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日阿克托M5.9地震宏观烈度调查与发震结构探讨

2003年9月2日阿克托M5.9地震宏观烈度调查与发震结构探讨

一、2003年9月2日阿克陶5.9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与发震构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杜朋[1](2020)在《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对BC780年岐山地震震源参数的指示意义》文中指出AD1900年之前的历史强震由于没有仪器记录,因此其震源参数的确定往往依据历史地震文献记载,而仅依据有限的文献记载无法消除震源参数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历史久远而记载相对较少的历史疑难强震而言。对于触发次生灾害的部分强震/大地震,它的极震区/重破坏区范围可以结合历史震害描述和现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次生灾害空间分布来获得,而强震/大地震的相对重破坏区沿发震断裂的延伸可近似代表破裂的延伸,这对确定强震极震区范围、宏观震中、极震区烈度及发震构造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是历史强震多发区,由于历史久远以及史料记载不详或缺失等原因,对于史料记载的该地区部分历史强震的震级、宏观震中、极震区范围及发震构造等一直存在争议。BC780年岐山地震是我国历史上记录最早的破坏性地震。《诗经》和《史记》中记载的“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等说明这次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同震滑坡,因此这次地震应该是一次强震事件,但缺少综合的系统的研究,关于这次地震存在众多争议。尝试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解译与该次地震有关的地震滑坡,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内容。本文依据“将今论古”这一基本原理,参考现今强震发生后滑坡调查解译方法,结合历史文献梳理和野外调查,使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进行详细解译,得到了该区域历史滑坡分布图,对解译的全部滑坡逐个手动进行参数赋值并建立历史滑坡数据库。对比降雨滑坡数据库与AD1718年通渭地震滑坡数据库分析了研究区历史滑坡的几何特征与分布规律。并根据单体滑坡无人机摄影测量、堰塞湖沉积体钻探、滑坡及堰塞体体积精确计算、单体滑坡年代采集与测定等方法对区域部分典型滑坡做了精细研究。最后参考现代震例——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滑坡研究结果,结合密集区滑坡分布规律讨论了BC780岐山地震可能的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构造及震害规模等,结果表明:(1)做为参照对比研究的汶川地震滑坡中,大量的小滑坡(单个滑坡面积<10,000 m2)对一次强震触发的滑坡总面积总体积的贡献非常小,且近80%的滑坡分布在Ⅸ度区以内。因此认为,现今可以识别的密集区内规模较大滑坡可以代表历史地震滑坡的主体,也可以反映一次历史地震触发滑坡的规模。(2)在岐山陇县一带滑坡密集区内有6,876处滑坡,总面积643 km2。滑坡密集区主要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呈单侧分布在断裂北侧的黄土沟谷区。断裂南侧的I级、II级、III级黄土塬区域及渭河阶地与漫滩受地形条件限制少有密集滑坡分布,同时在地表基岩直接出露区域,也未解译出密集滑坡体。(3)将密集区历史滑坡与2010年天水降雨滑坡及1718年通渭地震滑坡做面积、长度、宽度、长宽比等参数对比,可以说明密集区历史滑坡主体应为地震事件触发而非降雨引起。(4)湫子沟堰塞湖内钻孔底部的有机质碳的AMS-14C年龄为2,890±30 BP,与BC780年岐山地震的时间吻合,推测湫子沟两滑坡可能由岐山地震引起。利用高精度的无人机DEM,计算湫子沟右岸与左岸的滑坡体体积分别为235×104m3、229×104m3,结合四个钻孔数据计算湫子沟堰塞体总的沉积土方量为573×104m3;三郎滩两处堰塞体的体积分别约363×104m3和50.76×104m3,根据沉积速率及各自流域面积推算其沉积时间分别超过2,760和2,669年左右。(5)结合单体滑坡年龄与滑坡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本文解译的密集历史滑坡主体由BC780岐山地震引起的可能性最大。基于此认为,BC780年岐山地震震级7.6级(Mw7.3),震中位于岐山县北西方向,凤翔附近,发震构造为陇县—岐山—马召断裂陇县—岐山段。“三川竭,岐山崩”可解释为:BC780岐山地震在岐山陇县一带黄土沟谷区触发大量滑坡,滑坡物质堵塞河谷,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导致泾河及渭河部分支流河谷在震后很长时间内遭受堵塞,导致泾河及渭河干流水量明显减少,而非岐山地震导致泾河、渭河及洛河三条河流的断流。

胡晓辉[2](2020)在《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区域主要为云南地区,并涉及其邻区,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是青藏高原东流物质运移方向拐折关键地带,横跨多个块体。复杂的受力环境和强烈的构造变形,使得该地区地震活动频发,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是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构造活动的产物,对研究区域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地震孕震背景、地震活动性和区域构造活动,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利用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备份中心(http://www.seisdmc.ac.cn/)提供的研究区域(21°N-30°N,96°E-106°E)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M3.5以上地震波形资料,采用gCAP方法反演得到42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联合从GCMT和前人震源资料中搜集的874次震源机制解,共获得1302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区域走滑型地震占主导,兼有正断型和逆断型地震。走滑型地震在整个研究区域均有分布,逆断型地震分布在滇东北(川滇交界东侧)地区,正断型地震分布在滇西地区(大盈江断裂和龙陵断裂区域)和滇西北(川滇菱形块体西边界)地区,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20km以内。基于震源机制解资料,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1°网格,采用阻尼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反演应力场,得到49个网格应力场结果,并给出前人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区域(德钦-中甸地区和腾冲地区)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以走滑型应力场为主,主压应力轴和主张应力轴倾角近水平;正断型应力场分布在川滇块体西边界(德钦-中甸-大具断裂附近),拉张作用明显;逆断型应力场分布在华南块体北部(川滇交界东侧北),表现为挤压应力状态;德钦-中甸地区为拉张型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NW,腾冲地区为走滑型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近NS-NNE。研究区域自北向南,主压应力轴方向具有顺时针旋转趋势,各个块体应力状态存在一定差别,华南块体西边界主压应力轴方向NW-NNW,川滇块体内主压应力方向NW-NNW,滇南块体的主压应力方向变化较大,由NNW变为近NS再变为NNE,滇西块体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NE。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应力场受控于青藏高原物质东流推挤川滇块体SE运动作用、印度板块侧向挤压和华南块体NW向作用,局部应力场还受到块体、区域构造的影响。主压应力轴方向与上地壳的优势快波方向、GPS资料获得主压应变方向基本一致。

刘琨[3](2020)在《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的地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文中认为我国南北地震带北段纵贯黄土高原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强震多发,雨季强降雨频发,黄土滑坡灾害尤为严重。加之黄土特殊的水敏性和动力易损性,使得黄土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形势更为严峻。针对地震或降雨单一因素诱发黄土滑坡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关于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黄土滑坡的研究较少,尤其降雨累积效应对滑坡地震触发效应的影响研究更少。2013年7月甘肃省定西市黄土覆盖区在持续降雨后发生岷县漳县6.6级地震,地震诱发大量的黄土滑坡、流滑,并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失,引起了岩土地震工程界极大地关注,也使得降雨后地震滑坡失稳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极为迫切,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急需开展了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地震失稳的力学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以岷漳地震在挖木池斜坡诱发“一坡两滑”为切入点,在同一地震和降雨条件下两个滑坡表现出差异较大的滑动堆积特征,通过现场调查、勘查测试和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这两个滑坡的地质环境特征、滑动形态和失稳机理。同时采用原位人工降雨入渗试验研究了降雨入渗对斜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斜坡场地条件对地震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借助大尺寸原状黄土液化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黄土地震液化的机制和性态。最后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降雨对黄土斜坡地震失稳的控制机理,基于理论分析方法提出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黄土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简述如下:(1)通过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后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无人机摄影测绘、工程钻探、高密度电法测试、室内试验等,提出了震前降雨对挖木池黄土地震滑坡失稳具有控制性作用和“一坡两滑”的差异性失稳机制。发现挖木池东滑坡失稳机制为地震惯性力诱发失稳,而挖木池西滑坡失稳机制为黄土地震液化诱发失稳;基于“一坡两滑”失稳机制的差异性分析,提出降雨影响下黄土地震滑坡失稳分析的三个关键问题,即降雨入渗的累积效应改变斜坡土体物理力学性态、斜坡场地条件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地震动力响应、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控制斜坡黄土液化机制。(2)通过开展人工降雨原位入渗现场试验,建立了降雨条件下天然黄土斜坡雨水入渗时空规律、水分运移模型及裂隙对入渗范围的影响机制。发现天然黄土斜坡降雨入渗深度有限,坡体不均匀入渗与土体物性状态密切相关,同时构建了累计降雨量与入渗深度及土体饱和度之间的定量影响关系;基于理论分析方法提出降雨入渗条件下无限斜坡模型水分运移模型,揭示了黄土斜坡饱和含水量深度特征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土工试验提出原状黄土含水量与动静抗剪强度特征参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式;以含水量为媒介,揭示了降雨入渗对黄土斜坡抗滑强度折减的影响机制。(3)基于历史震害资料和同震滑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地震动响应计算,给出黄土斜坡地震动放大效应的估算方法及其斜坡不同部位的地震动特征。发现黄土斜坡是造成地震烈度异常的主要地貌类型,地震放大效应是诱发黄土斜坡失稳致灾的主要因素;针对黄土地区典型强震记录进行频谱分析,提出黄土覆盖层厚度和地形特征参数可作为判定斜坡地震放大系数的主要参量;通过对黄土均质斜坡、层状斜坡和阶地斜坡进行参数化地震动响应计算,归纳斜坡土体力学参数、地形几何条件、地层结构和地震动输入特性对斜坡体不同部位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黄土斜坡地震动放大效应的估算方法。(4)开展了大尺寸原状黄土地震液化振动台试验,揭示了原状黄土初始含水量对黄土地震液化性态的影响规律,提出黄土地震液化的含水量判定条件和孔压增长的影响规律。发现饱和度85%是黄土可发生类似于砂土完全液化现象的临界值;开展了倾斜基岩上饱和黄土液化振动台试验,发现倾斜地层上的黄土斜坡更容易发生地震液化,倾角越大液化程度越高,揭示了动力条件下倾斜基岩面对饱和黄土孔压增长模式的影响机理。(5)基于无限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提出了考虑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黄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揭示了降雨入渗渗流方向、地震惯性力方向、地震系数、放大系数、振次比、含水量、地下水位、覆盖层厚度对无限斜坡稳定系数的影响规律。结合降雨入渗对黄土地震液化的影响机理,研究了挖木池斜坡“一坡两滑”的诱发、失稳过程,揭示了降雨对其地震失稳的控制作用和力学机制。

张欣[4](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付博,李志强,陈杰,范熙伟,李晓丽,李涛,姚远,刘耀辉[5](2018)在《微型无人机在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W6.6地震中的应用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发生MW6.6地震,为了更好地做好野外考察工作,利用微型无人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以探索其在震后考察中的应用。地表破裂对于地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选取阿克陶地震的宏观震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小型旋翼无人机获取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可见光遥感图像,基于摄影测量原理获取数字表面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对具有垂直位错的地表破裂进行了识别,并选取6处特征点画出高程剖面线。在高程剖面图中,选取曲线上地表破裂两侧较平稳部分做拟合趋势线,选取落差处稳定的点带入2条直线方程,将差值作为特征点处的垂直位错。得出6处特征点的地表破裂的垂直位错为4.410.4cm,并利用高程数据推测了具有垂直位错的疑似地表破裂,为地表破裂的现场调查提供了新的辅助办法。此外,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的布伦口乡为例,对外界条件恶劣的布伦口地区进行了DEM的快速获取。通过与RTK实地测量数据比对,对极端条件下微型无人机的数据精度进行了评价,计算得到2组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6 6,其结果可以很好地满足野外调查需要,最后对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杨海芳[6](2018)在《基于构造特征的高烈度区判定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震作为我国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较频繁、突发性较强、强度比较大、震源深度较浅等特点,给我国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震烈度作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一个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震对某区域造成的破坏情况,说明地震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我国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资料,发现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等震害主要集中在地震高烈度区。而目前关于高烈度区快速判定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烈度区初评估阶段依据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没有考虑到断层类型的影响,动态修正阶段用到的余震信息受获取时间的限制。因此地震发生后,特别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高效地判定高烈度区的范围,对于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和部署救援力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整理了1966年以来6.5级及以上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资料,并利用ArcGIS对地震烈度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统计出各个震例的震级、断层性质、地形地貌、震源机制解、Ⅷ度及以上烈度区的面积和长、短轴信息。通过分析历史震例数据,将6.5—7.9级地震的Ⅷ度区及其以上烈度区定义为高烈度区,将8级以上(含8级)地震的Ⅸ度及其以上烈度区定义为高烈度区。一方面,研究不同类型地震的震级与高烈度区面积之间的关系,分析断层类型和地形地貌对高烈度区面积的影响,并分别给出走滑型和倾滑型地震的震级与高烈度区面积的拟合曲线;另一方面,研究不同类型地震的高烈度区的分布特点,并给出不同类型地震的震级与高烈度区长、短轴之间的拟合关系。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断层性质、震源机制解和地形地貌的高烈度区判定方法。本文对破坏性地震的震害数据和震级与高烈度区的面积、长短轴之间的拟合曲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大陆走滑型地震比倾滑型地震多,且西北地区倾滑型地震比其它地区多,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占主导;2)同等震级的走滑型地震中,华北地区的高烈度区面积普遍较大,西北地区的高烈度区面积次之,川滇地区的高烈度区面积相对较小;3)通常情况下,同等震级的倾滑型地震高烈度区面积要比走滑型地震大;4)走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基本为比较对称的椭圆,这可能与走滑断层作用的应力是来自两旁的剪切力,其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而无上下垂直移动有关;5)倾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不一定对称,具体分布受断层两侧以及断层本身介质的物理性质影响;6)褶皱类型地震的高烈度区分布特点要根据断层位错和地震时褶皱隆起两方面的信息具体分析。

李大虎[7](2016)在《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文中指出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特殊的地震构造环境和频繁的强震活动特征表明该地区是研究现今构造运动、大陆强震孕育背景和预测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理想场所,对该区深部构造环境和介质物性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探查川滇活动块体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形变场特征,深化各向异性与构造变形作用的认识,以及研究块体内部和边界地震成因的深部构造背景。近年来,川滇交界地段地震频次增加,地震强度增大,该地段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和潜在的发震能力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科研工作者的强烈关注。但由于该地段长期缺乏可靠的深部地球物理场资料,这就给研究强震潜在危险区内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介质环境和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各种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非唯一性,所以,对同一研究区域,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源和多种数据处理和反演方法研究其深部结构背景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充分收集了四川省和云南省及其周边区域所布设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流动地震科考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喜马拉雅”项目一期)共计634个台所记录到的18530个近震事件和754个远震事件(具体包括四川、云南等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224个固定地震台站2009年1月~2014年12月的观测数据、“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356个流动地震台阵2011年8月~2013年5月的观测数据、四川芦山Ms7.0地震科学考察35个台阵2013年6月~2014年9月的观测数据、四川西昌19个流动台阵2013年5月-2015年3月的观测数据),拾取了249316条P波到时和103902条相对P波走时残差,应用近震和远震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川滇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接着,采用重力三维视密度反演和航磁数据的位场分离和异常特征提取的方法获得了川滇地区重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讨论了川西高原中下地壳是否具备发生塑性流动的环境、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的塑性流展边界以及中下地壳物质流动方向转变的重磁响应依据等问题,并重点剖析和研究了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莲峰、昭通断裂带、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和攀西构造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P波成像结果表明,川西高原20km深度以下的中下地壳显示出明显的低速异常分布特征,松潘—甘孜地块和川西北次级块体均有大范围的低速层存在,结合三维视密度反演结果表明在松潘—甘孜地块存在低密度中心带,低速、低密度的塑性层的存在成为松潘—甘孜地块深部动力作用的依据。同时,大凉山块体在中下地壳深度范围内也存在连续的低速层分布,且低速异常的优势展布方向为近SN向,与大凉山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该低速层自西向东越过大凉山断裂,最终止于四川盆地西缘的荥经—马边断裂构造带附近。壳内低速层的存在也是大凉山块体内部及边界断裂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深部动力来源。(2)重磁异常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及其东侧表现出高密度、强磁性的重磁场响应特征,随着川青块体向南东方向滑移,受到高密度、强磁性的四川盆地西缘、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及其东侧刚性基底的强烈阻挡,青藏高原东缘的中下地壳物质的塑性流动转向强度较低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因此,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刚性基底的存在是造成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塑性流展过程中转向南东—南南东方向的深部制约因素。(3)莲峰、昭通断裂带:P波速度结构结合视密度反演、航磁正则化滤波等结果,共同揭示了鲁甸Ms6.5地震及其余震位于上地壳高、低速异常的交会地带,而余震沿着高低速异常的分界线NW向聚集分布,这与航磁正则化滤波结果揭示出鲁甸Ms6.5地震的震中位于正负磁异常的分界线附近相互吻合。视密度反演结果和P波速度结构特征均表明了鲁甸地震震源体下方低速、低密度的异常体的存在,进而论证了鲁甸地震震源体处在坚硬的、脆性的中上地壳介质内。考虑到昭通断裂北段(鲁甸—彝良段)沿着高波速、正磁异常区呈NE向的条带状展布,表明昭通断裂北段上地壳深度范围内的介质较之南段坚硬,有利于应力的积累,川滇交界东段的昭通断裂带北段具有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4)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P波成像结果表明了在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壳内10-30km深度处存在低速层,我们认为该低速层应是该区壳内深部重要推覆构造滑脱界面的反映,它构成了本区重要的深部动力来源。一方面,该壳内低速层在地壳的构造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塑性软弱层,难于积累应变能,容易将应力传递给上地壳的脆性介质,使之产生一系列收敛壳内低速层的断层。另一方面,低速层的流动过程中受到扬子地块西缘的强烈阻挡,容易产生了塑性形变,并将应力转递给上部的脆性地壳,当应力持续积累,就会使上地壳的断块沿该低速层产生滑动,形成了木里一盐源地区一系列的推覆构造。(5)攀西构造带:根据我们的P波速度结构、视密度反演和航磁异常分布特征结果,综合表明了在攀西构造带地壳内存在着较大范围的高密度、强磁性、高波速的异常分布,我们推断这可能是晚古生代地幔柱活动时期,大量基性和超基性幔源物质侵入地壳有关。在地壳穹隆的过程中,大量幔源物质的侵入增强了地壳介质的力学强度,并形成以攀枝花为核心的壳内坚硬块体,轴部地区存在一系列海西期的层状基性、超基性侵人岩体便是很好的证据。攀西地区坚硬物质的存在对青藏高原物质SE向逃逸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造成了攀西—滇中等地的新构造运动是以间歇性的抬升运动为主,第四纪以来的抬升幅度大约在2000m左右,由于区内较强烈的隆升运动,形成了深切河谷并以基岩裸露的高山峡谷地貌为特征,同时区内存在更次一级的差异断陷,形成了元谋、昆明等断陷盆地。P波速度结构还揭示了攀西构造带80km~120km存在上地幔低速层,加之攀西构造带位于上地幔隆起区,正是由于上地幔的隆起及深大断裂的存在为地幔热物质侵入提供了条件,成为该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

周连庆[8](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认为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尹超[9](2015)在《平原区路堤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地震灾害多发以及地震对公路危害严重的现实,以公路地震灾害为研究对象,开展平原区路堤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旨在全面认识路堤遭受地震灾害的危险程度和抗震薄弱部位,达到减少公路地震灾害损失,实现人、车、路和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目的。论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公路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西安-宝鸡高速公路(以下称“西宝高速公路”)为例,进行了西宝高速公路研究区域和近场区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评价,按照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步骤,针对平原区公路开展了地震危险性、路堤震害易损性和风险评价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西宝高速公路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了西宝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况以及沿线区域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水文地质和地震区划概况。将路线沿线区域划分为研究区域和近场区,分析了研究区域和近场区的地震活动构造和历史地震概况,并对研究区域和近场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活动性进行了评价。2)在地震灾害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公路地震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包括研究区域地震区带划分、震源机制模型和地震发生预测模型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评价模型,并确定了震源机制模型中的a、b值、震级上限Mu、起算震级M0、地震年平均发生率jM?和地震空间分布函数,ji Mf等地震动参数。在PGA衰减关系、地震危险性概率计算方法和场地地震动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西宝高速公路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基于Arc GIS10.0软件,绘制了西宝高速公路地震危险性分区图。结果显示:西宝高速公路沿线区域跨越Ⅶ度和Ⅷ度基本烈度区,评价结果略高于我国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这是与目前渭河断陷盆地地震活跃的现实是一致的。3)选取理论性震害易损性评价方法对西宝高速公路K1074+520处路堤进行易损性评价,通过分析路堤震害的成因、分类和影响因素,将路堤震害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损伤、中等损伤、严重损伤和毁坏5级并选取路堤顶面横向最大位移率(εmax)和路堤顶面最大沉降率(ζmax)作为震害损伤参数。在确定路堤填土、土基和挡土墙各项力学参数的基础上,依托Flac3D软件,建立了无支挡结构和有支挡结构路堤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选取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提供的15条地震动记录作为增量动力分析(IDA)的输入,得到了一系列(IDA,εmax)和(IDA,ζmax)样本,采用回归分析得到IDA与εmax和ζmax的统计关系,假设εmax和ζmax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对其进行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PSDA),计算了一定PGA作用下无支挡结构和有支挡结构路堤发生各等级震害的概率并绘制了震害易损性曲线。4)分析了风险的定义和应对策略,将路堤震害风险定义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路堤发生各等级震害的概率,并给出了路堤震害风险的表达式。通过研究场地地震烈度的概率分布和地震烈度与PGA的转换关系,建立了场地PGA的概率分布模型,通过对场地未来50年内PGA的抽样,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无支挡结构和有支挡结构路堤的震害风险进行了计算。根据西宝高速公路地震危险性评价结果,通过回归方法拟合了研究场地的地震危险性曲线,推导了采用危险性曲线方法计算路堤震害风险的公式,通过该公式计算了无支挡结构和有支挡结构路堤在未来50年内发生各等级震害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Monte Carlo方法和危险性曲线方法计算路堤震害风险的工作内容和适用范围。根据路堤在未来50年内发生毁坏的概率,将路堤震害风险划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3级,确定了路堤震害风险可接受度,即高风险是不可接受的,中等风险和低风险是可接受的,从规划控制、编制应急预案、物资和装备储备以及工程防护4方面提出了路堤震害风险处置对策。

张彦琪[10](2014)在《基于强震动台网的云南烈度速报场地影响校正研究》文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将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烈度速报系统。因此,针对云南地区面临的地震危险性及紧迫性,可以基于“十五”期间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强震动台网,尽快建设适合云南特点的烈度速报系统。但是,利用强震台网进行相关工作时,必须首先考虑研究区的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加速度的影响作用。因为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加贴合实际情况。鉴于此,本论文从场地因素的角度出发,首先调查研究了国内外考虑场地影响的烈度速报系统,并着重分析总结了烈度速报场地校正方法及其要点,以探讨适合云南地区烈度速报的场地校正方法;其次,通过分析烈度速报场地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云南地区开展烈度速报工作对场地条件的考虑;最后,以宁洱6.4级地震震区为例,在对实际场地条件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场地校正方法的实际应用,分析检验该场地校正方法的可用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云南地区烈度速报考虑场地条件影响的思路、方法和建议等。通过上述研究工作,云南地区基于目前的强震动台网,可以借鉴美国震动图软件-Shakemap,在充分考虑云南地区场地条件的前提下,开展烈度速报相关工作。而对场地条件的影响,应该重点从地质构造条件、地形地貌和覆盖土层等方面考虑对地震动及震害的加重影响,以厘对局部场地放大的修正,达到提高预测结果精度的效果。对于如何具体考虑场地条件影响因素,我们认为,地质构造条件可以从云南地区的地震构造背景,云南地区断块(块体)划分,地震(活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的分区特征,地震(活动)构造和历史地震的活动特点,地震(活动)构造与历史地震烈度圈分布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地形地貌条件可以从局部地形等角度出发重点考虑;覆盖土层方面则应该主要从强震动台站场地覆盖土层厚度等方面重点把握其对地震动加速度的影响。

二、2003年9月2日阿克陶5.9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与发震构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9月2日阿克陶5.9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与发震构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对BC780年岐山地震震源参数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条件及地震活动特征
    2.1 区域构造条件
        2.1.1 六盘山东麓断裂
        2.1.2 陇县—宝鸡断裂带
        2.1.3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带
    2.2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2.2.1 地震活动性
        2.2.2 研究区历史地震
第三章 “将今论古”之“今”—2008年汶川地震诱发滑坡
    3.1 2008年汶川地震诱发滑坡
    3.2 滑坡发育特征、分布规律
    3.3 对历史地震滑坡研究的参照意义
        3.3.1 强震触发滑坡分布特征
        3.3.2 强震触发滑坡面积/体积与频数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解译及其特征
    4.1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解译方法
    4.2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分布特征
    4.3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数据库
        4.3.1 滑坡面积统计
        4.3.2 滑坡长、宽、高及长宽比统计
        4.3.3 滑坡高程统计
    4.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典型单体历史滑坡及堰塞湖研究
    5.1 湫子沟滑坡及堰塞湖介绍
    5.2 影像与钻孔数据
        5.2.1 影像数据
        5.2.2 堰塞湖沉积体钻探
    5.3 滑坡体体积计算
    5.4 堰塞体体积计算
        5.4.1 湫子沟堰塞体体积计算
        5.4.2 其他堰塞体体积计算
    5.5 研究区其他滑坡堰塞湖介绍
    5.6 小结
第六章 BC780年岐山地震相关问题讨论
    6.1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数据库的“不完整性”
    6.2 密集区历史滑坡与BC780岐山地震关系讨论
    6.3 BC780岐山地震强度讨论
        6.3.1 史料记载的震害对比
        6.3.2 研究区滑坡密集区对BC780地震震源参数的指示意义
    6.4 “三川竭,岐山崩”解释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滑坡数据库样例

(2)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云南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反演
    2.1 gCAP方法的原理
    2.2 gCAP方法步骤及参数设置
    2.3 数据与速度模型
    2.4 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分析
    2.5 2014 年8月3 日鲁甸地震
    2.6 2014 年10月7 日景谷地震
    2.7 云南及邻区震源机制分布特征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及邻区应力场反演
    3.1 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原理
    3.2 反演参数设置和阻尼系数计算
    3.3 应力场反演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云南鲁甸地震波形拟合图
    附录2 部分地震事件的波形拟合图
    附录3 云南及邻区M3.5 以上地震震源参数
作者简介

(3)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的地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斜坡降雨入渗研究
        1.2.2 黄土斜坡场地条件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
        1.2.3 地震液化诱发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1.2.4 地震-降雨与斜坡稳定性研究
    1.3 发展趋势及认识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降雨后地震诱发黄土斜坡“一坡两滑”对比研究
    2.1 滑坡区场地地质环境特征
        2.1.1 位置及地貌分析
        2.1.2 地质构造环境
        2.1.3 岩土材料
        2.1.4 地层结构
        2.1.5 水文地质分析
    2.2 震前降雨条件及分析
    2.3 滑坡场地地震动特征分析
    2.4 滑坡场地老滑坡分布
    2.5 滑坡几何形态对比分析
    2.6 滑坡滑距对比分析
    2.7 斜坡失稳机理分析
        2.7.1 “一坡两滑”失稳机理分析
        2.7.2 黄土流滑机理
        2.7.3 二次滑坡机理
    2.8 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地震失稳的关键问题
    2.9 小结
第三章 降雨条件下黄土斜坡入渗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3.1 黄土斜坡降雨入渗的原位试验设计
        3.1.1 场地地质环境
        3.1.2 斜坡土体物性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3.1.3 人工降雨试验设计
        3.1.4 降雨工况设计
    3.2 降雨条件下斜坡土体含水量分布
        3.2.1 降雨后入渗形态分析
        3.2.2 基于实测含水量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
        3.2.3 基于高密度电法测试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
        3.2.4 裂缝对降雨入渗过程的影响分析
    3.3 降雨入渗条件下无限斜坡水分运移模型
        3.3.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与控制方程
        3.3.2 无限长黄土斜坡渗流控制方程的求解
    3.4 含水量对黄土动静强度的影响分析
        3.4.1 含水量对黄土静强度的影响
        3.4.2 含水量对黄土动强度的影响
    3.5 降雨条件下黄土斜坡土体强度参数分布
    3.6 小结
第四章 黄土斜坡场地的地震动分布特征
    4.1 斜坡场地与地震震害分布的统计关系
        4.1.1 地震烈度异常资料统计
        4.1.2 地形条件与地震烈度异常的统计分析
    4.2 黄土地区地震记录与场地放大效应的统计分析
        4.2.1 黄土地区强震数据
        4.2.2 覆盖层厚度与强震动记录的统计关系
        4.2.3 地形地貌条件与强震动记录的统计关系
    4.3 斜坡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参数化分析方法
        4.3.1 斜坡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4.3.2 数值分析方法验证
    4.4 水平自由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要素
        4.4.1 土层厚度对地表加速度幅值及频谱特性的影响
        4.4.2 边界的截取长度对地表加速度幅值及频谱特性的影响
        4.4.3 动力输入频谱对地表加速度幅值及频谱特性的影响
    4.5 均质斜坡土体力学参数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
        4.5.1 斜坡倾角对地表地震动参数分布的影响
        4.5.2 黄土波速对地表地震动参数分布的影响
    4.6 层状斜坡覆盖土层厚度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
        4.6.1 覆盖层厚度对斜坡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4.6.2 覆盖层厚度对场地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
    4.7 阶地型斜坡地形参数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
        4.7.1 阶地斜坡倾角对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
        4.7.2 阶地斜坡后缘倾角对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
        4.7.3 阶地平台宽度对平台地面运动的影响
        4.7.4 输入频率对阶地斜坡平台地面运动的影响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原状黄土地震液化性态分析
    5.1 试验设计
        5.1.1 振动台模型
        5.1.2 大尺寸原状黄土试样取备
        5.1.3 传感器布设方案
        5.1.4 试样饱水
        5.1.5 地震荷载工况
    5.2 加速度响应特征
    5.3 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
    5.4 黄土地震液化性态影响因素
        5.4.1 液化黄土埋深及含水量对孔压比的影响
        5.4.2 含水量对黄土液化性态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降雨对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及评价
    6.1 无限斜坡稳定性分析原理
    6.2 渗流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6.3 降雨入渗的影响
    6.4 地震场地放大效应的影响
    6.5 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的影响
    6.6 降雨和地震共同作用下无限斜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微型无人机在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W6.6地震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无人机的基本参数与试验地点
2 地表破裂的识别
3 极端条件下DEM的快速获取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 结束语

(6)基于构造特征的高烈度区判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处理
2.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2.1.1 高烈度区定义
    2.1.2 历史震例收集及预处理
2.2 历史震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震级与高烈度区面积的关系
3.1 回归模型的确定
3.2 走滑型地震的拟合关系
3.3 倾滑型地震的拟合关系
3.4 走滑型地震与倾滑型地震拟合关系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烈度区分布特点
4.1 走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特点
4.2 倾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特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震级与高烈度区长短轴的关系
5.1 回归模型的确定
5.2 走滑型地震的拟合关系
5.3 倾滑型地震的拟合关系
5.4 实例应用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与认识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构造背景
1.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研究特色 第二章 P波走时层析成像
2.1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原理
2.3 近震远震层析成像
    2.3.1 近震层析成像
    2.3.2 远震层析成像
    2.3.3 近震远震联合反演
2.4 数据资料和成像方法
    2.4.1 数据来源和分析
    2.4.2 成像方法
    2.4.3 初始模型和网格划分
    2.4.4 反演结果和评价
2.5 反演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2.5.1 反演结果分析
    2.5.2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磁数据的位场分离和异常特征提取
3.1 视密度反演方法原理
    3.1.1 切割法分离
    3.1.2 迭代法延拓
    3.1.3 反演视密度
3.2 航磁异常特征提取
    3.2.1 航磁ΔT化极处理
    3.2.2 航磁正则化滤波
    3.2.3 航磁ΔT化极向上延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震潜在危险区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1 莲峰、昭通断裂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1.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4.1.2 P波速度结构
    4.1.3 视密度反演、航磁正则化滤波
    4.1.4 结论与讨论
4.2 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的深部构造和孕震环境
    4.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4.2.2 地震活动特征
    4.2.3 P波速度结构
    4.2.4 视密度反演结果
    4.2.5 航磁异常特征
    4.2.6 结论与讨论
4.3 攀西构造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3.1 地质构造背景
    4.3.2 P波速度结构
    4.3.3 重磁异常特征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5.1 结论
    5.1.1 川西高原壳内管流层存在的物性依据
    5.1.2 川西高原壳内管流层的塑性流展边界问题
    5.1.3 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流动方向转变的重磁响应依据
    5.1.4 莲峰、昭通断裂带深部构造背景
    5.1.5 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深部构造背景
    5.1.6 攀西构造带深部构造背景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4 章节安排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2.2 构造背景
    2.3 方法与原理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2.3.3 分辨率分析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2.4.1 数据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2.4.4 棋盘测试
    
2.4.5 分辨率分析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2.5.2 检测板测试
    
2.5.3 分辨率分析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2.5.5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3.1 研究意义
    3.2 构造背景
    3.3 数据处理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3.4.3 t~*估计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3.4.5 分辨率分析
    3.5 结果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3.6 讨论
    3.7 结论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4.2 构造背景
    4.3 数据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4.4.3 棋盘测试
    
4.4.4 分辨率分析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4.5.1 t~*测定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4.5.3 分辨率分析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5.1 引言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5.3 方法与原理
    5.4 Q_(Lg)层析成像
    
5.4.1 数据处理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5.4.4 研究结果
    5.5 讨论
    5.6 结论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6.1 引言
    6.2 方法原理
    6.3 数据处理
    6.4 结果
    6.5 讨论
    6.6 结论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7.1 引言
    7.2 方法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7.5.1 参数设置
    
7.5.2 模型反演
    
7.5.3 检测板测试
    7.6 讨论和结论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8.1 引言
    8.2 数据处理
    8.3 结果
    8.4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9.1 引言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9.3 结果
    9.4 讨论与结论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10.1 结论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平原区路堤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公路震害易损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公路地震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宝高速公路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评价
    2.1 西宝高速公路沿线区域概况
    2.2 研究区域地震地质评价
        2.2.1 研究区域大地构造概况
        2.2.2 研究区域活断层分布
        2.2.3 研究区域地震地质综合评价
    2.3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性评价
        2.3.1 研究区域历史地震概况
        2.3.2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2.4 近场区地震地质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2.4.1 近场区活断层分布
        2.4.2 近场区历史地震概况
        2.4.3 历史地震对近场区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
    3.1 概述
    3.2 西宝高速公路地震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3.2.1 研究区域地震区带划分
        3.2.2 震源机制模型
        3.2.3 地震发生预测模型
        3.2.4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3 西宝高速公路地震危险性评价
        3.3.1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PGA衰减模型
        3.3.3 PGA概率计算方法
        3.3.4 基于GIS的西宝高速公路地震危险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堤震害易损性评价
    4.1 概述
        4.1.1 经验性震害易损性评价方法
        4.1.2 理论性震害易损性评价方法
    4.2 路堤震害实例分析
        4.2.1 路堤震害的主要类型
        4.2.2 典型路堤震害实例
        4.2.3 路堤震害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4.3 路堤震害等级划分和损伤参数选取
        4.3.1 路堤震害等级划分
        4.3.2 路堤震害损伤参数选取
    4.4 西宝高速公路典型路堤三维有限差分模型的建立
        4.4.1 西宝高速公路典型路堤形式的确定
        4.4.2 本构关系、模型边界条件和阻尼的确定
    4.5 基于Flac3D的路堤IDA分析
        4.5.1 增量动力分析
        4.5.2 地震动记录的确定
        4.5.3 IDA分析结果
    4.6 路堤震害易损性评价
        4.6.1 无支挡结构路堤的震害易损性评价
        4.6.2 有支挡结构路堤的震害易损性评价
        4.6.3 支挡结构对路堤震害易损性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堤震害风险评价
    5.1 路堤震害风险概述
        5.1.1 风险的定义
        5.1.2 风险的应对策略
        5.1.3 路堤震害风险
    5.2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路堤震害风险评价
        5.2.1 场地PGA的概率分布模型
        5.2.2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简介
        5.2.3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路堤震害风险评价
    5.3 基于地震危险性曲线的路堤震害风险评价
        5.3.1 基本理论
        5.3.2 实例分析
    5.4 路堤震害风险评价结果的讨论
        5.4.1 两种路堤震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对比
        5.4.2 支挡结构对路堤震害风险的影响
    5.5 路堤震害风险可接受度和处置对策
        5.5.1 路堤震害风险可接受度的确定
        5.5.2 路堤震害风险处置对策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强震动台网的云南烈度速报场地影响校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实现烈度速报的云南强震动台网
    2.1 强震动台网建设
    2.2 总体目标
    2.3 存在问题
第三章 烈度速报场地影响因素及场地校正方法研究
    3.1 烈度速报场地影响因素
    3.2 烈度速报场地校正方法研究
    3.3 本文选用的场地校正方法
第四章 云南烈度速报场地校正相关参数的选取及场地条件考虑
    4.1 场地校正相关参数的考虑
    4.2 云南地区场地条件的考虑
    4.3 其他条件
第五章 场地校正在宁洱地震烈度速报中的应用
    5.1 自然地理概况
    5.2 地震地质环境
    5.3 宁洱震区场地条件
    5.4 场地条件对宁洱地震动的影响
    5.5 场地校正在宁洱地震烈度速报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2003年9月2日阿克陶5.9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与发震构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对BC780年岐山地震震源参数的指示意义[D]. 杜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
  • [2]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D]. 胡晓辉.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3]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的地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D]. 刘琨. 兰州大学, 2020(01)
  • [4]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微型无人机在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W6.6地震中的应用探索[J]. 付博,李志强,陈杰,范熙伟,李晓丽,李涛,姚远,刘耀辉. 地震地质, 2018(03)
  • [6]基于构造特征的高烈度区判定方法研究[D]. 杨海芳.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8(01)
  • [7]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D]. 李大虎.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8]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9]平原区路堤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尹超. 长安大学, 2015(01)
  • [10]基于强震动台网的云南烈度速报场地影响校正研究[D]. 张彦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2003年9月2日阿克托M5.9地震宏观烈度调查与发震结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