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术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

英文学术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

一、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琼,胡家英[1](2021)在《畜牧兽医学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及对ESP教学启示》文中指出为了研究畜牧兽医学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体裁特征同时在理论上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提供支撑,笔者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自建的小型语料库从宏观体裁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宏观体裁结构层面,畜牧兽医学国际期刊论文摘要大多数采用完整的引言—方法—结果—结论四语步模式,使得摘要内容完整、客观、准确;在微观语言层面,畜牧兽医学国际期刊论文摘要对第一人称复数we的使用持积极态度,并且使用低值情态动词(can&may)来缓和语气,使得表达更加客观;同时,采用主动语态和一般现在时使得文章更加易读和易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实现学术交流。根据畜牧兽医学国际期刊所体现的语言特点,笔者对ESP教学提出了建议,助力学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练斐[2](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着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高雪[3](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作为独立的语篇,在学术论文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多基于语步视角,关注摘要的宏观结构以及微观语言特征。而汉语学术论文摘要相关研究仍很薄弱,现有研究多为表层研究,如探讨摘要写作内容、如何规范、字数要求等,针对摘要写作提出的建议大多较为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本文选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两大权威学术期刊《世界汉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与研究》,共收集了 2015~2019年期间508篇论文摘要语料,基于Santos(1996)的五语步结构模型与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析模式,从宏观语步结构及微观语篇特征两个层面对语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结构特点、语篇内部组织策略、人际互动实现方式及各语步所用语言资源以丰富现有摘要研究,并服务于汉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研究发现,就语步结构而言,大部分摘要包含两个语步或三个语步类型,其中目的语步和结果语步是重要语步,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是可选语步。非实证类文章摘要,结果语步与目的语步为重要语步,而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为可选语步;实证类文章摘要,方法语步与结果语步为重要语步,其余三个语步为可选语步。另外据统计发现摘要中还出现了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语步循环四种非常规语步形式,其中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较为常见,语步循环少见。就语篇层面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数量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反映了摘要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力求向读者展示清晰的论文结构,引导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其中使用最多的引导式元话语是过渡标记,占比63%;框架标记次之,占比16%;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占比8%;回指标记最少,占比5%,这表明了摘要语篇组织更重视内在逻辑与结构。其中使用最多的互动式元话语是自称语,占比40%;增强语次之,占比39%;模糊语占比20%;介入标记最少,占比1%;态度标记无,这表明了摘要实现人际互动时更强调学术的客观与严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中培养留学生的语步意识,使留学生明确摘要的结构框架,并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元话语标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研究成果。

苏冬莹[4](2021)在《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语言特征的计量研究 ——以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学术语篇,在学术研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引起了广大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医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内摘要的体裁结构,而基于体裁分析理论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分析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体裁分析理论框架的指导,对2010年至2019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通过自建语料库,使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法等方法对该语料库中的英文摘要进行标注、统计与分析,探讨该领域近10年间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在宏观结构方面,语料库中的大部分英文摘要是四个语步模式,只有少数语篇摘要存在语步缺失现象,基本与Swales提出的IMRD模式相符合;(2)在微观语言特征方面,时态主要以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为主;动词语态主要以主动语态为主;在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涉及自指时,极少使用第一人称单数“I”,而是通常使用第一人称的复数“we”自指;通过研究还发现了一些语言错误现象,如冠词,介词以及名词单复数等使用错误。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标准的英文摘要的写作格式,进而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摘要写作,从而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本研究从体裁分析的视角对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研究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对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姚芳[5](2020)在《语言学论文Manners of human gait:a crosslinguistic event-naming stud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学术文本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交往目的,即传播科学思想、交流学术成果。本次翻译实践选取的文本是一篇题为《人类运动的方式:跨语言事件命名研究》的学术论文,该论文从泰尔米的二元类型学理论出发,研究动词框架语言和附加语框架语言使用表层结构描绘运动方式时的词汇多样性。该文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国内运动事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部分从词语和句法两个层面展开,以文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词化结构、现在分词结构以及句子主语的翻译为例,对文中重点且较有难度的词句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根据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对翻译策略加以总结提升。

宋来全[6](2020)在《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语境层,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交际是国际商务语类内常见的两个亚语类,也是国际商务交际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为国际商务交际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后者贯穿国际商务交际全过程。在语篇层,与通用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都是高度语法隐喻化的专业语篇,但二者之间也存一些文体上的细微差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在文体上的异同或许与语法隐喻的使用有关。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明显关注不足。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当中,存在诸多局限:研究内容囿于语法隐喻对其词汇句法结构形式特征的影响,尚未触及语法隐喻对其意义特征的建构功能;所考察的语法隐喻仅限于名词化和情态语法隐喻这两种类型,未涉及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语气语法隐喻等其它语法隐喻类型;研究方法单一,导致一些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交际目标的显着改变通常会引起语类的改变,在同一语类内交际目标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引起不同亚语类的产生。在语篇层,不同语类语篇乃至不同亚语类语篇都会呈现出在词汇语法资源、意义风格类型、修辞成分的位置、意义表达式等语类限制性因素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不同的文体。语法隐喻,作为对经验现象进行重新建构的重要词汇语法资源,在这两类亚类语篇中的“失衡”运用情况会对它们的语类结构、意义风格、词汇句法结构等文体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同时择取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试图探讨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所发挥的文体功能,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情况分别如何?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其意义建构观、语言层级观、例示观和语境观为理论基础,设计本研究的文体分析模式(系统与语篇相互参照下的商务英语合同/信函文体分析模式)。遵循该文体分析模式中的描述和解释与评价两大步骤,本研究首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自建的三个小型语料库(商务英语合同语料库、商务英语信函语料库及通用英语语料库)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进行数量上的描写和比较。其次,本研究综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例示分析法,对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分别进行解释与评价。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在商务英语合同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动词化及情态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3、第13、第34及第52位,语气语法隐喻的使用频次只有1词次(出现在雇佣合同的落款处)。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名词化、形容词化及介词短语化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以及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表现出明显的“超用”特征,而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则呈现出明显的“少用”特征。在商务英语信函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语法隐喻、情态语法隐喻及语气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4、第5及第15位,介词短语化和动词化语法隐喻仅位居第60和64位。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只有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合同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合同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建构合同交际的目标、合同交际者之间平等的主体关系与“作者-读者”双重身份以及合同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高频重述隐喻实体来建构语法隐喻化主题,另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标题和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终止条款”、“不可抗拒力条款”、“仲裁条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建构合同文体的客观性、抽象性、正式性、严肃性、严谨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合同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第一,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高频使用和介词短语化结构的前置用法,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第二,它们会导致合同语篇的型/次比(词汇密度)较低,即词汇自由度较小,专业性较强;第三,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词形和句形较长;第四,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信函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信函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实现合作共赢的交际目标、建构相互平等与尊重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及建构信函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主要表现为人际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建立信任/事由”、“征求反馈”、“礼貌结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通过创造出更大的符号距离和社会距离来建构信函文体的主观性、谦虚性、含蓄性、礼貌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信函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信函语篇含有丰富的情态语法隐喻(尤其是显性主观倾向性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涉及五种语气语法隐喻类型)。它们的高频使用会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本研究的结论是:第一,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不仅体现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来区别于日常生活语篇乃至这两类亚语类专业语篇,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表现为一种文体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发挥建构文体的语境关联、语法隐喻化主题、语法隐喻化语步及文体意义风格的功能,在文体形式层发挥促使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的功能。第二,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是作者在国际商务交际情境语境中对语言系统资源(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进行选择的自然结果,即语言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分别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的例示化结果。本研究兼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首先,本研究揭示了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建构功能这一语言使用规律,可以助推国内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其次,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研究领域,本研究证实并拓展了Halliday(2004/2007)有关“名词化语法隐喻可以用来区分专家语言与日常语言”这一论断,突破了以往语法隐喻研究仅把语法隐喻视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文体建构功能的局限。在实践层面,本研究有关国内外商务英语研究和语法隐喻研究现状的综述发现对相关学者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设计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等。

陶瑞[7](2019)在《中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与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元话语是构建语篇,引导读者理解语篇内容并表明作者态度,实现作者与读者互动的重要语言形式。近年来,元话语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外学界对元话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实证研究主要以英语为母语者使用元话语的情况作为基准,研究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使用元话语的特征,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在不同学科中元话语使用差异的研究。研究表明,语言文化差异和学科差异是导致元话语使用差异的重要因素。国内的元话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学期刊及对大学本科生的研究,以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对象的研究尚为少见。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学习者,有用英语发表论文或者撰写课程论文的需求,因此元话语在硕博研究生中的使用情况值得关注。此外,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对摘要中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较少。摘要可作为独立的文本,并且能概括文章的总体信息,摘要中元话语的不当使用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因此,为弥补研究空白,本文旨在通过与专家型作者的对比,探讨中国计算机专业硕博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中元话语使用的情况及其与专家型作者的差距。此外,本文还将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对比,以观察元话语使用的发展特征。主要的研究问题是:1)计算机学科的专家型作者和中国硕博研究生在学术摘要写作中如何运用元话语?是否存在异同之处?如果有,造成这些异同的潜在原因是什么?2)中国计算机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元话语使用上有哪些发展特征?是否存在异同之处?如果有,造成这些异同的潜在原因是什么?3)计算机学科的专家型作者和中国硕博研究生如何在具体语境中实现元话语的功能?本研究自建计算机学科中国学习者硕博阶段的100篇学位论文摘要和50篇专家型作者撰写的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小型语料库,基于海兰德的元话语人际分类的模式,借助AntConc对元话语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并辅以手工标记的方法,采用开方检验工具检验数据之间的显着性差异,并结合语篇分析的方法,旨在探究我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硕博阶段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及其原因。研究表明:1)总体上专家型作者和中国学习者在学术摘要中均广泛使用各类元话语,此外,两组作者均广泛使用过渡标记、均衡使用增强语和模糊语,较少使用态度标记、证言标记、回指标记及介入标记。对于相似之处,本研究试图从学术摘要的写作目的、文体特征及所选学科的特性等角度来解释。2)就差异而言,专家型作者元话语使用总量显着多于中国学习者,尤其在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上。此外,专家型作者对两种元话语手段的使用大致均衡,而中国学习者更多地使用交互式元话语;中国学习者框架标记、回指标记显着多于专家型作者,而专家型作者在证言标记、解释标记、增强语、自我提及标记上显着多于中国学习者。本研究试图从母语文化及写作传统的影响、学位和期刊论文摘要篇幅、写作经验、英语学术写作教学指导、自我身份定位等方面解释上述差异。3)就中国研究生硕博阶段元话语使用的相似之处而言,硕士生和博士生均广泛使用元话语,交互式元话语的使用均多于互动式元话语,各类元话语子项使用次序基本相同。本文试图从学术摘要的写作目的、英语学术写作教学指导等方面解释上述相似之处。4)就中国学习者硕博阶段元话语使用的差异而言,博士生元话语的使用总量,尤其是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总量上显着多于硕士生。此外,二者在解释标记、模糊语、增强语的使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本文试图从母语写作修辞模式的影响、写作经验、自我身份定位等方面解释上述差异。本研究描述了二语学习者在学术摘要写作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可以加深学习者对元话语功能的认识,因而对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及提高研究生学术写作中元话语运用水平有借鉴意义。

刘永厚,张颖[8](2016)在《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备受学者的关注,但我国学界关于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语言学领域5种国际权威期刊上中国大陆学者和英语母语学者论文的摘要各50篇自建语料库,从语步结构、时态、语态三方面对摘要展开对比分析,探究两类摘要写作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类摘要的语步结构完整性存在显着性差异,英语母语学者的语步结构完整性更胜一筹;两类摘要的时态使用都是一般现在时占比最大,其次是一般过去时,但不同语步中的时态使用有所不同;两类摘要的语态使用中主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均高于被动语态。本研究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教学能够提供一定启示。

叶丹敏[9](2015)在《计算语言学视域下的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作者身份研究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和Gramulator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身份是指某个个体、同一团体或不同团体间的所有成员区别于其他个体、其他成员或其他团体的特征。在语类及语类分析(Genre Analysis)研究领域,作者身份的构建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状态”(Hyland,2012:2),学术论文作者通过文本构建身份的过程融合了作者“个体性”和社会“团体性”两个方面。在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不同国别的作者对文本体裁、概念、语言的把握和构建能够有效体现出其各自的母语背景和作者身份特征。本论文从计算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基于Hyland等人的语类及语类分析理论,并结合评价和认知两个角度,采用对比语料库分析及潜伏语义分析方法,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和Gramulator对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的作者身份进行研究。本研究收集了2009-2013年五年间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韩国共46种科技期刊上的1007篇英文摘要,自建3个语料库。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体裁意识、概念建构和语言建构三个层面确立中-美-韩三国作者身份的研究框架,然后运用Coh-Metrix和Gramulator两个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这个研究框架中在叙事性、连贯性、语言的句法、词汇、语义特征五个维度体现的具体特征进行逐项处理分析,并对这五大维度上所体现的三国作者身份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对非英语母语者中-韩两国作者和英语母语者美国作者之间,以及同为非英语母语者的中-韩两国作者之间在体裁意识、概念建构和语言建构三个层面上所体现的异同点及其原因进行归纳和讨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中-美-韩三国作者具有作为科技工作者身份的共同之处,在摘要写作的体裁意识方面均能够充分认识到科技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采用信息报告的方式来展示研究工作,撰写的英文摘要叙事性低,给一般读者造成了相当的阅读难度,体现出研究领域的学术性和团体性:在概念建构方面,三国作者的摘要整体连贯性无显着差异,体现出科技类文本中由概念和关系组成的语义认知网络的稳定性,摘要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深层关系超越语言差异和学科差异的表象,在本质上具有一致的人类心理共性;在语言建构方面,三国作者摘要在情感/态度标记语的使用上较为一致,体现出科研工作者在展示研究内容时客观、严谨的科研态度,但10%-20%的摘要均使用了积极情感形容词,三国作者均试图通过这种积极情感导向来引导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表达对所做研究的信心和立场,并希望和读者共享观点,达成研究共识。2)中-美-韩三国作者在英文摘要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身份特征,其中美国作者的摘要表现出既具有研究团体的学术性和领域性,又充分展现出研究者独创性的特点,更注重凸显研究者的主体身份,强调研究的独创性和价值,体现出作者主导之下与读者的交互,有利于构建研究者独立自信的主体身份,在研究领域中力争更多的话语权;中国作者的摘要表现出研究团体的学术性和领域性,但在展现研究者的独创性方面表现并不突出,更注重凸显研究的真实客观性,最大限度的使研究成果前景化而试图隐去研究者身份,更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和对同行、权威的尊重,不重视在摘要中构建研究者独立的主体身份;韩国作者的摘要所表现出的研究团体学术性和领域性相对较弱,但在展现研究者的独创性方面表现出通过隐性途径体现一定的构建研究者主体身份的诉求,即采用最多的否定结构以显示其研究价值和对同行、权威的挑战,且具有一定与读者交互的意识,但与中国作者相似,韩国作者的摘要也注重凸显研究的真实客观性,最大限度的使研究成果前景化而在报告研究成果时并不主动突出研究者身份,更强调研究的科学性。3)作为英语母语者的美国作者和作为非母语者的中-韩两国作者之间,以及同为非母语者的中国作者和韩国作者之间在作者身份上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概念建构层面上的局部连贯性和语言建构层面上。本研究主要贡献在于:1)对作者身份的研究在理论上进行了重新分类,突破以往研究主要从作者自称角度对作者身份进行分析的局限,能够结合认知和评价两个角度,从体裁意识、概念建构和语言建构三个不同层面开展对作者身份构建的认知和文化探索,拓展身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2)从较大规模语料出发,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和Gramulator,对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对Gramulator工具进行验证研究,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语料规模较小,研究工具单一的局限,有助于英文学术论文的作者身份研究系统性和代表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可信度。3)透过文本全面展示三国作者身份的异同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深入挖掘科学研究背后的研究者的背景和信息,有助于拓展语言学研究的视野,为更深层次的跨学科语言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楚建伟,楚建平[10](2014)在《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研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视角》文中指出以英美权威医学期刊论文中的30篇英文摘要为语料,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并结合情景语境概念从语篇层面和语法层面分析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能力。

二、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畜牧兽医学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及对ESP教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研究现状及局限性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语料收集
        2.2.2 语料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英文摘要宏观体裁结构分析
    3.2 英文摘要微观语言特征分析
        3.2.1 第一人称代词
        3.2.2 情态动词
        3.2.3 语态
        3.2.4 时态
4 结语
    1)提高学生对英文摘要的体裁意识。
    2)采用“学习范文—模仿训练—独立写作”教学模式。
    3)避免体裁规约性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
    4) 为其他硬学科的英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2)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词长研究述评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1.1.2 词长计量研究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1.1.4 现有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词的界定
        2.1.2 词长分布定律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2.2 研究语料
        2.2.1 德语简史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2.3.1 词长测量单位
        2.3.2 词长类型
        2.3.3 软件与程序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3.3 小结与讨论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1 动态词长分布
        4.3.2 静态词长分布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4.6 小结与讨论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语
    6.1 研究概述
    6.2 研究结果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作者简历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创新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体裁与体裁分析
    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
        2.2.1 摘要语步结构理论模式
        2.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现状
    2.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
        2.3.1 元话语的概念
        2.3.2 元话语理论模式
        2.3.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现状
    2.4 研究现状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问题
    3.3 语料标注及说明
    3.4 研究步骤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宏观层面的摘要语步结构分析
        4.1.1 常规语步结构
        4.1.2 非常规语步形式
    4.2 微观层面的摘要语篇特征分析
        4.2.1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组织策略分析
        4.2.2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互动方式分析
        4.2.3 基于语步视角下的摘要语篇常用句法结构分析
第五章 结语
    5.1 回应研究问题
    5.2 对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的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语言特征的计量研究 ——以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体裁和体裁分析
    第二节 摘要研究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英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分析
    第二节 英文摘要的微观语言特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语言学论文Manners of human gait:a crosslinguistic event-naming stud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的目的
        二、翻译的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一、译为动词
        二、译为动宾结构
        三、译为偏正结构
    第二节 现在分词的翻译
        一、译为动词
        二、译为形容词
        三、译为名词
    第三节 主语的翻译
        一、译为有灵主语
        二、译为话题主语
        三、译为零位主语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6)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类与文体
        2.1.1 语类的定义和特征
        2.1.2 文体的定义和特征
        2.1.3 语类与文体的关系
    2.2 商务英语研究
        2.2.1 商务英语的定义和特征
        2.2.2 商务英语研究综述
        2.2.3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的定义及其文体特征异同
    2.3 语法隐喻研究
        2.3.1 语法隐喻的定义和特征
        2.3.2 语法隐喻研究综述
        2.3.3 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发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观
        3.1.1 意义建构观
        3.1.2 语言层级观
        3.1.3 语境观
        3.1.4 例示观
    3.2 本研究文体分析模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语料库研究法
        4.1.1 语料库的建设
        4.1.2 语料库的标注方法和过程
        4.1.3 语料库的检索工具和方法
        4.1.4 数据统计和检验方法
    4.2 例示分析法
    4.3 比较分析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5.1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5.1.1 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5.1.2 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5.2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5.2.1 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5.2.2 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6.1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6.1.1 建构合同文体的语境关联
        6.1.2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6.1.3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6.1.4 建构合同文体的意义风格
    6.2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6.2.1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
        6.2.2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汇密度特征凸显
        6.2.3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长和句长特征凸显
        6.2.4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6.2.5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7.1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7.1.1 建构信函文体的语境关联
        7.1.2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7.1.3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7.1.4 建构信函文体的意义风格
    7.2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7.2.1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7.2.2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中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Aims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lated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
        2.1.1 Definitions of Metadiscourse
        2.1.2 Classifications of Metadiscourse
        2.1.3 Relevant Empirical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
    2.2 Related Studies on Abstracts
        2.2.1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Abstracts in Academic Writing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Abstract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Instruments
    3.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3.1 Key Principles of Metadiscourse
        3.3.2 Hyland’s Interpersonal Model of Metadiscourse
    3.4 Data Collection
    3.5 Data Analysis
    3.6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Quantitative Analysis
        4.1.1 Distribution of Metadiscourse in Journal Abstracts and Dissertation Abstracts
        4.1.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etadiscourse Use between the Corpora and their Possible Reasons
        4.1.3 Distribution of Metadiscourse in Masters’and Doctors’abstracts
        4.1.4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etadiscourse Use between the Corpora and their Possible Reasons
    4.2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Metadiscourse in Each Corpus
        4.2.1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 in Each Corpus
        4.2.2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Each Corpus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Publication

(8)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设计
    2.1 语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讨论
    3.1 语步结构
    3.2 时态使用
        3.2.1 时态的整体分布
        3.2.2 语步与时态分布
    3.3 语态使用
4. 结论与启示

(9)计算语言学视域下的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作者身份研究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和Gramulator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计算语言学视域下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作者身份研究
    2.1 计算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2.2.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产生和发展
        2.2.1 英文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2.2.1.1 句法自动分析系统
        2.2.1.2 词汇自动分析系统
        2.2.1.3 语篇自动分析系统
        2.2.2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2.2.2.1 中文自动分词系统
        2.2.2.2 句法自动分析系统
        2.2.2.3 篇章自动分析系统
    2.3 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研究综述
        2.3.1 基于Wordsmith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
        2.3.2 基于Coh-Metrix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
        2.3.3 基于Gramulator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
    2.4 作者身份构建研究综述
        2.4.1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学术论文作者身份研究
        2.4.2 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算法的作者身份识别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作者身份研究基本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语类及语类分析(Genre and Genre Analysis)
        3.1.2 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
    3.2 方法基础
        3.2.1 对比语料库分析(Contrastive Corpus Analysis)
        3.2.2 潜伏语义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3.3 基于Coh-Metrix和Gramulator的作者身份研究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者身份研究的方法论和语料处理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工具
        4.2.1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介绍
        4.2.2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Gramulator介绍
    4.3 语料选择
    4.4 语料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oh-Metrix的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作者身份分析
    5.1 与前人研究的对照和验证
    5.2 中-美-韩三国作者的英文摘要在概念建构模块的作者身份研究
        5.2.1 概念建构模块的指标选择
        5.2.2 中-美-韩三国作者的英文摘要在概念建构模块的Coh-Metrix分析
    5.3 中-美-韩三国作者的英文摘要在体裁意识模块的作者身份研究
        5.3.1 中-美-韩三个语料库5个主成分的Z值平均值差异
        5.3.2 判别模型的准确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Gramulator的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作者身份分析
    6.1 Gramulator的验证研究
        6.1.1 验证步骤
        6.1.2 验证结果和分析
    6.2 基于Gramulator的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言建构研究
        6.2.1 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区别性二元结构语言特征
        6.2.2 基于Gramulator的中-美-韩三国英文摘要句法特征分析
        6.2.3 基于Gramulator的中-美-韩三国英文摘要词汇特征分析
        6.2.4 基于Gramulator的中-美-韩三国英文摘要语义特征分析
        6.2.5 中-美-韩三国英文摘要的句法、词汇、语义特征在测试数据集(test-set)中的Gramulator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典型模式和作者身份特征分析与讨论
    7.1 美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典型模式和作者身份特征
    7.2 中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典型模式和作者身份特征
    7.3 韩国作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典型模式和作者身份特征
    7.4 对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作者身份的讨论
        7.4.1 文化背景对作者身份构建的影响
        7.4.2 社会心理对作者身份构建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
    8.1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和Gramulator的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作者身份研究的总结
    8.2 本项研究的创新价值
    8.3 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作者身份研究对英语写作和教学的启示
    8.4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博士在研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在研期间所获科研项目
致谢

(10)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研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1.1 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
    1.2 语篇分析的范围
    1.3 语料及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及物性结构特征
    2.2 语气结构特征
    2.3 语态特征
    2.4 主位结构特征
3 结语

四、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畜牧兽医学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及对ESP教学启示[J]. 李兰琼,胡家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13)
  • [2]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D]. 高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语言特征的计量研究 ——以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为例[D]. 苏冬莹.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语言学论文Manners of human gait:a crosslinguistic event-naming stud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姚芳.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D]. 宋来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中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与特征研究[D]. 陶瑞. 东南大学, 2019(05)
  • [8]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对比研究[J]. 刘永厚,张颖. 外语界, 2016(05)
  • [9]计算语言学视域下的中—美—韩三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作者身份研究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和Gramulator的分析[D]. 叶丹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10]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研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视角[J]. 楚建伟,楚建平. 西北医学教育, 2014(04)

标签:;  ;  ;  ;  ;  

英文学术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