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兴农业推动京郊经济持续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黄映晖[1](2020)在《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北京镇域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以产业融合为特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北京迅速发展,北京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镇建设涌现出一批模式新颖、效益突出、可推广性强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了全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在总结北京都市农业示范镇总体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提炼出林下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农产品加工业融合模式、产学研融合模式、农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模式、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模式、"互联网+"农业融合模式等7种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这些模式的概念、作用及典型案例,重点描述其发展现状及运行方式,并提出了北京镇域都市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邢伟[2](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刘晓宇[3](2020)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评价与实现路径》文中提出“都市型农业”的提法,最早见于1930年日本的《大阪府农会报》,由于其在各国的产生原因、发展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尽相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都市型农业的形态开始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并逐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当前,关于都市型农业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关于“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界定并未达成统一。论文通过整理和研究国内外专家对都市型农业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案例的考察认为:都市型农业是一种动态演化的农业组织形态,应在工业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变化、更迭和升级,“现代都市型农业”是工业化中后期都市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论文在对河北省都市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从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新兴农业发展生产水平、农业生态发展生产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一个都市型农业发展指标体系,并选取了2015-2019年相关数据,运用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基础能力进行了评价。进而得出河北省都市型农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尚处于不发达阶段,特别是我们在农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塑造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状况的调查,从要素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和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探索出适宜河北省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李晓珏[4](2019)在《家庭农场规模与结构的选择研究 ——以D县家庭农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就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自从中央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以来,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乘着农业现代化的顺风车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的提出更进一步加快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家庭农场既有利于推动农村改革的发展步伐,也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既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也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本研究以D县家庭农场为例,利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D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摸清D县家庭农场规模与结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从农场主的视角,分析案例农场规模与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D县家庭农场的规模普遍较小,集中在100亩以下,结构上较为单一,主要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家庭农场主对规模的选择考虑主要体现在土地、资金、人力等问题上,对结构的选择考虑主要体现在技术经验、市场等问题上。由此,笔者深入分析家庭农场规模与结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行为,更多折射出农场主对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多方面考虑。本研究针对家庭农场规模与结构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下家庭农场的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农民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进行适度规模与结构选择。首先,加大培养职业农民力度,为家庭农场提供人力资本;其次,提高本土品牌知名度,为家庭农场打开市场;再次,积极提高土地流转利用率,为家庭农场规模化创造条件;最后,完善金融制度与社会化服务,为家庭农场主降低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
蒋梦云[5](2019)在《基于生态循环理念的现代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合肥青岭农业观光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施用不合理;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利用率低下;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快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取而代之的发展以生态、循环、优质、高效为主要特点的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协调好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下农业观光园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关键,因此将生态循环理念运用到现代农业园的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内运用循环农业理论建设现代农业园的优秀案例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生态循环理念指导下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策略,并应用到合肥青岭农业观光园规划建设中,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本文提出课题的研究背景,阐述研究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创新点、技术路线等。进一步明晰生态循环理论和观光农业园的内涵概念及特征,系统地比较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区别,并分析概括了其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发展动态,列举出一系列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中生态循环理念运用所涉及的理论依据。二、通过研究分析天津林海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河南佳多琵琶寺生态农林园以及武汉新洲万亩农业产业园这三个国内实践案例,从中吸取成功经验,为实证研究提供借鉴。三、在实地考察合肥青岭农业观光园地势地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项目规划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区位交通、规划现状等条件,提出规划建设的思路、原则以及功能定位,总体呈现“一心,两区,八园”的空间布局,并对园区重点产业项目进行详细规划,将园区打造成一个集农业生产、生产加工、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开发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时以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生态循环理念运用到合肥青岭农业观光园实践案例中,种植业、养殖业和观光农业有机结合,实现物质资源的多级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共赢。
徐东[6](2017)在《市民农园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国外引进的新兴农业模式,市民农园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刚刚起步,但其优势明显,不仅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渠道,迎合了城市居民体验农业、对绿色放心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为各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市民农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核心因素是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当前土地政策与市民农园土地利用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政府管理责任的缺失限制市民农园土地的合理利用、土市民农园经营中面临的一些具体土地利用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明确市民农园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推动市民农园土地利用相关的制度建设、政府帮助和引导市民农园提高土地产出三个方向提出措施加以解决。最后,运用后现代农业的思想对连云港市市民农园未来发展进行一个展望。
孙蕊[7](2017)在《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农户分化深度发展,京津地区农户小规模兼业现象十分普遍,农业经营规模和效率问题日渐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下降,农业人才流失,农地粗放经营甚至直接撂荒,农业副业化现象突出。未来耕地由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提升农业效率和效益问题成为困扰京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课题。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农业适度规模作为农业发展战略提上日程,为解决农户分化背景下京津农业发展问题提供了方向和思路。首先,本文从农户分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的基础理论入手通过规模经济、分工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解释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和农户分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农户分化和结果、农业时空演化轨迹三个方面分析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现实背景,指出京津地区进行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动因;其次,本文设计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因素,并从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个方面为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再次,本文首次对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两者关系进行探讨。在讨论两者冲突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从农户分化视角解决农业适度规模发展问题提供前提。最后,通过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路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回归分析和博弈分析法确定不同类型农户参与土地流转行为、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土地流转机制设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三个方面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提出推进对策。本文研究的主要特点在于: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针对京津都市农业的特点进行指标的选取和设计,从物质设备投入、产出效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化水平、科技与社会保障及生态效益几个方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表明2000-2015年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次,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农户分化与农户适度规模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二者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出发,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职业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对农户收入分化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为从农户分化视角解决农业适度规模发展问题提供前提。最后,运用二元回归模型和博弈分析法对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路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特征、区位经济特征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显着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土地流转机制设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推进对策,以达到促进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目的。
毕玉琦[8](2017)在《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 ——以山东淄博为例》文中指出休闲农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一种较新的经营模式,它在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具有长远意义。淄博市作为北方近沿海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2001年以来,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出现了生态休闲型、旅游度假型、休闲餐饮型、特色品牌型等四种经营模式,各具特色,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种模式仍存在发展无序、发展水平低、品牌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等现象。因此,为优化淄博市休闲农业的各种发展模式,本文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出发,探究影响淄博市休闲农业各类模式发展的因素,并结合目前经营环境,借鉴国内外经验,对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各模式提出优化措施和保障措施。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广泛收集资料,探究目前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情况,通过问卷调查、Logit模型建立等方法,以休闲经济理论为基础,探究影响淄博市休闲农业消费者消费意愿和消费偏好的因素,并从消费决策的五个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实用性较强的ASEB栅格分析法对被调查者的消费行为进行论述,借鉴国内外优秀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并根据调研结果,从多个角度,提出山东淄博进行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优化建议和保障措施。通过分析,了解到淄博市的居民消费意愿较为强烈,且对于不同类型的经营模式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偏好。淄博市可持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通过产品升级创新、优化服务等措施进行发展模式的优化,并结合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宣传工作、技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全面进行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
张萌[9](2015)在《休闲农业的文化研究 ——以京郊北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休闲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并兴起于城郊的一种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它是利用农村、农业资源,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直接目的的农业产业方式。休闲农业包含旅游业与农业的双重属性。近年来,学术界从经济的视角对休闲农业问题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实际上,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文化。以文化为视角、以京郊北村为样本,展开休闲农业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文化系统包含四种基本要素:作为地理文化要素的生态、作为物产文化要素的生命、作为耕作文化要素的生产、作为乡土文化要素的生活。生态资源既是休闲农业的外在环境,又是其实现生态涵养功能、观光休闲功能的内在元素;物产资源是农业生命文化的结晶,既有物质产品的属性,又有精神产品的价值;耕作文化体现与城市迥异的生产方式、劳作技能,也是一种重要资源;乡土文化保留着人们对田园简约生活的美好向往,邻里乡亲守望相助呈现出一种文化认同。休闲农业的文化机制包括形成、运作与提升机制。休闲农业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实现现代转变的历史境遇,离不开自由时间及其文化利用。休闲农业的运作与因地制宜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密不可分。文化的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经济状况的支配,但文化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休闲农业的提升需要在休闲农业中注入文化因素,强化文化作用,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品质。休闲农业从其文化特质来看,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是一种与经济活动相互促进的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文化。休闲农业依托生态资源、依靠自然资源,但又能增进人们的生态意识,涵养和保护这些资源。休闲农业整体上属于经济活动,但同时能推动文化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休闲农业是一种文化休闲,乡土文化是根基、农耕情怀是主线、文化交融是助力。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休闲农业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它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对于农村文化的现代转型、对于跨文化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建彤[10](2014)在《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六朝古都和当代中国的首都,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近年来,北京旅游持续升温,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屡创新高,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业正在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引擎。北京旅游中显现出的空间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发展对于空间优化的要求愈加迫切。旅游是一种人们以愉悦为主要目的、通过旅行离开惯常环境,并在目的地作短时间停留的活动。作为旅游的空间载体,旅游空间是旅游活动的存在形式。当代北京旅游空间承载了游客多种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总和。对于每年接待游客数以亿计的当代北京来说,旅游空间的研究既是优化旅游体验、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基础,也是考量北京城市空间整体面貌的一个重要切片。本文立足北京,聚焦当代,以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旅游学理论为主要依据,针对旅游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部分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在明确旅游、旅游空间等概念的基础上,论文进行了北京旅游空间的层级解析,将研究内容划分为旅游空间要素结构、旅游空间愉悦品质和旅游空间基础支撑三个方面,并通过对北京旅游整体面貌的梳理,归纳出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的三方面主要问题:要素结构失衡、愉悦品质不高和基础支撑乏力。在主体部分中,论文以空间问题为先导,在城市尺度结合旅游系统观念,在游客尺度结合主体行为,将研究划分为九项具体内容,从空间的突出特征、布局规律、具体类型、现状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和探讨,并借鉴国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部分优化构想。最后,论文通过对于北京旅游空间发展的优势与挑战的总结,提出了北京旅游空间的部分发展建议,对北京建设“世界旅游之都”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展望。本文是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的一次基础的探索性研究。论文尝试通过对于北京旅游空间的整体梳理,从旅游学视角探寻北京这样综合性、超大规模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脉络,并期望对正在进行的北京城市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有所帮助。相信未来持续、深入和扩展的旅游空间研究将在北京优化城市结构、提升空间品质、强化基础设施以及促进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新兴农业推动京郊经济持续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兴农业推动京郊经济持续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北京镇域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北京都市农业示范镇发展现状 |
2 示范镇产业融合模式 |
2.1 林下经济融合发展模式 |
2.2 种养循环发展模式 |
2.3 农产品加工业融合模式 |
2.4 产学研融合模式 |
2.5 农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模式 |
2.6 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模式 |
2.7“互联网+”农业融合模式 |
3 结论与建议 |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评价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理论探讨 |
2.1 都市型农业概念的由来与演化 |
2.2 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理论拓展 |
2.2.1 工业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形态的演化 |
2.2.2 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区域范围 |
2.2.3 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功能属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历程与状况 |
3.1 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北省都市型农业发展进程 |
3.2 河北省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 |
3.3 河北省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
3.4 河北省都市型农业发展成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水平评价与问题探析 |
4.1 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方法选择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评价方法与思路 |
4.2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评价 |
4.2.1 河北省都市型农业相关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结果分析 |
4.3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1 农业转型升级效果尚未凸显,特色产业优势不强 |
4.3.2 园区功能定位不清晰,新兴产业比重不高 |
4.3.3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产业融合进程缓慢 |
4.3.4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绿色发展亟待强化 |
4.3.5 品牌塑造相对滞后,名、优、新品牌较少 |
4.3.6 加工业较为薄弱,产业增值链条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
5.1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前景与规划 |
5.1.1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定位 |
5.1.2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空间布局和模式 |
5.1.3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工程任务 |
5.2 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5.2.1 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
5.2.2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
5.2.3 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 |
5.2.4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家庭农场规模与结构的选择研究 ——以D县家庭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农场 |
2.1.2 家庭农场规模 |
2.1.3 家庭农场结构 |
2.2 理论视角 |
2.2.1 理性选择理论 |
2.3 相关研究回顾 |
2.3.1 关于家庭农场规模的研究 |
2.3.2 关于家庭农场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3 关于家庭农场结构的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3 D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3.1 D县发展概况 |
3.2 D县家庭农场发展规模 |
3.3 D县家庭农场的结构特点 |
3.4 基于规模与结构的问题分析 |
4 影响家庭农场规模与结构选择的因素分析 |
4.1 案例基本情况 |
4.1.1 FG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况 |
4.1.2 XQ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况 |
4.1.3 GF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况 |
4.1.4 三个家庭农场的规模与结构情况 |
4.2 影响家庭农场规模选择因素分析 |
4.2.1 资金因素 |
4.2.2 空间因素 |
4.2.3 人力资本因素 |
4.2.4 社会网络因素 |
4.2.5 风险意识 |
4.2.6 政策考量 |
4.3 影响家庭农场结构选择因素分析 |
4.3.1 自身经验 |
4.3.2 市场偏好 |
4.3.3 技术制约 |
4.3.4 社会化服务因素 |
5 总结与建议 |
5.1 总结 |
5.2 建议 |
5.2.1 加大培养职业农民力度,为家庭农场提供人力资本 |
5.2.2 提高本土品牌知名度,为家庭农场打开市场 |
5.2.3 改善土地流转率,为家庭农场规模化创造条件 |
5.2.4 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扶持 |
5.2.5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降低经营风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生态循环理念的现代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合肥青岭农业观光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态循环理论发展概述 |
1.1.1 循环农业的内涵 |
1.1.2 生态农业的内涵 |
1.1.3 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
1.1.4 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理论研究进展 |
1.2 农业观光园发展概述 |
1.2.1 农业观光园的内涵 |
1.2.2 农业观光园的特征 |
1.2.3 国内外观光农业理论研究进展 |
1.3 生态循环理念涉及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内容 |
2.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2.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相关优秀案例分析 |
3.1 天津林海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 |
3.1.1 园区概况 |
3.1.2 总体布局 |
3.1.3 园区农业发展模式 |
3.2 河南佳多琵琶寺生态农林园 |
3.2.1 园区概况 |
3.2.2 规划布局结构 |
3.2.3 低碳—循环农业模式应用 |
3.3 新洲万亩农业产业园 |
3.3.1 园区概况 |
3.3.2 规划布局 |
3.3.3 生态农业发展利用模式 |
第四章 合肥青岭农业观光园规划实践研究 |
4.1 项目背景 |
4.2 项目概况 |
4.2.1 地理位置 |
4.2.2 自然条件 |
4.2.3 区位交通条件 |
4.3 规划区域现状分析 |
4.4 规划建设思路 |
4.4.1 规划构思 |
4.4.2 功能定位 |
4.4.3 规划原则 |
4.4.4 规划目标 |
4.5 园区总体规划 |
4.5.1 总体布局 |
4.5.2 功能分区 |
4.5.3 道路交通规划 |
4.6 重点产业项目规划布局 |
4.6.1 特种蔬菜生态种植示范园 |
4.6.2 四季果品生态种植示范园 |
4.6.3 生态养殖业 |
4.6.4 休闲观光体验农业 |
4.6.5 生态养生旅游业 |
4.7 生态循环理念在规划中的应用体现 |
4.7.1 稻鳅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
4.7.2 禽—沼—鱼—田—禽模式 |
4.7.3 果—草—禽—沼—果模式 |
4.7.4 清洁能源利用 |
4.7.5 雨水生态利用 |
4.8 建设投资估算 |
4.9 效益分析 |
4.9.1 经济效益 |
4.9.2 社会效益 |
4.9.3 生态效益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市民农园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市民农园概念和本文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市民农园的概念 |
第二节 市民农园的相关理论 |
一、城乡一体化理论 |
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社区支持农业理论(CSA) |
五、土地产权理论 第三章 市民农园的实践、功能和优势 |
第一节 市民农园的实践 |
一、国外市民农园的产生与发展 |
二、国内市民农园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市民农园的功能和优势 |
一、市民农园的功能 |
二、市民农园的优势 第四章 连云港市市民农园的现状调查与发展条件 |
第一节 对连云港市市民农园的相关调查 |
一、调查内容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结果 |
第二节 连云港市市民农园的发展条件 |
一、市民收入不断增加,潜在客户扩大 |
二、连云港土地租赁价格相对较低。 |
三、县域农业历史悠久,人工种植经验丰富,农业土地储量多 第五章 连云港市市民农园发展中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当前土地政策与市民农园土地利用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
一、相关法律对土地流转的限制增加了市民农园获取土地的难度 |
二、土地承包期限较短打击了市民农园经营者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
第二节 政府管理责任的缺失限制市民农园土地的合理利用 |
一、城市发展规划中缺乏对市民农园的指导性规划和保护 |
二、国家尚未制定促进市民农园发展的相关政策 |
三、缺乏规范市民农园运行的相关法律 |
第三节 市民农园经营中面临的具体土地利用问题 |
一、市民农园土地合同签订中的契约风险 |
二、市民农园经营过程的土地浪费 |
三、市民农园经营过程中存在土地违建 |
四、市民农园土地产出较低 第六章 解决市民农园发展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明确市民农园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
一、政府鼓励和扶持市民农园的稳定发展 |
二、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民农园建设和发展 |
三、将市民农园纳入城市规划体系 |
第二节 推动市民农园土地利用相关的制度建设 |
一、制定《市民农园法》 |
二、明确土地承包期限 |
三、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
第三节 政府帮助和引导市民农园提高土地产出 |
一、政府鼓励市民农园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 |
二、政府鼓励科研机构与市民农园的合作交流 |
三、政府改进市民农园的基础生产条件和配套设施 第七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户分化相关问题研究 |
1.2.2 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
1.2.3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户与农户分化 |
2.1.2 农业适度规模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分工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第3章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 |
3.1 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
3.1.1 行政区划及经济地理 |
3.1.2 农业资源状况 |
3.2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及结果 |
3.2.1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的轨迹 |
3.2.2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的结果 |
3.3 京津地区农业时空演化轨迹 |
3.3.1 京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时空演化轨迹 |
3.3.2 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时空演化轨迹 |
3.4 京津地区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2 准则层指标的选取 |
4.1.3 具体指标的选取和解释 |
4.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2.2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2.3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实现路径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一致性分析 |
5.1.1 农户分化与微观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一致性分析 |
5.1.2 农户分化与宏观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一致性分析 |
5.2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冲突性分析 |
5.2.1 农户分化造成农业人力资本流失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冲突 |
5.2.2 农户分化与农地利用程度的冲突 |
5.2.3 农户分化造成土地非农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冲突 |
5.2.4 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对农户产生的挤出效应 |
5.3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计量分析 |
5.3.3 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户分化与土地流转 |
6.1.1 农户分化趋势和土地流转行为 |
6.1.2 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分析 |
6.2 农户分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
6.2.1 农户分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决策行为 |
6.2.2 不同类型农户的农业社会化需求服务状况 |
6.2.3 不同类型农户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农户分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6.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 |
6.3.2 不同类型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性分析 |
6.3.3 基于博弈论的不同类型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向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推进对策 |
7.1 以适度规模发展为方向的土地流转机制设计 |
7.1.1 土地流转障碍性因素及影响 |
7.1.2 土地流转机制驱动力构成 |
7.1.3 土地流转机制设计 |
7.2 以适度规模发展为方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2.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障碍性因素及影响 |
7.2.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构建及运行机制 |
7.2.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及发展 |
7.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
7.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 ——以山东淄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评析 |
2.1 休闲农业发展资源条件及发展概述 |
2.2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主要模式 |
2.2.1 生态休闲型 |
2.2.2 旅游度假型 |
2.2.3 休闲餐饮型 |
2.2.4 特色品牌型 |
2.3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
2.4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现存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淄博市休闲农业消费行为分析 |
3.1 调研工作设计及实施情况 |
3.1.1 数据收集 |
3.1.2 问卷设计 |
3.1.3 样本数据概况 |
3.2 淄博市休闲农业消费行为分析 |
3.2.1 对休闲农业的认知程度分析 |
3.2.2 休闲农业消费行为分析 |
3.2.3 休闲农业的消费动机分析 |
3.2.4 休闲农业的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5 休闲农业的消费偏好分析 |
3.2.6 消费选择分析 |
3.2.7 休闲农业消费体验分析 |
3.3 消费决策五阶段模型分析 |
3.3.1 需求认知 |
3.3.2 获取信息 |
3.3.3 评价备选方案 |
3.3.4 购买决策 |
3.3.5 购后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ASEB栅格分析 |
4. 1ASEB栅格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遇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5 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借鉴分析 |
5.1 发达国家(地区)休闲农业开发模式借鉴 |
5.1.1 美国“乡村生态类景区” |
5.1.2 德国“市民农园” |
5.1.3 日本“都市农业 |
5.1.4 台湾“休闲农场” |
5.2 国内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与特点 |
5.2.1 北京“多样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
5.2.2 福州“科普教育基地” |
5.2.3 成都“五朵金花农家乐” |
5.2.4 青岛“滨海旅游休闲农业园区” |
5.3 本章小结 |
6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方案 |
6.1 生态休闲型 |
6.2 旅游度假型 |
6.3 休闲餐饮型 |
6.4 特色品牌型 |
6.5 其他 |
7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保障措施 |
7.1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优化思路 |
7.2 淄博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原则 |
7.2.1 科学规划,以农为本 |
7.2.2 特色发展,因地制宜 |
7.2.3 规范管理 |
7.2.4 政策倾向,政府指引 |
7.3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的保障措施 |
7.3.1 政府及管理者层面保障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休闲农业的文化研究 ——以京郊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样本:京郊北村 |
2 休闲农业的文化要素 |
2.1 生态:地理文化要素 |
2.2 生命:物产文化要素 |
2.3 生产:耕作文化要素 |
2.4 生活:乡土文化要素 |
3 休闲农业的文化机制 |
3.1 休闲农业的文化形成机制 |
3.2 休闲农业的文化运作机制 |
3.2.1 物质文化的因地制宜 |
3.2.2 制度文化的因地制宜 |
3.2.3 精神文化的因地制宜 |
3.3 休闲农业的文化提升机制 |
4 休闲农业的文化特质 |
4.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4.1.1 自然性共生 |
4.1.2 生态性共生 |
4.2 经济文化相互促进 |
4.2.1 经济促文化提升 |
4.2.2 文化助经济发展 |
4.3 开放包容多元融合 |
4.3.1 乡土文化是根基 |
4.3.2 农耕情怀是主线 |
4.3.3 文化交融是助力 |
5 休闲农业的文化价值 |
5.1 保护传统,守候乡愁 |
5.2 助推新农村文化转型 |
5.3 实现跨文化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旅游热潮与旅游空间 |
1.1 缘起背景 |
1.1.1 旅游热潮 |
1.1.2 选题提出 |
1.1.3 研究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旅游学基础理论及专项研究 |
1.2.2 旅游空间相关研究 |
1.2.3 国外城市旅游发展状况借鉴 |
1.2.4 北京旅游及北京城市空间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3.1 旅游 |
1.3.2 旅游空间 |
1.3.3 旅游空间的层级 |
1.3.4 旅游空间的结构形态 |
1.4 研究架构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北京旅游空间综述 |
2.1 历史演变 |
2.1.1 整体布局初显 |
2.1.2 旅游产业雏形 |
2.1.3 旅游走向大众化 |
2.1.4 30 年的百年历程 |
2.2 市场现状 |
2.2.1 年接待两亿游客 |
2.2.2 入境游正在下滑 |
2.2.3 来京游持续高温 |
2.2.4 本地游发展迅猛 |
2.3 三大问题 |
2.3.1 要素结构失衡 |
2.3.2 愉悦品质不高 |
2.3.3 基础支撑乏力 |
上篇 旅游空间要素结构 |
第3章 旅游资源布局 |
3.1 空间总览 |
3.1.1 旅游引力之源 |
3.1.2 均布但不均衡 |
3.1.3 资源本质与类型划分 |
3.1.4 资源失衡,矛盾凸显 |
3.2 历史资源热点聚集 |
3.2.1 遗产型“一核一带” |
3.2.2 文化型“一心四区” |
3.3 自然资源南北差异 |
3.3.1 从“北山北水”到“北山南水” |
3.3.2 从“北多南少”到“乡村环绕” |
3.4 商业资源中心聚拢 |
3.4.1 购物型城区密布 |
3.4.2 娱乐型向外扩展 |
3.5 北京旧城旅游资源“一带两环”吸引力结构构想 |
3.5.1 巴黎文化旅游轴线之鉴 |
3.5.2 布局现状与优化可能 |
3.5.3 “一带两环” |
3.6 小结 |
第4章 游客行为特征 |
4.1 空间总览 |
4.1.1 市场需求表征 |
4.1.2 波形出游时段 |
4.1.3 行为属性与类型划分 |
4.1.4 行为单一,缺乏引导 |
4.2 时空分布季相明显 |
4.2.1 踏青游部分重叠 |
4.2.2 暑假游半径不同 |
4.2.3 红叶游主动分流 |
4.2.4 冰雪游布局松散 |
4.3 动机花费特点各异 |
4.3.1 出游动机观光为主 |
4.3.2 停留时间四天左右 |
4.3.3 花费构成差异较大 |
4.4 行为过程数据不足 |
4.4.1 行前决策的网络风向标 |
4.4.2 现场体验缺乏统计 |
4.4.3 评价机制正在跟进 |
4.5 北京游客行为“节事引导”构想 |
4.5.1 世界城市节事布局之鉴 |
4.5.2 时段集中,缺少品牌 |
4.5.3 “节事引导” |
4.6 小结 |
第5章 旅游产品体系 |
5.1 空间总览 |
5.1.1 旅游活动媒介 |
5.1.2 布局依托资源 |
5.1.3 产品定位与类型划分 |
5.1.4 产品滞后,亟待创新 |
5.2 观光益智类长期停滞 |
5.2.1 人文观光型层次单一 |
5.2.2 自然观光型时段单一 |
5.3 生活品质类发展被动 |
5.3.1 放松度假型内容趋同 |
5.3.2 观演娱乐型尚不独立 |
5.3.3 运动健身型具有潜力 |
5.4 专项兴趣类尚未成形 |
5.4.1 工业遗产型特征模糊 |
5.4.2 教育励志型缺乏统筹 |
5.4.3 古玩淘宝型具备基础 |
5.5 “走遍北京”旅游通卡产品构想 |
5.5.1 “纽约通卡”城市空间链接之鉴 |
5.5.2 发展前景思考 |
5.5.3 “走遍北京” |
5.6 小结 |
中篇 旅游空间愉悦品质 |
第6章 人文观光景区 |
6.1 空间总览 |
6.1.1 象征性特征 |
6.1.2 北京旅游空间的“第一秩序” |
6.1.3 观光内容与类型划分 |
6.1.4 观光品质受限 |
6.2 历史遗产类热度悬殊 |
6.2.1 遗产建筑群超载之困 |
6.2.2 遗产风景区发展不均 |
6.2.3 小规模遗产缺乏认知 |
6.3 文化景观类发展多样 |
6.3.1 胡同游人气激增 |
6.3.2 展场氛围分向 |
6.3.3 校园公共性之“限” |
6.4 都市展示类缺少规划 |
6.4.1 街道风貌观览随机 |
6.4.2 广场建筑外热内冷 |
6.5 故宫观光品质综合优化策略思考 |
6.5.1 与巴黎卢浮宫的比较分析 |
6.5.2 综合优化策略 |
6.6 小结 |
第7章 生态度假景区 |
7.1 空间总览 |
7.1.1 融合性特征 |
7.1.2 弓形布局 |
7.1.3 度假诉求与类型划分 |
7.1.4 环境影响堪忧 |
7.2 山水漫游类特色不足 |
7.2.1 地文型识别性不强 |
7.2.2 水域型与休闲结合 |
7.2.3 生物型定位模糊 |
7.3 乡村体验类有待优化 |
7.3.1 度假村目标不清 |
7.3.2 产业园采摘走红 |
7.4 “北京红叶季”发展构想 |
7.4.1 东京樱花观赏地均衡之鉴 |
7.4.2 红叶观赏资源分布 |
7.4.3 “北京红叶季” |
7.5 小结 |
第8章 商业休闲场所 |
8.1 空间总览 |
8.1.1 连带性特征 |
8.1.2 八大商圈 |
8.1.3 休闲目的与类型划分 |
8.1.4 发展速度不一 |
8.2 购物场所有待更新 |
8.2.1 纪念品店发展落后 |
8.2.2 购物街区尚待改善 |
8.2.3 特色商场面临挑战 |
8.3 娱乐设施正在升级 |
8.3.1 观演场所专项发展 |
8.3.2 康体乐园进步很快 |
8.4 北京商业休闲场所多元发展思考 |
8.4.1 迪拜多元文化休闲体验之鉴 |
8.4.2 立足本土,多元发展 |
8.5 小结 |
下篇 旅游空间基础支撑 |
第9章 旅行交通线路 |
9.1 空间总览 |
9.1.1 复合性特征 |
9.1.2 北倾布局 |
9.1.3 交通功能与类型划分 |
9.1.4 整体网络尚未形成 |
9.2 专项线路设置匮乏 |
9.2.1 观光巴士线陷入误区 |
9.2.2 旅游专线过于集中 |
9.2.3 观光游船线具备条件 |
9.3 公共线路可达性不足 |
9.3.1 轨道线密度不足 |
9.3.2 公交线利用率不高 |
9.4 集散场站接驳不畅 |
9.4.1 机场布局正在优化 |
9.4.2 火车站广场流线欠妥 |
9.4.3 客运站换乘距离较远 |
9.5 “北京城市之旅”观光巴士线构想 |
9.5.1 “经典伦敦旅程”之鉴 |
9.5.2 范围划定与建筑汇总 |
9.5.3 “北京城市之旅” |
9.6 小结 |
第10章 住宿接待设施 |
10.1 空间总览 |
10.1.1 综合性特征 |
10.1.2 发散式布局 |
10.1.3 接待标准与类型划分 |
10.1.4 接待服务良莠不齐 |
10.2 星级酒店品质不一 |
10.2.1 大众型进步缓慢 |
10.2.2 奢华型细化发展 |
10.3 经济酒店规范不足 |
10.3.1 快捷酒店发展盲目 |
10.3.2 青年旅社潜力很大 |
10.3.3 “奥运人家”经验断代 |
10.4 农家院两极分化 |
10.4.1 景区服务型停滞不前 |
10.4.2 独立特色型势头强劲 |
10.5 北京住宿接待设施类型框架思考 |
10.5.1 住宿接待设施的类型划分方法 |
10.5.2 类型框架思考 |
10.6 小结 |
第11章 餐饮消费场所 |
11.1 空间总览 |
11.1.1 多样性特征 |
11.1.2 同心圆布局 |
11.1.3 消费决策与类型划分 |
11.1.4 美食旅游具备潜力 |
11.2 特色场所瞄准文化建设 |
11.2.1 老字号餐馆渐获新生 |
11.2.2 地域特色饭店寻求突破 |
11.2.3 主题餐厅多元创新 |
11.3 餐饮街区有待改良 |
11.3.1 美食街活力不一 |
11.3.2 酒吧区仍需规范 |
11.4 北京“旧城味道”美食骑游地图构想 |
11.4.1 巴黎美食旅程之鉴 |
11.4.2 美食资源与交通串联 |
11.4.3 “旧城味道” |
11.5 小结 |
第12章 迈向世界旅游之都 |
12.1 优势与挑战 |
12.1.1 市场空前繁荣 |
12.1.2 资源丰厚多样 |
12.1.3 时空结构失衡 |
12.1.4 产品发展滞后 |
12.1.5 环境影响堪忧 |
12.2 北京旅游空间发展建议 |
12.2.1 制定并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
12.2.2 设计和建设城市特色旅游空间 |
12.2.3 搭建多领域合作平台 |
12.2.4 拓展旅游空间研究范畴 |
12.3 展望世界旅游之都 |
12.3.1 目标解读 |
12.3.2 北京旧城“明清城墙记忆”特色旅游空间发展构想 |
12.3.3 北京城市“一核一环八廊道”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构想 |
12.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新兴农业推动京郊经济持续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北京镇域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分析[J]. 刘洋,黄映晖. 农业展望, 2020(09)
-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北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评价与实现路径[D]. 刘晓宇. 河北大学, 2020(08)
- [4]家庭农场规模与结构的选择研究 ——以D县家庭农场为例[D]. 李晓珏.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基于生态循环理念的现代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合肥青岭农业观光园为例[D]. 蒋梦云.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6)
- [6]市民农园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D]. 徐东.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1)
- [7]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研究[D]. 孙蕊.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5)
- [8]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 ——以山东淄博为例[D]. 毕玉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休闲农业的文化研究 ——以京郊北村为例[D]. 张萌. 北方工业大学, 2015(08)
- [10]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D]. 赵建彤. 清华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