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边若菲[1](2021)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提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作为一类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基因群,主要参与抗原的呈递作用。其中MHCI类基因α链的抗原结合部位,是变异最大的区域,与疾病的抗性密切相关。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其他人为因素,两栖类动物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甚至某些物种的数量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微生物感染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MHC基因在抗感染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两栖类抗病研究的热点内容。本研究以东北林蛙为主要研究对象,黑龙江林蛙为对比物种,克隆两种蛙MHCI类基因α链全长编码区,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HCI类基因特性;同时构建MHCI基因肽结合区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制备多克隆抗体;再采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进行胁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HCI m RNA转录情况;再通过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东北林蛙病理学变化及蛋白表达情况,为两栖类MHCI类基因的免疫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克隆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MHCIα基因全长编码区,获得编码区长度均为1047bp,编码348个氨基酸。两种林蛙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7%和97%;东北林蛙有1个糖基化位点,33磷酸化位点,而黑龙江林蛙有3和19个;二者均含有一个IGc1功能域;进化关系表明,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与中国林蛙的同源性最高,与哺乳类和禽类亲缘关系最远。(2)本研究构建了东北林蛙MHCI基因α链肽结合区的重组表达载体,诱导的重组蛋白大小为39k D,免疫家兔后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0000。(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正常生理情况下MHCI类基因在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各组织中均表达,但在脾脏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4)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肺脏、肾脏、脾脏和皮肤的MHCI类基因转录水平都偏高,而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MHCI类基因对LPS的响应更为积极。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中,东北林蛙肝脏、脾脏和皮肤在6h到达峰值,肺脏和肌肉组织中在12h达到峰值,而肾脏组织则在24h时达到峰值;黑龙江林蛙肝脏、脾脏、皮肤和肌肉中MHCIm RNA在6h就出现了最高峰,而在肺脏和肾脏中的峰值分别出现在感染后12h和24h。在LPS感染模型中,东北林蛙MHCI基因在被检组织中均呈现上调表达,其肺脏和皮肤在12h达到峰值,肝脏和脾脏分别在24h和48h达到最高峰,而肾脏和肌肉组织均在72h达到峰值;黑龙江林蛙肝脏和肌肉组织中MHCIm RNA分别在6h和12h达到最高峰,肾脏和皮肤组织在24h达到峰值;脾脏和肺脏中的峰值分别出现在48h和72h,而在心脏组织中两种蛙MHCI基因整体转录水平较低。(5)经HE染色显示,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会导致东北林蛙肝脏、皮肤和肌肉组织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细胞损害加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和LPS后东北林蛙肝脏、皮肤和肌肉出现了更多的棕黄色阳性颗粒,其中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和皮肤在6h就出现较多棕黄色颗粒,而肌肉组织在12h才出现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的现象;LPS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皮肤和肌肉MHCI蛋白表达量分别在24h、12h和72h为最高。本研究对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α基因进行克隆,对东北林蛙MHCI肽结合区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多克隆抗体;对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两种林蛙MHCI在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为两栖类MHCI基因的免疫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两栖类进化、传染病抗性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张桐玮[2](2021)在《罗坑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MHC-DRB基因和Toll样受体4基因的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生境破碎化、疾病爆发以及人为捕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鳄蜥种群数量的迅速减少。但随着我国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鳄蜥的种群数量也有所回升。对于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可以通过人工繁育后的野外放归复壮野外种群,人工繁育已经成为了较多物种保护的重要方式。本文前期的研究表明,人工繁育鳄蜥在游泳能力上与野生鳄蜥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且人工饲养环境中鳄蜥受到细菌感染的现象显着增多。研究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免疫能力的差异可以进一步了解人工繁育对鳄蜥的影响,也可以为今后我国鳄蜥的人工繁育与野外放归工作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爬行类免疫基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上。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Toll样受体4基因对爬行动物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MHC基因家族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历史,在爬行类中也有一定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鳄蜥的Toll样受体4基因与MHC基因多态性均较低,但尚未有人工繁育鳄蜥与野外鳄蜥的比较工作。为了填补这一块的空缺以及充分了解人工繁育工作对鳄蜥的免疫能力影响,本文选择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进行研究。本文选择MHC Class II家族的DRB基因展开研究,扩增得到了285 bp的MHC-DRB exon3基因序列和270 bp的MHC-DRB exon 2基因序列。通过对测序峰图进行核对,在20条人工繁育鳄蜥的exon 3基因序列上找到了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在27条野外鳄蜥的exon 3基因序列上找到了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我们在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上均未发现exon 2基因序列存在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发现不论是野外鳄蜥个体还是人工繁育鳄蜥均表现出了较低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二者并没有显着差异。通过对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exon 3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与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发现人工繁育鳄蜥共出现3个多态性基因位点,有3个单倍型存在,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35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19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0.537,Tajima’s D的值为-0.975。发现野外鳄蜥共出现5个多态性基因位点,有4个单倍型存在,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43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31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0.940,Tajima’s D的值为-0.772。虽然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的MHC-DRB基因多态性均较低,但野外鳄蜥还是比人工繁育鳄蜥稍高。从平均核苷酸差异数的角度来看,野外鳄蜥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也比人工繁育鳄蜥的要高。说明野外鳄蜥的MHC-DRB exon 3基因多态性要比人工繁育鳄蜥稍好。Toll样受体4基因的研究结果显示:人工繁育鳄蜥与野外鳄蜥共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有9个,人工繁育鳄蜥特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有2个(SNP8,SNP11)。在共有的SNP位点中,野外鳄蜥出现SNP的数量与人工繁育鳄蜥相比稍多,只有SNP4出现了人工繁育鳄蜥SNP频次比比野外鳄蜥稍多的现象。通过比较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的基因序列变异位点与遗传多样性指数,发现在28条人工繁育鳄蜥的基因序列中存在11个基因序列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0.00273,Tajima’s D的值为1.97104。在29条野外鳄蜥基因序列中存在10个基因序列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0.00234,Tajima’s D的值为1.72912。总的来看人工繁育鳄蜥的遗传多样性比野外鳄蜥稍高,但差异不显着。而人工繁育鳄蜥出现特有的SNP现象表明人工繁育鳄蜥面临了全新的病原微生物侵扰。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的研究表明,鳄蜥种群在MHC-DRB基因与Toll样受体4基因上遗传多样性均较低,虽然野外鳄蜥可能与人工鳄蜥相比稍好,但整体的抗病能力不容乐观,同时人工繁育工作也给鳄蜥带来了全新的病原压力。较低的抗病能力不利于鳄蜥的生存,会显着影响野外放归复壮种群的存活率,今后的人工繁育工作需要着重提高鳄蜥的免疫能力来保证鳄蜥种群数量的恢复。
袁登越[3](2021)在《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及其低温耐受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隶属高原鳅属(Triplophysa),广泛分布于在金沙江、长江、黄河等流域。相比于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其他高原鳅,贝氏高原鳅的海拔分布范围更低一些(200~3,000m)。有学者基于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贝氏高原鳅还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祖先印迹(王志坚,2011)。那么贝氏高原鳅是否真的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遗传基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贝氏高原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从基因组层面来寻找答案。我们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将贝氏高原鳅与现分布于较高海拔的西藏高原鳅(T.tibetana)(4,000~5,000m)和拟鲇高原鳅(T.siluroides)(3,000~4,000m)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基因组水平上探究贝氏高原鳅是否与其他两种高原鳅具有相似的高原适应特征。高原水体普遍具有低温的特性,高原鱼类都具有较强的低温适应性。鱼类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贝氏高原鳅能在冬季最冷的季节繁殖,这是贝氏高原鳅对低温适应的具象表现,也说明贝氏高原鳅具有适应低温的遗传基础。然而,贝氏高原鳅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是怎样体现对低温的适应的?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们采用转录组学和脂质组学技术对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性展开了深入地研究。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贝氏高原鳅的全基因组测序。本研究使用Pac Bio测序技术对贝氏高原鳅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结合Hi-C技术构建了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的贝氏高原鳅基因组大小为628 Mb,Contig和Scaffold N50分别为3.1和22.9 Mb。基因组数据最终挂载到25条染色体上,挂载率为96.2%。在贝氏高原鳅基因组中共预测得到了21,198个编码基因,其中97.3%的编码基因获得功能注释。(2)贝氏高原鳅系统发育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与西藏高原鳅、硬刺高原鳅(T.scleroptera)的亲缘关系最近。贝氏高原鳅大约于2,530万年与硬刺高原鳅和西昌高原鳅(T.xichangensis)的祖先分化开来。使用PSMC进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的祖先种群在60~70万年前达到峰值,但在这之后其种群大小急剧减少,推测贝氏高原鳅祖先种群大小受青藏高原后期加速隆升和第四纪冰期的影响。(3)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使用PAML软件的分枝-位点模型分别对贝氏高原鳅、西藏高原鳅和拟鲇高原鳅进行正选择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正选择基因进行KEGG和GO功能聚类,筛选三种高原鳅共同受到正选择的基因通路。研究结果显示,三种高原鳅共有的正选择基因主要富集在与高原适应相关的DNA损伤修复、甲状腺素合成等通路上,说明贝氏高原鳅具有与其他两种高原鳅相似的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也提示了这三种高原鳅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适应性趋同演化。(4)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性研究。本研究设计了温度梯度试验,并结合转录组学和脂质组学对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质合成通路中;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甘油磷脂的含量在低温组中发生了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低温使得贝氏高原鳅机体内的脂质合成增加。在低温组中,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的基因表达上调,说明低温使得贝氏高原鳅的糖酵解作用增强。除了能量代谢通路,贝氏高原鳅的差异表达基因还显着富集在与甲状腺素合成及先天免疫通路上,说明这些通路与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密切相关。综上,本研究成功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贝氏高原鳅基因组。基于基因组数据,我们进行了适应性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与其他两种高原鳅一样均具有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我们还对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性展开了研究,发现脂质代谢在低温抵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杜东东[4](2020)在《盐单胞菌PHB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生物胞内储存的一种碳源和能源物质,其在水产养殖动物的肠道中可全部或部分降解成短链脂肪酸(SCFAs),相较于结晶态颗粒PHB非结晶态菌体PHB更易于被动物降解和利用。本论文通过发酵获得不含PHB和含有PHB的Halomonas菌体,PHB含量为46.5%。将发酵浓缩菌体和菌体PHB拌和于石斑鱼饲料中,利用循环水系统(RAS)进行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养殖,探究Halomonas-PHB对石斑鱼生长、肌肉营养组成、肠道菌群结构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Halomonas-PHB应用于石斑鱼的养殖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实验一分为对照组(商业饲料,0%PHB),3%Halomonas组(3%HM 组,0%PHB)和 3%Halomonas-PHB组(3%HM-PHB组,1.4%PHB),养殖密度为30条鱼/75 L,每天饱食投喂,养殖7周,实验结束后进行生长指标,营养组成和免疫酶活分析。实验二提高了Halomonas的添加量,分为对照组(商业饲料,0%PHB),6.5%Halomonas组(6.5%HM组,0%PHB)和 6.5%Halomonas-PHB 组(6.5%HM-PHB 组,3%PHB),养殖密度为30条鱼/75 L,按体重的3%~10%进行投喂,养殖7周后,实验结束后每个实验组随机选取36条鱼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攻毒实验,每2 h测定存活率,至48 h结束。对攻毒48h的石斑鱼肠道、肝脏、脾脏、头肾和全血进行免疫相关基因分析,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未攻毒、攻毒24h、攻毒48h的石斑鱼进行肠道微生物菌群、以及抗氧化基因(CAT和SOD)、先天性免疫相关基因(TLR3、TLR22、IL-1和IL-10)和获得性免疫相关基因(MHCI和MHCII)的表达分析。实验一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石斑鱼存活率均在93%以上,3%HM-PHB组、3%HM组和对照组终体重分别达到35.23±1.96g,37.80±2.4g和32.71±1.86g,3%HM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HM-PHB组和3%HM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3%HM-PHB组,3%HM组和对照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0.40%dw,2.04±0.40%dw和1.63±0.28%dw,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17±1.14%dw,21.17±0.39%dw和22.33±0.78%dw,各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3%HM-PHB组石斑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增高,其中7 种脂肪酸(C14:0、C16:0、C16:1、C17:0、C18:0、C18:1 和 C20:1)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石斑鱼肝脏、头肾、脾脏和血清的ACP和AKP酶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存在组织特异性。其中3%HM-PHB组石斑鱼头肾AKP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HM-PHB 显着提高石斑鱼血清的 T-AOC(p<0.05)。Halomonas-PHB对石斑鱼的生长没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可以影响石斑鱼的脂类代谢过程,提高脂肪酸含量,提高免疫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实验二结果表明,石斑鱼存活率均在93%以上。在攻毒48 h时对照组,6.5%HM组和6.5%HM-PHB的存活率分别为9.1%,16.7%和25.7%,提高了石斑鱼感染V.anguillarum的存活率,表明Halomonas-PHB提高了石斑鱼抗弧菌能力。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6.5%HM-PHB显着提高了全血中抗氧化相关基因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物(SOD)的基因表达量(p<0.05),提高了肠道、肝脏、脾脏、头肾和全血中IL-1的基因表达(p<0.05),IL-10和IL-1的表达趋势相似,并且在全血中的MHCI和头肾中的MHCII基因表达量显着增高(p<0.05),Halomonas-PHB提高了石斑鱼的免疫能力,这可能和Halomonas-PHB提高了石斑鱼对弧菌抗病力有关。肠道菌群高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健康和攻毒后的石斑鱼肠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主要优势菌(82.6%%~98.7%);在健康的石斑鱼肠道中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是主要优势菌(41.8%~52.0%),弧菌属(Vibrio)次之(9.7%~24.7%),攻毒24 h和48 h后石斑鱼肠道优势菌为弧菌属(Vibrio)(32.8%~80.7%),其中鳗弧菌(V.anguillarum)丰度为 29.0%~79.1%。6.5%HM-PHB 组Thauera的丰度(6.9%)增加,Nitrosomonas和Arenimonas丰度降低(分别为 0.7582%和 0.0039%)。Halomonas-PHB可以影响石斑鱼肠道的微生物组成,但对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菌群丰度没有显着影响。综上所述,将Halomonas-PHB应用于石斑鱼幼鱼的养殖,虽然在鱼类存活和生长、饵料转化系数、肌肉营养组成等方面无显着促进作用,但可显着提高石斑鱼的免疫能力和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是潜在的生物控制剂。本研究为Halomonas-PHB在石斑鱼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后期将从进一步研究PHB提高对水产动物免疫能力的作用机理。
卢文杰[5](2020)在《一龄和三龄草鱼肝脏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差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养殖实践表明,草鱼的病害通常发生在幼鱼期,即一龄之前,而较少发生在三龄之后及性成熟后的成鱼中。到现在为止,对草鱼疾病免疫与生长年龄的相互关系研究,特别是对于这个过程中,研究调控基因表达相对较少,而以DNA甲基化分子机制为切入点,来研究对动物基因调控的重要机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选取正常发育的一龄和三龄草鱼(GC1Y和GC3Y)的肝脏为研究对象,对这个集消化、免疫和代谢功能于一身的器官进行转录组测序、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通过转录组分析和DNA甲基化分析,寻找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在不同生长年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究与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聚焦于免疫相关基因,探究其对于草鱼生长的功能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DNA甲基化水平在草鱼发育过程中,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是发现在启动子区域、以及第一外显子和个别内含子区域中,甲基化水平呈现升高状况,这些区域与基因的转录相关。2)草鱼肝脏DNA甲基化位点,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共鉴定共3440个差异甲基化位点(DMS),甲基化率下调的比例较高,占总量的60%。53.2%的DMS位于内含子,是外显子区域DMS数量的2.7倍。这些DMS主要集中在起始的内含子/外显子中,尤其是第一个内含子中。3)甲基化数据分析鉴定出2048个DNA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其中包括797个甲基化率上调的基因和1223个下调的基因。转录组测序后,分析得到499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同时属于既是差异甲基化基因和差异表达基因的(DMGs&DEGs)有377个。4)功能注释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差异甲基化基因以及既是差异甲基化基因又是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以及与之相关联途径的免疫通路。5)通过构建分析免疫基因相关的功能网络图,并从中挑选了13个DMGs&DEGs基因进行q PCR验证,结果显示甲基化水平上调,而转录水平受到抑制,说明这些基因上游区域的甲基化变化对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6)亚细胞定位预测出的、定位在细胞膜上的DMGs主要富集于钙信号传导通路上,以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中。众多的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发生差异甲基化状况,暗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甲基化对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以上所研究的成果,将拓宽了我们对草鱼发育过程中后天免疫获得的认识,对于今后研究草鱼自身免疫和相关发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提示作用。
王艳玲,赵金良,赵岩[6](2020)在《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深入了解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反应机制的影响,针对目前鱼类免疫系统研究现状以及各环境胁迫因子下鱼类免疫指标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行综述,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
陈梅[7](2020)在《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植物精油的筛选及对杂交鳢抗病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A.schubertii]是杂交鳢内脏“白点”病的病原菌,有很高的致死率,对杂交鳢的危害极大。目前,抗生素仍然是舒伯特气单胞菌病的首选药物。为减少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本论文以植物精油及舒伯特气单胞菌为切入点,研究了植物精油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对杂交鳢在体抗病效果的影响。本文从佛山市顺德区某养殖场选取有典型舒伯特气单胞菌病患病症状的杂交鳢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以分离获得的病原菌株为指示菌,快速筛选出具有抗菌作用的植物精油。对筛选出的植物精油作进一步的抑菌机理分析,以及研究了植物精油混饲投喂杂交鳢后对其抗病力和MHC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Ι)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从患病杂交鳢后肾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并命名为1907056。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所获得菌株对杂交鳢有很强的致病力,半致死浓度(LD50)为2.6×106CFU/m L,能引起与临床病例相似的症状。通过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16S r DNA和gyr B基因测序,将菌株1907056鉴定为舒伯特气单胞菌。通过测定细菌的OD600描绘该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极为迅速,其对数生长期为2~6 h,10 h后进入平台期。2、抑制舒伯特气单胞菌植物精油的筛选通过琼脂扩散法快速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精油,并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筛选出的植物精油对菌株1907056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肉桂醛、牛至精油和单宁对试验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肉桂醛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42.83±1.25)mm,MIC和MBC分别是0.1μL/m L和0.2μL/m L,说明肉桂醛对试验菌1907056的抑制作用极强。3、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抑制机理通过测定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胞内代谢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基因组DNA电泳图谱研究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细胞壁、细胞膜以及DNA的影响。结果发现肉桂醛可改变菌体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并引起DNA分子的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4、饲料中添加肉桂醛对杂交鳢抗病力以及MHCΙ表达的影响将肉桂醛混料拌匀后,对健康杂交鳢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实验。饲养结束后,用舒伯特气单胞菌对杂交鳢进行攻毒,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04%和0.08%的肉桂醛能显着提高杂交鳢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抗病力,其攻毒后存活率分别为(66.67±4.71)%和(70.00±8.16)%。此外,高剂量的肉桂醛还能显着促进MHCΙ在肝脏及肾脏中的表达量,但抑制了其在脾脏中的表达。综上,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杂交鳢的抗病力及MHCΙ的表达有积极的影响,可作为水产新型药物开发的新方向。
魏钰娟[8](2020)在《鲤疱疹病毒Ⅱ型囊膜蛋白ORF25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文中研究表明鲫鱼作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肉质鲜美等特点。然而,近年来,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herpesviral haematopoietic necrosis,HVHN)对鲫鱼的高致死率给我国鲫鱼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病原主要是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 HV-2)。Cy HV-2是一种线性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为290kb,已知的开放阅读框共有151个,病毒的核衣壳对称于二十面体,直径约为120nm。它外层被囊膜蛋白包裹,呈椭圆形,直径175-200nm。病毒囊膜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在识别宿主、入侵细胞和病毒的抗原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ORF25n是Cy HV-2的ORF25多基因家族之一,该基因编码病毒的膜蛋白,含有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根据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ORF25n蛋白质有很好的保护和免疫原性,并可以作为理想的抗原。本研究针对Cy HV-2病毒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囊膜蛋白ORF25的另一段截短蛋白设计特异性引物,目的片段经PCR扩增,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转化成BL21大肠杆菌,由IPTG诱导过夜表达,用试剂盒透析纯化后进行ELISA的包被,研制出检测Cy HV-2的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效果显着。此外,以Cy HV-2 DNA为模板构建了Cy HV-2 ORF25n真核表达质粒,PCR扩增出ORF25n基因,PCR产物经酶切回收并且纯化目的片段后,与经过相应的酶切后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连接,连接产物经PCR和酶切鉴定,再经测序鉴定正确后,选用不同浓度的质粒对鲫鱼进行肌肉注射免疫,免疫28日后选取不同组别鲫鱼进行Cy HV-2病毒的攻毒测试,计算免疫保护率,并对剩余鱼进行二次免疫,二免28日后进行免疫保护测试,此外对一免鲫鱼进行定期的各组织质粒留存检测。结果,成功扩增了ORF25n基因,长度为585 bp,并成功构建了ORF25n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ORF25n。免疫攻毒结果表明,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c DNA-ORF25n、空质粒pc DNA3分别免疫鲫鱼。免疫后用Cy HV-2强毒进行攻毒,检测不同浓度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2.5g免疫组的保护率在一次免疫后可以达到50%,2.5g免疫组的保护率二次免疫后可达到75%。此外,免疫后12h至7日,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和肝、脾、肾、脑都可以检测到pc DNA-ORF25n质粒存在。表明,注射免疫后,真核表达质粒pc DNA-ORF25n可短期在鱼体内进行复制,并通过体内抗原表达对鲫鱼进行免疫,使对免疫鲫鱼获得对Cy HV-2的抵抗力。对pcDNA-ORF25n质粒免疫后的鲫鱼各组织进行免疫因子表达情况的检测,检测的免疫因子包括补体3(C3)、I型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以及免疫球蛋白M(Ig M)基因。q PCR检测结果表明,IFN-γ、C3、Ig M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脾脏组织中,5μg浓度免疫组IL-1β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其在第5d时达到峰值,脾脏中MHC I的表达量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第5d时达到峰值。结果表明,经核酸疫苗免疫后,激活了鲫鱼的免疫细胞,增强了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能力,说明,pc DNAORF25n质粒免疫不但可以提高鲫鱼抗Cy HV-2的能力,还可增强鱼体自身的免疫应答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陈劲松[9](2019)在《尼罗罗非鱼对丽鱼三代虫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原产于非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经济养殖鱼类。自1978年从苏丹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在我国南方广泛养殖。但是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各种病害的频发严重制约了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单殖亚纲的单殖吸虫可导致罗非鱼幼鱼大量死亡。本研究通过实验感染和转录组测序等手段,对尼罗罗非鱼感染丽鱼三代虫(Gyrodactylus cichlidarum)后,免疫相关通路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转录组分析结果,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家族基因在三代虫感染后的表达进行了详细研究;并进一步对MHCⅡα和MHCⅡβ基因的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型与罗非鱼对三代虫易感性/抗感染性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与验证,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果。转录组测序共完成76个二代样品测序及1个三代样品全长测序,其中三代测序首次获得尼罗罗非鱼全长转录本,使用7个cells获得18.32 Gb的有效数据,得到插入序列485040条,其中全长非嵌合序列256476条;经聚类后获得一致性转录本序列74013个,经非全长序列校正后的高质量转录本序列56926个。利用二代数据对低质量序列进行校正,对去冗余后的32551个转录本进行可变剪接分析,共检测到基因位点16239个,其中新基因位点4259个,新发现转录本26405个。对新发现的转录本进行序列结构分析,共预测出36338个SSR、17614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和4111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完成了23048个新转录本的功能注释。在三代虫感染之后的第2天(感染初期),罗非鱼部分免疫相关基因出现表达变化,在感染后第5天(感染高峰期),表达上调的基因数最多(1443),在感染后第10天(感染消退期),表达上调的基因最少(169)。在罗非鱼的三个免疫组织中,肝脏中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其次是尾鳍,脾脏中差异表达基因最少;从不同易感性的罗非鱼各组样品中,分析共得到13642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显着上调的基因主要包括MHC类基因、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补体基因、Toll样受体、趋化因子、T细胞受体、白介素等免疫应激相关基因;这些基因显着富集于抗原加工呈递、Toll样受体信号、细胞粘附分子以及肠组织免疫系统IgA生成等重要免疫通路,其中MHC类基因在多个通路中都有富集。表达显着下调的基因主要包括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机制重塑关联蛋白、肌球结合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蛋白以及乙酰辅酶A合成酶等,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变化与感染后尼罗罗非鱼生长、运动、细胞间信号转导、以及固醇类合成等多项生理及病理变化相关联。本研究首次克隆得到了MHCⅢ类基因中的补体B因子(OnBf)、补体C2(OnC2)以及补体C4(OnC4)基因的全长。OnBf基因cDNA序列全长2505bp,开放阅读框可编码684个氨基酸,OnC2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2385bp,共编码794个氨基酸,OnC4基因cDNA序列全长5360bp,开放阅读框编码1693个氨基酸;OnBf、OnC2和OnC4都在罗非鱼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并且在肝脏、胃及脾脏中表达量普遍较高。感染实验表明,三代虫在感染6天后开始对罗非鱼产生明显影响,个别鱼出现皮肤溃烂,游动缓慢和鳍残缺等症状,相对于皮肤来说,三代虫更容易寄生在罗非鱼的鳍上,并且在面积最大的尾鳍及背鳍上感染丰度最高;在整个感染过程中,三代虫感染率与平均感染强度变化趋势具有一定一致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感染第10天时达到峰值。三代虫感染罗非鱼后,MHC家族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特别是MHCⅡ类基因,其表达趋势与三代虫感染丰度的动态变化趋势有一定一致性,在感染强度较高的8-10 d时间段,其表达上调的幅度更为显着并达到峰值,并且在三代虫与罗非鱼直接接触的皮肤组织以及主要免疫器官头肾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幅度要远大于肝脏以及脾脏中。这些结果表明MHC基因在尼罗罗非鱼免疫单殖吸虫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连续两次强度递增的三代虫感染实验获得了罗非鱼易感群体46尾,中间群体40尾和抗感染群体50尾。MHCⅡ类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MHCⅡα与MHCⅡβ基因在尼罗罗非鱼中都有很高的多态性,抗感染群体MHC的多态性要明显高于易感群体,新发现MHCⅡα等位基因50个,MHCⅡβ等位基因40个,分别命名为Orni-DAA*0101-5001与Orni-DAB*1001-4901。这些等位基因在不同易感性的罗非鱼群体中的分布差异很大,其中Orni-DAA*0701、OrniDAA*1001、Orni-DAA*1901、Orni-DAA*3601、Orni-DAB*0901、Orni-DAB*1401、Orni-DAB*1801、Orni-DAB*2901、Orni-DAB*0701、Orni-DAB*0601和OrniDAB*3501在各群体中分布差异显着(P<0.05),Orni-DAA*0101、OrniDAA*0201、Orni-DAA*1601与Orni-DAA*1801在各群体中分布差异极显着(P<0.01)。独立验证实验证实:等位基因Orni-DAA*0201,Orni-DAA*0701,OrniDAB*0901和Orni-DAB*3501与易感性显着相关(P<0.05),等位基因OrniDAA*3601和Orni-DAB*1401与抗感染显着相关(P<0.05),这些等位基因有望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罗非鱼抗病(寄生虫)育种工作中。
刘桓君[10](2019)在《大弹涂鱼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鉴定与免疫应答研究》文中认为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滩涂养殖经济鱼类,之前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近岸穴居鱼类,大弹涂鱼以其独特的行为和许多适合两栖生活的生理生化特征成为鱼类中的一个特例,虽然栖息在环境复杂的潮间带泥滩,但却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因此,其能够适应多种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免疫机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类编码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基因,在所有硬骨鱼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于MHC基因的研究一直是鱼类分子免疫学和鱼类抗病辅助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鉴定大弹涂鱼MHC Iα、MHC IIα、MHC IIβ和MHC IIγ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大弹涂鱼MHC基因与其他已鉴定鱼类的进化关系;采用绝对荧光定量PCR技术,评估大弹涂鱼MHC基因的mRNA在健康个体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相对荧光技术,研究在高盐胁迫下,分别注射鳗弧菌和病毒拟似物poly(I:C)后MHC Iα、MHC IIα、MHC IIβ和MHC IIγ基因在机体主要免疫器官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MHC Iα、MHC IIα、MHC IIβ和MHC IIγ基因在大弹涂鱼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尽管表达水平不同。高表达主要集中发生在肝脏、鳃、肾脏、脾脏和肠道,可能是因为这些部位都是参与鱼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重要要部位,也是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最多的部位。并且在面对恶劣环境时,大弹涂鱼的MHC基因会很快参与相关免疫,其表达量也会做出相对变化,证明大弹涂鱼的MHC基因参与其免疫表达并具有重要作用。
二、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述 |
1.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
1.1.2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结构及功能 |
1.2 MHC的研究 |
1.2.1 哺乳类MHC的研究 |
1.2.2 爬行类MHC的研究 |
1.2.3 禽类MHC的研究 |
1.2.4 鱼类MHC的研究 |
1.2.5 两栖类MHC的研究 |
1.3 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研究现状 |
1.3.1 分布及地位 |
1.3.2 研究价值 |
1.3.3 抗病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α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载体、菌株及相对分子质量 |
2.1.3 引物设计及片段命名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主要生化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RNA的提取 |
2.2.1.1 RNA的提取 |
2.2.1.2 RNA的检测 |
2.2.2 RT-PCR扩增MHCIα基因 |
2.2.3 连接、转化及鉴定 |
2.2.3.1 PCR产物的胶回收 |
2.2.3.2 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
2.2.3.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3.4 重组质粒的菌落PCR鉴定 |
2.2.3.5 重组质粒pMD18-T-RdMHCIα-A的酶切鉴定 |
2.2.4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肌肉组织总RNA的检测 |
2.3.2 MHCIα基因RT-PCR检测 |
2.3.3 MHCI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林蛙MHCIα1+α2 肽结合区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载体及菌株及相对分子质量标准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引物设计 |
3.1.5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目的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的制备 |
3.2.2 连接和转化 |
3.2.3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HCIα1+α2 的鉴定 |
3.2.4 东北林蛙MHCIα1+α2 肽结合区的抗原表位分析 |
3.2.5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3.2.6 抗血清的制备及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 |
3.3.2 东北林蛙MHCIα1+α2 肽结合区抗原表位预测 |
3.3.3 表达产物的SDS-PAGE检测 |
3.3.4 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 |
3.3.5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检测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基因的组织表达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炎症模型的建立 |
4.1.2 引物设计 |
4.1.3 主要生化试剂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东北林蛙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
4.2.2 不同组织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4.2.3 qRT-PCR扩增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基因 |
4.2.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东北林蛙MHCI基因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东北林蛙病理学变化 |
4.3.2 Ah和 LPS胁迫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转录水平的检测 |
4.3.3 Ah和 LPS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分子水平的检测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2)罗坑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MHC-DRB基因和Toll样受体4基因的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鳄蜥 |
1.1.1 鳄蜥概况 |
1.1.2 鳄蜥分布概况 |
1.1.3 鳄蜥的种群数量 |
1.1.4 鳄蜥栖息环境 |
1.1.5 鳄蜥的生活习性 |
1.1.6 鳄蜥的食性选择 |
1.1.7 鳄蜥的形态特征 |
1.1.8 鳄蜥免疫相关基因研究 |
1.2 人工繁育 |
1.2.1 人工繁育的目的与意义 |
1.2.2 鳄蜥人工繁育概况 |
1.2.3 人工繁育对鳄蜥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人工繁育与野生鳄蜥MHC-DRB基因多态性研究 |
2.1 MHC基因概述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本收集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主要的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鳄蜥口腔唾液样本DNA提取 |
2.3.2 DNA浓度与纯度检验 |
2.3.3 鳄蜥MHC基因在全基因组位置确定 |
2.3.4 鳄蜥MHC-DRB基因筛选与引物设计 |
2.3.5 PCR扩增实验 |
2.3.6 扩增片段序列测序查看与分析 |
2.3.7 鳄蜥MHC-DR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研究 |
2.4 结果 |
2.4.1 鳄蜥基因组文件阅读 |
2.4.2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
2.4.3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MHC-DRB基因SNPs统计 |
2.4.4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MHC-DR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
2.4.5 讨论 |
第3章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TOLL样受体4 基因研究 |
3.1 TOLL样受体4 基因 |
3.2 实验材料 |
3.2.1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鳄蜥唾液样本采集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口腔唾液DNA提取 |
3.3.2 DNA浓度与纯度检验 |
3.3.3 鳄蜥TLR4 基因筛选 |
3.3.4 引物设计 |
3.3.5 PCR反应 |
3.3.6 扩增片段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
3.3.7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TLR4 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 |
3.3.8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TLR4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单倍型分析 |
3.4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TOLL样受体4 基因研究结果 |
3.4.1 Toll样受体4 基因引物设计、序列扩增与进化树构建 |
3.4.2 人工繁育与野生鳄蜥Toll样受体4 基因SNPs位点分析 |
3.4.3 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相关遗传学指数 |
3.4.4 人工繁育与野生鳄蜥TLR4 基因单倍型分析 |
3.4.5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及其低温耐受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高原鳅属鱼类的研究进展 |
1.1 高原鳅属鱼类概述 |
1.2 高原鳅属鱼类的形态特征 |
1.3 高原鳅属鱼类的生物学研究 |
1.4 高原鳅属鱼类的多样性研究 |
1.5 高原鳅属鱼类的适应性研究 |
2 鱼类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2.1 模式动物的基因组研究 |
2.2 经济鱼类的基因组研究 |
2.3 其他鱼类的基因组研究 |
3 鱼类低温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
3.1 低温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3.2 低温对代谢系统的影响 |
3.3 低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贝氏高原鳅全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及注释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及组织采样 |
2.2 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和RNA测序 |
3.2 基因组大小评估 |
3.3 贝氏高原鳅基因组De novo组装 |
3.4 Hi-C辅助组装 |
3.5 基因组注释结果 |
4 讨论 |
第3章 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2.2 基因家族聚类 |
2.3 系统进化分析 |
2.4 基因家族扩张和收缩分析 |
2.5 正选择分析 |
2.6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2 基因家族聚类和系统发育分析 |
3.3 正选择分析 |
3.4 贝氏高原鳅的基因家族扩张与收缩 |
3.5 贝氏高原鳅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4 讨论 |
4.1 高原鳅系统发育及演化历史 |
4.2 贝氏高原鳅种群历史动态 |
4.3 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
第4章 贝氏高原鳅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NA-seq测序 |
3.2 脂质组学检测结果 |
3.3 游离脂肪酸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低温对贝氏高原鳅机体代谢的影响 |
4.2 低温对贝氏高原鳅激素分泌的影响 |
4.3 低温对贝氏高原鳅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本研究主要结论 |
2.展望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4)盐单胞菌PHB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聚-β-羟基丁酸酯 |
1.2 聚-β-羟基丁酸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
1.3 石斑鱼养殖概况 |
1.4 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概况 |
1.5 鱼类免疫器官 |
1.6 鱼类免疫相关基因 |
1.6.1 Toll样受体 |
1.6.2 白介素 |
1.6.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1.7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Halomonas菌体发酵 |
2.1.1 不含PHB的Halomonas培养 |
2.1.2 含PHB Halomonas培养 |
2.2 Halomonas菌体中PHB含量测定 |
2.3 3%Halomonas-PHB应用于石斑鱼养殖(实验一) |
2.3.1 石斑鱼养殖条件 |
2.3.2 石斑鱼取样 |
2.3.3 石斑鱼生长指标测定 |
2.3.4 石斑鱼肌肉营养指标测定 |
2.3.5 石斑鱼不同组织酶活测定 |
2.3.6 石斑鱼不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2.4 6.5%Halomonas-PHB应用于石斑鱼养殖(实验二) |
2.4.1 石斑鱼养殖条件 |
2.4.2 石斑鱼取样 |
2.4.3 石斑鱼攻毒 |
2.4.4 石斑鱼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
2.4.5 石斑鱼组织免疫基因表达分析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Halomonas菌体生长曲线 |
3.2 Halomonas菌体中PHB含量测定 |
3.3 实验一测定指标 |
3.3.1 石斑鱼的生长 |
3.3.2 石斑鱼肌肉营养组成分析 |
3.3.3 石斑鱼不同组织酶活测定 |
3.4 实验二测定指标 |
3.4.1 石斑鱼的生长 |
3.4.2 石斑鱼攻毒的存活率 |
3.4.3 石斑鱼肠道微生物菌群 |
3.4.4 石斑鱼免疫基因表达测定 |
4 讨论 |
4.1 Halomonas-PHB对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
4.2 Halomonas-PHB对石斑鱼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
4.3 Halomonas-PHB对石斑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 |
4.4 Halomonas-PHB对石斑鱼抗病力的影响 |
4.5 Halomonas-PHB对石斑鱼免疫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6 PHB对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
5 结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论文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5)一龄和三龄草鱼肝脏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DNA甲基化 |
1.1.1 DNA甲基化 |
1.1.2 DNA甲基化转移酶 |
1.1.3 DNA甲基化和基因调控的关系 |
1.1.4 年龄对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
1.2 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鱼类先天性免疫的调控机制 |
1.2.2 参与鱼类先天性免疫的重要因子 |
1.2.3 鱼类适应性免疫 |
1.2.4 鱼类免疫系统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1.3 草鱼的免疫研究进展 |
1.3.1 草鱼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
1.3.2 草鱼中免疫相关基因和通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A抽提 |
2.2.2 RNA的提取 |
2.2.3 制备cDNA |
2.2.4 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 |
2.2.5 转录组建库和转录组测序 |
2.3 生物信息分析 |
2.3.1 甲基化分析流程 |
2.3.2 转录组分析流程 |
2.3.3 差异甲基化位点(DMSs)与近端基因的关联及核心基因的分析 |
2.3.4 GO、KEGG富集分析 |
2.3.5 草鱼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分析 |
2.4 实验引物的设计以及qPCR验证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DNA甲基化、RNA转录组组装分析 |
3.2 DNA甲基化位点分布情况及甲基化水平分析 |
3.3 DMGs和 DEGs及在GO和 KEGG总的功能富集分析 |
3.4 DMGs&DEGs的生长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功能网络分析 |
3.5 细胞膜上DMGs分析 |
3.6 DNA甲基转移酶在GC1Y和 GC3Y肝脏中的表达模式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鱼类免疫系统概述 |
1.1 鱼类的免疫器官及组织 |
1.2 鱼类免疫细胞 |
1.3 鱼类体液免疫因子 |
2 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
2.1 温度 |
2.2 溶氧 |
2.3 氨氮 |
2.4 盐、碱度 |
3 总结和展望 |
(7)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植物精油的筛选及对杂交鳢抗病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鳢 |
1.1.1 杂交鳢概述 |
1.1.2 杂交鳢人工养殖现状 |
1.1.3 杂交鳢主要病害研究 |
1.2 舒伯特气单胞菌 |
1.2.1 病原学 |
1.2.2 流行病学 |
1.2.3 防控现状 |
1.2.4 舒伯特气单胞菌鉴定方法 |
1.3 植物精油 |
1.3.1 植物精油概述 |
1.3.2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 |
1.3.3 植物精油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作用 |
1.3.4 植物精油对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实验动物 |
2.1.4 病原菌分离纯化 |
2.1.5 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2.1.6 回归感染试验 |
2.1.7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征 |
2.1.8 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树分析 |
2.1.9 药敏试验 |
2.2 结果 |
2.2.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曲线 |
2.2.2 回归感染试验结果 |
2.2.3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征 |
2.2.4 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 |
2.2.5 药物敏感试验 |
2.3 讨论 |
第三章 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植物精油的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精油 |
3.1.2 试验菌种 |
3.1.3 试验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1.5 植物精油药液的制备 |
3.1.6 抑菌圈测定 |
3.1.7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1.8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精油对舒伯特气单胞菌抑菌圈的测定 |
3.2.2 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 |
3.3 讨论 |
第四章 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抑菌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悬液的制备 |
4.1.2 肉桂醛溶液的制备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主要试剂 |
4.1.5 肉桂醛对细菌细胞壁的影响 |
4.1.6 肉桂醛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1.7 对基因组DNA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胞外AKP活性的影响 |
4.2.2 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2.3 肉桂醛对舒伯特气单胞菌基因组DNA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肉桂醛对杂交鳢抗病能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鱼和植物精油 |
5.1.2 饲料处理 |
5.1.3 试验分组及饲养管理 |
5.1.4 攻毒试验 |
5.1.5 免疫基因MHCΙ表达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肉桂醛对杂交鳢抗病力的影响 |
5.2.2 肉桂醛对杂交鳢MHCΙ表达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肉桂醛对杂交鳢抗病力的影响 |
5.3.2 肉桂醛对杂交鳢MHCΙ表达量的影响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鲤疱疹病毒Ⅱ型囊膜蛋白ORF25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CYHV-2囊膜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1.1 病毒、菌株和载体 |
2.1.1.2 主要试剂 |
2.1.1.3 主要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ORF25n基因引物设计 |
2.1.2.2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2.1.2.3 ORF25重组质粒构建 |
2.1.2.3.1 p ET-32a载体和ORF25n基因的双酶切和回收 |
2.1.2.3.2 ORF25n基因的连接和转化 |
2.1.2.4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2.1.2.4.1 最佳诱导条件选择 |
2.1.2.4.2 ORF25n重组蛋白大量诱导表达和纯化 |
2.1.2.4.3 间接ELISA法 ORF25n重组蛋白最佳包被浓度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目的基因凝胶电泳检测 |
2.2.2 pET32a-ORF25n重组质粒构建与鉴定 |
2.2.3 pET32a-ORF25n重组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 |
2.2.4 ORF25n重组蛋白最适包被浓度 |
2.3 讨论 |
第三章 CYHV-2 ORF25N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免疫保护性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用鱼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ORF25n基因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2 病毒DNA的提取以及ORF25n基因的扩增 |
3.2.2.1 病毒DNA的提取 |
3.2.2.2 ORF25n基因的扩增 |
3.2.3 重组质粒Cy HV-2-pc DNA3-ORF25 的构建 |
3.2.3.1 pc DNA3 载体及ORF25 PCR产物的双酶切 |
3.2.3.2 酶切反应后产物的回收 |
3.2.3.3 pc DNA3 载体和ORF25n基因的连接 |
3.2.3.4 重组质粒的克隆和提取 |
3.2.4 重组质粒Cy HV-2-pc DNA3-ORF25 鉴定 |
3.2.4.1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3.2.4.2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3.2.4.3 重组质粒Cy HV-2-pc DNA3-ORF25n基因测序验证 |
3.2.5 重组质粒Cy HV-2-pc DNA3-ORF25 的大量制备 |
3.2.6 免疫接种 |
3.2.7 组织器官的采集 |
3.2.8 样品处理及样品中模板DNA的提取 |
3.2.9 真核质粒组织分布检测 |
3.2.10 病毒的培养 |
3.2.11 病毒的TCID50测定 |
3.2.12 攻毒感染 |
3.2.13 保护率测定 |
3.3 结果 |
3.3.1 ORF25n基因的扩增 |
3.3.2 ORF25n基因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分析 |
3.3.3 单次免疫后质粒pc DNA-ORF25n在各组织分布情况 |
3.3.4 免疫保护率 |
3.4 讨论 |
第四章 核酸疫苗对鲫鱼免疫后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1.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4.1.3 实验所用生物软件 |
4.1.4 实验鱼 |
4.1.5 核酸疫苗的制备 |
4.1.6 免疫方案 |
4.1.7 免疫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 |
4.1.7.1 引物设计 |
4.1.7.2 总RNA的提取 |
4.1.7.3 逆转录 |
4.1.7.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 结果 |
4.2.1 免疫后鲫鱼IgM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2 免疫后鲫鱼C3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3 免疫后鲫鱼MHC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4 免疫后鲫鱼IL-1β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5 免疫后鲫鱼IFN-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尼罗罗非鱼对丽鱼三代虫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单殖吸虫概述 |
1.1.1 单殖吸虫生物学特性 |
1.1.2 单殖吸虫研究现状 |
1.1.3 单殖吸虫对罗非鱼的危害 |
1.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转录组和转录组学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水产上的应用 |
1.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研究进展 |
1.3.1 MHC基因结构及特点 |
1.3.2 MHC的功能 |
1.3.3 MHC基因的多态性 |
1.3.4 MHC基因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尼罗罗非鱼感染丽鱼三代虫后的转录组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三代虫感染实验 |
2.2.5 样品采集与RNA提取 |
2.2.6 转录组测序 |
2.2.7 转录组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三代虫感染统计结果 |
2.3.2 转录组三代全长测序结果 |
2.3.3 转录组二代测序结果 |
2.3.4 三代虫感染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3.5 抗感染组与易感组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分析 |
2.3.6 主要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过程中表达变化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感染丽鱼三代虫后尼罗罗非鱼MHC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MHCⅢ类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2.5 三代虫感染实验 |
3.2.6 RNA提取与逆转录 |
3.2.7 MHC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3.2.8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MHCⅢ类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3.2 MHCⅢ类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3.3.3 三代虫的感染动态变化 |
3.3.4 MHC家族基因在感染三代虫后的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尼罗罗非鱼MHC基因多态性与其对丽鱼三代虫易感性的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动物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强度递增的三代虫感染实验 |
4.2.5 样品采集与RNA提取 |
4.2.6 多态性片段扩增 |
4.2.7 MHC多态性分析 |
4.2.8 MHC多态性与丽鱼三代虫易感性关联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尼罗罗非鱼易感性群体与抗感染群体的筛选 |
4.3.2 MHC多态性片段扩增 |
4.3.3 MHC多态性分析 |
4.3.4 选择压力检测 |
4.3.5 MHC多态性与丽鱼三代虫易感性关联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尼罗罗非鱼对丽鱼三代虫易感性相关的MHC等位基因型验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动物 |
5.2.2 主要实验试剂 |
5.2.3 主要仪器设备 |
5.2.4 高强度三代虫感染实验 |
5.2.5 MHC等位基因与丽鱼三代虫易感性关联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易感群体与抗感染群体的筛选 |
5.3.2 MHC等位基因与三代虫易感性的关联分析验证 |
5.4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词 |
附录2 补充数据 |
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10)大弹涂鱼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鉴定与免疫应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大弹涂鱼的研究综述 |
1.1.1 大弹涂鱼的生物学简介 |
1.1.2 大弹涂鱼养殖前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鱼类MHC基因的进化起源与研究进展 |
1.2.1 MHC基因的进化起源 |
1.2.2 MHCⅠ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3 MHCⅡ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4 MHCⅡβ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5 MHCⅡ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 环境胁迫下鱼类MHC基因的免疫反应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大弹涂鱼MHCⅠα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大弹涂鱼MHCⅠα基因序列特征 |
2.2.2 大弹涂鱼MHCⅠα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2.3 大弹涂鱼MHCⅠα基因绝对定量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4 大弹涂鱼MHCⅠα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大弹涂鱼MHCⅡα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大弹涂鱼MHCⅡα基因序列特征 |
3.2.2 大弹涂鱼MHCⅡα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3 大弹涂鱼MHCⅡα基因绝对定量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4 大弹涂鱼MHCⅡα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弹涂鱼MHCⅡβ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大弹涂鱼MHCⅡβ基因序列特征 |
4.2.2 大弹涂鱼MHCⅡβ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4.2.3 大弹涂鱼MHCⅡβ基因绝对定量反应体系的建立 |
4.2.4 大弹涂鱼MHCⅡβ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大弹涂鱼MHCⅡγ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大弹涂鱼MHCⅡγ基因序列特征 |
5.2.2 大弹涂鱼MHCⅡγ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5.2.3 大弹涂鱼MHCⅡγ基因绝对定量反应体系的建立 |
5.2.4 大弹涂鱼MHCⅡγ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5.3 讨论 |
第六章 高盐胁迫下大弹涂鱼MHCⅠα、MHCⅡα、MHCⅡβ和 MHCⅡγ基因对病毒拟似物poly(I:C)的免疫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 |
6.2.1 MHCⅠα基因mRNA在 poly(I:C)胁迫下的表达 |
6.2.2 MHCⅡα基因mRNA在 poly(I:C)胁迫下的表达 |
6.2.3 MHCⅡβ基因mRNA在 poly(I:C)胁迫下的表达 |
6.2.4 MHCⅡγ基因mRNA在 poly(I:C)胁迫下的表达 |
6.3 讨论 |
第七章 高盐胁迫下大弹涂鱼MHCⅠα、MHCⅡα、MHCⅡβ和 MHCⅡγ基因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免疫反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 |
7.2.1 MHC Ⅰα基因mRNA鳗弧菌胁迫下的表达 |
7.2.2 MHCⅡα基因mRNA鳗弧菌胁迫下的表达 |
7.2.3 MHCⅡβ基因mRNA鳗弧菌胁迫下的表达 |
7.2.4 MHCⅡγ基因mRNA鳗弧菌胁迫下的表达 |
7.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基因表达的研究[D]. 边若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2]罗坑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MHC-DRB基因和Toll样受体4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 张桐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及其低温耐受性的研究[D]. 袁登越. 西南大学, 2021
- [4]盐单胞菌PHB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影响的研究[D]. 杜东东.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一龄和三龄草鱼肝脏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差异分析[D]. 卢文杰.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6]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艳玲,赵金良,赵岩. 河北渔业, 2020(05)
- [7]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植物精油的筛选及对杂交鳢抗病力影响的研究[D]. 陈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8]鲤疱疹病毒Ⅱ型囊膜蛋白ORF25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D]. 魏钰娟.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9]尼罗罗非鱼对丽鱼三代虫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D]. 陈劲松. 中山大学, 2019(01)
- [10]大弹涂鱼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鉴定与免疫应答研究[D]. 刘桓君.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标签:石斑论文; 林蛙论文;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相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