.2.2 按键和显示电路 |
4.2.3 MCU 控制电路 |
4.2.4 RF 无线通信模块 |
4.3 后端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3.1 信号产生电路设计方案 |
4.3.2 信号产生外围电路 |
第5章 信号源系统软件设计 |
5.1 前后端通信的软件设计 |
5.1.1 前后端通信的功能实现 |
5.1.2 应用层软件实现 |
5.2 后端信号产生单元软件设计 |
5.2.1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5.2.2 DDS 的软件实现 |
第6章 仿真实验与信号源测试 |
6.1 输出信号的仿真实验 |
6.1.1 简单信号输出 |
6.1.2 复杂信号输出 |
6.1.3 任意信号输出 |
6.2 无线通信的可靠性测试 |
6.3 DDS 噪声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附录 B 信号产生部分电路原理图 |
附录 C 信号源 VHDL 程序的顶层文件 |
附录 D 信号源实物图 |
(10)伽玛辐射对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
1.2 低剂量电离辐射刺激效应 |
1.3 大脑中的量子信息过程 |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4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伽玛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 |
2.1 光电效应 |
2.2 康普顿效应 |
2.3 电子对生成效应 |
2.4 低剂量伽玛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
2.4.1 伽玛辐射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
2.4.2 低剂量伽玛辐射刺激效应 |
2.4.3 伽玛辐射对行为的影响 |
第三章 量子信息理论 |
3.1 量子信息学的量子力学基础 |
3.1.1 量子态及其演化 |
3.1.2 密度算符理论 |
3.2 态的相干与退相干 |
3.2.1 量子位 |
3.2.2 态的相干性 |
3.2.3 退相干 |
3.3 量子纠缠态 |
3.3.1 复合系统纯态的 Schmidt 分解 |
3.3.2 纠缠态 |
第四章 伽玛辐射对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
4.1 伽玛辐射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损伤 |
4.1.1 实验方案 |
4.1.2 材料和方法 |
4.1.3 实验 1 数据与结果 |
4.1.4 实验 2 数据与结果 |
4.1.5 结果与讨论 |
4.2 伽玛辐射对大鼠因应激所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的改善作用 |
4.2.1 实验装置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实验 1 数据与结果 |
4.2.4 实验 2 数据与结果 |
4.2.5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理论研究伽玛辐射与脑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
5.1 脑神经细胞微管中的量子化 |
5.2 二能级原子模型 |
5.2.1 相互作用 Hamiltonian |
5.2.2 脑神经信息位的状态演化 |
5.2.3 结果分析 |
5.3 自旋电子模型 |
5.3.1 相互作用 Hamiltonian |
5.3.2 脑神经信息位的状态演化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影响大脑记忆能力的比较研究 |
6.1 密度算符方法 |
6.2 概率幅方法 |
6.3 比较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细胞膜通道与同步辐射(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磁场调控下神经网络的集体动力学与信号同步性传递[D]. 葛梦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HPS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露尹.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电磁辐射作用下神经网络同步行为的研究[D]. 方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协同脉冲电场增强不可逆电穿孔组织消融疗效的电学机理与实验研究[D]. 吕彦鹏. 重庆大学, 2019
- [5]内嵌铒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表征[D]. 胡帅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同步辐射定量研究游泳治疗对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D]. 黄莉雅.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7]电磁辐射下神经元的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 吕密.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2)
- [8]电离辐射与脑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研究进展[J]. 高峰,肖德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9]寄生虫卵电子杀灭装置信号源设计[D]. 肖景. 湖南大学, 2013(05)
- [10]伽玛辐射对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高峰. 南华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