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农区要以“三化”应对入世(论文文献综述)
许伟[1](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然而,如何实现传统城镇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却成为近年来困扰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城镇化道路还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方式。由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情实际,以世界城市化道路为借鉴,历经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主张及其推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梳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提炼其探索成果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价值,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基础,主要从世界图景和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世界图景来看,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在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着优势,促使城市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迫切需要顺势发展城市化。从中国实际来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人地矛盾紧张、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严重滞后之必然,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之必需。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也成为党探索该道路的客观必要。第三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缘起,主要从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出发,梳理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及聚集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列宁、斯大林的城乡结合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城乡兼顾思想。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此三股思想对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第四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历经开创、深化、拓展、创新四个时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一,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世界城市化道路经验教训为启示,提出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党中央通过推进农、轻、重结构性纠偏,实现了城镇化由建国初的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通过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了小城镇迅速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东南沿海城市率先发展。其二,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危机,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小城镇发展出现瓶颈、市场化改革受到质疑等挑战,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并巩固了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农、城相结合,大城市与小城镇并举,重视城镇外向型发展的新主张。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依托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推动了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推进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发展;依托西部大开发,推进了城镇化向中西部地区覆盖,进而从动力机制、规模形态、产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并发展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三,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球资源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国内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三大差距持续拉大、生态资源约束不断严峻等问题,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由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式层面,拓展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为此,党中央通过各种惠农补农政策,推动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城乡资源更加充分流动;通过培育城市群,推动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主体功能区,推动城镇化向老少边穷地区覆盖。其四,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后危机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使其内涵更加具体、外延更加丰富,进而使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了更清晰、更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通过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及人口更充分地自由流动;通过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通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建设,推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各规模城市连片协同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推进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以扶贫攻坚为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更是创新。第五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成果,主要探讨历经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科学内涵来看,该道路是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由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的传统农业国,向生产力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占主导的现代工业国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与农村农耕文明和谐一体,现代化成果人民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下的一条子道路,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基本特征来看,该道路是中央政府、市场、地方政府三重推动,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的城镇化之路。从精神品质来看,该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观和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在体制制度依托、城乡互动路径、城镇空间策略、区域发展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归纳并提炼出有助于应对当前困境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依据人民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李燕[2](2016)在《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等地先后发生了一些骚乱行为,西方媒体也急忙将焦点对准了拉萨和达赖集团,对中国妄加批评;与此同时,奥运火炬传递中受到国外“藏独”分子的破坏与阻挠。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这个人们印象中神秘、圣洁、几乎与世隔绝的地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什么西方势力对西藏问题表示出如此大的兴趣?为什么藏独势力如此猖狂?如何看待新时期的西藏问题?这些不但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西藏的政治地位也日益突显。习近平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的和谐发展、社会稳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统一认识,加快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增强其吸引力与感召力,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相比较其他民族地区,西藏地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值得关注和研究,论文从研究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作为出发点,梳理了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了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到2015年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之前的四个阶段,通过此过程中我党关于西藏地区各项方针政策的践行情况,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借鉴。为了充分了解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论文主要采用了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西藏群众、党员、大学生群体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度、社会现状的满意度、重大历史事件和政策的认知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状况进行了详细调研。总体上看,西藏地区群众、党员、大学生对当前社会状况比较满意,赞同党和国家在西藏的各项方针政策;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认知但了解不深、不够全面;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日益突出,西方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分裂势力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另外伴随着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党中央对西藏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的搭建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制约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经济文化水平的相对落后,社会转型期矛盾增多,以及落后风俗习惯和封建农奴思想残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不容忽视。论文特别分析了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特殊困难,有宗教因素的影响;国外“西化”、“分化”势力的干扰;达赖分裂势力的捣乱等,并以此为依据,深入探讨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策略。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必须准确把握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引导藏传佛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运用多种传播手段推进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闫大柱[3](2011)在《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畜牧业是产业拉动能力强,吸纳劳动力容量大,转化增值层次高的大产业。农业的发达程度与畜牧业的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畜牧业发展水平占农业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吉林省是粮食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粮变肉”工程的实施,使吉林省畜牧业取得快速发展,己成为吉林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资源转化的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目前吉林省还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传统的畜牧业生产逐渐暴露出畜牧业增长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畜禽产品附加值低,抗御风险能力差,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吉林省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中技术含量,实施生产力到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就是推进吉林省现代畜牧业的建设。本论文以现代畜牧业集约经营理论与现代畜牧业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借鉴已有研究的成果,运用比较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分析吉林省畜牧业发展历程、现状评价前提下,提出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分析影响吉林省现代畜牧业的因素,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进而对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进行了全面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来看,吉林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畜产品主要指标排序中位于中上游,但吉林省畜牧业产值逐年增长,在农林牧渔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也基本上是逐年递增,可见畜牧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逐渐加重。目前吉林省畜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但是总体上看,吉林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应该是处于由传统畜牧业阶段向现代畜牧业建设转变的时期,距离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仍有一定的差距。(2)在对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基础和优势包括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较好的资源禀赋和较高的发展平台;制约因素主要有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劳动生产效率较高,但集约经营不够、科技投入不足,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畜牧业生产者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互联网普及率不高,信息传输渠道不畅导致信息反馈严重滞后、畜群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3)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适用经济学中的“短板法则”,必须基于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全面考虑现代畜牧业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现代畜牧业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法规的保障体系、市场需求的拉动机制、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畜牧业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和畜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4)畜牧生产结构应以市场为导向,科学为先导,以效益为优先,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合理化调整。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转化,促进畜牧业生产结构由食粮型向食草型转化,加快名优特绿色畜禽产品生产,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布局优化应实行专业化生产,农牧结合,着重发展舍饲畜牧业;畜种结构上,在大力发展猪、鸡外,要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改变片面追求牲畜数量的做法;提高畜群质量,加速畜群周转,提高畜产品的产品率与商品率。(5)畜牧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施畜牧现代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现代畜牧业要求合作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把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提供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供应、技术服务以及畜产品销售服务,解决一家一户规模小、资金少、技术薄弱等问题,减少了各种成本,有利于进一步挖掘畜牧业增收潜力,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吉林省畜牧业一体化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市场带动型、集团型一体化等经营等模式。龙头型企业带动型是吉林省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模式之一(6)公共防疫体系建设要保护与发展并重。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强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同时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日常要加强检疫监督工作。论文基于现代畜牧业的内涵首次应用因子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分析了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将有助于吉林省制定合理的现代畜牧业经济政策,为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一条具有应用价值的发展模式。
苏怡[4](2012)在《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肉羊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得天独厚的广阔草原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具备了发展肉羊生产的雄厚物质基础。近年来,内蒙古肉类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牛羊肉类产业是内蒙古具有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一个独特产业,已成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变优势资源为优势产业,是新阶段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牧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农村牧区小康建设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因此,加快发展内蒙古肉用草食家畜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拟以如何利用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又好又快地发展内蒙古肉羊业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在总结内蒙古肉羊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肉羊生产水平的比较分析,认为内蒙古肉羊产业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滞后于国内许多肉羊业发展较快的省份,对内蒙古肉羊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草场建设滞后及超载过牧、良种化程度低、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缺乏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近年来制约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国内、国际羊肉市场需求,内蒙古饲草料供给现状及潜力、发展肉羊业的主要优势和机遇,认为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是可行的。本文为,确立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探索和构建适合内蒙古不同地域条件的肉羊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实现内蒙古肉羊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探索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制种模式以加快良种肉羊种源建设,大力开展肉羊生产基地建设,进行肉羊饲养与育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培育和健全肉羊业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开发肉羊资源和生产符合不同消费人群的羊肉产品·,培养和拓展潜在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是推进内蒙古肉羊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同时认为抓好肉羊生产结构体系建设,构建肉羊和羊肉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行肉羊产业链条的合理布局,是内蒙古提高肉羊业生产水平,发展高效肉羊业的关键。
敖丽红[5](2009)在《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认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充满着活力,蕴涵着希望,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范围内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人口9.3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73.3%。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县域范围内从区域视角(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产业视角(农业现代化)两个独特的视角层面讨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建立它们之间关系模型,试图更深入地探索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期在推进“农三化”上寻求突破: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寻求辽宁县域经济与“农三化”联动的最佳路径以发展辽宁县域经济,为东北老工业振兴做出贡献。论文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县域经济与“农三化”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县域经济基本问题分析,就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县域与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内涵、基本特征做以详尽论述,研究认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五性”,即综合性、差异性、开放性、中界性和不平衡性。还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章研究从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及理论入手,分析了农村工业化的理论依据、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制约因素,集中论述县域经济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研究分析认为,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其核心就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上不去,经济总量就上不来,财富总量也上不来。“无工不富”是历史的逻辑,现实的真理。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发展工业上有一个大跨越,从根本上摆脱县域经济的困境。第四章集中论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城市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支持农村和农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研究首先阐述分析城镇化概念及其生成机制、城镇化的演变过程,同时介绍了城镇化水平的基本评价标准,最后还专门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问题。第五章集中论述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壮大县域经济的相互关系。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但关键是要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农业是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承担的重要分工,县域也是全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地域依托。首先介绍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涵及其实现的标准,并分析其基本特征,从而确立了农业现代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六章专门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例分析论证“农三化”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论文得以升华。
董安民[6](2008)在《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消除公共品城乡二元供给结构、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任重而道远。当前,与探讨中央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烈程度相比,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地方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在充分研读新农村建设相关文件和熟悉地方财政当前运行情况基础上,按照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当前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体制运行情况,以期对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河南温县为例,重点开展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改革研究。平原农区,指以农业为主的平原地区,温县最具代表性。本文从国外最具代表性的财政联邦主义入手,结合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温县实际情况,对平原农区财政支农政策理论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相关探讨。一是明确界定了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引入财政联邦主义中央—地方公共品划分理论,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根据受益范围将新农村建设涉及公共产品提供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混合性公共产品,指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应把范围重点放在地方性公共产品及混合公共产品上,结合新农村建设内涵,明确界定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应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基层机构运转等九类。二是采用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方法确立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给多个财政支农项目是一个多指标决策问题,在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目标,而且各个支农项目的相对重要性均是定性判断,难以指导实践工作。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单元系统理论在对系统进行分解和综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人的经验与知识,对大量复杂的定性因素,反复就关于模糊概念一“重要性”进行二元相对比较与量化,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定性指标定量化问题,建立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科学分配机制。三是建立了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依据第四章确立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建立了以综合发展指数为核心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社会发展程度和民主发展程度四个方面,定量考核了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以温县实际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很好地充实了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在这方面的薄弱研究。
颜景辰[7](2007)在《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数量更加充裕,种类更加丰富,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必须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几乎成为各地和各级政府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面对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的要求也日趋增强。为此,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关联并协调起来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便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成为实现畜牧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必然。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内容主要分为10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将生态畜牧业研究领域所关联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为论文研究的进行和深入提供理论铺垫。第三章是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及历程进行回顾,以寻找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一般规律。第四章则围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对其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析,以客观判断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特征表现,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推广背景信息。第五章则以开放的思维,探究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其现存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其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和能够对我国形成借鉴价值的有益经验。第六、七、八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依照畜牧业产业特征和地域分类标准分别对农区、草原和城市郊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内在特性和适宜采取的微观操作方案。第九章则是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贸易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所必须关注的市场导向原则。第十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和政策支撑体系进行了全面设计,为今后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宏观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并赋予了生态畜牧业以新的内涵。本文的研究除关注畜牧业本身外,还十分重视生态畜牧业链条的延伸和功能定位,强调应该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从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出发,来合理科学地安排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注意到了四种转变,即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在增长方式上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在技术方式上由传统经验型向技术依托型、在利用方式上由资源开发型向生态建设型的转变,以在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使之能够在产业系统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价值的增加,而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系统外的负效应,使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第二,归纳和总结了世界不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全面分析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世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归纳出集约化生态畜牧业模式、草原生态畜牧业模式和农户小规模生态畜牧业模式,并分别对采用这三种发展模式的典型国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对比,提出了对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第三,提出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畜牧业功能特征和产业优势区域,将畜牧业产业研究与生态经济学紧密结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和模式,并分别提出了其发展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中心的两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对我国发展城郊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第四,全面设计了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在全面分析世界和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生产目标、消费目标、贸易目标和生态目标为主体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以产品战略、结构战略、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为重点的战略思路,构建了以生态饲料生产技术、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生产技术、洁净畜牧业生产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今后推进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刘文生[8](2007)在《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农产品关税税率的降低,粮食等农作物产品已逐步失去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牛羊肉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目前,畜牧业养殖已逐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我国发展肉用草食家畜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是我国的畜牧业大省和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草食家畜养殖区和牛羊肉的产出区,但在全国肉牛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其肉牛业发展已开始明显滞后。所以,本文拟以如何利用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又好又快地发展内蒙古肉牛业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在总结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肉牛生产水平的比较分析,认为内蒙古肉牛产业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滞后于国内许多肉牛业发展较快的省份;对内蒙古肉牛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草场建设滞后及超载过牧、良种化程度低、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缺乏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近年来制约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国内、国际牛肉市场需求,内蒙古饲草料供给现状及潜力、发展肉牛业的主要优势和机遇,认为内蒙古发展肉牛业是可行的。本研究认为,确立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探索和构建适合内蒙古不同地域条件的肉牛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实现内蒙古肉牛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探索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制种模式以加快良种肉牛种源建设,大力开展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进行肉牛饲养与育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培育和健全肉牛业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开发奶牛资源和生产符合不同消费人群的牛肉产品,培养和拓展潜在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是推进内蒙古肉牛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同时认为抓好肉牛生产结构体系建设,构建肉牛和牛肉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行肉牛产业链条的合理布局,是内蒙古提高肉牛业生产水平,发展高效肉牛业的关键。
李金叶[9](2006)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新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落后水平,但新疆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何形成这些特色农产品优势及集聚效应,是本选题的初衷。本选题研究的技术路径是沿着什么是优势、什么是特色产业(产品)及其产业带——新疆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约束条件——如何建立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思路演进。 本选题在研究中着力强调了以下观点:1.如果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在农业发展的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必将束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与全国相比,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并不是土地,而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等,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有利于突破这种束缚。3.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与经济发达区无需拘泥一式,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应回避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劣势,围绕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产业连动。4.新疆农民收入低,一些地方至今未解决温饱,其原因不仅仅是农业经营收入低,而更重要的是非农产业收入低,是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环境,从更深层次看,是由于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是新疆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太弱。5.强调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建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与环境的损失及生态协调、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之间的逻辑联系。6.提出新疆应实施“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尝试构建了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框架。7.在新疆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中,除了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外,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法——VAR的Granger因果性分析,注重从农民收入变动角度筛选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
杨伟坤[10](2006)在《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然而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饲草产业才刚刚起步,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明显滞后于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的巨大需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优质饲草的短缺日益成为河北省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高效饲草产业体系的建立成为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河北省饲草产业的顺利发展则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本文采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层面对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河北省饲草的供给和需求,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饲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布局,草业产业化经营及支撑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按照背景分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顺序展开。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背景分析。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是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首先阐述国内外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分析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最后总结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基础研究。第三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草业系统工程理论,上述理论不仅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具体的技术支持。第四章是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首先对饲草供给与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次对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指出优质饲草的严重短缺日益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地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最后,对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因素共同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和饲草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发展。第五章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指出生产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优化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草业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应用研究。第六章是河北省饲草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研究。首先对四个主要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饲草产业进行了
二、传统农区要以“三化”应对入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农区要以“三化”应对入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1.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
1.2.3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1.2.4 城镇化道路、类型与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主要观点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现实基础——世界图景与中国实际 |
2.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 |
2.1.1 城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图景 |
2.1.2 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城市化的步伐 |
2.1.3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
2.2 城镇化是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 |
2.2.1 化解中国人地矛盾、发展不平衡之必然 |
2.2.2 解决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现实必需 |
2.2.3 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必要 |
2.3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2.3.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2.3.2 拉美发展中国家 |
2.3.3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
第三章 理论缘起——中西方城乡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1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
3.1.1 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 |
3.1.2 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 |
3.1.3 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 |
3.2 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
3.2.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
3.2.2 城市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 |
3.2.3 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
3.2.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
3.3 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3.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 |
3.3.2 列宁、斯大林:城乡结合 |
3.3.3 毛泽东:城乡兼顾 |
第四章 探索历程——在实践中发展 |
4.1 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形成 |
4.1.1 改革开放要求调整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 |
4.1.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
4.1.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推进 |
4.2 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认识 |
4.2.1 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挑战 |
4.2.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2.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化发展 |
4.3 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4.3.1 新世纪对城镇化的新要求 |
4.3.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3.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拓展 |
4.4 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
4.4.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
4.4.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考 |
4.4.3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第五章 探索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5.1 科学内涵 |
5.1.1 定义 |
5.1.2 中国特色 |
5.1.3 坐标归属 |
5.2 基本特征 |
5.2.1 中央政府、市场与地方政府三重推动 |
5.2.2 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 |
5.2.3 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 |
5.2.4 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 |
5.3 精神品质 |
5.3.1 人民利益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
5.3.2 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
5.3.3 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
5.3.4 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
5.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5.4.1 体制制度依托 |
5.4.2 城乡互动路径 |
5.4.3 城镇空间策略 |
5.4.4 区域发展战略 |
第六章 基本经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6.1 依据人民新需求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
6.2 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
6.3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 |
6.4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
6.5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
6.6 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
(二)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
(三)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内容结构与研究突破 |
(一)内容结构 |
(二)研究突破 |
(三)研究局限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党的理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二)思想文化多元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挑战 |
(三)信息网络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冲击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 |
三、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原则 |
(二)必须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 |
(三)必须坚持宣传中的开放性与应时性相结合原则 |
(四)必须坚持突出“四个认同”教育和践行的原则 |
第二章 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与经验 |
一、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认识阶段(1951 年—1966 年)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曲折发展时期(1966 年—1978 年) |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创新时期(1978 年—2012 年) |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推进阶段(2012 年—至今) |
二、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保障 |
(一)党的治藏方略日臻成熟,提供了明确的思想基础 |
(二)优惠政策加快西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三)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创造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
(四)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
(五)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
三、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谋利益 |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文化、民族宗教的关系 |
(三)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和开展反分裂斗争 |
(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途径 |
(五)党的各级组织在推进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三章 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论武器 |
二、维护西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
(一)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 |
(二)西藏地区特殊性增加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难度 |
三、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和谐与稳定 |
(一)达赖集团是影响西藏稳定的主要外部因素 |
(二)西藏地区社会治安出现新的趋势 |
(三)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上还有较大差距 |
(四)思想阵线工作上的一些偏差影响西藏稳定 |
四、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第四章 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分析--以那曲为例 |
一、那曲地区群众思想情况 |
(一)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
(二)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分析 |
二、那曲地区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 |
(一)那曲党员基本情况 |
(二)党员信仰宗教问题 |
(三)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西藏大学生思想状况 |
(一)大学生调查基本情况 |
(二)主要调查内容 |
(三)西藏大学生总体思想状况 |
(四)影响西藏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 |
一、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 |
(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地的大力支持创造了现实基础 |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三)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
(四)多维立体传播平台为大众化创造了条件 |
二、西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 |
(一)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二)总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
(三)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纠纷增多 |
(四)落后风俗习惯和封建农奴制思想残余的干扰 |
第六章 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困难 |
一、文化多元化发展导致的冲击 |
(一)文化的多元性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挑战 |
(二)网络文化对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 |
二、宗教信仰的普遍性与复杂性 |
(一)西藏宗教概述 |
(二)西藏宗教的主要特点 |
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日益明显 |
(一)地缘政治概述 |
(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 |
四、达赖集团分裂势力仍是西藏社会稳定的主要威胁 |
(一)达赖问题的由来 |
(二)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主要方式 |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达赖集团策划发生的几起骚乱 |
第七章 西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
(一)打造专业化队伍,为西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组织保证 |
(二)构建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动力机制 |
二、必须准确把握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 |
(一)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
(二)结合民族特点采取大众能接受的方式 |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发挥好不同主体的作用 |
(一)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大众”的作用 |
(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
(三)积极发挥西藏高校的主平台作用 |
(四)高度重视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 |
四、引导藏传佛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一)藏传佛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 |
(二)引导藏传佛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运用多种传播手段推进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 |
(二)大力推进互联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三)要充分重视手机等移动媒介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第二章 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畜牧业建设 |
2.2 现代畜牧业与畜牧业现代化 |
2.3 现代畜牧业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评价 |
3.1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
3.2 吉林省畜牧业的经济地位 |
3.3 吉林省畜牧业现状评价 |
第四章 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目标和战略 |
4.1 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SWOT分析 |
4.2 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目标 |
4.3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战略 |
第五章 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5.1 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影响因素 |
5.2 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 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中主要问题 |
第六章 吉林省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布局 |
6.1 吉林省畜牧业生产结构评价与合理化 |
6.2 吉林省畜牧业生产布局评价与优化 |
第七章 吉林省现代畜牧业产业组织建设 |
7.1 现代畜牧业产业组织结构 |
7.2 吉林省畜牧业合作经济 |
7.3 吉林省畜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
第八章 吉林省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8.1 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 |
8.2 公共防疫体系建设 |
8.3 畜牧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8.4 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论文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畜牧业发展信息调查表-1(基本信息)-养殖企业 |
附件2 畜牧业发展调研问卷-2(养猪) |
附件3 畜牧业发展调研问卷-3(家禽) |
附件4 畜牧业发展调研问卷-4(奶牛) |
附件5 畜牧业调发展研问卷-5(肉用牛羊) |
附件6 畜牧业发展信息调查表-1(基本信息)-农户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课题及论文 |
(4)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 产业组织理论 |
(二) 产业结构理论 |
(三) 产业布局理论 |
(四) 产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羊源资源及主要分布地区 |
二、内蒙古肉羊屠宰加工业现状 |
三、内蒙古肉羊在整个畜牧业中的地位 |
(一) 肉羊产业发展快速,生产水平快速提高 |
(二) 肉羊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
第二节 当前内蒙古肉羊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草场建设滞后及超载过牧严重影响内蒙古肉羊业发展 |
二、肉羊品种有待改良 |
三、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 |
四、未形成稳定的最佳杂交组合 |
五、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滞后 |
六、经营方式粗放,养水平低下 |
七、肉羊加工带动能力弱 |
八、缺乏产品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
第三章 肉羊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市场分析 |
第一节 肉羊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
一、肉羊产业化是顺应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 |
二、肉羊产业化是扩大出口贸易,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
三、肉羊产业化是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
四、肉羊产业化是我国羊肉出口贸易的需要 |
五、肉羊产业化是加快技术升级,提升产业效益的需要 |
第二节 市场分析 |
一、羊肉消费量呈上升趋势,消费方式日渐多样化 |
二、羊肉及其相关产品的贸易特征 |
三、羊肉深加工产品 |
第四章 内蒙古发展肉羊业的物质条件和优势及机遇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发展肉羊业的物质条件和优势 |
一、饲草料资源的供给现状及供给潜力分析 |
(一) 饲草料资源的供给现状 |
(二) 饲草供给潜力分析 |
二、羊出栏率和个体生产性能发展潜力大 |
三、技术优势及基础资源优势 |
(一) 技术优势 |
(二) 基础资源优势 |
四、地域区位优势 |
第二节 内蒙古发展肉羊业的机遇分析 |
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肉羊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
二、国家“十二五”加快新农村建设对肉羊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五章 内蒙古肉羊产业化未来发展道路探讨 |
第一节 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
一、发展总体思路 |
二、发展原则 |
(一) 以改良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
(二) 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三) 以质量保障为前提,积极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
(四) 抓住消费时尚,开发绿色产品 |
第二节 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模式 |
一、半农半牧区、牧区肉羊产化发展模式 |
二、城郊、农区肉羊产化发展模式 |
第三节 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
一、加强品种改良及选育工作 |
二、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羊群繁殖率 |
(一) 加快改良配种站点建设 |
(二) 建立饲草料生产、加工与供应体系 |
(三) 建立健全品种质量检测及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
三、发展规模化经营,推进肉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
(一) 采用工厂化高效肉羊生产技术,实现肉羊生产现代化 |
(二) 大力发展肉羊合作组织 |
(三) 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优势区域或优势产业带 |
四、大力开展肉羊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 |
五、大力发展加工业,积极开拓畜产品市场 |
六、培育肉羊业的产业化组织体系,提高整体调整和组织能力 |
七、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 |
八、加大草原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 |
九、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
(一) 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疫病防控 |
(二) 健全完善动物安全保障体系,尽力规避市场风险 |
十、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羊肉服体分级和肉质评定标准 |
十一、积极引导消费,培养和拓展羊肉消费市场 |
十二、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肉羊产业发展 |
第四节 羊生产结构体系及产业化链条的合理布局 |
一、肉羊生产结构体系 |
(一) 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二) 肉羊杂交生产体系 |
(三) 规模化育肥体系 |
(四) 肉羊的加工体系建设 |
(五) 市场营销体系 |
(六) 人员培训体系 |
二、构建肉羊生产和羊肉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三、肉羊产业链条的布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地位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三、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四、理论述评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 |
一、理论创新 |
二、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性质与特征 |
一、县域及县域经济 |
二、县域经济的性质 |
三、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县域经济要素、类型及发展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素 |
二、县域经济的类型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方向 |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我国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我国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县域经济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县域经济与农村工业化 |
第一节 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及本质 |
一、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 |
二、农村工业化的理论依据 |
三、国外农村工业化的历史回顾及特征分析 |
四、农村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历程、模式及制约因素 |
一、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历程及特点 |
二、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格局及经验 |
三、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
四、农村工业化的基本战略 |
第四章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 |
第一节 城镇化内涵、本质及其理论分析 |
一、城市化及城镇化的内涵 |
二、城镇化理论及其演变 |
三、城镇化的本质及生成机制 |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
二、农村城镇化水平测度的原则及内容 |
三、当前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四、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探讨 |
第三节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三、县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动力 |
第五章 县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一、现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 |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标准及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与问题分析 |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演进历程 |
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 |
二、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第六章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 |
第一节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 |
一、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
二、辽宁省县域单位介绍 |
三、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 |
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价 |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与全国比较 |
二、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与全省比较 |
三、辽宁省县域实力差异分析 |
四、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总体评价 |
第三节 辽宁县域“农三化”的分类评价 |
一、辽宁农村工业化水平及评价 |
二、辽宁农村城镇化水平及评价 |
三、辽宁农业现代化水平及评价 |
第四节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路径探析 |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机制 |
二、加快“农三化”,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6)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财政支出的内涵与职能 |
2.2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权责对应的理论基础 |
2.3 中央—地方事权与支出范围的合理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3 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运行现状分析 |
3.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
3.2 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
3.3 河南温县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
4.1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
4.2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4.3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
4.4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顺序 |
4.5 本章小结 |
5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研究 |
5.1 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与来源 |
5.2 当前地方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及存在问题 |
5.3 提高地方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研究 |
6.1 现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分析 |
6.2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优化的中心内容及原则 |
6.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优化 |
6.4 多目标综合分析方法在新农村建设资金配置中的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 |
7.1 建立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指标的原则 |
7.2 确立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的依据 |
7.3 建立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
7.4 温县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1.1 生态型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更高层次 |
1.1.2 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 |
1.1.3 生态畜牧业有利于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的良好衔接 |
1.1.4 生态畜牧业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
1.1.5 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生态产业研究 |
1.2.2 生态农业经济 |
1.2.3 畜牧业经济研究 |
1.2.4 生态畜牧业研究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内容 |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畜牧业经济一般理论 |
2.2 生态畜牧业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有机畜牧业理论 |
2.3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
2.3.1 供需均衡理论 |
2.3.2 循环经济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生态畜牧业的基础理论述评及发展趋势 |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历程分析 |
3.1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及其基本特征 |
3.1.1 产品总量不断增长 |
3.1.2 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
3.1.3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1.4 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日益明显 |
3.2 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轨迹分析 |
3.2.1 恢复性发展时期(1949-1957) |
3.2.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 |
3.2.3 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1979-1996) |
3.2.4 新阶段的全面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3.3 中国畜牧业技术演变轨迹分析 |
3.3.1 以家庭副业和从属于农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979年以前) |
3.3.2 向支柱产业演进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 |
3.4 中国畜牧业经营方式演变历程 |
3.4.1 20世纪80年代的商品化、专业户化、企业化发展阶段 |
3.4.2 20世纪90年代的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 |
3.4.3 21世纪初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
第4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生态畜牧业形成的基本背景 |
4.1.1 生态农业与生态畜牧业的衍生 |
4.1.2 生态畜牧业提出的基本背景分析 |
4.2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
4.2.1 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
4.2.2 生态畜牧业的功能定位与种类划分 |
4.2.3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
4.2.4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
4.3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受计划经济和短缺时代的惯性影响,导致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 |
4.3.2 受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 |
4.3.3 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养殖规模较小 |
4.3.4 科技进步速度较慢,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不高 |
4.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因素分析与制度透视 |
4.4.1 科技研发与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
4.4.2 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度与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
4.4.3 传统观念的制约 |
第5章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
5.1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5.1.1 世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现状 |
5.1.2 世界主要畜产品贸易现状 |
5.1.3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5.1.4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5.2 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及其启示 |
5.2.1 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2.2 加拿大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3.1 澳大利亚的生态畜牧业 |
5.3.2 新西兰生态畜牧业发展 |
5.4 农户小规模饲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4.1 日本畜牧业的基本概况 |
5.4.2 日本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5.4.3 日本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
5.5 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5.5.1 提高并强化认识,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5.5.2 加快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
5.5.3 加大培育国内和国际生态畜产品市场 |
第6章 中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 农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 |
6.1.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6.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解构 |
6.2.1 我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6.2.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6.3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路径选择 |
6.3.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 |
6.3.2 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的路径选择 |
第7章 中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7.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施条件 |
7.1.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
7.1.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建设的实施条件 |
7.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
7.2.1 草地退化严重 |
7.2.2 草原畜牧业生产力落后 |
7.2.3 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
7.2.4 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
7.2.5 产后环节薄弱,产业化经营发育迟缓 |
7.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
7.3.1 季节轮牧模式 |
7.3.2 家庭生态牧场模式 |
7.4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7.4.1 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 |
7.4.2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
7.4.3 实施动物保护工程 |
7.4.4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
7.4.5 加快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7.4.6 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 |
第8章 中国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8.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
8.1.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 |
8.1.2 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8.2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
8.2.1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2.2 以旅游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3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8.3.1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
8.3.2 做好畜牧企业的布局规划 |
8.3.3 高度重视优良品种 |
8.3.4 广泛应用新技术 |
8.3.5 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计划 |
8.3.6 建立科学的生产体系 |
第9章 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分析 |
9.1 中国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现状 |
9.1.1 中国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
9.1.2 中国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
9.1.3 中国生态畜禽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
9.2 影响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的因素分析 |
9.2.1 中国生态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9.2.2 中国生态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9.3 促进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和贸易的对策分析 |
9.3.1 国家应加强对生态畜产品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 |
9.3.2 严格绿色畜产品认证、监测制度 |
9.3.3 创新生态畜产品流通模式 |
9.3.4 制定合理的生态畜产品价格 |
9.3.5 建立规范化的技术应用及推广网络 |
9.3.6 建立生态畜产品生产体系 |
第10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
10.1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
10.1.1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
10.1.2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10.2 中国生态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
10.2.1 生态饲料生产技术体系 |
10.2.2 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 |
10.2.3 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牧业洁净生产的技术体系 |
10.2.4 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
10.2.5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
10.3 提升中国生态畜牧业产业水平和效益的对策措施 |
10.3.1 加快生态畜牧业集约化发展 |
10.3.2 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10.3.3 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业 |
10.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10.4.1 加强生态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 |
10.4.2 强化优势生态畜牧业区划布局 |
10.4.3 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
10.4.4 深化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
10.4.5 引导生态畜产品消费,开拓畜产品市场 |
10.4.6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
致谢 |
(8)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肉牛业研究动态综述 |
(三)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内蒙古肉牛业发展概况 |
(一) 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现状 |
1. 内蒙古自治区的牛源资源及主要分布地区 |
2. 内蒙古存栏牛及牛肉生产情况与国内省份的比较 |
3. 内蒙古肉牛屠宰加工业现状 |
4. 肉牛在整个畜牧业中的地位 |
(二) 内蒙古肉牛生产特点 |
1. 草地生产肉牛 |
2. 农牧结合生产肉牛 |
(三) 内蒙古的肉牛业当前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1. 肉牛生产与国内外生产水平的差距比较分析 |
2. 肉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二. 内蒙古发展肉牛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
(一) 国内牛肉市场需求分析 |
1. 我国牛肉的市场模式 |
2. 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
(二) 国际牛肉市场需求分析 |
1. 中国牛肉出口贸易现状 |
2. 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
三. 内蒙古发展肉牛业的物质条件和优势及机遇分析 |
(一) 内蒙古发展肉牛业的物质条件和优势 |
1. 饲草料资源的供给现状及供给潜力分析 |
2. 牛出栏率和个体生产性能发展潜力大 |
3. 技术优势及基础资源优势 |
4. 价格和区位优势 |
(二) 内蒙古发展肉牛业的机遇分析 |
1.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肉牛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
2. 国家“十一五”新农村建设对肉牛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四. 内蒙古肉牛业未来发展出路、对策与措施探讨 |
(一) 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
1. 发展总体思路 |
2. 发展原则 |
(二) 内蒙古肉牛业发展预测和规划目标 |
1. 肉牛生产预测和规划目标 |
2. 牛肉生产预测目标 |
(三) 内蒙古肉牛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主要措施 |
1. 内蒙古肉牛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
2. 发展肉牛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
3. 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培养和拓展牛肉消费市场 |
4.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肉牛产业发展 |
(四) 肉牛生产结构体系及产业化链条的合理布局 |
1. 肉牛生产结构体系 |
2. 构建肉牛生产和牛肉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3. 肉牛产业链条的布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新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一章 新疆农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
第二章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性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分析的经验数据考察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开发模式 |
第二篇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及其培育研究 |
第三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 |
第一节 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内涵及筛选原则 |
第二节 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规模优势指标选择新疆农业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 |
第三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四节 以农民收入为检验标准选择新疆农业特色优势产品 |
第五节 基于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的经济学政策含义 |
第四章 新疆农业特点及建立特色产业带的背景 |
第一节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的背景 |
第二节 农业特色产业带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新疆农业格局及区域特点 |
第五章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地域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新疆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分布 |
第二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现状分析 |
第六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效益分析 |
第一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 |
第二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市场前景分析 |
第七章 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关键环节,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二节 以农业科技制度创新为拉动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三节 以农地制度创新为基础制度保障,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八章 通过农业优势整合,培育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从协调与整合能力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培育 |
第三节 依靠培育新疆优势特色产品的协调与整合能力,带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 |
第三篇 新疆农业优势产业带发展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九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
第一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模式 |
第十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十一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化建设意义及新疆小城镇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 |
第十二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性思考 |
第二节 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
第四篇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案例分析 |
案例一 关于和田地区发展沙产业的战略思考 |
案例二 新疆啤酒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案例三 新疆甘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致谢 |
(10)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饲草产业发展研究 |
1.2.2 关于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研究 |
1.2.3 草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1.3.1 饲草、草地和草原 |
1.3.2 产业 |
1.3.3 饲草产业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基本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4.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2 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饲草产业发展概况与特征 |
2.1.3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1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3.1 河北省饲草资源概况 |
2.3.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饲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新增长理论 |
3.2 新制度经济学 |
3.3 产业布局理论 |
3.4 博弈理论 |
3.5 草业系统工程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 |
4.1 饲草供给分析 |
4.1.1 饲草供给总量及其区域布局 |
4.1.2 不同饲草产品的品质结构及比较 |
4.1.3 饲草的投入产出分析 |
4.2 饲草需求分析 |
4.2.1 国内外饲草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况 |
4.2.2 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
4.2.3 河北省饲草需求的定量分析 |
4.2.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对比分析 |
4.2.5 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预测 |
4.3 影响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因素 |
4.3.2 经济发展因素 |
4.3.3 畜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 |
4.3.4 消费因素 |
4.3.5 市场效益因素 |
4.3.6 制度因素 |
4.3.7 技术因素 |
4.3.8 资本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 |
5.1 发展饲草产业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
5.2 发展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
5.3 发展饲草产业,可确保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 |
5.3.1 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 |
5.3.2 实施草地农业系统,确保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
5.4 发展草业综合效益显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4.1 发展草业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5.4.2 发展饲草产业可提高大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
5.4.3 发展草业社会效益巨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
5.5 发展草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 |
5.6 草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 |
6.1 饲草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 |
6.1.1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6.1.2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6.2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
6.2.1 天然草地改良利用模式 |
6.2.2 林(果)草间作模式 |
6.2.3 人工饲草地建设模式 |
6.2.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
6.3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配置 |
6.3.1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
6.3.2 河北省饲草产业的区域布局与模式选择 |
6.3.3 典型案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饲草产业化经营分析 |
7.1 草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探讨 |
7.1.1 草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7.1.2 草业产业化内涵和要素构成 |
7.2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
7.2.1 草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
7.2.2 草业产业化是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
7.3 草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运行模式 |
7.3.1 主要组织运行模式 |
7.3.2 草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绩效评价 |
7.4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7.4.1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4.2 典型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8.1 政府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1.1 进行该博弈分析的前提条件 |
8.1.2 河北省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2 基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草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深入分析 |
8.2.1 基本面的深入分析 |
8.2.2 博弈模型中重要环节的分析 |
8.3 博弈模型分析中假设前提条件的释放 |
8.3.1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
8.3.2 实现草业产业化的金融制度创新探讨 |
8.3.3 技术进步(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
8.4 构建合理机制化解饲草种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9.2.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四、传统农区要以“三化”应对入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D]. 许伟. 西北大学, 2017(06)
- [2]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问题研究[D]. 李燕. 兰州大学, 2016(06)
- [3]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研究[D]. 闫大柱. 吉林农业大学, 2011(01)
- [4]内蒙古肉羊产业化发展研究[D]. 苏怡.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5]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敖丽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6]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 董安民.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7]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颜景辰.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3)
- [8]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研究[D]. 刘文生. 内蒙古大学, 2007(06)
- [9]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D]. 李金叶. 新疆大学, 2006(12)
- [10]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杨伟坤.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