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价值观的涵义

论教学价值观的涵义

一、教学价值观念含义论说(论文文献综述)

倪晓明[1](2021)在《《论衡》会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会通”的角度切入《论衡》的研究。文章从书与人两条线交融的视角出发,试图挖掘作家身份与文本形态的融会贯通属性。总体上,文章又分文体、文本、文心、文脉四个范畴,而王充的士大夫身份是勾连四个范畴的桥梁。第一章谈王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化动因。《论衡》是王充创作实践与认识观念的统一体。在“论”体层面,王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体意识。与兰台文人作家群相比,王充的批判气质使其能对“论”体进行深入探索。从王充到刘勰,展现的是文体探究由朦胧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文体发展历程。“论”体的正俗功能,促使王充将其作为“疾虚妄”的选择;王充的博通之学,则为其驾驭“论”体提供客观保障。越文化、书肆、班氏家族,共同铸就王充的博通学风。王充的个人气质与学术素质使其与“论”体交融为一,相互成就。第二章从文本素材角度还原了王充的士大夫身份。《验符》篇涉及的素材大多是汉代的文书,王充对文书内容进行节录与转写处理后,将其移入《论衡》的文本之中,而官吏身份是其能够阅读官方文书的前提,他对文书的熟悉也是其官吏身份的反映。这表明王充的真实身份应当是融“文人”与“官吏”于一身的士大夫。王充征引文书有两大意义:其一是文书的史料价值。《论衡》所载汉事与常见史书存在详略不同、文字出入等差异。其二是征引素材的宣汉意义。王充将政府公文用于文章写作,含有宣汉的政治意味。此举致力于匡正儒生的复古观念,是从素材到理念的双重纠偏。第三章谈王充颂汉的文化意味。为汉辩护是王充创作《论衡》的首要动机,是其为文之用心。首先,王充的颂汉理念与其对《春秋》的继承密不可分。《春秋》“惩恶劝善”的理念为王充“颂汉”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其次,王充与东汉前期的其他文士存在颂汉理路的细微差异。王充依违五经,东汉文士依附五经。东汉其他文士对汉德的歌颂不出经义的范畴,王充的颂汉则超出了五经的界限。东汉文士通过依附往圣的方式抬高汉圣,王充则通过对比往圣的方式以凸显汉帝王的优越性。第四章谈《论衡》在后世的接受。总体来讲,20世纪以前的《论衡》评价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势。由于历代的文章评判标准不同,《论衡》的评价也随之起伏不定。黄晖撰写的《论衡校释》是融“会校”与“通释”于一体的“会通型”学术专着。张舜徽先生对《论衡》之接受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张氏由《论衡》崇博尚通的学风奠定自身博通的治学路径。其二,张氏服膺《论衡》贬斥师法与其自身转益多师的学术阅历有关。其三,张氏以《论衡》“作”、“述”、“论”三科为依托,由考辨体例到编纂语选,实现了体用的会通。其四,张氏由认同《论衡》“反是古非今”理念,到推崇知今之学,将教学与科研、时代与学术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武华璇[2](2021)在《高中论说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以统编本必修教材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

李慧莹[3](2021)在《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其教学现状却令人忧心。教学在重文轻言的观念影响下,以讲解字词语法等古代汉语现象为主,忽视了文言文的文章特性。文言文教学以串讲为主要方法,难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沉闷枯燥的课堂,僵化固定的内容,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所谓的师生互动名存实亡,课堂教学难以取得成效。基于此,改变文言文教学已刻不容缓。文言文首先是作为文章而存在的,教学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利用文言文的文章特性。所谓的文章特性,指的是文言文在炼字炼句、行文构思、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性,主要借助文体来实现。文体内涵的多样性,使得文体类别与语言、风格之间相互制约,呈现出具有不同特点的文体,从而造就了文言文的文章特性。如此看来,文言文教学中利用古代文体学是有其必要性的。而且古代文体学研究的热潮,也为文言文研究带来新的理论成果。文言文教学与古代文体学的结合,首先要利用文体的独特性,将统编版中学文言文分为六类。其次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文言文教学内容,并制定以激趣、诵读、语用、适度、求变、结合写作为主的教学策略。最后重点研究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实现循序渐进。在古代文体学视角下展开的文言文教学研究,有利于加强师生的文体意识,改变教学现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范丹凝[4](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郑超[5](2021)在《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实践》文中认为论说类文本观点明确、证据充足、论证合理、语言严谨、逻辑周密,蕴含着浓厚地思辨价值,论说类文本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充分把握文本观点和态度的基础上,探究领悟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从而养成思辨性阅读写作的自主意识与习惯。高中语文课程目标重视学生思维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在阅读与表达的教学过程中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证推理、批判发现、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阅读是以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综合分析的阅读模式,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宗旨在于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辩证地思考问题,从论说类文本明确的观点中发展质疑批判精神、丰富的论说方法中建构推理论证能力、独特的文辞中提高理解分析水平。本文主体部分共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反映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和教师层面分别寻找问题症结,具体分析以求突破,为高中语文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实践提供可行性基础。第二,在确定论说类文本核心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梳理归纳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教材内的论说类文本选篇,阐述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第三,建构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专题,结合课例研究,寻求阅读教学专题的实施策略。第四,以先秦诸子经典研读专题教学设计为例,展示论述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专题的实施过程。

刘秋姣[6](2021)在《陈拱《文心雕龙本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拱《文心雕龙本义》是台湾《文心雕龙》研究的重要着作。《文心雕龙本义》有其独特而精密的体例,对前人的《文心雕龙》研究有深刻的认识。陈拱的《文心雕龙》文论疏解和文类批评释读,均显示了其深厚的中西学养,见解可谓独到。本文对《文心雕龙本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龙学研究者的对话。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文心雕龙本义》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介绍陈拱生平、着述、学术思想及《文心雕龙本义》概况,着重阐释《文心雕龙本义》的编排体例。第二章概述陈拱对诸家《文心雕龙》研究的批评。选取纪昀、黄侃、范文澜、徐复观四位学者的着作,分析陈拱对这四部书的褒贬,能更为清晰的呈现《文心雕龙本义》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三章阐释陈拱《文心雕龙》文论的疏解,主要从文原论、文体论、创作论三个方面进行。陈拱《文心雕龙》文原论疏解主要由文道论、文本五经论和文原纬、骚论三个方面组成;文体论疏解则是详细的阐述文体的基本成分、高层建筑和基型文体;创作论疏解,分创作的精神本源、创作基础、通变之术和创作历程四个部分。第四章概述陈拱有关《文心雕龙》文类的批评。《文心雕龙·明诗》以下二十篇为刘勰对各种文类体制规范与源流演变的批评。陈拱的释读散见于《文心雕龙本义》的通释和注释部分,本章由诗类批评释读、赋类批评释读和各类文批评释读三部分构成。结语部分,概述前文主要内容,阐述《文心雕龙本义》的价值,希望《文心雕龙本义》能引起更多《文心雕龙》研究者的注意。

肖瑶[7](2021)在《刘师培文章学之文体论探析》文中指出刘师培是清末民初着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章学家。他的文章学理论根植于古文经学与近代诸子学,于文体论中借鉴、融合了多家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文体的独到见解,研究价值较高。他的文体学研究着重于溯源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观点见于《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和《论文杂记》两部着作中。刘师培的文体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体制与语体。其文体理论基础是刘勰“体乎经”说、阮元“言之有文”说、戴震“由字通词”说的影响。他以经学为根基,从文体生成与文体变迁的角度对经学加以研究。阮元与戴震的学说又使得他以文字学为切入点,对“文”的本义进行考释,为“文”的含义正本清源,建立“声文”与“形文”概念,由此得出有韵文的标准,树立了骈文为文章之正宗的观点。刘师培文体论精义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辨体问题,以文笔之辨为重点,重申他所确立的“文”之基本含义,即偶语俪词的“文言”,阐明骈文为最完善的文章形态以及骈文所要具备的用典,声律等因素。二是文体源流,从社会行为生成方式的角度,把巫祝视为文体之“源”,墨、纵两家为文体变化之“流”,追本溯源,说明“尚文”与“尚质”两大文章趋向。在文体生成和变迁中来说明“正体”与“变体”存在原因。三是文体要术,全面分析了有韵文、析理议事文以及据事直书文三大主要文章类别,从中概括了各类文体的体裁特点以及文体风格,为具体写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刘师培文体论之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融骈入散,追求句式之美与节奏之美。从文章发展来看,骈体与散体并不对立,已呈现出逐渐融合的趋势。“融骈入散”使得文章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弥补了两种文体各自的短板。二是追本溯源,强化文体研究的历史维度。文体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文体研究应该以文体发生与发展为基础进行探究,把文体发展的横向角度和各文体之间变化的纵向角度相结合,在更广阔的历史层面对文体进行探索。三是以体为纲,选择合体之术。文章写作时,要做到依体择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要求,不能随意打破规则,应明确各种文体体制和学习前人优秀作品。刘师培的文体理论也有其不足。但瑕不掩瑜,其文体论对今天的的文体理论建构、文体史研究以及文章写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彭丹[8](2021)在《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虽然阳明学和道统论分别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却较为薄弱。固然从整体来看阳明学的确少谈“道统”一词,但阳明学者的道统意识却又十分强烈,具有道统意蕴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本文紧紧围绕本质性与历史性两个道统论的关键维度,通过对不同类型道统思想的细致分析,以期勾勒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整体面貌。第一章总体讨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由来、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朱子学以凸显精神文化意蕴的道学来理解道统,阳明学继承了这一立场。不过在具体表述上,从阳明而下,阳明学者较多使用宗、脉这两个概念来表达自我的道统关切。其中,宗偏向本质型维度而脉偏向历史性维度。由所宗不同,阳明学可以分为以良知、仁、身、性概念为中心的四个道统思想类型,其中以致良知为宗和以求仁为宗是两种前后相继的主要类型。在以道学理解道统之外,基于对实际治理秩序的强调,随后晚明阳明学又出现了治、学二分,以治统摄学统的道统思想新局。第二章主要论阳明学对“十六字心传”的理解。“十六字心传”是朱子学道统思想的中心论点。阳明在朱子理学道统论的背景下,早期以源于“十六字心传”的心学为主旨论述道统,阳明后学不论具体立场为何,都不否认圣学为心学的基本观点。就道心人心的关系而言,阳明和大部分后学都持心即理的观点,对道心人心坚持一种天理人欲的对立理解;少数后学则将道心人心视为一种非一非二的体用关系。不过虽然立论各异,阳明学者都能将道心把握为主体性价值的内在根源,这就和朱子学的理解区隔开来。阳明学者也多有将中视为圣学之宗的提法。总体来说,“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处于一个既重要又缺少独立性的位置,可以在总体上确定阳明学的道统思想是一种心学道统论,但不能以此判定各学者道统思想的具体意涵。第三章专论阳明学中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起初以心学衡定圣学,在自身良知学成熟以后,便大肆宣讲良知学,以良知为中心定位圣学。阳明道统谱系的突出特点是推重颜子和周、程二子。阳明的大多数一传弟子接踵继武。浙中王门一传侧重揭示在中之体,江右王门一传关注工夫,归寂派王门一传偏重寂、静等观念,他们以良知学为核心各有侧重地建立各自的道统论述。良知学的道统地位在阳明从祀时达到了高峰。但是阳明二传弟子以后,除了一些浙中王畿后学以外,鲜少有以良知为中心而建立道统论述者。随着良知学权威的下降,良知道统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第四章考察阳明学中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在致良知之外,也特别重视一体之仁并在晚年大力提倡,但始终没有完全将其提至道统论述的层面。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在阳明弟子中独树一帜。在他们的影响下,以仁为宗的道统思想在二传以后弟子中得到了张扬。江右王门二传仁、心并重,浙中王门二传大力渲染仁体的宇宙意义,黔中王门注意发挥仁体合内外寂感的本质,天台一系的学者建立万物一体之仁的道统历史铺陈,泰州后学颜钧、何心隐则在道统中直接孔仁。这些学者的道统论述与致良知为宗者的不同就在于以求合内外的仁为旨归并以此来定义心体,在谱系上以仁学为中心而回归孔孟。此外,以修身为宗旨的道统思想将身体性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本,宗性的道统思想以性为首出的观念,此二种道统思想可以视为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第五章讨论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阳明后学中主张三教合一论者有一种平视三教的正统主张,不特别标榜道传的儒家系谱,这以李贽、焦竑二人为代表。而更多的三传以后弟子以治、学两条线索组织道统论,治之统系虽以学为根本,却将学之统系兼摄。江右王门胡直后学邹元标、郭子章并列治、学两条谱系;浙中王门陶望龄的道统论也有着道事合一和道不即事的两条线索;泰州罗汝芳更是推尊明太祖,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最早代表。在这几者之外,泰州后学杨复所与管东溟的道统理论,在鲜明地以治摄学的同时又融摄三教,将“道统”包含广大社会政治伦理秩序建立的意蕴表露的更为显豁。这样,代表治统的明太祖获得了超然的道统地位,道统中实际秩序治理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但这也造就了道统被治统融合的风险。本文第六章观察阳明学的传道观与传道实践,这是从较为现实和对阳明学者自身较近的时间点中发见道统思想的特点。阳明学者通常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任道意识,有的学者对道的承担意识还特别强烈。阳明学者的传道观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既受到禅宗传灯观念和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又蕴含着道的普遍存在和独断承担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阳明后学对于孰为阳明后之正传意见分歧不一,主要有以江右、浙中、泰州三种看法,这表现了阳明学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走向分化。和一般认为不同,总体上阳明学的传道实践并不非常普遍,只在浙中和泰州王门的若干人物中有所表现。最后余论论述本文的分析对理解阳明学历史发展逻辑和建设当代道统理论两个方面的启示。对道统思想史的阐释可以观察出阳明学与晚明学术发展的某些趋势与特点;而传统儒学本身要求道治合一的内在结构特质也值得当代道统建构论者深思。

王哲[9](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样态及存在状态,是对其外在形象的描述与内在根据的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形态研究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有着重要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学科基础性、前提性问题的再认与反思,是一个学科“自我发现”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既是对学科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但被遮蔽领域的探索与开拓,同时该问题也具有元理论性质,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起源等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深化产生影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这一核心问题,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及其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和遵循。基于词源学方法对中西方语境下“形态”一词基本含义的考察,可知形态不仅是关于对象外在样态的描绘,而且是内部结构与存在状态的表征,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借鉴、归纳既有其他学科形态学理论,可知形态学是对对象形态进行系统性、学理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特定视角进行分析性结构考察与综合性历史考察是形态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特别是社会形态理论为研究范例,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提供了借鉴,即善于把握对象内核本质、分析功能要素与结构表征、注重发展性过程性研究,把握好具体与抽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界定,并引入视域概念,明确研究者的视域与研究对象的形态呈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多维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征,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本质、模式等概念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出场语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前提规定,从一个简单的抽象规定性出发,在历史与逻辑的互释生成中使对象“在思维的行程中具体地再现”。基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具有过程和维度的双重契合性。这一逻辑理路的具体展开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包括研究思路与叙述思路两个层面,是对论文结构与体系安排的主张与澄明。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依据在于划定研究边界、体现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和要素方面。第三章,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特定社会结构中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上来分解研究和系统解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形态包括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或活动中的潜隐形态以及以相对独立面貌呈现的显形态;后者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可分为要素构成、运作实现、内核本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观的现象层面,主要包括人的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物的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第二层次是要素间相互关联作用即运行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场域(主要指具体的微观空间),目标依据、过程环节等方面;第三层次是深层的内在核心,主张基于社会关系与秩序的建构和维系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可划分为构件形态、运作形态、内核形态三种形态。构件形态可从主导性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划分;运作形态基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目标导向、实现的方式依托、整体的过程环节等角度来区分;本质形态则依据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形态。第四章,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宏观历史过程中作为人类社会一般文化现象意义上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本体存在的角度考察其产生发展、过程状态与演进规律。通常来说,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场域,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是主张统治阶级利益与诉求、维系阶级统治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看,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有其消亡的时刻;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建构和维系方式,与阶级社会相适应的阶级形态也只是其宏大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由此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非阶级形态的逻辑推论,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原发-形成中形态与共产主义社会自觉-本真两大形态,这二者是从存在论角度对阶级形态何以可能与终极走向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人类社会整体视域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主要表现为边界扩展、聚合统一、否定回归等;从更为深层的角度讲,这些规律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熔铸于并伴随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和集中体现。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就理论本身而言,对该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等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实现“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第一次跃升;从现实指向来看,在“思维具体”的基础上从理论回归现实,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加以考量是思维行程的第二次跃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方位及特征,当下我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处于一种过渡形态,对这种过渡形态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意味着扬弃,意味着继承、批判与发展,在描述现状、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改进方向、谋划策略与方式,从而探索尝试构建出精准思政、日常思政、嵌入-融合思政、“非常态”思政等符合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胡玲[10](2020)在《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及伦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贺麟翻译的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他在此书的“出版说明”中指出,斯宾诺莎的思想被誉为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世界观上的无神论因素和认识论上的辩证法因素。这两点对斯宾诺莎思想成就的总结反映出了学界在很久以前研究斯宾诺莎所达到的理解和评价。但是相对于我们近些年来对斯宾诺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研究来说,以上的理解和评价显然是极为简略而且也不够全面的,特别是对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幸福论哲学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充分地揭示出来。而洪汉鼎在2012年出版的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一书的“译序”中指出,用知识来制约情感,以期达到最高、最完满的幸福,是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最根本的宗旨。这段话表达出我们在最近时期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的幸福论视角。据此,本文的主题就是去阐释斯宾诺莎哲学幸福论的理论成就,同时批判性地考察他的这个理论的一些缺失的困境。本论文通过对斯宾诺莎重要文本的梳理解读,通过对新近的关于斯宾诺莎的研究成果的吸取和升华,进一步看到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的人文主义复兴和理性启蒙的时代闪烁出耀眼的光辉,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在那个时代,只有他的哲学思考真正把世俗的人生幸福问题主题化、世俗化和主体化了。第二,他把伦理学中的善归为福,并且在自然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把伦理学和人生哲学与世界观本体论和方法学认识论内在地统一起来,使他的哲学幸福论有了更为完备的理论和逻辑基础。这也是洪汉鼎和姚大志已经指明了的东西。第三、他还发扬了启蒙时代的科学精神,用理性主义和几何学方法来构建描述自己的幸福论哲学,用来抵制把幸福和自由问题情感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然而,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斯宾诺莎思想中包含着自然化的神与超自然的神的理论矛盾、包含着把人世俗化和迷信人的心灵不死的矛盾,包含着否定自由然后又肯定自由的矛盾,特别是他刻意用“几何学”理论方法来构建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对幸福论哲学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却有很多不准不清,他的从公理到命题的逻辑推演也常有牵强。当代西方语义、逻辑分析哲学的成果则恰恰可以用来克服他的这些问题,并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幸福问题提供指引。本文由绪论、正文的四章、以及全文结语构成。在绪论中,我们分别论证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介绍和讨论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如何从这些成果中升华和提炼出更进一步的思考,然后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整体思路和论文的初步结论。在论文的第1章,我们从宏观上回顾了古希腊哲学家及中世纪的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人的伦理学及幸福论思想,并指出这些理论的根本性缺失在于,他们或者没有看到伦理与幸福问题在哲学应该占有的中心位置,或者是把伦理幸福问题和世界观、认识论问题在理论逻辑上割裂开来,或者是把幸福的主体加以神化和非人化。在论文的第2章,我们通过对斯宾诺莎主要着作的文本介绍和分析,呈现出斯宾诺莎斯以“实体”理论为核心概念的世界观本体论思考和他以“真观念”为核心概念的认识论思考,并指出他的这两方面思考最终都是为其哲学的最高主题——人之自由与幸福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奠基,这就体现出斯宾诺莎从自然主义出发,把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理论逻辑。论文第3章集中探讨了斯宾诺莎怎样在人性论、伦理学、自由和幸福问题的思考上,一方面坚持自然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把自由观和幸福观理性化的意向。但是这并没有破坏其理论的内在一致性。论文的第4章揭示出,斯宾诺莎以几何学方法作为其方法论原则,虽然他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界定不清,对一些重要命题的逻辑推论也不够严密,但这些问题可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语义、逻辑分析方法中得到解决,这就可以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幸福问题的理解。在论文最后的全文结语部分,我们把整个论文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性结论做了简要和鲜明的概括,同时对论文中论述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和反省,以便为将来更深入的研究找出方向。

二、教学价值观念含义论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价值观念含义论说(论文提纲范文)

(1)《论衡》会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论”体意识与博通之学
    第一节 自然与自觉: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一、关于“文体意识”
        二、自然:王充文体意识的整体面貌
        三、自觉:王充“论”体意识的明确
        四、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第二节 王充“论”体意识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节 “论”体与王充的博通学风
        一、王充与“论”体的交融
        二、博通与越文化
        三、博通与书肆
        四、博通与班氏家族
第二章 士大夫身份与《论衡》征引文书的意义
    第一节 文本素材与身份重估
        一、以叙述代议论:从《验符》篇“庐江湖水出金事件”谈起
        二、偏重主旨:《验符》篇研究史略
        三、以文书为素材:《验符》篇素材来源剖析
        四、士大夫:王充身份重估
    第二节 史料与宣汉:《论衡》征引文书的双重意义
        一、史料价值:对东汉史书记载的补充
        二、政治意味:文书与宣汉
第三章 《论衡》颂汉的文化意味
    第一节 《春秋》与颂汉:王充颂汉动因析论
        一、历史意识的缺失:王充颂汉动因研究史略
        二、采善贬恶:王充对《春秋》的接受及其颂汉学术基础的确立
    第二节 依违五经:王充颂美汉帝王的独特理路
        一、 “五、三”与王充颂美汉帝王的背景
        二、高汉于周:王充对汉代圣王图谱的勾勒
        三、依违与依附:王充与东汉文士颂汉的差异
    第三节 颂汉视野与王充对东汉文章的推崇
        一、知行合一:王充对兰台文士颂汉理念的认同与实践
        二、颂汉无罪:王充赋论观平议
第四章 《论衡》接受发微
    第一节 历代《论衡》接受举隅
        一、六朝:对书与人的全面肯定
        二、唐代:肯定《论衡》与贬低王充
        三、宋代:“非圣无法”与“以人废言”
        四、清代:官学打压与私学赞扬
    第二节 文脉不绝:黄晖及其《论衡校释》平议
        一、黄晖与《论衡校释》成书始末
        二、“会校”:校勘的方法与理念
        三、“通释”:归纳与分类方法的结合
    第三节 通人通学:《论衡》对张舜徽先生治学理路的影响
        一、弃专尚通:博通的治学路径
        二、不拘师法:学术为天下公器
        三、体用结合:考辨体例与撰述实践
        四、古为今用:知今之学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核心概念界定
    (六)中学文言文教学理论依据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反应出的文体问题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运用古代文体学的意义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更新解读思想,形成多样解读
    (三)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三、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划分及概述
    (一)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划分
    (二)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不同文言文文体概述
四、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内容
    (一)知识与能力层面
    (二)过程与方法层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
五、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激发文体之趣
    (二)诵读文体之感
    (三)理解文体之用
    (四)把握文体之度
    (五)巧借文体之变
    (六)运用文体之写
六、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过程
    (一)论说文教学
    (二)寓言教学
    (三)杂记文教学
    (四)传状文教学
    (五)应用文教学
    (六)辞赋教学
    (七)文言小说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一)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的转型
    (二)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情况调查
二、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的教学取向
    (二)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三、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专题
    (一)设立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专题的依据
    (二)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专题的设计
    (三)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专题策略分析
四、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专题例说
    (一) “初探理性之光,传承人文之韵”专题例说缘由
    (二) “初探理性之光,传承人文之韵”专题内容分析
    (三) “初探理性之光,传承人文之韵”专题实施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陈拱《文心雕龙本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文心雕龙》及《文心雕龙本义》研究现状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拱与《文心雕龙本义》体例简介
    第一节 陈拱生平及着作
    第二节 全书体例
        一、序论
        二、正文
        三、附录
第二章 陈拱对《文心雕龙》名家研究的批评
    第一节 评纪昀《文心雕龙评本》
    第二节 评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第三节 评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第四节 评徐复观对《文心雕龙》的阐释
第三章 陈拱《文心雕龙》文论疏解
    第一节 陈拱《文心雕龙》文原论疏解
        一、文道论
        二、文本五经论
        三、文原纬、骚论
    第二节 陈拱《文心雕龙》文体论疏解
        一、文体之基本成分
        二、文体之高层建筑
        三、基型文体
    第三节 陈拱《文心雕龙》创作论疏解
        一、论创作的精神本源
        二、论创作基础
        三、论通变之术
        四、论创作历程
第四章 陈拱《文心雕龙》文类批评释读
    第一节 诗、赋类批评释读
        一、《明诗》篇释读
        二、《乐府》篇释读
        三、《诠赋》篇释读
    第二节 各类文批评释读
        一、《诏策》、《章表》等篇释读
        二、《颂赞》、《祝盟》篇释读
        三、《铭箴》篇释读
        四、《诔碑》、《哀吊》篇释读
        五、《谐隐》篇释读
        六、《史传》篇释读
        七、《诸子》、《论说》等篇释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刘师培文章学之文体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1.选题缘起
        2.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刘师培文体论之理论基础
    (一)刘勰“体乎经”说
    (二)阮元“言之有文”说
    (三)戴震“由字通词”说
二、刘师培文体论之精义
    (一)文体明辨:文与笔殊,重骈文体
        1.文笔:修饰互文为文,据事直书为笔
        2.事典:数典为工,用事为贵
        3.声韵:自然叠韵,人为声律
    (二)文体源流:源于巫祝,流于墨纵
        1.巫祝之官:文章各体溯源
        2.墨、纵之派:后世文体楷式
    (三)文体要术:不可驳杂,相体而施
        1.有韵文:气韵光彩,音节和雅
        2.析理议事文:持论连贯,条理秩然
        3.据事直书文:繁简得法,文简事赅
三、刘师培文体论之启示
    (一)融骈入散,追求句式之美与节奏之美
    (二)追本溯源,强化文体研究的历史维度
    (三)以体为纲,选择合体之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阳明学的范围和人物
        三、道统的意涵与特质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阳明学的研究
        二、道统论的研究
        三、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一、本文研究方法
        二、本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阳明学道统意识的由来、表现与发展
    第一节 道统与道学
    第二节 宗与脉
        一、宗与宗旨
        二、血脉与学脉
    第三节 阳明学道统思想的中心宗旨
        一、阳明学道统思想的四种宗旨类型
        二、致良知与求仁之别
    第四节 学与治: 道统的两条谱系
        一、以体为本的外化型文化观
        二、以治统衡定道统
第二章 阳明学道统视域中的“十六字心传”
    第一节 圣学为心学
        一、“十六字心传”与心学的来历
        二、“圣人之学,心学也”
    第二节 阳明学的道心人心论
        一、“初非有二心也”——王阳明的道心人心论
        二、阳明后学的道心人心诠释
    第三节 “中为万世圣学之宗”
    第四节 “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之地位
第三章 致知乃千古之秘: 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千古圣学之秘”——王阳明的道统思想
        一、以心学为中心的道统论述
        二、良知道统论的提出
        三、“颜子没而圣学亡”
        四、推重周程而两可象山
    第二节 阳明一传弟子对良知道统思想的承继
        一、江右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三、归寂派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三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中良知道统思想的延续
        一、宋仪望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
        二、浙中王畿后学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四节 “何必——谈良知”——良知道统思想的衰落
        一、作为圣学阶段的良知学
        二、良知宗旨权威的下降
第四章 圣学以求仁为宗: 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早期阳明学的仁学道统思想趋向
        一、王阳明“万物同体之指”:仁学道统思想的先声
        二、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二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对仁学道统思想的发扬
        一、江右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三、黔中王门的仁学道统思想
        四、泰州耿定向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五、泰州颜钧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
        一、“修身为本”的道统思想
        二、以性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五章 三教合一与治学二分: 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
    第一节 三教合一式的道统认知
        一、李贽: “儒、道、释之学一也”
        二、焦竑: “尧舜周孔即为佛”
    第二节 治、学二系的分列: “道统”的重新出场
        一、江右胡直后学对“道统”的提揭
        二、浙中陶望龄: 道事合一的道统思想
        三、泰州罗汝芳: 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以治摄学、会和三教的道统论
        一、杨起元的道统思想
        二、管志道的道统思想
        三、道治之合
第六章阳明学者的传道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阳明学者的任道意识
    第二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观
        一、衣钵相传观
        二、宗族衍续观
        三、道一与遍在
        四、自悟与讲学
        五、闻知与见知
    第三节 阳明之正传
        一、以江右为正传
        二、以浙中为正传
        三、以泰州为正传
    第四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实践
余论
    第一节 阳明学的历史演进
        一、从宗旨的角度看阳明学的发展
        二、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认识
        三、甘泉学对中晚明学术影响的估价
    第二节 道统论的当代建构
        一、当代道统论建构的两个阶段
        二、儒家道统论的当代困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形态和形态学
        (一)形态概念内涵及辨析
        (二)形态学理论及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
        (二)研究范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形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及其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
        (三)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
        (一)“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的基本规定
        (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适用性
        (三)“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中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凝结为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逻辑起点的依据
第三章 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定位与潜隐形态
        (一)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定位
        (二)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潜隐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与构件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
        (二)基于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构件形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运行与运作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和实现
        (二)贯穿于整体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作形态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核形态
        (一)始基于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二)反映本质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核形态
第四章 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阶级社会基本场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
        (一)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时空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历史呈现
    二、人类历史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逻辑论证
        (一)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前提追问与时空扩展
        (二)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三)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四)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
    三、人类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演进规律
        (一)边界扩展、否定回归与聚合统一
        (二)熔铸于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中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
    一、理论反思:形态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一)形态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形态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的再认识
        (三)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回归和跃升
    二、现实观照: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定位
        (一)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方位和特征
        (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形态
    三、形态研究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守正创新
        (一)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
        (二)改进方略、原则及路径
        (三)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与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要回到斯宾诺莎?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
第1章 斯宾诺莎之前幸福论的非主题化与非人化
    1.1 古希腊时期幸福论的非主题化和边缘化
    1.2 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幸福论的非主体化和非人化
    1.3 斯宾诺莎之前近现代哲学幸福论的酿育
    1.4 幸福本质问题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
    2.1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时代语境
    2.2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思想进程
    2.3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自然主义本体论基础
    2.4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斯宾诺莎的幸福论
    3.1 斯宾诺莎伦理学和人性论中的自然主义原则
    3.2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自由观
    3.3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幸福观
    3.4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理性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内在一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概念与逻辑分析
    4.1 斯宾诺莎幸福哲学的几何学方法论
    4.2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概念的语义分析
    4.3 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逻辑分析
    4.4 斯宾诺莎幸福命题语言逻辑分析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教学价值观念含义论说(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衡》会通研究[D]. 倪晓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中论说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以统编本必修教材为中心的考察[D]. 武华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 李慧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5]高中论说类文本批判性阅读教学实践[D]. 郑超.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陈拱《文心雕龙本义》研究[D]. 刘秋姣.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刘师培文章学之文体论探析[D]. 肖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8]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D]. 彭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9]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D]. 王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D]. 胡玲. 吉林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论教学价值观的涵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