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洋参加工中常出现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梓芃,王文亮,单成钢,弓志青,宋莎莎,贾凤娟[1](2022)在《西洋参袋泡茶的研制及冲泡工艺优化》文中认为本实验以西洋参支根、黄芪、枸杞、洛神花为主要原料制备西洋参袋泡茶,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西洋参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并以DPPH清除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冲泡条件,得到了西洋参袋泡茶的最佳冲泡工艺。结果表明,西洋参袋泡茶的最佳配方为西洋参0.5 g、黄芪0.2 g、枸杞1.1 g、洛神花0.3 g。在不影响感官的前提下,加水量120 mL、温度93℃下冲泡10 min、冲泡1次时的整体抗氧化性最佳。制得的西洋参袋泡茶利水消肿、益气固表、生津益血,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
王聪浩[2](2021)在《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属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是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常以根入药,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抗癌等多种功效,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名贵中药材。由核盘属真菌Sclerotinia spp.引起的西洋参菌核病严重威胁着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2017-2020年,西洋参菌核病在秦巴山区的留坝县和太白县普遍发生,最严重田块发病率达到了60%,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西洋参菌核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病害调查、病原菌分离鉴定、病菌寄主范围测定、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工作,以期为西洋参菌核病的深入研究、病害防治等奠定理论基础。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证实了雪腐核盘菌Sclerotinia nivalis,是引致西洋参菌核病的病原菌,系世界首次报道。该病菌属子囊菌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核盘菌属Sclerotinia真菌,可侵染豆科、菊科、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伞形科、蔷薇科、百合科、藜科和兰科等10科43种常见植物。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老叶首先出现不均匀褪绿泛黄,逐渐向新叶扩展,根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迅速扩展至整个根部,内部组织变软腐烂,表面附着有白色蓬松的菌丝体,菌丝逐渐纠结成团,形成黑色鼠粪状不规则菌核。2.明确了雪腐核盘菌S.nivalis的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萌发、以及子囊盘产生的影响因素。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C、p H 6.0、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硫酸铵,菌核产生的最适温度为15°C、p H 6.0、碳源为多糖类、氮源为硫酸铵,黑暗条件更有利于菌核的产生。菌核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0-25°C、p H为3.0-4.0、土壤含水量为20-45%,未成熟菌核比成熟菌核更容易萌发;子囊盘产生需要在4°C下低温诱导6-8周,产生率不到10%,菌核成熟度和紫外线对子囊盘的形成无显着影响。3.完成了雪腐核盘菌S.nivalis的基因组测序、功能注释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二代测序获得数据reads总量为45,453,768 bp,三代测序获得数据reads总量为2,000,001,716 bp,reads N50为16,725 bp,reads N90为4,175 bp,组装后基因组DNA长度为50,369,070 bp,基因组完整度为99.6%,GC含量39.5%;注释基因14779个,编码蛋白基因14,166个,外显子40,196个,内含子26,030个。KOG蛋白数据库成功注释的蛋白有3989个,PHI数据库注释成功注释的基因有3105个,anti SMASH数据库中成功注释的基因簇有25个,CAZy数据库成功注释的酶包含6类481个,糖苷水解酶类(GHs)230个;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S.nivalis、S.trifoliorum、S.sclerotiorum、Botrytis cinerea和S.borealis等5个菌株参与聚类的蛋白共40244个,共有蛋白簇7748个,特有蛋白簇分别为37、3、63、255和13个。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nivalis与核盘菌属S.sclerotiorum、S.trifoliorum和S.cepivorum具有很高同源性。4.建立了西洋参菌核病防治关键技术。雪腐核盘菌菌核在水浴中85°C 5 min、75-80°C 10 min、70°C 30 min、65°C 120 min、60°C 180 min时全部失活;菌核在土壤温度30°C和35°C处理5周、40°C和45°C处理4周时全部失活;水中浸泡30 d后,菌核存活率开始急剧下降,至47 d时降为0;微波P100(700 w)10 min或P80(560 w)处理15-20 min可使0-15 cm土壤深度处菌核全部失活;40%菌核净和15%腐霉利对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3.779μg/m L和2.051μg/m L,且两种药剂对菌核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棉隆或菌清线净等土壤熏蒸剂单一施用对土壤中菌核有显着的杀灭效果,30 kg/亩熏蒸处理15 d,菌核全部失活;威百亩、辣根素或石灰氮等单一施用,30 kg/亩熏蒸处理30 d,菌核全部失活。因此,西洋参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为:1)种子消毒:采用40%菌核净粉剂800-1000倍液处理西洋参种子;2)土壤消毒:夏季高温焖棚或覆膜密闭,此时土壤温度超过40°C,密闭处理4周;或在土壤温度高于12°C,湿度大于40%时,将土壤熏蒸剂棉隆按照30 kg/亩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混匀后覆膜并持续密闭熏蒸15 d;3)土壤微生物结构调整: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肥力;4)化学药剂防治:在生长季节,采用40%菌核净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对菌核病进行防治;5)田园卫生:在冬季及时清理田园中西洋参地上残茬及杂草,减少或消除越冬菌源。
骆璐[3](2021)在《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文中指出目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针对规模化种植药用植物的污染状况,本研究旨在建立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系统的检测方法体系、风险评估体系、有害残留物标准及质量管控体系,提出保障药材质量及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1.药用植物农残的检测收集了 1771批次共182种大规模种植的药用植物样本,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了药用植物中常检出的、禁用的、以及高毒的共136个农药残留,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对136种具有高毒和高检出率的农药进行检测,建立了药用植物的多残留农药检测体系。通过欧盟药典公式,计算出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计算其检出率及超标率。2.药用植物重金属的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1773批次共86种药用植物中五种重金属镉(Cd)、铅(Pb)、砷(As)、汞(Hg)和铜(Cu)进行检测。根据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个国际组织颁布的五种重金属的现有标准,分别计算重金属的检出率及超标率。3.药用植物农残的风险评估对于农残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区分由于农残暴露量升高而对健康构成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风险。应用危害商(HQ)和危害指数(HI)来量化急性、慢性以及药用植物农残的累积暴露风险;采用风险安全序数,通过风险等级评分对农药和药材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排序。通过将农药毒性、农药摄入量和可检测残留水平的相应分值进行计算,得到农药的风险等级得分(S)和药材的风险指数(RI)。此外,首次建立了针对药用植物农残的健康影响评估体系,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与疾病发病率相关联。对药用植物农药残留引起的患者摄入量以及相关癌症和非癌症聚集效应进行量化,并将两者合并成患者健康影响得分(IS),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表示。4.药用植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估对于重金属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非癌症风险评估和癌症风险评估探讨药用植物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膳食风险评估计算出每日预估重金属摄入量(EDI)与各金属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PTDI)比较;非癌症风险分别计算了每种药材中各金属的非癌症危害商(HQ)及每种药材的总非致癌危害指数(HI);同时计算了每种药材中三种明确癌症风险金属的癌症风险值(CR),与癌症强度因子(CSF)比较,并计算了每种药材的总癌症风险值。结果1.药用植物农残检出及超标情况农残的总检出率为88.03%(1559批次),超标率为59.01%(1045批次)。根据欧盟(EU)、美国(US)和中国的相关规定,共检出35种禁用农药。在至少42.97%的样品(761批次)中检测到35种禁用农药,其中速灭磷和总DDT分别的检出率分别为 24.20%(LC/MS-MS,242/1000)和 13.10%(GC/MS-MS,101/771)。此外,8种禁用农药的浓度水平比欧盟标准高出500倍以上。菊花中检出农药37种(超标8种,禁用7种),其次是山楂(29种)和益智(27种)。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48.62%,n=1559),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5.77%,n=1559)。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45.42%,n=6387)和杀菌剂(33.69%,n=6387)检出率最高。2.药用植物农残风险评估根据农残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10种药材的急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a>1),包括山楂(HIa=12.09),花椒(HIa=11.54),枸杞子(HIa=1.86),和苦地丁(HIa=1.48)等。23种药用植物的慢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c>1),包括山楂(HIc=6.62),肉豆蔻(HIc=3.51),和花椒(HIc=3.38)等。山楂和花椒的急慢性风险(HQa和HQc)及急慢性累积风险(HIa和HIc)最高,而禁用农药呋喃丹和速灭磷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中危害商最高。此外,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显示出最高的膳食暴露风险。在风险安全序数评估中,山楂、枸杞子、金银花和蒲公英中检测到的3-羟基呋喃丹和对溴磷的风险等级得分(S=140)最高。而药用植物山楂的危害指数最高(RI=1925),其次是石斛(RI=1315)和防风(RI=1144)。此外,根据Spearman相关系数,农药残留(p=0.783)对风险排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农药毒性(p=0.691),草药摄入量(p=0.370)最小。根据健康影响评估结果,药材薏苡仁(min ISh=3945.40 μDALY·person-1,mean ISh=972.07 μDALY.person-1)和川明参(ISh=4287.78μDALY·person-1)调整伤残年数最高,而薏苡仁o,p’-DDT(ISi,h=2729.58 μDALY·person-1),及川明参中的 o,p’-DDT(mean ISi,h=2837.91 μDALY·person-1,max ISi,h=3682.78μDALY·person-1)风险最高。综合三种风险评估方法,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其除具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外,还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等。且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3.药用植物重金属检出及超标情况所有样品均检测到了重金属,总计30.51%(541)的样品中至少有一种重金属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433个样品检测出一种超标金属,75个样品检测出两种超标金属,24个样品检测出种3超标金属,9个样品检测出4种超限金属。五种重金属的超标率依次为Pb(102,5.75%)>Cd(88,4.96%)>As(74,4.17%)>Hg(67,3.78%)>Cu(31,1.75%)。Hg在菊花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66.17倍,Pb在桔梗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9.02倍。叶及皮类药用植物的超标率为9.68%,果实及种子类的超标率为16.13%,全草及其它类的超标率为41.94%,根及根茎类药材的超标率为19.35%。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重金属Pb的超标率最高,其次是Cd 和 As。4.药用植物重金属风险评估根据重金属的膳食风险评估,共有25种(29.07%)草药(n=86)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其中9种以果实及种子入药,5种为花类,3种为根茎类,2种为叶及皮质类。7种草药中Pb、5种草药中的Cd、4种草药中的Hg和3种草药中As的最大估计日摄入量(EDI)超过了相应的暂定允许日摄入量(PTDI)。车前草的非癌症风险最高(HI=11.47),而穿心莲的癌症风险最高(CR=5.27E-09)。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HQ=9.95)和癌症风险(CR=4.48E-09)。结论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以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风险最高。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和癌症风险。本研究是时空尺度大规模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检测及风险评估,为标准制定、药用植物规模化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撑及依据。
黄钦[4](2021)在《西洋参根腐病生防菌剂研发》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优化生防菌50-1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研制西洋参根腐病生防菌50-1粉剂,为后期西洋参根腐病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1.以生防菌50-1液体发酵液活菌量为检测指标,同时考察p H(6.5、7.0、7.5)、温度(30oC、32oC、34oC)两因素对生防菌50-1发酵的影响。2.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制剂活菌量为检测指标,对载体(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硅藻土、蛭石粉)、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木质素磺酸钠、聚乙烯醇)和紫外保护剂(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糊精)及其用量进行筛选。3.参考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该菌剂的有效活菌数、p H值、水分进行质量检测。4.采用平板对峙法,对生防菌50-1粉剂进行西洋参根腐病生防效果初步验证。结果:1.平板计数结果表明组合1(p H 6.5、30oC)活菌数最高,达2.05×108CFU/m L,确定组合1(p H 6.5、30oC)为本研究最佳优化培养条件。2.筛选结果表明,硅藻土、十二烷基硫酸钠、糊精分别为该菌剂筛选的最佳载体、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并确定生防菌50-1粉剂配方:以硅藻土为载体,按吸附量1.54 L/kg制备母粉,以母粉的增加量分别添加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2%、紫外保护剂(糊精)8%。3.质量检测结果表明,生防菌50-1粉剂中的有效活菌数3.31×108CFU/g、p H值6.49、含水量0.89%均达到GB 20287-2006国家标准。4.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50-1粉剂对西洋参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抑菌率达到35.10%。结论:本研究优化了生防菌50-1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研制出了西洋生根腐病生防菌50-1粉剂,该菌剂的有效菌、p H、水分含量均达到GB 20287-2006国家标准,且对西洋参根腐病致病菌具有较好生防效果,本研究可为后期西洋参根腐病生物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左甜甜[5](2020)在《人参、红参系统物质基础与炮制介导的整体化学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红参是鲜人参经蒸制干燥得到的产品。研究表明,热处理引起的人参皂苷的转化与生物学活性的改善显着相关。系统阐释人参与红参的化学组成,揭示蒸制介导的整体性化学转化,建立各自的特征标志物,对于实现人参、红参精准质量控制,优化炮制参数、合理临床用药,推动人参产业向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综合利用系统植化分离、多维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非靶标代谢组学与质谱成像等技术,对人参开展皂苷化合物的分离制备,同时深度表征鉴定人参与红参的皂苷组成,整体性描绘蒸制介导的化学转化,构建人参与红参鉴别的特征标志物。本论文采用多种柱色谱(D101大孔吸附树脂、中压C18柱)与制备型、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对人参根中的皂苷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分离并鉴定42个皂苷化合物(1-42),包括1个新齐墩果酸型人参皂苷(1)与一个种内首分化合物(2,三七皂苷FP1)。利用高分辨质谱与一维、二维NMR分析,新皂苷化合物结构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命名为人参皂苷RO1(1)。其它40个已知皂苷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g1(3),三七皂苷R4(4),人参皂苷Ra2(5),-Rb1(6),-Rb2(7),-Rd(8),三七皂苷Rt(9),人参皂苷Rc(10),-Ra1(11),20-O-葡萄糖基人参皂苷Rf(12),丙二酸酰化人参皂苷Rb1(13),丙二酸酰化人参皂苷Rb2(14),人参皂苷Re2(15),-Re3(16),丙二酸酰化人参茎叶皂苷Rd5(17),丙二酸酰化人参皂苷Rc(18),人参皂苷Rg3(19),人参皂苷Re(20),20(R)-人参皂苷Rh2(21),20(S)-人参皂苷Rh2(22),人参皂苷Rf(23),20(S)-原人参三醇(24),人参皂苷F3(25),-Rk1(26),-F5(27),-Rg2(28),-Rb3(29),20(R)-人参皂苷Rh1(30),compound K(31),人参皂苷F1(32),-F2(33),-RO(34),三七皂苷R1(35),竹节参皂苷Ⅳa(36),20(S)-人参皂苷Rh1(37),人参皂苷Rg5(38),-Rk3(39),三七皂苷Fe(40),-R2(41)与人参皂苷Ra3(42)。本论文植化分离工作进一步丰富了人参中皂苷化合物的多样性,为基于液质联用技术人参与红参系统物质基础研究与差异分析提供对照品。本论文建立了基于离线全二维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2D-LC/IM-QTOF-MS)维度增强的(四维分离)中药多成分系统表征技术、开发基于UNIFI平台“人参皂苷自建数据库”引导的智能峰注解标准化流程,最终能够鉴定323种人参皂苷(人参中鉴定286种,红参中306种),其中125种尚未从人参属中分离报道。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依次优化色谱-质谱的关键参数(固定相、流动相、柱温、洗脱梯度;离子源参数毛细管电压、锥孔电压与梯度裂解能量),构建了配置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机制的XBridge Amide色谱柱和反相HSS T3色谱柱的2D-LC分离系统,通过星条方程法测定该二维色谱系统的正交性为0.76,有效峰容量为976;且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稳定、可重现。利用Vion?IMS-QTOF杂合型高分辨质谱仪,选择ESI负离子模式下数据非依赖High-Definition MSE(HDMSE)进行数据采集,实现人参与红参提取物复杂成分的四维分离,提供每个皂苷成分五维结构相关信息(t R-HILIC,t R-RP,CCS,MS1,MS2)。与传统MSE相比,HDMSE可以更好地分离人参皂苷并直接提供CCS值信息。在系统整理人参皂苷植化分离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参皂苷自建数据库”,共记录504个已知人参皂苷结构信息(名称、分子式、化学结构)。将该数据库导入UNIFITM软件,并输入58个皂苷对照品确定的结构信息,建立了基于UNIFI自动注解HDMSE数据的高效代谢物鉴定流程(包括分析方法设置、数据采集、数据校正、数据处理与鉴定、鉴定结果再确认),通过小分子预测、MS1/MS2数据与数据库成分理论质谱信息匹配,大大缩短分析时间,并呈现可重现的鉴定结果。本实验增加了一维色谱分离(HILIC)和离子淌度(IM)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峰容量;离子淌度测定的CCS值为分子的结构鉴定提供了与质谱正交的多一维度的信息,特别是在异构体区分上具有很大的潜力。最终能够从人参鉴定286种人参皂苷、从红参中鉴定306种,共计323种人参皂苷结构(包括PPD型119个,PPT型87个,OA型21个,丙二酸酰化型17个,以及76个其它类型)。这为人参与红参差异分析奠定了基础;所构建的2D-LC/IM-QTOF-HDMSE方法亦可以充当放大镜初步发现人参和红参之间的差异成分。本论文构建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IM-QTOF-MS)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通过不同炮制时间点分析整体描绘人参的化学转化,通过实验室自制与市售的人参与红参代谢组对比,鉴定18种潜在差异成分,构建人参与红参特征标志物;并通过质谱成像/(MSI)分析确定了差异标志物的组织分布。综合利用Vion IMS-QTOF离子淌度液质联用仪、UNIFI与Progenesis QI软件,建立了非靶标代谢组学的分析流程:1)基于负离子模式HDMSE代谢组信息采集;2)多批次HDMSE数据校正与数据解卷积(峰对齐、峰提取、归一化);3)代谢特征列表再处理80%规则与30%变异规则;4)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阶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与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值大小寻找差异代谢物;5)潜在标志物鉴定。根据以上流程首先研究了不同炮制时间(2 h,3 h,4 h)下人参化学成分转化程度,PCA得分图揭示了时间依赖的动态转化轨迹。对人参与实验室自制红参进行差异分析,当VIP阈值设定为2.5时,鉴定22个差异离子;通过对市售人参与红参对比分析,同条件下鉴定25个差异离子;最终发现18个潜在炮制相关标志物。其中m-Rb1(同位素峰m/z 1195.6070)、人参皂苷Ro、M6(PPD+3Glc+2Xyl+Mal)、m-Rc(同位素峰m/z 1165.5967)、m-Rb2(同位素峰m/z 1165.5970)为白参的鉴别标记物;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为红参的鉴别标记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18个潜在炮制相关标志物中5个标志物质量数进行MSI分析(M18:人参皂苷Rg5(异构体);M15:人参皂苷Rg3(异构体);M4:人参皂苷Ro(异构体);M12:人参皂苷Rd(异构体);M10:m-Rc(异构体)在根部的空间分布。5个人参皂苷标志物在人参、红参根部组织部位的具体分布,人参皂苷Rg5、Rg3在外皮、韧皮部可以看到有更高含量的表达,而人参皂苷Ro、m-Rc(异构体)在形成层部位含量更高。另外,MSI可以直观呈现差异标志物在不同组别样品中含量差异。M18、M15在红参中的含量高于白参,而M4、M12、M10在白参中的含量则高于红参。这些趋势与非靶向代谢组学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MSI反映的代谢物变化趋势是所有能够离子化的异构体总强度,这些异构体如果变化趋势不一致,MSI呈现的结果可能与LC-MS有所不同。本论文,首次建立一种基于离线2D-LC/IM-QTOF-HDMSE维度增强的代谢组表征技术,支撑混合样品的四维分离,实现了人参与红参中皂苷成分的深度表征;建立基于UHPLC/IM-QTOF-MS、UNIFI与Porgenesis QI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流程,整体性描绘并鉴定人参炮制相关标志物;首次利用MSI技术对人参炮制相关标志物进行组织分布研究。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人参与红参的精准质量控制,合理临床用药,及人参产业的向好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中药系统物质基础研究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朱海林[6](2020)在《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综述人参种类、野山参研究进展及人参化学成分研究技术等基础上,本论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了野山参的小分子化学成分、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异同、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一)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1、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手段,从20年生野山参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5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高分辨率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解析鉴定了其结构,包括47个三萜、2个炔醇、4个甾体及2个烷烃。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6为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成分。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数据。2、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结合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首次对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小分子化学成分(分子量为1001500 Da)进行了快速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富含各种结构类型的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通过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01种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三萜、有机酸和有机酸酯、甾醇和炔醇、氨基酸和醛酮类等,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3、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首次建立了30年生野山参的根及根茎HPLC指纹图谱。筛选出1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12个成分。40批野山参根及根茎样本的相似度为0.7140.892。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0批野山参样本被分成野山参根和野山参根茎两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Re、Rb1、Rc和人参环氧炔醇等5个成分是造成根和根茎化学组成差异的主要物质。该研究为完善野山参质量评价的指标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4、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首次对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总皂苷和12种单体皂苷进行了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叶中总皂苷含量最高(20.3%),其次为根(6.8%)、茎(5.0%)和籽(3.8%)。HPLC-UV法测定结果显示,各部位单体皂苷含量差异较大:根中以Rg1、Rb1、Rc、Re和Rd为主;茎中以PPT、Re、Rb1、Rb3和Rd为主;叶中以Re、Rd、Rg1、Rb3、Rc和Rb2为主;籽中以Re、Rg1和Rc为主。该结果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野山参地上部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首次测定了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184个挥发性成分。其中,根中鉴定了54个成分,含烃(23.4%)、醇/酚(21.4%)、酯(16.3%)及醛(6.8%)等结构类型;茎中84个成分,含烃(80.5%)、醇/酚(4.0%)及酯(4.8%)等结构类型;叶中68个成分,含烃(86.5%)、醛(3.7%)、酮(2.0%)及酯(2.2%)等结构类型;籽中81个成分,含烃(81.6%)、酯(4.5%)、醇/酚(3.4%)及醛(2.0%)等结构类型。根、茎、叶和籽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分别含有27、37、19和35种特有成分,而共有成分仅为9种。本研究不仅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各部位的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二)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1、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和5年生园参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二者在化学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进行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4种潜在的化学标志物。野山参中含量高于园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g1、Re2、Rf、Rg4、绞股蓝皂苷Ⅸ、XVII和人参环氧炔醇,其中除Rg1和人参中特征成分Rf外,多为侧链变化的稀有皂苷。园参中含量高于野山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e、Rb3、Rd、三七皂苷R1、西洋参皂苷L10、(E,E)-9-羟十八烷基-10,12-二烯酸、12,13,15-三羟基-9-十八烯酸及正十五醛,其中常见皂苷较多,且有烷烃类物质。研究可为建立区别于园参的野山参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2、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V detector,HPLC-UV)法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与5年生园参中单体成分的化学模式识别与分析。检测波长为203 nm。计算任意两个色谱峰面积的比值,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了30年野山参与5年园参中峰面积比值具有明显差异的6种组合物,分别是:人参环氧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e、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d、人参环氧炔醇/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d。研究结果为识别野山参特征组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基于HS-SPME与GC-MS联用技术,首次开展了园参(5年生)和野山参(30年生)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共鉴定了6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53个倍半萜、8个单萜、3个醛、2个酯、1个酸、1个酮、1个醚。其中,从园参中鉴定了(E)-β-金合欢烯(23.12%)、白菖油萜(12.22%)和β-榄香烯(11.98%)等50个成分;从野山参中鉴定了白菖油萜(19.95%)、α-新丁香三环烯(12.54%)和α-愈创木烯(10.47%)等38个成分。园参和野山参有12个共有成分,同时也含有差异性的成分。园参中含有17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9.91%,其中(E)-β-金合欢烯(23.12%)的含量较高;野山参中含有15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9.35%,其中4,11,11-三甲基-8-亚甲基-[1R-(1R*,4Z,9S*)]-双环[7,2,0]十一碳-4-烯(10.24%)的含量较高。(三)野山参抗COPD的生物活性及相关机制研究1、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以外源性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A549细胞,建立了体外香烟烟雾损伤模型,首次评价了20年生野山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CSE诱导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可以降低A549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野山参中单体人参皂苷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中4种新人参皂苷Rm1、Rm2、Rm3和Rm4,以及3种已知人参皂苷Rb2、Rd、Rg3对CSE诱导的COPD保护作用。该7个单体人参皂苷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NF-α,IL-1β和IL-6在CSE诱导的A549细胞上清液中的水平,改善相关的炎症反应,以人参皂苷Rg3、Rb2的作用最强。HDAC2途径可能参与了针对A549细胞中CSE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3、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小鼠鼻吸吸烟法建立了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灌胃给予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3周,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高剂量组(40 mg/kg/d)和中剂量组(20 mg/kg/d)可增加COPD小鼠体重;增大用力呼气容积(FEV100/FVC),减少静态顺应性(Cchord)和气道阻力(RI);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加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证明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小鼠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能力。野山参具有较好的抗COPD作用。4、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20年生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在COPD小鼠血清中移行成分的研究。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根据精确分子量以及典型碎片,辨识了17个移行成分,包括原型和代谢产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o、Rh1、Rd、Rg3、Rh2、CK、Rs3、原人参三醇、越南人参皂苷R4、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人参炔醇及人参环氧炔醇。将以上17个血中移行成分作为“候选化合物”,应用网络药理学首次构建了“野山参血中移行成分-COPD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了IL6、IL1B、TNF、MMP9及MAPK1等是野山参抗COPD的潜在关键靶蛋白,前3个靶蛋白已经在药理活性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还预测了可能是通过调控Pathways in cancer、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利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首次研究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小鼠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小鼠比较,COPD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许多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了明显改变。经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干预后,L-色氨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卵磷脂,白细胞三烯A4等20种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可显着回调。由此推断野山参是通过干预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醚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色氨酸代谢等7条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该部分研究也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的3条代谢途径。综上,本论文对野山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可为阐明野山参化学组成及与园参的差异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扩大野山参的药用范围提供理论支持。
杨伏贵[7](2020)在《FG公司木棉花产品的竞争战略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慢性及恶性病患病率高发与致死率高等问题,慢、恶性病综合治理刻不容缓,木棉花系列生物健康产品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在慢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由于健康品行业以其爆炸式发展的速度充斥着整个市场的同时,质次价高,广告的虚假宣传、误导等行业乱象问题严重,一度遭遇了严峻的“信任危机”。公司新型木棉花系列健康品若要成功占据一席之地,对公司木棉花系列健康品竞争战略研究并确定已成是摆提在公司日程上的重要课题。这不但丰富相关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本文拟依据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并按照战略分析包括公司内外部环境,战略的选择与制定以及战略实施的前后逻辑顺序进行研究的。FG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包括行业环境的分析,从政治法律与经济及技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对FG公司所处的宏观外部环境进行详尽分析,到对FG公司所处的国内及全球健康品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再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FG公司所处的的行业环境进行详尽分析,并用外部因素评价即EFE矩阵对FG公司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中会影响公司发展和战略制定的关键要素机遇和威胁进行量化分析。关于竞争对手,第一步,对木棉花系列产品行的业展开全面研究。第二步,依次对木棉花健康产品的核心竞争展开了研究。第三步总结出F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者主要分布是医学药物领域、健康产品领域等的着名企业。综合水平和企业知名度与之一较高低的话,两者之间不太具有可比性,然而双方若拿出各自的技术水平评估报告的话,FG生物科技长处将即可凸显。FG生科身处健康品行业所迎接它的有机会、威胁及其相应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寻觅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且扬长避短,加大其优势的助力,增填其劣势的油量,打造其独一无二的竞争力。FG公司内部环境分析:对FG公司的现状与发展历程做出基本的阐述,从人力、物质、财务、市场等资源的各个方面对FG公司所具备的资源进行分析;,到技术研发与市场营销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对FG公司目前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再通过内部因素即IFE矩阵对FG公司内部环境中会影响公司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优势和劣势进行量化分析。在战略选择上,提出三种备选战略,对FG公司内外部环境运用SWOT矩阵对FG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结合FG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通过定量战略计划即QSPM矩阵对波特三种基本竞争战略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科学的得出差异化战略是FG公司现阶段竞争战略的最优选择。差异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首先借助平衡积分卡引导与管理F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执行。其次,重组公司架构,令其与差异化竞争战略无缝融合。再次,在财务上对降低公司运营、采购成本等做足工作,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统筹安排公司事宜。最后,公司的的前进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与进步,培训等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和员工工作热情等文化建设行为确保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顺利实施。FG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及保障措施:根据FG公司所选择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所以本文从提高管理效率、加强产品创新、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公司服务、完善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实施,并提供了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全员成本意识、加强创新能力、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等全面保障措施。通过对竞争战略的实施,完成F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木棉花健康品的长远布局,在未来各个阶段的发展中,根据公司内外部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令差异化竞争战略始终确保其竞争优势。
郝莉雨[8](2020)在《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文中提出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并具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综合症,其全球发病率持续升高,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治疗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主要采用口服药物,但有研究表明,常用的化学药物在使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寻找具有良好降糖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药食同源”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其中所覆盖的中药材毒性较小使用安全,且大量中药材具有降糖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辅助降血糖类产品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中提到:“辅助降血糖功能需要继续论证”,也发布了相关课题的招标通知,体现出了社会各界对辅助降血糖这一功能的重视程度,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论文根据对古代医籍的梳理,明确“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结合原卫计委公布的“药食同源”名录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对96部本草以及方剂学着作中的884首消渴症治疗方剂、获批的310种辅助降血糖产品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所收录的1045篇相关研究文献加以分析,重点对辅助降血糖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最后对研究较多、使用较多的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通过实验评价这类中药材的体外降糖活性,为“辅助降血糖”这一功能的必要性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药食同源”思想历史悠久,且与多学科发展息息相关。“药食同源”物质目前定义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习惯,且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其思想起始于史前时期,源于“神农尝百草”,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时期不断完善与发展,与每个时代的经济、体制、宗教信仰、哲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吸收海外文化与医学知识,与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的程度息息相关。2、我国古代对糖尿病(消渴症)研究丰富,“药食同源”类药材的使用符合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唐代开始,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开始对消渴症进行系统治疗并形成一定的治疗方式,并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和对其病因病机的深入了解,结合当属历史背景,总结出了不同的治疗消渴症方剂,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补虚、清热解表为主,辅以利水渗湿、发散收涩等,因此古代治疗消渴症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也主要集中在补虚药、解表药、收涩药等种类的药材,按照出现频率排序,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甘草、人参、茯苓、黄芪、葛根、肉桂。3、辅助降血糖类产品类型与主要原料较为集中,同时受到相关政策法规影响。现市售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多从受众和消费者角度出发,剂型多为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强的胶囊剂以及片剂,其他剂型种类使用较少;“药食同源”中药材原料与我国古代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黄芪、桑叶、葛根、蜂胶、山药以及西洋参,多利用其皂苷、黄酮类成分产生降血糖作用。但产品的获批上市,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法规的桎梏,近年新产品的发布处于停滞的状态。4、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基础研究持续上升,后续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从1976年至2019年,有关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研究文献数量一直在曲折中增长,研究主题集中在桑叶、人参、黄芪、葛根、山药以及灵芝,铁皮石斛的降糖作用可能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同时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抗氧化、降血脂、调节体重等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很大的挖掘潜力。5、黄芪、桑叶及葛根有着较强的体外酶抑制活性,可作为未来相关产品的重要原料。西洋参、桑叶、蜂胶、葛根、黄芪以及山药6种中药材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以及二肽基肽酶Ⅳ(DPP-4)均有抑制效果,且抑制率均随提取物增加而增大,各类原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桑叶>黄芪>葛根>蜂胶>山药>西洋参,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黄芪>山药>葛根>桑叶>西洋参>蜂胶,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桑叶>黄芪>葛根>蜂胶>山药>西洋参。通过与市场现有辅助降血糖产品原料比较,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其中黄芪、桑叶以及葛根具有良好的降糖活性,可作为很有潜力的产品开发原料继续深入研究。
张丽霞[9](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李彤[10](2019)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西洋参种植生长过程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属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其整株(尤其是根)有多方面医药保健作用,是着名的药食同源性植物,颇受市场青睐。但西洋参在种植过程中面临严重的连作障碍,制约了西洋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西洋参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和机理,是解决西洋参连作障碍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西洋参生长过程中诸如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这也是本研究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在陕西省留坝县西洋参“2+2”模式种植区,分别以同一地块中的一年生(A)、二年生(B)、三年生(C)、四年生(D)和新收获一茬西洋参(G)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邻近从未种植过西洋参(F)的土壤为对照,分别采用“高通量测序”、“氯仿熏蒸提取容量分析”和“常规土壤理化分析”等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等指标,经过数理统计和多元分析,研究西洋参种植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主要物种类群、土壤养分(含MBC)和土壤酶活性等的变化,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变化关系,以探究西洋参种植生长过程中土壤环境的变化过程及规律,以及这种变化与西洋参连作障碍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通量测序结果六组18个土壤样本共获得细菌有效序列(Effective Tags)1056802条,真菌1439688条;将相似度97%以上的有效序列定义为一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则细菌OTU 32224个,真菌9054个;筛除低含量OTU后进行物种类群注释和分类,则注释到细菌25门、75纲、115目、202科、337属和248种;真菌11门、28纲、57目、110科、161属和139种。2.西洋参种植生长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①聚类热图和PCoA分析表明:依细菌群落OTU组成,六组样地土壤可明显划分为未种植过西洋参(F)、种植一年(A-C)、种植二年(B-D)和收获一茬(G)四类。②方差分析表明:与未种植过西洋参的土壤相比,收获一茬西洋参的土壤细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显着降低(P<0.05)。与未种植过西洋参的土壤相比,收获一茬西洋参的土壤细菌门水平的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门)和Saccharibacteria等7个门,以及属水平的Sphing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uncultured bacterium f Gmmatimonadaceae、Luteibacter(藤黄色杆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uncultured bacterium f Nitrosomonadaceae、Rhodanobacter(产黄杆菌属)、Gemmatimonas(芽单胞菌属)、RB41、H16、Bryobacter、uncultured bacterium f Chitinophagaceae、uncultured bacterium f 0319-6A21、Candidatus solibacter、uncultured bacterium c KD-496、uncultured bacterium p Saccharibacteria 和 uncultured Acidobacteria bacterium等16个属的相对丰度均发生了显着变化(P<0.05)。3.西洋参种植生长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①聚类热图和PCoA分析表明:依真菌群落OTU组成,六组样地土壤划分结果与细菌群落划分结果完全一致。②方差分析表明:与未种植过西洋参的土壤相比,收获一茬西洋参的土壤真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有升高变化趋势,但并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与未种植过西洋参的土壤相比,收获一茬西洋参的土壤真菌门水平的Ascomycota(子囊菌门)和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2门,以及属水平的Subulicystidium、Guehomyces、Tetracladium、Hypomyces、Botrytis、Cladosporium、Plectosphaerella、Geomyces、Metarhizium(绿僵菌属)、Penicillium(青霉菌属)、Atractospora、Verticillium、Lecanicillium 和 Cystofilobasidium 等 14个属的相对丰度均发生了显着变化(P<0.05)。4.西洋参种植生长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西洋参的种植生长导致土壤MBC、pH、全氮、全磷、速效磷、铵态氮和TOC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发生显着变化(P<0.05);与未种植过西洋参的土壤相比,收获一茬西洋参的土壤中pH、MBC、全氮、TOC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的活性显着降低(P<0.05),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显着增高(P<0.05);土壤综合肥力显着下降(P<0.05)。5.西洋参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①蒙特卡罗置换检验表明:所测的11种土壤环境因子中9种对西洋参种植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变化有显着影响(P<0.05),影响大小排列为铵态氮>pH>TOC>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速效磷>MBC;11种土壤环境因子对西洋参种植过程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变化均有显着影响(P<0.05),影响大小排列为铵态氮>TOC>pH>转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速效磷>MBC>全磷>全氮。②真菌和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RDA排序图表明,土壤TOC和铵态氮对第一排序轴贡献率最大,土壤脲酶对第二排序轴贡献率最大,一年生和三年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位置与二年生和四年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位置在在第二轴上相似,在第一轴上差异较大;未种植过西洋参与收获一茬西洋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位置在第一轴上相似,在第二轴上差异较大。③相关分析表明:西洋参的种植生长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pH、转化酶、脲酶、MBC和TOC显着正相关(P<0.05),与铵态氮显着负相关(P<0.05);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pH显着负相关(P<0.05),与土壤铵态氮显着正相关(P<0.05)。④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铵态氮、全氮、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对西洋参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类群的丰度影响较大;土壤全氮、全磷、铵态氮、pH、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对西洋参土壤真菌群落物种类群的丰度影响较大。综上所述,西洋参的种植生长会导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主要物种类群以及土壤环境因子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相互关联。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受到微生物本身生长繁殖、迁移扩散和种内种间相互作用等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的作用,土壤菌群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变化可能导致正常的土壤生态关系和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影响到西洋参正常生长和收获。由于西洋参土壤连作障碍是由西洋参种植引起,并且只针对西洋参或其近缘植物发生,因此西洋参连作障碍是西洋参本身、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环境因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于土壤的结果。
二、西洋参加工中常出现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洋参加工中常出现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西洋参袋泡茶的研制及冲泡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3.2 西洋参袋泡茶配方优化 |
1.3.3 袋装材料的选择 |
1.3.4 西洋参袋泡茶冲泡工艺研究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感官评价 |
1.4.2 体外抗氧化性检测 |
1.4.3 水浸出物含量检测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配方工艺优化 |
2.1.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2 正交试验结果 |
2.2 袋装材料的选择 |
2.3 袋泡茶冲泡工艺研究 |
2.3.1 冲泡水温对茶汤DPPH清除率的影响 |
2.3.2 冲泡时间对茶汤DPPH清除率的影响 |
2.3.3 加水量对茶汤DPPH清除率的影响 |
2.3.4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2.3.5 回归模型验证 |
3 结论及展望 |
(2)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西洋参概述 |
1.1.1 西洋参简介 |
1.1.2 西洋参采收与加工 |
1.1.3 西洋参化学成分 |
1.1.4 西洋参病害种类 |
1.2 菌核病 |
1.2.1 菌核病的危害 |
1.2.2 病原菌分类地位 |
1.2.3 病原菌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
1.2.4 病原菌致病力分化 |
1.2.5 核盘菌的侵染特性 |
1.2.6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
1.2.7 病原菌的鉴定 |
1.2.8 病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 |
1.2.9 菌核病的防治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西洋参菌核病调查与标本采集 |
2.2.2 病原菌的组织分离 |
2.2.3 病原菌的纯化与菌株保存 |
2.2.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5 回接试验 |
2.2.6 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2.2.7 病原菌r DNA-ITS区序列扩增与测序 |
2.2.8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2.2.9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
2.2.10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
2.2.11 pH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
2.2.12 碳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
2.2.13 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
2.2.14 光照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
2.2.15 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 |
2.2.16 菌核的产生及收集方法 |
2.2.17 菌核的吸水动态 |
2.2.18 菌核成熟度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
2.2.19 温度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
2.2.20 pH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
2.2.21 土壤湿度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
2.2.22 营养条件对菌核萌发形成菌丝性状的影响 |
2.2.23 不同营养条件萌发的菌核对西洋参根部的致病力 |
2.2.24 菌核萌发对西洋参不同组织的侵染能力 |
2.2.25 菌核萌发形成菌丝侵染田间西洋参 |
2.2.26 菌核大小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
2.2.27 菌核成熟度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
2.2.28 营养条件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
2.2.29 保湿材料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
2.2.30 低温处理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
2.2.31 紫外光处理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
2.2.32 光照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
2.2.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34 寄主范围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西洋参菌核病病害调查 |
2.3.2 西洋参菌核病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
2.3.3 回接试验 |
2.3.4 西洋参菌核病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5 雪腐核盘菌寄主范围测定 |
2.3.6 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最适条件 |
2.3.7 雪腐核盘菌菌核最适萌发条件 |
2.3.8 雪腐核盘菌侵入寄主的方式 |
2.3.9 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形成菌丝后的致病性研究 |
2.3.10 雪腐核盘菌萌发菌核对西洋参不同组织的侵染能力 |
2.3.11 雪腐核盘菌菌核在田间对西洋参的侵染 |
2.3.12 雪腐核盘菌菌核环境胁迫下萌发形成子囊盘 |
2.4 讨论 |
第三章 雪腐核盘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测序样品准备 |
3.2.2 基因组DNA测序与质量评估 |
3.2.3 测序数据组装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测序数据质量 |
3.3.2 组装评估 |
3.3.3 基因组组分 |
3.3.4 基因功能注释 |
3.3.5 比较基因组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西洋参菌核病防治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供试菌株 |
4.1.2 培养基与试剂 |
4.1.3 仪器 |
4.2 方法 |
4.2.1 雪腐核盘菌菌核致死温度 |
4.2.2 土壤温度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影响 |
4.2.3 水中浸泡时间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4.2.4 微波处理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4.2.5 杀菌剂对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4.2.6 杀菌剂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4.2.7 土壤熏蒸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4.2.8 生防菌株的分离 |
4.2.9 木霉菌和雪腐核盘菌菌株SS-TB生长速度比较 |
4.2.10 生防菌株抑制雪腐核盘菌菌丝的生长 |
4.2.11 木霉菌和生防细菌对雪腐核盘菌的拮抗机制观察 |
4.2.12 抑制雪腐核盘菌菌核的萌发 |
4.2.13 抑制雪腐核盘菌菌核的形成 |
4.2.14 抑制雪腐核盘菌子囊孢子的萌发 |
4.2.15 生防菌株对雪腐核盘菌的防治作用 |
4.2.16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温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作用 |
4.3.2 水中浸泡时间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影响 |
4.3.3 微波处理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作用 |
4.3.4 化学药剂对雪腐核盘菌的抑制效果 |
4.3.5 土壤熏蒸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影响 |
4.3.6 生物菌剂对雪腐核盘菌的作用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情况 |
1.1 农残及重金属超标问题普遍 |
1.2 农残及重金属主要类型及危害 |
1.3 农残及重金属产生途径 |
2. 药用植物农残及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2.1 农残前处理方法 |
2.2 农残检测方法 |
2.3 重金属前处理方法 |
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
3. 农残及重金属的标准与风险评估 |
3.1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限量标准 |
3.2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总则 |
3.3 农残及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选题背景 |
2.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多农药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前处理 |
2.2 UPLC-MS/MS条件 |
2.3 APGC-MS/MS条件 |
3. 数据分析 |
3.1 检出率的计算 |
3.2 超标率的计算 |
3.3 农残相关参数来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检出率 |
4.2 药用植物中禁用农药检出率 |
4.3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超标率 |
第三章 药用植物多残留农药的综合风险评估 |
1. 数据分析方法 |
1.1 膳食风险评估 |
1.2 风险安全序数 |
1.3 健康影响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膳食风险评估 |
2.2 风险安全序数 |
2.3 健康影响评估 |
3. 讨论 |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重金属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采集 |
1.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1.3 对照品标准曲线的制备 |
1.4 内标溶液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前处理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仪器条件 |
2.4 方法学指标 |
3. 数据分析 |
3.1 重金属的检出率 |
3.2 重金属的超标率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重金属的检出率 |
4.2 重金属的超标率 |
第五章 药用植物重金属的综合风险评估 |
1. 数据分析 |
1.1 膳食风险评估 |
1.2 非癌症风险评估 |
1.3 癌症风险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膳食风险评估 |
2.2 非癌症风险评估 |
2.3 癌症风险评估 |
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附录 |
表S1 药用植物中常检出农残的国际标准 |
表S2.1 LC-MS/MS检测的1000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
表S2.2 GC-MS/MS检测的771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
表S3.1 136种农残及其相关参数列表 |
表S3.2 LC-MS/MS检测的98种标准曲线及R~2 |
表S3.3 GC-MS/MS检测的44种标准曲线及R~2 |
表S3.4 LC-MS/MS检测的98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
表S3.5 GC-MS/MS检测的44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
表S4 136种农残的检出率及超标率 |
表S5 药用植物中检出农药个数、禁用农药个数及超标农药个数 |
表S6 1773批次药用植物重金属检测清单及检测结果 |
表S7.1 ICP-MS测定薄荷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 ICP-MS测定穿心莲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3 ICP-MS测定大青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4 ICP-MS测定枸杞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5 ICP-MS测定广金钱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6 ICP-MS测定红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7 ICP-MS测定金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8 ICP-MS测定菊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9 ICP-MS测定款冬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0 ICP-MS测定连翘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1 ICP-MS测定木瓜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2 ICP-MS测定女贞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3 ICP-MS测定蒲公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4 ICP-MS测定山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5 ICP-MS测定山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6 ICP-MS测定酸枣仁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7 ICP-MS测定吴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8 ICP-MS测定五味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9 ICP-MS测定鱼腥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0 ICP-MS测定栀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1 ICP-MS测定枳壳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2 ICP-MS测定紫苏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3 ICP-MS测定车前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图S1.1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
图S1.2 32个产区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
图S2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图S3 五种药用部分五种重金属的相似性分析(ANOSIM) |
图9、10、11的图注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4)西洋参根腐病生防菌剂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西洋参根腐病研究进展 |
1.1.1 西洋参概况 |
1.1.2 西洋参根腐病主要危害 |
1.1.3 西洋参根腐病主要病原菌 |
1.1.4 西洋参根腐病的生物防治 |
1.2 枯草芽孢杆菌概述 |
1.2.1 枯草芽孢杆菌主要特性 |
1.2.2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机理 |
1.2.3 枯草芽孢杆菌在中药材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防菌50-1 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菌种 |
2.1.2 主要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活菌数测定 |
2.2.2 生防菌50-1生长曲线测定 |
2.2.3 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防菌50-1生长曲线 |
2.3.2 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生防菌50-1粉剂的研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芽孢率测定 |
3.2.2 发酵浓缩液制备 |
3.2.3 载体的筛选及母粉的制备 |
3.2.4 分散剂的筛选 |
3.2.5 分散剂用量的筛选 |
3.2.6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
3.2.7 紫外保护剂用量的筛选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载体的筛选 |
3.3.2 分散剂的筛选 |
3.3.3 分散剂用量的筛选 |
3.3.4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
3.3.5 紫外保护剂用量的筛选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生防菌50-1粉剂的质量检测及生防效果验证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菌剂 |
4.1.2 致病菌株 |
4.1.3 主要培养基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有效活菌数测定 |
4.2.2 水分的测定 |
4.2.3 pH值的测定 |
4.2.4 平板对峙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防菌50-1粉剂质量检测 |
4.3.2 生防菌50-1粉剂平板对峙试验结果 |
4.4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讨论 |
研究总结 |
创新点 |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其在中药材种植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人参、红参系统物质基础与炮制介导的整体化学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人参中人参皂苷对照品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样品 |
1.2 仪器 |
1.3 提取与分离流程 |
2 新皂苷化合物(1)结构解析 |
3 已知皂苷化合物(2–42)结构解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离线全二维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2D-LC/IM-QTOF-MS)维度增强表征与UNIFI~(TM)自动峰注解技术的人参与红参系统物质基础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药品 |
1.2 仪器 |
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1.4 2D-LC/IM-QTOF-MS分析条件 |
2 离线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构建 |
2.1 固定相筛选 |
2.2 二维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
2.3 正交性与峰容量 |
3 Vion IMS-QTOF-MS(负离子模式)关键参数优化 |
3.1 毛细管电压和锥孔电压 |
3.2 HDMS~E采集二级裂解能量 |
4 方法学验证 |
4.1 精密度 |
4.2 重复性 |
4.3 检测限 |
5 人参与红参分段样品HDMS~E数据采集 |
5.1 基于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第一维分段样品的制备 |
5.2 分段样品HDMS~E数据采集 |
6 基于UNIFI~(TM)软件自动峰注解工作流程构建 |
6.1 人参皂苷自建数据库 |
6.2 UNIFI~(TM)软件自动峰注解工作流程 |
7 人参与红参中人参皂苷成分的系统鉴定 |
7.1 不同亚型人参皂苷二级质谱裂解规律 |
7.2 人参与红参中人参皂苷成分的系统鉴定 |
7.3 人参与红参中人参皂苷结构特征 |
7.4 人参与红参中人参皂苷初步差异分析 |
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与质谱成像技术人参炮制介导的化学转化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样品 |
1.2 仪器 |
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高质谱(UHPLC/IM-QTOF-MS)非靶标代谢组学流程的人参炮制化学转化研究 |
2.1 蒸制时间考察 |
2.2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潜在皂苷炮制标志物的发现 |
2.3 潜在皂苷炮制标志物的结构鉴定 |
2.4 人参蒸制皂苷成分转化网络 |
3 基于MSI人参炮制皂苷标志物在根部时空分布转化 |
3.1 MALDI-TOF MSI实验流程 |
3.2 皂苷标志物在根部时空分布转化 |
4 本章小结 |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S1 41个已知人参皂苷的~(13)C-NMR数据 |
表S2 58种人参皂苷的信息表 |
表S3 从白参和红参中鉴定的323种化合物的信息 |
图S1-S7 新皂苷化合物1-人参皂苷Ro_1的高分辨质谱、二维核磁谱图 |
图S8-S89 41 个已知人参皂苷的~1H-NMR、~(13)C-NMR谱图 |
综述 2011-2018年人参属中药植化分离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 |
1 植物化学 |
1.1 提取分离方法 |
1.2 新皂苷结构 |
1.3 人参皂苷的转化与制备 |
2 质量控制 |
2.1 多成分表征与鉴定 |
2.2 整体性鉴别 |
2.3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2.4 重金属农残 |
2.5 人参炮制 |
3.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参的种类 |
1.1.1 按生长环境分类 |
1.1.2 按炮制方法分类 |
1.2 野山参概述 |
1.2.1 分布 |
1.2.2 化学成分 |
1.2.3 药理活性 |
1.3 人参化学成分研究的技术 |
1.3.1 液质联用技术 |
1.3.2 核磁共振技术 |
1.3.3 气质联用技术 |
1.3.4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 |
1.4 立题依据 |
1.5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2.1.1 研究背景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实验结果 |
2.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 |
2.2.1 研究背景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结果 |
2.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
2.3.1 研究背景 |
2.3.2 实验材料 |
2.3.3 实验方法 |
2.3.4 实验结果 |
2.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 |
2.4.1 研究背景 |
2.4.2 实验材料 |
2.4.3 实验方法 |
2.4.4 实验结果 |
2.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
2.5.1 研究背景 |
2.5.2 实验材料 |
2.5.3 实验方法 |
2.5.4 实验结果 |
2.5.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 |
3.1.1 研究背景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实验结果 |
3.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
3.2.1 研究背景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 |
3.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实验材料 |
3.3.3 实验方法 |
3.3.4 实验结果 |
3.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活性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
4.1.1 研究背景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 |
4.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中单体皂苷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
4.2.1 研究背景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实验结果 |
4.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实验材料 |
4.3.3 实验方法 |
4.3.4 实验结果 |
4.3.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一节 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5.1.1 研究背景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实验结果 |
5.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 |
5.2.1 研究背景 |
5.2.2 实验材料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实验结果 |
5.2.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FG公司木棉花产品的竞争战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1)国外关于竞争战略理论的研究 |
(2)关于国外健康产品竞争理论的研究 |
2.国内研究现状 |
(1)国内关于竞争战略理论的研究 |
(2)关于健康产品竞争战略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研究法 |
(3)调查研究法 |
(4)比较研究法 |
2.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战略的含义及类型 |
(1)战略的含义 |
(2)战略的类型 |
2.竞争战略的含义及类型 |
(1)竞争战略的含义 |
(2)竞争战略的三种类型 |
(二)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 |
1.竞争优势理论 |
2.构成竞争战略优势的基本要素 |
3.竞争战略的理论基础 |
4.资源能力理论 |
(三)战略分析工具 |
1.PESTEL分析 |
2.五力分析模型 |
3.SWOT矩阵 |
三、FG公司木棉花产品发展的外部环境 |
(一)宏观环境分析(即PESTEL分析) |
1.政治法律环境(PL) |
(1)法律法规的完善 |
(2)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
(3)保健品领域发展趋势 |
(4)行业整顿 |
2.经济环境(E) |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
(2)“互联网+”趋势与保健产品 |
3.社会文化环境(SE) |
(1)社会保健意识的增强 |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
(3)传统文化的影响 |
4.科技环境(T) |
(二)行业环境(五力模型) |
1. |
(1)进入成本 |
(2)技术壁垒 |
(3)原材料优势 |
2.替代品的威胁 |
3.供应控制价格的能力 |
4.购买者控制价格的能力 |
5.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1)以原参为原料的保健品分析 |
(2)以木棉花为原料的健康品分析 |
(三)市场竞争对手分析 |
1.竞争对手的类型 |
(1)传统参类制品企业 |
(2)医药企业 |
(3)保健品企业 |
2.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1)鹰牌花旗参茶 |
(2)汤臣倍健“西洋参胶囊” |
(3)海王药业的“西洋参胶囊” |
四、FG木棉花产品发展的内部环境 |
(一)公司概况 |
1.公司基本情况及组织结构 |
(1)公司基本情况 |
(2)公司组织结构 |
2.公司发展 |
(二)公司资源与能力 |
1.资源分析 |
(1)有形资源 |
(2)无形资源 |
2.能力分析 |
(1)资源能力 |
(2)财务能力 |
(3)生产能力 |
(4)研发能力 |
(5)营销能力 |
五、FG公司木棉花产品发展的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1.技术优势 |
2.地域优势 |
3.品牌优势 |
4.市场优势 |
(二)劣势分析 |
1.木棉花系列产品创新理念弱 |
2.发展速度低于市场需求速度 |
3.组织架构不适应目前状况 |
4.种植木棉树的成本逐年增高 |
(三)机会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五)SWOT分析矩阵 |
六、FG公司木棉花产品的竞争选择与实施策略 |
(一)FG公司木棉花产品的竞争战略选择 |
1.FG公司木棉花产品EFE矩阵 |
2.FG公司木棉花产品IFE矩阵 |
3.FG公司木棉花产品竞争战略的选择 |
4.分析结果 |
(二)FG公司木棉花产品竞争战略的实施策略 |
1.产品差异化 |
2.价格差异化 |
3.渠道差异化 |
(1)通过渠道商销售 |
(2)注重企业业务模式管理 |
(3)促销战略差异化 |
4.服务差异化 |
5.形象差异化 |
七、FG公司木棉花产品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组织结构优化 |
(二)人力资源保障 |
1.构建人才队伍 |
2.构建培训体系 |
(三)财务管理的保障 |
(四)文化保障 |
八、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中医理论研究 |
2 现代医学研究 |
第二节 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1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
2 胰岛素促分泌剂及增敏剂 |
3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4 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 (SGLT-2)抑制剂 |
5 作用于中枢系统的药物 |
第三节 天然产物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 多糖类成分 |
2 黄酮类成分 |
3 皂苷类成分 |
4 生物碱类成分 |
第二章 前言 |
第一节 立题依据 |
1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2 临床使用糖尿病治疗药物存在不良反应 |
3 中药是当前降糖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
4 以“药食同源”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市场广阔 |
5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研发及应用存在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1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2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代应用情况 |
3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及文献研究 |
4 常见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降血糖作用体外评价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药食同源”的基本内涵 |
1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 |
2 “药食同源”思想起源 |
第二节 “药食同源”思想的历史沿革 |
1 先秦时期 |
2 两汉时期 |
3 魏晋南北朝 |
4 隋唐时期 |
5 宋元时期 |
6 明清时期 |
7 民国时期至今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代应用情况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历代消渴症治疗方剂分析 |
2 “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应用频次分析 |
3 “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历代使用情况分析 |
4 治疗消渴症“药食同源”中药材类别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及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基本信息 |
2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原料种类 |
3 “药食同源”中药材使用情况 |
4 “药食同源”中药材的配伍及有效成分 |
5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对象分析 |
6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
7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关键词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常见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降血糖作用体外评价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 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3 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的抑制作用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西洋参种植生长过程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西洋参概述 |
1.2 西洋参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连作障碍) |
1.3 连作障碍及其研究概况 |
1.3.1 连作障碍的概念 |
1.3.2 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 |
1.3.3 连作障碍的消减对策 |
1.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样地及土壤样品 |
2.1 研究样地 |
2.2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第3章 西洋参种植生长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2.2 药品试剂与主要仪器 |
3.2.3 高通量测序 |
3.2.4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处理 |
3.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细菌群落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3.2 土壤细菌群落OTU划分 |
3.3.3 土壤细菌群落物种注释结果 |
3.3.4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的相似(异)性 |
3.3.5 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
3.3.6 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差异性 |
3.4 讨论 |
第4章 西洋参种植生长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4.2.2 药品试剂与主要仪器 |
4.2.3 高通量测序 |
4.2.4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处理 |
4.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真菌群落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3.2 土壤真菌群落OTU划分 |
4.3.3 土壤真菌群落物种注释结果 |
4.3.4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的相似(异)性 |
4.3.5 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 |
4.3.6 土壤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差异性 |
4.4 讨论 |
第5章 西洋参种植生长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5.2.2 药品试剂与主要仪器 |
5.2.3 测定方法 |
5.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MBC含量特征及其变化 |
5.3.2 土壤养分组成特征及其变化 |
5.3.3 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变化 |
5.3.4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变化 |
5.4 讨论 |
第6章 西洋参种植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测定 |
6.2.2 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测定 |
6.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3.2 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4 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西洋参加工中常出现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洋参袋泡茶的研制及冲泡工艺优化[J]. 于梓芃,王文亮,单成钢,弓志青,宋莎莎,贾凤娟. 中国果菜, 2022(02)
- [2]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王聪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D]. 骆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西洋参根腐病生防菌剂研发[D]. 黄钦. 大理大学, 2021(08)
- [5]人参、红参系统物质基础与炮制介导的整体化学转化研究[D]. 左甜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6]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D]. 朱海林. 吉林大学, 2020(08)
- [7]FG公司木棉花产品的竞争战略选择研究[D]. 杨伏贵.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D]. 郝莉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西洋参种植生长过程的响应[D]. 李彤.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