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奚凯雯[1](2020)在《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的初步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及集束化护理理念为指导,初步构建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方法:在全面检索相关指南基础上,通过对3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照护者、医护人员等利益相关人群的质性访谈明晰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现状,形成老年乳腺癌围术期护理关键问题;继而,对聚焦关键问题相关证据进行查找、内容分析和证据整合,结合多伦多乳腺癌信息需求问卷的量性调查结果调整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形成方案初稿;最后,使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评价目标人群对方案适用性,并据此调整方案和确定最终实践方案维度及条目。结果:(1)指南检索未发现国内外针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指南,纳入以老年围术期、乳腺癌围术期患者为目标人群的13篇质量等级为B级以上指南,提取归纳相关护理措施。(2)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护理实践缺乏老年人群特异性,而老年乳腺癌患者在围术期多表现出害怕影响家庭的心理负担、对诊疗过程的信息匮乏、康复效果不理想、护理配合能力不足等显着特征,据此确定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聚焦问题为“心理评估及干预”、“健康教育策略”、“患肢功能锻炼计划”与“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估”。(3)根据聚焦问题检索获取22篇原始文献推荐意见,补充第一部分指南推荐条目,形成方案涉及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出院评估及宣教等内容。(4)量性调查显示,144例老年组信息需求总分为201.74±28.83分,与118例非老年组总得分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信息需求体现在不同维度上,老年患者对伤口护理及治疗副作用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寻求社会帮助或支持、检查意义及结果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等涉及医学名词方面需求明显降低,且随着年龄增长,对于照护及治疗选择相关信息需求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关注特点调整方案中健康教育策略。(5)经两轮专家咨询,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的《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结论:本研究结合老年患者特点及护理现状,综合现有证据,以科学、透明、严谨的准则初步构建《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老年乳腺癌人群围术期护理提供指导意见。
王婕[2](2021)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旨在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法,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循证护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与证据综合的方法,制定推荐意见,从而初步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方案,最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形成的护理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最终确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1.通过质性访谈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问题。通过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现状与需求的访谈提纲,对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主题,并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具体护理问题。2.以护理问题为依据,进行证据检索与证据综合,制定推荐意见,初步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本研究按照“证据6S模型”,检索与评价老年骨质疏松相关指南、开展相关护理问题的系统评价、检索与评价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证据的综合,依据GRADE证据分级系统形成推荐意见,从而初步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3.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方案。通过选取专家,进行专家咨询,对初步形成的研究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最终确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结果:1.护理问题的构建。本研究选取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骨科、内分泌科共10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课题组成员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主题: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生活习惯指导、运动指导、疼痛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依从性指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8个方面,并构建18个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问题。2.依据护理问题,进行证据综合,制定推荐意见,初步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1)本研究最终纳入6部指南,其中2部为国内指南,4部为国外指南,通过评价指南,在指南中提取出25条推荐意见。(2)开展3项系统评价,共纳入69篇文献,验证6项结局指标,依据GRADE证据分级系统,制定5条推荐意见。(3)根据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制定9条推荐意见。3.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方案。本研究选取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骨科、内分泌科共1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本研究方案,包含8个主题,38条推荐意见。结论:本研究通过证据综合,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生活习惯指导、运动指导、疼痛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依从性指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8个主题、38条推荐意见。本研究方案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理论知识,同时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王秀蓉[3](2020)在《城乡老年抑郁现状调查及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亳州市城市和农村老年人抑郁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城乡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挖掘城乡老年人抑郁的诱发因素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抑郁老年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为城乡老年人抑郁的社区防护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1月~12月期间,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亳州市城区的30个社区老年人354名和下辖的17个乡镇老年人348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城市抑郁老年人8名、农村抑郁老年人9名进行半结构访谈;在回顾临床老年抑郁心理治疗指南及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量性与质性研究的结果,初拟城乡抑郁老年人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初稿,通过由12名专家组的专家小组会议,修订城乡抑郁老年人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结果1.量性研究结果(1)城市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为49.2%(174人),农村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为53.7%(187人),两组老年人抑郁的现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老年人抑郁程度在不同性别、医保类型、经济来源、月收入、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慢性病、服药情况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2)城乡老年人抑郁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性别、经济来源、月收入和服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天服药、收入小于1000元、经济来源于政府补贴和女性是城乡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城乡老年人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城乡老年人抑郁状况分层分析多因素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性别、经济来源、月收入、服药情况对城市老人抑郁有显着影响(P<0.05),社会支持、性别、月收入及服药情况对农村老人抑郁有显着影响(P<0.05)。2.质性研究结果对城乡抑郁老年人的半结构访谈,提炼主题主要包括:①疾病防治;②健康促进;③家庭支持;④社交支持;⑤健康希望;⑥生活信心。3.干预方案构建结果初拟城乡老年人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初稿包括健康信息、情感支持、灌输希望、经济支持4个干预模块,10个干预主题,52个干预内容。专家小组会议共有12名专家参加,专家建议包括:①干预模块将“健康信息”修改为“健康信息支持”;将“灌输希望”修改为“提升希望”。②干预主题将“疾病防治”修改为“常见慢性病防治”;将“促进健康”修改为“健康促进策略”;将“放松训练”修改为“行为放松训练”。结论1.亳州城乡老年人抑郁情况较为严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性别、经济来源、月收入和服药情况。因此,社区需加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做好防护工作。2.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从健康信息支持、情感支持、提升希望、经济支持四个模块对城乡抑郁老年人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城乡抑郁老年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范彩丽[4](2020)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精准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的精准护理对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开展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关节外科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93名;根据研究标准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精准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各36例。常规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关节外科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精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骨科护士和课题组研究人员实施基于DCO的精准护理干预,包括:预警(DORSSSP3.0评估系统及Caprini风险评估),精准防控(术前预康复锻炼、精准化心理护理、精准化防栓护理、术后局部冰敷及恒温补液),精准宣教(思维导图、二维码、微信及微信群)。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H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状态焦虑问卷(S-AI)、纽卡斯尔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NSNS)分别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焦虑状态、病人满意度情况,分析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成功下地活动时间,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焦虑水平,出院时血红蛋白(HB)水平、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情况,术后30日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分析精准干预组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干预研究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2例,因剔除、失访、中途退出等原因共脱落5例,精准干预组患者脱落率为5.55%,常规干预组患者脱落率为8.33%,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67例,精准干预组34人,常规干预组33人。(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HHS、BI、S-AI得分比较(P>0.05)。(2)髋关节功能: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月、出院3月的HHS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HHS随时间变化呈递增的趋势,且精准干预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月的BI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01)。两组患者BI随时间均呈递增趋势,且精准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常规干预组。(4)心理焦虑状态: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月、出院3月的S-AI得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1)。两组患者S-AI随时间均呈递减趋势,且精准干预组患者S-AI下降幅度较常规干预组明显。(5)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NSNS、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精准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活动的时间较常规干预组提前(P<0.01);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P<0.01);精准干预组术后30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日均未发生死亡。2.相关性分析结果:(1)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月的HHS得分分别与出院时(rs=-0.614,P<0.01)及出院1月(rs=-0.588,P<0.01)的S-AI得分呈显着负相关;精准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与患者入院时焦虑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s=0.815,P<0.01)。(2)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HB水平与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rs=-0.635,P<0.01)、干预前S-AI(rs=-0.586,P<0.01)、出院时S-AI(rs=-0.376,P<0.05)呈负相关;患者出院1月HHS得分(rs=0.545,P<0.01)及出院3月HHS得分(rs=0.358,P<0.05)分别与出院时H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基于DCO的精准护理是一种安全的护理模式,可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情绪。2.患者心理焦虑水平、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出院时HB水平及出院后的髋关节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样本量小,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何旭文[5](2020)在《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以及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为改善或解决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问题,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相关研究,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做法,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宁夏银川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08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3.半结构访谈法:对宁夏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8名医务人员和7名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访谈资料。了解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度了解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4.专家小组会议法:严格按照专家选择标准,遴选护理教育、糖尿病专科护理、糖尿病诊疗、慢性病管理和社区管理5个领域的10位专家组织召开专家小组会议,对初步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修订。5.社区实践: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凯尔福邸社区卫生服务站的30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一个月的社区实践,观察居家护理服务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修订与完善。研究结果1.量性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290(94.16%)名患者需要居家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得分为3.87±0.49。需求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得分分别为4.25±0.78、4.01±0.93、4.11±1.03。影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参加社区活动满意度、因糖尿病住院次数和糖尿病疾病负担等。2.质性研究结果(1)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形成居家护理服务规范4大主题,15项亚主题。(2)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接受意愿较高、患者居家护理服务体验及感受、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经济支持4大主题和5项亚主题。3.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结果在量性和质性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糖尿病患病特点,初步构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主要包括6个部分:“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居家护理模式原则”、“居家护理模式构建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居家护理服务内容”和“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4.专家小组会议结果符合要求的10位专家参加了专家小组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865,有较好的权威性。专家意见主要包括:(1)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及原则不应属于模式框架的一部分;(2)明确居家护理服务团队成员构成及入选标准;(3)居家护理模式服务内容部分需进一步修改;(4)居家护理服务流程有待进一步简化与完善;(5)居家护理服务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改善;(6)居家护理评估表需进一步修订。最终,经课题组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并修订该模式。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5.社区实践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研究的30名社区实践患者无一人因自身原因退出本研究,完全参与率为100%。(2)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为期一个月社区实践后,对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基础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皮肤护理的仅有1例患者无效;疼痛护理的有2例患者无效;自理能力训练护理的有5例患者无效;其他的实施压疮、口腔、排便、排尿、排痰及安全与预防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专科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糖尿病溃疡护理和糖尿病高危足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实施低血糖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糖尿病肾病护理以及糖尿病血糖管理护理的患者均分别有2例无效。(3)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月社区实践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25.03±1.10)明显高于实践前(13.03±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研究结论1.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相对较高,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影响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等。2.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均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团队成员专业素质较低,积极性不高,分工不明确;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专科性不强,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及标准等问题。3.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研究证实,该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针对性地评估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问题及需求,所涉及到的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内容设置较为合理,可有效改善/解决患者居家护理问题,满足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唐瑭[6](2020)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将品管圈模式应用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情况以及进一步评价干预效果,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工具,分析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有无差异和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有无差异,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从而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提高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为避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为精神科护理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对策提供参考,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医院精神科老年患者进餐次数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2月1日到3月31日即现况把握阶段符合标准的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进餐次数42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1日到8月31日即对策实施阶段符合标准的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进餐次数428例为品管圈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品管圈干预组患者应用品管圈对策实施干预,运用品管圈小组活动工具,分析发生噎食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对应的对策。分别在品管圈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在精神科老年病房收集噎食缺陷例数,对精神科护士进行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考核,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评价品管圈干预效果。结果:1.对照组和品管圈干预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噎食发生率、文化程度、认知情况、对服用药物了解情况、自理能力、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合并服用除精神类药物以外的药物等方面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品管圈活动显着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对照组在精神科病房收集共计428次进食中,发生噎食次数为26次,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11次,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15次,总噎食率为6.07%。品管圈干预组精神科病房收集共计428次进食中,发生噎食次数为5次,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3次,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2次,总噎食率为1.17%,结果可见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显着降低,对照组与品管圈干预组两组结果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统计整理,解析了导致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的重要因素,为进食过快、吞咽功能障碍和药物影响三个因素,并最终通过这三个重要因素分析出导致噎食的真因。4.通过品管圈标准流程和使用品管圈手法、工具对真因解析,提出了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的相应有效对策,分别是加强噎食风险评估和延长进餐时间;提高患者进餐干预措施效果和加强吞咽功能治疗训练;加强对患者噎食相关知识宣教;加强医护沟通和培训药物专科内容。5.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精神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一方面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精神科护理人员噎食抢救技能的提升。品管圈实施前后分别对同一个护理团队的15名护士进行了噎食抢救操作考核,考核分数由对照组的(81.33±5.41)分提高到品管圈干预组的(92.73± 1.71)分,两组统计学比较t值为-7.4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精神科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水平的提升,品管圈实施前后分别对同一个护理团队的15名护士进行了精神类药物相关知识考核,考核分数由对照组的(75.93±4.03)分提高到品管圈干预组的(90.87±3.07)分,两组统计学比较t值为-10.4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在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活动自信心,责任荣誉感,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雷达图直观的表示出本次品管圈的无形成果取得显着的成效。结论:1.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应用可以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提高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精神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2.通过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品管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品管圈手法运用及团队精神明显提高,同时整个科室医护人员的团队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值得推广。3.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实现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标准化,改进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职业价值,优化优质精神科护理服务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7](2019)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中认为发布时间:2019-09-10来源:科技教育司国卫办科教函﹝2019﹞7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措施的通知》(国卫办函[2019]134号)精神,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缓解工学矛盾,切实为基层减负,现就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龚蓓[8](2019)在《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从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4月9月的全部入院患者中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选出9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同时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每次干预时长5060分钟,并根据研究者评估及干预对象自身反馈确定是否需要再次预约时间进行下一次干预,每次干预间隔时间为1周,直到干预对象出院。研究对象出院当天,再次使用SDS、SAS进行评估,并评估血糖达标情况。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频数(n)描述、c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干预前:观察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评分为58.23±8.87分、51.47±6.11分,对照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评分为57.19±6.73分、50.14±4.98分,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焦虑各等级人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评分为48.84±5.74分、42.05±5.42分,对照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评分为53.91±5.46分、46.12±3.72分,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抑郁各等级人数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各等级人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评分为48.84±5.74分、42.05±5.42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观察组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各等级人数均低于干预前,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对照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评分为53.91±5.46分、46.12±3.72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照组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各等级人数均低于干预前,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血糖达标率比较中,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达标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37(86.0)和对照组36(83.7)血糖达标人数均多于干预前观察组4(9.3)和对照组6(14.0)血糖达标人数,两组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在改善患者抑郁程度上效果更佳;但对于短时期内血糖控制方面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周春燕[9](2019)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及睡眠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食管癌发病率逐渐增多。目前,非晚期食管癌仍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而食管癌根治术是创伤较大的手术,给患者身心产生较大影响,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易焦虑和睡眠障碍问题,老年患者尤为突出。焦虑和睡眠障碍会增加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加速患者快速康复的同时,改善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是十分必要的。已有研究证实,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能改善大肠癌患者、肺大疱患者和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目前加速康复外科已被应用于食管癌手术治疗中,并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从获取临床效益和促进多学科合作的角度出发,有必要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的效果,进而丰富加速康复外科内涵。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明确其对患者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采用每10人区组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5人和试验组54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并发症情况;术前1日和术后第7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评价。术后第3、5、7天清晨使用疼痛数字分级评估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夜间疼痛是否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SAS评分和PQSI评分,术后第3、5、7天NRS评分≥4分的人数等。结果:1.最终纳入研究对象94名,试验组45例,对照组49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病变类型及病理分期、是否知晓病情、是否接受过术前化疗,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比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2.73±0.96d vs.3.14±0.98d,P=0.044),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中位数:8dvs.10d,P<0.001),住院费用降低(6.06±0.46万元vs.7.03±1.33万元,P<0.001)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22.4%vs.44.9%,P=0.031)。3.采取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后,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前(中位数:37分vs.40分,P=0.005)和手术后(中位数:43分vs.48分,P<0.001)的SAS评分比对照组得分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术后焦虑增加明显少于对照组(中位数:6 vs.7分,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存在焦虑状态的人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2%vs.12.2%,P=0.145);术后试验组患者发生焦虑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8.9%vs.42.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5分vs.6分,P=0.11),但试验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维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中位数:9分vs.12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在自觉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等维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状态,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加速患者康复。
王丽娜[10](2012)在《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揭示影响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因素,分析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特征性变化。2.构建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产生的心理机制。3.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初步构建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4.以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对照试验,验证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1.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相关学科对失眠、住院失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确定影响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相关因素。2.通过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以152例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学及相关睡眠量表的测量、问卷访谈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方法,构建生物学、心理社会学因素对老年CH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3.以应激理论及心理护理的层次论理论为基础,根据建立的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模型,构建适合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4.采用类试验研究的方法,将64例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以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为自变量,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因变量进行临床对照试验,运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及简单效应分析的统计方法验证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1.影响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疾病严重程度,入院数次、失眠类型、住院应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焦虑抑郁情绪。2.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PSQI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老年CHD住院患者社会支持不足,主观社会支持相对较高,支持利用度较低;患者HSRS总分为279.15±137.58,严重疾病威胁为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最主要的应激源(72.19±45.38);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面对当前的应激事件;49.3%的老年CHD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达到50%以上;重复入院的老年CHD失眠患者睡眠及相关的心理社会问题更为突出。3.生物、心理社会因素通过直接及间接路径影响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焦虑抑郁情绪是介导各种因素对睡眠影响路径中的重要中介变量。4.分组因素的主效应在SOL、PSQI、家庭社会因素应激源、HSRS总分、三项应对因子、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SSRS总分及情绪障碍等指标上的主效应显着(P<0.05);除客观支持指标外,时间因素在各项观测指标上的主效应均显着(P<0.05);交互作用经简单效应分析,除客观支持指标外,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睡眠指标及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5.焦虑及抑郁情绪可影响睡眠状况,主要影响到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的使用量及日间功能障碍等;干预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可解释干预后睡眠状况变异的71.6%。6.干预期间两组被试催眠药物的平均使用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96,P<0.001)。结论1.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住院应激水平较高,感受的社会支持不足,常以消极的方式来面对当前的应激事件,结果造成不良的负性情绪,这些因素最终共同促进住院患者失眠的发生。2.住院数次、应激、应对及社会支持通过直接及间接路径影响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从总体作用分析,住院应激对患者睡眠状况影响最大,作用路径最多。从间接作用分析,社会支持经情绪介导后对患者睡眠状况影响最大。3.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提高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减轻患者住院应激水平,改变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增强患者社会支持系统,调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患者对催眠药物的倾向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情绪状态对失眠的发生具有更强的预测作用。
二、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 |
第二部分 证据的生成 |
第一阶段 老年乳腺癌围术期护理指南检索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
第二阶段 老年乳腺癌围术期护理的体验及需求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证据的综合 |
第一阶段 老年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聚焦问题证据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提取和分析 |
4 结果 |
第二阶段 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信息需求特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证据条目总结 |
第三阶段 确立《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伦理审核结果 |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老年乳腺疾病患者围术期信息需求问卷 |
附录四 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
附录五 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
附录六 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2)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操作性定义及理论基础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问题的构建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第三部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证据综合 |
一、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综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二、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三、基于相关文献的证据综合 |
1、研究目的 |
2、文献内容分析 |
3、讨论 |
第四部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最终形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AGREE II指南评价表 |
附录二 GRADE证据分级系统 |
附录三 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四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 |
综述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城乡老年抑郁现状调查及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1部分 城乡老年抑郁状况现状调查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 伦理原则 |
5 结果 |
6 讨论 |
第2部分 城乡抑郁老人抑郁体验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及过程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6 结果 |
7 讨论 |
第3部分 构建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 质量控制 |
4 伦理原则 |
5 结果 |
6 讨论 |
小结 |
1 结论 |
2 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抑郁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精准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研究创新之处 |
7 局限性 |
8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
1 组建科研小组 |
2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依据 |
3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
4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
第五章 修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社区实践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6)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报告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研究方法 |
2.4 品管圈干预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 |
3.2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精神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
第4章 讨论 |
4.1 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高的原因分析 |
4.2 本品管圈对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的意义 |
4.3 本品管圈对提高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的意义 |
4.4 本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 |
第5章 小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噎食发生因素及相关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作用 |
二、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三、坚持继承创新,改革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 |
四、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
(8)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2 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研究工具 |
2.5 统计分析 |
2.6 研究程序 |
2.7 总技术路线图 |
2.8 质量控制 |
2.9 伦理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
3.3 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 |
3.4 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达标率的干预效果 |
4 讨论 |
4.1 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 |
4.2 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值达标率的干预效果 |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5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及睡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文献来源 |
1.1.2 检索词 |
1.2 结果 |
二、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工具/测量工具 |
2.1.3 资料收集 |
2.1.4 质量控制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研究被试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学特征 |
2.2.2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影响因素初始理论模型的构建 |
2.2.3 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直接关系的验证 |
2.2.4 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变量之间间接关系的验证 |
2.2.5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建立 |
2.2.6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研究假设 |
2.2.7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模型的路径系数检验及修正 |
2.2.8 修正后模型的路径系数检验 |
2.2.9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情况 |
2.2.10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模型的最终确定 |
2.2.11 潜变量的直接效果及间接效果解析 |
2.2.12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简化 |
2.3 讨论 |
2.3.1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特征 |
2.3.2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心理社会学特征 |
2.3.3 入院数次对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
2.3.4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状况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2.4 小结 |
2.4.1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特征 |
2.4.2 情绪障碍是预测患者失眠发生路径中的重要中介变量 |
2.4.3 老年CHD住院患者失眠发生的危险因素 |
三、构建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 |
3.1 理论基础 |
3.1.1 应激理论 |
3.1.2 心理护理的层次论 |
3.2 构建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 |
3.2.1 评估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相关问题 |
3.2.2 根据评估结果及特点确定睡眠心理行为干预的主要切入点 |
3.2.3 拟定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的主要步骤 |
3.2.4 影响睡眠状况的因素间作用路径图的应用 |
3.2.5 干预时间的安排 |
四、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效果验证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工具/测量工具 |
4.1.3 干预方法 |
4.1.4 资料收集 |
4.1.5 质量控制 |
4.1.6 统计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两组被试人口统计学变量特征 |
4.2.2 两组被试临床医学变量特征 |
4.2.3 心理行为干预对研究被试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影响的效果评价 |
4.2.4 干预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情绪与患者睡眠状况的关系分析 |
4.2.5 干预期间两组被试催眠药物平均使用量的结果比较 |
4.3 讨论 |
4.3.1 住院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患者住院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2 住院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患者住院应对方式的作用 |
4.3.3 住院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作用 |
4.3.4 住院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
4.3.5 住院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
4.3.6 住院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患者催眠药物倾向性的影响 |
4.3.7 对照组被试睡眠及相关心理社会学指标的改善 |
4.3.8 老年CHD住院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状况的关系 |
4.3.9 本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
4.3.10 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住院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的初步构建[D]. 奚凯雯.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D]. 王婕.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3]城乡老年抑郁现状调查及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构建[D]. 王秀蓉.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精准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 范彩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D]. 何旭文.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6]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D]. 唐瑭. 长江大学, 2020(04)
- [7]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J].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继续医学教育, 2019(12)
- [8]叙事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研究[D]. 龚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及睡眠的影响研究[D]. 周春燕. 川北医学院, 2019(03)
- [10]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研究[D]. 王丽娜.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1)
标签:品管圈论文; 对照组论文;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论文; chd论文; 心理干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