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晟欣(Samas Song)[1](2016)在《“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与构建》文中提出本文试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研究“互联网+”行动驱动国家竞争力提升问题。当前,中国与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样面临“新常态”发展困境,都出现了经济增长势头整体放缓现象,这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国家政府提出的“互联网+”行动就是为了应对与扭转这种发展态势,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是国家新兴的发展战略,对于如何引导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鉴于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作为国家新兴的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如何能够推动国家竞争力发展,支撑推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是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内容?本文包含了四个研究。首先,解读“互联网+”概念内涵,并探讨“互联网+”行动的战略意义以及互联网和国家发展存在的逻辑关系。其次,采用了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美国信息发展历程为例,论证为何信息能够成为驱动企业、产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以及背后关键的影响力量。再次,基于抽象出来的关键因素并结合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构建出本文的研究框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互联网如何影响企业、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并采用比较案例研究企业、产业如何与互联网进行融合。通过上述研究的开展,本文得出了如下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第一,“互联网+”概念,既不是不是简单的“工具论”,更不是“生态论”,而是一个包含着创造性发展的变革思想。““互联网+”是在社会各领域推动“应用—融合—创新”发展新范式的变革思想,即加深全社会各领域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形势,以全面提升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国家竞争力为最终目的。其本质是在国家长期以来信息化战略的历史基础与国家对互联网关注、引导下形成的指导性、前瞻性、全局性和时代性的国家战略。“互联网+”行动对于企业、产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基于探索性案例分析,以钱德勒提出的三个时代的划分视角(商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分别对美国信息发展进行回顾,并以美国历史发展年鉴、技术史、美国经济史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论证,充分论证美国的信息技术构成的邮政、铁路、电报电话、无线电与电视、计算机等技术系统一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扎根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钻石模型”分析美国信息发展历程,抽象出了影响信息驱动美国发展处的四个关键因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生产要素;政府。第三,本文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演进过程,并进行阶段性划分,认为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1986-1997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积聚阶段;1998-2000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诞生阶段;2001-2008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成长阶段;2009-2013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繁荣阶段;2014起-: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强国阶段。最后,在对根据提取出的四个关键因素进行逻辑关系分析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行动合作内容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构建企业、产业与国家三个层面的研究模型。有助于理解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行动计划,也为后续打下研究基础。第四,采用大样本统计研究方法,通过对2010-2015年上市企业11892样本数据,证实了企业的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影响企业绩效,发现互联网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化企业与信息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但并非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对企业绩效影响就越大,更多需要关注产业特性以及基于互联网形成的形态和业态的转变;同时,企业信息化能够有效影响地区的人均GDP增长,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会促进这种影响。与此同时,经过分类比较分析,认为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以及互联网发展的交互影响也不一样,整体分析存在正向影响、负向影响和无影响三种情况。此外,通过对比案例研究,剖析企业在与互联网融合过程当中的演化过程、关键因素与影响机制,如特征、过程与内容,并构建出相应的转变模型。互联网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从改变企业的战略、目标或者组织结构开始,逐渐延伸至产业,最后影响整个国家层面。
刘荣坤[2](2011)在《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研究学者都对企业信息化的绩效问题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信息化绩效的评价找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成了研究的热点。但是企业信息化绩效本身具有的间接性、长期性、无形性和扩散性等特征,给全面准确衡量信息化绩效带来了困难。已有的研究成果往往把信息化的投入—产出作为独立的指标来对待,没有从投入—产出关系的视角把两者联系在一起,通过评价为企业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操作性的指导,而且普遍存在着指标设计系统性不强;重视信息化直接绩效,而忽视间接绩效;重视内部绩效,而对外部扩散绩效关注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系统观的指导下,从信息化投入—产出过程角度出发,基于企业价值链模型分析了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关系的间接性和复杂性,进而借鉴认知决策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构建认知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简化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解决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相关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和研究进展。随着信息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衡量信息化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等问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单从信息化的投入或信息化的产出都不能全面、完整的描述企业信息化的绩效,信息化绩效评价需要在系统观的指导下从投入和产出过程的角度来考察。该部分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和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以学者的评价视角为主线对信息化绩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介绍了认知决策的相关内容,为论文主体部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第三章,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构建,是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应该关注企业战略实现的关键问题,关注信息化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并且应该能为绩效的改进提供指导,这是本文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评价问题,因此需要在系统观指导下,从投入—产出过程视角来全面分析。为了解信息化投入转化为产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机制,本文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价值链模型,分析发现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是复杂的间接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认知决策理论,构建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模型,借助企业信息化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过程来测量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发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2)第四章,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定量模型的构建。该部分主要是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变量,构建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定量模型。指标体系是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基础,也是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本保证。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找到评价信息化绩效的认知变量,进而给出构建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定量模型的方法。为保证被调查者认知数据的有效性,该部分还设计了认知视角的实证方案,在调查过程中增加了情境启动和认知需求的测量。(3)第五章,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及应用。该部分分别以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为实证对象,验证本文构建的信息化绩效模型的有效性。经过实证检验,该模型不仅能够考察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各要素的状况,并且通过对投入和产出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寻找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指导企业改进信息化绩效。为了更广泛、方便地应用该评价模型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该部分设计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软件系统,将具体的评价计算过程封装在系统内部,以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满足大规模深入调查的需求。第三部分,即第六章,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工作,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基于认知视角和投入—产出过程视角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借助认知决策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系统观理论等,研究如何全面有效的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并且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关系为企业信息化绩效改进提供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价值的增加具有间接性。企业信息化为企业价值链搭建了基础平台,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进而增加企业价值的。正是这种间接关系使得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变得难以测量。第二,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观为指导更能把握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要素。本文从内部—外部、投入—产出两个维度四个方面来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理念投入、战略规划、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建设和外部环境投入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投入要素;经济绩效、业务流程绩效、管理绩效、市场绩效和外部绩效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产出要素。第三,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价企业信息化的绩效。通过设计认知变量,不仅能考察难以测量的间接绩效和外部绩效,而且能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信息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找到改进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第四,认知决策的信息处理过程能够揭示复杂现象之下的本质规律。小文借助企业信息化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过程来测量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各要素的状况,认识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投入—产出过程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突破了单一的投入或者产出视角的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局限,提出了基于认知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主要创新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将价值链模型应用到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中。本文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价值链模型,把信息化和企业价值增值结合起来,分析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作用机理和两者的间接性关系,为研究信息化绩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第二,从投入—产出过程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本文指出对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进行评价,需要从结果和过程两个方面进行,既要分析企业信息化的效果,又要评价企业信息化过程的有效性。本文在系统观的指导下将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要素进行区分,提出从投入—产出过程来评价信息化绩效。第三,在评价方法上,本文提出认知视角的测量模型,借助认知主体的信息处理过程来探寻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了保证在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认知过程的有效性,本文参照认知决策的相关理论,遵循人的认知规律,设置情境启动和认知需求测量。本文将认知决策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中,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第四,为了适应大规模深入调查的需求,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本文设计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系统,将具体的评价计算过程封装在系统内部,解决了评价中信息采集和发布共享的问题,方便企业对信息化绩效进行自测,而且能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李理[3](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曾薇[4](2008)在《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经济时代的特点和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要求现代企业进行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未来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广泛应用信息化且能通过动态联盟不断发展的学习型企业。本课题试图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在基础应用层面上结合企业中的一系列重大关联性问题,逻辑而辨证地分析企业信息化、动态联盟和企业建模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企业信息化与动态联盟联系起来,建立以过程视图为主、其他多种视图为补充的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模型,旨在从理论研究角度完整揭示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组织和运行的全过程。同时,针对陶瓷行业的特点对之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基于动态联盟的陶瓷企业信息化模型,期望从观念上、思路上给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一些有建设性价值的认识,以帮助企业转变观念,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是模型与系统之间的转换和互动机制及模型演化过程中的一致性问题等方面。
陈华[5](2008)在《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加入WTO以后,矿山企业对外面临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不利因素,对内面临资源枯竭、企业经济效益低、竞争加剧等问题。因此,矿山企业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实施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从而改善管理,加快企业发展,赢得竞争,增加效益。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战略信息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提高信息技术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信息技术的投资风险,为企业信息化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人本管理,即信息化企业的管理要以人为中心,通过调动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信息、知识和创新,而这三者的获取,只能缘于“人”,因而人本管理就成了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及意义,阐述了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国内外战略信息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在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得出实施战略信息管理是实现矿山企业信息化价值的重要保障;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人本管理,调动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矿山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本文站在人本管理的基石上,对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在实施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静[6](2007)在《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用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电信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探索电信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目前电信企业的实际出发,主要分析了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模式的选择和创新等问题,并以广东电信的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为实例,深入分析该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若干问题。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电信行业的特点,包括:电信行业的构成、行业特征和发展历史;另外还对电信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对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选择。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来选择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另外还分析了在模式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和模式创新等问题。第五章以广东电信目前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为实例,对企业目前进行的战略转型、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创新以及在推进精确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吴宪忠[7](2007)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企业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多,其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一个投资大、历时长的浩大工程。企业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如果不从战略上规划好,不仅会造成信息系统建设的直接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的企业运营方面的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因此,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技术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展开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价值链的相关理论、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和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入手,在分析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增值机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价值度量的方法等问题。其次,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两方面,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思路。这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从企业内部要解决“信息孤岛”这样的问题入手,提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换言之,从制造业企业内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用物料清单BOM作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集成框架,从而实现由企业信息门户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再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信息集成,最终帮助制造业企业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从制造业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制造业企业要实现外部与合作伙伴、供应商或客户的外部资源整合,从设计、生产、车间和商务四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其实现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思路:针对协同设计环节,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为进行协同产品开发可以采用的集中结构及信息系统集成的联邦式结构;针对协同生产环节,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为将与协同生产过程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库系统集成原理,分析了在实现生产过程中数据集成时的数据模式转换这一关键问题;针对协同车间环节,分析了信息系统在车间环节集成的体系框架和相关的功能模型;针对协同商务环节,提出了基于规则的协同商务信息集成模式和相关的集成结构。最后,本文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对策。
李凌云,顾孔满[8](2006)在《供热企业信息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企业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大趋势,供热企业信息化的概况,以及推进供热企业信息化的几个问题。
张英,韩永军[9](2006)在《行业规制如何适应数字融合大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陈家春:创新监管模式促进行业转型 (2006-11-22 08:39:00) 本报讯 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陈家春在论坛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九个重点,在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都有我们直接的任务和责任,在推进社会信息化和?
吕连升[10](2006)在《吉林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日益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我国的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化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企业建立内部网络的企业虽然在逐步增加,但是速度缓慢,将计算机用于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企业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国的企业要生存,要在竞争中领先,要使企业有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否则,我们很难赶上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也难以在国内竞争中处于站稳脚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在这一年多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加之去年上半年有幸在工作中接触了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吉林省工业企业信息化规划的项目,因此就决定对工业企业信息化进行一些研究。我希望通过我的一点绵薄的努力,为站在信息化门外,不知如何一前进的企业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我的想法也得到了我的导师邱长波博士的认可,本文从选题到完成,始终得到了导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在论文撰写阶段给予我诸多有益的启发和指导。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吉林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问题作较为全面的论述。通过研究发现,吉林省工业企业目前信息化已经较以前有所进步,无论在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信息设备的拥有率、企业局域网建设和企业连入互联网上,还是在企业信息化软硬件的投资比例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如:信息机构的设置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信息主管的地位还不够高、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缺点。
二、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2.1 学术价值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结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研究不足 2 理论回溯 |
2.1 “互联网+”行动的战略内涵分析 |
2.1.1 “互联网+”概念与内涵 |
2.1.2 “互联网+”行动的战略意义 |
2.2 互联网与企业的研究回溯 |
2.2.1 互联网与企业活动研究 |
2.2.2 互联网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
2.2.3 互联网与企业研究述评 |
2.3 互联网与产业的研究回溯 |
2.3.1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研究 |
2.3.2 互联网与新兴产业研究 |
2.3.3 互联网与产业研究述评 |
2.4 互联网与国家研究综述 |
2.4.1 互联网与经济影响的国外研究 |
2.4.2 互联网与经济影响的国内研究 |
2.4.3 互联网与经济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下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 |
3.1 国家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3.1.1 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3.1.2 国家竞争优势内涵 |
3.1.3 钻石模型的相关研究 |
3.2 美国信息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 |
3.2.1 商业时代(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 |
3.2.2 工业时代(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10年) |
3.2.3 信息时代(20世纪中期至今) |
3.2.4 美国信息发展历程的基本分析 |
3.3 美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诞生与发展 |
3.3.1 美国信息化历程的编码分析 |
3.3.2 美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内生力量分析 |
3.3.3 美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外生力量分析 |
3.3.4 美国信息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分析 |
3.3.5 “互联网+”背景下力量的关系影响 |
3.4 小结 |
3.4.1. 主要结论 |
3.4.2. 建议 4 “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研究框架构建 |
4.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
4.2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阶段性的划分 |
4.2.1 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性的划分回顾 |
4.2.2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划分分析 |
4.3 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发展阶段(1986-2015) |
4.4 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互联网发展程度的测量 |
5.1.2 互联网在企业层面的应用研究 |
5.1.3 互联网在行业层面的应用研究 |
5.1.4 互联网在地区层面影响研究 |
5.2 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企业层面的变量 |
5.2.3 产业层面的变量 |
5.2.4 地区层面的变量 |
5.2.5 研究模型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计量结果分析 |
5.3.3 行业的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6 “互联网+”行动的融合过程与机制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6.2 研究方案设计与数据来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选取 |
6.2.3 数据来源 |
6.3 案例描述 |
6.3.1 淘宝网 |
6.3.2 京东 |
6.3.3 发展路径比较 |
6.4 案例研究发现 |
6.4.1 中国电子商务的竞争力诞生与发展 |
6.4.2 中国企业的互联网融合形成机制 |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后记 |
(2)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
2.1.1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及特征 |
2.1.2 绩效评价分析体系 |
2.1.3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内涵 |
2.1.4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特点 |
2.1.5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形式 |
2.2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2.2.1 投入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
2.2.2 产出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
2.2.3 投入—产出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
2.3 认知决策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决策理论的发展 |
2.3.2 认知决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设计的原则 |
3.1.1 强调面向绩效的持续改进 |
3.1.2 强调企业信息化和战略的关系 |
3.1.3 强调人机一体的评价 |
3.2 模型设计的指导思想 |
3.2.1 系统观视角 |
3.2.2 投入—产出的过程视角 |
3.2.3 认知视角 |
3.3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价值链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3.3.1 模型的构建 |
3.3.2 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改进 |
3.3.3 价值链模型引发的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思考 |
3.4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3.4.1 模型的构建 |
3.4.2 模型的信息处理过程 |
3.4.3 评价目标 |
3.4.4 评价客体 |
3.4.5 评价主体 |
3.4.6 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定量模型的构建 |
4.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1.2 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指标分析 |
4.1.3 企业信息化产出的指标分析 |
4.1.4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汇总 |
4.1.5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 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定量模型的构建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认知变量的定义 |
4.2.2 认知变量的遴选 |
4.2.3 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模型 |
4.3 认知视角的实证方案设计 |
4.3.1 情境启动设计 |
4.3.2 认知需求的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有效性验证及应用 |
5.1 山东省某大型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
5.1.1 实证对象Z企业的简介 |
5.1.2 实证数据的收集 |
5.1.3 实证数据的分析 |
5.1.4 实证结论 |
5.2 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
5.2.1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
5.2.2 实证数据的收集 |
5.2.3 实证数据的分析 |
5.2.4 实证结论 |
5.3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 |
5.3.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软件系统的需求 |
5.3.2 系统设计 |
5.3.3 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
1.2.2 信息产业发展 |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
1.2.4 信息网络建设 |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问题和不足 |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
2.1.1 信息基础技术 |
2.1.2 信息系统技术 |
2.1.3 信息应用技术 |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
2.2.1 信息基础技术 |
2.2.2 信息系统技术 |
2.2.3 信息应用技术 |
2.3 美日两国比较 |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
3.1.1 推动要素 |
3.1.2 发展 |
3.1.3 IT外包 |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
3.2.1 发展背景 |
3.2.2 发展情况 |
3.2.3 IT外包 |
3.3 美日两国比较 |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
4.1.1 企业信息化 |
4.1.2 电子商务 |
4.1.3 政府信息化 |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1.5 教育信息化 |
4.1.6 农业信息化 |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
4.2.1 企业信息化 |
4.2.2 电子商务 |
4.2.3 政府信息化 |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2.5 教育信息化 |
4.2.6 农业信息化 |
4.3 美日两国比较 |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1.1 信息资源管理 |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2.1 信息资源管理 |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3 美日两国比较 |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3 美日两国比较 |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
7.1.2 IT人才引进 |
7.1.3 人才激励机制 |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IT人才引进 |
7.2.3 人才激励机制 |
7.3 美日两国比较 |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
8.2.4 u-Japan战略 |
8.2.5 IT新改革战略 |
8.3 美日两国比较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
10 理论思考 |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企业信息化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动态联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现有的建模方法及工具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及概念的界定 |
2.1 企业信息化 |
2.1.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
2.1.2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
2.1.3 企业信息化的几大误区及影响和制约的关键因素 |
2.2 动态联盟 |
2.2.1 动态联盟的概念 |
2.2.2 动态联盟的特征 |
2.2.3 动态联盟的成功要素 |
2.3 企业建模 |
2.3.1 企业建模概论 |
2.3.2 主流企业建模方法及工具的简介与评价 |
3 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模型 |
3.1 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模型构建机理 |
3.1.1 企业信息化与动态联盟 |
3.1.2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建模 |
3.1.3 动态联盟与企业建模 |
3.2 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模型构建 |
4 实证分析—以陶瓷行业为实证分析对象 |
4.1 陶瓷行业的特点 |
4.2 基于动态联盟的陶瓷企业信息化模型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模型的特点 |
5.2 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模型应用推广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5)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内外关于企业信息化战略及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研究 |
1.1.2 矿山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
1.3 文献与综述 |
1.3.1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提出 |
1.3.2 战略信息管理的理论来源 |
1.3.3 战略信息管理的特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
2.2 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
2.2.1 人本管理的原则 |
2.2.2 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
2.3 影响管理者实行以人为本的几个因素 |
2.4 人本管理运作的系统工程 |
第3章 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
3.1 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的特点 |
3.2 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出路 |
3.2.1 建立信息中心,重视信息化建设 |
3.2.2 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和网站,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
3.2.3 建设企业自己的ERP系统 |
3.2.4 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人员素质 |
3.2.5 实施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 |
第4章 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
4.1 数字矿山 |
4.1.1 数字矿山是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理想模式 |
4.1.2 数字矿山的定义 |
4.1.3 数字矿山的体系结构 |
4.1.4 建设数字矿山的几个问题 |
4.2 企业的SWOT分析 |
4.2.1 SWOT分析方法简介 |
4.2.2 企业SWOT分析 |
4.3 A公司战略目标 |
4.3.1 企业宗旨与任务 |
4.3.2 企业战略目标体系 |
4.4 A公司战略方案选择 |
第5章 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 |
5.1 A公司战略实施 |
5.1.1 坚持“新矿新办”,充分发挥新模式办矿的优势 |
5.1.2 加大地质勘探投入,扩大后备资源,延长矿山寿命 |
5.1.3 依靠加强管理和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
5.1.4 加强财务管理. 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
5.1.5 强化市场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
5.1.6 爱护矿山环境做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
5.2 A公司战略控制 |
5.2.1 A公司战略控制原则 |
5.2.2 A公司战略控制内容 |
5.2.3 A公司战略控制过程 |
5.2.4 A公司战略控制的方法和方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引言 |
1 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概述 |
1.1 企业信息化及其意义 |
1.2 国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 |
1.3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 |
2 电信行业特点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
2.1 电信行业的特点分析 |
2.1.1 电信行业的构成 |
2.1.2 电信行业的特征 |
2.1.3 电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
2.2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3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
3.1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
3.2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 |
3.3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趋势分析 |
4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
4.1 企业环境分析和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
4.2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
4.3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创新 |
5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5.1 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概述 |
5.2 战略转型与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创新 |
5.3 精确管理与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 |
5.4 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效果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价值链理论 |
2.2 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 |
2.3 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联分析 |
3.1 信息化与企业发展 |
3.2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的定性分析 |
3.3 基于信息化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模型 |
3.4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的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 |
4.1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 |
4.2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价值增值机制 |
4.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
4.4 信息技术价值度量的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
5.1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
5.2 制造联盟中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案例分析的背景 |
6.2 企业内部信息集成应用 |
6.3 企业外部信息集成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
7.1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对策 |
7.2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中观对策 |
7.3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8)供热企业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供热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供热企业信息化概况 |
三推进供热企业信息化的几个问题 |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信息化的指导思想 |
第二:企业“一把手”的重视是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关键 |
第三: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
第四:强力推动系统应用,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
第五:做好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
第六: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 |
第七:注重增加和培训信息化的技术人才 |
第八:营造好的环境、发挥协会的作用 |
(10)吉林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前企业信息化对策研究现状 |
1.1.1 信息化的定义 |
1.1.2 信息化的功能与特征 |
1.1.3 工业企业定义 |
1.1.4 目前企业信息化对策研究现状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3.1 问题研究的方法 |
1.3.2 问题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工业企业信息化现状 |
2.1 国内企业信息化现状 |
2.1.1 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背景 |
2.1.2 我国推进企业信息化成果 |
2.2 国际工业企业的信息化 |
2.2.1 美国的企业信息化 |
2.2.2 日本企业的信息化 |
2.2.3 英国企业信息化 |
2.3 国内外工业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启示 |
第三章 吉林省工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
3.1 企业信息系统现状及问题 |
3.1.1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自动化系统 |
3.1.2 ERP 应用现状及问题 |
3.1.3 系统间共享程度 |
3.1.4 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
3.1.5 企业从Internet 获得的外部信息 |
3.1.6 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 |
3.1.7 与合作伙伴系统的衔接能力 |
3.2 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现状及问题 |
3.2.1 企业信息化装备情况 |
3.2.2 企业计算机连入内联网情况 |
3.2.3 接入Internet 情况 |
3.2.4 企业网站建设水平 |
第四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环境现状及问题 |
4.1 企业内部环境现状及问题 |
4.1.1 企业人员意识因素 |
4.1.2 企业人员信息化技能因素 |
4.1.3 企业信息化决策因素 |
4.1.4 信息化资源投入情况 |
4.1.5 企业内部规范因素 |
4.1.6 企业信息化实施因素 |
4.2 企业外部环境现状及问题 |
4.2.1 政府对企业信息化支持程度 |
4.2.2 外部环境信息化水平因素 |
4.2.3 信息化管理咨询作用 |
第五章 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信息系统应用现状的影响分析 |
5.1 分析目的 |
5.2 分析方法 |
5.3 应用现状与内、外部环境相关分析表 |
5.4 信息系统应用现状与内、外部环境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吉林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
6.1 提出对策的思路 |
6.2 问题、原因与对策的对应关系 |
6.3 政府为推进信息化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
6.3.1 政府对企业加强资金支持及政策引导 |
6.3.2 政府组织对企业信息化培训 |
6.3.3 树立示范企业 |
6.3.4 编制汇总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案例 |
6.3.5 鼓励企业与高校进行企业信息化产学研合作研究 |
6.3.6 为企业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 |
6.3.7 制定网络地方性法规,保障网上交易的安全合法进行 |
6.4 企业为推进信息化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
6.4.1 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明确各部门职能 |
6.4.2 改革企业落后的管理体制 |
6.4.3 企业信息化投资方面 |
6.4.4 培训与引进信息化人员 |
6.4.5 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对策 |
6.4.6 建立企业网站,提高网站的对内对外应用水平 |
6.4.7 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规划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与构建[D]. 宋晟欣(Samas Song). 武汉大学, 2016(01)
- [2]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 刘荣坤. 山东大学, 2011(11)
- [3]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4]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化建模研究[D]. 曾薇.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8(S1)
- [5]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D]. 陈华. 南昌大学, 2008(11)
- [6]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探讨[D]. 王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 [7]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D]. 吴宪忠. 吉林大学, 2007(04)
- [8]供热企业信息化[J]. 李凌云,顾孔满. 区域供热, 2006(06)
- [9]行业规制如何适应数字融合大趋势?[N]. 张英,韩永军. 人民邮电, 2006
- [10]吉林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D]. 吕连升. 吉林大学, 2006(10)
标签:企业信息化论文; 信息社会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