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胶囊制作技术及其在电子纸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靳晓菡[1](2019)在《原位聚合法制备空气微胶囊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微胶囊多以固体或液体物质为芯材,研究气体芯材者甚少。本论文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为壁材的空气微胶囊,并将其应用于纸张中,探讨其对纸张松厚度及其他使用性能的影响。在空气微胶囊制备过程中重点讨论了温度、乳化剂浓度、搅拌速率、pH值和壁材用量对微胶囊合成的影响。实验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通过单一变量法初步确定了空气微胶囊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聚合温度55℃,SDS浓度0.2%,搅拌速率1400 r/min,体系pH值4.0,MF树脂预聚体溶液用量9 mL;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空气微胶囊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55℃,SDS浓度为0.2%,搅拌速率为1600 r/min,pH值为4.0,MF树脂预聚体溶液用量为9 mL时,所得微胶囊形貌最佳,壁厚和粒径最均匀,通过纳米测量(Nano Measure 1.2)软件测量不少于200个微胶囊得到所得微胶囊的粒径约为8.39μm。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空气微胶囊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如下。SEM观察显示微胶囊为球形空芯结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MF树脂壁材聚合完全,通过堆积密度测试得知所得空气微胶囊的堆积密度为0.05 g/cm3,远远小于MF树脂的堆积密度(0.57 g/cm3),综合SEM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堆积密度测试可知所制备的空气微胶囊为以MF树脂为壁材的空芯微球,抗压强度的测试表明空气微胶囊可承受最低压强为0.52 MPa。由此可以说明实验所制备空气微胶囊完全可以作为松厚剂应用于松厚纸的制备。将所得空气微胶囊以浆内添加的方式抄造定量为80 g/m2的松厚纸,并与相同定量的松厚纸空白样和硅藻土加填松厚纸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空气微胶囊加填松厚纸在松厚度、白度、抗张强度、耐破强度和不透明度上均有较好的性能,且对三种松厚纸进行燃烧性能测试发现,空气微胶囊加填松厚纸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进一步说明以MF树脂为壁材的空气微胶囊可作为优质松厚剂用于制备具有阻燃性能和高松厚度的松厚纸。
何路娟,田学军[2](2013)在《走进彩色电子纸的精彩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书籍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历史遗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纸张原材料短缺,纸质书籍携带不方便、信息不可更新等缺点,以及人们对知识需求量的急剧加大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纸质书籍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电子纸凭借材料节省、携带方便等优点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相比黑白电子纸,彩色电子纸在应用上则有更广阔的前景。
杜世远[3](2013)在《基于图像增强技术的电子纸显示驱动系统研制》文中指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电子纸(Electronic Paper)显示器的出现有可能使书籍的演进再次发生革命。电子纸具有超薄、超低功耗、宽视角、阅读舒适等优点,并且电子纸具有反复使用的特性,随着电子纸柔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其显示特性越来越接近普通纸张,被形象誉为“一张永远写不完的纸”。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子纸不一致的阈值电压导致电子纸的光电效应曲线的非线性,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利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方式来设计驱动波形,利用TFT阵列作为电压开关,通过扫描TFT阵列并提供不同的电压可以实现PWM的驱动波形。但是这种方案导致电子纸显示灰度更多的依赖于帧频,限制了灰度等级。因此目前的电子纸显示都以单色的16级灰度显示屏为主,显示图像质量无法满足人们要求。本课题针对电子纸显示灰度等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于电子纸的改进型数字半色调技术。在提高电子纸帧扫描频率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电子纸显示灰度的人眼视觉效果。该半色调技术基于改进型误差扩散算法,根据输入图像的灰度值分布来动态的设定算法的阈值,将传统的单阈值扩展至16个阈值,利用蛇形扫描路径并采用相对应的误差扩散滤波器,减少了传统半色调处理后的龟纹现象和滞后现象,实现了电子纸图像增强。课题设计了电子纸显示驱动硬件系统和软件测试系统,结合基于改进型误差扩散算法的半色调技术,实现显示图像最优再现。硬件系统核心采用ARM和电子纸显示驱动控制芯片,利用ARM实现电子纸显示系统的整体控制、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电子纸显示控制芯片进行数据缓存并根据特定的环境调用相应驱动波形实现电子纸显示屏准确的图像显示,并且在硬件系统中添加电源管理模块,利用自举升压电路减少系统功耗。软件系统以μC/OS-Ⅱ操作系统为核心,在操作系统中移植电子纸控制芯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读取存储卡中图像数据进行电子纸显示,实现半色调算法测试验证。本课题实现了基于图像增强技术的电子纸显示驱动系统,在MATLAB软件中利用峰值信噪比(PSNR)对改进型误差扩散算法进行评价,同时在电子纸系统样机中对半色调处理后图像进行测试验证,两者结果都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在单色16级灰度的电子纸显示屏上显示图像过渡平滑,有效的提高了图像的人眼视觉效果,实现了显示灰度等级的提高。
唐浩运[4](2013)在《一种新型电子墨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纸显示技术作为新型的电子显示技术,以其低功耗、便携性、可柔性显示和高对比度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电子阅读器中。电子纸显示技术显示主流还是利用电泳显示技术来达到显示。电子墨水显示中的微胶囊应该具有透明,机械性能好,表面光滑等特点。本文利用几种微胶囊化的方法来制备电子墨水显示器件中的微胶囊,并研究了微胶囊制备和表征。本文以酞菁绿G颗粒为显色电泳颗粒,以十八胺对酞菁绿G进行改性,通过改性的酞菁绿G颗粒分散在以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的电泳液中,制备出电子墨水电泳液,并分析改性前后酞青绿G颗粒在四氯乙烯分散性能。改性后的酞菁绿G颗粒分散性能大大提高,可以40小时分散在四氯乙烯溶液中,分散率达到80%左右,改性后的酞菁绿G颗粒粒径在4μm左右。以尿素-甲醛为壁材的原位聚合法制备脲甲醛树脂微胶囊实验研究中,以酞菁绿G和四氯乙烯组成的电泳液作为囊芯材料,制备微胶囊。可以得到透明,稳定的微胶囊。并通过实验得出当在pH=8.5左右下制备出尿素和甲醛反应生成的预聚体,加入制备的电泳液中,在质量分数为0.007%的乳化剂span80,pH值至3.0,搅拌速度为800r/min,体系温度在50℃下可以制备出相对较好的微胶囊,微胶囊的粒径平均粒径分布在53.6μm左右,微胶囊包封率在90%以上。以三乙烯四胺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反应壁材,酞菁绿G和四氯乙烯组成的电泳液作为囊芯材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聚脲微胶囊,得出以向4ml电泳液中加入0.33g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47g的三乙烯四胺,4ml酞菁绿G和四氯乙烯电泳液,乳化剂op-10含量为0.003mol/L,水相中800r/min搅拌分散,可以制备出稳定的微胶囊。制备出的微胶囊粒径在75.4μm左右。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酞菁绿G和四氯乙烯组成的电泳液作为囊芯材料,利用复合凝聚法制备电子墨水微胶囊,得出以明胶和阿拉伯胶质量比为1:1,明胶和阿拉伯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3%,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分数为0.02%,溶液体系pH到4.0左右,在搅拌速度为700r/min下,可以得到微胶囊,得到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在49.5μm左右,微胶囊的包封率可以达到88%。
殷沛沛[5](2013)在《用于多色电泳显示的双粒子电泳悬浮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泳显示由于高对比度,宽视角,低能耗,质轻,柔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应用在电子纸上的一种最有优势的技术之一。作为显示的核心材料,双粒子电泳悬浮液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理想的电泳悬浮液应该具有以下性质,如悬浮稳定、粒子荷电等。虽然在E-ink等公司的努力推动下,电泳显示的相关产品已经得到了商业化应用,但公开的资料缺少具体的材料类型和制备方法,基于上述考虑,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复合粒子,着重研究了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悬浮稳定性和荷电性,并对双粒子电泳悬浮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此制备了电泳显示原型器件,器件在低电压驱动下表现了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动态响应,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原位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TiO2-MPS-PLMA和TiO2-TMSP-PLMA复合粒子。研究发现当T-151浓度为0.5mg/mL时,TiO2-MPS-PLMA复合粒子在四氯乙烯中带负电,Zeta电位和泳动率数值达到最大,分别为23.1mV和3.56×10-10m2V-1s-1。当Span80的浓度为10mg/mL时,TiO2-TMSP-PLMA复合粒子在四氯乙烯中带正电,Zeta电位和泳动率达到最大,分别为24.1mV和3.72×10-10m2V-1s-1。采用表面引发ATRP接枝聚合法制备了TiO2-g-PLMA复合粒子。最大接枝量可达67wt.%。研究发现粒子表面接枝的聚合物越多,悬浮体的稳定性就越好。在0.5mg/mLT-151的作用下,复合粒子的Zeta电位和泳动率分别为-19.5mV和-3.06×10-10m2V-1s-1。2.利用极性基团的强相互作用,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CB/T-151复合粒子,研究发现CB/T-151复合粒子表面的吸附量为24.8wt.%,在10mg/mL Span80的作用下,复合粒子的Zeta电位和泳动率分别为9mV和1.51×10-10m2V-1s-1。采用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四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并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四种炭黑复合粒子,研究表明具有长烷基链的PLMA的共聚物能更有效的提高分散粒子的稳定性,当DMAEMA与LMA单体的投料比为3:5时,制备的复合粒子具有最高的Zeta电位和泳动率,分别为32.5mV和5.44×10-10m2V-1s-1。3.以TiO2-MPS-PLMA复合粒子和CB/PDMAEMA-co-PLMA、CB/T-151复合粒子为基础,筛选出两种双粒子电泳悬浮液,研究发现TiO2-MPS-PLMA和CB/PDMAEMA-co-PLMA组成的电泳悬浮液表现出良好的电泳池性能,其中白色状态的反射率为36%,黑色状态的反射率为0.4%,对比度为90:1。对于TiO2-MPS-PLMA和CB/T-151组成的电泳悬浮液,白色状态的反射率为12%,黑色状态的反射率为0.4%,器件的对比度为30:1。4.采用ATRP技术合成了嵌段共聚物PDMAEMA-b-PLMA,并以此制备了炭黑复合粒子CB/PDMAEMA-b-PLMA,与TiO2-MPS-PLMA复合粒子配制成双粒子电泳悬浮液,该电泳悬浮液表现出良好的电泳池性能,其中白色状态的反射率为43%,黑色状态的反射率为0.36%,电泳池的对比度高达120:1。嵌段共聚物PDMAEMA-b-PLMA的引入解决了微胶囊包覆时粒子的团聚问题,并以此制备了显示原型器件,在9V电压驱动下,白色反射率约为36%,黑色反射率约为4.5%,对比度为8:1,原型器件的响应时间为1.4-2.0s。5.采用一种通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红、绿、蓝、品红、青和黄多色的氧化硅/有机颜料核壳结构复合粒子,通过调节前驱体TEOS的浓度可方便的调控复合粒子的尺寸。氧化硅包覆层提高了颜料的反射率,使得复合粒子更加艳丽和鲜艳,另外可以方便的自组装上嵌段共聚物PLMA-b-PDMAEMA,提高了复合粒子在电泳介质中的分散性和荷电性。六种复合粒子在含有Span85的四氯乙烯中具有相似的Zeta电位和泳动率,大约为30mV和4-5×10-10m2V-s-1。以此筛选配制的双粒子彩色电泳悬浮液表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动态响应。
唐浩运,杨刚[6](2013)在《黄绿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十八胺改性的酞菁绿G作为绿色显示颗粒,span80为电荷控制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油溶黄为背景色,制备稳定的电泳液,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改性后的酞菁绿G颗粒在电泳液中分散性和颗粒大小分布,通过SEM照片证明,当十八胺的质量分数为4%时,酞青绿G在四氯乙烯下分散效果最好。对电泳液进行微胶囊化处理后,在E=50V/mm电场下,微胶囊中的颗粒可以进行可逆运动。
白玉[7](2012)在《蓝白电泳粒子的改性及其在电泳显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酞菁铜有机颜料粒子和二氧化钛无机颜料粒子作为电泳粒子,通过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制得了具备良好电泳性能的粒子,并将其应用于电子墨水显示中,取得了较好的显示效果。以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为白色粒子,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表面接枝反应,接枝后的粒子表面含有羧基,使其亲水表面改变为疏水表面;以接枝后的粒子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复合粒子,在粒子表面形成了致密均匀的聚合物层。此法有效降低粒子的密度至1.483g/cm3,提高了粒子在分散介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性能。粒子带电量为-14.3mV。以酞菁铜有机颜料为蓝色粒子,采用酸溶法改性,有效转化酞菁铜粒子的针状晶体结构,同时可以保持粒径分布在100200nm之间,其中尤以0.3mol/L稀硫酸析出的酞菁铜粒子效果最佳,其形貌被成功转化为砖状。以酸溶法改性后的酞菁铜粒子为核心,利用硅酸钠的水解作用在粒子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层,改善粒子的耐候性及耐溶剂性,同时其也有效地改变了粒子形貌;利用复合粒子表面的羟基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的改性粒子表面含有氨基,使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带电能力得到加强,约为17.58mV。此法改性后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200260nm。以酸溶法改性后的酞菁铜粒子为核心,利用分散聚合法在粒子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仅改善了粒子的分散稳定性,也增强了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带电能力,约为-7.86mV。此法改性后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200300nm。使用改性的颜料粒子制备了蓝、白电泳显示液,对其配方进行了研究。将蓝白双色电泳液封装在显示器件中,实现了蓝-白双粒子彩色显示,最高对比度为1.9。以复配彩色电泳液为囊芯,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脲醛树脂为壁材的彩色电子墨水微胶囊,彩色粒子在微胶囊中具备一定的电场响应行为。
冯宇光[8](2011)在《电子纸用多彩电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文中指出目前,用于电泳显示的成像材料多数是比重较大的颜料,不同颜料工艺也大相径庭。本文相继用自由基乳液聚合法和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开发了核一壳型轻质多色电泳显示成像材料,合成工艺简单。以本文研发的成像粒子配置电泳液,不仅不需要电荷控制剂和分散剂而具有良好的电泳效果,同时也展示了电泳液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乳液聚合法合成电泳粒子的工艺为用沉淀聚合法合成电泳粒子奠定了基础。在应用乳液聚合的过程中,发现非平衡状态的反应乳液依然能生成平衡态的稳定乳液,并对无皂乳液聚合的机理加以修正补充。进而在应用沉淀聚合法时,充分利用分子之间的界面作用和分散效果,成功利用吡啶基对二氧化钛的物理吸附作用实现了聚合物对二氧化钛微粒的包覆并呈现出圆球形,以此为根据分析了反应机理;研制出三步一浴法和相转移染色法合成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微球,拓宽了酸性染料的应用;开发出用先接枝再共聚合成含有花酐的电泳微粒,实现了把苝酐盘型大分子和聚合物的结合。以此为基础,将微球表面的吡啶基或环氧基改性成盐,实现了电泳粒子表面的离子化,为其在有机溶剂中电离出电荷,在电场下实现电泳做好了准备。实验证明,用以上方法制备的电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zeta电位随着表面离子种类的差异而不同,并且通过改变离子的量是可以控制的,此外,zeta电位还与粒子的半径有一定的关系。电泳粒子的响应时间决定于zeta电位,也受其浓度的影响。结果,在0.2mm宽的电泳池中,10V电场下检测到成像粒子的电泳。
王欢[9](2011)在《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纸是继LCD、LED、OLED等显示技术之后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它是普通纸张和电子显示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低功耗、高对比度、高分辨率、轻、薄、便携、可挠曲、不易产生视觉疲劳等一系列优点,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电子纸的众多技术中,电泳显示正成为电子纸阅读器的最佳选择。基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研制的微胶囊型电子墨水材料,本论文结合MCU嵌入式技术制备了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件。由于微胶囊型电子墨水材料有自身独特的电学特性,使得不能简单套用常见的各种显示驱动方式。于是本论文首先从简易的微胶囊型电子墨水时钟显示系统出发,用无源动态和静态两种驱动方式进行了尝试设计。这样,一方面对材料的电学特性参数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又积累了设计经验。根据其实验结果,我们确立了微胶囊型电子墨水点阵字符显示系统为静态驱动方式,并设计了专门的驱动波形方案。随后,结合能耗、通信等额外需求,本论文设计了微胶囊型电子墨水字符显示系统。整个系统由显示控制器和点阵显示器两部分组成,其中显示控制器部分以MSP430F149为核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微胶囊型电子墨水点阵字符显示系统成功实现了显示功能并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和对比度。
安午伟[10](2010)在《甲苯胺红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微杯电泳显示器的研制》文中提出近年来,电泳显示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显示是通过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来实现的,这就要求电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电场响应能力。因此研究电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修饰、电泳分散介质的选取和微杯显示器件的制作,对于电泳显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甲苯胺红颜料的超细化颗粒制备及表面修饰。采用重结晶方法对颗粒进行超细化制备,减小其平均粒径,然后再对颗粒表面进行修饰,提高其带电性和分散稳定性,保证颗粒作为电泳显示粒子的性能的发挥。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Zeta电位、激光粒度以及电泳测试、沉降实验等手段对制备的超细颗粒进行了表征。为了改善粒子与电泳介质的相容性,对分散介质进行了选取。最后探讨了微杯显示器的制作。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利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及原位改性法对甲苯胺红颗粒进行超细化制备和表面修饰。通过考察溶剂种类、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反应温度等,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溶剂为浓硫酸,反溶剂为去离子水,反应温度为20℃,搅拌速度为900rpm,确定了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羟肟酸(AHOA),浓度为3.75g·L-1时改性效果最好。得到的甲苯胺红颗粒形貌为球形,粒径在80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且分散性和带电性良好。粒子分散在四氯乙烯中静置200h后沉降率为15.4%,电泳响应时间为2.0s,Zeta电位为25.4mV。其次,对电泳分散介质进行了选取。通过实验对比得知,C2Cl4/环己烷复配体系效果最好,放置200h后,粒子的沉降率为4.76%,响应时间为11.32s。但复配的分散介质对粒子的形貌和大小有很大影响,颗粒粒径达到2gm左右,且团聚严重。最后,探讨了微杯显示器件的制作,用光刻技术得到了微杯,采用进口正性厚光刻胶AR-P 3200可以把微杯深度刻到30gm。制作的微杯显示器可以起到阻止电泳粒子聚集的作用。对自制的显示器施加30V电压,可实现粒子的定向移动,刷屏时间达到5s左右。
二、微胶囊制作技术及其在电子纸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胶囊制作技术及其在电子纸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原位聚合法制备空气微胶囊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微胶囊 |
1.2.1 微胶囊无机材料壁材 |
1.2.2 微胶囊天然高分子材料壁材 |
1.2.3 微胶囊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壁材 |
1.2.4 微胶囊合成高分子材料壁材 |
1.3 微胶囊的应用 |
1.3.1 微胶囊在涂料中的应用 |
1.3.2 微胶囊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3.3 微胶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3.4 微胶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5 微胶囊在造纸中的应用 |
1.4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4.1 化学法制备微胶囊 |
1.5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
1.5.1 微通道乳化法 |
1.5.2 层-层自组装法 |
1.5.3 模板法 |
1.5.4 微胶囊技术的展望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2 实验方案及装置设计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案的确定 |
2.2.1 微胶囊制备方法的选择 |
2.2.2 空气乳液类型及乳化剂的选择 |
2.2.3 空气微胶囊最佳合成条件的研究方法 |
2.2.4 微胶囊的性能检测及应用 |
2.3 实验装置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原位聚合法制备空气微胶囊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理 |
3.2.2 空气乳化液的制备 |
3.2.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制备 |
3.2.4 空气微胶囊的制备 |
3.2.5 空气微胶囊最佳合成条件探讨 |
3.2.6 空气微胶囊形貌观察和性能检测方法 |
3.3 实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温度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3.3.2 乳化剂浓度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3.3.3 搅拌速率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3.3.4 MF树脂预聚物用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3.3.5 体系pH值对微胶囊合成性能的影响 |
3.3.6 正交试验 |
3.3.7 微胶囊检测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空气微胶囊在纸张中的应用 |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纸张抄造 |
4.2.2 填料留着率估算方法 |
4.2.3 纸张性能检测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纸浆纤维及纸张观察 |
4.3.2 填料留着率的估算 |
4.3.3 纸张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4.3.4 纸张SEM图像分析 |
4.3.5 纸张使用性能检测 |
4.3.6 纸张燃烧性能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走进彩色电子纸的精彩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电子纸的构成 |
彩色电子纸的呈色技术 |
1. 电泳显示技术 |
2. 电润湿显示技术 |
3.胆固醇液晶显示技术 |
彩色电子纸的应用领域 |
1.显示器领域 |
2. 艺术领域 |
3. 教育领域 |
(3)基于图像增强技术的电子纸显示驱动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纸阅读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数字半色调技术概述 |
1.2.1 数字半色调技术研究 |
1.2.2 应用于电子纸的半色调技术概述 |
1.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1.4 课题研究工作概述及论文结构 |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子纸中半色调算法设计 |
2.1 电子纸半色调技术 |
2.1.1 电子纸显示技术概述 |
2.1.2 电泳显示技术(EPD) |
2.1.3 半色调技术 |
2.2 基于误差扩散的半色调技术的实现 |
2.2.1 误差扩散算法设计 |
2.2.2 误差扩散算法仿真分析 |
2.2.3 半色调图像质量测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纸显示驱动系统硬件设计 |
3.1 电子纸显示驱动硬件总体设计 |
3.2 电子纸驱动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3.2.1 电子纸底层驱动 |
3.2.2 电子纸专用控制芯片 |
3.2.3 电子纸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3.3 ARM核心板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3.3.1 核心板模块 |
3.3.2 外围电路模块 |
3.4 硬件原理图与PCB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纸系统及图像增强软件设计 |
4.1 μC/OS-Ⅱ系统设计 |
4.1.1 μC/OS-Ⅱ移植 |
4.1.2 SD卡控制程序 |
4.2 电子纸控制芯片驱动程序设计 |
4.3 半色调技术软件设计 |
4.3.1 直方图均衡化 |
4.3.2 改进型误差扩散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5.1 硬件与软件调试 |
5.1.1 ED060SC4信号测试分析 |
5.1.2 GD6201E控制信号测试分析 |
5.1.3 μC/OS-Ⅱ操作系统测试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直方图均衡化验证分析 |
5.2.2 改进型半色调算法验证分析 |
5.3 样机的演示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核心板及驱动控制板原理图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一种新型电子墨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子纸技术的种类和发展历史 |
1.2.1 电泳显示技术 |
1.2.2 胆甾型液晶显示技术 |
1.2.3 电润湿显示技术 |
1.2.4 其他电子纸显示技术 |
1.3 国内外电子纸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提出的意义 |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件组成及制备 |
2.1 电子墨水的组成 |
2.1.1 电泳颗粒 |
2.1.2 分散介质 |
2.1.3 染料 |
2.1.4 电荷控制剂 |
2.1.5 稳定剂 |
2.2 微胶囊的组成及制备 |
2.2.1 微胶囊壁材的种类 |
2.2.2 微胶囊制备方法 |
2.2.3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的组装及驱动方式 |
第三章 电泳颗粒及电泳液的的制备及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3.1.2 电泳颗粒的制备和改性 |
3.1.3 电泳液的制备 |
3.2 实验分析及总结 |
3.2.1 酞菁绿 G 颗粒的研究 |
3.2.2 改性后酞菁绿 G 红外光谱分析 |
3.2.3 分散性的研究 |
3.2.4 电泳粒子粒径的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电泳显示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位聚合法制备 |
4.1.2 用界面聚合法制备 |
4.1.3 用复合凝聚法制备 |
4.2 实验分析及总结 |
4.2.1 脲甲醛树脂电泳微胶囊 |
4.2.2 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脲微胶囊 |
4.2.3 明胶-阿拉伯胶壁材的微胶囊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用于多色电泳显示的双粒子电泳悬浮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电泳显示技术及研究进展 |
1.1.1 电泳显示技术类型 |
1.1.2 电泳显示研究进展 |
1.2 电泳显示材料 |
1.2.1 电泳悬浮液 |
1.2.2 微胶囊 |
1.3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2 白色电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2.1 原位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氧化钛复合粒子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2 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制备氧化钛复合粒子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色电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3.1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改性炭黑粒子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改性炭黑粒子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用于微胶囊型单色显示的电泳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能 |
4.1 双粒子电泳悬浮液的筛选 |
4.1.1 实验部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微胶囊型双粒子电泳显示器件的制备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用于彩色显示的电泳悬浮液的制备与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材料 |
5.1.2 分析方法和测试仪器 |
5.1.3 氧化硅/有机颜料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 |
5.1.4 电泳悬浮液的配制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复合粒子制备路线图 |
5.2.2 复合粒子的粒径分布和表面电位 |
5.2.3 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 |
5.2.4 复合粒子的表面化学组成 |
5.2.5 TEOS浓度对复合粒子的影响 |
5.2.6 复合粒子的光学性能 |
5.2.7 基于复合粒子的单色电泳悬浮液的性能 |
5.2.8 彩色双粒子电泳悬浮液的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黄绿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实 验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微胶囊的成壁原理 |
3 实验数据分析 |
3.1 红外光谱分析 |
3.2 分散性研究 |
3.3 粒径及其粒径分布研究 |
3.4 扫描电镜分析 |
3.5 微胶囊的显示分析 |
4 结 论 |
(7)蓝白电泳粒子的改性及其在电泳显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电子纸的特点 |
1.3 电子纸的分类 |
1.3.1 液晶型电子纸 |
1.3.2 有机 EL 型电子纸 |
1.3.3 类纸型电子纸 |
1.4 电泳显示技术简述 |
1.4.1 电泳粒子的制备 |
1.4.2 电泳液的组成 |
1.5 电泳显示的发展现状 |
1.5.1 国外发展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TiO_2白色粒子的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2.2.2 核壳复合电泳粒子及电泳液的制备 |
2.2.3 白色电泳粒子及电泳液的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KH-570 接枝改性 TiO_2粒子 |
2.3.2 TiO_2/KH-570/PMMA 核壳复合粒子 |
2.3.3 核壳复合粒子在电子墨水微胶囊中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SiO2包覆酞菁铜颜料的蓝色电泳粒子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2 酞菁铜蓝色电泳粒子及电泳液的制备 |
3.2.3 蓝色电泳粒子及电泳液的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溶法改性酞菁铜粒子 |
3.3.2 SiO_2包覆酸溶法改性后的酞菁铜粒子 |
3.3.3 KH-550 接枝改性 CuPc-1/SiO_2粒子 |
3.3.4 CuPc-1/SiO_2/KH-550 粒子在电子墨水微胶囊中的应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PMMA 包覆酞菁铜颜料的蓝色电泳粒子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4.2.2 CuPc-1/PMMA 核壳复合电泳粒子及微胶囊的制备 |
4.2.3 蓝色电泳粒子及电泳液的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uPc-1/PMMA 核壳粒子 |
4.3.2 CuPc-1/PMMA 粒子在电子墨水微胶囊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电子纸用多彩电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缩写符号表 |
1 引言 |
2 背景介绍 |
2.1 电子纸显示成像机理和制作工艺 |
2.1.1 旋转球的成像 |
2.1.1.1 影像显示过程 |
2.1.1.2 制作双色球的工艺 |
2.1.2 微球成像 |
2.1.2.1 影像显示过程 |
2.1.2.2 电泳颗粒的制备工艺 |
2.1.3 电泳液的组成和制备 |
2.1.3.1 有机溶剂 |
2.1.3.2 染料 |
2.1.3.3 电荷控制剂和分散剂 |
2.1.4 现有电泳粒子的缺陷 |
2.2 电泳用彩色高分子微球的合成工艺 |
2.2.1 电泳成像微球的结构设计 |
2.2.2 核-壳乳液聚合的研究现状 |
2.2.2.1 核—壳乳液聚合的定义及聚合乳液的组成 |
2.2.2.2 核—壳乳液法制备乳胶粒的方法 |
2.2.2.3 核—壳乳胶粒生成机理 |
2.2.2.4 核—壳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
2.2.3 沉淀聚合的研究现状 |
2.2.3.1 沉淀聚合的机理 |
2.2.3.2 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
2.2.4 微粒表面离子化及其染色 |
2.2.4.1 微粒的表面离子化 |
2.2.4.2 离子化微粒的染色 |
2.2.5 染色微球转化为电泳成像颗粒 |
2.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3 实验部分 |
3.1 材料与实验仪器 |
3.2 合成实验 |
3.2.1 乳液聚合及核-壳微球表面改性 |
3.2.1.1 P(MMA-BuMA)/Core乳液的合成 |
3.2.1.2 P(MMA-BuMA)/PGMA/Core-shell-Ⅰ乳液的合成 |
3.2.1.3 酸性季铵盐改性核—壳乳胶粒 |
3.2.2 沉淀聚合反应及其产物核-壳微球表面的改性 |
3.2.2.1 无核沉淀聚合反应 |
3.2.2.2 苝酐参与下的无核沉淀聚合反应 |
3.2.2.3 以二氧化钛为核的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 |
3.2.3 微球染色 |
3.2.3.1 微球染色原理 |
3.2.3.2 微球染色的操作步骤 |
3.2.4 多彩微球的表面阳离子化 |
3.2.4.1 多彩微球的表面聚合物包覆 |
3.2.4.2 核-壳多彩微球的表面离子化 |
3.2.5 微胶囊的合成 |
3.2.5.1 微胶囊的合成原理 |
3.2.5.2 微胶囊的合成步骤 |
3.3 电泳粒子的表征和性能测试实验 |
3.3.1 电泳粒子的表征(仪器型号及参数见3.1节) |
3.3.1.1 红外光谱(FTIR) |
3.3.1.2 核磁共振(NMR) |
3.3.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3.1.4 示差量热分析(DSC) |
3.3.1.5 热失重分析(TG) |
3.3.1.6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3.3.2 电泳粒子相关参数指标的测定 |
3.3.2.1 电泳粒子形貌的测定 |
3.3.2.2 电泳微球粒径及其分散性的测定 |
3.3.2.3 环氧当量的测定 |
3.3.2.4 电泳粒子反射光谱的测定 |
3.3.2.5 聚合乳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3.4 电泳粒子的应用及其相应性能测试 |
3.4.1 电泳粒子的应用实验 |
3.4.1.1 电泳池的制备 |
3.4.1.2 电泳实验的操作过程 |
3.4.2 电泳粒子电泳性能的测试 |
3.4.2.1 zeta电位的测定 |
3.4.2.2 粒子电泳响应时间的测定 |
4 结果与讨论 |
4.1 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电泳粒子及其表征 |
4.1.2 核乳液聚合及表征 |
4.1.2.1 聚合单体应该满足的基本性能 |
4.1.2.2 有皂乳液聚合法合成P(MMA—BuMA)/Core微球的研究 |
4.1.2.3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P(MMA—BuMA)/Core微球的研究 |
4.1.2.4 乳液聚合产物P(MMA—BuMA)/Core微球的表征 |
4.1.2.5 影响P(MMA—BuMA)/Core参数指标因素的研究 |
4.1.2.6 非平衡态有皂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机理的研究 |
4.1.3 壳乳液聚合及表征 |
4.1.3.1 聚合单体的选择 |
4.1.3.2 P(MMA—BuMA)/Core壳乳液聚合反应条件的研究 |
4.1.3.3 核—壳微球的表征 |
4.1.4 核—壳微球表面离子化及表征 |
4.1.4.1 确定改性反应条件 |
4.1.4.2 微球P(BuMA-MMA)/PGMA/Core-shell-Ⅱ的表征 |
4.1.4.3 微球P(BuMA-MMA)/P(4-VP)/Core-shell-Ⅱ的表征 |
4.1.4.4 GMA的用量对改性反应的影响 |
4.2 沉淀聚合法制备电泳粒子及其表征 |
4.2.1 以苝酐接枝P(DVB-GMA)颗粒为核生成红色电泳颗粒 |
4.2.1.1 无苝酐接枝P(DVB-GMA)/PGMA/Core-shell-Ⅱ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4.2.1.2 苝酐接枝微粒P(DVB-GMA)/Core及其表征 |
4.2.1.3 微粒P(DVB-GMA-PTCDA)/PGMA/Core-shell-Ⅰ的合成及表征 |
4.2.1.4 微粒P(DVB-GMA-PTCDA)/PGMA/Core-shell-Ⅱ的合成及表征 |
4.2.2 以P(DVB-St-4-VP)为主体的电泳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
4.2.2.1 微球P(DVB-St-4-VP)/Core-shell-Ⅱ的合成与表征 |
4.2.2.2 TiO_2/P(DVB-St-4-VP)/Core的合成与表征 |
4.2.2.3 TiO_2/P(DVB-St-4-VP)/Core-shell-Ⅰ的合成与表征 |
4.2.2.4 P(DVB-St-4-VP)/Dye/Core-shell-Ⅳ电泳微球的"三步一浴法"合成与表征 |
4.3 缩聚聚合法制备电泳微胶囊 |
4.3.1 搅拌速度与产物粒径 |
4.3.2 微胶囊的偏光显微镜表征 |
4.4 粒子电泳性能的研究 |
4.4.1 电泳器件的制作 |
4.4.1.1 多孔PTFE膜在电泳极板中的应用 |
4.4.1.2 SiO_2薄膜对ITO玻璃的处理 |
4.4.1.3 电泳池的设计 |
4.4.2 电泳粒子的选择 |
4.4.2.1 确定电泳粒子的合成方法 |
4.4.2.2 电泳介质的初步判定 |
4.4.3 与沉淀聚合法制备电泳粒子相匹配的溶剂的确定 |
4.4.3.1 与TiO_2/P(St-DVB-4-VP)/Core-shell-Ⅱ相匹配的溶剂 |
4.4.3.2 与三乙醇胺盐相匹配的溶剂 |
4.4.4 影响zeta电位的因素 |
4.4.4.1 微球表面离子化成盐时电荷的可控性 |
4.4.4.2 电泳微球粒径与其在介质中zeta电位的关系 |
4.4.5 电泳响应时间受电泳液浓度的影响 |
4.4.5.1 TiO_2电泳液浓度与电泳响应时间的关系 |
4.4.5.2 PTCDA电泳液浓度与电泳响应时间的关系 |
4.4.5.3 Acid Red 88电泳液浓度与电泳响应时间的关系 |
4.4.5.4 Acid Green 16电泳液浓度与电泳响应时间的关系 |
4.4.5.5 Acid Blue 41电泳液浓度与电泳响应时间的关系 |
4.4.6 微胶囊在0.2mm电泳池内的电泳效果 |
4.5 "结果与讨论"总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分类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子纸研究现状 |
1.2.1 电子纸简介 |
1.2.2 电子纸的类型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及其驱动方式简介 |
2.1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 |
2.1.1 微胶囊型电子墨水 |
2.1.2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原理 |
2.1.3 微胶囊型电泳显示的电学特性 |
2.2 驱动方式 |
2.2.1 静态驱动 |
2.2.2 无源动态驱动 |
2.2.3 有源矩阵驱动 |
2.2.4 静电场寻址驱动 |
2.2.5 离子喷淋方式 |
第三章 微胶囊型电子墨水时钟显示系统设计 |
3.1 设计方案 |
3.2 无源动态驱动 |
3.2.1 光刻板版图设计 |
3.2.2 硬件设计 |
3.2.3 软件设计 |
3.3 静态驱动 |
3.3.1 光刻板版图设计 |
3.3.2 硬件设计 |
3.3.3 软件设计 |
3.4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胶囊型电子墨水点阵字符显示系统设计 |
4.1 设计方案 |
4.1.1 系统设计要求 |
4.1.2 驱动方式 |
4.1.3 整体架构 |
4.2 硬件设计 |
4.2.1 控制器 |
4.2.2 显示器 |
4.3 软件设计 |
4.3.1 软件流程 |
4.3.2 程序优化 |
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1 单字符 |
4.4.2 四字符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甲苯胺红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微杯电泳显示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电子纸、电子墨水介绍 |
1.1.1 电子纸、电子墨水简介 |
1.1.2 电子墨水显示原理 |
1.1.3 电子墨水显示的特点 |
1.1.4 电子墨水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1.1.5 电泳显示液介绍 |
1.1.6 微杯电泳显示器件介绍 |
1.2 材料超细化技术及表面修饰方法介绍 |
1.2.1 材料超细化技术介绍 |
1.2.2 表面修饰方法介绍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甲苯胺红超细粒子的制备及表面修饰 |
2.1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2 实验过程及流程图 |
2.2.3 表面修饰甲苯胺红的分析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剂的确定 |
2.3.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3.3 改性剂AHOA用量的确定 |
2.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5 搅拌速度的影响 |
2.3.6 红白电泳液的显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泳分散介质的研究 |
3.1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
3.2.3 超细甲苯胺红在不同复配分散介质中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配分散介质的选择 |
3.3.2 超细甲苯胺红粒子在复配分散介质中形貌探讨 |
3.3.3 超细甲苯胺红粒子在复配分散介质中沉降性探讨 |
3.3.4 超细甲苯胺红粒子在复配分散介质中响应时间探讨 |
3.3.5 超细甲苯胺红粒子在复配分散介质中电泳显示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杯显示器件的制作 |
4.1 实验方法及原理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2 实验过程及流程图 |
4.2.3 光刻ITO玻璃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刻工艺的探讨 |
4.3.2 刻字方法的探讨 |
4.3.3 电泳显示器件的制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四、微胶囊制作技术及其在电子纸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原位聚合法制备空气微胶囊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D]. 靳晓菡.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2]走进彩色电子纸的精彩世界[J]. 何路娟,田学军. 印刷技术, 2013(17)
- [3]基于图像增强技术的电子纸显示驱动系统研制[D]. 杜世远. 福州大学, 2013(09)
- [4]一种新型电子墨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唐浩运.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5]用于多色电泳显示的双粒子电泳悬浮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殷沛沛. 浙江大学, 2013(11)
- [6]黄绿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唐浩运,杨刚. 液晶与显示, 2013(01)
- [7]蓝白电泳粒子的改性及其在电泳显示中的应用[D]. 白玉. 天津大学, 2012(05)
- [8]电子纸用多彩电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D]. 冯宇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1)
- [9]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件的研究[D]. 王欢. 浙江大学, 2011(07)
- [10]甲苯胺红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微杯电泳显示器的研制[D]. 安午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