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研究生教育数量的扩大(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国,赵阔,杜帆[1](2022)在《经济增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迁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低收入国家在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入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上移,而是普遍呈现出"两头扩张,中部收缩"的结构特征。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求要求扩大研究生教育占比;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和毛入学率的提升,专科教育占比也会出现阶段性增加。人均GDP每增加1千美元,高收入、中等偏上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以及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0.81、3.88、7.07和7.00个百分点。在人均GDP 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中,人均GDP每提高1千美元,硕士生占比提高约0.06个百分点,博士生占比提高约0.04个百分点。因此,我国在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中,专科教育占比会相对缩小,本科教育占比会相对扩大,研究生教育占比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别敦荣[2](2022)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要求和战略重点》文中指出普及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普及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将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协调、均衡发展的新体系。研究生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既要为解决社会存量不足、刚需较大问题而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又要为解决培养模式陈旧、质量和品质提升空间大的问题而加强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还要着眼未来,谋划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强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此,应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填补发展洼地,构建均衡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着力开拓新发展空间,造就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生力军;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模式,树立我国留学生教育品牌。
魏亚,刘学东[3](2021)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预测——基于江苏数据的分析》文中认为江苏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数年,其层次结构的发展对其他省域乃至全国都具有借鉴意义。运用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自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根据一定的参照系,形成普及化阶段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综合预测方案,8位专家学者对综合预测方案进行了讨论和指导,提出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未来发展的建议:建立健全四层次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度增加本科院校数量,扩大专业学位教育规模;逐步提高层次结构重心,适度扩大博士教育规模;谨慎对待双轨制结构模式。
张传剑,姚云[4](2021)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我国研究生培养转型》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亟需建立新的发展形态,积极探索转型之路。通过分析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践样态的广泛多样化,以及研究生培养规模、质量和学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成功转型的三大标志:以研究生层次类型结构为主要依据的规模扩张;以专业型培养模式差异化为行动推进的质量提升;以研究生"2+4"修业年限为基本参照的学制调整,并建议参照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经验,监测研究生培养规模的结构变化。招生环节增加申请弹性、丰富准入标准,学位授予环节突出专业型研究生学科特色;硕士缩短至1—2年、博士延长1年左右,设置学制调整过渡期。
马永红,马万里[5](2021)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划分与走向思考——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文中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量的增长预示着高等教育系统将发生较大的转变。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塔尖,将迈入"大国"向"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增速变化为依据,选取美国、英国、韩国三个典型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结构、支撑条件、国际化程度四个一级指标以及在学研本比等9个二级指标对比分析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在学研本比呈现相对稳态。依据在学研本比的变化可将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低于15%;大众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介于15%~50%,其中15%~30%为大众化初级阶段,30%~50%为后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在学研本比应超过50%。同时,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存在三种发展次序。基于此,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所处阶段,研判未来发展走向,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明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阶段预警与指标参考。
陈元元[6](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薛新龙,黄海军[7](2021)在《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的高等教育体系研究——以美日韩智四国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高等教育体系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历史角度归纳分析美国、日本、韩国、智利四国在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类型、层次结构、学科结构、高水平大学建设等特征图景和发展趋势,利用就业和升学作为主要动因揭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将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的经济时期和初步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阶段,应注重多样性和全面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等体系特征的建设和完善。
高文豪,崔盛[8](2021)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国际借鉴》文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是核心议题,而国际经验借鉴是有效途径。传统高等教育强国,政府调控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主导性政治力量,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经济动力,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过程中提供了制度保障。相较而言,我国研究生教育比例偏小,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尚未建立允许不同层次学生自由流转的制度。在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要在双重体制上有所突破;政府应主动发挥引导作用,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约束引导作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本科教育应成为主体,适当缩减专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打通制度壁垒,构建层类融合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
朱金明[9](2020)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需求导向的鲜明特征、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教育过程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期待,规定了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迫切需要以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随着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适应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内外部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切中国情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历史研究、调查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治理系统论等,试图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互相协调、互相关联、责权对等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基于质量观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参与主体、理念内容、机制模式的变化原因。二是基于大数据调查分析,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视角,识别了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数据挖掘发现主要存在专业学位教育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不力与规模发展、政府引导的宏观监管、评价机制不健全与规模发展、社会多方参与薄弱与规模发展等三大主要矛盾。三是系统比较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型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基于现代治理理论,构建了资格准入和监督评估协同、专业学位评估与培养单位整体审计协同、政府外部宏观指导与培养单位内部自我评估协同、社会监督与行政性评估协同的“四协同”专业学位质量保障机制。五是对优化构建适切中国情境的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赵欣茹[10](2020)在《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专门化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层面。美国高等教育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斯坦福大学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大学排名十强之内,其教育研究生院历来都是美国教育研究与教师培养的学术重镇,在教育学院排名中名列前茅。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培养了许多知名学者和教育领导者,其教育培养模式已较为成熟,课程设置体系较为完善。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从设置依据、课程要求、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都体现鲜明的“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特点。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致力于解决教育方面的最大挑战,通过严谨的研究、科学的培训计划以及与全球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为所有人寻求公平、可获得和有效的学习,呼吁大家一起通过学习改变生活。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智慧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在提高全球教育质量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成为开创性的跨学科探究的世界领导者。研究拟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知网、web of science等查阅相关期刊、硕博论文和书籍,结合在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官网上公布的学生手册、课程表等对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鉴。论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详细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历史发展阶段划分,分析教育研究生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革以及其课程设置发生的改变。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的五个层面。第四部分具体分析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课程设置的特点。第五部分详细阐述了课程设置对我国教育改革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启示。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GPD框架课程促进学生高水平个性化发展;研究方法课程、创造力课程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不竭动力;跨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共同提升学生质量。启示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做到在课程设置理念层面,创新性、跨学科性、实践性等课程价值取向应深化发展;在课程设置结构层面,营造支持型的学习环境。我国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从可持续发展、国际化、创新化等角度出发,分析现状及问题、构思合理的策略,并最终具体落实到各个学院。
二、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研究生教育数量的扩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研究生教育数量的扩大(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增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三、不同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较 |
四、代表性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与比较 |
(一)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 |
(二)英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 |
(三)日本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 |
(四)韩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 |
(五)四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的异同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后人均GDP 1万美元时代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键期 |
(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普及化间呈复杂共变的关系 |
(三)面向2035年的我国高等教育,应扩大研究生占比、适度缩小专科层次占比 |
(2)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要求和战略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
1. 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
2.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
3.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 |
1.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任务 |
2.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 |
三、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
1.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 |
2. 加快填补发展洼地,构建均衡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
3. 着力开拓新发展空间,造就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生力军 |
4. 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模式,打造我国留学生教育品牌 |
(3)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预测——基于江苏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 |
1.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2.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历程 |
3.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展望 |
二、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预测 |
1.聚类分析法预测 |
(1)低方案(9国模型): |
(2)中方案(4国模型): |
(3)高方案(2国模型): |
2.回归分析法预测 |
(1)低方案: |
(2)中方案: |
(3)高方案: |
3.自回归分析法预测 |
(1)低方案: |
(2)中方案: |
(3)高方案: |
三、预测方案综合与讨论 |
1.综合预测方案 |
2.综合预测方案讨论 |
四、对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未来发展的建议 |
1.建立健全四层次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2.适度增加本科院校数量,扩大专业学位教育规模 |
3.逐步提高层次结构重心,适度扩大博士教育规模 |
4.谨慎对待双轨制结构模式 |
(4)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我国研究生培养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培养转型的动力分析 |
(一)实践样态的广泛多样化 |
(二)规模、质量和学制之间构成的作用关系 |
1.规模。 |
2.质量。 |
3.学制。 |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成功转型的三大标志 |
(一)以研究生层次类型结构为主要依据的规模扩张 |
(二)以专业型培养模式差异化为行动推进的质量提升 |
(三)以研究生“2+4”修业年限为基本参照的学制调整 |
三、结语 |
(5)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划分与走向思考——基于国际比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对象与指标选取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标选取 |
1. 规模和结构。 |
2. 支撑条件与国际化程度。 |
三、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标对比分析 |
1.规模。 |
2.结构。 |
四、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 |
(一)基于GUR划分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 |
(二)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关系 |
五、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走向预测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6)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的高等教育体系研究——以美日韩智四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对人均GDP的作用机制 |
(二)案例分析的国家界定 |
二、人均GDP 一万美元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变化趋势 |
(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规模、经费总量和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
(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持续调整 |
(三)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稳中有变 |
(四)发展建设世界级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
三、“后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因和内在逻辑 |
(一)高等教育部门持续发展的动因:就业需求和升学吸纳 |
(二)“后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 |
四、总结与启示 |
(一)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
(二)高等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
(三)高等教育体系的引领性和示范性 |
(四)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
(8)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国际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高等教育大国普及化阶段层次结构演变 |
(一)关于样本国家选取的说明 |
(二)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层次结构演变 |
三、高等教育强国层次结构调整动力机制分析 |
(一)政府调控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主导性政治力量 |
(二)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经济动力 |
(三)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过程中提供了制度保障 |
四、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策略 |
(一)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1.较之传统高等教育强国,我国研究生教育比例偏小,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
2.高等教育层次之间“泾渭分明”,尚未建立允许学生自由流转的制度 |
(二)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建议 |
1.高等教育双重体制的突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时代坐标 |
2.政府应主动发挥引导作用,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约束引导作用 |
3.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本科教育应成为主体,适当缩减专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
4.打通制度壁垒,构建层类融合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 |
(9)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专业学位 |
二、研究生教育 |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 |
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三、高等教育治理机制研究回溯 |
四、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内容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质量保障主体探析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构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三角关系理论:质量保障主体责权分析 |
一、三角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关系:基于三角关系理论的分析 |
第三节 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
一、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体系构建: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探讨 |
第三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脉络 |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孕育期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步建设期 |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期 |
第三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
一、规模现状:着眼从数量提升到质量提升转变 |
二、分布现状:呈现从普遍院校到一流高校集聚 |
三、质量现状:专业学位定位与特征尚缺乏共识 |
第四节 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量观 |
一、阶段论质量观 |
二、需要论质量观 |
三、适应论质量观 |
四、目标论质量观 |
五、全面的质量观 |
第五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变迁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演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分析 |
一、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
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
三、专业学位质量认证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研究 |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 |
一、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比分析 |
二、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启示 |
第六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研究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 |
一、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基本原则 |
二、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路径方法 |
第二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主体评价协同机制 |
一、专业学位教育评价主体责权关系 |
二、基于责权关系的协同评价机制 |
第三节 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策略 |
一、构建使命导向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
二、构建与教育认证相协同的专业学位合格评估体系 |
三、构建与质量监测相协同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
2.关于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
3.关于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结论与探讨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设置 |
第一章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生课程设置历史演进 |
一、探索与起步阶段(1891—二战时期) |
(一)“仿英效德”且非制度化 |
(二)“实用主义”成为主流 |
(三)“学生需求”为核心 |
(四)课程种类丰富且系统化 |
二、发展与完善阶段(二战时期—1970) |
(一)“社会科学的方法”得到重视 |
(二)“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成为热点 |
(三)“学校课程变革、教育实践课程”成为重点 |
三、繁荣与成熟阶段(1970—至今) |
(一)“创新+国际化”发展趋势 |
(二)“跨学科、跨专业”新发展 |
(三)多样性,公平与政策 |
第二章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
一、设置依据 |
(一)课程理论 |
(二)社会背景 |
(三)学生群体 |
二、课程要求 |
(一)课程的学分要求 |
(二)课程的时间和年限要求 |
三、课程内容 |
(一)课程研究与教师教育(CTE) |
(二)国际比较教育(ICE)/国际教育政策分析(IEPA) |
(三)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联合学位(MA/JD) |
(四)学习、设计和技术(LDT) |
(五)政策、组织和领导力研究(POLS) |
四、课程实施 |
五、课程评价 |
第三章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一、课程设置的基础:GPD框架课程 |
二、课程设置的核心:研究方法课程和创造力课程 |
三、课程设置的前沿:跨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 |
第四章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
一、课程设置理念:“核心+前沿”的课程价值取向 |
(一)以创新为方向 |
(二)以跨学科课程为途径 |
(三)以实践课程为手段 |
二、课程设置结构:“GPD模式”支持型学习环境 |
(一)必修课: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
(二)选修课: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研究生教育数量的扩大(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增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J]. 李立国,赵阔,杜帆. 教育研究, 2022(02)
- [2]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要求和战略重点[J]. 别敦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02)
- [3]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预测——基于江苏数据的分析[J]. 魏亚,刘学东.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1(05)
- [4]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我国研究生培养转型[J]. 张传剑,姚云. 现代教育科学, 2021(05)
- [5]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划分与走向思考——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 马永红,马万里.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8)
- [6]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7]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的高等教育体系研究——以美日韩智四国为例[J]. 薛新龙,黄海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01)
- [8]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国际借鉴[J]. 高文豪,崔盛. 大学教育科学, 2021(01)
- [9]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朱金明. 天津大学, 2020(01)
- [10]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 赵欣茹.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