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洙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孔祥智,赵昶[1](2021)在《供销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及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供销社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8年9~11月对山东、河北、浙江三省的供销社综合改革成果实地调研的材料,本文深入分析了三省供销社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及典型案例,探究了供销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的作用路径与供销社改革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实践证明,通过综合改革,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各个方面都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为农服务的国家队和生力军,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队和生力军。
李恒凯[2](2016)在《南方稀土矿区开采与环境影响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和高科技材料,其中,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为我国所独有。然而,由于其矿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矿区分散、矿点众多,导致监测成本高、难度大,非法开采屡禁不止。无序粗放的资源开发方式不仅带来资源的浪费,而且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面积土地损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本文在此背景下选题,从离子稀土不同的开采工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着手,以定南县岭北稀土矿区为例,结合矿区特点,研究建立了适合稀土矿区的多时相遥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地表扰动等问题的遥感监测与评估方法;并分析矿区不同开采模式下的环境演变规律,为矿区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推动稀土矿区生态环境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支持。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内容等。首先,从南方离子型稀土开采的现实情况,指出了矿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稀土长期无序开采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阐明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成果,指出南方稀土矿区由于本身位于红壤丘陵生态脆弱区,另外由于其特殊的成矿环境和开采方式,缺乏有效的针对稀土矿区特点的完善的矿区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方法,从而导出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从不同稀土开采工艺对矿区土地利用的影响着手,采用24年的多时相Landsat TM及HJ卫星CCD影像为数据源,对稀土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首先,采用分形纹理辅助分类方法对分类后比较法进行改进,构建了可分离指数、J-M距离两种分形窗口和波段选择模型,并比较了其在稀土矿区的适用性,为TM和CCD影像在稀土矿区使用分形纹理辅助分类提供了定量方法。然后,使用该方法对矿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矿区荒漠化日趋严重,并呈现集中连片的趋势,治理难度加大,局部矿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需要引起关注。原地浸矿工艺的推广和矿区复垦工作的进行,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矿区荒漠化趋势;稀土矿点周围植被出现退化现象,可能是稀土开采产生的水土污染对植被生长造成了影响。第三章,采用Landsat系列数据和Pleiades高分影像作为数据源,研究矿区植被覆盖度提取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矿区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及植被覆盖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由于考虑了矿区特有的裸露尾砂地的光谱特征,更适宜稀土矿区植被覆盖度的提取;尽管植被覆盖低于30%的低植被覆盖区域所占比例不高,但集中连片趋势非常明显,主要为池浸/堆浸稀土开采工艺遗留下来的裸露地表,生态问题依然严重;植被退化主要为稀土开采导致的局部区域退化,尽管原地浸矿工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但由于浸矿液体不可避免的泄漏,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的植被退化,有潜在的生态风险;在矿区总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低植被覆盖区域集中在矿点及矿点周边,不同等级植被覆盖空间分布上随稀土开采工艺改进和矿区复垦政策的推行而发生分布模式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稀土开采工艺对矿点周边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第四章,采用RS、GIS及RULSE模型,开展矿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估及不同开采模式下的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9、2008、2013年四个年份土壤侵蚀面积占整个矿区面积分别为22.04%、11.60%、7.74%、12.62%,总体侵蚀状况不太严重,但剧烈侵蚀面积较大,是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自1999年后,矿区土壤侵蚀状况向两级化方向发展,池浸/堆浸工艺将植被茂密的山地变成裸露地表,直接改变了矿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及植被覆盖状况,一定程度上造成矿区地表侵蚀急剧变化;矿点裸露地表区是矿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在矿区总体侵蚀情况趋向好转的情况下,随着矿点规模持续扩大,矿点裸露地表区的土壤侵蚀有加剧趋势。第五章,通过对矿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与其时相接近的高分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构建温度分异系数来探索矿区不同地表扰动下的温度分异规律,据此,对岭北矿区2000-2014年的14年间扰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分异系数在稀土矿区能够较好地和地表扰动级别对应,作为矿区生态扰动的指示因子,有比NDVI更佳的性能;2000-2014年的数据分析结果验证了稀土开采所导致的地表扰动对矿区产生明显的温度分异效应;重度和较重温度分异区域在空间分布上与矿点位置具有高度相关性。矿区较重和中度温度分异区域的分布则是以重度温度分异区域为中心,呈点状扩散,矿区生态恶化在空间上是一个渐变过程。“原地浸矿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范围。第六章,总结了文章主要研究重点及主要结论,阐明文章的创新点,并对以后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展望。
谭建金[3](2015)在《宁化县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使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如何协调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是人类社会为了控制水土流失,保障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对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宁化县为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在水土流失成因分析与治理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从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实践、水土保持生态服务成本核算和价值评估、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等角度对宁化县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宁化县水土流失成因复杂,多次历史治理成果得而复失;补偿机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效益初显;但补偿机制存在脆弱性与不稳定性、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通过对宁化县2001~2011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进行成本核算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宁化县水土保持生态服务成本为11684.95万元;新增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42425.85万元/a;新增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市场价值14258.76万元/a。从水土保持生态服务成本与价值角度,综合考虑受益者受益程度、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探讨宁化县2001~2011年两类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基于支付意愿的生态服务市场价值补偿标准为5500.32万元/a,补偿年限应与生态系统恢复的时间尺度相匹配,作为补偿的参考标准;基于效益的成本分摊补偿标准11684.95万元,为一次性补偿,作为补偿的最低标准。针对宁化县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全面系统的生态补偿网络,推动水土保持投入机制转变,强化自我补偿能力,探索多元化补偿主体与补偿方式,增强生态补偿激励作用等政策建议。
王运昌,陶淑芸,王海清[4](2014)在《从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看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以赣榆县小塔山水库为例》文中认为饮用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必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以小塔山水库为例,通过对小塔山水库水质变化的研究,探讨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治理的成效,并提出对策.
裔兆宏[5](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指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山东省人民政府[6](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鲁政发[2013]2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8月28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
李利[7](2011)在《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处在一个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语境中的新历史时期,一方面,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给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带来了大规模的“建设性破坏”;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园林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割裂,外来强势文化也没有很好的表达地方特征,导致当前我国人文生态演进的局限与困惑。探索符合当代我国风景园林中自然文化特征的适应性理论与实践便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本课题的核心概念-“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因素、自然关系的变化,逐渐地演变为人化的自然这一演化过程。本文将“自然的人化”这一哲学层面的探讨与风景园林学科相结合,提出了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风景园林新理念。该理念蕴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强调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生态的转变,即“自然的人化”。原始的自然在叠加了人的活动之后转变成了一种人文的自然。本文探讨这一层面的目的在于拓展了人们对于“自然-人文”认知的视野;二、强调人文生态的演进历程,即“人化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人的观念的变化和人的活动的不同,旧有的人文生态图景就随之演进为一种新的人文生态图景。本文探讨这一层面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理念来认识自然,合理地介入自然,最终推动它向一个健康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图景演进。本文从系统建构、历史探索、演进机制、理念解析等方面对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做了系统研究和深入剖析,并对当前我国风景园林中人文演进的局限与困惑提出了一种适应性解决措施。得出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1.本文提出了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理念,为当前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起一套基于哲学认知体系下的文化解释系统,为现有的风景园林实践提供一种如何认识、介入自然以及如何发现、维护并延续场地中的自然、文化特征的新思路;2.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人文生态的形成与变迁是人类长时期进行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经验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的结果。在漫长的人类社会进程中,历史景观中的人文属性逐渐地超过了它的自然属性,并向着适应时代特征的新的人文生态持续演进。特别是那些具有创造性的人类活动,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不被时代潮流所淹没,它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理想的风景园林(landschaft)①作为人类诗意的栖居模式,指向一种社会认知和复杂、生动的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它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以及内在的社会结构,并展现出丰富、多元的社会现实。本文对自然认知层面的探索以及对日渐彰显的文化生命力的挖掘有利于揭示出风景园林的本来面目。
李永耐,夏培华,冯峰[8](2011)在《莒南县四荒治理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莒南县"四荒"治理情况,开发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做好莒南农村"四荒"资源治理开发工作的思路。
阚国坤[9](2010)在《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旱改水,是指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旱地改造为水田,将原来种植的旱作物改为水稻。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在1953-1983年领导广大干群艰苦奋斗推行旱改水农业开发活动,系统分析兴起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实践经验,进而,深入地探讨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农村经济生活与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总结探索这项以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成效,并以此展示苏北地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懈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出结论是旱改水促进了苏北形成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水土条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长期农业旱改水开发的基础上。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苏北农业旱改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稻麦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活动兴起背景及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及农业合作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充满活力,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农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很迫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其二是苏北地区过去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水灾导致群众饥荒,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民众在影响较大的沂、沭两大骨干河流上进行“导沂整沭”和“导沭整沂”治理工程,打响了新中国治水第一仗。很快解除灾害,而后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变。为实施旱改水创造了基本条件。其三是苏北实行旱改水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土壤及降水条件均属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其四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穆子、山芋、玉米、大豆、高粱等旱作物为主耕作制度,为了这种多灾低产面貌,在实践中先后试验种植了马铃薯、甘薯、水稻等高产作物。苏北地区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每年洪水涝害发生时期,也正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旱改水田种植高产作物水稻,实现了水稻生育期与当地降水高峰期、温度高峰期的基本同步,实现了种稻治水抗灾,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且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旱涝保收,能够有效利用瘠薄土地,改良盐碱土壤及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民众喜食等优点,是成为符合旱改水条件的首选作物。因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农业上推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耕作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活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取得显着的成效。按照旱改水实施时间大致经过: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四个阶段,到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干群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实现改善民生目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其中值得记取的教训是受到1960-1962年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天灾加人祸使得旱改水刚推开就在一些地方被迫下马,导致大面积回旱,人为破坏了与稻作相关的水利设施,使得干群对旱改水是谈虎色变,回旱导致了群众生活艰难。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苏北地区农村只在初期影响较大,尔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农业上大力推行“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时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将江淮水通过江苏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输送到最北端的徐州丰沛县,有效保障了发展旱改水水源供应。同时因旱改水需要的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增多,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苏北地区旱改水获得迅猛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苏北地区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稳步发展,水稻保持在较高面积。在没有稻作种植技术的苏北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旱改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没有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持续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推广的组织管理。领导始终重视与支持并亲自参与旱改水,甚至对旱改水中遇到问题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级负责,定时、定人办法子以一一解决。当时苏北旱改水地区经济十分贫困,群众无力拿出经费来推行旱改水,政府采取下拨经费及给予优惠贷款等方式解决所缺的经费予以支持。为了让苏北民众尽快掌握陌生的稻作技术,在大规模推行旱改水前,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多点试验。邀请并选派农作物育种、栽培、耕作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科技专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水稻专家陈永康多次前来传播高产稻作经验,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亲自深入旱改水地区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技术指导,使得旱改水在科学指导下顺利发展。为加强苏北地区旱改水领导与技术力量,实现水稻高产,江苏省多次从南方稻作地区选派多批有领导水稻生产经验的管理干部及掌握水稻栽培技术的稻农,到达苏北地区传授稻作技术。苏北地区在推行农业旱改水缺少相关生产工具与资料,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提水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以使旱改水得以顺利实施。政府的组织管理毕竟只是推动苏北地区旱改水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农民由思想到行动的自觉参与才是旱改水发展的真正动力,采取促进干群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等管理举措,推动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逐步在实践运用,收到良好效果。推广南方插秧稻的种植技术经验是苏北地区旱改水主要内容。而对本区民众来说,插秧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物,比种植旱作物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大大增加,群众起初不适应也颇感辛苦。政府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及推广从平田整地、水稻选种、浸种、催芽、落谷、拔秧、栽插、耘耥除草、施肥、治虫、收获等一整套水稻生产技术经验,以保证水稻有效增产,实现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摆脱其贫困生活。其中,最显艰难是对高低不平的田地进行勘测整理,有计划进行灌溉沟渠闸坝等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稳定种植地块。其次是插秧。插秧是苏北旱改水地区群众较为生疏与旱作区别大的农活,也是水稻生产中费工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环节。插秧用工数比小麦、玉米田多,因劳畜力不足及技术不熟练而费工更多。虽然如此,在上下努力下,到1965年各地普遍实现插秧稻,不再种植直播稻,并逐步建立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苏北地区推广旱改水过程中始终重视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研制及推广应用,是实现不花钱增产多、收效快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不断引进推广并培育应用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奠定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基础,更新换代的水稻品种为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北地区群众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生产的技术,表现引进推广杂交稻种植上不仅与苏南同步发展而且使得水稻产量普遍超过苏南。苏北地区民众在上级支持与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旱改水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不仅使得水稻面积扩大,而且使得稻麦一年两熟的面积也扩大,实现了当初制定旱改水目标。苏北地区旱改水变革对当地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能够促进水利规划与建设一直是遵照“水随农走”的原则为旱改水服务,先后修建水库、骨干河道及跨流域调引江、淮水工程为旱改水提供水源保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行梯级河网化及灌溉站建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改变了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农业生产。使得苏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水源,有效地管理与维护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益。实现了水利条件好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而实行旱改水地方都能保持良好的水源利用条件,形成旱改水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的良好互促互动关系。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促进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改善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民众饮食结构,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使得民众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养成并增强了民众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了妇女作用等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兴修众多水库及稻田也为水产养殖提供基地,逐渐增多的水稻面积及产量为稻米相关的加工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对此,当地民众多有切身体会,诸如增产了粮食、消灭了蝗虫等。旱改水还能够调节、改善气候状况,拦蓄雨洪,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污染。改良当地盐碱土、砂姜黑等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巨大成功也为其它地区提供诸多的启示,农业旱改水是一场集中干群智慧与力量的农业生产改革。在推行旱改水过程中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干群劳动力量,促进了水利建设发展,为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走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借鉴与实践的成功之路:苏南支援苏北发展、苏北学习苏南先进技术经验。真实地反映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与实绩。旱改水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有效保障国家与区域的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探求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之路及其经验。
刘肖军[10](2007)在《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全省稳,农业兴则全省兴。水利是国民经济首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在新世纪,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建国以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进行客观全面的回顾总结和绩效评价,提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外延等一系列重要论点。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揭示出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和分阶段、分区域的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对促进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洙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洙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供销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及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构建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 |
(一)供销社成立的目的和改革的目标就是民有、民管、民享 |
(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供销社不可或缺 |
三密切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结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产业农合联),搭建上下贯通的三级农民合作组织体系,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
(二)发展土地托管服务,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村土地谁来管的问题 |
(三)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搭建供销社特色的合作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资金少、发展难的问题 |
(四)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 |
(五)推进供销社基层社改造,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
四供销社改革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 |
(一)供销社改革与产业振兴 |
1. 河北省: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2. 山东省:以土地托管为核心,探索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新模式 |
3. 浙江省: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建设农合联龙型大产业 |
(二)供销社改革与人才振兴 |
(三)供销社改革与文化振兴 |
1. 建立文化主题馆,聚推合作文化的繁荣 |
2. 创作诗歌书刊,举办各类文化节 |
3. 成立公益服务组织,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
(四)供销社改革与生态振兴 |
1. 环境整治 |
2. 新农村建设:瑞安市陈岙村的实践 |
3. 大田托管美丽田园建设 |
(五)供销社改革与组织振兴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基本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1. 认真总结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供销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会)经验 |
2. 完善相关法律,确立供销社的法人地位 |
3. 加快新时期供销系统人才队伍培育 |
4. 继续深化综合改革,使供销社更加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 |
5. 切实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更加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 |
6. 要因地制宜发挥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7. 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供销社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地位 |
(2)南方稀土矿区开采与环境影响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子型稀土开采及其环境问题 |
1.2.2 南方稀土矿区遥感监测与评估进展 |
1.2.3 矿区环境多时相遥感监测与评估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矿区土地利用多时相遥感变化监测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3 分形纹理辅助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 |
2.3.1 理论依据 |
2.3.2 方法总体思路 |
2.3.3 双毯覆盖分形模型 |
2.3.4 分形评估模型 |
2.4 矿区分形波段及窗口选择 |
2.4.1 TM影像的矿区分形波段及窗口选择 |
2.4.2 HJ-CCD影像的矿区分形波段及窗口选择 |
2.5 矿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矿区植被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监测 |
3.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2 植被覆盖度提取与分级 |
3.2.1 方法背景 |
3.2.2 DPM模型 |
3.2.3 FCD模型 |
3.2.4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3.2.5 实验与分析 |
3.2.6 植被覆盖度分级 |
3.3 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 |
3.3.1 植被覆盖分级及面积变化分析 |
3.3.2 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布 |
3.3.3 稀土开采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
3.3.4 典型矿点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
3.4 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1 景观指数选取与计算 |
3.4.2 斑块水平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3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4 稀土矿点与景观空间布局变化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矿区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分析 |
4.1 模型选择 |
4.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3 RUSLE模型构建 |
4.3.1 模型基本原理 |
4.3.2 模型因子确定 |
4.3.3 土壤侵蚀量计算与验证 |
4.3.4 土壤侵蚀量分级 |
4.4 矿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 |
4.4.1 研究区 1990-2013年土壤侵蚀及变化 |
4.4.2 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3 稀土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4.4.4 典型矿点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矿区地表扰动的温度分异监测与分析 |
5.1 矿区地表扰动与温度分异 |
5.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5.3 地表扰动分析方法构建 |
5.3.1 方法流程 |
5.3.2 地表温度反演 |
5.3.3 温度分异程度计算与分级 |
5.3.4 方法验证 |
5.4 温度分异的地表扰动时空演变分析 |
5.4.1 2000-2014年地表生态扰动分异过程 |
5.4.2 2000-2014年矿区地表温度时空过程 |
5.4.3 稀土开采对矿区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的影响 |
5.4.4 典型矿点地表扰动的温度分异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3)宁化县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2.2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2.3 存在问题与研究趋势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一章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基本理论 |
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内涵 |
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3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原则 |
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理论 |
5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1 自然地理概况 |
1.1 气候 |
1.2 水系 |
1.3 土壤 |
1.4 植被 |
2 社会经济概况 |
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2.2 土地利用现状 |
2.3 农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概况 |
1 水土流失概况 |
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2.1 自然因素 |
2.2 历史因素 |
2.3 社会经济因素 |
3 水土流失治理历史回顾 |
第四章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实践与评价 |
1.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实践 |
1.2 实施效果及评价 |
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
2.1 利益相关者分析 |
2.2 补偿主客体 |
2.3 补偿标准 |
2.4 补偿方式 |
2.5 总体评述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成本核算与价值评估 |
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成本核算 |
1.1 直接成本 |
1.2 机会成本 |
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成本 |
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方法 |
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 |
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市场价值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确定 |
1.1 补偿主体 |
1.2 补偿客体 |
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计算的相关系数 |
2.1 水量分担系数 |
2.2 用水效益修正系数 |
2.3 支付意愿系数 |
2.4 支付意愿修正系数 |
2.5 支付能力修正系数 |
3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3.1 基于支付意愿的生态服务市场价值补偿标准 |
3.2 基于效益的成本分摊补偿标准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政策启示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从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看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以赣榆县小塔山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1) 基本概况 |
(2) 样品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质现状分析 |
2.1.1 水质现状 |
2.1.2 富营养化 |
2.2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2.2.1 趋势分析方法 |
2.2.2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2.2.3 富营养化趋势分析 |
2.3 成因调查分析 |
3 结论与对策 |
3.1 结论 |
3.2 政策与措施 |
3.2.1 综合规划, 配套建设排污设施, 提高水源地保护区水污染防治能力 |
3.2.2 为保水源地安全, 政府出台政策 |
3.2.3 强化库区水土流失治理, 构筑三道防线 |
3.2.4 治理禽畜养殖污染 |
3.2.5 巧用生物链去除富营养化 |
3.2.6 整顿库区水源保护区周围内餐饮业 |
3.2.7 控制农业面污染. |
3.2.8 加强监管 |
3.2.9 建立全自动水质监测系统 |
3.2.1 0 实施水库饮用水源隔离防护工程 |
(7)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1 "自然的人化"与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 |
1.1.2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风土"突变"(vernacular mutation) |
1.1.3 当代我国人文生态演进的局限与困惑 |
1.2 释题及相关观念的澄清 |
1.2.1 释题 |
1.2.2 相关观念的澄清 |
1.2.2.1 澄清一: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是历史的必然 |
1.2.2.2 澄清二:当前生态环境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危机 |
1.2.2.3 澄清三:人类有意识的介入自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 |
1.2.2.4 澄清四:将"自然的人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3 论文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3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系统建构 |
2.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哲学基础 |
2.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多重研究视野 |
2.2.1 自然演替进程的生态学视野 |
2.2.2 自然人文演进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
2.3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关系的建构 |
2.3.1 自然生态的人文拓展 |
2.3.1.1 自然生态层面 |
2.3.1.2 人文生态层面 |
2.3.1.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2.3.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等级层次体系 |
2.3.3 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
2.3.4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2.4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机制 |
2.4.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机制 |
2.4.2 社会文化发生与演进机制 |
2.4.3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历程与当代转换 |
3.1 传统人类生存经验概述 |
3.1.1 早期人类聚居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3.1.2 传统的聚落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适应性经验 |
3.2 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3.2.1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二元对立 |
3.2.2 矫枉过正:走向科学与理性的环境意识 |
3.3 当代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转换 |
3.3.1 后现代文化价值观 |
3.3.2 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人文思考 |
3.3.3 体验的回归与形式的消解 |
3.3.4 区域与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复杂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4.1 自然生态因素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1 基于区域、微气候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2 基于地形、地貌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3 基于景观水文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4 基于土壤改善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5 基于自然干扰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自然人文演进 |
4.2.1 维护原有健康、进化的自然植被群落 |
4.2.2 保护和发展动物栖息地系统 |
4.2.3 基于人类需求的自然文化生态演进 |
4.3 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演替进程的管理 |
4.3.1 景观异质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 |
4.3.2 自然生态系统演进的原则与方法 |
4.3.3 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与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5.1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文化生成与演进原理 |
5.1.1 自然驱动力——物候特征的制约性 |
5.1.2 人文驱动力——人类生存经验的适应性 |
5.1.3 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 |
5.2 当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5.2.1 当代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 |
5.2.2 引入景观参与者的视角 |
5.2.3 文化生成与演进中具体情境的建立 |
5.2.4 景观参与者与具体情境的互动交流 |
5.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本然·应然·已然之辩 |
5.3.1 本然·应然·已然之辩 |
5.3.2 绝对观念的乌托邦·个体原真性生命体验 |
5.3.3 话语权·话语体系 |
5.3.4 持续文化生命力的日渐彰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6.1 "自然-城市-文化"的综合演进 |
6.1.1 从构成形式到运作过程的概念转换 |
6.1.2 作为引导区域与城市复兴的触媒 |
6.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多重社会角色 |
6.2.1 缝合区域与城市的肌理 |
6.2.2 引导周边区域与城市有机更新 |
6.2.3 推动城市新区景观的发展 |
6.2.4 构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
6.3 驱动区域与城市再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6.3.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作为景观介入城市的策略 |
6.3.2 案例研究1:驱动城市再生的弗莱士河公园 |
6.3.3 案例研究2:莱茵河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历程 |
6.3.3.1 西方文明的腹地 |
6.3.3.2 莱茵河流域的衰败 |
6.3.3.3 莱茵河2020:重塑流域生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新探索 |
7.1 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现状与思考 |
7.1.1 对自然认知的不足 |
7.1.2 抽象审美的文化价值观 |
7.1.3 城市中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的破碎 |
7.2 杭州西湖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图景:2000-2010 |
7.2.1 阅读风土西湖——西湖的历史演进概述 |
7.2.1.1 西湖的形成 |
7.2.1.2 西湖的自然演进主题——淤塞、荒芜 |
7.2.1.3 西湖的人文演进主题——疏浚、整治 |
7.2.1.4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中的西湖 |
7.2.2 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西湖水域西进工程 |
7.2.3 自然进程管理与文化表达——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设计 |
7.2.3.1 区位分析与历史变迁 |
7.2.3.2 立意与构思 |
7.2.3.3 场地中的自然文化解读与展示 |
7.2.3.4 规划与设计 |
7.2.4 引导城市的更新——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申报ASLA奖) |
7.2.4.1 问题分析与挑战 |
7.2.4.2 分区规划 |
7.2.4.3 综合效益 |
7.2.5 杭州西湖申遗将推动西湖文化全面复兴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8.2 对"自然的人化"的再思考 |
8.2.1 概念·形式 |
8.2.2 土着·前卫 |
8.2.3 文化·自然 |
8.2.4 显影本来面目 |
8.3 创新点和不足 |
8.4 研究启示及展望 |
8.4.1 研究启示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一:杭州西湖历代整治概述 |
附录二:近代莱茵河流域治理及相关事件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莒南县四荒治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四荒”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1.1 村集体开发、统一到户承包式 |
1.2 股份合作式 |
1.3 买断式 |
1.4 龙头带动式 |
2“四荒”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1 治理标准低, 资金投入不足 |
2.2 技术力量不足, 前期工作薄弱 |
2.3“四荒”界定及承包过程中存在缺失 |
3 几点认识 |
3.1 推进产权制改革, 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 |
3.2 搞好规划, 注重效益 |
3.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快“四荒”治理步伐 |
(9)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苏北地区旱改水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大规模水利建设为推行旱改水创造基本条件 |
第三节 苏北具备实施旱改水的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 |
第四节 水稻高产抗灾特性符合苏北旱改水的条件 |
第二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 |
第二节 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 |
第三节 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 |
第四节 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 |
第三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实施措施 |
第一节 制定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给予拨款及贷款的财政支持 |
第三节 采取多种方式传播稻作技术与经验 |
第四节 邀请和选派农技专家与稻农指导旱改水 |
第五节 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六节 促进干群观念与行动的转变 |
第四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种稻的技术经验 |
第一节 土地整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
第二节 育秧、插秧 |
第三节 水稻田间管理 |
第四节 水稻种植方式 |
第五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及效益 |
第二节 加快当地养殖业及农村副业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 |
第六章 苏北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第二节 改变饮食结构,增强民众身心素质 |
第三节 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
第四节 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 |
第七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
第二节 改良当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
第三节 减少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
第四节 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内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山东省基本省情与水情 |
2.1 山东省基本省情 |
2.1.1 地理位置和特点 |
2.1.2 社会发展历史 |
2.1.3 社会现状 |
2.2 山东省基本水情 |
3、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概况与成效 |
3.1 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概述 |
3.1.1 世界农田水利发展 |
3.1.2 中国农田水利发展 |
3.2 山东省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发展阶段 |
3.2.1 以防洪除涝、发展灌概为重点的基础发展阶段 |
3.2.2 以建设早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重点的巩固发展阶段 |
3.2.3 以综合治理、节水增效为重点的调整提高阶段 |
3.3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功模式 |
3.3.1 50 年代沟恤畦田建设 |
3.3.2 曹县“八化一体”试点工程 |
3.3.3 60年代全省平原地区“三田”建设 |
3.3.4 沿黄地区井渠双配套 |
3.3.5 涝洼地治理“上粮下渔”模式 |
3.3.6 山区开发“治山、改土、调结构”模式 |
3.3.7 小流域治理“四个一”模式 |
3.3.8 烟台“黄水河”治理模式 |
3.4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
3.4.1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成就 |
3.4.2 山东省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基本框架 |
3.4.3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评价 |
3.5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估 |
3.5.1 抗御水旱灾害方面 |
3.5.2 保证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方面 |
3.5.3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
4、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 农田水利建设的兴衰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 |
4.1.1 山东人民具有悠久的治水历史 |
4.1.2 历史上山东人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 |
4.1.3 半个世纪以来的辉煌治水业绩 |
4.1.4 启示 |
4.2 农田水利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 |
4.2.1 每一次思想认识的提高,都会带来一次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 |
4.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田水利建设几近停滞不前,源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
4.2.3 节水意识的提高,成就了一个全国农业节水第一大省 |
4.2.4 缺乏辩证意识和整体观念,引发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
4.2.5 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观念的树立,催生了三类不同地区的成熟治水思路 |
4.2.6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使农田水利建设的层次有了质的飞跃 |
4.2.7 启示 |
4.3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 |
4.3.1 改革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
4.3.2 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掘加快发展的潜力 |
4.3.3 政策推动,充分调动了各级和群众的积极性 |
4.3.4 规划先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有序进行 |
4.3.5 示范引导,依靠典型辐射带动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
4.3.6 启示 |
4.4 农田水利建设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 |
4.4.1 不讲科学,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
4.4.2 注重科技,创造了十分可观的效益 |
4.4.3 加强管理,收到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
4.4.4 启示 |
5、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形势分析 |
5.1 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宏观形势 |
5.1.1 国际环境 |
5.1.2 国内环境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
5.1.3 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 |
5.2 新形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新要求 |
5.2.1 国际环境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 |
5.2.2 国内和山东的形势发展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 |
5.3 农田水利建设具有的有利条件 |
5.3.1 各级空前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大 |
5.3.2 社会广泛关注,全社会办水利的格局初步形成 |
5.3.3 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加大政府水利投入提供了机遇 |
5.3.4 入世后必然要加强对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 |
5.3.5 山东交通、电力、通讯等主要制约因素已解除,解决水的问题摆到首要位置 |
5.3.6 山东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数额巨大的储蓄存款,使加大水利投入具备了前提 |
5.3.7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前期水利改革的探索,为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
5.3.8 治水方针的确立、治水理论的创新、治水思路的调整、治水经验的积累,为今后水利工作明确了方向 |
5.3.9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水利带来新的活力和支持 |
5.3.10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铺开,将有力拉动面上水利建设 |
5.4 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5.4.1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 |
5.4.2 水利工程的险情隐患仍是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 |
5.4.3 水环境恶化正在上升为头号生态问题 |
5.4.4 投入不足造成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
5.4.5 体制不顺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的开展 |
5.4.6 机制不活使水利难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
5.5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前景预测 |
6、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 |
6.1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
6.1.1 围绕一条主线 |
6.1.2 实施“六有”战略 |
6.1.3 坚持五项原则 |
6.1.4 健全五大体系 |
6.1.5 实现五个目标 |
6.2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1 以生产效益为主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2 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并重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3 以生态环境效益为主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3 农田水利建设分区目标任务和重点 |
6.3.1 胶东半岛区 |
6.3.2 鲁中南山丘区 |
6.3.3 鲁西北沿黄平原区 |
7、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与措施 |
7.1 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
7.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
7.2.1 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 |
7.2.2 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
7.2.3 转变组织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
7.3 实行分类指导,推广新典型,探索新路子 |
7.3.1 根据地区差异,确定主攻方向 |
7.3.2 根据“先急后缓、长短结合”的原则,确定工程重点 |
7.3.3 根据结构调整的要求,确定工程布局 |
7.4 坚持依法治水,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
7.5 拓宽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总量 |
7.6 深化水利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
7.7 依靠科学进步,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
7.8 坚持建管并重,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
8、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洙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供销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及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J]. 孔祥智,赵昶. 中国合作经济评论, 2021(01)
- [2]南方稀土矿区开采与环境影响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D]. 李恒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3]宁化县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谭建金.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4]从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看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以赣榆县小塔山水库为例[J]. 王运昌,陶淑芸,王海清.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4(04)
- [5]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6]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20)
- [7]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D]. 李利.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8]莒南县四荒治理探讨[J]. 李永耐,夏培华,冯峰. 山东水利, 2011(04)
- [9]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D]. 刘肖军. 山东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