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植物资源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保明,颜士华,商建波,陈永忠[1](2022)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资源特征及其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该文介绍了油橄榄、油棕、椰子、油茶、山核桃等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分布特点、发展状况、加工利用现状等,分析了这些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果实与种子的营养品质、脂肪酸与油脂、加工利用、产品开发及应用前景,并总结了品种优良化、栽培标准化与规模化、科学灌溉与施肥以及信息辅助管理模型系统等的栽培管理技术。
李佩[2](2021)在《基于多组学技术的药用植物亲缘学探索研究 ——以人字果属和芍药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药用植物是我国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植物亲缘学是研究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功效活性之间相关性的理论,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新药源的发现提供了具有我国原创的科学研究创新模式。近年来,系统生物学,特别是各种组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为药用植物亲缘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其中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在对植物亲缘关系和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选择了两种药用植物类群(人字果属和芍药属),采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技术对其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活性)开展探索研究,以促进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学科创新,助力中药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中国人字果属植物药用亲缘学初探毛茛科人字果属(Dichocarpum)为东亚特有,约有19个种,我国约有11种,其中7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益智补神、治疗癫痫和明目等功效的传统药用记载,显示了其重要的药用潜力。然而该属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活性研究极为缺乏。为了对深入挖掘人字果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多组学等方法技术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传统药用记载可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首先基于耳状人字果和三小叶人字果具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的传统功效,采用体外活性筛选发现8种人字果属植物提取物对AchE(乙酰胆碱酯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耳状人字果提取物活性最好,同时研究发现10种人字果属植物提取物对大麻素受体CB1和CB2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激动作用,对CB2受体的激动活性显着高于CB1受体,其中三小叶人字果提取物对CB2受体激动作用相对较强;采用多种色谱和波谱技术从耳状人字果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 1 1个化学成分,7个化合物对AchE抑制活性显着,非洲防己碱(IC50=0.24 μM)和巴马汀(IC50=0.34 μM)的活性与阳性药他克林(Tacrine,IC50=0.45 μM)相当,而紫堇碱、非洲防己碱和巴马汀对CB2受体具有一定强度的激动作用;进一步采用UPLC-MS技术的含量测定研究显示,上述活性化合物广泛分布在中国人字果属植物中,耳状人字果的根部(药用部位)含量相对较高。本研究结果不仅为人字果属植物(尤其是耳状人字果)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传统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示人字果属植物含有丰富的潜在活性成分。天然产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物质基础。为了进一步深入揭示人字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液质联用的植物代谢组学技术首次对该属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人字果属植物中鉴定出128个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皂苷、甾体、酚酸和内酯等类型化合物,其中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广泛存在于该属植物中,木兰花碱可作为其特征性成分;同时通过构建代谢产物分子网络,发现人字果属中主要存在三个化学家族(苄基异喹啉生物碱、黄酮醇(苷)和三萜皂苷),其中三萜皂苷家簇主要分布在纵肋人字果中;进一步比较转录组分析显示,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是纵肋人字果与人字果属植物其他种相区别的主要差异基因。本研究结果阐明了中国人字果属植物的化学特征,同时发现纵肋人字果独特的遗传背景和代谢表型,可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如靶向分离其所含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基于已有文献报道和ITS序列及转录组测序分析,对中国人字果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基于代谢组学的化学成分聚类分析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基本一致,均将10种中国人字果属植物分为三个组,与现有的基于形态学的分类系统不同,提示人字果属的属下分类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药用亲缘关系分析表明来自人字果组的6个种聚为一组,多具有清热解毒和消肿功效,主要含有原小檗碱、阿朴菲碱和黄酮,来自不同产地的纵肋人字果聚为一组,形态上具有特化的种子,具有健脾益胃功效,富含三萜皂苷,其余3个种聚为一组,主要含有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和三萜皂苷。上述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中国人字果属的药用亲缘关系,并为该属分类系统完善和药用资源利用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二部分:芍药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芍药科(Paeoniaceae)系单科单属,全球约有33个种和26个亚种,大部分作药用,部分可作食用,其中牡丹皮、白芍和赤芍是常用中药材。目前已从芍药属中报道了 400多个化合物,研究表明芍药属植物提取物及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心血管保护和神经系统保护等多种活性。芍药属植物为资源丰富的重要药用植物类群,为了进一步挖掘其药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多组学等方法技术对芍药属的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芍药属植物许多野生种曾在我国部分地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基原物种的替代品,显示了重要的药用价值,但它们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为了为药典收载物种正本清源提供证据,同时挖掘该属资源的潜在药用价值,本文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中国产芍药属植物15个种药用部位的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药典规定的种(芍药和川赤芍)与芍药组其他野生种有明显区别,两种油用牡丹(凤丹和紫斑牡丹)化学轮廓相似。进一步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芍药苷类化合物在大部分种的根部含量较高,除狭叶牡丹和美丽芍药外,其他种根部的芍药苷含量都符合药典要求,牡丹组植物根部是丹皮酚的显着富集部位。研究结果表明仅以丹皮酚和芍药苷的含量作为中药材牡丹皮、白芍和赤芍的质量评价指标的不足,同时提示芍药属植物多数野生种是潜在的药用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芍药属是一个孤立类群,其系统位置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确定。本研究首次从其所含独特的化学成分—芍药苷的合成调控途径角度,探索其系统位置和属下关系。对15种芍药属植物根部转录组进行了测定,共获得34738-59114个unigene,58.65%得到了注释。大部分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基因在美丽芍药根部高表达,53个基因与芍药苷类化合物含量强相关。首次通过蒎烯合酶全长序列构建了 15种芍药属植物系统发育树,结果与现有系统分类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芍药属内系统发育关系与芍药苷类化学成分合成途径关键酶密切相关,为进一步从关键酶和基因演化的角度揭示芍药属植物系统位置提供新视角,同时为芍药苷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提供了研究基础。油用牡丹目前在我国被大面积栽培,但除了种仁和根皮外,其他植物部位通常在生产中被丢弃,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本文基于代谢组学技术,首次分析和比较了油用牡丹10个植物部位(根皮、木心、枝条、叶片、花瓣、花蕊、子房、种皮、种仁、和果荚)的化学成分,并鉴定出55个差异代谢物。同时活性测定表明十个植物部位都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没食子酸、PGG、白藜芦醇、山柰酚和芦丁是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此外,首次发现牡丹籽油生产的主要副产物——牡丹籽饼对大麻素受体的激动活性。本研究结果对牡丹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油用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技术对两个药用植物类群(中国人字果属植物和芍药属)进行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与传统植物化学研究相比,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技术能更加快速和全面地获得植物中的代谢物信息,分子网络在化学成分研究背景较为空白的植物中更具优势,转录组学将代谢物生物合成与植物系统发育相互关联,有助于药用植物亲缘学规律的发现。科学研究的创新来源于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在未来,将系统生物学理论和多组学技术与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结合,将有力指导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促进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学科创新。
热阳古·阿布拉,孙艳美,阿卜杜拉·玉苏普[3](2021)在《不同品种石榴籽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测定不同品种喀什石榴籽总生物碱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无水甲醇回流法提取总生物碱并以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及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各品种喀什石榴籽总生物碱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各品种石榴籽总生物碱含量:甜石榴为4.398 mg/g,酸石榴为6.240 mg/g;石榴籽总生物碱具有明显的还原能力并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甜石榴籽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酸石榴强,酸、甜石榴籽生物碱IC50值分别为:0.18 mg/mL、0.53 mg/mL,而酸石榴总还原力及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甜石榴强,酸、甜石榴籽生物碱IC50值分别为:0.28 mg/mL、0.66 mg/mL。结论:喀什石榴籽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喀什石榴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雷春英,彭钼植,刘畅,吉小敏,陈怡彤,姜黎[4](2021)在《盐生药用植物黑果枸杞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是重要盐生药用植物,其较高的耐干旱、盐碱能力使得黑果枸杞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等生态价值;其果实与种子中极为丰富的活性营养成分又赋予了其较高的药食价值。主要简述了黑果枸杞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一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的耐盐性与耐旱性,以及在逆境条件下的调控机制;另一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中重要的药用与营养成分,包括这些活性成分的种类、提取检测方法,以及不同来源的果实中此类物质的差异。最后对黑果枸杞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以期对黑果枸杞在生态与经济两个方面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王晴艺[5](2021)在《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健康景观是一种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的景观形式,在当今社会具有推广意义;而芳香植物兼具观赏和保健功效,是常应用于健康景观的植物材料。本文选取香冠柏Cupressus macrocarpa‘Goldcrest’、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四种常见芳香植物,采用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和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收集、鉴定其活体植株的挥发物成分;根据脑电波、血压、心率及简式心境量表得分作为指标,通过嗅闻实验来判断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挥发物鉴定发现,香冠柏枝叶的挥发物以萜烯为主,还包括酮类、烷烃及少量醛类、醇类等物质,其中许多成分都具有类似柑橘、柠檬等的香气;厚皮香花叶的挥发物多为萜烯类和芳香烃类及醛类物质;络石花叶的挥发物包括醛类、萜烯类、酯类等多种物质;紫苏枝叶的挥发物包括萜烯类、醛类、醇类等多种物质。四种芳香植物的主要挥发物普遍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这是芳香植物能够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物质基础。根据嗅闻实验结果得出以下推测:(1)嗅闻香冠柏10-20min可以提高人体的专注能力和创造力,且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嗅闻香冠柏可以使人情绪平静,进入放松状态,时间越长可能效果越好,而且长时间的嗅闻更容易使男性放松;此外嗅闻香冠柏还可以降低紧张、愤怒、慌乱和抑郁的情绪,提升自尊感。(2)嗅闻厚皮香可以使人体放松,并促进精神活动,提高注意力和专注能力;对女性而言,嗅闻厚皮香可以提升创造力,对男性而言,嗅闻厚皮香可以提升认知、学习和记忆能力;此外,嗅闻厚皮香还可以降低紧张、疲劳和慌乱的情绪,提升精力和自尊感。(3)嗅闻络石可以使人体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且对男性影响更明显;嗅闻10min还可以帮助男性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嗅闻络石30min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并提升精神活动能力、专注能力和机敏能力,且对女性的干预效果更好;此外,嗅闻络石可以降低慌乱、紧张和疲劳的情绪,提升精力。(4)嗅闻紫苏能够减少人体的疲劳和困倦,提高注意力,使人进入轻松平静的状态,并且对女性的干预效果更佳;对男性而言,短时间的嗅闻紫苏还可能可以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嗅闻紫苏的时间越长可能对人体身心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越好;此外,嗅闻紫苏还可以降低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和慌乱的情绪。四种芳香植物对人体身心健康有不同效果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健康景观的设计中可根据场地功能的不同需要选择对应的植物。
祝敏[6](2021)在《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单花种蜂蜜是蜜蜂采集单一植物的花蜜经充分酿制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受蜜源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单花种蜂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生物活性,因而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更高的市场价值。其中,特色植物源的单花种蜂蜜风味品质及生物活性是蜂蜜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使用低价值单花种蜂蜜冒充或掺入高价值单花种蜂蜜的花源掺假现象频发,已成为目前蜂蜜领域最普遍且最难鉴别的造假现象之一,严重阻碍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解决方法。本文以西北地区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理化指标、挥发性成分、酚类成分的检测分析,确定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化学成分,建立单花种蜂蜜花源鉴别方法,为单花种蜂蜜花源掺假鉴别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紫穗槐蜜和沙枣蜜对小鼠酒精性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为西北地区特色蜂蜜的营养健康功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六章,作者主要贡献如下:1.分析了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理化指标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质量要求。同时,通过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得到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分别是:罗布麻蜜的总酸含量(25.85-37.94 meq/kg)和Mg元素含量(20.108-79.018 mg/kg);沙枣蜜的K元素含量(706.391-848.680 mg/kg);薰衣草蜜的Na元素含量(19.305-42.672mg/kg);枣花蜜的p H值(6.24-7.25)和游离酸含量(5.21-11.98 meq/kg);紫穗槐蜜的内酯酸含量(3.17-4.50 meq/kg)、果葡糖含量比例(Fructose to Glucose ratio,F/G)(1.35-1.70)和果糖含量(39.94-49.79 g/100g)。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三重四级杆气相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mass,HS-SPME-GC-TQ-MS)技术分析了五种单花种蜂蜜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检出包括酮类、醇类、醛类、酯类、烃类等在内的113种化合物。结合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筛选五种单花种蜜的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主要包括:罗布麻蜜中的薄荷醇、二氢异佛尔酮和1,1,6-三甲基-2H-萘等;沙枣蜜中的壬酮、3-甲基戊酸和苯乙烯等;薰衣草蜜中的己醛、己醇、庚醛和庚醇等;枣花蜜中的辛烯醛、水杨酸甲酯、异辛醇和茴香醛;紫穗槐蜜中的茶螺烷、石竹烯、蒎烯和1-辛烯-3醇等。此外,五种蜂蜜挥发性成分气味活性值和气味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27种风味活性化合物(Odour-active compounds)共同作用形成了本文五种单花种蜂蜜的特征风味,其中β-大马士酮、壬醛、芳樟醇、癸醛和苯乙醛是五种蜂蜜共有的甜香和果香的主要呈香化合物。1,1,6-三甲基-2H-萘、3-甲基戊酸、4-甲氧基苯甲醛和1-辛烯-3醇分别赋予罗布麻蜜、沙枣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特殊的木香、草药香、辛香和蘑菇香,而薰衣草蜜独特的青草香气主要由庚醛和己醇形成。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er,HPLC-DAD/Q-TOF-MS)技术,对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酚类成分进行分析,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鉴别出46种酚类成分。罗布麻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金丝桃苷;紫穗槐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刺芒柄花素和金圣草黄素;沙枣蜜中与花源植物化学成分相关的特征性酚类成分是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和异鼠李素;枣花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阿魏酸;薰衣草蜜中的主要酚类成分是原儿茶酸和迷迭香酸,其含量占总酚含量的30%以上。4.采用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了紫穗槐蜜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穗槐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80.94-132.81 mg/m L)、Fe3+还原能力(1.38-2.52μmol Fe SO4·7H2O/g)、Fe2+络合能力(65.51-111.47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小鼠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利用一次性灌胃酒精诱导的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模型,研究紫穗槐蜜对急性胃溃疡的预防性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紫穗槐蜜可以有效保护小鼠胃黏膜组织结构、降低溃疡指数,抑制小鼠胃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过度累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水平,同时有效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下调小鼠胃组织炎症因子表达,预防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损伤。5.以连续4周酒精灌胃诱导的慢性胃损伤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沙枣蜜对长期酗酒造成的慢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小鼠胃组织病理形态、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表达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发现,沙枣蜜不仅对慢性酒精诱导的胃黏膜损伤有显着保护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抑制MDA含量的升高、提高小鼠胃组织SOD、GSH、NO、PGE2水平,降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 NO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基因表达,下调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此外,沙枣蜜的摄入能够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在门水平上,提高了厚壁菌(Firmicutes)的丰度、减少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的丰度;在科水平上,抑制了产气菌克里斯滕森菌(Christensenellaceae)的过度定殖。结果表明,沙枣蜜能够通过保护胃组织结构、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群落等多种途径,发挥对长期酗酒引发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申洁[7](2021)在《中国黄芩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文中提出药用植物是世界各民族传统药物的主要来源,是现代药物开发利用的重要源泉。对重要药用植物类群的整理、挖掘和现代研究,一直以来是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唇形科(Lamiaceae)黄芩属(Scutellaria)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全球约有360-469种植物,其中约72个种或变种在世界各地作药用。我国约有126种或变种,其中约45个种或变种有传统药用记载。现代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保肝和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显着活性,显示黄芩属蕴含丰富的药用植物,为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值得深入挖掘和利用。然而,除了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和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等少数几个种得到较深入的研究外,大部分黄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较少或没有得到研究。同时由于物种数多且性状变异复杂,该属植物的分类和亲缘关系不清。因而需要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对该属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不同来源物种的药用亲缘关系,以期发现新的药用资源和活性成分。为此,本论文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采用叶绿体基因组技术揭示中国产黄芩属35种植物亲缘关系;采用植物代谢组学技术揭示该属植物主要成分的分布规律;采用体/内活性研究揭示该属植物的抗肿瘤活性特征;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黄芩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活性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黄芩属植物物种数多且性状变异复杂,经典的形态分类分歧大,没有得到有效统一。本研究采用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系统发生树,为合理探讨黄芩属药用亲缘关系提供参考背景。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报道了中国24种黄芩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在151574-152591 bp之间,平均GC含量为38.34%;共注释了 1 13个基因,包括80个蛋白编码基因、29个tRNA和4个rRNA。并与已发表的其它11种黄芩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一起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发现了丰富的简单序列重复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位点所占比例最高,五核苷酸重复位点所占比例最低;发现16个高变区可作为潜在的DNA条形码。研究结果不仅初步揭示了中国黄芩属主要药用物种的亲缘关系,而且推动了黄芩属植物的分子系统构建。2.天然产物是药用植物活性物质基础和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黄芩属为丰产药物类群,但大部分物种化学成分研究较浅或尚为空白。系统分析和比较该属化学成分分布规律是揭示黄芩属药用亲缘关系、发现潜在药用资源和活性成分的基础。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首次对35种中国黄芩属植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共在线鉴定出196个化合物,包括118个黄酮类化合物、30个二萜类化合物、5个吡喃酮苷类化合物、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其它类化合物39个。其中有85个化合物是首次在黄芩属植物注释到;基于特征数据矩阵的多元统计分析将35种植物基本归为两大组,与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基本吻合;同时,还鉴定出不同组黄芩属植物的差异化学成分,发现不同组黄芩属植物主要差异化学成分与其传统功效存在一定的联系。研究结果为揭示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分布规律和黄芩属药用亲缘关系的阐明提供了基本数据,同时也为黄芩属潜在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3.黄芩属植物中部分药用植物和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显着。但黄芩属植物抗肿瘤作用和分子机制的全局分析仍然有限。本研究首先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其抗肿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的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黄酮类及二萜类化合物是黄芩属植物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芹菜素、黄芩素、半枝莲碱G等为排名靠前的10个潜在关键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86个,肿瘤相关通路203条,经拓扑筛选获得关键靶点为AKT1、EGFR、VEGFA和HSP90AA1等;GO功能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黄芩属植物主要成分可能通过调节PI3K-Ak、Estrogen、HIF-1和FoxO等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潜在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为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进一步采用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抑制方法(蛋白染料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基于3种人源肿瘤细胞,测定了芹菜素、黄芩素和合金欢素等14种化合物以及35种黄芩属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并对活性较高的提取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和主要活性化合物含量测定分析。结果发现:黄酮苷元普遍对各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木犀草素和黄芩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均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京黄芩黑龙江变种的提取物表现出较突出的人肝癌细胞和人结直肠癌细胞抑制作用,京黄芩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人结直肠细胞癌抑制作用,量效关系分析显示其中化合物白杨素、木犀草素、芹菜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可能是京黄芩及其黑龙江变种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滇黄芩根部对三种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滇黄芩根部中的黄芩素、白杨素、汉黄芩素以及高含量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与千层纸素A可能是其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研究结果不仅部分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为黄芩属植物进一步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方向。同时本实验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黄芩属提取物为首次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可为黄芩属植物抗肿瘤活性资源的发现提供有益参考。4.黄芩茶主要由黄芩的地上部位制成,传统作为代茶饮,具有清热燥湿、降火解毒等功效。基于对黄芩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的分析和前期研究,提示黄芩茶可能具有较好的防治肿瘤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对黄芩茶化学预防结直肠癌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黄芩茶能够显着抑制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异常隐窝病灶形成;可显着降低IL-1β,IL-6,IL-10,TNF-α以及升高IFN-γ等炎症因子的水平;结合伪无菌大鼠模型,发现调节肠道菌群是黄芩茶预防结直肠癌作用的重要途径,16S rDNA测序分析表明,黄岑茶可通过增加有益菌群(Lachnoclostridium,Alistipes,Roseburia,Lactococcus)的丰度,降低 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 和unidentifiedClostridiales水平来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粪便代谢组学显示,黄岑茶可改善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代谢紊乱,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主要参与脂质代谢途径,且与肠道菌群变化之间有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黄芩茶可通过降低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改善代谢紊乱来抑制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异常隐窝灶形成,表明黄芩茶有潜力作为预防或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用资源和功能性饮料。5.为了揭示黄芩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中国黄芩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活性(传统疗效和药理活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囊萼黄芩亚属植物、黄芩亚属的膜苞黄芩组和顶序黄芩组的狭叶黄芩亚组植物,亲缘关系近,聚为一个类群,都具有发达的根部。该类群植物常以根部入药,包含的高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与清热解毒、祛湿的传统疗效和抗肿瘤、抗炎、抗氧化、保肝等的药理活性相关。此外,连钱黄芩亚属植物与黄芩亚属的其他类群可归为一大类。此大类植物通常根茎不发达,常以全草入药。黄酮类和/或二萜类化合物为该类群植物的主要化合物,可能与清热解毒、祛湿、消痈、消肿等传统功效和抗肿瘤、抗炎等药理活性相关。对我国黄芩属植物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探讨可为黄芩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分子系统学、代谢组学和抗肿瘤药理活性等多个视角,整合了多层次研究数据,对中国黄芩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可为黄芩属植物活性天然产物和抗肿瘤活性植物资源的发现提供方向,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赵亚芸[8](2021)在《天山茶藨叶、果实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代谢性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等特征。目前大多数降血糖药物都是化学合成的,药效显着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毒副作用,近年来可食植物成分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天山茶藨(Ribes meyeri Maxim.)是新疆特有的可食茶藨属植物,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然而,关于天山茶藨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MS)联用方法对天山茶藨叶、果实的化学成分分别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联用方法对天山茶藨叶、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天山茶藨叶、果实甲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通过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PTP1B抑制活性实验及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对它们的体外降血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发现天山茶藨叶和果实中的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天山茶藨叶酚类化合物定性分析中,采用负离子模式,尝试鉴定了天山茶藨叶甲醇提取物中77种酚类化合物,包括44种酚酸类和33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发现一个潜在的新化合物—具有四糖基团的槲皮素葡萄糖苷。并建立了UPLC-MS/MS方法,对天山茶藨叶中19种多酚类成分(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原儿茶酸、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表儿茶素、咖啡酸、对香豆酸、芦丁、阿魏酸、异槲皮苷、水杨酸、肉桂酸、山奈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羟基芫花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山茶藨叶甲醇提取物及4个不同萃取部位中19种多酚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显着。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芦丁、表没食子儿茶素、山奈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原儿茶素、表儿茶素和绿原酸,并且在乙酸乙酯部位中含量最高,芦丁含量达到86.07±4.06 mg/g。在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8min内19种多酚类化合物实现较好的分离。19种多酚类化合物在测定的质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7),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RSD≤6.98%,加样回收率范围在82%~105%,说明该方法准确度良好。在天山茶藨果实的定性分析中,采用正离子模式,尝试鉴定了天山茶藨果实中26种花青素类成分,主要是矢车菊素衍生物、飞燕草素和天竺葵素的衍生物;在负离子模式下,尝试鉴定了17种成分,包括酚酸类和黄酮类成分。并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sponse monitoring,MRM),建立了一种U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天山茶藨果实中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和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4种花青素的含量。测定表明在天山茶藨果实甲醇提取物及花青素部位中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2.01±0.37 mg/g,79.36±1.01 mg/g。同时为了优化四种花青素的分离效果,考察了3种不同的流动相体系,在以乙腈-5%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时,4种花青素的分离效果最佳,峰形良好,各成分在8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方法学研究表明: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四种花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4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3%~94%,RSD≤5.77%。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简便快速,重现性良好。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天山茶藨叶、果实各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均有差异,对于DPPH自由基,各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要低于抗坏血酸(Vc),但与其他萃取部位相比,天山茶藨叶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清除率最高;对于ABTS自由基,除了天山茶藨叶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高于Vc,其他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均低于阳性对照Vc。降血糖活性研究表明:天山茶藨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果实花青素部位对于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具有更好的抑制活性,它们的IC50均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对于PTP1B各个萃取部位均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天山茶藨叶、果实各萃取部位均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说明天山茶藨叶和果实中具有潜在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对其中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曹美琪[9](2020)在《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桑叶(MORI FOLIUM)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桑叶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常被用作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而广泛使用,其中,桑叶含有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黄酮类、多糖类物质是已知的α-糖苷酶抑制剂。作为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资源,桑叶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其资源利用与开发是现代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桑叶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培育出抗逆性品系——蛋白桑,具有抗干旱、耐严寒、耐贫瘠,根系发达、耐刈割的特点,区域适应性强,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外对蛋白桑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营养价值方面,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而其药用价值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且系统性评估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新资源蛋白桑桑叶为研究对象,以同仁堂和中检所的桑叶作为对照药材,对4个产地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两个品种,共计26个批次,研究其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以期为新资源蛋白桑药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蛋白桑和传统桑叶中总蛋白、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初步分析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桑叶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提取工艺,以该方法提取各样品中的总黄酮。结果如下:湖南和江苏产区的蛋白桑桑叶蛋白含量均较高,在210.43~301.51 mg·g-1之间,其中湖南产区的桂桑优12号桑叶蛋白含量最高;湖南和甘肃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在48.53~64.42 mg·g-1之间,其中湖南产区的桂桑优62号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湖南和甘肃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总多糖含量均较高,在33.58~48.50 mg·g-1之间,其中甘肃产区的桂桑优12号桑叶总多糖含量最高;湖南和甘肃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均较高,在5.80~7.83 mg·g-1之间,其中湖南产区的桂桑优62号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综上,湖南产区和江苏产区的两个蛋白桑品种均适合作为总蛋白和药用部位开发的优势资源。(2)建立了以超高效液相(UPLC)为基础的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批次蛋白桑叶片和传统桑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液相条件如下:色谱柱Waters ACQUITYUPLC BEH-C18 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 A 相为 0.3%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色谱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0~1.0 min,4%B;1.0~2.5 min,4%→10%B;2.5~7.5 min,10%→20%B;7.5~8.5 min,20%→48%B;8.5~12.0 min,48%→60%B;12.0~13.0 min,60%→90%B;13.0~14.0 min,90%B。流速为0.4 mL.min-1,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为380 nm,柱温35℃。本方法可同时鉴定出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4种活性成分,分析时间缩短到15min,简便快捷。结果表明,蛋白桑桑叶绿原酸含量在2.53~6.48 mg·g-1之间,其中以甘肃产区桂桑优12号含量最高;湖南产区和甘肃产区的桑叶芦丁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来源桑叶,含量范围在0.59~0.93 mg·g-1之间,其中桂桑优62号芦丁含量整体高于桂桑优12号;蛋白桑桑叶异槲皮苷含量在0.327~1.60mg.g-1之间,其中以湖南产区桂桑优62号含量最高;甘肃产区两个品种蛋白桑的紫云英苷含量均较高,含量范围在0.40~0.74 mg·g-1之间。(3)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ELSD)建立了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最优色谱条件为:岛津InertSustain C18 色谱柱(250 mm ×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0.1%三乙胺梯度洗脱梯度:0.0~2.0 min,2%;2.0~4.0 min,2%→10%;4.0~8.0 min,10%→29%;8.0~15.0 min,29%→40%;15.0~20.0 min,50%。流速:0.8 mL.min-1;柱温 45℃;进样量5μL。ELSD漂移管温度:100℃,载气流速3 mL·min-1。蛋白桑桑叶DNJ含量在1.89~3.70 mg·g-1之间,其中以湖南产区桂桑优12号含量最高。(4)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反应体系,对桑叶醇提取物的降糖活性进行分析,采用DPPH、FRAP、ABTS三种方法对桑叶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桑桑叶具有良好的α-糖苷酶抑制能力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活性大小随产地和采样时间不同也会产生变动。综合评价表明,甘肃和湖南产区的两个蛋白桑桑叶样品在三种评价体系中抗氧化活性均较强,且此两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样品α-糖苷酶抑制能力亦强于其他两个产区。经相关性分析,桑叶体外抗氧化能力与体外α-糖苷酶抑制能力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9。(5)将总蛋白含量、总黄酮含量、总生物碱含量、总多糖含量、绿原酸含量、芦丁含量、异槲皮苷含量、紫云英苷含量、DNJ含量、抗氧化活性及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所有测定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参数间的内部联系。主成分分析表明产地因素会导致桑叶化学成分产生一定的差异;同一产区的不同品种样品在得分图中有聚类的趋势,证明桂桑优62号和桂桑优12号品系相近。OPLS-DA模型显示,湖南产区蛋白桑桑叶芦丁、总蛋白、DNJ、绿原酸、总黄酮和总多糖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江苏产区蛋白桑桑叶总蛋白、DNJ、绿原酸和总多糖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甘肃产区蛋白桑桑叶DNJ、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总生物碱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新疆产区蛋白桑桑叶绿原酸、芦丁和总生物碱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PLS模型预测了总黄酮含量和DNJ含量是影响α-糖苷酶抑制率的最主要两个因素,而总黄酮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是影响桑叶抗氧化能力的最主要两个因素。综上所述,新资源蛋白桑桑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整体高于传统药桑,且体外α-糖苷酶抑制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也高于传统药桑,湖南和甘肃两个产区的蛋白桑品种桑叶不论是药效部位含量还是体外活性方面均显着优于传统药桑,显示出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按不同产区蛋白桑各自特点将其分为四大类:功能型、食用型、饲用型和生态型,以期实现蛋白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与利用,拓展提升新兴功能用途。本研究以化学定性定量结果和体外生物活性结果为基础,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全面系统地评估了新资源蛋白桑叶片的内在质量和药用价值,建立了蛋白桑桑叶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评价指标,客观地对蛋白桑桑叶质量控制技术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新资源蛋白桑桑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郑丽屏[10](2018)在《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植物内生菌是在健康植物组织和器官内、与之共生的一类微生物,内生菌不仅能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内生菌独特的生境以及和宿主亲密的互共生关系,造就了它们丰富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和害病虫生物防治领域上的应用已显示出良好前景。作为特境微生物的一种,内生菌已成为天然活性产物的新型资源。桑树(Morus alba L.)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药用植物,桑树内生菌的存在已引起关注,鉴于桑树在提供家蚕饲料、桑果和药材之功用,桑树内生菌在绿色农药和医药领域上的开发特别引人瞩目。本文对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及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具有化感效应(除草、抑藻和抗菌)、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桑树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活性代谢物质分析,探讨了内生真菌作用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本文首次结合组织块培养分离法和宏基因组r DNA序列分析法对桑树内生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组织块分离法共分离得到桑树内生菌132株,其中内生真菌106株、内生细菌23株、内生放线菌3株,内生菌数量分布情况根部>茎部>叶部,不同季节内生菌的数量基本都遵循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桑树86株内生真菌分属5个目、18个属。在目的分类水平上桑树内生菌以半知菌中的丝孢目(Moniliales)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8.3%;在科分类水平上以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暗色孢科(Dematiaceae)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2.64%和16.04%;以镰孢霉属(24株,占22.64%)和链格孢属(16株,占15.1%)为桑树内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镰孢霉属(Fusarium sp.)是根部的优势种群,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在茎、叶中均为优势种群。基于宏基因组的内生细菌16S r DNA和18S r DNA的多样性分析表明:桑树内生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大于4,菌群丰度指数(Chao)大于12800,提示桑树中内生菌多样而且丰富。桑树内生细菌优势种群为:薄层菌属Hymenobacter(5.65%)、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4.61%)、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3.55%)、拟杆菌属Bacteroides(2.42%)、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05%)等。不可培养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Knufia属(20.75%)、刺盾炱菌属Cantharellula(4.99%)、竹鞘多腔菌属Myriangium(2.30%)、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1.97%)等。研究结果表明桑树内生菌遗传多样性丰富,是潜在的生物活性资源宝库。本实验筛选了106株桑树内生真菌发酵滤液对黄瓜、生菜、高羊茅、稗草等7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到对种子萌发有显着影响的SZ-21、SZ-42、SZ-55、SZ-60、SZ-83、SZ-102(菌株编号)的6种菌株发酵液。其中菌株SZ-21的发酵滤液显着抑制生菜、黑麦草和稗草种子的萌发,对稗草地上部和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3.85%和71.87%,而且对多数蔬菜和草坪植物幼苗生长无显着抑制作用,提示该菌有较好的除草活性。SZ-2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稀释倍数?5)显着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9.82%、23.69%和90.37%),并抑制了稗草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1.79%和34.85%)。SZ-21菌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可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46.38%、21.43%和78.84%),抑制稗草幼苗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7.64%和75.3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作用弱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该菌的化感物质。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进一步考察了桑树内生真菌对3种淡水蓝藻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假鱼腥藻的生长抑制,筛选到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的SZ-5、SZ-11、SZ-18、SZ-21、SZ-24、SZ-67和SZ-69菌株,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对三种藻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研究表明SZ-21可能通过菌丝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藻水华微囊藻的生长,以蛋白类成分抑制铜绿微囊藻。SZ-21菌代谢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抑藻效果明显(抑藻率62.2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在培养前期作用稍弱,但在第8天抑藻率也达52.83%。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具有开发成除草和抑藻的微生物制剂的潜在可能。本研究以桑树和其他作物、人类病原菌为靶标,应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拮抗筛选,并对内生真菌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筛选,发现SZ-30、SZ-48和SZ-74的菌株显示较广泛的抗真菌作用,抑菌率为20-80%。特别是菌株SZ-48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50%,SZ-48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香石竹镰刀菌和露湿漆斑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1.0 mg/m L,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潜力。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分析表明:SZ-48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含有23种化合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leucylprolyl)]和环(苯丙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penprolyl)]占51.31%,其次是3-苯甲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还有正三十四烷、正四十烷、正四十四烷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麦芽醇。Cyclo(Leu-Pro)、cyclo(Phe-Pro)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我们以桑树露湿漆斑菌为病原菌,探讨了内生菌SZ-48的抑菌机制,发现SZ-48提取物可抑制露湿漆斑菌孢子萌发和孢子芽管生长。在内生真菌代谢物的诱导下,病原菌可产生活性氧积累,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伤害、生长受抑或死亡。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 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48。本研究还从桑树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的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2。应用胰蛋白酶法和Sevag联用纯化多糖(EPS),产率为6.96%,多糖含量为92.4%。进一步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DEAE-52柱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40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胞外多糖EPS2和EPS3,其分子量分别为5.8×104 Da和1.5×105Da,分别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及葡萄糖醛酸组成,组成比约为8.5:9.2:1.1:1:1.3和12:16:1:2.4:0.5。EPS2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浓度为1-4 mg/m L时,其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DPPH清除率可达38.2-60.3%、68.2-85.2%和10.7-49.6%。在Fenton反应导致的DNA链断裂实验中,EPS2具有较显着地降低·OH对DNA的损伤的能力。在H2O2-PC12细胞模型中,EPS2可缓解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150 mol/L的H2O2处理PC12细胞1 h后,细胞存活率为30.5%。多糖浓度在2-10 mg/m L时,EPS2可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到61.2%以上。EPS2可以显着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抗脂质氧化作用。EPS2处理还通过保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酶的活性,催化分解H2O2,缓解H2O2的损伤。另一方面,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6.98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呈现出典型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内生链格孢菌胞外多糖具有开发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力,可为合理利用桑树资源开发降血糖天然多糖类药物提供新型资源。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丰富多样的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为探讨和开发桑树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了种质材料。化感(除草和抑藻)作用、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为内生菌活性筛选提供了方法参考;内生菌分子鉴定和GC-MS分析工作为内生菌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鉴定提供了分析手段。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理解桑树内生菌化感作用、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开发桑园绿色除草剂和抗菌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内生菌抑藻剂、抗氧化剂和开发降血糖微生物多糖类药物提供了新型资源,也为桑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颖的途径。
二、新疆植物资源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植物资源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资源特征及其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木本食用油料的资源特征 |
1.1 主要木本油料树种 |
1.1.1 油橄榄(Oleaceae euporaea) |
1.1.2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
1.1.3 椰子(Cocos nucifara) |
1.1.4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
1.1.5 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和核桃(Juglans regia) |
1.2 其他木本油料树种 |
1.2.1 文冠果(Xaruthoceras sobifolia) |
1.2.2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
1.2.3 光皮梾木(Swida wilsoniana Wanger.) |
1.2.4 长柄扁桃(Amygdaluspedunculatus Pall.) |
1.2.5 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 |
1.2.6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a Diel.) |
1.2.7 榛(Corylus heterophylla) |
1.2.8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 |
1.2.9 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 |
1.2.1 0 巴旦杏(Amygdalus communis L.) |
1.2.11松树(Pinus) |
1.2.12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
1.2.13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 |
2 育种研究 |
2.1 遗传资源的搜集、保存及利用 |
2.2 苗木繁育 |
3 果实及油脂加工利用 |
3.1 果实及油脂形成的品质特性 |
3.2 油脂加工工艺 |
3.3 产品的综合利用 |
4 栽培管理技术 |
4.1 栽培品种优质化 |
4.2 高密度规模化栽植 |
4.3 高效灌溉及营养平衡施肥 |
4.4 栽培管理智能化 |
(2)基于多组学技术的药用植物亲缘学探索研究 ——以人字果属和芍药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人字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 人字果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
2. 人字果属植物的传统药用 |
3. 人字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4. 近缘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传统药效及现代药理作用 |
5.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芍药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 芍药属植物的传统应用 |
2.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3. 现代药理作用 |
4.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人字果属植物药用亲缘学初探 |
第一节 人字果属植物提取物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对大麻素受体的激动活性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耳状人字果全草化学成分研究 |
1. 研究结果 |
2. 实验部分 |
3. 化合物的鉴定 |
4. 讨论 |
第三节 人字果属化合物活性筛选及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人字果属植物代谢产物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五种人字果属植物的全长转录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芍药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 |
第一节 芍药属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及活性化合物含量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芍药属植物比较转录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第三节 牡丹不同部位的代谢谱分析及生物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国人字果属和芍药属药用植物亲缘学讨论及组学技术在药用植物亲缘学中的应用探讨 |
第一节 中国人字果属植物药用亲缘学讨论 |
1. 人字果属的系统位置简述 |
2. 人字果属与唐松草亚科植物传统应用、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联系 |
3. 中国人字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亲缘关系探讨(化学分类学) |
4. 小结 |
第二节 芍药属植物药用亲缘学讨论 |
1. 牡丹组(Sect. Moutan)的药用亲缘学讨论 |
2. 芍药组(Sect. Paeonia)的药用亲缘学讨论 |
3. 小结 |
第三节 组学技术在药用植物亲缘学中的应用探讨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附图 |
(3)不同品种石榴籽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总生物碱的提取 |
1.3.2 总生物碱还原力测定 |
1.3.3 总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
1.3.4 总生物碱对羟(O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喀什石榴籽总生物碱的还原力 |
2.2 不同品种喀什石榴总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
2.3 不同品种喀什石榴籽总生物碱对羟(O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 结论 |
(4)盐生药用植物黑果枸杞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黑果枸杞的生态价值与抗逆性 |
1.1 耐盐性 |
1.2 耐旱性 |
1.3 抗逆机制 |
1.3.1 减少水分流失 |
1.3.2 抵御氧自由基的伤害 |
2 黑果枸杞的经济价值与活性成分 |
2.1 活性成分 |
2.1.1 原花青素、花青素与花色苷 |
2.1.2 多糖 |
2.1.3 油脂 |
2.2 活性成分的提取与检测 |
2.3 活性成分含量与种子质量 |
3 黑果枸杞应用与开发前景 |
3.1 科学价值 |
3.2 药食价值 |
3.3 生态价值 |
3.4 经济价值 |
3.5 饲用价值 |
(5)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健康 |
1.2.2 康复花园与健康景观 |
1.2.3 芳香植物 |
1.2.4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
1.2.5 芳香疗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健康景观相关研究动态 |
1.3.1.1 健康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
1.3.1.2 健康景观理论研究 |
1.3.1.3 健康景观效益研究 |
1.3.1.4 小结 |
1.3.2 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 |
1.3.2.1 芳香植物在国内的应用历史 |
1.3.2.2 芳香植物在国外的应用历史 |
1.3.2.3 小结 |
1.3.3 芳香植物在健康景观中的应用 |
1.3.3.1 社区公园绿地 |
1.3.3.2 校园附属绿地 |
1.3.3.3 医疗机构附属绿地 |
1.3.3.4 休闲旅游园区 |
1.3.3.5 小结 |
1.3.4 芳香植物的资源分布及香型鉴定 |
1.3.4.1 芳香植物资源分布研究 |
1.3.4.2 芳香植物香型鉴定 |
1.3.4.3 小结 |
1.3.5 芳香植物对健康的影响作用 |
1.3.5.1 芳香植物药理活性研究 |
1.3.5.2 基于动物实验的芳香植物功能研究 |
1.3.5.3 芳香植物精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3.5.4 芳香植物香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3.5.5 小结 |
1.3.6 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研究法 |
1.6.1.2 跨学科研究法 |
1.6.1.3 实验研究法 |
1.6.1.4 统计分析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地点、对象 |
2.1.1 实验材料简介 |
2.1.1.1 香冠柏 |
2.1.1.2 厚皮香 |
2.1.1.3 络石 |
2.1.1.4 紫苏 |
2.1.2 实验地点和对象 |
2.2 实验设计 |
2.2.1 挥发物成分采集 |
2.2.1.1 仪器与耗材 |
2.2.1.2 采集方法 |
2.2.2 挥发物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流程 |
2.3 测试方法 |
2.3.1 挥发物成分检测 |
2.3.1.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3.1.2 仪器工作条件 |
2.3.2 人体身心健康相关指标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2.4.1 挥发物成分测定分析 |
2.4.2 人体身心健康相关指标分析 |
3 芳香植物挥发物的鉴定分析结果 |
3.1 香冠柏挥发物成分分析 |
3.2 厚皮香挥发物成分分析 |
3.3 络石挥发物成分分析 |
3.4 紫苏挥发物成分分析 |
3.5 小结 |
4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4.1 香冠柏挥发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4.1.1 香冠柏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4.1.2 香冠柏对人体血压、心率的影响 |
4.1.3 小结 |
4.2 厚皮香挥发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4.2.1 厚皮香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4.2.2 厚皮香对人体血压、心率的影响 |
4.2.3 小结 |
4.3 络石挥发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4.3.1 络石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4.3.2 络石对人体血压、心率的影响 |
4.3.3 小结 |
4.4 紫苏挥发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4.4.1 紫苏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4.4.2 紫苏对人体血压、心率的影响 |
4.4.3 小结 |
5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5.1 香冠柏挥发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5.2 厚皮香挥发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5.3 络石挥发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5.4 紫苏挥发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四种芳香植物的挥发物成分 |
6.1.2 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
6.2 讨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图表目录 |
附录 B POMS简式心境量表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单花种蜂蜜理化成分与花源鉴别 |
1.1.1 花粉孢子 |
1.1.2 理化指标 |
1.1.3 挥发性化合物 |
1.1.4 酚类化合物 |
1.2 单花种蜂蜜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 |
1.2.1 抗氧化性 |
1.2.2 抗炎活性 |
1.2.3 其他生物活性 |
1.3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及现行治疗 |
1.3.1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 |
1.3.2 现行治疗 |
1.3.3 蜂蜜在酒精性胃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五种单花种蜂蜜孢粉学分析 |
2.2.2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分析及质量评价 |
2.2.3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的鉴别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五种单花种蜂蜜醛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2 五种单花种蜂蜜醇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3 五种单花种蜂蜜酮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4 五种单花种蜂蜜酯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5 五种单花种蜂蜜烷烃及其他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6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的鉴别 |
3.2.7 五种单花种蜂蜜主要呈香物质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酚类成分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酚酸类成分分析 |
4.2.2 黄酮类成分分析 |
4.2.3 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的鉴别 |
4.3 小结 |
第五章 紫穗槐蜜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5.2.2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
5.2.3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 |
5.2.4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炎症表达的调控 |
5.2.5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沙枣蜜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
6.2.2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调控 |
6.2.3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炎症表达的调控 |
6.2.4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6.2.5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节 |
6.3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黄芩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及术语简表 |
前言 |
第一章 黄芩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一节 黄芩属植物分类概况 |
第二节 黄芩属植物的传统应用 |
第三节 黄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四节 黄芩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黄芩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国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黄芩属植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属植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黄芩属植物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 试剂配制与提取方法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五章 黄芩茶干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药效作用和机制探索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六章 中国黄芩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探讨 |
1. 黄芩属植物属下分类系统的选择 |
2. 中国黄芩属植物的分类、化学成分与传统功效和药理活性的联系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天山茶藨叶、果实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液质联用技术的概述 |
1.2 液质联用技术的分析方法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
1.5.1 黄酮苷元的质谱裂解 |
1.5.2 黄酮O-糖苷的质谱裂解 |
1.5.3 黄酮C-糖苷的质谱裂解 |
1.6 液质联用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
1.6.1 液质联用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1.6.2 液质联用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1.7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天山茶藨叶化学成分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仪器 |
2.1.3 试剂、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天山茶藨叶不同萃取部位的制备 |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4 天山茶藨叶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HPLC-QTOF-MS/MS) |
2.2.5 天山茶藨叶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UPLC-MS/MS) |
2.2.6 方法学考察 |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3.1 天山茶藨叶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2.3.2 天山茶藨叶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 |
2.3.3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
2.3.4 加样回收率结果 |
2.3.5 天山茶藨叶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天山茶藨果实化学成分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仪器 |
3.1.3 试剂、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天山茶藨果实提取液的制备 |
3.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3 4 种混合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3.2.4 天山茶藨果实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HPLC-QTOF-MS/MS) |
3.2.5 天山茶藨果实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UPLC-MS/MS) |
3.2.6 方法学考察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天山茶藨果实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3.3.2 天山茶藨果实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 |
3.3.3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
3.3.4 加样回收率结果 |
3.3.5 天山茶藨果实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天山茶藨叶、果实生物活性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4.2.3 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4.2.4 PTP1B抑制活性的测定 |
4.2.5 3T3-L1 前脂肪细胞培养和葡萄糖摄取的测定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 |
4.3.2 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PTP1B抑制活性 |
4.3.3 3T3-L1 前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活性 |
4.3.4 总黄酮、总多酚、总花青素含量与DPPH、ABTS之间的相关性 |
4.3.5 总黄酮、总多酚、总花青素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PTP1B抑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
4.4 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讨论 |
5.1.1 天山茶藨叶、果实化学成分的分析 |
5.1.2 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筛选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评价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小结 |
第二章 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中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评价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检测蛋白桑叶片中DNJ含量 |
3.1 材料与仪器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体外降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
4.1 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元统计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中药质量评价 |
6.2 桑叶总黄酮检测方法 |
6.3 桑叶DNJ检测方法 |
6.4 桑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与DNJ含量相关性 |
6.5 蛋白桑桑叶质量与产地相关性 |
6.6 桑叶抗氧化活性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相关性 |
6.7 蛋白桑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桑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2.桑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
3.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桑树内生菌的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桑树内生真菌的化感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筛选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二节 抗菌菌株SZ-48 鉴定、代谢物GC-MS分析及抗菌机制初步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桑树内生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菌株鉴定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的胞外多糖分离与纯化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三节 桑树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四节 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菌丝多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基金资助 |
致谢 |
四、新疆植物资源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资源特征及其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J]. 王保明,颜士华,商建波,陈永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 [2]基于多组学技术的药用植物亲缘学探索研究 ——以人字果属和芍药属为例[D]. 李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不同品种石榴籽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研究[J]. 热阳古·阿布拉,孙艳美,阿卜杜拉·玉苏普. 广东化工, 2021(14)
- [4]盐生药用植物黑果枸杞研究进展[J]. 雷春英,彭钼植,刘畅,吉小敏,陈怡彤,姜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07)
- [5]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D]. 王晴艺.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6]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祝敏. 西北大学, 2021(12)
- [7]中国黄芩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 申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8]天山茶藨叶、果实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D]. 赵亚芸.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9]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评价研究[D]. 曹美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郑丽屏. 苏州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