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狼山鸡死亡当量初探

新狼山鸡死亡当量初探

一、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君[1](2019)在《物种特异性和保守性DNA序列筛选及其在畜产品种源成分鉴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动物源性成分是一类来源于动物具有种属代表性的物质,可以是核酸、蛋白,也可以是各种脂类和小分子物质等。近年来,各种畜产品的掺假掺杂事件层出不穷,欧洲―马肉风波‖、中国―假羊肉事件‖等肉类掺假事件,饲料中非法添加反刍动物成分引起的疯牛病全球性传播等,这些畜产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肉类市场秩序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是基于线粒体DNA(mtDNA)的PCR方法。然而,由于mtDNA在组织和个体间的拷贝数差异和碱基高变异性,使其易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且难以实现准确的定量,因而迫切需要筛选新的物种特异性的DNA序列。此外,肉类掺假检测中多物种通用内参的缺乏或保守性差等问题也影响畜产品定量检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利用动物全基因组序列和转录组信息,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策略分别筛选物种特异性核DNA序列和多物种保守的核DNA序列,建立肉和饲料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满足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动物源性成分鉴别的系统化、多元化、快速化的迫切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的筛选及其分子特征分析为了获得新的物种特异性DNA序列,本研究基于物种的全外显子序列,以独创的动态E-value结合Identity%、Quary-cover%为筛选条件,通过与Nt数据库、非目标物种基因组和目标物种基因组的3次本地BLASTN序列比对分析,根据物种的分类地位,在11个科的19个物种中筛选各物种特异性外显子。随后,将各物种的特异性外显子分为完全特异的外显子序列(CESS)和部分特异的外显子序列(PESS),并对其进行分布、结构和序列特征的分析发现:物种的特异性外显子占物种总外显子的比例很低,且与染色体的大小无关。其中的CESS主要分布在CDS区,且序列内部含有大量重复元件;长度较短的、高GC含量的外显子更易发生片段的完全缺失或增加,且其形成与序列上下游的同向重复序列以及序列内部的短重复序列有关。进一步利用各物种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引物,并在19个物种中进行PCR检测,验证了序列和引物的物种特异性,实验结果说明筛选的物种特异性DNA序列可作为种源成分检测的靶标。2.基于物种特异性DNA序列建立肉制品及动物源性饲料中种源成分的定性PCR检测方法为了解决种源检测中靶序列单一匮乏、特异性和保守性差等问题,基于筛选获得的物种特异性DNA序列,建立了肉制品中牛、羊、猪、鸡和鸭源性成分的定性PCR检测方法。通过在线BLAST和ClustalW多序列比对分析,将物种特异性DNA序列分别与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4个界、11个纲、21个目、36个科、47个属的53个代表性物种的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各序列均具有高度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保守性。通过物种特异性引物设计并进行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5个物种5对引物相同反应程序(退火温度均为60℃)的PCR检测方法,实现了肉中牛、羊、猪、鸡、鸭成分的同时检测。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在19个物种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5个物种的种源检测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物种特异性,仅在目标物种中具有扩增产物,其他物种中无任何产物;同时利用5个物种的44个个体进行PCR扩增都得到预期的扩增产物,通过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在同一物种中的序列具有一致性,说明这些物种特异性序列在物种内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均可达到0.5ng。进一步对牛肉、羊肉、猪肉、鸡肉和鸭肉的熟肉制品进行检测,得到与产品种源成分一致的检测结果,说明本方法可用于加工肉食中种源成分的检测。针对疯牛病的饲料源性传播问题,筛选了牛科特异性基因TAF4,该基因在牛和羊中存在18bp片段差异,针对该差异片段设计一对牛羊通用引物,但扩增产物大小不同,通过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检测和鉴别牛(125bp)、羊(107bp)源性成分,并在23个物种中表现出高度的物种特异性。对牛(黄牛、牦牛、瘤牛、水牛)、羊(绵羊、山羊)不同品种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在牛、羊中都分别具有高度保守性。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到0.2ng DNA。最后,对5份委托制作的动物源性饲料的检测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检测饲料样品中牛、羊源性成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筛选哺乳动物和鸟类中高度保守的单拷贝序列作为多物种通用内参并建立定量检测方法定量检测是对畜产品掺假情况进行准确评估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可靠有效的定量内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本文从全基因组水平出发,利用11个科的13个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的外显子数据,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了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同源率>95%的高度保守的核DNA序列,并在保守区设计了多物种通用引物。通过在18个动物物种基因组中试验验证发现,该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且为单拷贝序列。基于多物种定量内参,进一步建立和优化了一种种源成分定量检测方法,相对误差(R.E.)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5%。并通过引入基因组当量(GE)和校正系数k的概念,实现了DNA混合样品中牛、兔、狗、狐、貂成分的更加精准的定量检测。为畜产品中种源成分的准确定量提供了可靠的多物种通用的定量内参和检测方法。4.基于多物种通用内参建立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多重定量检测方法针对欧洲―马肉风波‖问题,结合牛、马的特异性DNA序列和多物种通用内参,建立了牛(223bp)、马(197bp)和动物(129bp)源性成分的三重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针对我国―假羊肉事件‖,结合羊、狐、鼠的特异性DNA序列和多物种通用内参,建立了羊(237bp)、狐(211bp)、鼠(160bp)源性成分的多重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所有物种特异性序列均与包含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53个物种的参考基因组进行BLAST和ClustalW序列比对,并在碱基差异区设计物种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利用普通PCR和TaqMan荧光PCR在多个物种DNA中对序列、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进行验证,并进而验证了各物种特异性序列均为固定拷贝数的序列。多重PCR体系的建立说明各组引物和探针之间不存在交叉互作,确保了单一体系中多种种源成分的同时检测和定量。保守性试验表明各物种特异性序列和引物在各自目标物种内的高度保守性。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检出限(LOD)为0.05ng DNA,定量限(LOQ)达5%。并通过构建各物种特异性序列和内参序列的标准曲线,建立了GE与Ct值的计算关系,对多组DNA混合样品和不同质量比的混合肉样品进行多重定量检测,R.E.和R.S.D.均小于25%,表明所建立的多重定量检测方法的具有良好的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本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筛选物种特异性核DNA序列用于种源成分检测;筛选保守性核DNA序列作为多物种定量内参。进而建立了肉和饲料中牛、羊、猪、马、鸡、鸭、狐等多种种源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为种源成分检测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候选素材,为食品和饲料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赵瑞丰[2](2019)在《鸡CEF重编程成为PGC诱导体系的建立及其迁移归巢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以来的家畜良种化进程使全球性的家畜品种逐渐趋于单一化,大量的遗传资源尤其是地方品种遭到破坏。直至21世纪初,全球已知的7616个家畜品种中已有45%的品种濒临灭绝。在哺乳动物家畜中,体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均已成功,能够结合精子、卵子、胚胎甚至是体细胞的冻存,实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物种复原。由于卵生的特点,上述方法均难以在家禽上实现。家禽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具有独特的通过血液迁移定居于性腺的特点,使得PGC迁移路径成为实现禽类物种复原的唯一途径。但是单个胚胎所获取的PGC远不足以满足实际应用所需。尤其是濒危品种的PGC来源成为了限制这一技术的难题。而体细胞能够在短期内大量获取,若能将其诱导成PGC无疑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最佳路径。为了解决鸡体细胞诱导为PGC的难题,本研究对狼山鸡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nic fibroblast,CEF)通过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了建系,获得了狼山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克隆细胞系(Chicken embryonic fibroblast single cloned cell line-Langshan,CSC-LS)。在 CEF和CSC-LS中通过慢病毒过表达重编程因子Oct4,Sox2,Nanog和Lin28结合BMP4/BMP8b/EGF诱导体系,将CEF重编程诱导出具有迁移能力的iPGC。以黑羽狼山鸡为供体,隐性白羽鸡为受体,建立了由CEF诱导产生能够迁移PGC的方法。同时,通过制备黑羽狼山鸡与隐性白羽鸡的原代PGC迁移模型产生供体PGC的后代,验证了 PGC路径的可行性,为iPGC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CSC-LS CEF单克隆细胞的建立对狼山鸡CEF进行连续传代培养使之出现凋亡并进入增殖危机,继续培养获得极少数永生化细胞株。永生化细胞株经过单细胞挑取传代培养能够建立CSC-LS单克隆细胞系。对单细胞克隆的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发现,Ham’s F12是制备单细胞克隆的最适培养基,克隆效率为25%±0.01,显着高于DMEM(11%±0.01)和D/F12(12%±0)培养基,口吸管法的单克隆制备效率为32.29%±0.04显着高于有限稀释法的6.95%±0.01。CSC-LS细胞系与正常的CEF相比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但增殖能力极显着增强(P<M.01),增长曲线呈倒S型,细胞周期G2/M期所占比例29.3±0.01极显着高于原代CEF的19.12%±0.01;进一步研究发现CSC-LS无软琼脂克隆能力,原癌基因Ras,c-myc,Src 在 CSC-LS 中的表达量分别为 0.95±1.01,2.70±0.21 和 1.27±0.06 显着低于 DF-1的 0.97±0.99,4.95±0.50 和 11.84±1.27(P<0.05),极显着低于 DT40 细胞的 13.49±2.7,19.21±1.23,16.58±1.53(P<0.01);CSC-LS提高了脂质体转染质粒载体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为51.3%±0.01极显着高于原代CEF的1.3%±0.003(P<0.01)。(2)CEF向iPGC重编程诱导体系的建立成功构建Oct4,Sox2,Nanog,Lin28慢病毒过表达载体。优化慢病毒对CEF和CSC-LS的感染条件,确定5μg/ml聚凝胺,MOI10为最佳感染条件。CEF重编程过程中细胞形态在慢病毒过表达重编程因子后,在第5天时由成纤维的梭状逐渐变圆聚集,形成克隆,第15天时iPS细胞形态逐渐明显,17天后开始形成清晰的克隆集落,能够通过单克隆挑取进行传代培养重新形成细胞克隆,OSNL介导的iPS诱导效率为0.59%±0.03,在此基础上添加VPA后的iPS诱导效率为1.36%±0.24,VPA+VC为1.66%±0.01,均极显着高于仅过表达OSNL的组别(P<0.01),初步确定OSNL+VPA+VC为最佳iPS诱导体系并进行后续鉴定。获得的iPSC能够被SSEA-1所标记,碱性磷酸酶所染色,具有二倍体染色体核型。较CEF相比,能够高表达多能性基因Nanog,Oct,Sox2,SSEA-1,CLCD3,Klf4,Rps17,SALL4 差异极显着(P<0.01)。Edu 染色发现iPSC有53.30%±0.23的细胞处于增殖状态较饲养层CEF的6.40%±0.05有极显着差异(P<0.01)。从感染后第3天至诱导21天对CEF和CSC-LS的内源性多能基因的表达变化检测发现,CEF在重编程过程中能够激活内源多能性基因Oct4,Sox2,Nanog,Lin28和SSEA-1的表达;Oct4,Sox2,Nanog均在第21天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2.95±1.7,132.1±7.7,22.21±2.3。Lin28 在第 15 天时表达量最高为 25.11±3.08,CSC-LS 不能启动 Sox2,SSEA-1和Oct4的表达。对Oct4,Sox2,Nanog,Lin28的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分析发现Oct4,Sox2,Nanog的DNA甲基化水平在诱导过程中持续下降,但Lin28的则无明显变化规律。基于前期建立的ESC向PGC诱导模型进行体外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BMP4诱导过程相比,BMP8b和EGF能够提高ESC向PGC的诱导效率至26.2%±0.01与BMP4组的7.3%±0.01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通过相同的体系将iPSC向iPGC诱导,形态学上细胞在诱导2天时开始聚集形成类胚体,4天后开始逐渐聚集增大。iPGC与第二天开始形成诱导效率在第四天达到最高为12.2%±0.01;获得的iPGC能表达Cvh蛋白;通过希夫试剂能够染色标记iPGC中的糖原颗粒;iPGC能够表达PGC的标记基因Cvh,C-kit,Blimp1和部分iPSC的多能性基因Nanog,Sox2,Oct4。将获得的iPGC在2.5天通过鸡胚血管注射至鸡胚,实时观察发现iPGC其能够通过血液迁移至生殖脊,通过冰冻切片能够观察到其绿色荧光,并能够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出GFP的表达。整个诱导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控:组蛋白H3K4me2在CEF向iPGC诱导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iPSC向iPGC诱导第四天时表达量最高后逐渐下降,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在CEF向iPSC诱导过程呈上升趋势,iPSC向iPGC诱导过程中在第2天下降后上升。(3)PGC迁移模型的建立将从生殖嵴分离得到的PGC进行无饲养层培养纯化并收集含有大量细胞克隆的PGC;纯化后的PGC中的糖原颗粒能够被希夫试剂染色;表达Cvh和C-kit蛋白;并且高表达的PGC标记基因c-kit,Blimp1,Dazl和Cvh,表达量分别为17.91±0.43,56.26±3.60,14.73±0.23,82.22±2.63 较 CEF 差异极显着(P<0.01)。为了验证 PGC与iPGC的迁移能力,通过鸡胚血管注射实验分析四种细胞CEF,ESC,PGC,iPGC的性腺定向迁移能力发现,仅有PGC和iPGC能够通过血管注射迁移至生殖脊。通过2.5天的血管注射试验能够获得含有供体PGC的鸡胚,在18.5天的鸡胚性腺中能够通过冰冻切片检测供体PGC的存在。通过将狼山鸡和隐性白羽的PGC分别注射进对方的鸡胚中均能够形成产生植入PGC的后代,四实验组分别为正常白母鸡×实验黑公鸡,实验黑母鸡×正常白公鸡,实验白母鸡×正常白公鸡,正常白母鸡×实验白公鸡,通过微卫星座位LEI094检测出F2代鸡为狼山鸡后代LEI094长度为290,294,隐性白羽鸡LEI094长度为311,统计各后代产生效率分为12.04%,10.11%,8.96%,8.70%,平均效率为9.95%。

张娇[3](2013)在《地方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抗性研究及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文中提出在畜牧业的发展中,抗病育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芦花鸡、寿光鸡、百日鸡等优良地方鸡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的物质基础。通过分子遗传标记检测影响产蛋性能和抗病性的重要候选基因,可以从遗传上提高或改良鸡的经济性状,并为鸡的抗病育种研究提供重要数据。FSHβ是影响家禽繁殖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其对开产日龄、产蛋量和蛋品质性状有重要影响。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1)基因和肿瘤坏死因子SF13B(TNFSF13B)基因是影响家禽抗病力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主要采用PCR-SSCP技术对寿光鸡FSHβ基因变异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人工攻毒实验,对比分析了4个品种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抗病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芦花鸡、寿光鸡、百日鸡和SPF鸡的NRAMP1和TNFSF13B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及其与抗马立克病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对寿光鸡的FSHβ基因序列的外显子3区域进行了直接测序,发现了1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A2540C。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寿光鸡外显子3区域的多态性,结果检测到AA、BB和AB三种基因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A型鸡的开产日龄最早,平均为144.30天,AB型鸡的居中,为147.27天,BB型鸡的开产日龄最晚,平均为149.09天,但三种不同基因型鸡的开产日龄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BB型鸡的43周产蛋量(NE-43W)最多,平均为113.39枚,AB型的居中,平均为121.31枚,AA型的最少,平均为104.36枚,但FSHβ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对于43周产蛋量(NE-43W)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AA型鸡的畸形蛋数(ENE)最少,平均为0.18枚,BB型的居中,平均为0.23枚,AB型的最多,平均为0.45枚,但FSHβ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对于畸形蛋数的影响也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二、以SPF鸡为对照,研究了百日鸡、芦花鸡、寿光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抗病性,4个鸡群同时进行了马立克氏病毒的人工攻毒试验,并检测了MDV感染后四种鸡群免疫相关组织中NRAMP1基因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L1、L7和S1中,不同鸡种的NRAMP1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S7中,芦花鸡NRAMP1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SPF鸡和寿光鸡(p<0.05)。研究结果表明:SPF鸡对MDV的易感性最高;芦花鸡对MDV的抗病性最强。三、以SPF鸡为对照,研究了4个鸡群同时攻毒后其免疫相关组织中TNFSF13B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S1、S7和L1中,不同鸡种的TNFSF13B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L7中,百日鸡TNFSF13B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SPF鸡、寿光鸡和芦花鸡(p<0.05)。百日鸡在该组中的TNFSF13B基因的mRNA表达量最高,SPF鸡的表达量最低。

刘彦[4](2009)在《南方中国荷斯坦牛耐热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文中认为奶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南方的高温、高湿的气候,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人们对奶牛的耐热性状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生理指标方面。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从DNA水平对南方中国荷斯坦牛在5~9月的热应激反应作了研究,探索了与奶牛耐热性能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对耐热标记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RAPD标记的确定以52头高产耐热组和41头高产不耐热组中国荷斯坦牛的DNA为材料,采用S441和S463两条RAPD引物,对荷斯坦牛的耐热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证实,S441和S463抗热应分子标记在耐热牛群中具有特异性。2.RAPD标记在荷斯坦牛群中的检测结果采用S441和S463引物一共测定了46头荷斯坦公牛,213头荷斯坦母牛。在公牛群中,具有S441和S463耐热候选标记的分别为8头和10头,同时具有两个耐热候选标记的5头;在母牛群中,具有S441和S463耐热候选标记的分别为25头和26头,同时具有两个耐热候选标记的12头。3.RAPD标记与产奶量S441、S463和无标记的母牛在热应激期间的产奶量下降率分别为3.49%、3.52%和22.67%,即有标记母牛的产奶量下降率显着低于无标记母牛。这种结果也验证了S441和S463都是耐热候选标记。4.RAPD标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两特异片段的测序信息,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S441序列与KCNN2基因的同源性达89%,其可能是KCNN2基因的内含子3;S463序列与NW001508847.1的同源性达99%,NW001508847.1的功能未知。根据已知KCNN2功能,初步判断其为耐热候选基因。5.SCAR标记的转化根据RAPD-S441、RAPD-S463标记的测序结果,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SCAR引物。本研究成功地将RAPD-S441标记转化为耐热SCAR标记,并且能较好的区分高产耐热组和高产不耐热组。而RAPD-S463没有成功转换成SCAR标记。6.SCAR-S441标记与乳成份的关系。采用SCAR-S441分子标记,在5~9月测定了荷斯坦母牛的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和干物质。有SCAR标记的奶牛在6~9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均比5月高,无标记奶牛在6、7月的乳脂率和乳蛋白低于5月,而到8、9月恢复正常。6~9月乳糖的含量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而在8月份,两组奶牛牛奶中的干物质均显着降低。

王天送[5](2008)在《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可持续性的“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文中指出社会经济系统在经济学家描述为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从其自然环境中输入原材料(包括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变成制成品和服务,并最终变成废弃物和排放,耗散回环境,这一过程就是社会代谢。社会代谢通常分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部分。物质代谢研究基本上等同于物料流分析MFA,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一个迸发期,无论基本概念、范式,还是实际应用,都已臻成熟。我国也有许多学者从事MFA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能量代谢研究却很少,(作者发现)目前仅有以奥地利哈珀尔(Helmut Haberl)为首的、与物料流分析对应的“能量流分析EFA”和以意大利吉阿姆皮埃特罗(Mario Giampietro)和日本真弓浩三(Kozo Mayumi)为首的“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并行地利用不同学科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能量代谢过程及系统的经济、人口、社会和生态特征有关的各种经济参量和生物物理参量,根据“人类活动时间”资源、“体外能流”资源和“增加值流”三者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叠合关系,即用投入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门的“人类活动时间”作为共同的参照基础(或者说,公分母),将社会经济系统及其各个部门消费的“体外能”和生产的“增加值”串联起来——社会经济系统x部门(要素)单位人类活动时间消费的体外能←→该部门(要素)单位人类活动时间生产的增加值,将这些参量结合起来,利用多个关系式,计算出社会经济系统的人类活动时间HA、流量份额HA(n-1)/THA(n)、体外能吞吐量ET、贮量份额ET(n-1)/TET(n)、能源强度EI、体外能代谢率EMR、社会生产率ESP、劳动生产率ELP、生物-经济压力BEP和体外能超循环强度SEH等参数或指标。进而根据这些参数或指标综合地分析评估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与可持续性。实践证明MSIASM是综合评估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与可持续性的一个好方法。本文应用经作者视为修改的MSIASM方法,分析了1990年-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轨迹,发现存在的可持续性胁迫。(1)在人类活动时间HA方面,从1990年到2006年,HAH增幅大于HAPW的增幅,表明了17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不断发展的结果:普及义务教育、高中和高校学生增多、平均寿命延长、退休人员比重增大、年工作时间缩短等。HA3比重稳步增长,反映服务业对中国的就业问题贡献最大。由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比重、HAH份额和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HAPW/THA比值表现出来的现阶段的劳动力优势,是中国发展的相对优势。但它可能是未来中国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阿基里斯之踵(Ramos-Martín, et al., 2006)。因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在人口方面的一个胁迫。人类活动时间的社会开支SOHAe和SOHAb虽有所增大,但与发达国家的SOHAb≈24比较,相差很大,说明现在中国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数(特别是农业从业者)太多,劳动力转移(尤其是转向服务业)的压力还很大,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在人口方面的又一个胁迫。(2)在体外能吞吐量ET方面,1990-2006年,中国TET增加了118%,达79.696×1015KJ(2.723×109tce),ETPW增长了164%,而ETH仅增长22%。同时,ETPW/TET比值从68%增大到82%,而ETH/TET比值则从32%降到18%。表明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增加的体外能吞吐量大多消费于经济活动,这是经济发展初期的特征;而生活消费的能源增加不多,意味着物质生活标准提高不快(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在此期间,EI下降了54%,而能源吞吐总量TET却稳步上升,可见,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对能源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增大及相联的CO2排放量是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在能源方面的一个严重胁迫。(3)在体外能代谢率EMR方面,1990-2006年间,中国EMRSA上涨了89%。在3个产业中,EMR1增幅最大(119%),表明了农业投入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投入在第一产业的人类活动时间减少了;EMR3增幅最小(89%),除了说明投入在第3产业的劳动力增多之外,还说明第3产业的发展较慢(资本化水平偏低)。EMRH的增幅最小,表明:(i)用于生活的人类活动时间增加了,这主要反映在就业人员年工作时间的缩短;(ii)物质生活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标准的提高不大。EMRH将不断提高(如家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而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能源吞吐总量TET增大很多。这将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在能源方面的另一胁迫。所以,做社会经济系统能源分析时,一定要把家政部门的能源吞吐量ETH考虑在内。(3)从2003-2006年这个时间段来分析,生产率ESP和ELP增幅的变化表明了:(i)社会经济系统总体进步加快;(ii)农业就业人员数量减少和增加值增加在同步进行之中,增加值总量与从业人员数量之间没有关联,说明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iii)第二产业ELP2增幅最小,生产效率提高不大,增加值的增加较多依赖于劳动力的增加。中国付薪部门的体外能代谢率EMRPW与劳动生产率ELP的变化轨迹(除了1990和1995年外)相当吻合,说明了二者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也印证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5)在生物经济压力BEP方面,1990-2006年,中国BEP增长了130%,而同期的GDP和人均GDP分别增长了374%和312%,可见BEP更好地反映了社会物质生活标准实际的改善状况。而且BEP增大与GDP/cap增长之间存在近乎直线的关系,再次验证了BEP是一个衡量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好的生物物理指标。(6)基于家政部门的体外能代谢率EMRH,简单估测:要达到1996年西班牙的物质生活标准(EMRH≈3.0MJ/hr),20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量约为4.6btce(含生物质能源约0.26btce)。此数值大于魏一鸣等人(2006)的预测值(2.888-3.880btce)。本论文还从MSIASM这一独特视角,分析了2000年-2005(2006)年中国(东西部)福建-甘肃的发展差异性及其内在缘由。(1)在人类活动时间HA方面,2000-2005年间,福建HAH仅增加了2.5%,小于THA增幅(3.7%),更小于HAPW的增速(12.2%)。表明了7年来福建社会经济系统增加的人类活动时间主要投入于经济活动之中,这是由其人口的年龄结构所致。同时这也是福建现阶段在劳动力资源上的相对优势,但将成为福建未来可持续性发展在人口方面的一个重大胁迫。而甘肃的THA长了1.8%,HAPW却减了7.3%;HAH/THA从88.6%升至89.6%,接近发达国家的90%。意味着:(i)甘肃经济规模(就从业人员数量而言)没有扩大,就业人数不升反降;(ii)高比重的HAH/THA是广大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就业所致(年工作时间仅为1,457hr/yr),而非社会进步的体现;(iii)对甘肃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胁迫(与福建不同)在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即扩大第2、3产业的雇佣规模(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福建SOHA逐年减小这种变化轨迹可能是福建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优势。而甘肃SOHAe和SOHAb几乎没有变化。但甘肃的SOHAe和SOHAb都比全国大许多,也比福建大,而就业人口比重(2005年)高达54%,也反映了第1产业就业人员没有充分就业。(2)在体外能吞吐量ET方面,2000-2006年,福建TET增加了94%,达2,008PJ; ETPW增长了112%,而ETH仅增长45%;三者增幅都高于全国同期增幅。同时, ETPW/TET从74%增大到80%,而ETH/TET则从26%降到20%。表明在此期间,福建社会经济系统的资本化水平高于全国,发展程度也高于全国。同样,福建增加的体外能吞吐量也大多消费于经济活动,,而生活消费的能源增加不多,意味着物质生活标准提高不快(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同期,甘肃TET增幅为41%,增大到1,429PJ,ETPW增长了54%,ETH增幅14%,都远小于福建,也都比全国同期增幅小,特别是ETH的增幅。可见:(i)甘肃资本化水平提高不大(总的投入小);(ii)所增加的体外能吞吐量主要消费于经济活动,ETPW/TET从74%增至81%;(iii)ETH增幅很小,说明甘肃在家政部门的资本化水平没有什么提高,生活改善有限。甘肃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福建的最大差异表现在能源消费量,特别是ETPW、ETH及其增长率上,反映了两省在资本化水平上的极大差距。而在2000年两省的差距并不太明显。甘肃能源消费量增幅明显小于福建,表明东部社会经济系统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所消费的能源比重越来越大,而将使发展速度较慢的西部处于不利地位。2000-2006年,福建能源强度EI的所有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甘肃能源强度指标(除了异常的EI3外)都比全国高出不少。一者说明甘肃的能源效率还相当落后,能源强度降低的空间和压力都比较大,二者也说明了甘肃增加值的创造更多地依靠能源消费。(3)在体外能代谢率EMR方面,2000-2005年间,福建EMRSA上涨了87%,EMRPW增长了89%,EMRH也提高了41%。2005年,福建除了EMR2比全国水平低(增幅也小)外,其他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了福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实。甘肃最突出的是第2产业体外能代谢率EMR2的增幅最大(125%),高于福建EMR2的增幅(54%),也高于同期全国增幅(49%),代表着甘肃工业部门的资本化水平的极大提高,也就是甘肃在工业的投入(比重)极大。2006年甘肃EMR2(239,570KJ/hr)比全国同年EMR2(128,467KJ/hr)高了近1倍,而且2000-2006年增幅达143%,远高于全国同期增幅(54%)。除了甘肃原来的基础(包括设备和技术)较差外,一者说明甘肃工业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消费的能源多,能源强度大;二者说明甘肃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表现为能源投入),三者说明甘肃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工业的增长,而工业的增长又主要依靠资本(能源)的投入。从而影响了其他部门的投入和发展,特别是物质生活水平EMRH的提高。甘肃ERM2和EI2的高数值表明了甘肃工业面临的节能减排等环境压力也相对较高,除了能够促进技术水平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外,也可能影响甘肃工业的发展。(4)在生产率方面,2000-2005(2006)年,甘肃社会生产率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所有指标的增速(增幅)都大于福建,说明了7年来甘肃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第2产业和第3产业生产率的提高。2005年生产率指标绝对数除了ELP3高于福建外,甘肃其他各指标都小于福建,尤其是ESP和ELP1的差距更大,这也是两省发展程度不同的一种表现形式。福建省ESP和ELP的所有指标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5)福建和甘肃BEP与GDP/cap增长趋势(曲线)也都比较吻合,再次说明了BEP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标准改善的一个好指标。作者认识到,需要将BEP指标与历史过程(原来的基础和发展历程)、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表征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尤其是高耗能产业比重大、技术落后、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该如此。本论文的结构为:第一章总结了社会代谢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第二章比较详细地介绍(根据中国具体情况修改后的)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和发展状况;第三章应用MSIASM方法,分析了1990-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体外能代谢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轨迹与可持续性问题;第四章根据体外能代谢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福建省与甘肃省的发展状况,从这一独特视角分析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性及其成因;文章以对全文的总结和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的讨论结尾。

呼东东[6](2007)在《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三音节词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既与双音节词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和特征,但同时又表现出区别于双音节词的特殊之处。三音节词发展的原因有社会发展的因素、语用因素、语言内部造词法的完善等。从数量统计来看,现代汉语三音节词有增长的趋势;从结构方式来看,三音节词的结构方式要比双音节的合成词结构更加多样和复杂;从语义特征来看,三音节词的语义分布由专科词向常用词过渡,语义结构呈现组合、融合、化合和附和的特点。本文对两个版本1983和2005《现汉》所有三音节词语进行整理并统计,对三音节词进行界定,区分三音节词和短语、三音节词与惯用语、三音节词与离合词;并对三音节词的发展原因、结构方式、语义特征等多方面分析,从而一窥三音节词经过二十多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和发展情况。

耿荣庆[7](2004)在《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以新狼山鸡12个世代的入孵头照白蛋率、孵化期死亡率、育雏期死亡率和育成期死亡率为基础材料,作为探讨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依据。结果表明,新狼山鸡的死亡当量仅为0.24%,与其它一些品种比较相对较小,说明虽经多个世代的缓慢近交繁育但未发生性状的衰退,在生产中可以大规模扩繁加以合理利用。

二、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物种特异性和保守性DNA序列筛选及其在畜产品种源成分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1章 前言
    1.1 畜产品掺假现状
        1.1.1 肉类掺假
        1.1.2 饲料掺假
    1.2 动物种源成分鉴定方法
        1.2.1 感官鉴别
        1.2.2 显微鉴别
        1.2.3 理化检测法
        1.2.4 免疫学检测
        1.2.5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2.5.1 PCR-RFLP分析
        1.2.5.2 RAPD-PCR
        1.2.5.3 物种特异性PCR
        1.2.5.4 荧光PCR
        1.2.5.5 多重PCR
        1.2.5.6 PCR-Sequence
    1.3 动物种源成分鉴定中靶序列的选择
        1.3.1 线粒体DNA序列
        1.3.2 核基因组DNA序列
    1.4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的筛选方法
    1.5 外显子可作为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筛选的靶标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的筛选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2.1 材料
        2.1.1 各物种序列数据
        2.1.2 样品
        2.1.3 数据库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5 主要药品及试剂
    2.2 方法
        2.2.1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筛选
        2.2.2 物种特异性DNA的特征分析
        2.2.3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的测序验证和比对分析
        2.2.4 利用物种特异性DNA序列模拟物种鉴定
        2.2.5 物种特异性引物设计
        2.2.6 DNA提取
        2.2.7 种源成分检测的PCR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的鉴别
        2.3.2 物种特异性DNA的分布和结构特征
        2.3.3 物种间高GC含量的外显子在物种进化中更易发生片段增加/缺失
        2.3.4 完全特异的外显子序列(CESS)中含大量重复元件
        2.3.5 物种特异性外显子的形成机理分析
        2.3.6 完全特异的外显子序列(CESS)可作为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物
        2.3.7 物种特异性DNA可作为种源成分检测的靶标
    2.4 讨论
        2.4.1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筛选方法的创新性
        2.4.2 物种特异性外显子序列的特征及形成
        2.4.3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在种源鉴定中的应用
第3章 基于物种特异性DNA序列建立肉制品及动物源性饲料中种源成分的定性PCR检测方法
    3.1 材料
        3.1.1 样品
        3.1.2 仪器
        3.1.3 试剂
    3.2 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DNA提取
        3.2.3 DNA序列的比对分析和物种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3.2.4 PCR体系和条件优化
        3.2.5 普通PCR反应
        3.2.6 特异性检测
        3.2.7 保守性检测
        3.2.8 测序验证
        3.2.9 灵敏度测试
        3.2.10 肉制品和动物源性饲料的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肉制品中牛、羊、猪、鸡、鸭源性成分的定性PCR检测
        3.3.1.1 DNA序列的特异性和保守性分析
        3.3.1.2 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确定
        3.3.1.3 在19个动物物种中的特异性验证
        3.3.1.4 在不同品种和个体中的种内保守性验证
        3.3.1.5 PCR反应的灵敏度测试
        3.3.1.6 市场中肉制品的抽检
        3.3.2 一对引物一个反应鉴别动物源性饲料中的牛和羊源性成分
        3.3.2.1 序列的特异性、保守性分析及跨物种特异性引物设计
        3.3.2.2 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确定
        3.3.2.3 物种特异性检测
        3.3.2.4 灵敏度测试
        3.3.2.5 科内保守性检测
        3.3.2.6 测序验证和序列分析
        3.3.2.7 动物源性饲料样品检测
    3.4 讨论
        3.4.1 用于种源成分检测的物种特异性DNA序列的特征
        3.4.2 PCR方法对加工制品中种源成分的检测
第4章 筛选哺乳动物和鸟类中高度保守的单拷贝序列作为多物种通用内参并建立定量检测方法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外显子序列数据
        4.1.2 样品准备和DNA提取
        4.1.3 筛选多物种通用的DNA序列
        4.1.4 多物种通用引物设计方法
        4.1.5 普通PCR反应
        4.1.6 荧光PCR方法
        4.1.7 构建多物种通用引物的标准曲线
        4.1.8 多物种通用序列的拷贝数验证
        4.1.9 构建物种特异性引物的标准曲线
        4.1.10 种源成分定量检测的计算方法
        4.1.11 多物种混合DNA样品的定量PCR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筛选多物种通用的单拷贝核DNA序列
        4.2.2 Lco R基因序列广泛存在于18个动物基因组中
        4.2.3 Lco R基因序列在18个物种中均为单拷贝序列
        4.2.4 利用多物种通用内参定量检测混合样品中的各动物源性成分
        4.2.5 通过校正系数k提高混合样品中定量检测的准确性
    4.3 讨论
        4.3.1 多物种通用的定量内参的比较
        4.3.2 校正系数k提高定量检测准确度
        4.3.3 基于基因组当量的检测优势
第5章 筛选哺乳动物和鸟类中高度保守的单拷贝序列作为多物种通用内参并建立定量检测方法
    5.1 材料
        5.1.1 样品
        5.1.2 仪器
        5.1.3 试剂
    5.2 方法
        5.2.1 样品制备
        5.2.2 DNA提取
        5.2.3 筛选物种特异性序列
        5.2.4 设计物种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5.2.5 普通PCR
        5.2.6 探针法荧光PCR
        5.2.7 标准曲线构建
        5.2.8 定量检测
    5.3 结果和分析
        5.3.1 肉中牛、马源性成分的多重定性、定量PCR检测
        5.3.1.1 牛、马物种特异性序列的鉴定
        5.3.1.2 牛、马检测体系的的特异性验证
        5.3.1.3 牛、马检测体系的种内保守性验证
        5.3.1.4 牛、马检测体系的定性、定量灵敏度测试
        5.3.1.5 牛和马的特异性序列均为固定拷贝数序列
        5.3.1.6 多重定量PCR系统的建立和验证
        5.3.1.7 在混合肉中牛、马源性成分的多重定量检测
        5.3.2 肉中羊、鼠、狐源性成分的多重定性、定量PCR检测
        5.3.2.1 羊、鼠、狐序列的特异性和保守性分析
        5.3.2.2 特异性验证和拷贝数分析
        5.3.2.3 种内保守性验证
        5.3.2.4 多重PCR系统的建立和优化
        5.3.2.5 多重定量PCR的灵敏度测试
        5.3.2.6 构建羊、狐、鼠的定量标准曲线
        5.3.2.7 羊、狐、鼠混合样品的多重定量PCR检测
    5.4 讨论
        5.4.1 定量检测靶序列的选择
        5.4.2 特异性和保守性分析
        5.4.3 质量比(w/w)与基因组当量比(GE/GE)
        5.4.4 多重定量PCR的优势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论文题录
致谢

(2)鸡CEF重编程成为PGC诱导体系的建立及其迁移归巢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原始生殖细胞
        1.1 PGC的起源
        1.2 PGC的迁移
        1.3 PGC的分化
        1.4 PGC的分离培养
        1.5 PGC迁移模型的制备
        1.6 PGC在遗传资源保护和基因编辑中的应用
        1.7 体外诱导形成PGC
        1.8 PGC的研究前景及未来方向
    2. 体细胞重编程
        2.1 体细胞重编程诱导技术概述
        2.2 体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
        2.3 iPS细胞的应用前景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狼山鸡CEF单克隆细胞系CSC-LS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CEF单克隆细胞系CSC-LS制备方法
        1.5 CEF单克隆细胞系的鉴定
        1.6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CEF单克隆细胞系CSC-LS的建立
        2.2 CEF单细胞克隆培养体系的优化
        2.3 CSC-LS细胞系的鉴定
    3. 讨论
        3.1 单细胞克隆方法
        3.2 单克隆制备不同培养基的选择
        3.3 单克隆细胞系的细胞生物学特性
    4. 本章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EF向iPGC重编程诱导体系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鸡OCT4,SOX2,NANOG,LIN28慢病毒载体构建
        1.5. 鸡OCT4,SOX2,NANOG,LIN28过表达慢病毒感染CEF
        1.6 iPSC细胞诱导培养方法
        1.7 荧光定量检测内源性多能性基因的表达
        1.8 重亚硫酸氢盐DNA甲基化测序
        1.9 间接免疫荧光
        1.10 碱性磷酸酶染色
        1.11 染色体核型分析
        1.12 多能性标记基因表达谱检测
        1.13 Edu细胞增殖检测
        1.14 PAS糖原染色
        1.15 鸡胚血管注射
        1.16 蛋白质免疫印迹
        1.17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1.18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鸡OCT4,SOX2,NANOG,LIN28慢病毒载体构建与鉴定
        2.2 CEF慢病毒侵染感染条件的优化
        2.3 CEF向iPSC的重编程诱导
        2.4 BMP4诱导ESC向PGC条件的优化
        2.5 BMP4/BMP8b诱导iPSC向iPGC分化
    3. 讨论
        3.1 慢病毒介导iPSC的诱导
        3.2 Oct4,Sox2,Nanog和Lin28介导iPSC诱导
        3.3 CEF向iPGC诱导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
        3.4 BMP4/BMP8b/EGF能够诱导iPSC向PGC分化
    4. 本章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GC性腺迁移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PGC分离培养方法
        1.5 鸡胚血管注射
        1.6 冰冻切片
        1.7 配种方法及羽色鉴定
        1.8 微卫星检测
        1.9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0 PGC的分离培养
        2.1 PGC的鉴定
        2.2 CEF,ESC,PGC,iPGC迁移能力的比较
        2.3 PGC性腺迁移模型的制备
        2.4 F2代鸡生产与羽色鉴定
        2.5 微卫星检测F2代鸡品种关系
    3. 讨论
        3.1 PGC迁移模型的应用
        3.2 F2代鸡的检测方法
    4. 本章小结
    5.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与创新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3)地方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抗性研究及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山东省优良地方鸡品种及 SPF 鸡
        1.1.1 汶上芦花鸡
        1.1.2 济宁百日鸡
        1.1.3 寿光鸡
        1.1.4 SPF 鸡
    1.2 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的相关研究
        1.2.1 FSH 基因结构及对畜禽繁殖性状的影响
        1.2.2 FSHβ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1.3 PCR-SSCP 技术及其在鸡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4 鸡马立克氏病及马立克氏病毒概述
        1.4.1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危害
        1.4.2 鸡马立克氏病毒感染及其增殖
    1.5 NRAMP1 基因与抗病性
    1.6 TNFSF13B 基因与抗病性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采集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及来源
        2.1.4 常用试剂及其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FSHβ基因的 SNP 分析及其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2.2.2 马立克氏病毒攻毒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FSHβ基因突变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1.1 FSHβ基因的 SNP 分析
        3.1.2 FSHβ基因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鸡早期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1.3 FSHβ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产蛋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分析
    3.2 地方鸡抗马立克氏病的对比试验
        3.2.1 目的基因的 PCR 扩增
        3.2.2 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
        3.2.3 NRAMP1 基因在肝脾组织中 mRNA 的表达结果
        3.2.4 TNFSF13B 基因在肝脾组织中 mRNA 的表达结果
4 讨论
    4.1 FSHβ基因的 SNP 检测及其与鸡早期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1.1 FSHβ基因的 SNP 检测及分析
        4.1.2 FSHβ基因对鸡早期产蛋性状的影响
    4.2 关于马立克氏病毒攻毒的对比试验
        4.2.1 NRAMP1 基因在肝脾组织中 mRNA 表达分析
        4.2.2 TNFSF13B 基因在肝脾组织中 mRNA 表达分析
5 结论
    5.1 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鸡早期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5.2 地方鸡抗马立克氏病的对比试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南方中国荷斯坦牛耐热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荷斯坦奶牛热应激的机制
    2 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的影响
    3 荷斯坦奶牛耐热性评定指标
    4 荷斯坦牛耐热品种的培育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荷斯坦牛耐热性RAPD标记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荷斯坦牛耐热性SCAR标记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可持续性的“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表、地图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社会代谢
    1 作为开放性的复杂耗散系统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
    2 社会代谢的基本概念
    3 社会代谢的历史进程
        3.1 生物学和生态学中的代谢
        3.2 社会学中的代谢
        3.3 文化与生态人类学中的代谢
        3.4 地理学和地质学中的代谢
        3.5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MFA 的先驱们取得的成就
    4 物质代谢——物料流分析MFA
        4.1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物料流分析
        4.2 物料流分析MFA 的基本范式
        4.3 物料流分析MFA 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4.4 各种层面的物料流分析
        4.5 物质流分析SFA
        4.6 社会代谢研究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5 能量代谢
        5.1 能量、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
        5.2 能量流分析EFA
        5.3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
    6 物料和能量流核算MEFA
    7 小 结
第二章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的原理与应用
    1 前 言
    2 能源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
        2.1 能源消费推动着社会经济系统发展
        2.2 能源消费引发环境问题——全球环境变化
        2.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替代性能源
        2.4 未来能源需求预测
    3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
        3.1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的产生与发展
        3.2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的基本理论
        3.3 多尺度/层面问题
    4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的实际应用
        4.1 中国体外能代谢的研究
        4.2 当代厄瓜多尔经济历史
        4.3 西班牙能源密度的历史分析
        4.4 农业部门
        4.5 越南中部高地的一个公社
        4.6 其他应用
    5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6 小 结
第三章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可持续性分析
    1 前 言
    2 数据采集/获取及处理
        2.1 人口和从业人员数据
        2.2 GDP 数据
        2.3 能源消费量数据
        2.4 劳动时间数据
        2.5 整理出的主要数据
    3 结果及分析
        3.1 人类活动时间HA
        3.2 人类活动时间的社会开支SOHA
        3.3 社会生产率ESP 和劳动生产率ELP
        3.4 能源强度 ET 与体外能吞吐量 ET
        3.5 体外能代谢率EMR
        3.6 生物经济压力BEP
        3.7 综合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人类活动时间HA
        4.2 体外能吞吐量
        4.3 人类活动时间与体外能吞吐量的结合——体外能代谢率 EMR
        4.4 人类活动时间与增加值的结合——劳动生产率 ELP
        4.5 综合指标——生物经济压力BEP
        4.6 存在的问题
        4.7 关于MSIASM 的讨论
    5 小 结
第四章 中国(东西部)福建-甘肃发展差异性的对比分析
    1 前 言
        1.1 福建概况
        1.2 甘肃概况
    2 数据获取和处理
        2.1 人口和就业人员数据
        2.2 GDP 数据
        2.3 能源消费量数据
        2.4 劳动时间数据
        2.5 整理出的主要数据
    3 结果及分析
        3.1 人类活动时间HA
        3.2 人类活动时间的社会开支SOHA
        3.3 社会生产率ESP 和劳动生产率ELP
        3.4 能源强度EI 与体外能吞吐量ET
        3.5 体外能代谢率EMR
        3.6 生物经济压力BEP
        3.7 综合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人类活动时间HA
        4.2 体外能吞吐量ET
        4.3 体外能代谢率EMR
        4.4 劳动生产率ELP
        4.5 生物经济压力BEP
        4.6 存在的问题
        4.7 关于MSIASM 的讨论
    5 小 结
结论、讨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I 缩略词/Acronym
附录II 作者简介
后记

(6)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三音节词的界定及区分
    1.1 三音节词的相关理论述评
        1.1.1 早期学者对三音节词的研究
        1.1.2 周荐先生对三字组合的研究
        1.1.3 杨爱姣对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研究
        1.1.4 王汉江对现代汉语三字词语的研究
        1.1.5 其他学者对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研究
    1.2 三音节词的界定及区分
        1.2.1 三音节词的定义
        1.2.2 三音节词与三音节短语
        1.2.3 三音节词与离合词
        1.2.4 三音节词与惯用语
        1.2.5 三音节词与双音节儿化和三音节儿化
第2章 三音节词的发展动因
    2.1 社会因素
        2.1.1 科技领域和社会各行业的渗透
        2.1.2 港台和外民族与国内经济交流的频繁
        2.1.3 内地合作交流增加,方言相互渗透
        2.1.4 历史的传承
        2.1.5 人们对词语求新求简的心理
    2.2 语言内部的发展因素
        2.2.1 汉语词汇发展的多音化趋势
        2.2.2 造词法的完善
    2.3 语用因素
        2.3.1 主导书面语的影响
        2.3.2 语用心理变化
第3章 三音节词的结构方式和语法功能
    3.1 三音节词造词法分析
        3.1.1 语义造词
        3.1.2 语音造词
        3.1.3 语法造词
        3.1.4 语素合成造词法
        3.1.5 修辞造词法
        3.1.6 字母造词
        3.1.7 简缩造词
    3.2 三音节词构词法分析
        3.2.1 三音节单纯词
        3.2.2 三音节合成词
    3.3 三音节词词类分布及语法功能分析
        3.3.1 三音节词词类的词类分布
        3.3.2 三音节词的语法功能分析
第4章 三音节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结构
    4.1 三音节词的语义分布
        4.1.1 两版《现汉》共有词的语义分布情况
        4.1.2 二十年来《现汉》删减三音节词的语义分布情况
        4.1.3 二十年来《现汉》新增三音节词语义分布情况
    4.2 三音节词的语义结构
        4.2.1 词义组合
        4.2.2 词义化合
        4.2.3 词义融合
        4.2.4 词义附和
第5章 三音节词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
    5.1 《现汉》所反映的近二十年来三音节词的变化
        5.1.1 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词汇变化
        5.1.2 三音节词的语法和语义结构的变化——词组词化
    5.2 对《现汉》三音节词收录工作的建议
        5.2.1 含有比喻义的三音节词与短语的区分
        5.2.2 对三音节异形词的处理
        5.2.3 三音节词目的删减
        5.2.4 个别三音节词性的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说明
致谢
附录一 共有词
附录二 二十年来三音节增收词
附录三 二十年来三音节删减词

(7)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近交系数的估算
    1.3 相关参数的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四、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物种特异性和保守性DNA序列筛选及其在畜产品种源成分鉴定中的应用[D]. 王文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2]鸡CEF重编程成为PGC诱导体系的建立及其迁移归巢功能的研究[D]. 赵瑞丰. 扬州大学, 2019
  • [3]地方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抗性研究及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D]. 张娇.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4]南方中国荷斯坦牛耐热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D]. 刘彦.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5]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可持续性的“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D]. 王天送. 西北师范大学, 2008(03)
  • [6]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研究[D]. 呼东东. 河北大学, 2007(S1)
  • [7]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J]. 耿荣庆. 中国家禽, 2004(S1)

标签:;  ;  ;  ;  ;  

新狼山鸡死亡当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