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概况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文中提出汕府办函[2021]7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汕尾市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农业农村局反映。2021年3月30日汕尾市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郑玲玲[3](2020)在《S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害测报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发展、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蓬勃发展日趋迅猛,信息化水平成为新时代的农业核心助力。本论文基于当前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革新及在农业领域的落地,论述了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智能网关设备在农业病虫害测报领域的应用情况及所带来的实际管理效益。以S省为例,深度介绍了该省农业植保体系在病虫害方面的测报、防治工作的内容,通过对测报的需求、方式、流程、业务功能等全面分析,发现了现有测报体系及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运用PEST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结合物联网智能网关设备与信息能力,围绕S省农业病虫害的测报综合服务、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对S省病虫害测报信息系统及价值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以测报管理综合服务为基础,以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病虫害测报、防治方面的能力提升,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平台、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以期打破过去管理上的壁垒,解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升决策效率,实现增产增量的战略目标。
吴芝花[4](2019)在《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文中指出粮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水稻作为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其生产不仅关乎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关乎国家粮食稳定与安全。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风险系数最大的环节。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滞留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这类农业生产主体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更缺乏病虫害防治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其病虫害防治效率低、效果差。尤其是当前水稻品种、农药品种的不断更新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害种类、种群及其发生规律出现较大变化,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化、复杂化,防治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病虫害防治也就成了当前农业生产遭遇的一大难题。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为病虫害防治的一种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环节。南方稻作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本文通过对南方稻作区的典型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种植农户的调研,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71%的农户有采纳意愿;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年限、对专业化统防统治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9个因素对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有显着影响;男性、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水稻种植面积越大、水稻种植年限越长、对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了解程度越高、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影响越大的农户,其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也越强。其次,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38.7%的农户采纳了专业化统防统治;户主文化程度、务农人数、水稻种植面积、对专业化统防统治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7个因素对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务农人数越多、水稻种植面积越大、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越了解、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和环境影响越大的农户,越会采纳专业化统防统治。再次,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在有采纳意愿的491户农户中,有45.4%的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存在差异;其中,户主文化程度、务农人数、水稻种植面积、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7个因素对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有显着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越低、务农人数越少、水稻种植面积越小、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越不了解、没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和环境影响越小的农户,其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1)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宣传力度。(2)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健全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制度。(3)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4)加大对农民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培训力度。(5)密切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人员与农户的联系。(6)推进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健康发展。推进出台水稻暴发性病虫害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为机防人员购买人身意外等商业性保险,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资金扶持。
刘万才,黄冲[5](2018)在《我国农作物现代病虫测报建设进展》文中认为2000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级植保部门抓住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在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信息系统建设、预报发布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开发应用了重大病虫害远程监测物联网,实现了对田间作物长势、病虫害种类和数量,以及农田小气候的远程实时监测;开发了害虫性诱实时监控系统和病害实时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性诱剂敏感害虫以及对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赤霉病的远程实时监测;建成和应用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采集规范化、报送网络化、处理自动化、预报展示可视化;创新实施"电视—广播—手机—网络—明白纸""五位一体"现代病虫预报发布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预报信息的传输速度和覆盖面。但当前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气候异常、耕作制度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导致病虫害暴发、重发频率提高,而测报体系又面临严重的人手不足、保障不力等问题;二是生态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对病虫测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园艺作物将成为大产业,但技术贮备不足;四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加快技术革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下一步推进现代测报建设的对策:一是加强网点建设,推进测报装备自动化;二是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测报手段信息化;三是创新预报方式,推进预报发布多元化;四是加强技术研究,推进预测方法模型化;五是简化测报方法,推进测报调查实用化;六是加强体系建设,推进测报队伍专业化。
万宣伍,封传红,王胜,张国芝[6](2018)在《四川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文中认为回顾了四川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近30年从"传统测报"到"信息测报、智慧测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气候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四川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建设完善省级病虫监测预警中心、加大病虫发生规律研究力度、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各方面保障等方向努力,更好发挥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
李国钧,韩曙光,许渭根,罗川林,曹婷婷,谢子正[7](2016)在《浙江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与对策》文中认为近年来浙江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监测预警领域法制政策落地,陆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制度机制建设,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点建设,落实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了浙江省监测预警体系的水平和能力。但浙江省监测预警体系依然面临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恶化、人员短缺、工作条件欠佳、运营经费缺乏等系列挑战,笔者结合体系发展的公共属性、弱质性、技术融合性和技术导向性,探讨提出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条件、完善监测预警网点建设和创新测报站点建设管理模式等应对体系发展挑战的建议。
赵中华,杨普云,周阳[8](2014)在《2013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成效》文中提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其中,病虫害防治发挥了"虫口夺粮"的重要保障作用。通过对2013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回顾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张跃进,吴立峰,刘万才,杨普云,郭永旺,冯晓东,赵清,赵守岐,曾娟,梁帝允,钟天润[9](2013)在《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植保技术体系呈现出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防控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农药与药械应用技术稳步发展,植物检疫监管技术基础更加牢固的现状;承载着为领导部门和农民提供病虫灾害防控信息、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指导、农药与药械科学使用监管、依法开展植物疫情管控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植保技术体系,要突出病虫害测报公益性,着力病虫害防控的防灾性,确保农药与药械应用的安全性,关切植物疫情蔓延的毁灭性。建设现代植保技术体系的对策措施是:强化病虫害测报体系与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测报技术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撑与推广能力建设,创新推广模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推进农药与药械产品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和执法监管力度。
王华弟,许渭根,严铁,谢子正[10](2012)在《浙江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物保护工作的基础,追溯我省病虫测报工作已有80年的历史。近年来,我省农作物病虫测报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测报队伍体系得到巩固,测报技术研究得到深化,数字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病虫预报的准
二、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概况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概况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S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害测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物联网技术相关理论 |
2.2 物联网网关相关功能 |
2.3 病虫害防治手段定位 |
2.4 信息系统研究理论 |
2.5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
2.5.1 基于SOA思想实现系统整合 |
2.5.2 基于模块化、组件化的应用开发 |
2.5.3 基于可持续的运行保障技术 |
2.5.4 系统安全设计 |
第三章 病虫害测报系统现状与需求分析 |
3.1 病虫害测报系统现状 |
3.1.1 政治环境现状 |
3.1.2 经济环境现状 |
3.1.3 社会环境现状 |
3.1.4 技术环境现状 |
3.2 现有病虫害测报系统问题分析 |
3.2.1 业务管理效能问题 |
3.2.2 业务服务及应急能力问题 |
3.3 问题引发的原因分析 |
3.3.1 管理局限性 |
3.3.2 技术局限性 |
3.4 物联网技术的病虫害测报系统需求分析 |
3.4.1 农业病虫害测报业务新时期发展需求 |
3.4.2 综合管理业务系统服务趋势分析 |
3.4.2.1 测报方式需求分析 |
3.4.2.2 数据积累利用分析 |
3.4.2.3 病虫害检测数据传输方式分析 |
3.4.2.4 统一规范标准的大融合平台分析 |
3.4.3 综合管理业务系统目标需求分析 |
第四章 测报系统的整体设计 |
4.1 整体设计 |
4.1.1 测报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4.1.2 测报系统设计原则 |
4.1.3 总体设计架构及平台单元 |
4.1.3.1 病虫害智能监测站设计 |
4.1.3.2 病虫害物联网实时监测管理平台设计 |
4.1.3.3 病虫害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
4.1.3.4 病虫测报大数据平台设计 |
4.1.3.5 “农乐网”APP系统设计 |
4.2 测报系统详细设计 |
4.2.1 病虫害智能监测站核心能力及具体设计 |
4.2.1.1 物联网智能网关系统 |
4.2.1.2 病虫害物联网数据分析系统 |
4.2.1.3 病虫害预警系统 |
4.2.2 病虫害物联网实时监测管理平台设计 |
4.2.2.1 功能架构 |
4.2.2.2 基本信息管理 |
4.2.2.3 设备管理 |
4.2.2.4 数据管理 |
4.2.3 病虫害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
4.2.3.1 功能架构 |
4.2.3.2 多途径数据采集平台 |
4.2.3.3 综合图形分析能力 |
4.2.3.4 地图分析能力 |
4.2.3.5 系统安全及业务管理 |
4.2.4 病虫测报大数据平台设计 |
4.2.4.1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数据库 |
4.2.4.2 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模型 |
4.2.4.3 平台实施计划 |
4.2.5 “农乐网”APP设计 |
4.3 流程保障 |
4.3.1 服务需求分析 |
4.3.2 服务保障流程 |
4.3.2.1 业务实施服务保障流程 |
4.3.2.2 培训服务流程 |
4.3.2.3 运维服务 |
4.3.3 确保服务质量的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
第五章 物联网病虫害测报系统实际效益分析 |
5.1 重塑系统及管理新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
5.1.1 统一系统及设备标准 |
5.1.2 全面规划提升安全标准 |
5.1.3 制定数据标准,构建大数据能力 |
5.2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创新 |
1.5.2 可能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专业化统防统治 |
2.1.3 采纳意愿 |
2.1.4 采纳行为 |
2.1.5 意愿与行为偏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户农药施用状况的研究 |
2.3.2 农户IPM等农业新技术采纳研究 |
2.3.3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3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机理与理论框架 |
3.1 农业服务社会化视域中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两大关键特征 |
3.1.1 社会化特征:社会上的共存性与共生性 |
3.1.2 专业化特征:技术上的可分性与可外包性 |
3.2 行为机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逻辑 |
3.2.1 “发生学问题”的领悟:农户决策行为问题的再认知 |
3.2.2 研究视角:专业化分工理论视角 |
3.2.3 行为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 |
3.2.4 行为机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逻辑 |
3.3 理论框架: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理论 |
3.3.1 农户理性: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理性认知 |
3.3.2 心智模式: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农户意愿 |
3.3.3 决策行为: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策略性选择 |
3.3.4 理论框架: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调研设计与数据来源 |
4.1 调研过程 |
4.2 调研内容和调研农户的选择 |
4.2.1 调研内容 |
4.2.2 调研农户的选择 |
4.2.3 样本户的基本情况 |
4.3 样本地区介绍 |
4.3.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4.3.2 社会经济条件 |
4.3.3 农业发展概况 |
4.4 本章小结 |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种植及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
5.1 水稻种植情况 |
5.2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
5.3 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 |
5.3.1 分散的病虫防治 |
5.3.2 专业化统防统治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分析 |
6.1 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 |
6.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 |
6.3 采纳意愿分析 |
6.3.1 总体情况分析 |
6.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
6.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
6.4 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相关性分析 |
6.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分析 |
7.1 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
7.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 |
7.3 采纳行为分析 |
7.3.1 总体情况分析 |
7.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
7.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
7.4 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1 相关性分析 |
7.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
8.1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
8.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8.2.1 模型构建 |
8.2.2 变量选取 |
8.3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分析 |
8.3.1 总体情况分析 |
8.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
8.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
8.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
8.4.1 相关性分析 |
8.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8.4.3 稳健性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5)我国农作物现代病虫测报建设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虫监测工具自动化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
1.1 自动虫情测报灯等新型测报工具在应用中不断升级, 初步完成了重大病虫实时监控物联网技术改造 |
1.2 重大害虫性诱测报工具研发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 已全面开始推广应用 |
1.3 重大病害实时监测工具在预测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开发预测因子实时采集设备, 进行了大范围的示范和推广应用 |
1.4 各类移动采集自动计数设备不断开发, 实用性逐步提高, 有望在田间数据采集中推广应用 |
2 病虫测报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全面提升 |
2.1 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已投入使用8年, 在病虫测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2.1.1 测报数据上报 |
2.1.2 数据分析处理 |
2.1.3 图形化展示预警 |
2.1.4 监测防控咨询 |
2.1.5 业务考核管理 |
2.2 省级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系统建设同步推进, 初步实现了与国家系统互联, 在推进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方面功不可没 |
2.2.1 省级测报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概况 |
2.2.2 远程预警防控指挥系统 |
2.2.3 网络会商系统 |
2.2.4 模拟模型预测系统 |
2.3 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成效显着 |
2.3.1 实现了测报数据报送网络化, 加快了信息传输速度 |
2.3.2 实现了测报信息分析智能化, 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 |
2.3.3 实现了数据库建设标准化, 建成国家数据库 |
3 病虫预报多元化发布取得新进展 |
3.1 创新预报方式 |
3.1.1 重大病虫警报电视预报 |
3.1.2 重要病虫预报手机平台发布 |
3.1.3 全部预报信息专用网站发布 |
3.2 预报创新主要成效 |
3.2.1 信息发布快捷, 时效性强 |
3.2.2 信息覆盖面广, 到位率高 |
3.2.3 信息展示直观, 实用性强 |
3.2.4 信息长期保存, 查询性强 |
3.2.5 信息受众广泛, 影响力强 |
4 病虫测报业务建设取得新成果 |
4.1 建立业务年报制度 |
4.2 大力开展测报交流活动 |
4.3 坚持培训制度 |
4.4 积极开展测报技术研究 |
4.5 大力开展测报国际合作 |
5 发展思路与对策 |
(6)四川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
1.1 以基础研究为标志的传统测报阶段 |
1.1.1 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深入开展 |
1.1.2 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 |
1.2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测报阶段 |
1.2.1 信息技术为病虫发生规律研究插上翅膀 |
1.2.2 病虫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 |
1.2.3 电视预报不断发展 |
1.2.4 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 |
1.3 以物联网技术为标志的智慧测报阶段 |
1.3.1 新型测报工具大范围推广应用 |
1.3.2 构建多元信息发布平台 |
1.3.3 打造智慧测报体系 |
2 问题与挑战 |
2.1 病虫发生规律研究弱化 |
2.2 病虫测报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
2.3 病虫监测基础设施仍显薄弱 |
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病虫监测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3 发展展望 |
3.1 完善省级中枢 |
3.2 强化监测体系 |
3.3 创新工作机制 |
3.4 加强技术研究 |
3.5 强化保障措施 |
(7)浙江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实践举措 |
1.1 推进监测预警领域法制政策建立 |
1.2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制度机制建设 |
1.2.1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信息报送制度 |
1.2.2 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会商制度 |
1.2.3 规范农作物病虫情报编制发布制度 |
1.2.4 建立重大病虫害预警信息电视预报联合发布制度 |
1.3 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点建设 |
1.4 落实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
2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挑战 |
2.1 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恶化,病虫重发、突发、暴发频现 |
2.2 监测预警体系人员短缺,要素升级难度加大 |
2.3 监测预警体系测报站点的装备、布局和人员交通条件欠佳 |
2.4 监测预警测报站点运营维护经费缺乏 |
3 监测预警体系发展的特点 |
3.1 体系发展的公共属性 |
3.2 体系发展的弱质性 |
3.3 体系发展的技术融合性 |
3.4 体系发展中的技术导向性 |
4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4.1 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作条件双向调节,保障测报员从事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积极性 |
4.1.1 加强测报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队伍的激励、引领和培训 |
4.1.2 加强监测预警工作保障,避免陷入“养得起兵,打不起战”的窘境 |
4.1.3 加强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发推广,推动监测预警领域“机器换人” |
4.2 完善监测预警网点建设,切实保障监测预警信息来源渠道 |
4.2.1 优化测报站点布局 |
4.2.2 抓好田间监测网点建设标准 |
4.2.3 开展监测预警信息化试点 |
4.3 创新测报站点建设与管理模式 |
4.3.1 完善测报站点合作共建模式 |
4.3.2 积极推动基层测报站点共建纳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 |
4.3.3 开展地级市层面跨区域统筹监测预警试点 |
(8)2013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2013 年病虫发生与防治特点 |
1.1 防治工作概况 |
1.2 主要病虫发生防治特点 |
2 主要成效 |
2.1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灾减灾、减损增收成效显着 |
2.2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实现创新突破 |
2.3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升 |
3 主要防治措施 |
3.1 政策促动 |
3.2 行政推动 |
3.3 组织行动 |
3.4 宣传发动 |
3.5 技术助动 |
4 成功经验 |
4.1 政策保障是前提 |
4.2 领导重视是关键 |
4.3 技术支撑是基础 |
4.4 群众认识是根本 |
(9)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
1.1 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明显提高 |
1.1.1 测报工具逐步改善 |
1.1.2 测报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
1.1.3 预报信息发布方式不断创新 |
1.1.4 预报准确率大幅提升 |
1.2 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日臻完善 |
1.2.1 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取得显着进展 |
1.2.2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 |
1.2.3 农田(区)除草灭鼠稳中求进 |
1.3 农药与药械应用技术稳步发展 |
1.3.1 严控高毒品种,化学农药用量稳中趋升 |
1.3.2 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治理常抓不懈 |
1.3.3 植保机械已起步更新换代进程 |
1.4 植物检疫监管技术基础更加牢固 |
1.4.1 基本摸清了植物疫情发生现状 |
1.4.2 初步建立了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体系 |
1.4.3 初步建立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体系 |
2 植保技术体系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
2.1 履职病虫害监测预报,肩负向领导部门和农民提供病虫灾害防控信息的重大任务 |
2.2 负责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指导,承担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质量安全的重要职责 |
2.2.1 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重大病虫害防控保驾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护航 |
2.2.3 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专业化防控服务助力 |
2.3 负责农药与药械科学使用监管,承载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的历史责任 |
2.3.1 面临杀虫剂不当使用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压力 |
2.3.2 杀菌剂应用品种少、药害多、抗性重,病害防控难度大 |
2.3.3 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制约了施药技术的发展 |
2.4 依法开展植物疫情封锁控制和检疫监管,践行保障产业安全的重要使命 |
2.4.1 随着农产品贸易量的增加,外来植物疫情的传入呈显着上升趋势 |
2.4.2 国内局部发生的稻水象甲、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柑橘黄龙病等重大疫情也呈扩散蔓延的态势 |
2.4.3 植物疫情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加大 |
3 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发展方向 |
3.1 突出病虫害测报公益性,大力扩展预报信息覆盖面和入户到位率 |
3.2 着力病虫害防控的防灾性,努力实现防控重点、防控策略和防控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 |
3.3 确保农药与药械应用的安全性,加强安全用药监管指导 |
3.4 关切植物疫情蔓延的毁灭性,加强植物检疫监管和重大疫情监控阻截 |
4 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
4.1 强化病虫害测报体系与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测报装备和技术水平 |
4.1.1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 |
4.1.2 完善测报信息网络 |
4.1.3 提升测报装备水平 |
4.1.4 加强测报技术研究 |
4.2 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撑与推广能力建设,创新推广模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 |
4.2.1 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
4.2.2 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推广能力建设 |
4.2.3 强化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创新 |
4.2.4 大力推进病虫绿色防控 |
4.3 全面推进农药与药械产品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和专业化统防统治 |
4.3.1 加强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和新农药试验示范 |
4.3.2 狠抓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和大力推广减量用药技术 |
4.3.3 积极引进研发大中型植保机械,加速植保机械更新换代进程 |
4.3.4 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
4.4 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和执法监管力度 |
4.4.1 加快植物检疫监管的现代物联网建设 |
4.4.2 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 |
4.4.3 强化植物检疫执法监管 |
4.4.4 依法科学开展植物疫情阻截 |
四、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概况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J].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汕尾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S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害测报系统研究[D]. 郑玲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D]. 吴芝花.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5]我国农作物现代病虫测报建设进展[J]. 刘万才,黄冲. 植物保护, 2018(05)
- [6]四川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J]. 万宣伍,封传红,王胜,张国芝. 中国植保导刊, 2018(04)
- [7]浙江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与对策[J]. 李国钧,韩曙光,许渭根,罗川林,曹婷婷,谢子正. 浙江农业科学, 2016(12)
- [8]2013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成效[J]. 赵中华,杨普云,周阳. 中国植保导刊, 2014(03)
- [9]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 张跃进,吴立峰,刘万才,杨普云,郭永旺,冯晓东,赵清,赵守岐,曾娟,梁帝允,钟天润. 植物保护, 2013(05)
- [10]浙江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A]. 王华弟,许渭根,严铁,谢子正. 现代植保建设创新与实践,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