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枝型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1](2021)在《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烯酸树脂主要是以丙烯酸类单体作为主要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一般用在涂料中会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并且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至于各个国家对有机挥发物(VOC)的排放进行了限制,这也导致了水性树脂的兴起,也因此丙烯酸树脂的水性化显得极其重要。金属及其构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被腐蚀,这就会导致经济的损失,久而久之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保护金属构件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金属表面涂覆涂料。尽管丙烯酸树脂涂料有着较好的金属防护性能,但依然存在着成膜性差、硬度低以及耐腐蚀性不足等缺点,因此需要对丙烯酸树脂进行适当的改性,来制备性能更好的丙烯酸树脂涂料。本文主要是通过在聚丙烯酸酯分子链段上引入自交联单体的方式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然后用制备得到的树脂分散体作为基料,添加适量的水性助剂,配制漆膜并测试其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先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式将自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AAEM)引入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再通过转相方式制备得到水分散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并采用1,6-己二酸二酰肼(ADH)作为交联剂制备得到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酯涂膜。对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及其固化膜的研究表明,随着AAEM用量的增加,分散体的粒径增大,涂膜对水的接触角增大;随着中和度的提高,分散体的粒径减小而粘度增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透射红外等对交联单体、固化剂、树脂以及固化涂膜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自交联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段上且固化反应成功进行。DSC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所得固化涂膜的玻璃化温度(Tg)最高,达到了56.89℃,即该条件下所得涂膜的交联程度最高;TGA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固化涂膜的外推起始温度最高,达到了347.5℃,即该涂膜的热稳定性最好。当AAEM用量为5.0~7.5 wt%、共聚物Tg为45℃、中和度为90%、ADH用量为150%时,固化涂膜的凝胶分数达到了90%,固化漆膜的铅笔硬度为H,附着力为1级,弯曲性能为3 mm,耐冲击性为50 kg·cm,耐水性达到了72 h,具有较好的性能。(2)通过先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式将AAEM引入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再通过转相的方式制备得到水分散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在高温烘烤条件下能发生自交联,在180℃条件下固化时间为1 h时得到的涂膜凝胶分数达到71%左右。对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及其固化膜的研究表明,随着AA用量的增加,分散体粒径减小而粘度增大,涂膜对水的接触角减小;随着AAEM用量的增加,分散体的粒径增大,涂膜对水的接触角增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透射红外等对树脂以及固化涂膜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自交联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段上且固化反应成功进行。DSC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所得固化涂膜的Tg最高,达到了60.53℃,即该条件下所得涂膜的交联程度最高;TGA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固化涂膜的外推起始温度最高,达到了360.2℃,即涂膜的热稳定性最好。当AA用量为3.5 wt%、AAEM用量为5.0 wt%、共聚物Tg为45℃、固化条件为180℃烘烤1 h时,固化涂膜的凝胶分数达到了72.3%,固化漆膜的铅笔硬度为2 H,附着力为1级,弯曲性能为3mm,耐冲击性为50 kg·cm,耐水性达到了168 h,具有较好的性能。
赵冰冰[2](2021)在《纳米纤维素(NC)复合Ⅱ型环氧树脂(EP)水性涂料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氧树脂(EP)因其高度交联性,导致摩擦磨损性能较差。纳米纤维素(NC)的添加可以改善EP质脆、摩擦磨损性能差等缺点,增强复合水性涂料摩擦磨损性能,扩大水性涂料应用范围。本文通过聚乙二醇(PEG)对EP(EP-20)接枝改性,合成Ⅱ型EP水性乳液,加入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NC并接枝EP,制备NC复合Ⅱ型EP水性涂料,对其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NC复合Ⅱ型EP水性涂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论如下:(1)水性EP涂料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h,三苯基膦(TPP)作催化剂,EP-20:PEG=1:1,EP-20:水性环氧固化剂=2:1;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PEG与EP-20发生化学接枝反应,引入亲水基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改性水性EP涂层光滑平整;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水性EP乳液粒子分布均匀,分散性及稳定性较好。(2)NC复合Ⅱ型EP水性涂料最佳制备工艺为:NC添加量为EP-20的0.8%,硅烷偶联剂KH560用量为NC悬浮液的0.9%;SEM观察到NC在涂层中分布均匀,没有发生团聚现象;TEM观察到NC呈细丝状,分子之间结构紧凑相互缠绕形成网状结构,硅烷偶联剂均匀分散在NC表面;FT-IR分析表明NC与硅烷偶联剂KH560成功接枝。(3)摩擦磨损性能的最佳复合水性涂料工艺参数为:硅烷偶联剂KH560用量0.9%,NC添加量0.8%;与未添加NC的水性EP涂料相比:摩擦磨损性能及拉伸性能都有大幅度提高,拉伸应力达到4.2 MPa,摩擦系数达到0.133,降低了67.72%;划痕摩擦磨损试验及超景深划痕形貌显示,摩擦曲线较为平缓,波动较小,摩擦表面较为光滑;通过SEM观察复合水性涂料的摩擦表面,分析其摩擦磨损机理以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FT-IR分析表明NC已接枝到EP中,热重(TG)曲线表明复合水性涂料热稳定性能得到了改善。
吴海朋[3](2020)在《水性环氧树脂改性和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附着力、耐化学品性、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在防腐涂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植物油酸中的不饱和双键通过氧化聚合可以提高聚合物的交联密度以及涂膜的干燥速度,植物油酸改性环氧树脂对制备单组分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首先用生物基树脂中的植物油酸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在环氧树脂的分子中引入不饱和脂肪酸双键,进而采用化学改性法将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乙烯基的聚合反应对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合成可自乳化的环氧树脂乳液,并制备单组分环氧树脂清漆和色漆,系统评价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耐介质性、耐盐雾性以及干燥速度,制得一种防腐性能优化的生物基树脂改性的单组分环氧涂料。另外,本论文以提高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为目标,以超支化环氧树脂和纳米粒子为改性剂,开展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优化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环氧树脂和植物油酸的种类与用量、溶剂种类等因素对乳液的合成和稳定性的影响。当选用分子量较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E-06为母体,在正丁醇和丙二醇丁醚溶剂体系中,合成了一种乳胶粒子尺寸约为120nm的稳定乳液。进一步开展了亲水单体和交联单体的用量对乳液合成稳定性和树脂耐水性的影响研究,以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交联单体,其用量分别为2wt%和3wt%时乳化过程稳定,最终通过对相反转工艺的优化,合成了一种粒径约为150nm、固含量为35%的可稳定分散的生物基树脂改性的环氧丙烯酸乳液。2、使用所合成的乳液为成膜树脂,制备了单组分环氧树脂清漆和色漆,基于对涂层干燥速率、力学性能、耐盐雾和耐介质等性能的评价,系统研究了环氧树脂的种类与用量、生物基树脂的种类与用量、交联体系、涂料助剂、涂膜干燥工艺等因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改进清漆和色漆的树脂和助剂配方,进一步优化涂层性能,最终制得涂层性能为硬度3H、抗冲击性能120cm、耐盐雾性能500h以上的生物基树脂改性的水性单组分环氧树脂防腐清漆,以及硬度为2H、抗冲击性能为60cm、耐盐雾性能达100h的生物基树脂改性的水性单组分环氧树脂防腐色漆。3、以SiO2颗粒为填料,制备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并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目标,开展了 SiO2颗粒的尺寸与用量、界面改性方法、超支化环氧树脂和氧化石墨烯的用量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加入0.3%氧化石墨烯、5%超支化环氧树脂、1%KH560对SiO2粒子进行表面能改性,SiO2颗粒尺寸的优化配比为:45μm:10μm:1.6μm为1:2:1,再加入2%尺寸为10nm的SiO2颗粒,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优,最终制得拉伸强度约55MPa、弯曲强度约88MPa、压缩强度约102MPa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宋月[4](2020)在《微纳米纤维素复合Ⅰ型环氧树脂水性涂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相关政策的出台,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渐被水溶性涂料取代。环氧树脂(EP)粘结性高、化学稳定性好,但机械性能差制约其发展。微纳米纤维素(MFC)来源广泛、力学强度高等优势,使其在增强复合材料中有着潜在用途,纳米复合涂料可拓宽两者的使用价值,也具有可观的绿色环保的前景。本文通过非离子改性法合成乳化型固化剂制备Ⅰ型环氧树脂水性涂料,以沙柳微纳米纤维素作为增强材料,通过机械共混法与化学接枝法制备复合涂料,主要结论如下:(1)乳化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合成工艺:合成TETA-DGEPG的条件为TETA:DGEPG=4:1,温度65℃,时间3 h;合成TETA-DGEPG-E-51的条件为时间3h,反应温度为75℃;以PGE封端,漆膜综合性能最佳;红外光谱表明DGEPG与E-51已接枝到TETA中;粒径分析表明乳化型固化剂的乳化能力优于市售固化剂;SEM可观察到涂层光滑整齐、致密均匀。(2)机械共混法制备复合水性涂料的最佳工艺为:MFC浓度为0.5%,在A阶段与环氧树脂共混时,漆膜物理力学性能最佳;SEM可观察到涂膜表面出现微裂痕、不光滑现象;TEM可观察到部分MFC以细丝状分散在涂料中,有少许MFC团聚现象;TG分析表明复合漆膜热稳定性未有明显提升。(3)化学接枝法制备复合水性涂料的最佳工艺为:浓度为0.8%的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MFC的浓度为0.5%,漆膜物理力学性能最佳;红外光谱表明MFC已与KH550接枝;TG分析表明复合漆膜热稳定性得到改善;TEM可观察到MFC可均匀分散在涂料中;接触角分析表明改性后MFC呈疏水性,与涂料间的相容性较好。
陈中华[5](2020)在《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氧树脂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附着力强、耐化学品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传统的环氧树脂涂料溶剂含量较大,溶剂挥发污染环境,且有害人体健康,水性环氧涂料绿色环保,方便施工,所以水性环氧涂料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但水性环氧涂料质脆,耐腐蚀能力较溶剂型环氧涂料弱,所以还需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力学性能和防腐性能优良的复合涂料。本文以双酚A环氧树脂E-20、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将亲水基团羧基(—COOH)接枝到环氧树脂大分子链上,制备了水性环氧乳液。表征了合成树脂,探讨了温度、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对改性树脂和水性乳液的影响,确定了工艺参数和配方。当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h,甲基丙烯酸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0%,丙烯酸丁酯为10%,苯乙烯为7%,引发剂用量为接枝单体的7%时,制得的水性环氧乳液综合性能最佳。硅烷偶联剂KH560能增强填料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使得填料分散更加均匀。磷酸的磷羟基可以与基材形成较强的螯合作用,以共价键的形式牢固附着于金属基体表面。本文选用纳米二氧化硅和氧化石墨为改性填料,用KH560和磷酸对纳米粒子进行处理,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改性氧化石墨。最后用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改性的氧化石墨分别与自制的水性环氧乳液进行物理共混,研究了改性粒子含量变化对成膜物性能的影响,并以添加了未经过处理的填料的水性环氧涂膜作为对比。研究发现,改性的填料在水性环氧树脂中有更好的分散性,且有一定的阻水性,当水性环氧乳液固含量为50%,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为水性环氧乳液质量的2%时,改性氧化石墨添加量为水性环氧乳液质量的1.5%时,复合涂膜的综合性能最好。为进一步提高水性环氧涂料的性能,本文还将两种填料复配对水性环氧涂料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二氧化硅/改性氧化石墨/水性环氧复合涂料,研究了混合填料在不同比例和不同含量下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混合填料对涂膜的附着力、硬度、冲击韧性、耐水性、耐酸碱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混合填料添加量为1%时,组分以1:1混合便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涂膜,涂膜附着力为0级,硬度可达4H,冲击韧性可达60cm,耐水性和耐酸碱性能良好,腐蚀电位为0.55V,腐蚀电流为5.12×10-10A,比纯的水性涂膜小了两个数量级,此涂膜相比于单组分填料改性的水性涂料有更好的韧性和耐腐蚀能力。
邓云娇[6](2020)在《阻尼涂料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噪声污染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人们对其产生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减振降噪材料也随之发展起来,阻尼涂料利用高分子材料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将机械振动能以及声波振动能转化成热能而消耗掉,以起到了减振降噪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客车、飞机及各类机械设备等领域。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传统溶剂型涂料已经逐渐被淘汰,水性涂料逐渐占领市场的主体地位。粘弹性聚合物用于衰减声音和振动以起到阻尼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聚合物链段可以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附近充分运动。然而,形变不容易随交变力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材料的滞后现象越严重,阻尼效果越好。为了满足阻尼应用,要求阻尼材料的机械损耗角正切(tanδ)值必须高于0.3,且温度范围大于60℃。聚氨酯(PU)是一种重要的粘弹性聚合物阻尼材料,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玻璃化转变。然而,传统的聚氨酯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不利于环保,水性聚氨酯(WPU)由于其挥发性有机溶剂非常低甚至为零,正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传统聚氨酯的替代品。WPU具有优异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良好的耐寒性和随温度变化的硬度。然而,由于亲水基团的存在,WPU具有耐水性差,耐溶剂性差,耐候性差等缺点。丙烯酸酯聚合物(PA)具有许多优点,如良好的耐候性和耐水性,且成本低。因此,将WPU和PA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以制备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并使用阻尼性能优良的WPUA复合乳液作为基础乳液制备高性能的水性阻尼涂料。为此,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采用逐步聚合法先制备出WPU预聚体,并以此作为种子乳液,向其中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制备出一系列WPUA复合乳液。研究了NCO/OH比(R值)、PU/PA比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比例和二乙烯基苯(DVB)含量等对WPUA复合乳液及其膜性能的影响,粒度分析(DLS)和乳液外观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可控、外观稳定的WPUA乳液。透射电镜(TEM)图像显示,WPUA复合乳液的粒子尺寸与DLS结果一致。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当R值为1.2,PU/PA比例为30/70,MMA/BA比例为25/75和DVB含量为0.8%时,WPUA膜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tanδ的最大值为1.2,其相应的有效阻尼温度范围(tanδ≥0.3)达到了75℃,可以用于阻尼涂料的应用。(2)分别采用物理共混方法、接枝乳液聚合方法和互穿网络(IPN)方法,制备出三种不同结构的WPUA复合乳液。考察了制备方法对WPUA复合乳液及其膜性能的影响。DLS分析和TEM结果表明,接枝型WPUA2复合乳液的粒径最大,共混型WPUA1复合乳液粒径最小。接枝型WPUA2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阻尼性能和热性能。说明PU与PA之间的化学键对WPUA膜的性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扫描电镜(SEM)图像清晰地描述了接枝型WPUA2中两相的相分离现象最不明显,证明了PU与PA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研究表明,接枝聚合法制备的WPUA复合乳液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3)从分子结构设计入手,合成三种不同代数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OH),并以此作为交联剂,制备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HBPUA)复合乳液,并针对不同代数的HBP-OH对WHBPUA复合乳液及膜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红外和核磁结果证明成功合成了三种不同代数的HBP-OH,且具有较高的支化度,其分子结构近似于树枝状结构。随着HBP-OH代数的增加,WHBPUA膜的疏水性、拉伸性能、阻尼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都所有提高,WHBPUA-3的水接触角最大达到了94°,WHBPUA膜的拉伸强度从10.8 MPa升高到13.9 MPa。WHBPUA-3具有最高的阻尼性能,有效阻尼温域(tanδ≥0.3)达到了84℃。(4)选用前面制得的阻尼性能优良的WPUA复合乳液作为基料,加入填料和其它助剂,制备出水性阻尼涂料。考察涂料配方设计中填料的种类、尺寸和添加量对涂料的粘附力、触变性、流变性以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涂料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流体的“剪切变稀”特性,所有样品都具有较好的触变性和较好的抗流挂性能。综合比较,釆用云母粉作为填料,阻尼涂料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选用云母粉目数为400目,WPUA复合乳液与云母粉的比例为70/30时,涂料具有最优异的阻尼性能,其tanδ的最大值为0.81,有效阻尼温域(tanδ≥0.3)达到了106℃。
赵颖[7](2020)在《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中使用的混凝土轨道板在野外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混凝土轨道板在使用周期范围内的保养和维持以及后期在混凝土轨道板使用周期结束后的翻新消耗都会非常巨大。为能够有效阻止自然因素对混凝土轨道板的侵蚀,降低后期维修和重建混凝土轨道板的成本,本论文拟研究一种初期就涂覆在混凝土轨道板表面的涂料。涂料行业所使用的原料种类繁多,自身具有非常优异性能的环氧树脂脱颖而出,并在涂料行业中被广泛使用。由于市面上常见的传统环氧树脂涂料对人体有损害,并且对大气有危害的溶剂型环氧涂料。所以本论文拟研究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环氧树脂乳液,这种新型绿色环保乳液摒弃了以有机溶剂溶解环氧树脂的方法,选择以常用的水作为替代品来分散环氧树脂。水性环氧涂料在固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其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固化,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涂膜。由于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是制备涂膜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所以涂膜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甚至化学性能都要受到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性能的影响。因此制备一种符合市场要求和使用性能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迫在眉睫。新型绿色环保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繁多,本论文研究了其中的两种,即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下文是对研究内容的具体阐释:首先,由于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两端各有一个环氧基,聚乙二醇两端各有一个醇羟基,并且聚乙二醇分子中具有很多醚键,亲水性加强。在适当温度和适当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使得环氧树脂上的某一端环氧基开环,随后聚乙二醇的一个醇羟基会被引入到开环的环氧基上。由于聚乙二醇的另外一个醇羟基和分子链中相当多的醚键存在,被引入聚乙二醇分子的亲油性环氧树脂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亲水性,成功运用自乳化法制备出聚乙二醇改性环氧树脂自配乳化剂。开环反应中通过对环氧值变化的检测,得到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因素对开环过程的影响。通过测试试验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得到了试验改性前后试验产物的结构变化。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引发剂滴加方式以及聚乙二醇和环氧树脂配比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得到最佳试验条件为:聚乙二醇与环氧树脂摩尔比为1:1,反应6 h,反应温度为160℃,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引发剂为过硫酸钾,用量为原料摩尔比的0.75%,引发剂滴加方式为将引发剂溶解于水中,用恒压漏斗匀速缓慢滴加,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聚乙二醇改性环氧树脂自配乳化剂。其次,改性的试验产物通过对环氧树脂的乳化作用,把环氧树脂紧紧包裹,并在滴加去离子水时不断采用适当的速度搅拌,乳化过程全程在适宜的保温温度下进行,使反应体系最终完成了从油相到水相的转变,利用相反转法成功得到了绿色环保型水性乳液。试验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例如自配乳化剂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乳化时的温度,乳化过程中的搅拌速率等。得到最佳试验条件为:自配乳化剂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乳化时的温度为70℃,搅拌器的转速为1 500 r/min,得到的乳液粒径比较小,且粒径为50~120nm之间,乳液稳定性比较好。
於成刚[8](2020)在《双组份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固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传统的双组份溶剂型环氧涂料正在慢慢被双组份水性环氧涂料所替代,对高性能的水性环氧树脂和其固化剂的研发是当下研究需要。本文用聚乙二醇和环氧树脂E51反应合成加合物,再用端聚醚胺进行扩链,以此作乳化剂,采用相反转法乳化环氧树脂E20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以聚乙二醇PEG4000和环氧树脂E44以及端聚醚胺MZ600合成的乳化剂为主,以红外谱图对乳化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乳化剂的不同含量对环氧乳液的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当乳化剂用量相同时,不同聚乙二醇,不同环氧树脂和不同端聚醚胺所合成的乳化剂对分散体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剪切速率下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聚乙二醇PEG4000和环氧树脂E44以及端聚醚胺MZ600制备乳化剂,乳化剂含量为12%时,乳液平均粒径为346nm,稳定性好。然后以二聚酸、双酚A和环氧树脂E51合成了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利用自制的乳化剂对合成树脂进行乳化,得到改性后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用红外光谱图对二聚酸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合成树脂环氧当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二聚酸含量对合成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乳液的粒径,黏度的影响。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随着二聚酸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合适的二聚酸含量为10%左右,粒径为252.2nm。用一定比例的聚乙二醇和环氧树脂E51反应得加合物,将加合物滴加入丁基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异佛尔酮胺中,得到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通过环氧当量的测定来对加合物反应过程进行监测,研究了环氧树脂和聚乙二醇反应的摩尔比、环氧树脂和聚乙二醇反应的加合物环氧当量以及丁基缩水甘油醚对胺的封端率对合成的固化剂水溶性和黏度以及固化后的漆膜外观影响,当环氧树脂与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一定时,探究反应时间对加合物环氧当量的影响。环氧树脂E51与聚乙二醇PEG1000反应摩尔比为4:1,温度100℃,反应5h以上,所得加合物滴加入用丁基缩水甘油醚封端20%的异佛尔酮胺中,得到透明呈黄色的水性环氧固化剂。最后对清漆漆膜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以环氧树脂E44和聚乙二醇PEG4000以及端聚醚胺MZ600反应得乳化剂,以不同的乳化剂含量对环氧树脂E20进行乳化制备乳液待用,同时,也乳化二聚酸改性的环氧树脂以制得乳液待用;选用的固化剂是以环氧树脂E51和聚乙二醇PEG1000以及丁基缩水甘油醚封端20%的异佛尔酮胺制备所得。研究了水性环氧乳液和水性环氧固化剂按不同的环氧基和胺氢比混合对清漆性能影响,探究了不同乳化剂含量的乳液,增韧改性后的树脂乳液对清漆漆膜的性能的影响,同时用热重分析检测固化后的漆膜热稳定性。
羌伟[9](2020)在《TDI/IPDI型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氨酯(PU)在人造革、胶粘剂、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传统的PU制备大多采用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危及人类健康。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迫使传统的溶剂型PU逐步向水性化转型,多功能水性聚氨酯(WPU)材料的制备已成为研究热点。WPU相比溶剂型PU,在耐候性、耐水性等方面有所欠缺。研究者们针对WPU的缺陷,采用了多种方法对WPU进行改性,提高WPU性能。本文主要对TDI/IPDI型WPU的合成及纳米氧化物、环氧树脂改性的WPU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TDI/IPDI型WPU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合成TDI/IPDI型WPU,对涂膜的硬度、耐热性、耐水性等性能进行研究。其中TDI/IPDI型WPU涂膜硬度相比IPDI型WPU涂膜由HB提高到H,耐热性能相差不大,耐水性能随DMPA含量增大而减弱。确定了最优的合成条件为TDI/IPDI摩尔比=3∶7,R=4.0~4.5,DMPA含量为5.1~5.8%。(2)纳米Si O2改性WPU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原位聚合法得到纳米Si O2改性WPU(TDI–Si O2/WPU)。确定了合成TDI–Si O2/WPU乳液的优化条件为R=4.5、DMPA含量为6.5%,Si O2最优添加比例为0.75%。改性涂膜相比纯WPU涂膜硬度由H提高到2H,耐热性能最大提高了45.91℃,吸水率由28.32%降至18.86%,防腐蚀性能方面相比纯WPU涂膜阻抗模值由4.04×105?提高到了8.79×105?,Ecorr从-0.498V增加到-0.399V,Icorr从1.032×10-6 A/cm2降低到2.558×10-7 A/cm2。(3)纳米Zn O改性WPU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在乳化阶段采用物理混合改性法,制备了纳米Zn O改性水性聚氨酯(Zn O/WPU)。纳米Zn O最优添加比例为0.5%,所制备的涂膜相比纯WPU涂膜硬度提高到2H,吸水率降至16.52%,耐热性能相差不大。防腐蚀性能方面,改性后的涂膜阻抗模值达到1.42×106?。(4)纳米Zn O/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了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在EWPU合成乳化阶段采用物理混合法,制备了纳米Zn O/环氧树脂混合改性水性聚氨酯(Zn O/EWPU)。实验发现环氧树脂最优添加比例为8%,纳米Zn O最优添加量为0.5%,改性后的涂膜吸水率最低降至14.82%,硬度为2H~3H,阻抗模值最高为4.07×106?。
董玉强[10](2020)在《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开发新型水性环氧涂料取代传统的高VOC含量的溶剂型环氧涂料已经成为环氧涂料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水性环氧固化剂是决定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性能的关键组分,而国内现阶段应用最多的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存在着涂膜耐水性和防腐蚀性能较差等缺陷,这限制了水性环氧涂料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因此开发防腐蚀性能优良的新型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对水性环氧涂料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做了如下工作:以三乙烯四胺(TETA)、环氧树脂E44、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环氧-多胺类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以环氧转化率为判断标准,采用单因素平行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一、二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第一步中多元胺与E44、PEGDGE混合物的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h、摩尔比为2.1:1;第二步封端反应封端时间为2h,封端剂添加量为理论摩尔添加量的120%。同时重点考察了非离子亲水链段含量对固化剂固化性能的影响,通过DSC、吸水率、EIS、机械性能等测试,发现在常温固化条件下,n(E44):n(PEGDGE)为7:3和高温固化条件下,n(E44):n(PEGDGE)为8:2时,固化剂在亲水性和耐水性之间取得平衡,在具备良好的水溶性的同时,又保持较好的耐水性和防腐蚀性能。最后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多元胺、封端剂,结果表明多元胺选择异佛尔酮二胺(IPDA)、封端剂选择邻甲苯基缩水甘油醚(CGE)时,涂膜的耐水性、防腐蚀性能更好。在两步法合成IPDA-E44/PEGDGE-CGE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基础上,引入一种环氧基封端的苯基三硅氧烷(PEPDMS),合成了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固化剂IPDAE44/PEGDGE-PEPDMS-CGE。吸水率和接触角测试表明随着PEPDMS添加量的增加,涂膜吸水率降低,表面接触角增大。机械性能测试结果显示PEPDMS添加量为理论添加量的40%时,涂膜的附着力最好。比较了改性前后固化剂固化的涂膜,SEM分析表明改性后涂膜更光滑平整,TG、DSC分析表明改性后涂膜热稳定性更好、玻璃化转变温度更高,电化学测试表明改性后涂膜防腐蚀性能更好。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IPDA-E44/PEGDGE-PEPDMS-CGE水性环氧固化剂和一种水性环氧树脂3EE101W,加入合适的颜填料、水性助剂制备了一种室温固化水性环氧防腐底漆。首先探究了固化剂活泼氢与环氧基摩尔比为0.9时,涂膜机械性能和防腐蚀性能最好。然后,通过吸水率、EIS等测试,确定了底漆的最佳颜料体积浓度(PVC)为30%。最后,考察了涂膜防腐蚀性能随着浸泡时间的变化以及其跟市售水性环氧固化剂之间的对比情况,结果显示涂膜在30天3.5 wt%Na Cl溶液浸泡后,仍能保持较大的阻抗和较好的漆膜状态,其机械性能、耐水性和防腐蚀性能已经达到甚至优于市售的两款水性环氧固化剂。
二、接枝型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枝型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性树脂的种类 |
1.3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概述 |
1.3.1 丙烯酸树脂的发展 |
1.3.2 丙烯酸树脂的类型 |
1.3.3 丙烯酸树脂的水性化 |
1.3.4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分类 |
1.3.5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研究 |
1.4 几种常见交联体系的研究简介 |
1.4.1 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交联体系 |
1.4.2 环氧基交联体系 |
1.4.3 氨基交联体系 |
1.4.4 氮丙环交联体系 |
1.4.5 多异氰酸酯交联体系 |
1.4.6 硅氧烷交联体系 |
1.4.7 酮羰基与酰肼基交联体系 |
1.4.8 乙酰乙酰基交联体系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室温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制备工艺 |
2.2.4 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AAEM对聚合物、树脂分散体及固化膜的影响 |
2.3.2 聚合物T_g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 |
2.3.3 中和度对树脂分散体及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 |
2.3.4 固化剂对固化膜的影响 |
2.3.5 树脂和固化涂膜的表征 |
2.3.6 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制备工艺 |
3.2.4 表征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A对聚合物、树脂分散体及固化膜的影响 |
3.4.2 AAEM对聚合物、树脂分散体及固化膜的影响 |
3.4.3 聚合物T_g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 |
3.4.4 固化条件对固化膜的影响 |
3.4.5 树脂和固化涂膜的表征 |
3.4.6 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纳米纤维素(NC)复合Ⅱ型环氧树脂(EP)水性涂料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水性EP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水性EP制备方法 |
1.1.2 水性EP研究进展 |
1.2 NC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
1.3 复合水性涂料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 |
1.3.1 复合水性涂料摩擦磨损及分类 |
1.3.2 复合水性涂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聚乙二醇改性EP水性乳液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
2.1 反应机理 |
2.2 试验原料与仪器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反应合成工艺 |
2.3.2 Ⅱ型水性环氧涂料涂层制备 |
2.3.3 试验方案 |
2.3.4 测试与样品表征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因素对水性EP环氧转化率的影响 |
2.4.2 不同因素对水性EP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3 SEM分析 |
2.4.4 TEM分析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NC复合Ⅱ型EP水性涂料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
3.1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
3.2 试验原料与仪器 |
3.2.1 试验原料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操作步骤 |
3.3.2 NC复合Ⅱ型EP水性涂料涂层制备 |
3.3.3 试验方案 |
3.3.4 测试与样品表征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NC添加量对EP复合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 |
3.4.2 硅烷偶联剂种类对EP复合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 |
3.4.3 硅烷偶联剂用量对EP复合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 |
3.4.4 SEM分析 |
3.4.5 TEM分析 |
3.4.6 红外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NC复合Ⅱ型EP水性涂料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4.1 试验原料与仪器 |
4.1.1 试验原料 |
4.1.2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操作步骤 |
4.2.2 试验方案 |
4.2.3 测试与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NC添加量对复合涂层拉伸性能的影响 |
4.3.2 NC添加量对复合涂层往复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3.3 NC添加量对复合涂层划痕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3.4 磨损表面与机理分析 |
4.3.5 红外光谱分析 |
4.3.6 热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水性环氧树脂改性和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氧树脂概论 |
1.2.1 环氧树脂水性化方法 |
1.2.1.1 直接乳化法 |
1.2.1.2 相反转法 |
1.2.1.3 化学改性法 |
1.2.2 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1.2.2.1 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1.2.2.2 生物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1.3 防腐涂料概述 |
1.3.1 防腐涂膜的防腐机理 |
1.3.2 水性防腐涂料的种类及其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与创新 |
第二章 植物油酸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方法 |
2.4 实验合成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植物油酸的种类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
2.5.1.1 油酸改性环氧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
2.5.1.2 亚麻油酸改性环氧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
2.5.1.3 蓖麻油脂肪酸改性环氧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
2.5.1.4 脱水蓖麻油酸改性环氧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
2.5.1.5 桐油酸改性环氧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
2.5.2 环氧树脂对乳液合成的影响 |
2.5.2.1 环氧树脂分子量对乳液合成的影响 |
2.5.2.2 环氧树脂的加料工艺对乳液合成的影响 |
2.5.3 丙烯酸酯对乳液合成的影响 |
2.5.3.1 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FTIR分析 |
2.5.3.2 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的比例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3.3 亲水单体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4 溶剂对乳液合成的影响 |
2.5.4.1 溶剂种类的选择 |
2.5.4.2 溶剂用量的选择 |
2.5.5 DAAM-ADH交联体系对乳液合成的影响 |
2.5.5.1 DAAM-ADH的引入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5.5.2 DAAM-ADH的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5.6 相反转乳化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6.1 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6.2 搅拌速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6.3 加水速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7 乳液性能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油酸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防腐涂料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过程 |
3.3.1 防腐涂料清漆的制备 |
3.3.2 防腐涂料色漆的制备 |
3.3.3 防腐涂层的制备 |
3.4 性能测试 |
3.4.1 涂层物理机械性能 |
3.4.2 涂层耐介质性能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助剂的影响 |
3.5.1.1 消泡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
3.5.1.2 增稠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
3.5.2 涂料的干燥速度 |
3.5.2.1 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的影响 |
3.5.2.2 固含量的影响 |
3.5.2.3 催干剂的影响 |
3.5.2.4 固化温度的影响 |
3.5.3 清漆的性能研究 |
3.5.3.1 环氧树脂分子量对清漆性能的影响 |
3.5.3.2 环氧树脂用量对清漆性能的影响 |
3.5.3.3 交联单体用量对清漆性能的影响 |
3.5.3.4 固化温度对清漆性能的影响 |
3.5.3.5 植物油酸种类对清漆性能的影响 |
3.5.4 色漆涂层的性能 |
3.5.4.1 色浆的选择对色漆性能的影响 |
3.5.4.2 颜基比对色漆性能的影响 |
3.5.5 清漆最终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氧树脂改性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 力学性能测试及表征 |
4.4.1 拉伸测试 |
4.4.2 弯曲测试 |
4.4.3 压缩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氧化石墨烯对环氧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2 偶联剂对环氧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2.1 偶联剂的选择对环氧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2.2 KH560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3 超支化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4 颗粒尺寸复配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附件 |
(4)微纳米纤维素复合Ⅰ型环氧树脂水性涂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环氧树脂及环氧固化剂 |
1.1.1 水性环氧树脂的分类及特点 |
1.1.2 环氧树脂水性化技术 |
1.1.3 环氧固化剂 |
1.2 纳米纤维素概述 |
1.2.1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1.2.2 纳米纤维素分散及表面化学改性 |
1.3 纳米纤维素在增强涂料方面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乳化型固化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
2.1 乳化型固化剂合成机理 |
2.1.1 DGEPG与TETA的加成反应 |
2.1.2 TETA-DGEPG与EP的扩链反应 |
2.2 试验原料与仪器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反应合成工艺 |
2.3.2 试验方案 |
2.3.3 Ⅰ型水性环氧清漆的配制及涂膜制备 |
2.3.4 固化剂及漆膜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反应条件对固化剂合成工艺的影响 |
2.4.2 TETA与DGEPG摩尔比对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 |
2.4.3 封端剂种类对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 |
2.4.4 红外光谱分析 |
2.4.5 乳化粒径分析 |
2.4.6 SEM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微纳米纤维素共混Ⅰ型环氧树脂水性涂料工艺及性能研究 |
3.1 试验原料与仪器 |
3.1.1 试验原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操作 |
3.2.2 试验方案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MFC浓度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 |
3.3.2 MFC共混阶段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 |
3.3.3 SEM表征 |
3.3.4 TEM表征 |
3.3.5 热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微纳米纤维素化学接枝Ⅰ型环氧树脂水性涂料工艺及性能研究 |
4.1 偶联剂与MFC反应机理 |
4.2 试验原料与仪器 |
4.2.1 试验原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验步骤 |
4.3.2 试验方案 |
4.3.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MFC浓度对复合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 偶联剂种类对复合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3 偶联剂用量对复合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4 红外光谱分析 |
4.4.5 热稳定性分析 |
4.4.6 TEM表征 |
4.4.7 接触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环氧树脂的特性及应用 |
1.1.1 环氧树脂的特性 |
1.1.2 环氧树脂的应用 |
1.2 水性环氧涂料及其特点 |
1.2.1 水性环氧树脂的简介 |
1.2.2 水性环氧涂料的特点 |
1.3 环氧树脂水性化方法 |
1.3.1 机械法 |
1.3.2 相反转法 |
1.3.3 化学改性法 |
1.3.4 固化剂乳化法 |
1.4 水性环氧涂料的改性 |
1.4.1 树脂改性水性环氧 |
1.4.2 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 |
1.4.3 纳米粒子改性水性环氧树脂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水性环氧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原理 |
2.4 制备工艺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红外光谱测试 |
2.5.2 环氧值的测试 |
2.5.3 接枝率的测试 |
2.5.4 转化率的测试 |
2.5.5 乳液稳定性的测试 |
2.5.6 乳液固含量的测试 |
2.5.7 乳液粘度的测试 |
2.5.8 附着力测试 |
2.5.9 硬度测试 |
2.5.10 耐冲击测试 |
2.5.11 耐水性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6.2 反应温度对改性树脂的影响 |
2.6.3 反应时间对改性树脂的影响 |
2.6.4 引发剂用量对改性树脂的影响 |
2.6.5 中和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6.6 固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2.6.7 甲基丙烯酸(MAA)含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
2.6.8 功能单体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纳米二氧化硅/水性环氧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和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原理 |
3.4 制备流程 |
3.4.1 改性二氧化硅(g-SiO2)的制备 |
3.4.2 复合涂料及涂膜的制备 |
3.5 实验配方 |
3.6 性能测试及表征 |
3.6.1 红外光谱测试 |
3.6.2 接枝率测试 |
3.6.3 力学性能测试 |
3.6.4 耐水性测试 |
3.6.5 耐酸碱性测试 |
3.6.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3.6.7 接触角测试 |
3.6.8 电化学测试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红外光谱分析 |
3.7.2 工艺参数对KH560改性的二氧化硅接枝率的影响 |
3.7.3 KH560含量对KH560改性的二氧化硅接枝率的影响 |
3.7.4 SEM测试分析 |
3.7.5 复合涂膜附着力 |
3.7.6 复合涂膜硬度 |
3.7.7 复合涂膜耐冲击性 |
3.7.8 复合涂膜的水接触角分析 |
3.7.9 复合涂膜耐水性 |
3.7.10 复合涂膜耐酸碱性 |
3.7.11 极化曲线 |
3.8 本章小结 |
4 氧化石墨/水性环氧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和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原理 |
4.4 制备流程 |
4.4.1 氧化石墨(GO)的制备 |
4.4.2 改性氧化石墨(g-GO)的制备 |
4.4.3 复合涂料及涂膜的制备 |
4.5 实验配方 |
4.6 性能测试及表征 |
4.6.1 红外光谱测试 |
4.6.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4.6.3 分光光度仪测试 |
4.6.4 力学性能测试 |
4.6.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4.6.6 接触角测试 |
4.6.7 耐蚀性测试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氧化石墨的表征 |
4.7.2 改性氧化石墨红外光谱分析 |
4.7.3 工艺参数对KH560改性的氧化石墨的影响 |
4.7.4 KH560含量对KH560改性的氧化石墨的影响 |
4.7.5 SEM测试分析 |
4.7.6 复合涂膜附着力 |
4.7.7 复合涂膜硬度 |
4.7.8 复合涂膜耐冲击性 |
4.7.9 复合涂膜的水接触角分析 |
4.7.10 复合涂膜耐水性 |
4.7.11 复合涂膜耐酸碱性 |
4.7.12 极化曲线 |
4.7.13 g-SiO2/水性环氧与g-GO/水性环氧涂料性能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5 纳米二氧化硅/氧化石墨/水性环氧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和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制备流程 |
5.4 实验配方 |
5.5 性能测试 |
5.5.1 力学性能测试 |
5.5.2 耐蚀性测试 |
5.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一定含量时不同比例的混合填料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 |
5.6.2 一定比例时不同含量的混合填料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阻尼涂料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聚氨酯 |
1.2.1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1.2.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2.3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2.4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1.3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
1.3.1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 |
1.3.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影响因素 |
1.4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 |
1.4.1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及特点 |
1.4.2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1.4.3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5 聚合物的阻尼 |
1.5.1 阻尼及阻尼作用 |
1.5.2 阻尼机理 |
1.5.3 阻尼性能的影响因素 |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2章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阻尼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的合成 |
2.2.3 WPUA膜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值对WPUA复合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 |
2.3.2 PU/PA比例对WPUA复合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 |
2.3.3 MMA/BA比例对WPUA复合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 |
2.3.4 DVB含量对WPUA复合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备方法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的制备 |
3.2.3 WPUA膜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方法对WPUA复合乳液粒径的影响 |
3.3.2 制备方法对WPUA复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3 TEM观察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制备方法对WPUA膜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3.3.6 制备方法对WPUA膜吸水率的影响 |
3.3.7 制备方法对WPUA膜阻尼性能的影响 |
3.3.8 制备方法对WPUA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9 制备方法对WPUA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10 不同方法制备的WPUA膜断面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结构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改性丙烯酸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OH)的制备 |
4.2.3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HBPUA)复合乳液的制备 |
4.2.4 WHBPUA膜的制备 |
4.2.5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BP-OH的结构表征 |
4.3.2 HBP-OH核磁谱图分析 |
4.3.3 HBP-OH的分子量和羟值的测定 |
4.3.4 HBP-OH的热稳定性研究 |
4.3.5 WHBPUA复合乳液的粒径及其粒径分布 |
4.3.6 WHBPUA复合乳液的性能指标 |
4.3.7 WHBPUA膜的红外分析 |
4.3.8 WHBPUA膜的接触角和表面能测试 |
4.3.9 WHBPUA膜的吸水率 |
4.3.10 WHBPUA膜的阻尼性能分析 |
4.3.11 WHBPUA膜的拉伸性能 |
4.3.12 WHBPUA膜的热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涂料的附着力及表观性能研究 |
5.3.2 涂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
5.3.3 涂料的触变性研究 |
5.3.4 涂料的屈服值研究 |
5.3.5 涂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环氧基简介 |
1.3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性能特点 |
1.4 水性环氧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1.6 课题研究原理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试验药品 |
2.3 试验设备 |
2.4 试验设备图 |
2.5 正交设计法设计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试验 |
2.6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制备试验过程 |
2.7 试验结果表征方法 |
第三章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试验结果表征 |
3.1 引言 |
3.2 新型非离子自配乳化剂外观 |
3.3 聚乙二醇改性环氧树脂试验产物水溶性分析 |
3.4 新型非离子自配乳化剂红外光谱分析 |
3.5 时间对环氧值变化的影响 |
3.6 引发剂使用量对环氧基变化的影响 |
3.7 反应温度对反应进程的影响 |
3.8 不同引发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9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0 引发剂滴加方式对水性环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1 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对水性环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2 聚乙二醇与环氧树脂原料配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3 自配乳化剂与环氧树脂质量配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4 搅拌转动速度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5 保温温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6 保温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7 透射电镜 |
3.18 乳液粒径分布表征 |
3.19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双组份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固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组份环氧树脂概述 |
1.2 环氧树脂水性化的研究进展 |
1.2.1 机械法 |
1.2.2 相反转法 |
1.2.3 化学改性法 |
1.3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
1.3.1 环氧树脂化学改性增韧 |
1.3.2 外加增韧剂法 |
1.4 水性环氧固化剂研究进展 |
1.4.1 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 |
1.4.2 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
1.5 双组份水性环氧涂料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8 本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的制备 |
2.2.4 水性环氧分散体的制备 |
2.3 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的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乳液粘度的测试 |
2.3.3 乳液离心稳定性的测定 |
2.3.4 乳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
2.3.5 固含量测定 |
2.3.6 透射电镜TEM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端聚醚胺扩链的乳化剂对水性环氧乳液的影响 |
2.4.2 不同聚乙二醇和不同环氧树脂的乳化剂对水性环氧乳液的影响 |
2.4.3 剪切速率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2.4.4 乳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5 乳化剂的用量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影响 |
2.4.6 环氧乳液的TEM |
2.4.7 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的性能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性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环氧树脂的改性 |
3.2.4 水性改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的制备 |
3.3 水性改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固含量测定 |
3.3.3 改性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3.3.4 环氧当量的测定 |
3.3.5 乳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
3.3.6 乳液粘度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2 催化剂的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的影响 |
3.4.3 环氧树脂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 |
3.4.4 二聚酸的不同用量对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粘度的影响 |
3.4.5 二聚酸改性环氧树脂乳液性能参数 |
3.5 结论 |
第四章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工艺 |
4.2.3 黏度的测定 |
4.2.4 固含量的测定 |
4.2.5 漆膜的制备 |
4.2.6 清漆漆膜基本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物摩尔比对加合物A的影响 |
4.3.2 反应时间对反应合成物A的环氧当量影响 |
4.3.3 胺封端率对固化剂的影响 |
4.3.4 胺封端率对清漆基本性能的影响 |
4.3.5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性能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漆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2 双组份水性环氧清漆漆膜的制备 |
5.2.3 清漆漆膜的热重(TG)测试 |
5.2.4 清漆漆膜基本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环氧基与胺氢的混合摩尔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5.3.2 乳液中乳化剂不同含量对漆膜的性能影响 |
5.3.3 不同环氧树脂漆膜的性能比较 |
5.3.4 漆膜的热重性 |
5.4 结论 |
结论 |
后续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TDI/IPDI型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性聚氨酯概述 |
1.2.1 水性聚氨酯(WPU)的原料选择 |
1.2.2 水性聚氨酯(WPU)的合成方法 |
1.2.3 水性聚氨酯(WPU)的合成机理 |
1.3 水性聚氨酯(WPU)的改性方法 |
1.3.1 环氧树脂改性 |
1.3.2 丙烯酸树脂改性 |
1.3.3 有机氟/硅改性 |
1.3.4 纳米材料改性 |
1.4 纳米粒子概述 |
1.4.1 纳米粒子介绍与应用 |
1.4.2 纳米粒子表面处理方法 |
1.4.3 纳米粒子改性水性聚氨酯(WPU)方法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TDI/IPDI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预处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TDI/IPDI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2.2.4 表征与性能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DI/IPDI配比对乳液和涂膜的影响 |
2.3.2 乳液成膜方式的选择 |
2.3.3 TDI/IPDI型水性聚氨酯红外谱图分析 |
2.3.4 不同预聚R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5 DMPA含量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
2.3.6 DMPA含量对涂膜耐水性能的影响 |
2.3.7 TDI/IPDI型 WPU热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预处理 |
3.2.2 实验仪器 |
3.2.3 TDI改性纳米Si O_2 原理 |
3.2.4 TDI改性纳米Si O_2 的制备 |
3.2.5 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3.2.6 表征与性能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SiO_2改性前后红外谱图分析 |
3.3.2 纳米SiO_2改性前后微观形态分析 |
3.3.3 纳米SiO_2改性前后接触角分析 |
3.3.4 纳米SiO_2改性前后X射线衍射分析 |
3.3.5 纳米SiO_2改性前后稳定性分析 |
3.3.6 纳米SiO_2添加量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
3.3.7 纳米SiO_2添加量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3.3.8 WPU涂膜改性前后接触角分析 |
3.3.9 WPU涂膜改性前后红外谱图分析 |
3.3.10 WPU涂膜改性前后热重分析 |
3.3.11 涂膜改性前后EIS分析 |
3.3.12 涂膜改性前后Tafel分析 |
3.3.13 涂膜浸泡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ZnO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预处理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ZnO的制备 |
4.2.4 纳米ZnO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4.2.5 表征与性能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ZnO改性前后红外谱图分析 |
4.3.2 纳米ZnO改性前后微观形态分析 |
4.3.3 纳米ZnO改性前后接触角分析 |
4.3.4 纳米ZnO改性前后X射线衍射分析 |
4.3.5 纳米ZnO改性前后稳定性分析 |
4.3.6 纳米ZnO添加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7 涂膜硬度及耐水性检测 |
4.3.8 涂膜接触角分析 |
4.3.9 涂膜热重分析 |
4.3.10 涂膜EIS分析 |
4.3.11 涂膜浸泡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ZnO/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预处理 |
5.2.2 实验仪器 |
5.2.3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5.2.4 纳米ZnO/环氧树脂混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5.2.5 表征与性能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红外分析 |
5.3.2 环氧树脂添加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5.3.3 涂膜硬度及耐水性检测 |
5.3.4 涂膜接触角分析 |
5.3.5 涂膜热重分析 |
5.3.6 涂膜EIS分析 |
5.3.7 涂膜浸泡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氧体系及环氧涂料 |
1.2.1 环氧树脂 |
1.2.2 环氧固化剂 |
1.2.3 环氧涂料 |
1.3 水性环氧树脂 |
1.3.1 水性环氧树脂的发展 |
1.3.2 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
1.4 水性环氧固化剂及其改性 |
1.4.1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分类 |
1.4.2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主要性能与调控 |
1.4.3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 |
1.4.4 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固化剂 |
1.4.5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应用现状 |
1.5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 |
1.5.1 水性环氧体系概述 |
1.5.2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组成 |
1.5.3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类型及特点 |
1.5.4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固化膜的制备 |
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3.1 环氧转化率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3.3 扫描电镜 |
2.3.4 电化学测试 |
2.3.5 吸水率测定 |
2.3.6 热重分析 |
2.3.7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8 表面接触角 |
2.3.9 涂膜机械性能测试 |
2.3.10 胺值的测定 |
第三章 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反应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3.3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 第一步反应条件的确定 |
3.4.1 单因素平行实验法 |
3.4.2 多因素正交实验法 |
3.5 第二步反应条件的确定 |
3.5.1 封端剂用量的影响 |
3.5.2 封端时间的影响 |
3.6 非离子亲水链段含量的影响 |
3.6.1 固化剂水溶性 |
3.6.2 固化膜DSC |
3.6.3 固化膜EIS |
3.6.4 固化膜Tafel极化曲线 |
3.6.5 固化膜机械性能和吸水率 |
3.7 反应原料的优化 |
3.7.1 多元胺的选择 |
3.7.2 封端剂的选择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反应原理 |
4.2.2 实验步骤 |
4.3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 有机硅添加量的影响 |
4.4.1 耐水性 |
4.4.2 机械性能 |
4.5 固化膜扫描电镜分析 |
4.6 固化膜电化学分析 |
4.7 固化膜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性环氧防腐底漆的制备与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制备工艺 |
5.2.2 涂料配方 |
5.3 活泼氢/环氧基摩尔比的确定 |
5.3.1 摩尔比对涂膜机械性能和吸水率影响 |
5.3.2 摩尔比对涂膜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
5.4 颜料体积浓度的确定 |
5.4.1 漆膜机械性能和耐水性 |
5.4.2 漆膜防腐蚀性能 |
5.5 漆膜防腐蚀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
5.6 与市售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对比 |
5.6.1 机械性能和耐水性 |
5.6.2 防腐蚀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接枝型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兰. 江南大学, 2021(01)
- [2]纳米纤维素(NC)复合Ⅱ型环氧树脂(EP)水性涂料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 赵冰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水性环氧树脂改性和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吴海朋.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微纳米纤维素复合Ⅰ型环氧树脂水性涂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宋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中华. 西华大学, 2020(11)
- [6]阻尼涂料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控制[D]. 邓云娇.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3)
- [7]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与研究[D]. 赵颖.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8]双组份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固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於成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TDI/IPDI型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羌伟.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10]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研究[D]. 董玉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