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跺脚:一种乡村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蔡宇婷[1](2021)在《网络时代云南山歌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安琪[2](2021)在《娜迪的金响篾 ——澜沧拉祜族响篾及音乐文化研究》文中指出
陈会美[3](2021)在《哈尼族卡多人婚丧仪式中青棚文化研究 ——以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丧嫁娶仪式研究一直是哈尼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洞悉哈尼族的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精神世界及价值观等。而青棚作为一项寓于婚丧嫁娶仪式中的仪式,是哈尼族卡多人婚丧嫁娶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是哈尼族卡多人传统婚丧嫁娶的支撑。据文献记载,青棚在哈尼族卡多人生活中的应用渊源已久。因此,从婚丧嫁娶仪式入手,由表及里,由整体到部分至青棚,对进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哈尼族卡多人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整篇论文的撰写将始终保持着客观真实的态度,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事实出发,以普洱市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一个典型的哈尼族卡多人村落为研究个案,解读哈尼族婚丧嫁娶传统仪式中的青棚,整篇论文的的写作将基本遵循以下架构: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缘由,包括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它目前的存在现状以及与本篇论文研究对象相关的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内容。分别从论文选题的田野调查与影像制作拍摄概述、哈尼族卡多人婚丧仪式中的青棚、哈尼族卡多人婚丧青棚内的仪式音乐与舞蹈以及哈尼族卡多人婚丧青棚的功能与意义来进行细致的阐述。最后结语部分,文章强调指出基于青棚对哈尼族卡多人的特殊意义,然而随着文化变迁的影响,需要其自身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保护。
李晓玲[4](2021)在《南诏铁柱祭祀文化历史流变研究》文中指出弥渡古称勃弄川,(1)是唐南诏时期以大厘城为中心的“十赕”之一的“白崖赕”之地,是南诏的核心统治区域。勃弄川古有“十赕沃壤”之称,也因其地处古道要津,又被誉为“六诏咽喉”(2),而其西北的“昆弥岭”(3)则是滇中进入洱海地区的必经之地。现存于昆弥岭下的南诏古城遗址——白崖城,就是唐时期扼守在昆弥岭下南诏的重要军事防御城址;同时,白崖城也是南诏时期王室亲贵及高级官吏的主要居住之所。唐南诏蒙世隆时期的重器——南诏铁柱,就矗立在今弥渡县弥城镇蔡庄村委会庙前村铁柱庙内,铁柱柱身刻有“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二十二个阳文楷书铭文,铁柱即为南诏第十一代王蒙世隆建极十三年(872年)所铸立,至今已有1149年的历史,是现存全国唯一的唐代铁柱实物遗存,也是南诏时期原始宗教的有力佐证。一千多年来,随着朝代更替、民族的交往融合、意识形态的现实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变更,而对南诏铁柱的祭祀也从“部落首领祭祀”逐渐向“民间祭祀”流变,并体现在祭祀主体、祭祀空间、祭祀方式等传承路径的流变,也揭示了不同族群、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对南诏铁柱信仰的态度。本论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南诏铁柱概况。重点对南诏铁柱矗立的地域环境和矗立于弥渡的诸多因素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南诏铁柱的现状保护、南诏铁柱的价值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为南诏铁柱立柱诸说流变考。历代关于南诏铁柱立柱诸说的出现一方面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变迁背景下不同历史时期的群体对南诏铁柱祭柱文化内涵解读的心理变化过程。故重点对自唐以来出现的与南诏铁柱相关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立柱纪功说、白子国国王张乐进求立柱说、南诏开国之君细奴逻立柱说、南诏第十一代王蒙世隆重铸等立柱诸说的由来及其原因进行了考证。第三部分为南诏铁柱祭祀文化传承路径流变。重点从“祭祀主体、祭祀空间、祭祀方式”三方面对唐初以来铁柱祭祀从“部落首领祭祀”逐渐向“民间祭祀”的流变进行了分析探讨;第四部分为南诏铁柱祭祀文化流变内涵,从政治方面、文化方面、族群关系等方面对南诏铁柱祭祀文化的流变内涵进行分析;文末对南诏铁柱祭祀文化流变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通过对唐代至当代南诏铁柱祭祀文化的流变现象的全面考察和研究,旨在梳理历史文献和民间记忆中关于南诏铁柱祭祀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厘清南诏铁柱祭祀文化的流变现象及其流变原因,同时也为南诏铁柱历史文化研究和民俗文化旅游提供参考。
熊先起[5](2021)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土历史是某地区、某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地区文化塑造以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造就了纷繁复杂的乡土历史。乡土历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已有提及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相比于丰富的旅游资源,云南的经济、教育依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一些多元的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因此,少数民族乡土历史亟需受到重视。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分析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挖掘方式和运用情况。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原则应遵循地理文化亲近原则、筛选目标性原则和资源获取便利性原则。但是,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知道如何去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时候,除了运用常规的文献查阅法、参观访问法,还应该善用网络搜索,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内容多元化、呈现丰富化、解读个性化。在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时,教师需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适量性原则。同时,教师需注意,一方面,在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过程中应保证所选材料的有用和有效;另一方面,教师应将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及时转化为易于被初中生汲取的内容,以此保证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具体运用中,教师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学习有机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在具体运用策略方面,教师要遵循“转变思维-优化素材-以学生为主”的运用路径,逐步进行调整改善,从以教师为主的“转变教材观念”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性学习”。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加入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基本以(部编)人教版七、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的教学案例为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总结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云南历史课程资源挖掘与运用的原则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期望本文能够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视,对乡土历史资源进行积极的挖掘和运用,从而发挥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价值,并对云南省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
李瑜[6](2020)在《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复兴苦聪新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拉祜族苦聪人的民俗文化因搬迁挪移而被卷入剧烈变迁的浪潮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苦聪新村走上了民俗文化再生产之旅。苦聪新村的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动推进拉祜族苦聪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治、社会推力与地方精英、苦聪民众之间的博弈、合作与共谋推动了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使其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破碎到被选择、被重新建构的流动过程,而拉祜族苦聪人这一文化传承主体也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自我文化再生产,逐渐体现出文化主体应有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本文对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考察,一是旨在通过关注拉祜族苦聪人民俗文化再生产的问题,一是希望有助于促进拉祜族苦聪人异地社会融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旨在通过进一步思考文化变迁、民俗再生产等民俗学基础性概念来反思民俗学的新村民俗研究。第一章直接介入苦聪新村的村落空间再生产,历时地挖掘了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渊源,共时地交代了拉祜族苦聪人当下地生存环境,阐明了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现实语境。第二、三章从苦聪最为重要的集体性祭祀节日——畲皅节的变迁、“过秋”这一由节气转变的新节日的兴起,以及出生、婚礼和丧礼的变迁发展,陈述了苦聪新村节日民俗和仪礼民俗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原因、特点及功能。第四章,通过对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这一特殊记忆表征符号的论述,阐明了记忆载体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记忆功能,以及其中体现的民俗主体的角色的。结语部分认为,首先,苦聪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是社会剧烈变迁背景下的突变式变迁,搬迁政策来的迅速而剧烈以及民俗文化对于异地融入的重要作用使得苦聪新村的民俗剧变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其次,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多方力量对民俗的操弄以及民俗主体自我对新语境和其他主体的适应,恰好是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真相,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间关系的体现,亦是我们民俗学新村民俗研究的对象。第三,介于当下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苦聪民俗的复杂多元样态,民俗学在进行类似的新村民俗研究时,应该具有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学术视野,要能够全面的关注其整体性、联系性,关注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同时要勇于面对社会剧变语境下民俗主体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体现民俗学作为一种“民生之学”的人文立场与价值追求。
岳路鹏[7](2018)在《云南“南涧彝族打歌”的形态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涧彝族打歌(黑彝语称为“go-|bi-|”,白彝语称为“ra-|kia-|”)是彝族民间具有典型风格和悠久历史的舞蹈文化。这种在南涧独特的舞蹈形式,丰富并点缀着南涧彝族人们的美好生活,在广袤的民间艺术文化中,绽放着自己的色彩,盛开在南涧彝乡这片热土之上。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经千百年陶冶,并没有使它衰亡,反而更加光彩夺目。南涧打歌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代表着彝族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南涧彝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南涧县社会文化的变迁,彝族打歌也逐渐从原来用于娱乐活动和情感沟通的民间田野打歌场中跳脱出来,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知识化系统化的提炼和整理后,再经“二老艺人”和专业民间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加工登上舞台,再与南涧饮食宴享文化——“跳菜”相结合,使之呈现出新的文化形态。在国家政府、专业文化工作者的引导下,南涧打歌从传统打歌场域中“抽离”出来,与舞台表演等新形式相融合,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本化的进程中,再加之与现代社会文化要求相符合的自身发展下,实现了文化功能的转变,在此变化过程中其实蕴含着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变迁,展现着文化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本论文以南涧彝族打歌为研究对象,在对南涧彝族传统打歌调研的基础上,对南涧打歌的形态发展历程进行了纵向的梳理,最后分析其产生发展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南涧打歌的传统动作形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涧打歌两种类型的风格特点进行理性的分析,同时介绍南涧传统打歌发生的活动类型;第二部分主要从纵向的角度对南涧打歌进行历时性的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集成”的整理挖掘,到“三月街”上第一次从民间搬上舞台,再到打歌形态与跳菜形式相融合,最后发展到现在以“三道弯”为打歌形态的代表,分析南涧打歌整体形态发展的重要节点和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在此形态发展变化过程中,其实是南涧打歌从自在到自觉的文化变迁,首先是其由偶然发生走向自身要求的必然发展,再是其文化从小传统到大传统的逐步靠拢,最后是反哺民间,被民间接受的内在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在现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下,来自民间的传统舞蹈艺术,也有一个逐步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实则也是民间传统文化为跟上时代发展“内求”、“自省”的过程,但在“自觉”发展过程中,反哺民间被民间接受的前提是尊重和坚守传统民间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就是在“自在文化”中所保留下来的文化本源和基石。
邢钰[8](2017)在《云南歌曲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歌曲翻译是一种特殊翻译,属于一个新的题材,歌曲是音乐与词的结合,歌词构成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学形象,而歌曲的曲调构成音乐形象。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云南拥有的少数民族数量是最多的,民间歌唱活动在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云南歌曲不仅能反映人们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能体现人们的思想感情。本文将综述本次的翻译过程,通过云南歌曲的翻译案例来探索歌曲翻译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该翻译实践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任务背景和任务性质;第二部分,描述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背景资料的查阅,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文本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为案例分析和翻译难点,针对歌曲翻译的特点,探讨了歌曲中词语、句式的翻译技巧并注重译文与曲调的搭配;第四部分,是对翻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
董千[9](2017)在《等待洗牌》文中指出一、县长并非我想象的样子我们那地方的人喜欢把县里的书记、县长叫作知县,这里边蕴含了多少想法和内容,一时间也没人能够说得清楚。我站在新来的知县门口轻轻地敲了三下门:咚咚咚。里边传来知县的声音:请进。我推门进屋,跟知县点下头:林县,您找我……林知县看都没看我一眼,从一盒软中华里取出一支烟来。我看见知县办公桌上有只打火机,我应该主动上前拿起火机给他点
熊杰[10](2016)在《滇池沿岸民间歌会考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原明珠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境内,周边沿岸音乐活动中有歌会的民间习俗。在歌会上,男男女女的歌者即兴对唱。他们借用当地的山歌小调为旋律,以谈情说爱、讽刺挖苦、幽默斗趣等为内容进行歌唱。在歌会中,对唱音乐的体裁包含了山歌、小调、花灯,甚至是流行歌,所以对于对歌所用的音乐是难以界定的。所以在本文中,笔者用"对歌调"来统称。汉族,是滇池沿岸对歌习俗的主体参与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
二、三跺脚:一种乡村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跺脚:一种乡村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3)哈尼族卡多人婚丧仪式中青棚文化研究 ——以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与影像拍摄制作 |
(一)田野点梅子镇基本情况 |
(二)在梅子镇的田野调查 |
(三)影像制作与反馈 |
二、哈尼族卡多人的婚丧仪式与青棚 |
(一)婚礼仪式与青棚 |
(二)葬礼仪式与青棚 |
(三)青棚的其他仪式 |
三、哈尼族卡多人婚丧青棚内的仪式音乐与舞蹈 |
(一)仪式音乐 |
(二)仪式舞蹈 |
四、哈尼族卡多人婚丧青棚的功能意义 |
(一)青棚的象征性 |
(二)文化的认同与加强 |
(三)繁衍与传承载体 |
(四)空间内外:分隔与交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南诏铁柱祭祀文化历史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资料创新 |
(二)方法创新 |
(三)内容创新 |
五、研究现状 |
(一)南诏铁柱渊源的研究 |
(二)南诏铁柱铸造工艺研究 |
(三)南诏铁柱与民族关系研究 |
(四)民间祭祀文化流变的研究 |
六、研究意义 |
七、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南诏铁柱概况 |
第一节 南诏铁柱矗立的地域环境 |
一、庙前村—南诏铁柱矗立之地 |
二、西山彝族各村—南诏铁柱祭祀文化遗存较多的群体 |
三、西山脚下汉族村—相传因冶炼而形成的村邑 |
第二节 南诏铁柱缘何立于弥渡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地理因素 |
四、工艺因素 |
五、文化遗存 |
第三节 南诏铁柱现状与保护 |
一、南诏铁柱现状 |
二、南诏铁柱保护 |
第四节 南诏铁柱的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第二章 南诏铁柱立柱诸说流变考 |
第一节 蜀汉丞相诸葛亮立柱纪功说 |
一、宋元时期 |
二、明代 |
三、清代 |
第二节 白子国国王张乐进求立柱说 |
一、唐南诏时期 |
二、明清时期 |
第三节 南诏开国之君细奴逻立柱说 |
一、历史文献记忆 |
二、民间故事传说 |
第四节 南诏第十一代王蒙世隆重铸说 |
一、宋元时期 |
二、明清时期 |
第三章 南诏铁柱祭祀文化传承路径流变 |
第一节 祭祀主体流变 |
一、唐代“部落首领”祭祀 |
二、元代以白人为主的祭祀 |
三、明清汉族移民和土民的融合和祭祀 |
四、现当代西山彝族为主导的多民族参与祭祀 |
第二节 祭祀空间流变 |
一、露天祭祀 |
二、立庙祭祀 |
三、村落祭祀 |
第三节 祭祀方式流变 |
一、祭柱 |
二、祭祖 |
三、踏歌 |
第四章 南诏铁柱祭祀文化流变内涵 |
第一节 政治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变迁 |
第三节 族群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乡土、乡土历史与乡土历史资源 |
二、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
第二节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分类 |
一、历史文物 |
二、历史文献 |
三、口述历史 |
四、信息化资源 |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特色 |
一、历史悠久性 |
二、种类多样性 |
三、文化独特性 |
四、生活参与性 |
五、生动形象性 |
第四节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
一、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是教科书的有力补充 |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 |
第一节 挖掘原则 |
一、地理文化亲近原则 |
二、筛选目标性原则 |
三、资源获取便利原则 |
第二节 挖掘途径 |
一、查阅文献 |
二、参观访问 |
三、网络搜索 |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 |
第一节 运用原则 |
一、针对性原则 |
二、真实性原则 |
三、教育性原则 |
四、趣味性原则 |
五、启发性原则 |
六、适量性原则 |
第二节 运用途径 |
一、第一课堂 |
二、第二课堂 |
第三节 运用策略 |
一、转变教材观念:熟悉与创新 |
二、讲授历史故事:导入、质疑与强化 |
三、挖掘历史素材:多途径与宽领域 |
四、培养学生主体性:从引导到主导 |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挖掘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反思: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挖掘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过于依赖历史教材且运用不灵活 |
二、教学评价体系不足导致学生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 |
三、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认识不足 |
第二节 展望: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设想 |
一、教师应理论实践相结合并提升综合能力 |
二、教学评价体系应契合时代发展趋势 |
三、立足本地区乡土历史,增进历史学习前瞻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文化再生产 |
(二)记忆之场 |
(三)“过秋”节 |
(四)“接送老亡人”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释读法 |
(二)野调查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苦聪新村空间再生产 |
一、拉祜族苦聪人身份变迁与历史发展 |
(一)族源、称谓与族属 |
(二)早期自然环境 |
(三)走出森林的拉祜族苦聪人 |
二、苦聪新村村落空间 |
(一)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 |
(二)村落空间构成 |
三、家户空间 |
(一)家户空间格局 |
(二)家户神圣空间 |
四、生计空间 |
(一)耕与养殖 |
(二)经商 |
(三)打工 |
第二章 苦聪节日民俗再生产 |
一、畲皅“祭竜” |
(一)畲皅节的起源 |
(二)畲皅节的时空 |
(三)畲皅节仪式过程 |
(四)畲皅节俗再生产的动力分析 |
二、“过秋”节 |
(一)“过秋”节的发展与现状 |
(二)“过秋”节活动 |
(三)“过秋”节再生产原因分析 |
三、接送老亡人” |
(一)祖先崇拜的变迁 |
(二)“接送老亡人”仪式 |
(三)接送“老亡人”节俗变迁分析 |
四、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与文化功能 |
(一)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 |
(二)节日民俗再生产的文化功能 |
第三章 人生仪礼民俗再生产 |
一、出生仪礼 |
(一)取名仪式 |
(二)“送祝米” |
(三)“满岁酒”兴起 |
二、婚礼仪礼 |
(一)婚姻缔结形式与范围 |
(二)婚礼仪式的变迁 |
三、丧葬仪礼 |
(一)传统丧葬习俗 |
(二)苦聪新村葬礼仪式过程 |
四、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
(一)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 |
(二)人生仪礼再生产的原因 |
第四章 记忆空间与民俗表征 |
一、博物馆:记忆之场 |
(一)博物馆的诞生 |
(二)博物馆的外观及展陈设计 |
二、记忆民俗表征 |
(一)服饰民俗 |
(二)住居民俗 |
(三)生产生活 |
(四)风俗信仰 |
三、被表征的主体 |
(一)博物馆空间生产的局外人 |
(二)空间叙事讲解的失语者 |
结语 |
一、易地扶贫新村民俗剧变事实 |
二、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主体性 |
三、民俗学应如何研究新村民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云南“南涧彝族打歌”的形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打歌的研究综述 |
2、目前南涧彝族打歌研究的不足 |
3、南涧彝族打歌研究的新路径 |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
(五)本课题的难点 |
1、现有的研究基础薄弱 |
2、语言交流困难 |
3、现代模式化田野调研的影响 |
一、南涧彝族传统的打歌形态 |
(一)无量山派打歌形态 |
1、无量山派打歌的动作分析 |
2、无量山派打歌的风格特点 |
(二)哀牢山派打歌形态 |
1、哀牢山派打歌的动作分析 |
2、哀牢山派打歌的风格特点 |
(三)南涧打歌传统的活动形态 |
1、喜事打歌 |
2、丧葬打歌 |
3、节庆打歌 |
4、庙会打歌 |
5、娱乐打歌 |
二、南涧打歌形态之嬗变 |
(一)“民舞集成”:对打歌的形态整合与梳理 |
(二)“三月街”:从田野到舞台的首次转变 |
(三)“跳菜+打歌”:跳菜形式与打歌形态的融合 |
(四)“跳菜名片”下销声匿迹的打歌 |
(五)“三道弯”:南涧打歌重放异彩 |
1、“三节动”动作 |
2、“翻歌”动作 |
3、“老鸹歌”动作 |
4、“喜鹊蹲窝”动作 |
三、均衡构建从自在到自觉的文化变迁 |
(一)由偶然走向必然的自觉发展 |
1、“二老艺人”的剥离与再植 |
2、文化资本下的商业化推动 |
(二)从小传统向大传统的自觉靠拢 |
1、从村寨文化向社会文化转变 |
2、从自娱活动向舞台展演转变 |
(三)对自在文化继承发展后的观念重塑 |
1、“地域民族性”的符号化与标识性坚守 |
2、“为我所用”的自我文化认同 |
结语 |
附录(一):笔者及导师与杨一忠老师的采访 |
附录(二):南涧彝族节日打歌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云南歌曲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性质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背景资料的查阅 |
2.1.2 翻译策略的选择与术语表的制定 |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2 文本分析 |
2.2.1 歌曲类文本特点分析 |
2.2.2 本次翻译实践文本的语言特征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歌曲中词语的翻译技巧 |
3.1.1 衬词的翻译 |
3.1.2 专有名词的译法 |
3.1.3 民族特色词语的大众化 |
3.2 歌曲中句式的翻译技巧 |
3.2.1 减少主从复合句的使用 |
3.2.2 歌曲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
3.3 译文与曲调的搭配 |
3.3.1 增加文学素养,提高译文的可唱性 |
3.3.2 采用异化策略,忠实于意境和韵律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译后效果 |
4.2 翻译实践中出现问题的思考 |
4.3 对今后翻译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等待洗牌(论文提纲范文)
一、县长并非我想象的样子 |
二、全国山河一片白 |
三、知县激动得热泪盈眶 |
四、灾难性的点评 |
五、一份讲话稿 |
六、十年的好青春 |
四、三跺脚:一种乡村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云南山歌传承与发展研究[D]. 蔡宇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娜迪的金响篾 ——澜沧拉祜族响篾及音乐文化研究[D]. 王安琪. 天津音乐学院, 2021
- [3]哈尼族卡多人婚丧仪式中青棚文化研究 ——以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为例[D]. 陈会美.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4]南诏铁柱祭祀文化历史流变研究[D]. 李晓玲. 大理大学, 2021(10)
- [5]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D]. 熊先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D]. 李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7]云南“南涧彝族打歌”的形态与发展研究[D]. 岳路鹏. 北京舞蹈学院, 2018(11)
- [8]云南歌曲翻译实践报告[D]. 邢钰.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9)
- [9]等待洗牌[J]. 董千. 章回小说(上旬刊), 2017(03)
- [10]滇池沿岸民间歌会考察研究[J]. 熊杰. 民族音乐,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